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什么方法观察化学反应平衡图像大全状态,正逆反应仍在进行

当前位置: >
(10分)二甲基亚砜有消炎止痛、镇静等作用。甲醇和硫化氢在γ-Al2O3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甲硫醚(CH3—S—CH3),甲硫醚再与NO2反应制取二甲基亚砜 ( ),有关反应如下:反应① 2CH3OH(l)+H2S(g)=(CH3)2S(l) +2H2O(l) △H=―akJ·mol-1反应② (CH3)2S(l)+NO2(g)=(CH3)2SO(l)+NO(g)
△H=-bkJ··mol-1反应③ 2NO(g)+O2(g)=2NO2(g)
△H=-ckJ·mol-1(1)写出用甲硫醚直接和氧气反应制取二甲基亚砜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说明反应2CH3OH(l)+H2S(g)
(CH3)2S(l) +2H2O(l)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 。
A.v(CH3OH) =" 2v(H2S)"
B.恒容容器中,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C.恒容容器中,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恒容容器中,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3)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到平衡,则此条件下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____________。(4)N2O5是一种新型绿色硝化剂,其制备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一:4NO2(g)+O2(g) =2N2O5(g) ;△H=-56.76 KJ·mol-1 常温下,该反应能逆向自发进行,则逆向反应的△S __________ 0(填“>、<”或“=”)方法二:用硼氢化钠燃料电池作电源,采用电解法制备得到N2O5。工作原理如下图:硼氢化钠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1)2(CH3)2S(l) +O2(g)=2 (CH3)2SO(l)
△H=-(2b+c)kJ·mol-1(2分)(2)B C (2分,各1分)(3)K="c2(NO2)/c2(NO)" c(O2) (2分)(4)>(2分), H2O2+2e-=2OH—(2分)
芳香烃的通式:芳香烃的通式为CnH2n-6(n≥6)。
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中碳的质量分数的变化特点:
更多相关试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蔗糖、硫酸钡、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D.由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 △H1;2CO(g)+O2(g)==2CO2(g) △H2;C(s)+1/2O2(g)==CO(g) △H3;则△H3 =△H1-1/2△H2
已知:2CO(g)+O2(g)==2CO2(g) △H=-566kJ·mol-1N2(g)+O2(g)=2NO(g) △H=+180kJ·mol-1 则2CO(g)+2NO(g)===N2(g)+2CO2(g)的△H是
A.-386 kJ·mol-1 B.+386 kJ·mol-1 C.-746 kJ·mol-1D.+746 kJ·mol-1
盖斯定律认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H2O(g)= H2O(l) △H1 =-Q1kJ·mol-1(Q1>0) C2H5OH(g)= C2H5OH(l) △H2 =-Q2kJ·mol-1(Q2>0)C2H5OH(g)+3O2(g)= 2CO2(g)+3H2O(g) △H3 =-Q3kJ·mol-1(Q3>0)若使23g液态乙醇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kJ)
A.Q1+ Q2+Q3B.0.5(Q1+Q2+Q3) C.0.5 Q1-1.5Q2+0.5Q3D.1.5 Q1-0.5Q2+0.5Q3
(1)已知:① C(s)+O2(g)=CO2(g);△H=-393.5kJ·mol-1② 2CO(g)+O2(g)=2CO2(g);△H=-566 kJ·mol-1③ TiO2(s)+2Cl2(g)=TiCl4(s)+O2(g);△H=+141 kJ·mol-1则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_____________。(2)已知298K时下列反应的焓变为① CH3COOH(l)+2O2(g) = 2CO2(g)+2H2O(l) △H1(298K)= -870.3kJ·mol-1② C(s)+O2(g) = CO2(g) △H2(298K)= -393.5kJ·mol-1③ H2(g) +1/2O2(g) = H2O(l) △H3(298K) = -285.8kJ·mol-1计算在此温度下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焓变。△H=_____________。(3)已知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 ①Fe2O3(s)+3CO(g)=2Fe(s)+3CO2(g) △H=-25kJ/mol②3Fe2O3(s)+CO(g)=2Fe3O4(s)+CO2(g) △H=-47kJ/mol③Fe3O4(s)+CO(g)=3FeO(s)+CO2(g) △H=+640kJ/mol 请写出FeO(s)被CO(g)还原成Fe和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门试题推荐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8299所
24小时更新:2562
总量:5734354

学年高二化学教学课件:2.3.1《化学平衡》(新人教版选修4)
学年高二化学教学课件:2.3.1《化学平衡》(新人教版选修4)
资料类别:
所属学科:
适用地区:全国
所属版本:
资料类型:暂无
下载扣点:2点
上传时间: 11:34:33
下载量:63次
文档大小:2.28M
所属资料:
文档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预览已结束,如需查看所有内容,请下载资料!
对不起,此页暂时无法预览!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学习卡使用时间剩余(天):
订购电话学习卡订购热线订购电话学习卡订购热线
学习卡订购热线:
(早7:00到晚22:30)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3课《化学平衡》(选修4)
观看1051327次
已免费观看3分钟
,仅需10秒,注册成功后收看更多课程!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
如您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扫码下载同桌100APP在手机上观看学习视频更轻松!
《化学平衡》
一、什么是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注意:可逆反应总是不能进行到底,得到的总是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混合物。
二、什么是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过程完全停止了吗?
即:溶解速率=结晶速率
达到了溶解的平衡状态,一种动态平衡。
那么,可逆反应的情况有怎样呢?
三、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加0.01molCO和0.01molH2O(g),CO+H2O=CO2+H2,开始时c(CO)、c(H2O)最大,c(CO2)、c(H2)=0
&&& c(CO)、c(H2O)逐渐减小↓
&&& c(CO2)、c(H2)逐渐增大↑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进行到一定程度,总有那么一刻,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大小不再变化。
且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反应仍在进行,但是四种物质的浓度均保持不变,达到动态平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重要概念——化学平衡状态。
三、化学平衡状态定义:
化学平衡状态,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强调三点:
& 前提条件:可逆反应
& 实质: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 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四、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可逆反应
(2)动: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进行)
(3)等: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4)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一定。
(5)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V正=V逆和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是判断平衡的两大主要标志。
(1)直接标志
& ①速率:V正=V逆
&&& (即任何一种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其消耗速率)
& ②各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浓度、质量分数、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分子数之比)
以反应mA(g)+nB(g)pC(g)为例,达到平衡的标志为:
A的消耗速率与A的生成速率相等
A的消耗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m:p
B的生成速率与C的生成速率之比等于n:p
A的生成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m:n
异边同向,同边异向,比例计量。
例1、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AB
&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同时生成n mol B2
&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B2
&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消耗n mol B2
例2、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键形成
& B、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键断裂
& C、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键断裂
& D、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键形成
在判断化学平衡时,要注意化学键数与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间的联系,同时要注意成键、断键与反应方向之间的关系。
(2)间接标志
以反应mA(g)+nB(g)pC(g)为例
①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适用于m+n≠p的反应)。
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适用于m+n≠p的反应)。
③各气体体积、气体分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改变。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分子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如H2+I2(g)2HI),不能用此标志判断平衡是否到达,因为在此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都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3)特殊标志
①对于有色物质参加反应,如果体系颜色不变,反应达到平衡
②对于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体系温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1】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气)+Q(气)=R(气)+S(气),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 B、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 C、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 D、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2】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A(s)+3B(g)=2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 B、混合气体的密度
&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3】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2D(s)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A,同时生成3a 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A、B、C的分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 A、②⑦&&&&&&& B、②⑤⑦
& C、①③④⑦&&& D、②⑤⑥⑦
此内容正在抓紧时间编辑中,请耐心等待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2课《等效平衡》(选修4)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4课《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选修4)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2课《化学平衡常数》(选修4)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2课《化学平衡的移动》(选修4)
高中化学第二章第2课《化学平衡 图像问题》(选修4)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2课《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选修4)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1课《弱电解质的电离》(选修4)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2课《实践活动——酸碱中和滴定》(选修4)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2课《专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选修4)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3课《盐类的水解(1)》(选修4)
All Rights Reserved
为本视频评价一下
授课效果:
视频画面:
讲课声音:&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平衡浓度计算.也可以用平
本题难度:0.60&&题型:选择题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平衡浓度计算.也可以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总压不变,用平衡分压计算平衡常数更方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C2H4(g)+H2O(g)═C2H5OH(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其中C2H4(g)、H2O(g)、C2H5OH(g)均为l&mol,则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B、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若此时A、B和C均增加1&mol,平衡正向移动C、一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时,N2、H2、NH3各l&mol,若此时再充入3mol&N2,则平衡正向移动D、对于一定条件下的某一可逆反应,用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和用平衡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其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都只与温度有关
来源:2016o漳州二模 | 【考点】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2016春o台州校级月考)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形成x&mol的A-A键,同时形成x&mol的A-B键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C、A2、AB、B2的浓度不再随时间改变D、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的A2分子,同时生成x&mol的B2分子
(2016春o五华区校级期中)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1)A、B、C都是气体,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态.(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反应(放热或吸热).反应物的转化率&&&&.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oL-1、0.3moloL-1、0.08molo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1:c2的值不能确定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1C、0.48moloL-1<c1+c2+c3<0.56moloL-1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moloL-1
(2016春o静海县期中)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g)+B2(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A2)=0.4moloL-1;c(B2)=0.1moloL-1;c(C)=1.6moloL-1.(1)若反应开始时,反应容器中未加入B,10S后达到平衡,则10S内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2)若A2、B2、C的初始浓度分别用a、b、c表示(moloL-1),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a的取值范围是&&&&.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平衡浓度计算.也可以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总压不变,用平衡分压计算平衡常数更方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C2H4(g)+H2O(g)═C2H5OH(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其中C2H4(g)、H2O(g)、C2H5OH(g)均为l&mol,则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B、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若此时A、B和C均增加1&mol,平衡正向移动C、一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时,N2、H2、NH3各l&mol,若此时再充入3mol&N2,则平衡正向移动D、对于一定条件下的某一可逆反应,用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和用平衡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其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都只与温度有关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平衡浓度计算.也可以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总压不变,用平衡分压计算平衡常数更方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对于C2H4(g)+H2O(g)═C2H5OH(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其中C2H4(g)、H2O(g)、C2H5OH(g)均为lmol,则”的学库宝(/)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平衡常数Kp=P(C2H5OH)P(C2H4)P(H2O)B.在容积可变的情况下从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对各物质的量的浓度影响角度思考.在“均减半”或“均加培”时相当于A、B、C三物质的浓度都没有改变原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均增加1mol”时相当于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了BC.设平衡时容器体积为1L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21×13=1再向容器中再充入3mol N2利用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计算容器体积再计算此时浓度商Qc若Qc=K处于平衡状态若Qc<K反应向正反应进行若Qc>K反应向逆反应进行D.平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压强变化的影响.
【解答】解:A.C2H4(g)+H2O(g)?C2H5OH(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其中C2H4(g)、H2O(g)、C2H5OH(g)均为1molKp=P×13P×13×P×13=3P故A正确B.如A、B和C的物质的量之比按照2:1:2的比值增加则平衡不移动而“均增加1mol”时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了B则平衡向右移动故B正确C.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时N2、H2、NH3各1mol设平衡时容器体积为1L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21×13=1若此时再充入3molN2恒温恒压下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则容器体积=1L×63=2LQc=(12)242×(12)3=1=K平衡不动故C错误D.对于一定条件下的某一可逆反应用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和平衡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表示方法不同其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压强、浓度变化无关故D正确故选C.
【考点】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平衡浓度计算.也可以用平”主要考察你对
“” “” “”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
对于化学反应mA+nB?pC+qD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c=[c(C)^p*c(D)^q]/[c(A)^m*c(B)^n],
知识点试题推荐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