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一段时间后,两个鸡蛋壳内溶液中氰含量的测定的含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吗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2节独立练习-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科学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2节独立练习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2节独立练习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1.以下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吃进肚子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
B.人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呼吸作用增强C.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结成冰
D.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结合成各种蛋白质2.当你站在电视机背后时,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散发出这种气味的物质是臭氧(03),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B.氧气属于化合物C.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D.臭氧属于混合物3.下列物质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氯离子的是?????????????(
)A.液态HCl
B.氯酸钾溶液
D.氯气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虽然电解质溶液不显电性,但是溶液中阴、阳离子个数不一定相等B.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每个阴、阳离子所带电荷不一定相等
-C.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一定相等D.电解质在通电以后发生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5.下列有关浓硫酸的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露置在空气中的浓硫酸质量增加了
B.加热铜与浓硫酸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伸人浓硫酸中的木炭变黑了
D.浓硫酸不能用来干燥NH3气体6.检验某溶液是否显酸性,取少量该溶液进行实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B.滴加紫色石蕊试液C.滴加Na2C03溶液
D.加入铁粉7.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稀盐酸溶液里慢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的??????(
)A.颜色由蓝色变成红色
B.颜色由红色变成蓝色C.颜色由蓝色变成紫色
D.pH慢慢降至78.下列描述既不属于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也不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酒精具有挥发性,碘酒洒在衣服上,可用酒精擦洗除去B.一氧化碳可以还原氧化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C.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块状生石灰在空气中变成粉末D.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问后质量会增加9.为了中和某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一定量的盐酸,如改用与盐酸质量分数相同的等质量的硝酸,则反应后的溶液的pH???????????????????(
D.等于010.你认为下列实验的操作或处理正确的是?????????????????(
)A.用水冲洗泄漏在地面上的大量浓硫酸B.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常用蒸馏水湿润pH试纸,再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滴在pH试纸上C.铜器上的一层绿色物质铜锈有毒,可以用稀盐酸除去,再用水冲洗,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慢慢地注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再用玻璃棒搅拌11.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12.下列制备CuCl2溶液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Cu放入稀盐酸溶液中充分搅拌
B.Cu0放人稀盐酸中充分搅拌
C.Cu(OH)2放入氯化钠溶液中充分搅拌
D.CuS04放人稀盐酸溶液中充分搅拌13.向l0毫升pH为4的溶液中加人等体积的下列试剂,混合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B.氢氧化钠溶液
C.pH为4的溶液
D.稀硫酸14.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由红色变为蓝色
B.由蓝色变为红色
C.由红色变为无色
D.由无色变成红色15.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过量稀盐酸中,下列能正确表示反应过程中变化关系的是???(
16.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17.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①X+碱→盐+H2O
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A.CaO
D.H2S0418.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A.稀盐酸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19.下列各组内物质的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KOH、Na2CO3、HCl
B.HCl、NaNO3、KOHC.Ca(OH)2、HCl、Na2CO3
D.BaCl2、NaCl、H2S0420.在某无色水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时,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在稀硝酸溶液中也不溶解,则原溶液中?????????????????????(
A.一定有SO24离子
B.既无SO4离子,也无Ag离子 +?
C.一定有A离子
D.至少含有SO24离子或A离子中的一种 ++二、填空题(除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23分)21.化学课上,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能否发生反应的实验中,小宇同学发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当向该溶液中连续滴加稀硫酸,溶液红色又褪去。(1)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针对上述实验,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某镇有座硫酸厂,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S02的废气和含H2S04的酸性废水。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1)分析该镇下酸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镇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_______。A.将硫酸厂搬离该镇
B.建议环保部门限令整改C.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S02处理后排放
D.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3)可用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处理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4)浓硫酸弄到手上后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若是稀硫酸弄到手上,_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这样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表列举的7个地区中,没有酸雨污染的地区是_______;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 (填序号)。
..222(6)若酸雨的主要成分为H2S04和HN03,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含H2S04的酸雨腐蚀七星岩的石灰石_______;②含HN03的酸雨与撒在田地里的熟石灰反应_______ 。(7)为了改善肇庆环境质量、迎接明年的“绿色亚运会”,下列措施不能减少酸雨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推广清洁能源
②减少用煤直接作燃料
③淘汰尾气不达标的汽车 , ④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 ⑤限制并有偿使用塑料袋23.现有A、B、C、D、E五种物质,其中A、B是单质。纯净的A呈银白色,在同类物质中,人类一直对A有着最多最广泛的应用;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A在B中剧烈燃烧生成固体C,同时火星四射;D的浓溶液有强烈的腐蚀性,A与D的稀溶液反应得到的产物之一是氢气,D与E发生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硫酸钠和水。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的哪一种。A与D反应:________ (
D与E反应:________ (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6分)24.实验室有两瓶标签脱落的溶液,只知道是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请选择下列试剂:①氧化铁;②氢氧化钠溶液;③碳酸钠溶液;④氢氧化钡溶液;⑤氯化钡溶液,用两种方法,每次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鉴别
25.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某化学探究小组打算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加以区别。请回答:(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于不
柠檬酸是制汽水的原料之一,为探究其固体是否显酸性,南南同学联想到教材上二氧化碳相关实验的设计,准备了三朵用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干燥小花。取干燥的花①和喷上水的花
②分别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两个集气瓶中,发现花
①不变色,花②变成了蓝色。在干燥的花③上直接洒少量柠檬酸固体,花不变色,说明了________;再向该花喷水,蓝紫色的花上出现了红色。上述花的变色均与水有关,水的作用分别是:花②中________________;花③中________________。(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柠檬酸固体溶解在水里有成酸性)四、计算题(第27题6分,第28题5分,共11分)27.(6分)某样品为Cu和Cu0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Cu0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用同一种样品分别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已知Cu不能与硫酸反应)(Cu-64
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求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3)求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8.(5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l0克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克,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克。(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Ca-40 C-12 O-16)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克。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试卷答案浙教版九年级(上)第一章1~2节独立练习1.C 2.A 3.C 4.D 5.A
16.B l7.D l8.A l9.D 20.D 21.(1)能
红色褪去,说明碱已被消耗
(2)该反应是不是恰好完全反应 22.(1)用煤作燃料、排放二氧化硫废气
(3)Ca(OH)2+H2S04= Ca S04+2H20
(4)需要稀硫酸中的水蒸发后会变成浓硫酸
(6) H2S04+CaC03=CaS04+C02↑+H2O
2HN03+Ca(OH)2=Ca(N03)2+2H20
(7)⑤23.Fe304
Fe+H2S04=FeS04+H2↑
2NaOH+H2 S04=Na2S04+2H20
复分解反应24.
25.(1)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即可。下面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2)操作方法: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种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
判断方法:有固体出现的是氯化钠溶液,+没有的是稀盐酸
26.柠檬酸固体不显酸性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在水中会解离出H
柠檬酸+溶解于水,在水中会解离出H
27.(1)CuO+H2S04=CuSO4+H20
28.(1)2.86
(2)解:设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03+2HCl=CaCl2+C02↑+H20100
2.86克6.5克10044?
x=6.5克。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65%
答:该鸡蛋壳中碳酸钙x2.86克10克的质量分数为65%。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当前位置: >>
中考化学实验试题集(有答案)
中考化学实验试题集(有答案)1.(揭阳)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 A、B、C、D 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 澄清石灰水、四种物质的一种。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 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 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 ① ② 实验操作 取四支试管
,各取少量的 A、B、C、D 溶 液,分别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另取二支试管,各取少量的 A、C 溶液, 分别先滴入硝酸钡溶液后再滴入稀硝酸 溶液。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B 溶液变红色,D 溶液变成蓝 B 是 色。A、C 溶液都呈 色。 D 是 A 是硫酸钠溶液 C是【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进 222行检验 SO4 时,亚硫酸根离子(SO3 )的存在干扰了 SO4 的检验。如往亚硫酸钠(Na2SO3 )溶液滴加 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22【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SO4 )与亚硫酸根离子(SO3 )中的一种或 两种,该如何检验? 【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2SO3 )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中性 2+ 或碱性条件下 NO3 不能和 SO3 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NO3 能和 H 反应相遇时(HNO3 )具有强氧化 22性,易把 SO3 氧化生成 SO4 。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有 刺激性的气体。 22【猜 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1)SO4 (2)SO3 (3) 。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填写完整。 实验 ③ ④ ⑤ 实验操作 取该溶液少量试管 E 中, 加入硝酸钡溶液后 再加入稀硝酸酸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 不能确定猜想 一定成立 猜想 可能成立取该溶液少量试管 F 中,加入加入稀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加热 在④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猜想(3)成立写出亚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① 紫色 B 为稀硫酸 D 为清石灰水 ② 有白色沉淀 无现象的 C 为氯化钠溶液 22【猜 想】 (3) SO4 或 SO3 【实验探究】③ (1)④ (2)或(3)⑤ 硝酸钡溶液 有白色的沉淀生成 Na2SO3 + Ba(NO3)2=BaSO3↓+2NaNO3 2.(佛山)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 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 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 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 Cl2 + H2O = HCl + HClO。其中,HClO 的名称 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 想】 猜想 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 2:是氯水中的 (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1 猜想 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 1: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①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 ②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 ③ 实验现象 没有褪色 没有褪色 没有褪色 过程分析 猜想 1 不成立 猜想 2 不成立 猜想 3 不成立【结 论】 综合分析:氯水中的 (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 【反 思】 (1)H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氯水中加入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 (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猜 想】Cl2 【实验探究】③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 【结 论】HClO 【反 思】 (1)+1 (2)AgNO3+HCl=AgCl↓+HNO3 (3)先变红色后褪色 3.(汕头)2010 年 4 月 28 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 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 CO、CO2、H2S、CH4 等。 Ⅱ.H2S 气体能与 CuSO4 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 3 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 1:有 CO、CO2、H2S; 猜想 2:有 CO、CO2、CH4; 猜想 3:有 CO、H2S、CH4; 猜想 4:有 CO2、H2S、 ; 猜想 5:有 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问题讨论】 (1)如果 A 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 如果 B 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 (2)在验证猜想 l 的实验中,装置 C 中 NaOH 溶液的作用是 ;若要进一步验证 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 ,振荡。 (3)要确证猜想 5 中是否有 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 C 与 D 之间加一个 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 D 装置内壁出现 ,证明气体中一定 含有 CH4。 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 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 H2O、CO2 的质量。其方法是:将 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 、 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 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提出猜想】CH4 【问题讨论】(1) 2 3 (2) 吸收 CO2 澄清石灰水 (3) 干燥 水雾2 浓 H2SO4(或 CaCl2 或无水 CuSO4) NaOH 溶液 4. (湛江)假期,王霞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 做出的面包疏松多孔,口感很好。她很感兴趣,想探究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进行调查,王霞发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三种商品,其中,发酵粉与水混合后,产生大量气体,你认为该气体是_____①_____。王霞妈妈告诉她所 用的白色粉末就是以上三种商品中的一种。 (1)【设计实验】王霞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发现白色粉末溶解,无其他明显现象,实验 结论是_____②_____;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_____③_____,有无色气体产生,王霞认 为白色粉末是纯碱。 (2)【实验反思】小明同学认为王霞同学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白色粉末是纯碱,你若 认为小明说法有道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得出结沦的原因_____④_____。为了得到鉴别纯碱 和小苏打的正确方法,王霞继续查找资料,发现它们有下列的性质 性质 溶解性 加热 碳酸钠 20℃时溶解度 21.6g, 溶解时放热 不分解 碳酸氢钠 20℃时溶解度 9.8g,溶解时放热 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产物为碳酸 钠、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上面信息,检验白色粉末的方法之一是:20'C 时,在 100 克水中加入 12 克该白色粉末, 充分溶解后,如果有白色固体剩余,则为_____⑤_____,否则为_____⑥_____。 (3)在查找资料过程中,王霞同学还发现纯碱不是碱,是由于其水溶液显碱性而得名。现要验证 纯碱溶液是否显碱性,请写出用 pH 试纸来测其 pH 值的操作过程_____⑦_____。 ① CO2 ② 此粉未不是快速发酵粉 ③ 稀盐酸 ④ NaHCO3+HCl==NaCl+H2O+CO2↑ ⑤ 碳 酸氢钠 ⑥ 碳酸钠 ⑦把一小块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上,观察 颜色,与比色卡对比,读数 5.(肇庆)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 NH4Cl、(NH4)2SO4、NH4HCO3 和尿素[CO(NH2)2] 中的一种。请你完成以下探究: 【猜想】猜想①:该化肥是 NH4Cl, 猜想②:该化肥是 , 猜想③:该化肥是 NH4HCO3, 猜想④:该化肥是尿素。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猜想 不成立; 写出其中一种化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右(图 1) ,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图 2)中 溶液滴入 试管中,若无气泡放出,则猜想 不成立。N aC l B a C l2 HCl(图 1)(图 2)3 (3)在步骤(2)的试管中再滴入(图 2)中 的 溶液,若 ,则猜想①成立;若 ,则猜想②成立,其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 猜 想 ② (NH4)2SO4 ( 或 硫 酸 铵 ) 实 验 探 究 】 1 ) ④ 【 (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 , 或 (NH4)2SO4+Ca(OH)2=CaSO4+2H2O+2NH3↑,或 NH4HCO3+Ca(OH)2=CaCO3+2H2O+NH3↑(2) 分)HCl 溶液 (2 (或 盐酸) ③ (3)BaCl2 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无白色沉淀 有白色沉淀 (NH4)2SO4+BaCl2==BaSO4 ↓+2NH4Cl 6.(贵港)某化学小组发现一袋包装破损的漂白粉,同学们对其漂白作用是否失效产生了疑问。 【查阅资料】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 Ca(ClO)2、CaCl2 和 Ca(OH)2,其有效成分是 Ca(ClO)2。Ca(ClO)2 可溶于水,漂白原理是:它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H2O+CO2=CaCO3+2HClO,HClO 能使有色物 质如品红溶液褪色。HClO 不稳定,易分解生成 HCl 和 O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把少量漂白粉样品加入水中, 通入足量 的 CO2 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漂白粉的漂白作用已失效。【继续探究】同学们对失效后的漂白粉的成分很感兴趣,并作进一步探究。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 们对失效后的漂白粉成分进行猜想,猜想一:CaCl2 和 CaCO3;猜想二:CaCl2 和 Ca(OH)2;猜想三: CaCl2 和 CaCO3 和 Ca(OH)2。 实验操作 步骤一:把样品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滴入适量品红溶液 【继续探究】 实验操作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呈无色(溶液不变色) 7.(桂林)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 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 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 2 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 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 2 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溶液红色不褪去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猜想一成立。(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从分子运4 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2)用初中的化学知识分析,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从浓氨水化学性质的角 。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① ;② 。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 2 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 3 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 性质。 (1)打开活塞 K 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 , 不同变化是 ,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 为以上两个变化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序是 、 。 .. (2)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②二氧化碳不 .. 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是: 、 。 【实验探究与结论】 (1)滤纸条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或浓氨水(氨或 NH3 或 NH3?H2O)易挥发 浓氨水(NH3?H2O)显碱性 或 浓氨水(NH3?H2O)是碱性物质 或 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碱 或 浓氨水 (NH3?H2O)易分解 (2)氢氧化钠吸水放热,加速浓氨水的挥发 (3)现象明显、快速出现实验现 象、实验药品用量少、环保无污染 【思维拓展】 (1)试纸由紫色变红色 下面的试纸先变红 或 两条试纸变色的快慢不同 或 两条试纸变色的深浅不同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 (碳酸或酸 性物质)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或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2)在外管(或大试管)内加入 澄清石灰水 将燃烧的木条放在支管口 8.(梧州)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 19 甲) ,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 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 改进。 止水夹C+CuO C+CuO 澄清的 石灰水 澄清的 石灰水 乙 甲 图 19【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 和+2 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 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 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 (2)小周建议用图 19 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置的作用 是 。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 (填选项序号)的比例。 A. 32U3 B. 40U3 C. 48U35 你认为小施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 后,往试管中加入已 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 (填“可以”或“不能” )确 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 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 (填“吸”或“放” )热反应。 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 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猜想与假设】Cu2O (Cu4C、Cu2C 等) 【分析与交流】 (1)这是固体反应物间的反应,使用颗粒 更小的反应物,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 (3) A 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实验与结论】气密性 不能 放 空气会进入反应的试管中,使生成的依然灼热的铜重新被氧化。 9.(常州)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某化学研 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2Na2CO4 +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 【实验装置】【交流与讨论】 Ⅰ.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 O2 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1)装置②的作用是: ▲ ; (2)装置③的作用是: ▲ ; (3)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 0.25 L(已知该实验条件下 氧气的密度为 1.28g/L) ,则称取的样品质量应大于 ▲ g; Ⅱ.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 CO2 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但利用 上述实验装置测得 CO2 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 结果会偏高, 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 (填序号) A.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 B.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 C.装置①、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 Ⅲ.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称取样品 12.5g,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 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称得氯化钠固体 11.7 g。则该样品的纯 度为 ▲ 。 I. (1)除去 CO2 和 HCl 气体 (2)验证 CO2 是否被除尽 (3)2.44 II.ABC III.97.6% 10. 常州) (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 Na 与 CO2 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部分装置如右图所示) : 向盛有 Na 的装置 A 中通入纯净、干燥的 CO2,当观察到装置 B 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6 时继续缓缓通入 CO2,Na 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装置 A 中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 【资料卡】 (1)K、Ca、Na 等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2)钠为银白色金属,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假设 1:白色固体含有 ▲ ; 假设 2:白色固体含有 Na2O;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足量水中 ②取①中少量溶液,加入 ③另取①中少量溶液, ▲ ▲ 实验现象 白色固体完全溶解 产生大量气泡 ▲ 假设 1 成立 假设 2 成立 实验结论【反思提高】 Na 在 CO2 中燃烧存在多个反应、生成多种物质。请你写出其中生成物仅为一种白色固体与一种黑色 固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假设 1:Na2CO3 【实验设计】②足量稀盐酸 ③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待沉淀完全后,加入 △ △ 2~3 滴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反思提高】4Na+3CO2 2Na2CO3+C(或 4Na+CO2 2Na2O+C) 11.(南京)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 CO、CH4 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 原料和燃料的化学, (1)工业上用天然气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 反应, 得到 CO 和 H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得到的 CO 和 H2 的混合气被称为合成气, 合成气在工业上可用于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新型燃料,还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 (2)某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模拟了合成气的制备,并设计实验验证合成气的还原性。 I.用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得到合成气.根据(1)中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合成气中 CO 和 H2 的质量比为 ▲ 。 Ⅱ.用合成气还原足量氧化铜.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合成气→ 还原 CuO 的 装置浓 NaOH 溶液 A B浓硫酸 C浓硫酸 D E浓 NaOH 溶液【设计买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装入药品,通人一段时间合成气。 ③分别称量装置 D、E 的质量。 ④缓缓通入合成气,加热装置 C,使其充分反应。 ⑤停止加热,继续通入合成气至恢复到室温。 ⑥再次分别称量装置 D、E 的质量。 [完善实验设计]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装置 E 后还应添加一个酒精灯,并在实验步骤 ▲ (填实验步骤的序号)中点燃(点燃前应对气体验纯)。7 [进行实验]该小组的同学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 ①装置 C 中出现 ▲ 色物质。 装置 D 的质量 装置 E 的质量 ②称量数据如右表所示。 反应前 292.4g 198.2g [现象分析和数据处理] 反应后 296.0g 201.5g ①甲同学根据装置 C 中的现象,认为是合成 气中的 CO 和 H2 还原了 CuO。 . ②乙同学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推测除了 CO 和 H2 以外,制得的合成气中可能还有未反应的 CH4,且 CH4 也还原了 CuO。试通过计算说明他的推测依据。 .... ▲ ③丙同学提出,实验步骤⑤中通入的气体会带走装置 E 中的部分水蒸气,使实验产生误差。你 认为该误差对乙同学的推测结果是否有影响? ▲ (选填“是”或“否” ,并说明理由)。 [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对于 CH4 是否真的能够还原氧化铜提出了质疑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甲烷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生成 CO2 和 H2O;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实验设计:该小组同学拟用纯净的甲烷气体和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CuO 无 水 CuSO4 F G H I①上图装置 F 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 ▲ 。 ②上图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 (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实验反思]除了可能是 CH4 也还原了 CuO 外,出现上表数据关系还可能是因为 ▲ (写出一个原因,并说明理由)。 ▲ (1)CH4+H2O=CO+3H2 (2)I.14:3 Ⅱ.[完善实验设计]② [进行实验]红 [现象分析和数 据处理]②如果只有 CO 和 H。还原足量 CuO,合成气中 CO 与 H2 的分子个数比为 1:3。生成物中碳 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1 如果只有 CH4 还原足量 CuO,生成物中碳元素与氢元索的质量比 为 3:1 现测得 CO2 的质量:201.5g--198.2g=3.3g H20 的质量:896.0g 一 292.4g=3.6g 生成物中碳元索与氢元索的质量比:(3?3g×12 44):(3.6g×2 36)=9:49;4 介于 2:1 和 3:1 之间 由此可推测出,除了 CO 和 H2 以外,制得的合成气中可能还有来反应 的 CH4,且 CH4 也还原了 CuO。 ③否。因为带走水蒸气会使测得的 CO2 质量偏低?而实际测得的生 成物中碳、 氢元素的质量比已经大于 2 : 所以对推测结果无影响。[拓展探究]澄清石灰水 1, HGFI [实验反思]因为根据测得数据计算,生成物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太置 2:1,所以可能是合成气中 参与反应的 CO 与 H2 的分子个数比大于 1:3(或 H2 未完全参加反应、生成的水未被完全吸收等) 12.(南通)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 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 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 。 和水蒸气。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④碳酸钠溶液呈碱性。8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 反应是 ▲ (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固体成分是 Na2CO3, CO2 参加反应。 猜想Ⅱ:固体成分是 NaOH, H2O 参加反应。 猜想Ⅲ:固体成分是 ▲ ,CO2 和 H2O 均参加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 CO2 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 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 Na2CO3。 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 大于 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 NaOH。 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 ▲ (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 。 )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 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 ;然后 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 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 ▲ 的存在。 【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 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 ▲ 的用量。 【分析讨论】 放热 猜想Ⅲ:Na2CO3 和 NaOH 的混合物 验证Ⅱ:错误 可能有碳酸钠存在 验证Ⅲ:CaCl2 CaCl2+Na2CO3=CaCO3↓+2NaCl 酚酞 【实验反思】NaOH 【拓展延伸】水 13.(广东省)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的魔术表演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并在全国范围内 掀起了魔术表演的热潮。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一位九年级同学给低年级同学表演了一组化学小魔 术,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揭开其中之谜。 魔术一“奇花变色”道 具如图甲所示,该魔术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红 色。该魔术中 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B (填字母序号)。 ..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魔术二“瓶吞鸡蛋” 道具如图乙所示,将注射器中NaOH浓溶液注入瓶中,片刻后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魔术 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2NaOH+CO2=Na2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魔术三 “‘清水’变‘牛奶’” 道具如图丙所示,当A溶液加到烧杯中,无色溶液变成白色浊液。若A为酸溶液,则A、B的可能组 合:A为 H2SO4 ;B为 BaCl2 (答案合理即可)。(只需写一组) 14.(广东省)同学们在学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 (1)写出乙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个同学将废液倒入实验室的废液缸,结果发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9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氯化钠(写物质名称) 。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NaOH [或 NaOH、Ca(OH)2]。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 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 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 乙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 中上层清液于试管 中,加入过量氯化 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③无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林的猜想正确。 小云的猜想正确。 小红 的猜想正确。方 的 实 验 设 计 补 充 完整。【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15.(四川达州)纯碱(Na2CO3)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工业上通常用氨 碱法来生产。小红同学为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帮助她将下 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猜想 猜想一:Na2CO3 溶液显碱性 猜想二:能与 酸反应 猜想三:能与 Ca(OH)2 反应 实验操作 取少量 Na2CO3 溶液于试 管中,滴入 2-3 滴酚酞 试液,振荡 实验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溶液显碱性 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2NaOH+CaCO3↓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有大量气泡产生 然后滴加稀盐酸 向盛有少量 Na2CO3 溶液 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 灰水 取少量 Na2CO3 溶液于试 管中,滴入 BaCl2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猜想四:能与 BaCl2 反应产生白色沉淀Na2CO3+BaCl2=BaCO3↓+2NaCl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交流与反思] 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是否与猜想二相同?是(填“是”或“否”。 ) 16.(镇江)有一实验事实: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但有铜生成,而且有较多的气体产生。为确 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一)探究:从物质组成元素角度分析,气体可能是 SO2、O2、H2 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实验:10 (1)甲同学为确定是否含有 SO2,他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颜色未发生变化,则 该气体中 ▲ SO2(填“有”或“无”。 ) (2)乙同学认为只有 O2,则可用是 ▲ 来检验。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3)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 O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O2+4KI+4HCl=2I2+4KCl+2H2O,I2 为碘单质。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三)实验现象与结论:A 中观察到 ▲ ,证明无 O2; B 中观察到 ▲ ,证明该气体是 H2。 (四)实验反思: (4)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 ▲ 以确保安全。 (5)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显 ▲ 性(填“酸”或“碱”。 ) (1)无 (2)带火星的木条(三)溶液未出现蓝色或无现象,铜网表面变红(4)验纯(5)酸 17.(镇江)将过量的 Na2CO3 溶液滴入到一定量 CuSO4 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 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 CuCO3,理由: ▲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 猜想二:固体为 Cu(OH)2,理由:Na2CO3 溶液呈 ▲ (填“酸”或“碱” )性。 猜想三:固体为 Cu(OH)2 和 CuCO3 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①Cu(OH)2 和 CuCO3 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②Cu(OH)2、CuCO3 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 ▲ 、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2)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及现象 ▲ 。 Ⅱ.用下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蓝色固体 澄清 石灰水无水 CuSO4(3)若用装置 A、B 组合进行实验,B 中无现象,则猜想 ▲ 正确; (4)若用装置 A、C 组合进行实验,C 中无现象,则猜想 ▲ 正确; (5)小组同学将装置按 A、 ▲ 、 ▲ (填“B”“C” 、 )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 三是正确的,实验中:B 中的现象为 ,C 中的现象为 。 结论:固体为 Cu(OH)2 和 CuCO3 的混合物。 固体 Ⅲ.固体成分定量测定: 的质 量/g 已知 Cu(OH)2 的分解温度为 66℃∽68℃,CuCO3 的分解温度为 200℃∽220℃。设固体的组成为 aCu(OH)2?bCuCO3。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11 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 温度的关系如右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6)写出 A B、C D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段: ▲ ; CD 段: ▲ ; (7)通过计算可得: a:b= 。 (8)若将 24.0g 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 2.4g 后质量不再改变, 写出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猜想一:Na2CO3 + CuSO4= CuCO3↓+ Na2SO4 猜想二:碱 Ⅰ. (1) 过滤 (2)取最后洗涤液少 量,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硝酸、 硫酸) 无气泡产生; , 或滴加 BaCl2 [或 Ba(OH)2、 a ( N O 3 ) 2 ] 或 CaCl2[或 B Ca(OH)2、C a ( N O 3 ) 2 ] 溶液,无沉淀产生。 Ⅱ. (3)二 (4)一 (5)C B 澄清的石灰 水变浑浊 (7)2 : 1 白色固体变蓝 (8)4CuO (6)Cu(OH)2△ △CuO + H2OCuCO3△CuO + CO2 ↑2Cu2O + O2 ↑18.(泰州)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 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成 晶体,最终变成粉末。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 ▲ 。 (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 ▲ 。 (3)氢氧化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主要是什么 ▲ 。 (4)用酚酞试液 ▲ (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为什么 ▲ 。 (5)除加酸以外,怎样用其他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 。 (6)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兴趣 小组中小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右 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盐 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 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 全部变质。 ①你认为这个方案 ▲ (填“行”或“不行”)。理由是什么? ▲ 。 ②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并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和结论。 ▲ , ▲ 。 (1) 密封保存 (2) 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或潮解 (3) 碳酸钠 (4) 不能 碳酸钠溶液也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5) 取试样溶于水, 加入 CaCl2[Ca(NO3)2 或 BaCl2 或 Ba(NO3)2 或 Ba(OH)2 或 Ca(OH)2 等]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6) ①不行; 变质产物(含结晶水等)不是纯净的碳酸钠。CO2 能溶水 不能用排水法集气,用排水法收集误差较大。②将试样溶于水,加入足量 CaCl2(或 Ca(NO3)2、BaCl2、 Ba(NO3)2 等)溶液,过滤 ,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不变色,则氢氧化钠已经全部变质,变红,则部 分变质 。 (或在滤液中滴加其他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滤液是中性还是碱性,或在滤液中滴加可溶性的 弱碱盐如硫酸铜、氯化铁等溶液看有无沉淀来检验滤液是否呈碱性。不过滤也行。 ) 19.(徐州)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小冬同学有两个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她进行了以下 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 1]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 1] (1)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 Fe3O4 和 Fe2O3 两种(FeO 极易被氧化为 Fe2O3) ;12 (2)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 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铁燃烧时溅 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问题 2]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 Fe2O3 呢? [查阅资料 2] Fe3O4 Fe2O3 铁 (1)Fe3O4 和 Fe2O3 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分解温度/℃
― (2)Fe2O3 高温时分解成 Fe3O4。 熔点/℃ ― ― 1535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__之间,在此温度范 围内 Fe2O3 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 Fe3O4。 [拓展延伸] (1)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_____; (2)Fe2O3 高温时会分解成 Fe3O4 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盒的透明盖内放有黑色的 FeO 粉末,若粉末的颜色_____,就说明包 装盒破损进气,这样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实验探究】 稀盐酸、硫酸铜等;冒气泡、出现红色固体等 【理论探讨】 l535℃~l538℃ 高温 【拓展延伸】 (1)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 (2)6Fe203 4Fe304+02↑ (3)由黑色变成红棕色 20.(盐城)有机物 A 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确定 A 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 究。 【猜想】猜想一:A 中只含 C、H 两种元素 猜想二:A 中含 C、H、O 三种元素 【实验】 在 称取 A 物质 O2 中充分3.1 克 混 合 足量的浓硫酸 气体 浓硫酸增重 2.7g足量碱石灰 灰 石 增 碱重 4.4g燃烧【结论】猜想 ▲ 正确(选填“一”或“二”。 ) 【反思】有机物 A 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 ▲ 。 【结论】猜想 二 正确 【反思】有机物 A 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 C:H:O=12:3:16 。 21.(扬州)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 【应用研究】 (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为Na、N2,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制备研究】 (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气体X,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2NaNH3+N2O = NaN3+NaOH+X,实验室检验X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________。 【Na2CO3质量分数测定】 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为测定样 品中Na2CO3 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已知H2SO4 溶液与NaN3,反应不生成气体)。 (3)装置A的作用是_____。设计的实验步骤为:① 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 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13 漏斗活塞;④再打开弹簧夹,_____;⑤再次称量装置C。 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______(填数字)个数据。根据制备反应,分析工业级NaN3中含有 Na2CO3的可能原因_______。 【NaN3纯度测定】 精确称量0.140 g NaN3样品,设计如图装置,测定其纯度。已知2NaN3 → 3N2(NaN3中的N全部转化为 N2,其他产物略),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4)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 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 两边高度差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 气密性良好。 (5)使小试管中的NaN3样品与M溶液接触的操作是______。 (6)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______。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 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时,还需要 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7)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为67.2 mL(N2的密度为1.25 g/L),则 实验中选用的量气管规格合适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100 mL B. 1 L C. 2 L (8)计算NaN3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1)2NaN2=2Na+3N2↑ (2)红色石蕊试纸 (3)除去空气中的 CO2 缓缓放入空气 3 生成 NaN2 的 同时有 NaOH 生成,NaOH 吸收空气中的 CO2 生成 Na2CO3 (4)不变 (5)倾斜锥形瓶,使样品与 M 溶液接触 (6)降低气体温度(防止量气管中水喷出) 调节两边液面相平 (7)A (8)92.9% 22.(广安)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 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 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 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________________色,说明 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 CO2 猜想②: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 ,观察现象。I.实验时装置 A 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 II.装置 B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 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1)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 A.氨水 B.食醋 C.肥皂水 D.苏打水 (2)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 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 【实验探究一】 (1)红 (2)氢气(或 H2) 【实验探究二】 (1)氢、氧(或 H、O) (2)CO(或 一氧化碳)I.不成立 II.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讨论交流】缺少尾气处理装置;点燃尾气(或收 集尾气或其它合理答案) 【拓展延伸】 (1)B (2)Na2CO3(或其它可溶性碳酸盐、酸式碳酸盐等) 23.(乐山)小明在家中探究食用白醋的性质,选用了家庭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品:200ml 的软透明塑 料瓶、食品干燥剂、白醋、鸡蛋壳、紫罗兰花、锈铁钉、蒸馏水、纯碱、玻璃小杯。 【 问 题 】 白醋是否具有酸类的性质? 【查 阅 资 料 】 ― (1)白醋为无色透明液体,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化学式可表示为 HAc, Ac 代表醋酸根; (2)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3)紫罗兰花遇酸变为红色; (4)醋酸盐中除银盐和汞盐外都易溶解于水。 【探究与验证】 (请你帮助填写表中空白) 实 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序号 将白醋滴在紫罗兰 紫罗兰花变红 白 醋 的 pH 一 花上 7 将锈铁钉放在小玻 刚开始时 1. 白 醋 能与 铁锈 璃杯中,加入白醋 反应 二 , 一段时间后, 有气泡冒 2. 出 向软塑料瓶中加入 瓶中有气泡冒出, 扁塑 白醋能与碳酸 10ml 白醋,将瓶捏扁, 料瓶逐渐膨胀 钙反应放出 CO2 三 加入约 5g 鸡蛋壳, 拧紧 瓶盖 向白醋中加入纯碱 白醋中有气泡冒出 白醋能与碱反 四 应 【反思与评价】 (1)小明将干燥剂袋口打开一段时间后,袋中的白色颗粒粘在了一起,请写出变化的化学方程 式 。 (2)上面“实验结论”中,错误的是(填实验序号) 。 (3)上述实验三的现象还不足以得出表中所述的相应结论,为此还需要补充相应的实验,写出该实 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序号 一 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铁锈慢慢消失,溶液变为浅 白醋能与铁反应 黄色 (1)CaO+H2O = Ca(OH)2 (2)四 (3)CO2+Ca(OH)2=CaCO3↓+H2O 24.(眉山)实验表明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经查阅资料得知: ①SO2 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5 ②SO2 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 CO2 不能; ③SO2 可与酸性的 KMnO4 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而 CO2 不能; ④CuSO4 为白色粉末,遇水可生成胆矾。 在对该反应的产物的探究中需用下列 A、B、C 装置: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C + 2H2SO4(浓) X↑+ 2SO2↑ + 2H2O 则生成物 X 的化学式为 。 (2)若要证明产物中有水,则要用 装置(填装置的编号) 。 (3)若按 B、A、C 的顺序组装,不能证明产物 。 (4)若按 C、B、A 的顺序组装,则能证明产物 。 (5)若要证明这三种产物,正确的组装顺序是 ,装置 B 中的品红Ⅰ的作 用是 ,品红Ⅱ的作用是 。 (1)CO2 (2)A (3)H2O (4)SO2 (5)ABC 证明产物中的 SO2 检验 SO2 是否完全反应 25. (兰州)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帮助实验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两个未贴标签的试 剂瓶中分别存放银白色金属片。到底它们是哪两种金属?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对这两种金属 X 和 Y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探究。 (1)进行实验,获得结论。完成好如下实验报告,并回答后续有关问题。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金属 Y 表面无明显变化; 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 X 的表面有大量气泡冒 出。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金属 X 的试管口,气体燃烧。 (2)在进行上述实验之前,实验老师只知道 X、Y 可能是锌银中的各一种,则根据实验结果说明 Y 就 是 。 (3)小明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其它方法证明 X、Y 的活动性。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稀盐酸 X &Y (2)Y 是银 (3)(凡合理答案均可) 26.(兰州)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下方 案进行实验: 分别把这两种金 属放入 溶 液中,观察。A B C D E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描述 A 中发生的现象: 。 (3)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 A 装置和 装置相连并产生什么现象时就足以16 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的该气体,进一步验证它的性质。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 是: (填写各接口字母) 。 其中,C 装置的作用是: ;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用 A 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并说出它的一个重要用途 。 (1)①长颈漏斗 ②锥形瓶 (2)鸡蛋壳浮在液面上,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渐渐溶解 (3)D D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 H2O (4)a 接 d,e 接 b,c 接 g 除去 CO2 中混有的 HCl 气体 AgNO3 + HCl = AgCl ↓+ HNO3 (5)2H2O2 2H2O+O2↑ 供给呼吸 27.(宁夏)据中广网 2010 年 5 月 3 日报道:中卫市孟家湾路段一辆汽车满载的浓硫酸发生严重泄漏。浓硫 酸沿公路流淌,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消防官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沙土封堵,控制浓硫酸进一步蔓延,同时 设法封堵泄漏点,并对路面上的浓硫酸进行稀释和清除。 看到这则新闻,学校的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浓硫酸腐蚀性及事故处理的研讨活动。请 你也参与其中积极探究,并将活动记录补充完整。 (一)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浓硫酸、小木条、玻璃片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 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二)对浓硫酸泄漏事故处理的讨论 (1)小明同学认为,如果仅用水稀释,并不能消除事故所造成的污染。因为从溶液的角度看,在稀释过程 中溶质的 没变,仅仅是 变小了。 小敏同学受到启发,制订了如下方案: 采取措施 向硫酸所流经范围抛撒 大量氢氧化钠小颗粒 依据原理 硫酸与氢氧 化钠反应 效果评价 将 硫酸转 化为 无害物 质,可消除污染 反应类型【思维拓展】写出小敏所依据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 小聪同学认为,小敏同学的方案虽然有效,但有一个缺陷:如果用量把握不准又可能引发新的 污染,因为 。 (2)请你参照小敏的设计方案,结合小聪的看法,也设计一个方案。 采取措施 依据原理 效果评价 将硫酸转化为无害物质,可消除污染 (一) 实验步骤 在小木条上蘸少量浓硫酸,放在玻璃片上观察 (二) (1)质量;质量分数; 采取措施 依据原理 效果评价 反应类型 中和反应或复分解反应 2NaOH+H2SO4=Na2SO4+2H2O;氢氧化钠也有强腐蚀性; (2) 采取措施 向硫酸所流经范围抛撒大量氢氧化钙粉末 (原理运用正确,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依据原理 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 效果评价 实验现象 小木条变黑(或碳化) 结论17 28.(山西)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 “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情况________(填序号) 是不可能的。 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情况①正确 小红选择了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也得出了 同样的结论。 在同学们的合作下,他们顺利完成了探究任务。 (1)Ca(OH)2+Na2CO3==CaCO3↓+2NaOH (2)氢氧化钠(或 NaOH) (3)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情况①正确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 Na2CO3 溶液 (或通入 CO2 ) 产生白色沉淀CO2 (或 Na2CO3) 29.(陕西)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 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 CaO; 猜想二:是 CaO 和 Ca(OH)2 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 Ca(OH)2; 猜想四:是 Ca(OH)2 和 CaCO3 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 不含 CaO 或氧化钙 。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 CaCO3 或碳酸钙。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 3 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 填写表中的空白:写出方案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 四 成立。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 意 密封保存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30. (海南)为探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将 3 枚洁净的铁钉同时置于如图所示环境下的斌舒 中,观察铁钉锈蚀情况。 [实验现象]3 天后,I、Ⅲ中铁钉不生锈,Ⅱ中铁钉明显生锈。18 [获得结论] (1)对照实验 l、Ⅱ,可知铁锈蚀的条件之一为 ; (2)防止铁锈蚀的一种方法是 。 [拓展探究] (3)小明发现海边的铁器很容易生锈,从而猜测氯化钠能加快铁的锈蚀。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小明 的猜想 。 (1)在潮湿空气中、与酸性溶液接触、与碱性溶液接触、与食盐水接触(2)涂油、喷漆、搪瓷等 (3)在 A、B、C、D 四支试中分别放入干燥的细铁丝、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浸过清水的细铁丝、 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的细铁丝,两天后观察,发现浸过食盐水的细铁丝锈蚀最严重。 31.(新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组对溶液的鉴别进行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实验目的】Na2CO3 溶液、NaOH 溶液、Ca(OH)2 溶液、稀盐酸四种溶液的鉴别。 【实验药品】未贴标签的四瓶溶液[Na2CO3 溶液、NaOH 溶液、Ca(OH)2 溶液、稀盐酸]和紫色石蕊 试剂。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等。 【设计并实验】甲组同学利用紫色石蕊试剂鉴别四种溶液: 实验操作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1) 4 支试管, 用 各取少量四种溶液, 一支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则 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剂; 原溶液是 溶液。 (2)另用 3 支试管,各取少量未确定 的三种溶液,分别滴加步骤(1)检验出的 溶液。 (3)另用 2 支试管, 一支试管中溶液有气泡放出,则原 溶液是 溶液 一支试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 则原溶液是 溶液,另一支试 管溶液中无现象,则原溶液是 溶 液。 结 论 所滴加的溶液是稀盐酸。 所滴加的溶液是 Na2CO3 溶液。 所滴加的溶液是 NaOH 溶 液乙组同学经讨论认为,不用紫色石蕊试剂也能鉴别出四种溶液。种自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同 学 小 作 一支试管溶液中有气泡放 出,其余两支试管溶液中无现象。 一支试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 析出,其余两支试管溶液中无现 象。 三支试管溶液中都无现象。 实 验 操 实现现象用 3 支试 红 管,各取少量 三种溶液,分 小 别滴加另一 勇 种溶液。 小 新乙组三位同学经过交流后发现本组 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所滴加的溶液应是 溶液,由此鉴别出了四种溶液。 【反应与体会】①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②鉴别物质的关键是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等。 (1)稀盐酸(2)Na2CO3 溶液(3)分别滴加步骤(2)检验出的溶液。 Ca(OH)2 溶液 NaOH 溶液 小勇, Ca(OH)2 溶液 32. (乌鲁木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呢?甲、 乙、丙三位同学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甲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 A 所示,乙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19 图 B 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写出 A、 两个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 ① , ② 。 丙进行了图 C 所示的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保持 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 a 端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 , ④ 。 (3)实验结论: 甲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乙、丙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4)你认为 ⑤ 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结论正确的理由是: ⑥ 。 (5)导致其他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⑦ , ⑧ 。因此,如果 ⑨ 的反应,则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2)①BaCl2+Na2SO4=BaSO4↓+2NaCl ②Na2CO3+2HCl=2NaCl+H2O+CO2↑ ③a 端上铜 丝变黑 ④玻璃棒 a 端下沉 (4)⑤甲 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 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5)⑦B 实验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⑧C 实 验 a 端铜丝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 ⑨有气体参与反应或者生成物中有气体 33.(安徽)酒糟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I)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l~2 s 后取出,观察 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 由 上 述 现 象 得 出 绩 论 : 外 焰 温 度 最 高 , 你 认 为 原 因 火焰层 平均温度/℃ 是 。 乙 丙 (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 焰心 432 598 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右表。 内焰 666 783 (3)由右表得出结论: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 、 外焰 520 667 度最高 。 (4)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Ⅲ)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5)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 ① , ② 。 (1)C+O2=CO2(2)外焰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 (3)内焰 (4)a (5)酒精浓度 露出酒精灯的灯芯长度 34.(安徽)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20 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 146 mL)。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 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序号 ① ② ③ (1)实验①和②说明 NaCl 可以 (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 (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 (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 含量是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注意:若答对第(6)小题将奖励 4 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 60 分。 (6)现仅提供:置筒、大烧杯、玻璃棒、水、滤纸包(内含 1 g 铁粉、O.2 g 碳、 滴水和少量 NaCl), 10 请你帮助小明再设计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 量的实验方案,在右框中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即可(注明滤纸包的位置)。 (1)加快 (2)放热 (3)Fe2O3?xH2O[或 Fe2O3 或 Fe(OH)3] (4)1 克铁粉、10 滴水 (5)20.5% (6)①画出量筒倒置于烧杯中,量 筒口在液面以下 ②正确标出滤纸包在量筒中的位置 35. (河北)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 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 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 (2) 小红通过分析, 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 她的依据是: 。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 (1)小华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方 法: 。 (2)小明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明的实验现象 是 。 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拓展应用】 (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写出该反应过 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 ,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 【交流表达】(1)溶液显蓝色(2)铁丝与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或反应生 成的硫酸亚铁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实验验证】(1)将待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 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 pH(2)滴加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后才有沉淀生成 【拓展应用】(1)铁 片(或 Fe、铁粉、铁丝等)Fe + H2SO4=FeSO4 + H2↑(或 Fe + CuSO4=FeSO4 + Cu)(2)铁和铜 (或 Fe 和 Cu) 样品 1 g 铁粉、0.2 g 碳和 10 滴水 l g 铁粉、0.2 g 碳、 10 滴水和少量 NaCl 量筒起始读数/mL 100 100 量筒最终读数/mL 70 70 所需时间/min 约 120 约 7021 36.(河南)过氧化钠(化学式为 Na20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202 能跟 C02 反应生成 02 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用 X 表示); 它也能跟 H20 反应生成 02, 化学方程式为:2Na202+2H20=4NaOH+02↑。 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 (1)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①实验室制取 CO2 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表明 C02 未被 Na202 完全吸收的实验现象为 。 ③O2 可采用 D 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 O2 的哪些性质? ④若 A 装置产生的 C02 中混有水蒸气,要检验干燥的 C02 能否与 Na202 反应生成 O2,以上实验装置 应如何改进? (2)为探究 X 是哪种物质及其有关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分析和实验。 ①有同学猜想 X 可能是酸、碱或盐中的一种。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 X 肯定不是 酸和碱,理由是 。 ②同学们通过讨论和实验证明了 X 是 Na2C03。以下是他们设计的有关 Na2C03 性质的探究实验, 请根据卷首资料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现 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Na2C03+2HCl=2NaCl+H20+C02↑ C02+Ca(OH)2=CaC03↓+H2 0 实验一:取少量固体样品,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二:取少量固体样品, 加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 有白色沉淀产生 的 溶液 (3)7.8g 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若反应后得到了 40g 氢氧化钠溶液,请 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CaC03+2HCl==CaCl2+H20+C02↑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 氧气有助燃性。 ④在 A、B 装置之间和 B、C 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答出在 A、B 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 (2)①Na202 和 C02 都不含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者反应后不可能生成含氢元素的酸或碱 ② 实验操作 现 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滴加稀盐酸,然后将产生的 有气泡产生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氯化钙或 氯化钡等 Na2C03+CaCl2=CaC03↓+2NaCl或 Na2C03+BaCl2=BaC03↓+2NaCl等(3)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x,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y。 2Na202+2H20=4NaOH+02↑ 156 160 32 7.8g y x X=1.6g Y=8g22 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g/40g×100%=20% 答:略。 37.(芜湖)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 时间后,进行观察。请你一起参与分析,并完成后续实验设计。 [观察现象]①装置中右侧导管中的液面升高。 ②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导管中液体为何升高?黑色固体物质又是什么? [理论分析]小组同学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得知,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 [猜想与假设]小组中的小明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可能含有: ①Fe、②Fe2O3、③FeCl3、④C 四种物质。 [分析与验证]小组同学根据小明的四种猜测做了以下分析: ⑴小红同学认为不可能含有氯化铁,该结论得到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 。 ⑵小强同学认为一定含有碳,该结论也得到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 。 ⑶小组同学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铁,请人帮他们设计方案进行确认: 实验步骤 你选用的试剂是: [知识链接]相信你一定在家中做过铁钉分别在水以及食盐水中生锈的实验,你的结论之一是铁钉 在 (填“水”或“食盐水”)中生锈快。 [理论分析]铁钉生锈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使试管内压强低于大气压。(合理即可) [分析与验证]⑴氯化铁溶于水;⑵铁钉是铁合金,含有碳; ⑶ 实验步骤 稀盐酸(或稀硫 酸)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无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含有(或不含有)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合理即可) ⑷[知识链接]食盐水 38.(上海)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 H2SO4 与 NaOH 溶液混合后,虽然仍 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①方案一:测定稀 H2SO4 与 NaOH 溶液混合前后的 pH(20℃)。 测定某 NaOH 溶液的 pH,pH __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将一定量的稀 H2SO4 加入该 NaOH 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 pH ,pH 小于 7。 结论:稀 H2SO4 与 NaOH 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____过量。 ②方案二: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结论:稀 H2SO4 与 NaOH 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③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为 了 进 一 步 获 取 稀 H2SO4 与 NaOH 溶 液 确 实 发 生 了 化 学 反 应 的 证 据 , 依 据 中 和 反 应 是 ___________(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 H2SO4 与 NaOH 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_______次。 (1)大于 稀 H2SO4 (2)稀 H2SO4 加入滴加酚酞试液的 NaOH 溶液是否有颜色变化 (4)放热 三 39.(上海) ①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把水注入水电解器装置甲中,23 接通直流电,可以观察到 a 管中的电极上__________________。检验 b 管中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 ____。 Ⅰ.用点燃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 Ⅱ.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 Ⅲ.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尖嘴上方,慢慢打开活塞 ②科学家还用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证实了水的组成。 如果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无水硫酸铜 的仪器 c, 在导管口 d 处点燃, 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下图所示的位置。 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有气泡产生,稍过一段时间玻璃管中的水减少,玻璃管上方聚集了无色气体 硫酸铜变蓝;导管 d 处有淡蓝色火焰;烧杯底部附着小水珠海 40.(上海)下图是利用 CO、CO2 混合气体中的 CO 还原 CuO 的实验示意图。Ⅰ (2)无水①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乙装置中应该用酒精灯的_______焰加热。 ②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装置的仪器 b 中黑色粉末变红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过程中,丙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实验结束后,要从甲装置的混合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 NaOH 固体。 资料显示,在不同温度下 NaOH 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溶解度(g/100g 水) 10 64 20 85 40 138 60 203 80 285 100 376利用实验室的试剂和条件,实验步骤如下(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请具体填写试剂 A 的化学式以及实验操作Ⅰ、Ⅱ、Ⅲ的名称。24 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名称:Ⅰ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___。 (1)铁架台 外 (2)方程式略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甲乙装置中间应该再加上澄清石 灰水检验 CO2 是否被吸收完全 (5)Ca(OH)2 过滤 加热(蒸发) 冷却(降温结晶 41.(楚雄)水煤气是重要的气体燃料,某水煤气样品可能含有 CO2、CO 和 H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 学对该水煤气样品的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一: (1)将该水煤气样品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看到____ __,证明该气体样品中含有 CO2. 实验二: (2)为了证明该水煤气样品中含有 CO,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该 气体样品中含有 CO。 请回答: A 中的药品是___ 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硬质玻璃管内的黑 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小张认为小明的实验不够严密, 做了如下图的改进: B 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则 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可以肯定该水煤气样品中一定含有 CO。(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NaOH 除去水煤气中的CO2 Fe3O4(3)证明气体药品中的CO在A中已被完 全吸收 B中的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而C中的变浑浊 42.(黔东南)维生素C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不同的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下面 是小明同学运用学到的实验方法测定橙汁、果味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学科网 【实验目的】测定不同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学科网 【实验原理】学科网 (1)维生素C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有机物,能与碘水反应,使碘水褪色;学科网 (2)淀粉遇到碘水变 色。学科网 【实验试剂】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浓度的标准维生素C溶液、蒸馏水学科网 【实验过程】学科网 步骤1:在4支试管中分别盛有3.0 mL的下列物质:①蒸馏水,②标准维生素C溶液,③橙汁,④ 果味饮料。分别向4支试管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学科网 步骤2: 用4支相同的胶头滴管分别向①~④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刚好变色, 并记录滴数。 学 【实验记录】学科网 测定物质 滴入碘水的数量(滴) ① 1 ② 8 ③ 15 ④ 525 试回答下列问题:学科网 (1)你认为小明测定的两种饮料中, 的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学科网 (2)有的同学认为测定物质标准维生素C溶液是多余的,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 (3)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 (填序号)情况会影响到测定结果。 29.A.每次实验所用饮料的颜色不同 B.量取的被测试物质的体积不同学科网 C.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的胶头滴管滴加碘水学科网 【回顾与反思】实验中所用的淀粉溶液的作用是 。22. 【实验原理】(2)蓝 【实验记录】(1)橙汁(或③) (2)不是多余的,因为测定标准维生素 C 溶 液是确定维生素 C 含量的标准,以便估算出饮料中维生素 C 的浓度 (3)A B D 【回顾与反思】确定维生素 C 是否与碘水完全反应 43.(娄底)小林在凉拌紫卷心菜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卷心菜变红了,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 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提出问题] 紫卷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 [实验探究] 取紫卷心菜、牵牛花的花瓣、胡萝卜,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 水的体积比为 1:1)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加入到蒸馏水、稀 酸溶液和稀碱溶液中,有关颜色变化情况如下: 在不同液体中的颜色变化 汁液 蒸馏水 紫卷心菜 牵牛花 胡萝卜 蓝紫色 紫色 橙色 稀酸溶液 红色 红色 橙色 稀碱溶液 绿色 蓝色 橙色[得出结论] 58 、 59 的汁液能做酸碱指示剂, 60 的汁液不能 做酸碱指示剂。 [拓展应用] 小林用上述的牵牛花汁液来测定某雨水样品的酸碱性,发现牵牛花汁液呈红色。 则该雨水呈 61 性(选填“酸”或“碱”或“中”。 ) [反思与评价] 小林发现,上述汁液无法测出溶液的酸碱度,请你告诉他,在实验室测定溶 液的酸碱度常用 62 。 58. 紫卷心菜(或牵牛花) 59. 牵牛花(或紫卷心菜) 60. 胡萝卜 61. 酸 62. pH 试纸(pH 计) 44. (娄底)小林觉得你很聪明,是他的良师益友,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邀请你与他讨论“食 醋在厨房中的妙用” : (1)复习酸的化学性质 ①酸与指示剂作用 ②酸与活泼金属作用 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 作用 ④?? 由于小林的课堂笔记没做好, “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后面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请帮他写出 ...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2)讨论交流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 液变红色 Fe+2HCl=FeCl2+H2↑ Fe2O3+HCl=FeCl3+H2O 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 溶液变色 Fe+H2SO4=FeSO4+H2↑ ??63。26 ① 小林自豪地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时, 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64 元素,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化学性质 65 (填序号“①”“②”或“③”。 、 ) ② 你告诉小林, 食醋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呢, 如 66 (任写一点食醋在生活中的妙用) 。 (3)反思 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 67 离子。 63 . Fe2O3+6HCl=2FeCl3+3H2O 64 . 铁(Fe) 65 . ② 66 . 除水垢(合理均可) 67. 氢(H+) 45.(长沙)将 CO2 通入 NaOH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观察到 CO2 与 NaOH 溶液反 应的明显外观现象,并同时利用这一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过程 及内容,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1)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将整套装置 (包括 CO2 及 NaOH 溶液)放在天平上称量,测得质量为 78.2g。 (2)用力推压注射器活塞向密闭的软塑料瓶中注入 10mLNaOH 溶液(装置如图乙所示) ,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置片刻后,将整套装置再次放在天平上称量,测 得 其 质 量 仍 为 78.2g , 你 对 这 一 结 果 的 解 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探究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是: ①若采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应让化学反应在____________中进行。 ② 为 进 一 步 证 明 CO2 与 NaOH 溶 液 确 已 发 生 了 化 学 反 应 , 你 还 能 想 到 的 方 法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塑料瓶被压瘪,注射器中剩余溶液“自动”进入塑料瓶中 (3)反应容器密闭,生成物全部 留在瓶内,也没有空气进入,因而反应后质量相等(即质量守恒) (4)①密闭容器;②向反应 后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46.(江西)小思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包括:铜在空气中灼烧、锌与稀 硫酸反应、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下图是他实验操作考试中的部分情景。(1)上图中有一处错误的操作,该操作是 ; (填序号) (2)操作 A 的现象是 ; (3)他将铝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未出现任何现象,其原因是 。 (1) C (2)铜丝表面变黑 (3)铝丝表面的氧化膜未处理 47.(江西)小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见右下图) ,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是什么? 【讨 论】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A.酸 B.碱 C.盐 【猜 想】①可能是 NaOH 溶液;②可能是 Na2CO3 溶液;③可能是 (任写一种) 。27 【设计并实验】 (1)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 pH 试纸上,测得 pH=10,他判断这是一种碱性 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2)小明认为它是 NaOH 溶液,小俊认为它是 Na2CO3 溶液。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俊认为只需选 择上图已有的试剂就能把它鉴别出来。他们又进行了实验。 操作步骤 取样于试管中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猜想②正确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讨论】A 【猜想】(1)B (2 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生成)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或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Na2CO3 + BaCl2 === BaCO3↓ + 2NaCl】 48.(福州)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他想起在学习金 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 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 CrSO4)溶液?? 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预 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①Cr Al Cu ②Al Cr Cu ③Al Cu Cr 【实验过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实验 方案 实验 现象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液变蓝色。 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反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应速率较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问题】(1)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 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 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 【归 纳】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①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 实验现象:无现象 结论:铝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快 Al Cr Cu(或“②”) 回答问题: (1)除去金属表面氧化物(或污物) (2) Cr+H2SO4=CrSO4+H2↑(3) 无法比较铬和铝的金 属活动性强弱 (4) A1、CrSO4 溶液、Cu28 归纳:①通过金属与酸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 ②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49.(晋江)小亮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破损,从残余部分只能看出溶质质 量分数为 10%,具体是什么物质无法辨认。老师告诉他,这瓶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氢氧 化钙或是碳酸钠中的一种。 (1)小亮查阅氢氧化钙常温下的溶解度为 0.18g 后,认为该溶液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理由 是 。 (2)小亮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试液,试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 (填写化学式) ,理由是 。 (3)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小亮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请一起参与,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设计实验方案]方案甲:选择氯化钙溶液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方案乙:选择稀盐酸来确定该溶液的成份。 [进行实验]你愿意选择方案 (选填“甲”或“乙”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 。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反思](1)有同学认为还可以用一种常见的碱溶液来确定,那么它是 溶液。 (2)小亮经过反思,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填序号) 。 A.倾倒液体时应注意保护标签不被腐蚀 B.要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 C.无法辨认的药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溶液中钾离子含量测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