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包括哪些

查看: 1306|回复: 1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 解决问题的教学应尊重知识的本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它不是脱离生活实际而单独存在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探索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教学设计从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和引导学生经历探究估计方法两方面入手,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1.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学生最容易感知、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那么就可以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者实测。上课伊始,复习厘米和米,用手比画1厘米和1米的长度,让学生在头脑中对1厘米和1米有较清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2.加强估计方法的指导。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必须建立在准确估计长度的基础上。由于学生只学习了“厘米”和“米”,因此很容易作出非此即彼的简单推断。即“13厘米”不对,那“13米”就是正确答案。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教学中重在对学生进行估测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经历观察、感知、猜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运用单位和数据相结合、借助参照物、利用生活实物等方法进行判断,避免学生凭空猜测,发展了数学思考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尺子 学情检测卡学生准备 学生尺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谁能比画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一支铅笔大约有多长?你的身高大约是多少?2.导入新课: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用手比画1米和1厘米的长度,列举身边长度大约是1米及1厘米的物体,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为学生主动构建新知做好了知识、能力与心理上的准备。
⊙探究新课1.课件出示教材7页例8。师:(课件出示旗杆)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们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学生猜测)师: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一个提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想法。(指名回答,说想法)预设生1:(单位和数据相结合进行判断)1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画),那么13厘米就只有这么长(用手比画),旗杆不可能这么短,所以是13米。
生2:(借助参照物判断)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所以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生3:(利用生活实物判断)一支新铅笔的长度都不止13厘米,旗杆绝对不会这么矮,所以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师小结:选择长度单位时,可以利用单位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或借助参照物去判断。表示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表示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2.新知反馈。
师:(课件出示)小明到百鸟馆参观,看见了一只小鸟,这只小鸟的脚印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学生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并说说自己思考的方法)预设生: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小鸟的脚印长度不可能和我们的身高一样,所以小鸟的脚印应该是1厘米。3.利用所学新知选择合适的单位。我们的教室长8(米)。黑板长3(米)。小明身高124(厘米)。
课桌高70(厘米)。
设计意图:利用已有长度单位的表象,引导学生以熟悉的长度为标准判断物体的长度,由此体会建立长度单位表象的重要性,同时,在选择不同长度标准进行判断的过程中体会测量的本质,为利用已有长度表象估测物体的长度积累经验。⊙练习拓展1.完成教材9页8题。(课件出示题目)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2.完成教材10页10题。(课件出示题目)谁说得对?在括号里画“√”。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1)第一幅图中的长度是5厘米,对吗?(不对,没有对准刻度0,不能说是5厘米)(2)第二幅图中的长度是4厘米,对吗?(对,7厘米-3厘米=4厘米)(3)第三幅图中的长度大约是5厘米,对吗?(对,接近5厘米可以说大约是5厘米)
3.完成教材10页11题。(1)乌龟要爬(  )厘米就能吃到小鱼。(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2)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学生先提问题,再解答)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次的练习,既培养了学生整理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总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2.找找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用“厘米”作单位的?哪些物体的长度是用“米”作单位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再一次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大社会成为小课堂的延伸。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布置作业教材10页9题。板书设计解决问题选择长度单位的方法:(1)单位和数据相结合;(2)借助参照物。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例5_解决问题)二年级数学上册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例5_解决问题)二年级数学上册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20|
上传日期: 09:24:0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例5_解决问题)二年级数学上册
关注微信公众号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小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题目有哪些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1、商店有20个红气球,31个黄气球,卖了40个,还剩多少个?
2、一本书75页,小红已经看了43页,剩下的4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3、李村生产队有76亩小麦,第一天收了32亩,第二天收了29亩,还剩多少亩?
4、小伟买一双鞋用了23元,一双袜子用了4元,给售货员50,应找回多少元?
5、食堂有30袋面粉,又买了3车,每车20袋面粉,现在共有多少袋面粉?
6、某工厂去运煤,第一天运了2车,每车5吨,第二天运了13吨,两天共运回多少吨煤?
7、一桶油重75千克,第一次倒出25千克,第二次倒出3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8、菜站上午运进10筐西红柿,下午又运进20筐,卖出11筐后,还剩多少筐?
9、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5个班本,每班15本,平均每还剩多少本?
10、百货商店有40台洗衣机,卖了18台,又运来20台,现在有多少台?
11、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43人,全年级有10人体育没达标,达标的有多少人?
12、学校有12个篮球,借出去8个,又买来20个,还有多少个?13、学校饲养了8笼兔子,每笼5只,卖出18只,还剩多少只?
14、小方踢了 45下,姐姐踢的下数是小方的2倍,两人一共踢了多少下?
15、学校林场有320棵树苗,二年级5个小组给树苗浇水,每组浇了40棵,还有多少棵树苗没有浇?
16、一支钢笔12元,一个书包的价钱是 一支钢笔的3倍还多9元,一个书包的多少元?
17、小红、小方和小丽做红花,每人做了25朵,送给幼儿园56朵,还剩多少朵?
18、一条裤子25元,一件上衣的价钱是裤子是3倍少7元,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19、水果店原有35筐桔子,又运进65筐,后来卖出了48筐,水果店现有桔子多少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
求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谢了——
09-12-12 &匿名提问
第一课时&br&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一)教材第23——24页&br&教学目标:&br&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br&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br&教学重点:会计算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br&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br&教学过程:&br&一.  创设情境&br&1.  关于百分数,我们已学过那些知识?&br&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br&百分数的意义&br&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br&百分数的应用&br&利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br&2.  引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的百分数的知识。&br&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一)&br&二.  新知探究&br&问题引入:盒子里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白分之几?&br&1.  引导学生认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这种物理现象,并找出题中的条件与问题。&br&2.  你认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br&指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是: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多)的部分是水的百分之几&br&3.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师巡视,个别指导。&br&4.  合作交流:&br&方法一:(5-45)÷45        方法二:  50 ÷45 =111%&br&                =5÷45                                       111%-100%≈11%&br&                ≈11%&br&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具体的想法:&br&方法一: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几。&br&方法二:先算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算增加百分之几。&br&5.  即时练习&br&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试一试”。&br&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降低百分之几”的意思是降低的价钱数目占原来价钱的百分之几。&br&三.  总结:&br&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方法:&br&(1) 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的具体量,再除以单位“1”。即:两数差额÷单位“1”&br&(2)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再把另一个数看作单位“1”即100%根据所求问题把两者用减法运算。&br&四.练习提高&br&指导学生完成第24页练一练第1,2,3,4,5题。&br&                                      第二课时&br&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二)教材第25---26---27页&br&教学目标:&br&1.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br&2.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br&教学重点: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br&教学难点:能理解“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意义。&br&教学过程:&br&一.引入&br&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二)&br&二.探索新知&br&出示题目:&br&1.  学生读题,引导学生明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br&提问:你是怎么理解“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40%”这句话的?&br&你能通过画线段图进行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吗?&br&2.  学生自主探索解题方法。&br&3。师生共同合作交流&br&方法一:                             方法二:&br&80 × 40% = 32             80 ×(1+40%) &br&80 + 32  = 112 (千米)       =80 × 1。4&br&                      =112 (千米)&br&方法一:先求出增加部分的具体量,然后加上已知的标准量即单位“1”所对应的具体数量。&br&方法二:先求出比单位“1” 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然后用单位“1” 的具体数量乘这个百分数。&br&&br&&br&4.尝试练习&br&学生独立完成第25页“试一试”师重点指导“打折”的意思。&br&三.练习提高:&br&学生完成第26页第1。2。3。4。题&br&四.总结:(略)&br&             第三课时&br&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材第28、29页&br&教学目标:&br&1.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br&2.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br&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决百分数方面的实际问题。&br&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br&  教学过程:&br&一.引入&br&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百分数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请同&br&学们想一想,你能给大家说一些生活中用到百分数的事例吗?(让学生自&br&由说一说)。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三)&br&二.新知探究&br&1。创设情境,获取信息&br&出示笑笑的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统计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br&百分数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给大家说一些&br&生活中用到百分数的事例吗?(让学生自由说一说)&br&下表是笑笑的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br&                  年份                                1985年 1995年  2005年&br&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65%   58%   50%&br&其他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35%   42%   50%&br&1、 你能给大家说说表格所表示的意思吗?&br&2、 根据表中数据,你有什么发现?&br&3、 教师提出问题:&br&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br&吗?&br&4、 你准备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小组讨论)&br&※  你觉得直接列式方便吗?为什么?&br&5、 展示解答过程&br&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br&65% X - 35% X = 210&br&                   30% X = 210&br&                            X =  700&br&6、如果2005年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50%,旅游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br&10%,两项支出一共是5400元,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br&※  学生独立解决&br&※  教师评价&br&三.练习提高&br&完成练一练的第1至5题&br&四.总结:&br&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br&【教学反思】本课呈现的是笑笑的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统计表。所以我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有关生活中百分数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接触到更多的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在教学中,利用教材提出的“各项支出与总支出的关系”,使学生从中了解百分数与生活的关系。从数据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我们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为学生己有了百分数的知识基础,对于解答这题我让学生自己讨论,由于讨论的问题和数据都来自于学生,这样就使百分数更具有实际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同时,在讨论交流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节课中让学生从表中发现数据的变化,并从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学生对列出等量关系,用方程来解答百分数问题的方法掌握得还不到位,仍需要进一步加强。&br&        第四课时&br&教学内容:百分数的应用(四)教材第30、31页&br&教学目标:&br&1.知道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息、税后利息和利率的关系。&br&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体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br&的能力。&br&3.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br&教学重点:掌握利息、利息税、税后利息的计算方法。&br&教学难点:了解什么是本金、利率、利息、利息税和税后利息。&br&  教学过程:&br&一.引入&br&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四)&br&在这节课里,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有关储蓄中的数学问题。&br&二.新知探究&br&1.创设情境:&br&学生交流课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储蓄方面的知识情况。&br&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利息税和税后利息的意义。&br&本金:&br&利率:&br&利息:                    &br&计算利息的公式:利息=本金×年利率%×年限(时间)&br&利息税:                  &br&计算利息税的公式:利息税=本金×年利率%×年限(时间)×20%&br&税后利息:                &br&计算税后利息的公式:税后利息=本金×年利率%×年限(时间)×(1-20%)&br&归纳:只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利息税和税后利息的含义,才能正确解决有关储蓄&br&方面的实际问题。&br&3。出示题目:笑笑和淘气各有300元钱存入银行。笑笑存一年期整存整取,淘气存的是三&br&年期的,到期后他们各得到利息多少?&br&2004年银行存期及年利率如下表:&br&存期(整存整取)            年利率%&br&一年                       2·25&br&三年                       3·24&br&五年                       3·60&br&(1)利用计算利息的公式:利息=本金×年利率%×年限(时间)&br&实际计算一下笑笑和淘气分别得到多少的利息。&br&(2)利用计算利息税的公式:利息税=本金×年利率%×年限(时间)×20% 算一算&br&笑笑和淘气分别应交多少的利息税。&br&师简单介绍利息税的来历及利息税的用途。&br&(3)讨论:你可以用几种方法求出笑笑和淘气各得到多少的税后利息?&br&交流归纳: &br&税后利息=本金×年利率%×年限(时间)×(1-20%)&br&税后利息=本金×年利率%×年限(时间)×80%&br&税后利息=利息×(1-20%)&br&税后利息=利息×80%&br&4.尝试练习&br&指导学生完成第31页“试一试”中的第1、2题。&br&三.练习提高&br&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及“算一算”中的题目&br&四.总结:&br&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br&&br& 【教学反思】&br&本节课内容属于百分数的具体应用,是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的事情。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课内外学习相结合,让学生有较大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思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学习合理理财,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同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本节课中概念较多,在教学时,我比较注意在教授解题方法和分析解题思路中,帮助学生在理解概念。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到银行调查利率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接触到更多的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出“怎样处理这些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等问题,使学生从中了解储蓄的意义。学生己有了储蓄的知识基础,对于存款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讨论,在讨论交流中,学生感受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储蓄方式。由于讨论的问题和数据都来自于学生,这样就使计算利息更具有实际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同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长度不能超过200个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民族实验小学&&詹春颍&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训练题1、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2、面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22个,现在剩下多少个?&3、个组一共收集了94个易拉罐,其中第一组收集了34个易拉罐,第二纽收集了29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4.新型电脑公司有87台电脑,上午卖出19台,下午卖出26台,还剩下多少台?(用两种方法解答)&5.班级里有22张腊光纸,又买来27张。开联欢会时用去38张,还剩下多少张?&6.少年宫新购进小提琴5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0把,两种琴一共有多少把?&7.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6位乘客,到福州路下去8位,又上来12位,这时车上有多少位? &&8、甲数是20,乙数比甲数多5,乙数是多少?&9、有25个苹果,梨比苹果少7个,有多少个梨?&&10、小青有28张画片,照片比画片多16张。小青有多少张照片?&&11、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多2人,女生有多少人?&&12、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少2人,女生有多少人?&13、动物园有&20只黑熊,黑熊比白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14、动物园有20只黑熊,白熊比黑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15、红领巾养鸡场有公鸡&44只,母鸡比公鸡多16只。母鸡有多少只?&16、红领巾养鸡场有母鸡60只,母鸡比公鸡多14只,公鸡有多少只?&17、红领巾养鸡场有母鸡&60只,公鸡比母鸡少14只,公鸡有多少只?&18、红领巾养鸡场有公鸡44只,公鸡比母鸡少16只。母鸡有多少只?&19、上手工课,一班节约了15张纸,二班比一班多节约了8张纸。二班节约了多少张纸?&20、上手工课,一班节约了15张纸,比二班多节约了8张。二班节约了多少张纸?&21、书架上的故事书比连环画少15本,书架上有杂志8本,有故事书32本。连环画有多少本?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有多少本?&22、小明的妈妈买回来一根16米长的绳子,截去一些做跳绳,还剩6米,做跳绳用去多少米?&23、二年级的男同学有35人,女同学有37人,一共有多少人?其中有50人参加了今年暑假的“红色之旅”活动,有多少人没有参加“红色之旅”活动?&&24、停车场上有65辆小汽车,开走了31辆,还剩下多少辆?又开来6辆。现在停车场上有小汽车多少辆?&25、一本应用题练习册,有应用题50道,红红每天做5道,几天做完?&&26、学校买了6本科技书和36本故事书,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几倍?&27、书店第一天卖出6箱书,第二天卖出18箱书,第二天卖的是第一天的几倍?两天共卖出几箱?&28、小明家的鸡圈里原来有45只小鸡,妈妈上个星期卖掉了12只,这个星期又卖掉了15只,现在鸡圈里还剩下几只小鸡?&29、二年级一班有5组同学,平均每组有5个,“六&8226;一“节有21人参加合唱队。没参加合唱队的有多少人?&30、小华和爸爸、妈妈比赛做计算,小华一分钟算对了6道计算题,爸爸的是小华的4倍,妈妈比爸爸少做对了5道。妈妈一分钟做对多少道?&31、二年级一班有5个红皮球,黄皮球的个数是红皮球的3倍,黄皮球比红皮球多几个?&&32、妈妈买来12只苹果和16只梨,如果要把它们全部装在袋子里,每只袋子只能装4只水果,需要几只袋子?&&&33、超市里买4袋饼干要付8元,买8袋饼干要付多少元?&34、老师有8袋乒乓球,每袋6个,借给同学15个,还剩多少个?&35、老师拿70元去买书,买了7套故事书,每套9元,还剩多少元?&36、绿化带种有9棵柳树,松树的棵树是柳树的3倍,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3倍,绿化带中有松树几棵?有杨树几棵?&&37、数学课上小朋友做游戏,每5人一组,分了6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38、小丁丁和小胖去书店买书,小丁丁买了7本,小胖买了4本,每本书7元,他们一共用去几元?&39.填上条件,再解答。⑴____,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⑵.植物小组栽培了19盆菊花。送给幼儿园3盆,剩下的平均放在8个教室里,每个教室放几盆?&40.同学们参加劳动。二(1)班去了26人,二(2)班去了38人,每8人编成一组,可以编几组?&&41.有45人去东湖游玩。其中15人去参观植物园,剩下的去划船,每条船坐6人,需要几条船?42.李老师有50元钱。买3个小足球用去了36元,剩下的钱正好买2副球拍,每副球拍多少钱?43.商店卖出5包白糖和2包红糖,平均每包3元钱,一共卖了多少钱?44.&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写综合式)45.&有20个苹果,&吃了2个,把剩下的每6个放入一盘,&可以放几盘?&(写综合式)46.&饲养员养了10只公鸡,14只母鸡,&每4只放入一个笼子,&需要多少个笼子?&(写综合式)47.&妈妈买来9个桃,&爸爸买来15个桃,把这些桃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桃?&(写综合式)48.&妈妈买一双皮鞋花52元,&买一双布鞋花12元,付给售货员10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49、小白兔有72只,小狗有9只,小白兔的只数是小狗的几倍?50、56个桃子平均分给7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51、商店有自行车60辆,卖了4天,每天卖8辆,还剩多少辆?52、海印电器商场有彩电550台,又运来240台,卖了一些后还剩320台,卖了多少台?53、有两群猴子,每群9只,现把它们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几只猴子?54、二小一班有32人,二班有40人,做游戏每8人一个组,可以分几组玩?55、商店原来有25筐桔子,&卖出18筐后,&又运进40筐,&这时商店有桔子多少筐?56.&商店上周运进童车50辆,这周又运进48辆,卖出17辆.现在商店有多少辆童车?57.&校园里有8排松树,&每排7棵.37棵松树已经浇了水,&还有多少棵没浇水?58.&商店有7盒钢笔,每盒8支,卖了28支,还剩多少支?59.&(1)学校买来54盒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2)学校买来了30盒白粉笔,24盒彩色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60.&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剩12筐.运来多少筐?61.&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62、学校买来54盒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2)学校买来了30盒白粉笔,24盒彩色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63.&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剩12筐.运来多少筐?64.&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65.&选择有关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①&有4袋白糖②&有2袋红糖 ③&每袋糖重2千克 ④&卖出4千克白糖 ⑤&还剩多少千克白糖?&⑥&红糖比白糖少几千克?66.&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67.&比较下面一组题有什么是相同的,有什么是不同的,&然后再解答.(1)&食堂里有15袋大米,&又买来40袋,&现在有多少袋大米?(2)&食堂里原有大米42袋,&用去27袋,&又买来40袋,&现在有多少袋大米?68、二(1)班有男同学27人,女同学21人,如果每排座8人能座几排?69、面包:每个3元,饼干:每包4元,饮料:每瓶6元;小刚: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应付多少元?小强有50元,买5包饼干,找回多少元?70、谁买的便宜,每枝便宜多少元?男孩:5枝铅笔15元,女孩:我的笔每枝4元,谁便宜?每支便宜多少?71、王红到超市想买一个书包、一双球鞋和一个足球。标价为:书包28元,球鞋35元,足球26元。王红去超市至少要带多少元钱?72、白楼小学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38人,三班有39人。二年级一班和二年级二班共有多少人?二年级三班比二年级一班少几人?73、学校体育室有排球18个,足球的个数比排球多15个,学校体育室有排球、足球共多少个?74、水果店有水果46筐,上午卖出去28筐,下午又运进来21筐,水果店现在有水果多少筐?75、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乘客23人,在第一站下去8人,上来1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76、水果店运进75箱苹果,第一天卖出去24箱,第二天卖出去18筐,水果店还有多少筐苹果?77、二年级一班原有女生28人,男生20人,新学年开始了,又转来9名同学。现在二年级一班共有多少人?78、三个小组一共修理椅子52把,第一组修理了20把,第二组修理了18把。第三组修理了多少把?79一双拖鞋8元,一双袜子4元。小明拿了20元钱买一双拖鞋和一双袜子,应找回多少元?80、图书馆有故事书96本,第一周借出28本,第二周借出30本,现在还有多少本书?81、花丛中有蜻蜓和蝴蝶共35只,飞走了6只,又飞来了12只。现在花丛中蜻蜓和蝴蝶有多少只?82、停车场有卡车35辆,有轿车24辆。开走了17辆,现在有多少辆车?83、小明做了18面绿旗,又做了32面红旗。送给幼儿园14面,小明现在还有多少面?84、面包师傅做了54个面包,小明买走了19个,小红买走了25。你还可以买几个?85、三个小队一共捉了42条虫子,第一队捉了18条,第二队捉了16条。第三小队捉了多少条虫子?86、车上有乘客46人,到站后下车了19人,又上来了15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87、二(2)班有51人,跳绳的有25人,拍皮球的有8人。其余的踢球,踢球的有多少人?88、果园里有73棵树,苹果树有26棵,杏树有38棵。其余的是桃树,桃树有多少棵?89、有45人在做操,其中女生有3排,每排6人。男生有多少人?90、葡萄苹果雪梨香蕉18元&20元&7元&3元⑴苹果比香蕉贵多少元?(2)&雪梨和香蕉一共要多少元?⑶苹果比葡萄贵多少元?⑷、葡萄比雪梨贵多少元?⑸、苹果和葡萄一共要多少元?⑹、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91.&商店原来有25筐桔子,&卖出18筐后,又运进40筐,&这时商店有桔子多少筐?92.&商店上周运进童车50辆,这周又运进48辆,卖出17辆.现在商店有多少辆童车?93.&校园里有8排松树,&每排7棵.37棵松树已经浇了水,&还有多少棵没浇水?94.&商店有7盒钢笔,每盒8支,卖了28支,还剩多少支?95.&(1)学校买来54盒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2)学校买来了30盒白粉笔,24盒彩色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96.&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剩12筐.运来多少筐?97.&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98.妈妈买来一些苹果,第一天吃了一半,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最后还剩2个,妈妈买了几个苹果?99.小明今年8岁,小红今年12岁。15年后,小红比小明大几岁?100.老师带4个同学去看电影,每人都要买票,每张票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101.一辆公交车里原来有28人,到站点后下去8人,又上来11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102.水果店运来22筐苹果和18筐梨,运来的橘子和苹果同样多,三种水果一共运来多少筐?103.静静写了6天大字,前5天每天写3张纸,最后一天练了4张纸,静静一共写了多少张纸?104.小明有18元钱,小红有24元钱,小红应该给小明多少元钱,两人的钱数才一样多?105.一条河堤长12米,每隔4米栽一棵树,从头到尾一共栽多少棵?106.一条大鲨鱼,尾长是身长的一半,头长是尾长的一半,已知头长3米,这条大鲨鱼全长多少米?&&
您可以在这里发表评论...
谁看了这篇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