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如果发生氯气泄漏,以下自救方法得当的是 A只要在室内放一盆水 B用湿毛巾或蘸有石灰水的毛巾捂主口鼻...如果发生氯气泄漏,以下自救方法得当的是A只要在室内放一盆水B用湿毛巾或蘸有石灰水的毛巾捂主口鼻撤离 解释下为什么
单爱IR56ST4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B.因为是泄漏,自然有很多,一盆水是吸收不完的,所以不选A.而水和石灰水都可以直接与氯气反应,避免人们吸入氯气而导致中毒.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现在一般游泳场馆的泳池的水中添加的氯气等对人体有多大危害? - 知乎64被浏览11825分享邀请回答1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氯气,是具有异臭和强烈刺激性的,有气味。其遇水生成和,与在高热条件下,可生成光气。氯气在日光下与易燃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在高压下液化为。氯气易溶于水和,也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其遇水首先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又可再分解为和,因此它是强氧化剂和漂白剂。氯气是有毒气体,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会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有害的影响。
发现历史/氯气
氯气氯气的发现应归功于瑞典化学家。舍勒是18世纪中后期的一位相当出名的科学家,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在当学徒,他迷恋实验室工作,在、设备简陋的实验室里他做了大量的化学实验,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发明也非常多。他以其短暂而勤奋的一生,对化学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舍勒发现氯气是在1774年,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当他使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舍勒感到极为难受。舍勒制备出氯气以后,把它溶解在水里,发现这种水溶液对纸张、和花都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他还发现氯气能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发生。从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以后,到1810年,许多科学家先后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这期间,氯气一直被当作一种。直到1810年,戴维经过大量实验研究,才确认这种气体是由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物质。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有“绿色的”意思。中国早年的译文将其译作“绿气”,后改为氯气。
自然分布/氯气
自然界中游离状态的氯存在于大气层中,是破坏的主要之一。氯气受紫外线分解成两个氯原子(自由基)。大多数通常以氯化物(Cl)的形式存在,常见的主要是(食盐,NaCl)。
物理性质/氯气
状态氯气的电子式通常情况下为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密度氯气密度是空气密度的2.5倍,标况下ρ=3.21kg/m?。易液化熔沸点较低,常温常压下,熔点为-101.00℃,沸点-34.05℃,常温下把加压至600~700kPa或在常压下冷却到-34℃都可以使其变成,即Cl?,液氯是一种油状的,其与氯气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基本相同。溶解性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溶于水,且易溶于有机溶剂(例如:四氯化碳),难溶于饱和食盐水。1体积水在常温下可溶解2体积,形成黄绿色氯水,密度为 3.170g/L,比空气密度大。结构原子结构: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或共用一个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共价键)分子结构:氯分子为双原子分子,分子式Cl?。离子结构:最外层有8个电子,因而很稳定。
化学性质/氯气
毒性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所含的水分里,生成和,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次氯酸使组织受到强烈的氧化;盐酸刺激,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造成呼吸困难,所以氯气中毒的明显症状是发生剧烈的咳嗽。症状重时,会发生,使循环作用困难而致死亡。由进入人体的氯气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疼痛和腹泻。1L空气中最多可允许含0.001mg,超过这个量就会引起人体中毒。金属1、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现象:钠在氯气里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热。2、铜在足量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现象: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瓶里充满棕黄色的烟,加少量水后,溶液呈蓝绿色(绿色较明显),加足量水后,溶液完全显蓝色。氯气3、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气与铁的反应演示现象:铁丝在里剧烈燃烧,瓶里充满棕红色烟,加少量水后,溶液呈黄色。4.镁带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镁。氯气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加热下可以与所有,如金、铂在中燃烧,而与Fe、Cu等变价金属反应则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常温下,干燥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只能在加热情况下反应,所以可用钢瓶储存氯气(液氯)。非金属1、与氢气的反应H?+Cl?=点燃=2HCl(方法,工业先,生成的氢气和氯气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现象:H?在Cl?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处出现白雾。H?+Cl?=光照=2HCl现象:见光爆炸,有白雾产生。需要注意的是:将点燃的氢气放入中,氢气只在管口与少量的氯气接触,产生少量的热;点燃与氯气的混合气体时,大量氢气与氯气接触,迅速化合放出大量热,使气体急剧膨胀而发生。上制盐酸使氯气在氢气中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爆炸极限是9.8%~52.8%2、与磷的反应2P+3Cl?(少量)==2PCl?(液体农药,雾)2P+5Cl?(过量)==2PCl(固体农药,烟)现象:产生白色烟雾.3、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与S、Si等非金属直接化合。2S+Cl?=点燃=S?Cl?水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也是Cl?,本反应是。氯气遇水会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净化(漂白)作用,用于——溶于水生成的HClO具有。化学方程式是:Cl?+H?O=HCl+HClO(可逆反应)家用84消毒液与洁厕液混用会导致氯气中毒的原理就是此反应的。因为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洁厕液的主要成分为盐酸,两者相遇会产生大量热,并放出氯气。二氧化硫与水SO?+Cl?+2H?O=H?SO?+2HCl碱溶液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Ca(ClO)2+2H2O上述两反应中,Cl?作氧化剂和,是。Cl2+ 2OH-(冷) = ClO-+ Cl-+ H2O3Cl2+ 6OH-(热) = ClO3-+ 5Cl-+ 3H2O盐溶液Cl2+2FeCl2=2FeCl3Cl2+Na2S=2NaCl+S (中学阶段用来证明氯气非金属性和氧化性比硫强。)气体Cl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与多种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如:CH、H?、C?H?等。有机物甲烷的取代反应:CH?+Cl?=光照=CH?Cl+HClCH?Cl+Cl?==CH?Cl?+HClCH?Cl?+Cl?==CHCl?+HClCHCl?+Cl?==CCl?+HCl加成反应:CH?=CH?+Cl?==CH?ClCH?Cl(1,2-二氯乙烷)和二硫化碳反应:CS+3Cl=95~100℃=CCl+SCl
主要用途/氯气
用途概述①消毒(自来水常用消毒,1L水里约通入0.002g氯气,原理是其与水反应生成了,它的强氧化性能杀死水里的病菌。而之所以不直接用次氯酸为自来水杀菌消毒,是因为次氯酸易分解难保存、成本高、毒性较大,则用氯气消毒可使水中次氯酸的溶解、分解、合成达到平衡,浓度适宜,水中残余较少。)②制盐酸③工业用于制漂白粉或漂粉精。④制多种农药(如六氯环己烷,俗称666。)⑤制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⑥制塑料(如聚氯乙烯塑料)等 Cl?可用来制备多种消毒剂,含Cl的有ClO?,NaClO,Ca(ClO)?。⑦常用于将FeCl?氧化成FeCl?⑧工业用于提溴(Cl?+2NaBr==Br?+2NaCl)漂白Cl制成的漂白物很多,一般生活中涉及两种,NaClO和Ca(ClO)?一般来说,消毒液是NaClO,因为其稳定,所以是液态,一般用通入中制得。但其价格较高,工业漂白不用,常见于84。消毒粉则是Ca(ClO)?,因为其不够稳定一般为固体,是氯气通入中制得,价格低廉,用于工业漂白,使用方法是加水溶解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从而漂白。保存以上漂白剂时,注意密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因为次氯酸盐在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在光照下分解,从而导致漂白剂失效。
制取方法/氯气
电解1.工业生产中用直流电饱和食盐水法来制取氯气:2NaCl+2H?O=通电= H?↑+Cl?↑+2NaOH2.实验室通常用氧化浓盐酸的方法来制取:常见的氧化剂有:MnO?、K?Cr?O?()、KMnO?、Ca(ClO)?、CoO发生的反应分别是:4HCl(浓)+MnO? =加热=MnCl?+Cl?↑+2H?O14HCl+K?Cr?O?=2KCl+2CrCl?+7H?O+3Cl?↑16HCl+2KMnO?=2KCl+2MnCl?+8H?O+5Cl?↑[这两个反应用的盐酸比较稀的话,微热即可反应,没有盐酸可用一种非还原性酸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代替,也可产生氯气。]4HCl+Ca(ClO)?=CaCl?+2H?O+2Cl?↑{此反应需要的盐酸很稀,1mol/L便可以剧烈反应。}H++ClO-+Cl-=H2O+Cl2↑{只要能电离出H的酸即可参加并且发生此归中反应;如:草酸。但由于参加反应的出的H能力的不同,反应的速率也会不同。如果此酸为有机酸,且易挥发,那么要注意不能在强光照的照射下反应,不然氯气可能会和挥发出来的有机酸发生取代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有毒物质,如:冰醋酸会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剧毒固体)、(固体)、(固体)}如不用浓盐酸,亦可用NaCl(固体)跟浓硫酸来代替.如:2NaCl+3H?SO?(浓)+MnO?=加热=2NaHSO?+MnSO?+2H?O+Cl?↑注意:切勿被网络上的无知言论欺骗,,因为会生成大量难以分离且易爆炸的ClO。氯气实验总之,实验室制氯气的办法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氯离子+氧化剂+酸性环境,氧化剂的氧化性不强的话还需不同程度加热。相关口诀二氧化锰盐酸逢,隔网热瓶氯气生。盐水硫酸除杂质,吸收通入中。解释(1)二氧化锰盐酸逢,氯气生: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实验室中是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烧瓶中隔加热的方法来制取氯气。(2)盐水硫酸除杂质:“”指饱和食盐水,“杂质”指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这句的意思是说使气体依次通过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分别除掉混在氯气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3)吸收通入火碱中:的意思是说多余的氯气必须通入火碱溶液中吸收掉(因为氯气有毒)。尾气处理及离子反应用NaOH溶液。2OH + Cl? =Clˉ+ ClOˉ + H?O第一个瓶子内的是饱和食盐水是为了除。第二个是浓硫酸是为了除。
物质特性/氯气
物理性质①颜色\气味\状态:通常情况下为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的,剧毒。②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密度为3.170g/L③易液化。熔沸点较低,压强为101kPa、温度为-34.6℃时易液化。为金黄色。如果将温度继续冷却到-101℃时,液氯变成固态氯。④溶解性:易溶于,难溶于饱和食盐水。1体积水在常温下可溶解2体积氯气,形成。化学性质化学式:Cl2①毒性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它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造成有害的影响:次氯酸使组织受到强烈的氧化;盐酸刺激黏膜发生炎性肿胀,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黏液,造成呼吸困难,所以氯气中毒的明显症状是发生剧烈的咳嗽。症状重时,会发生,使循环作用困难而致死亡。由食道进入人体的氯气会使人恶心、呕吐、胸口疼痛和腹泻。1L空气中最多可允许含0.001毫克,超过这个量就会引起人体中毒。②助燃性在一些反应中,氯气可以支持燃烧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化学方程式:Cu+Cl2=CuCl2(条件:点燃)现象:铜剧烈燃烧并生成棕黄色烟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化学方程式:2Fe+3Cl2=2FeCl3(条件:点燃)现象:剧烈燃烧并生成棕褐色烟制取氯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化学方程式:H2+Cl2=2HCl(条件:点燃)现象:剧烈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产物中像Fe、Cu这样的变价金属的化合价表现为最高价。③与金属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化学方程式:2Na+Cl2=2NaCl(条件:点燃)现象:钠剧烈燃烧并产生白烟注: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产物中像Fe、Cu这样的变价金属的化合价表现为最高价。④与非金属反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或受到光照生成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H2+Cl2=2HCl(条件:点燃或光照)现象: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光照时会发生爆炸现象⑤与水反应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Cl2,还原剂是Cl2,在水中有歧化现象。化学方程式是:Cl2+H2O=HCl+HClO⑥与碱溶液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上述两反应中,Cl2作氧化剂和还原剂,有歧化现象。物质毒性文献、期刊报道的毒性作用试验数据 编号
500,ppb/2D-I
1,行为毒性——容忍
2530,mg/m3/30M
1,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气管,支气管的结构,功能发生变化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肺气肿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慢性肺水肿
500,ppm/5M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行为毒性——头痛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咳嗽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呼吸困难
293,ppm/1H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37,ppm/1H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800,ppm/30M
1,行为毒性——肌肉无力2,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呼吸困难
3200,ppm/3H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500,ppm/5M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3312,mg/kg/92D-C
1,血液毒性——凝血因子发生变化
109,mg/kg/2Y-C
1,内分泌毒性——脾脏重量发生变化2,血液毒性——血细胞计数发生变化3,生化毒性——凝血功能异常
9,ppm/6H/6W-I
1,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其他变化2,血液毒性——白细胞计数发生变化3,生化毒性——抑制或诱导磷酸酶
7568,mg/kg/28D-C
1,行为毒性——影响食物摄入量,(动物)2,肝毒性——肝重量发生变化3,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膀胱重量发生变化
42,mg/kg/2W-C
1,大脑毒性——脑重量发生变化2,肝毒性——肝重量发生变化3,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膀胱重量发生变化
9100,ppb/6H/5D-I
1,嗅觉毒性——未报告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气管,支气管的结构,功能发生变化3,营养和代谢系统毒性——体重下降或体重增加速率下降
400,ppb/6H/2Y-I
1,嗅觉毒性——未报告
153,mg/kg/73W-C
1,心脏毒性——心脏重量发生变化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膀胱重量发生变化3,慢性病相关毒性——卵巢重量变化
9100,ppb/6H/5D-I
1,嗅觉毒性——未报告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气管,支气管的结构,功能发生变化3,营养和代谢系统毒性——体重下降或体重增加速率下降
400,ppb/6H/2Y-I
1,嗅觉毒性——未报告
2300,ppb/6H/1Y-I
1,嗅觉毒性——未报告2,眼毒性——结膜刺激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其他变化
鼠伤寒沙门氏菌
人类淋巴细胞
20,mg/kg/5D,(持续)
5096,mg/kg/2Y-C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据RTECS标准)2,血液毒性——白血病
2300,ppb/6H/1Y-I
1,致癌性——肿瘤(根据RTECS标准)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肿瘤
565,mg/kg,雄性配种,8, 周前
1,生殖毒性——影响新生儿的生化和代谢
生产技术/氯气
技术发展史氯气的生产方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1774年瑞典化学家用软(含有)和作用,首先制得了氯气:4HCl(浓)+MnO?=加热= MnCl?+2H?O+Cl?↑然而,由于当时还不能够大量制得盐酸,故这种方法只限于实验室内制取氯气.后来法国化学家贝托雷把氯化钠、软锰矿和浓硫酸的混合物装入铅蒸馏器中,经过加热制得了氯气:2NaCl+3H?SO?(浓)+MnO?=加热=2NaHSO?+MnSO?+2H?O+Cl?↑因为此法原料易得,所以,自1774年舍勒制得氯气到1836年止,人们一直沿用贝托雷发明的方法来生产氯气。1836年古萨格发明了一种焦化塔,用来吸收路布蓝法生产纯碱(Na?CO?)的过程中排出的氯化氢气体(以前这种含氯化氢的气体被认为是一种废气,从古萨格开始,才得到了充分利用)得到盐酸,从此盐酸才成为一种比较便宜的酸,可以广为利用.舍勒发明的生产氯气的方法,经过改进,到此时才成为大规模生产氯气的方法.1868年狄肯和洪特发明了用氯化铜作催化剂,在加热时,用空气中的来化氢气体制取氯气的方法:4HCl+O?=2H?O+2Cl?↑这种方法被称为(又译为地康法).上面这些生产氯气的方法,虽然在历史上都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它们与电解法生产氯气相比,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从生产规模上,都大为逊色.当电解法在生产上付诸实用时,上述生产氯气的方法就逐渐被淘汰了.电解法的诞生要追溯到1833年.法拉第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发现当把电流作用在氯化钠的水溶液时,能够获得:2NaCl+2H?O =2NaOH+H?↑+Cl?↑后来,科英国学家瓦特也发现了这种方法,并在1851年获得了一份关于生产氯气的.但是由于当时没有实用的直流发电机以产生足够的电流,所以电解法也只能停留在实验室规模,不能付诸工业生产,而被束之高阁.一直到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出现了比较好的直流发电机,才得到广泛的应用。从此,氯气的工业生产跨入了一个新纪元。然而当时电解氯气所使用的电极为汞,致使电解得到的氯气、中混有相当多的汞蒸气。这种“汞法制氯”对环境危害很大,所以新的“离子交换膜法”制取氯气,更环保,更节能。(汞法制氯至今仍是制取氯气的主流方法,如2010年中国有46%的氯气,2000年西欧50.1%的氯气都为此法生产的)氯气液化液氯钢瓶氯气通常可直接利用,但为了制取纯净的氯气,并考虑贮运的方便,而把一部分氯气进行液化制成液氯,用钢瓶或槽车运往用户。生产中,将从电解槽出来的热氯气(其中含有少量氢、氧和二氧化碳等杂质),用冷水洗涤或在换热器内冷凝脱水,再用硫酸干燥(必要时可以液氯洗涤以除去水分和杂质),然后送去液化。因湿氯对铁有作用,液化前氯中水分应低于50ppm。氯气液化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很大,工业生产上分为低压法、和。低压法在氯气为0.078~0.147MPa(表压),冷却温度为-35~-40℃下进行液化。中压法在氯气为0.245~0.49MPa,冷却温度为-15~-20℃下进行液化。高压法的氯气为0.98~1.17MPa,用15~25℃水冷却即可液化。高压法比低压法能耗低,循环水用量少,但设备费用较高,适于大规模生产使用,中、小型氯碱厂多采用中压法。液化率由氯中含氢量来决定。液化尾气中含氢不得超过4%(体积)。尾气含60%~70%的氯气可作为合成、、次氯酸盐的原料气,也可经过深度净化精制,使液化率达到98%~99%。
安全贮运/氯气
氯气泄漏处理液氯在生产和贮运中易发生下列问题:①液化尾气中氯气、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爆炸;②包装容器中残存有机物杂质与氯气反应爆炸;③水和食盐水溶液中铵盐带入液化系统,会使中积累而引起爆炸。当液氯蒸发用完后,所用容器均须用水和碱水冲洗,以除去被三氯化氮污染的液氯后,方能修理和使用。氯是剧毒物,生产中对受压容器等设备应严格要求,防止泄漏。空气中氯气允许浓度不大于1ppm。
毒理学/氯气
人吸入LCLo: 500 ppm/5M。大鼠吸入LC50: 293 ppm/1H。小鼠吸入LC50: 137 ppm/1H。氯气吸入后,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导致相应的病变,部分氯气又可由呼吸道呼出。人体对氯的嗅阈为0.06mg/m?; 90mg/m?,可致剧咳; 120~180mg/m?,30~60min可引起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 300mg/m?时,可造成致命损害; 3000mg/m?时,危及生命; 高达30000mg/m?时,一般滤过性防毒面具也无保护作用。中毒机理:氯气吸入后与粘膜和呼吸道的水作用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氯化氢可使上呼吸道粘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 新生态氧对组织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并可形成具细胞原浆毒作用的臭氧。氯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较久,常可致深部呼吸道病变,使细支气管及肺泡受损,发生细支气管炎、肺炎及性肺水肿。由于刺激作用使局部平滑肌痉挛而加剧通气障碍,加重缺氧状态; 高浓度氯吸入后,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氯气中毒不可以进行人工呼吸。临床表现急性中毒主要为呼吸系统损害的表现。a. 起病及病情变化一般均较迅速。b. 可发生咽喉炎、支气管炎、或,表现为咽痛、呛咳、咳少量痰、气急、或咳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可无明显阳性体征或有干、湿性罗音。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c. 重症者尚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进行性呼吸频速和窘迫、心动过速,顽固性,用一般氧疗无效。d. 少数患者有哮喘样发作,出现喘息,肺部有哮喘音。e. 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声门痉挛或水肿、支气管痉挛或反射性呼吸中枢抑制而致迅速死亡。f. 病发症主要有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气胸、纵隔气肿等。g. X线检查:可无异常,或有两侧肺纹理增强、点状或片状边界模糊阴影或云雾状、蝶翼状阴影。h. 血气分析:病情较重者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降低。i.心电图检查:中毒后由于缺氧、肺动脉高压以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可导致心肌损害及失常。眼损害:氯可引起急性结膜炎,高浓度氯气或液氯可引起眼灼伤。皮肤损害:液氯或高浓度氯气可引起暴露部位急性或灼伤。处理吸入气体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及保暖。眼或皮肤接触液氯时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吸入后有症状者至少观察12小时,对症处理。吸入量较多者应卧床休息,吸氧,给舒喘灵气雾剂、喘乐宁(Ventolin)或5%碳酸氢钠加地塞米松等雾化吸入。急性中毒时需合理氧疗; 早期、适量、短程应用; 维持呼吸道通畅; 防治肺水肿及继发感染。参见《急性刺激性气体中毒性肺水肿的治疗》其他对症处理。眼及皮肤灼伤按酸灼伤处理,参见《》和《化学性皮肤灼伤的治疗》。
卫生标准/氯气
车间空气卫生标准:中国MAC 1 mg/m?;美国ACGIH TLV-STEL 2.9 mg/m? (1 ppm); TLV-TWA 1.5 mg/m? (0.5 ppm)中国职业病诊断国家标准: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危规:GB2.3类23002(液化的)。原铁规:剧毒气体,31001。UN NO.1017。IMDG CODE 2028页,2类。副危险6.1。
相关仪器/氯气
钠在氯气中燃烧1、泵吸式氯气检测仪CY-CL2泵吸式氯气检测仪采用内置,可快速检测工作环境中。泵吸式氯气检测仪采用进口,具有非常清晰的大液晶显示屏,声光报警提示,保证在非常不利的工作环境下也可以检测危险气体并及时提示操作人员预防。2、便携式氯气检测仪HFPCY-CL2便携式氯气泄漏检测仪可连续检测作业环境中。为自然扩散方式检测气体浓度,采用进口电化学传感器,具有极好的灵敏度和出色的重复性;氯气检测仪采用嵌入式微控制技术,菜单操作简单,功能齐全,可靠性高,整机性能居国内领先水平。检测仪外壳采用高强度工程材料、精制而成,强度高、手感好。3、在线式氯气检测报警器HFTCY-CL2在线式氯气检测由气体检测报警控制器和组成,气体检测报警控制器可放置于值班室内,对各监测点进行监测控制,氯气检测器安装于气体最易泄露的地点,其核心部件为气体传感器。氯气检测器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氯气浓度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线缆传输到气体检测报警控制器,气体浓度越高,电信号越强,当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控制器设置的报警点时,气体检测报警控制器发出,并可启动电磁阀、排气扇等外联设备,自动排除隐患。在线式氯气检测报警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煤矿、等环境,有效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新型炭材料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8次
参与编辑人数:17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43:22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问题详情
当发生故障有大量氯气漏出时, 工作人员应立即戴上防毒面具, 打开门窗, 开启室内淋水阀,将氯瓶放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当发生故障有大量氯气漏出时, 工作人员应立即戴上防毒面具, 打开门窗, 开启室内淋水阀,将氯瓶放入碱水池中。 最后,用排气风扇抽出余氯。此题为判断题(对,错)。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打碎大块苛性碱时,可先用废布包住,以免细块飞出。2从酸槽或酸坛中取出酸液, 一般应用虹吸管吸取(但不准用不耐酸的橡胶管) 。 在室内取酸时, 如必须用酸瓶倒酸, 则操作应特别缓慢, 下面应放置较大的玻璃盆或陶磁盆。3拆卸加氯机时,检修人员应尽可能站在上风位置,如感到身体不适时,应立即离开现场,到空气流通的地方休息。4开启苛性碱相及溶解苛性碱, 均需戴粗布手套、 口罩和眼镜并使用专用工具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一起室内游泳馆氯气刺激反应事件的调查--《环境卫生学杂志》2016年02期
一起室内游泳馆氯气刺激反应事件的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某室内游泳馆发生一起多人急性氯气刺激反应事件的原因,避免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室内游泳馆的设备设施和刺激反应患者进行调查。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GB/T 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4)对游泳馆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0)、《游泳池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GB/T 0)对游泳池水进行检测。依据《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进行评价。结果现场检测游泳池水余氯质量浓度为0.07 mg/L和0.08 mg/L,均低于《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游泳馆内空气质量及游泳池水卫生质量均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结论此次刺激反应事件原因为泳池临时工清洗脚垫、篦子时,误将盐酸和次氯酸钠混合配制消毒液,瞬时产生大量毒性和刺激性气体,他是本事件的唯一原因。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126.4【正文快照】:
日晚,笔者接到电话,称辖区内某游泳馆有10余人出现咳嗽、呕吐、胸闷等不适反应,随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和处理。1调查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辖区内某游泳馆中发病病患及游泳馆设施设备。1.2调查方法1.2.1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该游泳馆位于某学校,为室内独立游泳馆,经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排氯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