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框架柱子钢筋箍筋加密主筋22四层的钢筋变25可以焊接吗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1次下载&&|&&总52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20积分
相关分类推荐
0人评价2页
0人评价13页
0人评价58页
0人评价5页
0人评价6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文档内容侵权
已存在相同文档
不属于经济管理类文档
源文档损坏或加密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我要评价:
下载:20积分看过本文章的还看过。。。
泳衣美女http: 本篇完
美女图片 泳衣
下一篇:美女图片 相似攻略推荐 换一批
8408人浏览 美女蓝色性感泳衣浴缸迷人照
5702人浏览 400幅.........
胖女孩穿衣搭配小窍门 “... 暂无评价 7页 免费 泳装类 常识 2页 1下载券...爆笑图片汇集 搞笑图片乐翻人 cs3简单制作动态搞笑图片67份文档
九妖笑话 ........
07、伊拉克检查点的女孩 by chris hondros,2005 08、棺材禁令 by tami silic...olny, 1943 “每个飞行员的飞机上,每个营房的墙上,都有一张贝蒂穿泳衣的照片.........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音乐 图片 视频 地图 百科...日本泡温泉穿什么在日本泡温泉是禁止穿泳衣的 在...在夏季女孩子穿什么衣服... 暂无评价 39页 2下载.........
六月已经躺在奥林匹克大小的游泳池里她的新游泳衣_...8 佩内洛普·是一个可 爱的女孩,没有人可以 9 ...百度图片收录技巧 百度图片搜索引擎优化方法116份文档.........
【活动准备】 绘本《请不要随便摸我》 ,男孩、女孩穿泳衣的图片。 【活动过程健康......
“对于女孩子来说,泳衣遮盖身体的部位就是隐私部位。” 老师还通过案例的形式,进一步向女同学们进行讲解。同时,还发放了“性教育”宣 传手册,该手册图片画配文字.........
留在照片上的记忆_演讲主持_工作范文_实用文档。...看,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做在准备好的席子准备 好的...只见她身着泳衣,皮肤被晒红了,正站在浅水中得意呢.........
【活动准备】 1、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或教师与幼儿一起排练情景表演) 。 2、图片:泳衣、 【活动目标】 1、观看木偶表演,知道戏水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能.........
当你在街 上行走的时候,看见一个漂亮的女孩,有着...家具与这穿游泳衣的女人 有什么关系?撒但到处布满...当时我很年轻,这些图片非常引诱我。我认为这些图片很.........
男孩子的帖了个短头发,穿裤子的娃娃 图片。还有呢,男孩子有“小鸡鸡”是站着小便的,女孩子则是蹲着的。 教师出示游泳衣: 教师:夏天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带我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男女着泳装图片,引导幼儿了解男女不同的隐私部位。 教师:图上的男孩和女孩穿的泳衣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么穿? 教师引导幼儿了解男孩.........
健康领域:请不要随便摸我(安全防护) 效果分析 绘本《请不要随便 【活动过程】 ,男孩、女孩 一.教师出示男女着泳装图片,引导幼儿了解男女 解自我保护的知 摸我.........
泳衣的图片。 幼儿用书 不同的隐私部位。 教师:图上的男 孩和女孩穿的泳衣有什么不同,为什 么有这么穿? 教师引导幼儿了解男 孩和女孩不同的隐私部位。.........
【活动准备】 1、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或教师与幼儿一起排练情景表演) 。 2、图片:泳衣、泳裤,泳帽,救生圈,普通衣服等物品。 3、教师自备轻快的背景音乐。 ........
【活动准备】 1、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或教师与幼儿一起排练情景表演)。 2、图片:泳衣、泳裤,泳帽,救生圈,普通衣服等物品。 3、教师自备轻快的背景音乐。 ........
保守的女孩可以选择分体泳衣。如果可以最好多带几套比基尼,因为泳衣速干,并且多带几套比基尼可以多照一些美丽的照片。
塞班市中心的熊猫商店,joeten超市,abc .........
二、活动准备: 1、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木偶(或教师与幼儿一起排练情景表演)。 2、图片:泳衣、泳裤,泳帽,救生圈,普通衣服等物品。 3、教师自备轻快的背景音乐。 ........
七、注意拍摄角度 要尽量避免照相机直接朝下拍摄,因为这时是顺光,拍出来的照片...水下婚纱照 拍摄水下婚纱照注意事项: 1、准备泳衣、泳裤(女孩最好是浅色比基尼.........
(指向图片) 二、明确身体的隐私部位,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 师:请幼儿观看图片,说说图片上的男孩和女孩他们穿的游泳衣一样吗? 幼: (不一样) 师:游泳衣.........
■ 热门推荐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生在黄海海边,住在黄土高原,面对滔滔黄河,金黄的太阳晒黑了我的黄皮肤……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这是某工程的框架柱配筋表,经与监理商量,当上柱主筋规格大于下柱且根数不超过总根数1/4时,允许在梁内按照1.2Lae锚固后,重新插筋。
考虑到柱钢筋在增减根数后所发生的接头位置变化,即使是未伸入上层的钢筋,其长度也不会等于层高。这个柱子钢筋共有如下变化:
长度无变化:26Φ25;长插筋锚固收头:6Φ22;短插筋锚固收头:2Φ25,其中一根加弯折;长插筋变短插筋:2Φ25;上层长插筋:8Φ25。在上部节点处变截面箍筋缩尺。
软件考虑了钢筋的收减、插筋,但对于接头位置好像没有太多的设定,变截面问题也没有考虑。
打印表如下:
⑵ 鲁班钢筋
鲁班对柱子的变截面考虑比较多,已经到了“复杂”的地步,尽管它的输入并不复杂,但是清单表确实够琢磨一阵子的了。
⑶ 神机妙算
神机妙算的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开放性,以下是作者自己编制的算量图标所进行计算的结果,完全符合截面变化对钢筋变化的要求。
例五 框架梁
某框架梁配筋如下图所示:
这个梁的配筋应注意的一点是:悬臂部分截面宽度与跨内的不同,因此角部通长筋不能伸至悬臂端。
广联达的平法输入对悬臂梁的定义不明显,我是首次接触它,还费了一番周折。
上图所示:弯起筋不给出斜长将会给班组下料造成困难。
⑵ 鲁班钢筋
鲁班钢筋是图标输入法,直观易懂。但是要理解其负弯矩筋的含义还必须学习和熟悉。
计算结果:
构件清单:
⑶ 神机妙算
神机妙算是表格法输入,有多种定义钢筋的方法:
计算结果:
清单样式:
同样的一道梁,广联达计算结果为:1762kg;鲁班为:1814kg;神机妙算为:1577kg,相差247kg。由于本人在翻样中使用的是神机妙算,并且算量图标已经多次修改完善,因此,该软件计算结果符合施工现场要求。
比如上部贯通筋长度,从左侧柱外边到最右端柱外边总长为:0+=29500mm,广联达和鲁班在计算上部贯通筋时用这个长度减2倍保护层得到29450这个长度。但是,1、框架柱的保护层是30mm,2、03G101要求框架梁的钢筋伸至柱纵筋的内侧,且平直部分不少于0.4Lae(03G101-1第52页)。这里的“伸至柱纵筋内侧”并不一定要和柱纵筋相接触,事实上,考虑到另一个方向的梁钢筋布置问题,在保证≥0.4Lae的基础上,应该预留约25~35mm的量。因此,神机妙算的计算结果为=29340mm。再比如箍筋,拿外箍来讲,370×770,广联达是以内皮计算,为350×750,长度算式2*(b+h)+2*Lw+L,下料长度为2518mm。鲁班和神机妙算均为外包尺寸,但是鲁班的下料长度为2530,神机妙算为2498,相差30mm。
这样看来,广联达和鲁班适合预算使用,报价时数量多一些是好事。而神机妙算则可以作为下料软件,发挥它准确性的功能。
四、剪力墙
假定有一电梯间剪力墙,层高3300,轴线间距均为2200。竖向钢筋Φ14@200,二次搭接,水平筋Φ12@200。墙厚200,拉筋φ8@400。暗柱肢长均为500mm。计算时应注意按03G101-1要求“外侧水平筋连续通过转弯”。
在广联达中我没有找到单构件输入的剪力墙,只好在绘图法中试了一下,由于不熟悉,感觉还不如单根来得利索。其输入界面和计算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它对于“外侧水平筋连续通过转弯”并没有考虑,弯钩仅有180mm。同时还有比如墙上开洞等如何实现,恐怕还需要好好地熟悉后才能实现?
⑵ 鲁班钢筋
鲁班是唯一考虑了“外侧水平筋连续通过转弯”这个问题的软件,请看下面这个界面:
计算结果:
⑶ 神机妙算
神机妙算通过不同的算量“图标”实现不同的计算结果,在以往的图标中仅仅用作“算量”,甚至不考虑竖筋的二次搭接问题。现在新的07图标实现了所谓的三维算量,但是就上述的要求来看,还是停留在原地,只是多了“开洞”、“二次搭接”的选择。
▲上图& 原先的算量图标
▲现在的07图标(三维图标类似)
▲计算结果:不分内外侧水平筋
五、现浇板
现浇板的录入方式三个软件均为单块板录入的方式,作为预算用途来说无所谓,但要用在下料方面不免有些复杂,形成的料单将会很冗长。并且板上的开洞等也影响到钢筋计算的准确性。广联达有合并相同钢筋的功能,这一点比较好。另外,广联达的绘图输入也可以进行板筋计算,但是如何做到准确还需要多学习和熟练。
有网友说:广联达是MM,不知道是从何而言?对于规则的工程,它的算量也还可说准确。遗憾是这个MM不让你动,遇到它的库中没有的构件,你只能干着急,不得不采用单根输入。从前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它的单根录入并不方便,甚至可以说是繁琐。而它的绘图法也够学一阵子的,因此也就难免经常会出现“广联达培训班”。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广联达的售后服务好,另一个就是广联达难掌握。
⑵ 鲁班钢筋
鲁班钢筋软件在设计时考虑最周全,熟悉和掌握它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不愧“鲁班”这个称号。但是再好的东西也难免有缺陷,如果拿它作为一个翻样来用,它清单中的图形未免太“秀气”,不太适合施工现场。再就是它和广联达一样,钢筋图形不分上下部筋,即:&&&& 和&&&&&& 用同一个图形,不看说明就不清楚谁是上部筋,谁是下部筋。这两点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如能加以改进,鲁班应该是一款很好的翻样软件。
⑶ 神机妙算
前面说过,神机妙算是通过不同的算量“图标”实现不同的计算结果,一个图标设计的好,它就能得到完美的结果。本人从7.2版开始使用神机妙算工程量钢筋软件,用它做了几个工程。当时选择它是因为在当时它的计算结果最接近我的翻样下料单。接触后发现神机妙算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可以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自行编辑修改图标。经过不断的调整、完善,现在神机妙算已经是我翻样所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当然,它也不是全能的,就像上面的墙的问题,还需要在现有的图标基础上再修改一番。另外它的打印表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因为计算结束后,“构件名称”、“位置”栏字符太多,直接打印叫人分不清具体位置,必须通过编辑后才能简单一些。可喜的是在四维算量中已经可以通过选择“不打印相同部位”来实现这个结果,并且四维算量中还可以不需编辑实现诸如@100/200或下料长度2000~2500这一类数据的打印。
还有一个困扰钢筋翻样的问题这三个软件都没有很好解决,那就是梁上部通长筋接头布置。现在都是一根钢筋算到头,如何合理地分成不大于定尺钢筋长度的各个段?广联达和神机妙算均没有处理,鲁班可以将钢筋分段,但也只是按跨长分段,没有考虑如何利用定尺钢筋。这一点需要各软件厂家努力改进。
总之,各个软件各有千秋,面对多变的设计、构造,完美无缺的软件还没有出现,我们要做的就是熟练地使用我们拥有的那一个,结合其它工具,使它最大限度地为你的工作服务。
阅读(22560)|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086',
blogTitle:'从实例看三款钢筋算量软件的区别',
blogAbstract:'&&从实例看三款钢筋算量软件的区别\r\n\r\n我所选择的三款算量软件分别是: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钢筋设计及验收答疑100问
我的图书馆
钢筋设计及验收答疑100问
1. 独立基础底部钢筋网,哪个方向的钢筋在下层?哪个方向的钢筋在上层?
答:独立基础钢筋长向筋在下面,短向筋在上面。2. 独立基础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顶部钢筋网?哪个方向的钢筋在下层?哪个方向的钢筋在上层?答:一般是双柱型独立基础或者是杯口独立基础时,有上部钢筋,受力钢筋在下,分布钢筋在上。3、起步筋距离基础边尺寸是怎样确定的?答:是75mm和S/2(半个间距)比较,哪个小取哪个。4、 计算根数时候“取整”一般有几种选择方式?分别是什么?通常选择哪种方式?答:计算根数取整时一般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向上取整、向下取整、四舍五入,通常选择向上取整。5、 DJJ、DJP、BJJ、BJP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答:DJJ表示阶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DJP表示坡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BJJ表示阶形截面杯口独立基础,BJP表示坡形截面杯口独立基础。
6、 什么是复合箍筋?什么是非复合箍筋?
答:复合箍筋是两个及以上的箍筋组合为一组的,只有一个箍筋的就是非复合箍。如下图所示:
7、柱子基础根部的箍筋是用复合箍筋还是非复合箍筋?答:柱子基础根部因只起固定纵筋的作用,一般非复合箍就可以。8、柱子纵筋拐头a值是怎样判断的?答:是通过一个表来判断的。也就是插筋埋入基础的高度和锚固长度的比较来判断,见下表。
9、 柱子纵筋不能在一个截面搭接,焊接连接情况下错开长度是多少?绑扎连接情况下错开长度是多少?答:焊接情况下错开长度是35d和500比较取大。绑扎情况下是0.3Lae(0.3倍的搭接长度)10、 柱子纵筋与基础相邻层非连接区是多少?首层的非连接区是多少?焊接和绑扎连接有区别吗?答:与基础相邻层的非连接区是1/3净高,首层也是1/3净高,焊接和绑扎没有区别。11、 如果一根柱子遇到一根屋面框架梁,梁高为1200,柱子纵筋的锚固长度是850,这时候柱子的纵筋是伸到梁顶—保护层还是满足锚固长度就可以了?答:因为柱子是梁的支座,所以必须伸到梁顶-保护层。12、 为什么箍筋的弯钩长度是11.9d?答:10d+1.9d,10d是箍筋弯钩的直段长度,抗震结构是10d(非抗震为5d),1.9d是135度角弯钩的延伸尺寸。13、 柱子纵筋绑扎情况下搭接范围内的箍筋加密间距怎样判断?答:是100、5d、箍筋加密间距三者比较取小。14、 怎样判断中柱、边柱、角柱?怎样判断一根柱子的纵筋是内侧钢筋还是外侧钢筋?怎样确定一根柱子的角筋是外侧还是内侧?答:一般用柱上支撑的梁的相交形式来判断,梁与梁L型相交的柱一般是角柱,梁与梁T型相交的柱是边柱,十字相交的柱子一般是中柱。判断每个柱子钢筋属于外侧还是内侧,见下图。
如果遇到一根柱子的角筋可以归入外侧,也可以归入内侧,一般是都归入外侧(此处是设计经验,答案仅供参考)
15、 梁的集中标注中,KL5(3)300*500中的(3)是什么意思?¢10@100/200(4)中的(4)是什么意思?2Φ25+(2¢14)+2Φ25中,前一个2Φ25是什么意思?后一个2Φ25是什么意思?中间的(2¢14)是什么意思?答:KL5(3)300*500的(3)表示三跨,¢10@100/200(4)中的(4)表示四肢箍,2Φ25+(2¢14)+2Φ25中,前一个2Φ25表示梁的上部贯通筋为两根Φ25的钢筋:后一个2Φ25表示梁的下部贯通筋为两根Φ25的钢筋:中间的(2¢14)表示跨中无负筋去布置两根¢14的架立筋。16、原位标注中5Φ25 2(-2)/3是什么意思?答:表示梁的下部有5根Φ25的钢筋,分两排布置,其中上排为2根,下排为3根,上排2根不伸入支座。17、梁纵筋在梁端部什么情况下采用直锚?什么情况下采用弯锚?答:当支座宽度-保护层≥锚固长度LaE(La)时,采用直锚构造;当0.4LaE(La)≤支座宽-保护层<锚固长度LaE(La)时,采用弯锚构造。18、梁的纵筋上部搭接在什么位置?下部通长筋如果大于钢筋的定值长度怎么办?答:上部通长筋搭接位置应在净跨的1/3范围内,并且要满足一个搭接长度,下部通长筋如果定值长度不够,一般采用锚固方式,不搭接,长度计算同下部非通长筋。19、一根梁在端部遇到一个很宽的柱子时,纵筋是一直伸到柱子对边还是满足锚固长度就可以了?答:是锚固长度和过柱子中心线+5d比较取大值。20、梁与柱子相交处,是柱子箍筋通过去还是梁箍筋通过去?答:梁与柱子相交处,因是柱子是梁的支座,柱为主,梁为次,柱子的箍筋贯通,梁的箍筋到柱侧。21、一根梁的中间支座两边负筋根数不同时,多余一边的负筋怎样处理?答:一根梁的中间支座两边负筋根数不同时,根数多的一侧负筋,有两种处理方式,或伸至支座对边弯折15d,或采用直锚的方式,伸入支座的长度满足一个锚固长度就可以(此锚固长度可以超过支座宽度)。22、在计算梁的钢筋长度时,是否考虑纵筋之间的间距必须满足25mm?答:预算没有考虑。23、梁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架立筋?架立筋主要起什么作用?答:当通长筋根数少于复合箍筋肢数时设置架力筋,架立筋主要起固定中间箍筋的作用。24、梁的构造侧面纵筋和抗扭侧面纵筋,在锚固长度上有什么区别?答:抗扭侧面纵筋同梁的下部钢筋,在端支座也分弯锚和直锚两种情况,在中间支座时采用直锚情况;构造侧面纵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为15d。25、框架梁一级抗震和二~四级抗震箍筋加密区有什么区别?答:一级抗震时框架梁的加密区范围是≥2hb,且≥500;二~四级抗震时框架梁的加密区范围是≥1.5hb,且≥500。26、吊筋是放在主梁上还是次梁上?长度怎样计算?答:吊筋应放在主梁上,当梁高hb≤800时,吊筋斜度为45°,吊筋长度公式推导为:吊筋长度=b+50*2+(hb-2C)/sin45°*2+20d*2;当梁高hb>800时,吊筋斜度为60°,吊筋长度公式推导为:吊筋长度=b+50*2+(hb-2C)/sin60°*2+20d*2。27、屋面框架梁和楼层框架梁有什么区别?答:屋面框架梁除了上部通长筋和支座负筋弯折长度必须伸入梁底外,其余钢筋的算法和楼层框架梁相同。28、非框架梁和楼层框架梁有什么区别?答:1)锚固长度不同,框架梁锚固是LaE,非框架梁锚固是La;2)端支座的支座负筋深入梁内的长度:框架梁是1/3净跨长,非框架梁是1/5净跨长;3)下部钢筋深入支座的长度:框架梁是要判断直弯锚,非框架梁是12d。
29、板的底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有几种情况?平法图图集规定的是哪种情况?
答:板底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有七种情况。图集上规定的是max(5d,hc/2),其他是经验做法或图纸有明确规定的做法。30、 计算板的底筋根数时,要用到起步距离,起步距离一般有几种情况?在实际工程计算时怎样使用?答:有4种:50mm、1/2间距(两种情况)、保护层。图集是距梁角筋1/2间距,50mm是各地特殊的规定(例如北京的长城杯,规定的就是50)实际计算时经常会采用50mm或1/2间距(距梁边)。31、 板的负筋锚入端支座内的长度有几种情况发生?平法图集规定的是哪种情况?答:有6种情况,平法图集规定的是锚固长度和250取大值。32、 计算板的负筋根数时,要用到起步距离,起步距离一般有几种情况?在实际工程计算时怎样使用?答:同板底筋的计算方法。33、 板的温度筋一般出现在什么地方?温度筋的长度与负筋参差多少?计算温度筋根数时,也用到一个起步距离,这个起步距离是多少?答:一般会出现在屋面板或中间层板相对比较厚时。温度筋与负筋的参差长度没有说明时就按150mm考虑。温度筋起步距离是一个间距,起步位置是负筋分布筋的最后一根位置。34、 Ⅱ型马凳长度一般怎样确定?怎样计算Ⅱ型马凳每排根数?马凳的起步排距是多少?答:Ⅱ型马凳L1长度是1~1.5m; L2长度用板厚度-上下保护层-上下钢筋直径,预算时为方便起见,一般只减上下保护层;L3长度一般是支撑马凳的底筋间距两边共加100。每排根数=(基础宽-2保护层)/L1取整+1(+1是因为马凳之间有参差,此处为近似值);起步排距:取1/2排距。35、 手工怎样计算圆弧处板的底筋长度?答:手工计算取平均长度计算。方法是先计算弧形板的面积,然后再折算成矩形的。36、 板的负筋如果遇到丁字形梁时,此处板的负筋长度要发生一些变化,怎样计算其长度?锚入梁头内负筋根数怎样计算?答:如图所示:
在丁字梁的宽度范围内的负筋,按边支座考虑,根数一般按(梁宽-2个起步)/间距+1考虑,如果此梁两侧负筋长度不同,各按一半考虑,根数按(梁宽/2-1个起步)/间距+1考虑,两边都+1会多算一根钢筋,这时候要按(梁宽-2个起步)/间距+1)算出总根数,用总根数去控制最后的根数。37、 计算板的阳角散射筋时,散射筋的外部间距是多少?答:是板负筋的间距。
38、楼梯底筋锚入支座内的长度是多少?答:5d和h(梯板厚)比较取大。39、楼梯负筋锚入支座内的长度是多少?答:是La(一个锚固长度)40、楼梯负筋伸入梯板内的长度是多少?答:Ln/4(此处Ln为梯板水平净长,计算时要这算成斜长)41、怎样计算楼梯的斜度系数?答:用踏步的高的平法+梯板宽的平法再开方,再除以踏步宽度得出的系数。42、如果一个楼梯采用的是平法标注,怎样判断负筋的直径和根数?答:如果一个梯板的底筋平法标注为¢12@100,并没有给出负筋的间距,按照平法图集理解,负筋的配筋率应该按底筋的1/2(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负筋间距就一般取¢12@200就满足要求。43、如果一个楼梯底筋直接锚入底板内,这时如何计算楼梯的净跨长度?答:如果底筋直接锚如底板内,第一个踏步成为锚固的支点,所以在计算净长的时候要减去一个踏步长度。
44、 二次结构一般包含哪些构件?
答:包含构造柱、砌体加筋、圈梁、过梁。45、 构造柱纵筋与框架梁连接一般有几种情况发生?分别是什么?答:有三种连接方式,分别是预埋铁件(在现浇框架梁时预留埋件)、预留插筋(在现浇框架梁时预留插筋)、植筋(后期在框架梁上打眼,植入插筋)。46、 圈梁纵筋与框架柱连接时一般有几种情况发生?分别是什么?答:同问题45。47、 构造柱子与圈梁相交处,是构造柱箍筋通过去还是圈梁箍筋通过去?答:这种情况是构造柱为主,圈梁为次,构造柱箍筋通过,圈梁箍筋到构造柱外侧。48、 过梁伸入支座内的长度是多少?纵筋长度怎样计算?过梁箍筋在支座内是否布置?答:一般为一端250,两边共为500(如果不够250按实际长度计算),过梁纵筋长度=过梁总长度—2保护层(如果是一级钢加弯钩),过梁箍筋在支座内要布置。49、 过梁遇到柱子时纵筋有几种连接方式?分别是什么?答:同问题45。50、 计算砌体加筋长度时遇到洞口时怎样计算?遇到构造柱时怎样计算?遇到过梁时怎样计算?答:遇到洞口和过梁要断开,遇到构造柱时锚入构造柱内。51、 砌体加筋与框架柱有几种连接方式?分别是什么?答:同问题45。52、 计算砌体加筋根数时,起步距离是多少?层中间有圈梁时,圈梁上下是否考虑起步距离?答:计算砌体加筋根数时,要考虑起步距离,起步是砌体加筋的半个间距。遇到圈梁时上下要考虑起步距离。
53、平法图集的最后一页“标准构造详图变更表”何用?
答:最后一页(69页,标准构造详图变更表?)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并无规范作用。这是给设计院用的。平法的宗旨是不限制注册结构师行使自己的权利,所以,对G101中不适合具体工程的规定与构造,结构师都可以进行变更。需要明确的是经变更后的内容,其知识产权归变更者,因此变更者应当负起全部责任(包括其风险)。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规定的是“标准构造”,解决的是普遍性的问题。具体的设计者提出与标准设计不同的“构造做法”,当然是可以的。
54、如何正确理解《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第4.0.3条所说“Ⅰ级接头可不受限制”的规定?
答:《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中将接头分为Ⅰ、Ⅱ、Ⅲ级,并对接头的应用做了规定: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对Ⅰ、Ⅱ、Ⅲ级接头,接头面积百分率分别为不受限制、不大于50%、不大于25%。所谓“不受限制”,是有条件的(应力较小部位),应慎重对待。
从传力的性能来看,任何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都是对传力性能的削弱,因此不可能存在“可以任意不受限制”的问题。钢筋连接的其他要求,如同一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连接区段的构造要求,避开在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梁端、柱端等,仍应符合标准的相关规定。
而当设计选用了平法图集时,对于抗震框架柱的非连接区不允许进行连接的规定更应严格执行。
55、凡是“没有明令禁止”的连接区域,钢筋是否就可以连接呢?
答:事实上,除高抗震设防烈度的重要构件外,没有“完全明令禁止”的非连接部位。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只要保证连接质量和控制同一连接区段百分率,在任何位置都可以连接。需要注意的是,连接,只是在定尺钢筋不够长时才需要;任何一种连接方式对钢筋的传力性能都是一种消弱,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不可能有所谓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接头!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尽可能”避开节点区、箍筋加密区、弯矩较大区域等, 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这是规范明确规定的原则,应予以执行!
56、剪力墙开洞以后,除了补强钢筋以外,其纵向和横向钢筋在洞口切断端如何做法?
答:钢筋打拐扣过加强筋,直钩长度≥15d且与对边直钩交错不小于5d绑在一起;当因墙的厚度较小或墙水平钢筋直径较大,使水平设置的15d直钩长出墙面时,可伸至保护层位置为止。
57、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在外面? 还是竖向分布筋在外面?地下室呢? 答:在结构设计受力分析计算时,不考虑构造钢筋和分布钢筋受力,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不存在绝对不受力的钢筋,构造钢筋和分布钢筋有其自身的重要功能,在节点内通常有满足构造锚固长度、端部是否弯钩等要求;在杆件内通常有满足构造搭接长度、布置起点、端部是否弯钩等要求。分布钢筋通常为与板中受力钢筋绑扎、直径较小、不考虑其受力的钢筋。
应当说明的是,习惯上所说的剪力墙,就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里的抗震墙,称其钢筋为“水平分布筋”和“竖向分布筋”是历史沿袭下来的习惯,其实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和竖向分布筋均为受力钢筋,其连接、锚固等构造要求均有明确的规定,应予以严格执行。
剪力墙主要承担平行于墙面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作用,对平面外的作用抗力有限。由此分析,剪力墙的水平分布筋在竖向分布筋的外侧和内侧都是可以的。因此,“比较方便的钢筋施工位置”(由外到内)是:第一层,剪力墙水平钢筋;第二层,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和暗梁的箍筋(同层);第三层,暗梁的水平钢筋。剪力墙的竖筋直钩位置在屋面板的上部。
地下室外墙竖向钢筋通常放在外侧,但内墙仍应放在内侧,这样施工方便。
58、为什么钢筋端头及弯折点10d内不能焊接?
答:不焊接肯定比焊接要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第5.4.3条有“不应焊接”的规定。这里—先弯后焊,不受限制,先焊后弯,必须遵循。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第5.4.3 条: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59、如何控制钢筋绑扎、点焊的缺扣、漏焊?
答:对钢筋绑扎、点焊的缺扣、漏焊、虚焊的限制标准,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对此未作出明确要求,但原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4-83》第5.3.1条具有很好的参考性:①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②板和墙的钢丝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交叉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的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受力的钢筋,须全部扎牢;③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方向错开设置;④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多边形柱为模板内角的平分角,圆形柱则应与模板切线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如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与模板的角度最小不得小于15°。
60、在工程中经常遇到柱钢筋由于采取措施不当导致柱筋偏位,在柱底部对钢筋进行校正,有没有更合适的处理方法?
答:柱钢筋偏位主要是纵筋搭接“别扭”引起,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改革搭接形式。
61、剪力墙水平筋用不用伸至暗柱柱边?(在水平方向暗柱长度远大于lae时)
答:要伸至柱对边,其构造03G101-1已表达清楚,其原理就是剪力强暗柱与墙身本身是一个共同工作的整体,不是几个构件的连接组合,暗柱不是柱,它是剪力墙的竖向加强带;暗柱与墙等厚,其刚度与墙一致。不能套用梁与柱两种不同构件的连接概念。剪力墙遇暗柱是收边而不是锚固。
端柱的情况略有不同,规范规定端柱截面尺寸需大于2倍的墙厚,刚度发生明显变化,可认为已经成为墙边缘部位的竖向刚度。如果端柱的尺寸不小于同层框架柱的尺寸,可以按锚固考虑。
62、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梁以柱为支座、板以梁为支座,是这样的吗?
答:是的。搞清楚谁是谁的支座是一般的(初级)结构常识,如果深入探讨,从系统科学的整体观出发看问题,结构中的各个部分谁也不是谁的支座(正如肩臼并不是胳膊的支座的道理相同),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功能)结合到一起。我们根据各部分构件的具体情况,分出谁是谁的支座,只是为了研究问题和规范做法更方便一些。相对于剪力墙(含墙柱、墙身、墙梁)而言,基础是其支座,但相对于连梁而言,其支座就是“墙柱和墙身”。
63、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和暗柱纵筋在基础内插筋有何不同?
答: 要清楚剪力墙边缘构件(暗柱、端柱)的纵筋与墙身分布纵筋所担负的“任务”有重要差别。对于边缘构件纵筋的锚固要求非常高,一是要求插到基础底部,二是端头必须再加弯钩≥12d。对于墙身分布钢筋,请注意用词:“可以”直锚一个锚长,其条件是根据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低抗震等级时“可以”,但高抗震等级时就要严格限制。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剪力墙受地震作用来回摆动时,基本上以墙肢的中线为平衡线(拉压零点),平衡线两侧一侧受拉一侧受压且周期性变化,拉应力或压应力值越往外越大,至边缘达最大值。边缘构件受拉时所受拉应力大于墙身,只要保证边缘构件纵筋的可靠锚固,边缘构件就不会破坏;边缘构件未受破坏,墙身不可能先于边缘构件发生破坏。
64、在非框架梁中,箍筋有加密与非加密之分吗?
答:通常所说的箍筋加密区是抗震设计的专用术语。非框架梁没有作为抗震构造要求的箍筋加密区,但均布荷载时可以设置两种不同的箍筋间距,支座端承受剪力大,要求的箍筋间距自然应较密一些。
65、何谓约束边缘构件?
答:约束边缘构件适用于较高抗震等级剪力墙的较重要部位。其纵筋、箍筋配筋率和形状有较高的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范围请参见G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4.6条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16条,主要措施是加大边缘构件的长度ιc及其体积配箍率ρv。对于十字形剪力墙,可按两片墙分别在端部设置边缘约束构件,交叉部位只要按构造要求配置暗柱。
至于设计图纸上如何区分约束边缘构件,只需看其构件代号即可,凡注明YAZ、YDZ、YYZ、YJZ即为约束边缘构件。
66、“一次机械连接或对焊连接或绑扎搭接接长”中“一次”是何意?
答:如果按规范规定设置的通长筋最小直径小于梁上部负弯矩筋,则支座上部纵向钢筋与通长筋直径将不同,因此需要在跨左跨右共“两个”连接位置进行“两次接长”。当具体的设计采用通长筋直径与梁上部负弯矩筋直径相同时,如仍需搭接,此时的搭接点应安排在跨中1/3范围“一次连接”。
67、框架柱纵筋伸至基础底部直段要≥La能否不 '坐底'?答:不同部位的安全度是不同的。柱根如果出问题,上边再结实也无用,所以,柱纵筋“坐底”加弯钩,可确保柱根的牢固。至于弯构为10d还是12d,或者干脆200,这不是主要问题,04G101-3第32页右下角“柱墙插筋锚固直段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给出了统一规定,应予以执行。
68、如果说,框架梁伸到剪力墙区域就成了边框梁(BKL)的话,那么,边框梁(BKL)的钢筋保护层是按框架梁的保护层来计算,还是按剪力墙的保护层来取定呢?
答:边框梁有两种,一种是纯剪力墙结构设置的边框梁,另一种是框剪结构中框架梁延伸入剪力墙中的边框梁。前者保护层按梁取还是按墙取均可(当然按梁取钢筋省一点),后者则宜按梁取,以保证钢筋笼的尺寸不变。
这个问题跟底层柱埋在土中部分与地面以上部分的保护层不一致有些类似。柱埋在土中部分的截面b×h应适当加大,即所谓的“名义尺寸”与“实际尺寸”问题。这里面应当体现“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不是埋在土中的“局部”柱的截面服从地面以上的“整体”柱截面,而是服从整体的钢筋笼的截面。
69、剪力墙窗洞上口常留有几十厘米的砌体,施工很是麻烦,能不能在主体浇筑时放置过梁钢筋一次现浇到位?
答:从方便施工角度来说,外墙梁均应做到窗上口,两层梁之间砌砖的做法不便施工,下部窗过梁常因认为是非主体结构而把插筋忘掉。当设计没有这样做时,不允许施工自作主张做出变更,将梁高加厚,并不是梁越高越好,对于抗震结构来说,梁高加厚可能造成“强梁弱柱”,结构薄弱点的转移在地震来临时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
70、剪力墙洞口补强构造,如果剪力墙洞口是贯穿剪力墙的,那么剪力墙洞口的补强纵筋应设置几道,其位置具体应在墙内什么地方,其间距要求是多少?
答:加强筋设置道数应多于或等于墙筋设置道数。加强筋外缘距洞口侧面不小于保护层厚度;竖向加强筋由被截断的水平筋的15d弯钩“揽住”,横向由被截断的竖向筋揽住;间距满足暗柱、端柱的最小净距要求。
71、为什么钢筋代换必须应办理“正式的设计变更文件”,而不能由施工方自己按等强或等面积计算自行代换?
答:《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第5.1.1条以强制性条文的形式要求钢筋代换必须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这是因为钢筋代换可能出现下列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的问题:①直径变化以后,其保护层厚度变化,可能引起耐久性问题或裂缝宽度的变化。②钢筋品种、强度级别代换可能引起应力水平的变化,从而影响变形挠度和裂缝控制。③钢筋品种、强度级别代换可能引起钢筋延性的变化,考虑结构构件内力重分布的设计条件可能不再满足。施工单位往往并不明察设计的条件和设计意图,用所谓“等强或等面积”进行验算进行钢筋代换可能出错,因此规范做出此规定,应严格遵守。
72、当梁底(或顶)设计为二排钢筋,一、二排钢筋的允许最大间距是多少?
答:二排筋与一排筋越接近,二者合力中心的位置越高,所产生的抗力越大。但二者有最小间距要求,以保证混凝土对两排筋均实现可靠粘接。设计时,梁的有效高度也是按以上原则考虑的。因此,两排筋通常只有最小净距要求,而无最大间距规定,当然可以这样理解,最小净距即为(设计者考虑的)最大间距。
73、节点或多个构件交汇处钢筋交错重叠,保护层厚度无法满足规范对最小厚度的要求时应该如何处理?
答:在梁柱节点或主次梁交汇处,各种构件中的钢筋交错重叠,有些钢筋的实际保护层厚度远就可能远大于规范要求的保护层最小厚度,这是允许的,因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第9.2.1条中规定的仅是保护层的最小厚度,是对最小值的限制要求,对大于此值的偏大值并未加以限制,因此,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大并不是问题。
  在各种钢筋交汇处,不同钢筋之间的相互关系容易搞错。因此,设计单位应在设计文件(图纸)中应作出明确交待,如仍不清楚,施工单位应及时反映,设计人员也有责任及时给予答复。施工中发生疑惑或问题时,不能图省事而自行处理。
74、当设计在梁上部钢筋设两排时,要是梁面够宽第二排钢筋也放在第一排时钢筋间距也满足时,能否把第二排钢筋(长度不变)提上来放在第一排?
答:设计原则是这样的,但施工单位无改动设计的权利。设计者把能够在一排放得下的钢筋排成两排,如果是有意识这样做的话,不排除有特殊考虑的可能。可以提醒设计确认一下。
75、剪力墙结构的窗间墙做成了“独立暗柱”是否仍要设置剪力墙水平钢筋?
答:相对独立的异形墙肢配足箍筋后不必加水平分布筋。
76、钢筋连接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第9章第4节讲述钢筋连接的要求。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部位;抗震设计时,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钢筋连接可采用机械连接、绑扎搭接或焊接。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形式的钢筋连接都是对钢筋传力性能的一种削弱。与同位置的整体钢筋相比,尽管其强度可以不降低(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但变形能力(割线模量)减小,恢复性能降低(残余应变),甚至引起破坏形态的改变(脆断)。到于超强的接头对于配筋构件的抗力并未提高,由于可能造成塑性铰的转移,反而对结构承载不利,这正如抗震框架的钢筋要限制超强比一样。
77、具体施工时,如何执行 “梁下部纵向钢筋的连接应近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1条和6.5.3条的规定进行施工”?
答:非框架梁和非抗震的框架梁可在近支座1/3跨度连接,抗震框架梁可在此范围同时要避开梁端箍筋加密区。
78、“当梁的上部通长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的规定是不是与在任何情况下Ll不得小于300mm相矛盾?
答:Ll不得小于300mm是指“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架立筋与通长筋的连接是“构造交错”而不是搭接,取150mm是为了保证总有一根箍筋同时与这两根相错的钢筋相交叉并绑扎。
7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起点定在450是不是430,是不是应该底筋为一排时要加两根侧面构造纵筋,为两排时仅需加一根?
答:起点定在450而不是430,应该是结构中的“取整”传统;为什么定450而不是取整定为400,应该是楼板与梁身形成阴角本身具备的较强约束刚度可以非常有效地阻止梁侧向裂缝的发生。按照规范的文字严格执行的话,等于450时,底筋为一排时要加两根侧面构造纵筋,为两排时仅需加一根。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框支剪力墙结构)第4.2.3条第五款明确规定,“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为必注值”,施工只需按设计标注好的“必注值”施工工即可。
80、抗震框架柱“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如何理解?
答:单边考虑时,钢筋根数为偶数,50%可行(也必须交错);若为奇数,就无法做到50%。纵筋交错连接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在抵抗横向地震作用力时,不出现薄弱层面,所以,隔一错一的交错方式是实现整体50%交错的的优选方案。当然,具体到某一工程某一柱钢筋的连接,必须考虑均衡对称,不可简单地、机械地理解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
81、上柱较大直径钢筋与下柱较小直径钢筋的连接位置在上柱的下端还是下柱的上端?
答:柱子钢筋变径时,如直径上比下大时,要在下面一层连接—在小直径区域实施连接,方能满足抗力要求。
82、有说钢筋搭接并不是两根钢筋绑扎在一起实现传力的,对吗?
答:钢筋搭接连接的实质,是混凝土做“媒介”分别粘接两根钢筋,如果两根钢筋离开一定距离(据说国处这种做法很普遍),效果肯定更好一些。但是我国的传统做法允许(其实是要求)两根钢筋紧挨在一起,所以搭接长度比较长。04G101-4第27页给出了纵向钢筋“非接触搭接”的构造详图,可能参照执行。
83、假使转角墙柱两侧水平筋直径不同时,是在直径较大的一侧搭接还是在直径较小的一侧搭接呢?
答:要转到直径较小一侧搭接,以保证直径较大一侧的水平抗剪能力不减弱。
当跨中“通长筋”直径小于支座上部角筋时,每一根通长筋有两个搭接位置;当跨中“通长筋”直径与支座角筋直径相同时,每一根通长筋有一个搭接位置。84、从上面的话可以看出,“通长筋”的直径可以小于支座上部角筋。现在的问题是:是不是“通长筋”的直径不可以大于支座上部角筋。我见过一个设计,梁的上部“通长筋”为2φ25,而支座上部角筋为4φ16,这应该是错误的吧?
答:《抗规》6.3.4条第1款和《高规》6.3.3第1条规定,(对于框架梁)“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应至少各配两根纵向钢筋,一、二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小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梁跨中配直径25,支座配16,对结构虽然没有什么坏处,但没有必要这样做,估计是设计失误。
8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第4.4.5规定,帮条焊时,两主筋端面的间隙应为2~5mm,为什么要留有间隙而不紧密接触?
答:焊接对钢筋有加热的作用,若不留适量的间歇,冷却后会使焊缝产生拉应力。
86、连梁开洞口构造能不能适用于框架梁?
答:框架梁的截面高度较小,开洞后必然削弱,究竟削弱多少,不经过实际计算很难确定,故不易在构造中解决,应由设计者自己处理;剪力墙连梁截面高度较高,有较高的刚度储备,开一定大小的洞,以构造方式即可以解决。
87、锚固可以简单的分成弯锚和直锚。大多情况下选择弯锚比直锚要节省钢筋吗?
答:弯锚比直锚要节省钢筋的说法值得商榷。《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第11.6.7条是这样规定的,框架中间层的端节点处,当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用直线锚固方式锚入端节点时,其锚固长度除不应小于laE外,尚应伸过柱中心线不小于5d。当水平直线段锚固长度不足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柱外边并向下弯折。弯折前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E,弯折后的竖直投影长度取15d。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层端节点中的锚固措施与梁上部纵向钢筋相同,但竖直段应向上弯入节点。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顶层端节点中的锚固措施与中间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向钢筋的锚固措施相同。因此:(1)直锚由两个条件控制,①锚固长度除不应小于laE外;②应伸过柱中心线不小于5d。(2)弯锚同样是两个条件控制,①弯折前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E;②弯折后的竖直投影长度取15d。但弯锚有一个大前提,即“当水平直线段锚固长度不足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柱外边并向下弯折。” 0.4laE是不应小于而不是等于,15d是等于,所以弯锚时的水平投影长度“缩回”到0.4laE的位置是不符合规范的要求的。“直锚水平段长度≥0.4LaE”只是一个检验梁纵筋在端支座锚固的条件,并不是说可以取定“直锚水平段长度=0.4LaE”。当然当柱子宽度较小时,“直锚长度水平段+15d≤LaE”是可能发生的,只要满足“直锚长度水平段≥0.4LaE”,就是正常的情况。
88、暗柱的箍筋有没有“隔一拉一”的规定?
答:暗柱设计的拉筋在竖向布置上应与箍筋间距一致,不可以隔一道箍筋拉一道;至于是否隔一道纵筋拉一道应按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第11.7.16条明确规定,构造边缘构件拉筋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间距的2倍,事实上做到隔一拉一的效果是容易的。
89、柱伸入承台梁或基础梁中,是否设置箍筋?此箍筋起什么作用?
答:柱纵向钢筋在基础、承台、基础梁顶面以下的部分应该设置两根根或两根以上的箍筋,其作用是保持柱纵筋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钢筋笼的定位不受扰动。除此以外,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在基础、承台、基础梁顶面以下的部分的纵向钢筋如果不是用箍筋套在一起,柱就不是一个整体进入“基础”!而用不少于两根(间距不大于500)箍筋箍住,若干根柱纵向钢筋就形成了一个整体,若干根纵向钢筋整体的锚固力大于各单个纵向钢筋的锚固力量的算术和,这符合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自然法则。
箍筋箍起来之后,不只是单根纵向钢筋周围的混凝土对各钢筋的握裹力,还有纵向钢筋围成的核心区混凝土的摩阻力,所以抗拔锚固作用不是量的增加,而是质的升华,这比所谓的定位当然重要得多了。
90、暗柱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答:暗柱是剪力墙的一部分,暗柱不可能独立于墙肢而存在。暗柱的功能一是集中安放整片剪力墙需要的抗弯钢筋,二是构成剪力墙肢的加强边缘。
91、如何区别剪力墙的端柱?
答:构件代号注明为YDZ、GDZ的即为端柱。端柱截面尺寸宜与同层框架柱相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第11.7.15条规定,端柱截面边长小于墙厚2倍时,视为无端柱剪力墙。
92、箍筋配置困难的梁、柱端部区域,是否可以做成组合箍,即先加工两个半圈箍筋,再在现场绑扎时组合成完整箍筋?
答:梁、柱节点的梁端、柱端,根据抗震构造要求应设置箍筋加密区,其配筋密集,施工困难,但无论如何,应保证箍筋的完整性而不能用两个半箍形成的组合箍来替代,原因如下:
(1)地震作用下梁端、柱端有最大的弯矩与剪力,往往钢筋屈服而形成塑性铰并导致局部区域混凝土裂缝及碎裂,如果采用半箍组合而成的组合箍,则在地震反复荷载作用下容易胀开,使其对于芯部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大大削弱,容易引起端部混凝土压溃而破坏。
(2)采用135度弯钩并有10d的余长,则箍筋围箍的约束作用得以加强,如进一步采用焊接封闭箍或连续螺旋箍,则箍筋完整性进一步提高,对芯部混凝土的围箍约束作用加强,构件的承载能力及延性将大大提高,有望在强烈地震造成构件端部混凝土破碎的情况下,依靠封闭箍筋强大的侧向围箍约束,保证构件仍具有相当的承载力而不致压溃。
(3)箍筋的形式对构件的抗力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历次地震过后震害调查证明了的事实,在唐山地震后的重建过程中因为特别重视,那段时间的施工没有因此犯难的声音,怎么过了三十年后反不好施工了呢。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在放梁筋的同时,将柱子的箍筋套上(可以将该部位的箍筋加工成焊接封闭箍),就是先放梁底筋,再套柱子箍筋,然后放梁面筋,等梁筋扎好后,再扎柱子箍筋即可。
93、梁的抗扭腰筋与构造腰筋如何区分?
答:看设计的标注,凡注明N的即为抗扭腰筋,注明G的即为构造腰筋。抗扭腰筋的搭接按受拉考虑,构造筋严格讲不属于搭接,属构造交错,取150mm即可。
94、在框架或砌体的构造柱中,经常用12或14的光圆一级钢,如果钢筋的直径达不到施工规范的要求,差一点。但是其力学指标及其它指标满足要求。这种钢筋能用于构造柱中吗?为什么?其影响有多大?
答:直径如果达不到标准,说明生产工艺不严格,其力学指标是否达标就很难说了。不过,建工系统的验收规范并不将钢筋的外形尺寸列为检查项目,而只提出对钢筋强度和延性(伸长率、冷弯)的检验要求。只要有合格证并复验合格,就可以应用。
95、是否可以应用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对焊点的位置设在何处较好?
答:焊接封闭环式箍筋采用闪光对焊或搭接焊形成封闭环箍,在受力以后可以对所围的芯部混凝土造成侧向压力,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从而大大增强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因此焊接环式封闭箍筋可以应用,而且作为一种比较好的配箍形式应加以推广。当然最主要的保证焊接质量,其次箍筋在现场焊接时不能伤及受力主筋。箍筋中焊点的位置,宜设置在箍筋的短边上,因为该处受力相对较小,而长边往往处在构件斜裂缝或斜向应力通过的部位,受力相对较大,应避免在此处设置连接接头
96、为什么图集要规定端部无外伸构造中基础梁底部与顶部纵筋要连通设置,我觉得这样施工起来难度很大,有没有什么变通的方法?
答:图集这样规定了,只能照此施工。不过可以提请具体设计者对具体设计进行变更。(1)基础梁底部与顶部纵筋不一定相同,不相同时上下纵筋交错搭接或者循非接触搭接都是可行的办法。(2)基础梁顶部角筋在水平方向匚形连通比基础梁底部与顶部纵筋连通更重要。因为将基础梁顶部角筋在水平方向匚形连通,对柱钢筋有效锚固可能提供了更可靠的支座;竖直方向的匚形连通,对此贡献甚微;在这里,梁因为已经到了尽端,所以不是简单的自身收头锚固,而是必须考虑柱纵向钢筋锚固在这个部位是不是安全、可靠的问题!
97、抗震框架柱“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如何理解?
答:单边考虑时,钢筋根数为偶数,50%可行(也必须交错);若为奇数,就无法做到50%。纵筋交错连接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在抵抗横向地震作用力时,不出现薄弱层面,所以,隔一错一的交错方式是实现整体50%交错的的优选方案。当然,具体到某一工程某一柱钢筋的连接,必须考虑均衡对称,不可简单地、机械地理解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
98、剪力墙拉筋的保护层不够甚至外露怎么办?
答:混凝土保护层保护一个“面”或一条“线”,但难以做到保护每一个“点”,因此,局部剪力墙拉筋的保护层不够甚至外露“点”的现象应属正常。剪力墙的保护层主要是指水平钢筋外缘的保护层,一般设计为15~20mm,剪力墙的拉筋应该仅靠竖筋拉住水平钢筋,拉筋端面实际距剪力墙外缘应该有一定距离,施工误差造成拉筋端点靠近模板,端点外露,是可能的,说明剪力墙的水平钢筋保护层正合适,钩端该露的不露,只能说明水平钢筋保护层做大了,违规了。剪力墙拉筋端面的外露,可以通过装饰装修弥补。
钢筋保护层,主要是对钢筋纵向的保护,对钢筋端点,现行规范并无要求,不难看到先张法预应力多孔板的预应力钢筋端头外露,从来没有人提出责难,大家认为这是正常的可接受的事实;再有在路桥建设中,后张法锚具和钢筋束也是外露,也同样没有人责难,因为他们是端面,端面本身不需要保护,通过装饰装修予以解决即可。
99、 箍筋根数计算时取整有几种情况发生?在实际工程中怎样应用?答:有三种:向上取整、向下取整、四舍五入,一般选择向上取整。
100、同直径的钢筋搭接长度和搭接区段配箍应按哪个直径计算?
答:不同直径钢筋筋搭接连接时,接头所需要传递的力取决于较小直径钢筋的承载力。因此,应按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搭接长度。
搭接区段箍筋制约搭接钢筋因传力而引起的分离趋势,因此按偏于安全的原则,取箍筋直径为不小于较粗直径钢筋的d/4,而箍筋间距则相反,按偏于安全的原则取较小值,按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配箍间距(5d或10d)。
来源:建筑结构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层框架结构钢筋含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