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 学习习惯 生活习惯 之间有切莫区别

你现在的位置 : &
行为指导相关文章推荐
行为指导栏目更多分类
英语网推荐阅读
英语最新活动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作者:蒋丽萍&&&&文章来源:原创&&&&点击数:55&&&&更新时间: 9:01:33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不仅对学习的本身,而且对学生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本身,对于形成和完善儿童个性,对于儿童的主体发展乃至对于提高整个下一代的身心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担负&万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因为从学习方面来讲,它会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生活上讲,它促使学生明是非、知对错,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我认为,以良好学习习惯、行为规范的养成为突破口,有助于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一年级学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随着新生入学,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这给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而小学生学习行为又同其他行为方式(如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对学习的本身,而且对学生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本身,对于儿童的主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影响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因素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品质和基础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淘气,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中的差异。社会环境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影响1、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刚入学的小朋友虽然最多接触的是家庭。但社会给他产生的影响也非常大。小学生不良行为的根源不一定在自身,而在于现实社会中不良环境。学生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环境,有的长期生活在农村,也有生活在城镇,不同的环境造就他们不同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但是,小学生年龄小,明辨是非的能力差。不良的社会风气,如崇拜金钱,过度消费,私欲膨胀等等会让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腐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这些社会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并不小于家庭和学校。2.家庭环境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影响。家庭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品德等,对孩子的个性、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同样有很大的影响。孩子是否诚实、文明、谦虚等等,无不与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潜移默化有关。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很多家长们也认为,我的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棒!“你好好读书,考到100分,我就奖励你”。孩子们也明白,只要学习成绩好了,什么都有了,至于其他什么都可以不管,可以不顾。这大大助长了一部分孩子,特别是成绩较优秀的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作风。家长的负面教育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造成了极大的障碍。3.学校环境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影响。学校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最大的,一年级的学生对学校、老师、同学都感到很陌生,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对学校、对老师也很好奇,他们第一个想知道就是自己的班主任是谁怎样的老师,而且这时他们会留心观察班主任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种表情,会细心倾听班主任的每一句话。他们认为老师一切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他们都想去模仿,而这时他们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时候,所以老师就应该注意自己每时每刻的言行。因为你一直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根据低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我们在培养学生时,应注意符合儿童学习活动的基本规律,注意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带动其它习惯的养成,促进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一年级学生要重点培养的学习习惯最基本的有: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其次,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如在训练学生课前静息,按时上学和认真做作业时,把要求和方法编成儿歌指导学生。在训练学生摆放和整理学具时,把一般顺序和方法利用班会让学生演示说步骤。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得到了及时提醒,督促和大量系统的训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班风班貌自然得到了发展。作为语文学科来说书写习惯是低年级学生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我不仅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而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书写姿势及习惯对儿童自制能力及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其它学科的老师有哪些要求,作为班主任老师就该了解并配合养成。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还使我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应逐步内化,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教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因此,每一年的新生入学,我都把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班风班貌建设的一个突破口。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目标“班集体”的概念对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是陌生的、抽象的,只能形象地引导他们:你们有两个家,每天从第一个家里背上书包来到第二个“家”里上学,第二个“家”的名字叫“班集体”,这激起了孩子们对“班集体”的亲切感,从而学生头脑中有了“班集体”的朦胧意识。怎样才能发挥学生自觉关心班集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呢?首先学会关心班集体的成员,改变以往学生喜欢打“小报告”的方式,因为打“小报告”只会使小伙伴之间产生矛盾。当小伙伴开小差时,用手轻轻拍拍他,然后摆摆手,指指黑板,示意他专心听讲;当小伙伴在课间没有准备好上课前的准备时,过来告诉他,把书翻好,反放在课桌上,学生渐渐学会了关心小伙伴,这不仅提高了上课效率,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增进了他们的友谊。其次学会关心班集体,利用班会展开讨论:你准备为班集体做什么,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要把班集体打扮得非常漂亮;有的准备把教室打扫干净。每一位学生都是班集体不可缺少的成员,学生和班集体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班主任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班集体。四.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实施策略1. 调动&三个方面&的力量,即是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除了寒暑假,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对此,我利用每天两次送孩子放学的时机,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2.以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却能达到一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古人云:“以今率人,人若身先”,“身正”,对班主任来说尤为重要。班主任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以高尚的道德,良好的个性教育学生,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会首先做到,如我要求学生不迟到,我就会学生到校之前到;我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我就一定会按时批改完作业。做不到的事就不说,说到就一定要做到。老师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这样班主任就能在他的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信。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者的个人威信与教育效果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因此,班主任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是搞好班级工作和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保证。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班主任不仅要把自己扮成严师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学生的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面对不听话的学生,班主任应该用真挚的情感去弥补学生心灵上的创伤,深入了解学生,从关心学生成长入手,教育学生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这样,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自然会把班主任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班主任的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3.开展学校常规教育小学生的精力旺盛,课间喜欢追逐打闹。学校活动空间较大,他们在奔跑中极容易发生突然事件。对此,我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充分利用晨会课十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通过讲解、示范、榜样激励等督促学生认真遵守,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二是课间我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对不良行为即时纠正,再请班干部负责提醒、监督、制止任何违背常规的行为。我们班班级的后墙上一直张贴着“比一比,谁最棒”的评价表格,根据我在班级内部制定的一套奖励措施,每周为表现好的学生贴上对应的五角星。这已经成了学生自觉履行常规的动力。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每一位学生是班集体的主人,班主任只是班集体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组织学生学习、竞争、合作,因此,班主任应充分抓住每次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展示自己,在竞争中施展自己,在学习中相互配合、大胆探索。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机会。班集体中设立不同类型的职位:班长、小小读书站站长、护花队队长、管理图书的管长、课间活动监督长、能教广播操的小教练、早读课上的领读员、有责任心的语数组长,给他们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展露,让学生在合作和竞争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要我们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相信一定会建立一个生机勃勃的集体,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来自网络
文章录入:蒋丽萍&&&&责任编辑:蒋丽萍&
站内文章搜索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心小学Copyright & 2003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校长:王小明 联系电话:0 QQ邮箱:2017初中生家长寄语: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来源:新东方网整理
  在此,请允许我们家长学校向全区各类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广大家长致以新学期的问候,预祝各位学子新学期取得新进步。
  学生从小学考入初一,初中升入高一,无论从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人际关系、身心发育等方面都会面临新的课题,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平稳走过过渡期,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教育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学习竞争更激烈,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来说是终身有益的。面对更长的在校学习时间和更远的往返上学路程还要有一种吃苦意识和竞争意识,必须尽快适应。
  二是学会自主、自觉地学习。进入中学以后不能再依赖以前的“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学习,“命令式”的作业,而变为自主自觉式的学习,逐步养成以理解和应用为主的学习方法。
  三是抱有自信、宽容的心态,进入新学期。面对所学课程的加宽,难度的增加,面对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家长要教育孩子要有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新的班级集体,适应新的同学。
  新学期是一个新起点,也是一个转折点,作为家长,对孩子要付出更多的爱。面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变化,别过多责怪孩子,学习出现点滑坡现象还是正常的。但要重视这个问题,多和班主任老师、任课老师联系,以取得改变这种现象的共识。二要细微地观察孩子的变化,是否与以前相比有反常的现象,例如以前起床不要父母催促,从不迟到,而现在老是拖拖拉拉;以前回家基本不看电视,不玩电脑,先做作业,现在总爱先玩电脑······
  如有上述变化,建议家长要和孩子谈谈,并立即改正,最好能和学校老师沟通。三是关注孩子的交友。家长不要限制孩子交友,而要鼓励孩子多交友。鼓励孩子多和勤学上进,刻苦学习得孩子多交朋友,与异性同学交朋友要正确引导,四是有了差距莫着急,帮助孩子赶上去,多鼓励,多关心,别吝啬赞美之词,永远站在孩子的背后,为孩子加油。
  新的学年、新的面貌、新的追求、新的目标,人人都向往,但要变成现实就不那么容易了,愿我们一起努力,让新学期在充满希望的期盼中开始。最后,祝愿孩子们、家长们以及我们自己在新的学期里,快乐每一天,进步每一天,收获每一天!
(实习编辑:李倩)
新东方中考网官方微信:XDF初中学习 (微信号:xdfzkxx)
为您提供中考满分作文、中考时间、中考压轴题、中考分数线、中考英语写作以及海量中考试题,更多关于新东方中考的精彩信息,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优能中学初中辅导专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
中考分数线Bad Request (Invalid Hostname)奖励与惩罚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应用
【内容简介】
一、课程的主要目标
& & 本课程通过对奖励与惩罚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奖励与惩罚的负面心理效应表现的分析以及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如何进行奖励与惩罚的分析讲授,提高教师对奖励与惩罚的心理学意义的认识,帮助教师掌握奖励与惩罚的基本原理与心理学理论依据,能理解奖励与惩罚负面心理效应产生的原因,能够采取奖励与惩罚的有效措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课程主要内容
什么是奖励与惩罚的原理?
(一)什么是奖励与惩罚
(二)奖励与惩罚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三)奖励与惩罚的形式
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如何进行奖励与惩罚?
(一)奖励的智慧
(二)惩罚的艺术
(三)奖励与惩罚实施的共同原则
【课程特色】
1. 注重实践操作性与理论系统性的有机结合
以有效地提升教师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目的,充分体现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注重实践的操作性与理论的系统性,为理解和掌握教师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如何进行奖励与惩罚的策略搭建认知框架,突出在实践层面奖励与惩罚实施策略的操作性。
2. 注重案例讲授,促进教师深入思考
&通过对大量来自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代表性、富有启发意义的案例进行诊断分析,阐述奖励与惩罚的原理,
奖励与惩罚的形式,奖励与惩罚的心理学意义,奖励与惩罚的心理学理论依据,影响奖励与惩罚的负面心理效应的原因等,给教师留下感悟、理解的空间,以提升教师举一反三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主讲教师】高明书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心理学和教师心理健康,主要致力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
学术机构兼职:
1..担任国家级学校特色发展课题研究专家。
2.多次承担北京市德育校长、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的项目负责人与指导教师。
主要学术论著:
1.《教育心理学》主编,撰写第五、六、七、十章,12万字,北京出版社,2007年11月。
2.《教师心理学》专著,17万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3.《新时期教师心理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4.《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北京出版社,2004年9月。
5.《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心理健康》,首师大出版社,2006年8月
6.《教育理论心理学》主编,编写第一、六、七、八章,12万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2006年、2007年再版两次。
7.《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第二、六章,6万字,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2月。
8.《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载《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2期。
9. 《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的研究》,载《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2期。
问题一、什么是奖励与惩罚的原理(1)
奖励与惩罚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应用
北京教育学院 教授)
一、什么是奖励与惩罚的原理
(一)什么是奖励与惩罚?
奖励是在行为发生后为维持和增强其行为倾向给予的一种报酬。
惩罚是在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一定的具有减弱某种行为倾向的刺激。施加讨厌的刺激,以减低或遏止、消除不良的行为。
问题一、什么是奖励与惩罚的原理(2)
(二)奖励与惩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1.巴浦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负强化原理:
&&在某个确定的情景中,孩子做出了某种行为之后,使得引起他厌恶的刺激消失,那么,今后在同样情境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就增大。这个“厌恶刺激”叫做负强化物。
撤去厌恶刺激,就等于获得了奖励。
消退的原理:在一个确定的环境中,当孩子做出某一行为之后,外界环境不予理睬,那么,今后类似情况下发生类似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减小。
问题一、什么是奖励与惩罚的原理(3)
(三)奖励与惩罚的形式
1.奖励的形式&&
①根据内容分,奖励可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②根据方式分,奖励还可分为代偿式奖励和给予式奖励。
③根据奖励的实施者划分为学校组织给出和拥有某些权力的个人给予的奖励。
2.惩罚的形式
①按内容分,惩罚可分为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
②按方式分,惩罚还可分为代偿式惩罚和剥夺式惩罚。
③根据惩罚的实施者划分为学校组织给出和拥有某些权力的个人给予的惩罚。
④按照行为发生后给予的惩罚,可以分自然惩罚与人为惩罚
自然惩罚不是外人给予的,而是儿童做出行为后自然的结果。用儿童自身行为的过失所造成的“自然后果”,使儿童感到不愉快甚至痛苦的体验,从而改正过失。由于自然结果是令人不快的,儿童在做出类似行为的可能性自然就减少。这可以看作是无意识的自然学习。
学生的理解力能够在自然后果与行为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通常就不需要再人为地设定奖惩,让自然后果直接起作用会更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可以用自然惩罚,例如:
不良行为&&&&&&&
故意吃饭慢&&&&&
没吃饱就收拾了餐桌
嘲弄同学&&&&&&&
同学不和他玩耍
不洗脸&&&&&&&&&
被同学嘲弄脸上脏
起床拖拖拉拉
上学迟到被老师责问
不完成作业
被老师留校做作业
故意打破玩具
只能玩坏玩具
攻击其他同学
被同学冷落、排斥、孤立
人为惩罚是指行为发生后,外人给予行为人一个不良的刺激或不良的结果。它又分为逻辑惩罚和反应代价惩罚。
逻辑惩罚。逻辑结果惩罚。惩罚和儿童行为的发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或是行为的逻辑结果。惩罚以某种有意义的方式与违规行为的性质相联系。这种惩罚从道德违规的角度看待逻辑结果。
日常生活中,很多情况下可以选用逻辑惩罚,如:
不良行为&&&&&
&&&&逻辑惩罚
将口香糖吐在地上
5天不给口香糖吃
在家中使用脏字&&
妈妈3小时不和孩子说话
反应代价惩罚不一定和发生的行为有逻辑关系,不良行为发生后,行为者必须付出代价。
绝大多数不良行为都可以使用反应代价惩罚。例如:
不良行为&&&&&&&&
反应代价惩罚
三次没有完成作业
取消周日去公园的计划
对父母说谎&&&&&&
两天不许看电视
起床没有叠好被子
放学后不许在外边玩耍
&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如何进行奖励与惩罚
&四、在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中如何进行奖励与惩罚
(一)奖励的智慧
1.奖励态度和具体行为
奖励的运用应该适度,应该用在一些具体的行为上。
2.奖励不可太滥
避免奖惩的饱足状态
斯金纳的不定期强化的原理与策略
最佳境界就是没有奖励。
3.程度要相称,刺激物应恰当
奖励条件高了,学生做不到,失去争取的信心,奖励也就没有意义。奖励条件太容易,学生轻而易举得到,兴趣就不高了,奖励也不能持久。
4.一诺千金
5.奖励要及时
越早施行,效果越佳,激励作用越大
6.&运用鼓励性表扬
积极性奖励与控制性奖励。
积极的奖励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并受到鼓励继续为做出道德行为而努力。
而控制性奖励是成人用来控制学生的。控制性奖励的效果是学生的自尊得到暂时的满足,实际上是成人以一种外在的赞许对学生本身进行的心理控制。另外,控制性奖励并没有说明怎样做才是“好孩子”或“最好的学生”。这种表扬注重的是对学生自身的评价而不是对其行为的原因的评价。因此,控制性表扬存在一种危险,即它把学生从事某种行为的发自内在评价的欲望转向了一种对受到社会评价的自我倾向的关注。
(二)惩罚的艺术
&&&&&惩罚是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惩罚的艺术,避免糟糕的惩罚
&&&&1.惩罚具体的行为,尊重学生人格
重要原则是“重责其事,轻责其人”
突出学生对自己违纪行为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内化,真正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惩罚。
区分心理问题与品德问题。
区分过错行为和糟糕结果,惩罚只能用于前者而非后者。
划清故意行为与无意非故意过错行为的界线。
充分认清“行为”与“品行”的差异,“特点”与“缺点”的区别,分清偶犯与惯犯,做到有情有理。
2.避免在公共场所和众人面前惩罚学生
古人云:“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
3.惩罚要及时
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
4.教师情绪不良时,不要惩罚学生
避免恶劣的情绪转嫁到学生身上
5.最忌讳讽刺挖苦
案例:毁灭性的惩罚
《中国教育报》在日报道有关《师德启示录》的讨论中,有一个老教师张允公写了一篇文章《一篇作文打倒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痛苦地写出了自己因为“无知”致使一个学生处境不利直至退学的例子。
&&那是34年前的事。我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小学当民办教师,教四年级语文。有一天上讲评作文课,我先暗示学生,要有好戏看了。接着便开始读一个学生的作文。“题目:《赶集》。”我略作停顿,以便蓄势,继而朗读,“腊月二十六,我赶范家集,褂子口袋里有三毛钱,我用手捂着口袋,兴高采烈地走在大街上。到了小东河,小东河里的水波浪滔天,我垫上几块小石头,浩浩荡荡地过了河……”。我在“波浪滔天”、“浩浩荡荡”几处提高声调,放慢语速,以求达到最佳的调侃效果。全班早就笑得前仰后合,我不时地瞥一眼某生,他的头几乎低到桌子底下。我不依不饶地念着,念完后走到他面前,“啪”的把作文本摔在他桌子上,什么也没说,一切都在这一摔里了。同学们疯狂地喊着、笑着、笑这个平时就常被男生嘲笑的对象。此后几天,几乎全校所有的学生(还有老师)见了他就喊“小东河里的水波浪滔天”,几天后,他没有来学校,一天没来,两天没来,一个星期没来,一个月没来……后来再也没来,听说在生产队放猪。
可以说这位老师的讽刺挖苦毁灭了这个学生的一生。
6.惩罚以后要和学生沟通
说明理由,增强教育的指向性
解释惩罚的原因
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
反馈性原则,指明“出路”不含糊
在否定一个错误行为后,一定要指出应该怎么做;还应了解学生被惩罚后的表现,一旦有改进的行为,就马上予以肯定
  7.惩罚切莫唠叨,就事论事莫牵连
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8.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
旗帜鲜明,不能随心所欲
9.批评与惩罚应该适度
适度性原则。奖惩要与行为结果相称。
奖惩的程度是很重要的,过轻,失去奖惩的意义,无效;轻描淡写
过重,近于残酷专制,带来相反的结果,产生仇恨、蔑视、欺骗、对抗和攻击性,所以程度要相称。小题大做
过于严厉的惩罚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对抗情绪,引起受罚者的回避、不听从行为,甚至引发高度焦虑,因而抑制其学习兴趣,削弱其对不良行为的控制力。
失去对惩罚应有的敏感性,对各种惩罚“习惯成自然”而麻木,甚至引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10.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体罚是对学生给予身体上感到痛苦或极度疲劳的惩罚,并造成学生身心健康损害的侵权行为。体罚和变相体罚是我国现行法律中明令禁止的行为。《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不仅明确规定了禁止体罚,而且对教师体罚学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都做了规定。因此,体罚虽然是惩罚,但体罚是违法的,不仅不应当提倡,而且应该绝对禁止。
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体罚是很普遍的。在500名被调查的6岁~12岁儿童中,有67%经常受父母打骂,某城市已经判决的4155名犯罪青少年中,家庭以打骂为主作为教育方式、手段的占34.5%。
体罚为什么不好?
(1)体罚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外部,不利于反思问题本身;
(2)体罚使学生认为自己为错误付出了代价,有“了账”的感觉;
(3)体罚成为一种宣泄,减轻了思想压力;
(4)体罚给学生做出了倚强凌弱的暴力示范。
&&&&有调查显示,在谈到少年儿童在学校中最怕什么时,30.8%的学生最怕老师批评和体罚,29.5%的学生最怕被人瞧不起,19.4%的学生怕考试,11.3%的学生怕被同学欺负。而经常被老师罚站、罚跑、放学后被罚留校、被老师讽刺、挖苦、责骂、不让进教室听课、罚抄作文或作业多遍、被老师打等的学生的总数占学生的17.1%,偶然有此类经历的学生占24.1%。
&&&11.惩罚方式方法要适当
方法手段本身的教育性。
从奖励本身学习,当学生“好”的行为不断得到表扬的时候,学生很快就会学会如何通过行为来操控成人,
从惩罚方式本身中学习。
要尽可能少用惩罚,一个经常惩罚孩子的家长或教师,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惩罚的目的可能没有达到,反而使孩子学会了粗暴的不顾别人自尊的处世方式。
没有一种强化形式适合于所有的人,当采用的表扬或奖励方式对学生无效时,并不是强化无效,而是没有选择正确的强化方式。
&&&(三)奖励与惩罚实施的共同原则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需要与情感,缺乏对学生的信赖与尊重,从而导致奖惩的各种负面心理效应的产生。
奖惩从来都是“自上而下”,硬性强加在儿童身上的,是成人的傲慢、不尊重、轻视儿童的产物。成人,特别是教师,对孩子有太多的优越感和居高临下的权势,很少有人能控制住自己不去利用这种权势来控制儿童的。而这种欺压、控制、不尊重……正是躲在奖惩行为后面真正伤害儿童的东西,造成长期负面作用的是成人的态度,而不是奖惩本身。
超越控制思维。任何试图控制学生行为的行为必然会遭到学生的抵抗(至少是内心的反感),一旦控制消失或减弱,学生就会恢复原来的行事方式(至少是最低程度的恢复)。
得到学生真正的认同和肯定,告知安排某项任务的原因,点燃他们的好奇心,为他们树立一个榜样,还有要宽容失败行为,帮助他们摆脱被控制的情绪。
注意唤起学生主体内部的自我强化机制。
&&&不要害怕学生成长路上的过错。一个有智慧的教师会绝妙地把学生的过失转化为教育的财富成长的契机
2.标准的一致性,公平性原则
奖惩标准要一致,免除侥幸,避免不公平导致学生困惑或者不服。家庭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要一致,前后一致,避免因人而异,否则学生会怀疑教师实施奖励惩罚的动机,构成个人之间的私怨。此外,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应一致,要注意获得学生集体的支持。教师要说明奖惩的理由,并非顺我者奖,逆我者罚,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惩罚应就事论事,惩罚是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不宜上升为品质与人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公平合理,减少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表现出的偏向性
不要罚了又赏
3.充分沟通的原则
沟通是有效奖惩的关键技术。
第一,充分沟通有助于解释奖惩的意图,解决问题的根源。
第二,充分沟通体现民主教育的特征。
4.奖惩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以表扬为主
无论奖励与惩罚的实施都应该与行为的动机、行为的全过程联系起来,而不应该仅仅指向行为的结果,而且应着眼于它们的远期效果。
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受到奖励与惩罚所留下的联系是不一样的。因为表扬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有明确的努力方向;而批评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批评只告诉不能做的事,而没有告诉他应该做什么。比如,给小孩糖吃,小孩记住的是吃糖前的学习好;小孩挨打,记住的是打后要学习。
惩罚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付出更大的努力学习去避免惩罚,去克服人的惰性,而不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不及格去体验惩罚。但过度的惩罚势必引起极高的焦虑水平,这样不仅会破坏学习,而且还会扩大到其他方面,比如,惩罚的累积的影响导致对整个知识领域的厌恶,导致志向水平的降低,引起回避和退缩反映,导致对学习的自暴自弃。
奖励与惩罚结合起来,奖惩后要注意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
5.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奖惩
“如果你找到了人生的意义,而不再需要这个世界的掌声,你就自由了。”帮助孩子学会找到他/她人生的意义,让孩子获得心灵上的自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