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集邹忌讽齐王纳谏注释翻译

查看: 598|回复: 6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965 小时听众数威望8452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1积分10415UID514845
顶级专家, 积分 104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585 积分
在线时间1965 小时威望8452 注册时间积分10415好友帖子UID514845
& &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邹忌身高八尺多一些,并且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穿戴好衣帽,照了照镜子(里自己的形象),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邹忌)问客人:“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及不上您的美丽啊。”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观察他,自认为(自己的样貌)不如(徐公)美;(又)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形象),更(感觉)远不如(徐公美)。晚上,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思考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因为)畏惧我;客认为我美,(是因为)想要有求于我。”   
& &(邹忌)于是入朝拜见,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畏惧我,我的客人有事情想要求助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王后嫔妃和亲信侍从,没有谁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大王的,在国家中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太厉害了。”   
& &说:“好!”于是发布命令:“能够当面指责我过错的所有大臣、官吏、百姓,授予上等的奖赏;上书劝诫我的,授予中等的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我并能使我的耳朵听闻的,授予下等的奖赏。” 命令刚刚下达时,大臣们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有时候偶尔有人来进谏;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要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这件事,都来齐国朝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期待:吸上好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粮!空气净化器咨询029-焦先生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4611 小时听众数威望9511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0帖子精华0积分14120UID143508
在线时间4611 小时威望9511 注册时间积分14120好友帖子UID1435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965 小时听众数威望8452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1积分10415UID514845
顶级专家, 积分 104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585 积分
在线时间1965 小时威望8452 注册时间积分10415好友帖子UID514845
邹忌(约前385---前319),一作“驺忌”,尊称“驺子”,中国战国时期齐国人。齐桓公田午时的大臣;齐威王田因齐时期,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后又侍齐宣王田辟疆。他曾劝说齐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处罚奸吏,并选荐得力大臣坚守四境,从此齐国渐强。
期待:吸上好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粮!空气净化器咨询029-焦先生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177 小时听众数威望4222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5397UID556235
顶级专家, 积分 53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603 积分
在线时间1177 小时威望4222 注册时间积分5397好友帖子UID556235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965 小时听众数威望8452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1积分10415UID514845
顶级专家, 积分 104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585 积分
在线时间1965 小时威望8452 注册时间积分10415好友帖子UID514845
《成侯邹忌为齐相》提要
人与人之间互相陷害,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者,互相排挤,使用阴谋诡计,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成侯邹忌为齐相,为将,不相说。谓邹忌曰:“共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田忌遂走。——《·齐策一》
成侯邹忌是齐国的相国,田忌是齐国的大,两人感情不睦,互相猜忌。公孙闬献计给邹忌说:“阁下何不策动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胜仗,那是您策划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战败,田忌假如不死在战场,回国也必定枉死在军法之下。”邹忌认为他说得有理,于是劝说齐威王派田忌讨伐魏国。
谁料田忌三战皆胜,邹忌赶紧找公孙闬商量对策。公孙闬就派人带着十斤黄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绍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现在欲图大事,麻烦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卦的人刚走,公孙闬就派人逮捕卖卜的人,在面前验证这番话。田忌闻言大恐,出走避祸。
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好事顷刻变成了坏事。语言的危险性又一次暴露出来。事实上人们的确生活在一个传播的世界中,传播决定了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在于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了。
一本战国策,千千万万个故事,千百年来人却始不得其意,岂不惜哉!
《邯郸之难》原文
邯郸之难,赵求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邹子曰:“不如勿救。”段干纶曰:“弗救,则我不利。”田侯曰:“何哉?”“夫魏氏兼邯郸,其于齐何利哉!”田侯曰:“善。”乃起兵,曰:“军于邯郸之郊。”段干纶曰:“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夫救邯郸,军于其郊,是赵不拔而魏魏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承魏之弊,是赵破而魏弱也。”田侯曰:“善。”乃起兵南攻襄陵。七月,拔。齐因承魏之弊,大破之。
——《·齐策一》
赵都邯郸被魏军围困,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即田侯)召集大臣共同商议,他问道:“救赵和不救赵哪个好些呢?”相国邹忌说:“不如不去救赵。”(邹忌重视人才,举荐人才,信任人才故不言而问之?一阴一阳为周,外加混沌为周全)段干纶说:“不救赵,则对我们将不利。”威王问:“为什么?”段干纶回答说:“让魏国吞并了邯郸,这对我们齐国又有什么好处呢?”齐威王说:“好。”于是出兵救赵,下令“驻军于邯郸郊外。”段干纶说:“我所说的救赵有利或不利,并不是指直接出兵邯郸。解救邯郸之围,如果驻军于邯郸交外,赵、魏两国就会定会休战,这样,赵国既不会被魏国打败,魏国也保全了实力。所以,不如出兵南下,进攻魏国的襄陵,使魏军南北都疲于奔命。若邯郸被魏军攻克,我军就趁魏军疲惫之际去攻击魏军。这样,赵军虽被魏军打败,但魏军又被我军乘机攻击而削弱。”威王说:“好。”于是出兵南下进攻襄陵,七月,邯郸被魏军攻克,齐军趁魏军疲惫之际加紧攻击,大败魏军于桂陵。
《邹忌事宣王》原文
邹忌事宣王,仕人众。宣王不悦。晏首贵使仕人寡,。邹忌谓宣王曰:“忌闻以为有一子之孝,不如有五子之孝。今首之所进仕者,以几何人?”宣王因以晏首壅塞之。——《·齐策一》
邹忌是齐宣王的臣子,他推荐了很多私人,让他们任职,宣王不高兴。”晏首是齐王的公族,推荐的人却不多,宣王很高兴。邹忌便对宣王说:“我听说:‘家里有一个孝子,不如有五个孝子。晏首才推荐了几个贤人呢?”宣王因此认为晏首是堵塞了荐贤之路。
《田忌亡齐而之楚》原文
亡齐而之楚,邹忌代之相。齐恐田忌欲以楚权复于齐,曰:“臣请为留楚。”谓楚王曰:“邹解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权复于齐也。王不如封田忌于江南,以示田忌之不返齐也,邹忌以齐厚事楚。田忌亡人也,而得封,必德王。若复于齐,必以齐事楚。此用二忌之道也。”楚果封之于江南。——《·齐策一》[2]
田忌从齐国逃亡到了楚国,邹忌代替他在齐国当宰相。齐国担心田忌可能凭借在楚国的势力重回齐国,杜赫说:“我请命去让田忌留在楚国”。杜赫对楚宣王说:“齐相邹忌之所以不愿意与楚交好,因为担心亡臣田忌借重楚国政权重返于齐。大王何不封田忌于江南,以此表明田忌不再返齐国,邹忌因此会让齐国宽厚的对待楚国。再者,田忌是个外国逃亡的人,能得到楚国的封地,必定彰显楚王您的大德。等到田忌有机会返回到齐国,同样也会尽力促进两国交好。这才是最恰当的运用邹忌、田忌的办法呀。”楚王果然把田忌封在江南。
个人观点:这故事说明宣王想要消除威王时期留下的大臣,说明君上也对相国邹忌的排挤。
《淳于髡鬼才辩圣贤》原文
昔者,邹忌以鼓琴见齐宣王,宣王善之。邹忌曰:“夫琴所以象政也。”遂为王言琴之象政状及霸王之事。宣王大悦,与语三日,遂拜以为相。齐有稷下先生,喜议政事,邹忌既为齐相,稷下先生淳于髡之属七十二人,皆轻忌,以谓设以辞,邹忌不能及。乃相与俱往见邹忌。
之徒礼倨[jù],邹忌之礼卑。淳于髡等曰:“狐白之裘,补之以弊羊皮,何如?”邹忌曰:“敬诺,请不敢杂贤以不肖。”淳于髡等曰:“方内而员釭,如何?”邹忌曰:“敬诺,请谨门内,不敢留宾客。”淳于髡等曰:“三人共牧一羊,羊不得食,人亦不得息,何如?”邹忌曰:“敬诺,减吏省员,使无扰民也。”淳于髡等三称,邹忌三知之如应响。淳于髡等辞屈而去。邹忌之礼倨,淳于髡等之礼卑。——《·第十六》
以前,邹忌凭借奏琴见到了,齐宣王待他很好,邹忌说,奏琴就像治理国家一样,然后和宣王说琴为什么像治理国家一样以及称霸的事情。宣王非常高兴,和他谈了三天,然后任命他为,齐国有没有得道的人喜欢谈论政事,邹忌已经成为相国这个事情,这些以淳于髡为首的七十二个人,都非常的轻视他,就想在一个场合,和他辩论,邹忌肯定比不上自己,于是约好了全都去见邹忌。
淳于髡他们表现的很傲慢。而邹忌表现的很卑微,淳于髡他们说:“白狐狸的毛皮做的衣服,补上坏羊皮,怎么样?”邹忌说:“尊敬的答复您,不敢这样用差的材料修补好东西”,淳于髡又说:“国内刚强,而对外圆滑,怎么样?”邹忌说:“在内谨慎,而不给外人机会”,淳于髡说。三个人共同养一个羊,羊没有吃饱,人也不能歇息,怎么样?” 邹忌说:“减少税吏,减少官员,这样才能不使人民困扰”,淳于髡等称赞了三次,邹忌三个都知道,而且都对答响亮适合。淳于髡等没有什么说的了,然后离开,邹忌表现的很高傲,而淳于髡等人表现的很卑微!……
《邹忌说琴谏齐王》原文
以鼓琴见威王,威王说而舍之右室。
须臾,王鼓琴,驺忌子推户入曰:“善哉鼓琴!”不说,去琴按剑曰:“夫子见容未察,何以知其善也?”
驺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醳之愉者,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吾是以知其善也。”王曰:“善语音。”驺忌子曰:“何独语音,夫治国家而弭人民皆在其中。”
王又勃然不说曰:“若夫语五音之纪,信未有如夫子者也。若夫治国家而弭人民,又何为乎丝桐之间?”
驺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而舍之愉者,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夫复而不乱者,所以治昌也;连而径者,所以存亡也:故曰琴音调而天下治。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
王曰:“善。”
——《·第十六》
公元前356年,死后,儿子即位。
齐威王迷恋弹琴,经常独自在后宫内抚琴自娱,不理朝政。一晃九年过去了,国家日趋衰败。周边国家看到齐威王如此荒唐,接连起兵进犯,齐国连吃败仗。
一天, 有个名叫邹忌的齐国人,自称是高明的,走进王宫,对侍臣说:“听说大王爱弹琴,我特地前来拜见,为大王抚琴”。侍臣禀报齐威王,齐威王一听很高兴,立即召见邹忌。
邹忌走进内宫聆听齐威王弹琴。听完后,他连声称赞道:“好琴艺呀!好琴艺……”齐威王不等邹忌称赞声落音,连忙问道:“我的琴艺好在哪里?”
邹忌躬身一拜道:“我听大王那大弦弹出来的声音十分庄重,就像一位名君的形象;我听大王从那小弦弹出来的声音是那么清晰明朗,就像一位贤相的形象;大王运用的指法十分精湛纯熟,弹出来的个个音符都十分和谐动听,该深沉的深沉,该舒展的舒展,既灵活多变,又相互协调,就像一个国家明智的政令一样。听到这悦耳的琴声,怎么不令我叫好呢!”
邹忌接着说道:“邹忌与齐威王
弹琴和治理国家一样,必须专心致志。七根琴弦,好似君臣之道,大弦音似春风浩荡,犹如君也;小弦音如山涧溪水,像似臣也;应弹哪根弦就认真地去弹,不应该弹的弦就不要弹,这如同国家政令一样,七弦配合协调,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这正如君臣各尽其责,才能国富民强、政通人和。弹琴和治国的道理一样呀!”
齐威王说:“先生,你的乐理是说到我的心坎里,但是光知道弹琴的道理还不够,必须审知琴音才行,请先生试弹一曲吧。”
邹忌于是离开琴位,两手轻轻舞动,只摆出弹琴的架势,却并没真的去弹。齐威王见邹忌如此这般,恼怒地指责道:“你为何只摆空架子不去真弹琴呢?难道你欺君不成?”
邹忌答道:“臣以弹琴为生业,当然要悉心研究弹琴的技法。大王以治理国家为要务,怎么可以不好好研究治国的大计呢?这就和我抚琴不弹,摆空架子一样。抚琴不弹,就没有办法使您心情舒畅;您有国家不治理,也就没有办法使百姓心满意足。这个道理大王要三思。”
齐威王说:说得好!
齐威王因之醒悟,便和邹忌大谈治国定霸大业。
期待:吸上好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粮!空气净化器咨询029-焦先生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965 小时听众数威望8452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1积分10415UID514845
顶级专家, 积分 1041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585 积分
在线时间1965 小时威望8452 注册时间积分10415好友帖子UID514845
邹忌答道:“臣以弹琴为生业,当然要悉心研究弹琴的技法。大王以治理国家为要务,怎么可以不好好研究治国的大计呢?这就和我抚琴不弹,摆空架子一样。抚琴不弹,就没有办法使您心情舒畅;您有国家不治理,也就没有办法使百姓心满意足。这个道理大王要三思。”
齐威王说:说得好!
齐威王因之醒悟,便和邹忌大谈治国定霸大业。
期待:吸上好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粮!空气净化器咨询029-焦先生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905 小时听众数威望40013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积分50918UID110621
在线时间10905 小时威望40013 注册时间积分50918好友帖子UID110621
.............命令刚刚下达时,大臣们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
明窗净几 罗列布置 篆香居中 佳客玉立相映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及赏析
我的图书馆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及赏析
(6028人评分) 8.4
朝代:两汉 作者:刘向 撰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谤讥 一作:谤议)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邹忌讽齐王纳谏(15册) 《战国策》 邹忌修(长,指身高)八尺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余,形(形体)貌(容貌)i丽(光艳美丽)。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朝(早晨)服(穿戴)衣冠,窥(看,照)镜, (有一天)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
谓(对??说)其妻曰:“我孰与(同??相比,谁(哪一个)??)城北徐公美?” 对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美?”
其妻曰:“君美甚(很,非常),徐公何(怎么)能及(比得上)君也!” 他的妻子说:“您美得很,徐公怎么能够比得上您呢?”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徐公比,谁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说:“徐公怎么能够比得上您呢?”
旦日(第二天),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问之(客人):“吾与徐公孰(谁,哪一个)美?” 第二天,有一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美?”
客曰:“徐公不若(不如)君之(取独)美也。” 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
明日(第二天),徐公来,孰(同熟,仔细)视(看)之(代词,指徐公,他),自以为(认为)不如; 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美);
窥(kuī照)镜而自视(看),又弗(不)如远甚(很,非常)。 又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地不如(他)。
暮(晚上)寝(睡觉)而思(想)之(这件事,指与徐公比美这件事), 晚上睡觉时想这件事,
曰:“吾妻之(取独)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以??为美)我者,私(偏爱)我也; (醒悟)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
妾之美我者,畏(害怕)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想要)有求于(对于,表对象)我也。” 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要有求于我。”
于是入朝(朝廷)见(拜见)威王,曰:“臣诚(的确)知不如徐公美。 于是,(邹忌)到朝廷上去拜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美。
臣之(的,助词)妻私(偏爱)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认为)美于(比,表比较)徐公。 (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今(现在)齐地(土地)方(方圆)千里(指纵横各千里),百二十城, 现在齐国土地纵横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
宫妇左右(国君身边的近臣)莫(无,没有)不私王,朝廷之(的)臣莫(没有不)不畏王, 宫里的姬妾及身边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臣子没有不惧怕大王的,
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莫不(没有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代指当今的现象),王之(取独)蔽(受蒙蔽,这里指)甚(厉害,严重)矣。” 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想有求于大王的。由此看来,大王受的蒙蔽很严重啦。”
王曰:“善(说得好)。”乃(于是就)下(颁布,下达)令: 齐威王说:“说得好!”于是就下了命令:
“群(众)臣吏民,能面(当面)刺(指责、批评)寡人之(的)过(过错)者,受上(上等)赏; “众多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批评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上(呈上)书谏(直言规劝)寡人者,受中赏; 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
能谤(公开议论、指责)讥(批评、指责)于(在,表处所)市朝(公共场所), 能够在公共场所中议论、指责(我的过错),
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寡人之耳者(使我听到的),受下赏。” 使我听到的,受下等奖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门庭像集市一样。形容人多); 命令刚刚发布,众多大臣进规劝的话,宫门口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
数月之后,时时(有时)而间(偶然)进; 几个月后,(大臣们)有时偶然进谏;
期年(满一年)之后,虽(即使)欲(想要)言,无可进者。 一年之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可进的了。
燕、赵、韩、魏闻(听说)之(指齐威王纳谏这种情况),皆(都)朝(朝拜)于(到,表对象)齐。 燕、赵、韩、魏各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
此所谓(所说的)战胜于(在,表处所)朝廷。 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服,名词作动词,穿戴)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5、受上赏(上,头等的,上等的,方位名词作形容词) 一词多义 1、修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指身高)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拜 ,朝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
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疑问代词,谁,哪一个)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孰同“熟”,仔细 ) 4、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诚心诚意)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如果) 5、间 又何间焉
参与,动词 时时而间进
间或,偶然 6、美 吾孰与徐公美(美丽,形容词) 吾妻之美我者 (认为美或以??为美,意动词)(意动用法: 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其实它也是古代汉语的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 这种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7、上 受上赏(上,头等的,上等的,方位名词作形容词) 上书谏寡人者 (呈上) 8、下 受下赏(下等) 乃下令(颁布,下达) 9、以 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 必以分人 (把) 何以战(用,凭,靠) 必以情(按照,根据) 10、于 欲有求于我也(对于,表对象) 皆以美于徐公(比,表比较) 能谤讥于市朝(在,表处所) 皆朝于齐(到,表对象) 战胜于朝廷(在,表处所) 9、之 齐国之美丽者也(的) 孰视之(代徐公) 暮寝而思之(代与徐公比美这件事) 吾妻之美我者(取独) 臣之妻私臣(的) 王之蔽甚矣(取独) 燕、赵、韩、魏闻之(指齐威王纳谏这种情况)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取独) 臣之妾畏臣(的)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由此观之(代当今的现象) 期年之后(不译) 妾之美我者(取独) 客之美我者(取独)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的)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的)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 数月之后(不译) 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 。
古义:土地方圆面积。今义:名词,指具体的地点,处所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古义:国君身边的近臣。今义:方位词 3、明日,徐公来 。
古义:第二天 。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4、能谤讥于市朝 。
古义:指责,劝谏(中性词)
今义:诽谤,讥讽(贬义词) 5、窥镜而自视 。
古义:看,照 。
今义:偷偷地看 6、面刺寡人之过者。 古义:批评,指责
今义:(尖锐的东西)扎入或穿透 通假字: 孰视之
“孰”通”熟”, 仔细 邹忌修八尺有余
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文言句式:(倒装句: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翻译成??是??) 2、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状语后置(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5、有求于我也。状语后置(于我有求也) 6、能谤讥讽于市朝。状语后置(能于市朝谤讥) 7、皆以美于徐公。状语后置(皆以于徐公美) 8、皆朝于齐。状语后置(皆于齐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邹忌讽齐王纳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