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学生小班自主性观察记录,有效进行作文评改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互批自改提高水平-发布港网,免费的信息发布平台
免费信息发布,尽在发布港!
您当前的位置:&>&&>&
“作文不嫌百遍改”,从某种程度上说:“好的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可当前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作文,许多教师呕心沥血,不知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进行“精批细改”,可学生拿到老师批好的作文,只是瞥一眼分数就塞入抽屉了事,对评语和修改意见于不顾,收效甚微。如何扭转这一局面?本人从训练学生互批自改作文这一步切入,作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制定计划,统筹安排,确定自改的训练点。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调动作文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作文的质量,必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根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和各年级作文训练的不同要求,教师首先必须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拟订出与之相应的学期自改训练计划,然后确定好每一次自改训练的“点”。如:对初中记叙文的自改训练,我安排了“记叙的要素和顺序”、“材料与中心”、“详略与中心”、“描写的方法”等自改的点;对说明文的自改,则设计“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等点。这些“点”的设置,既要使它与其他各“点”保持有机的联系,又使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既体现学期自改训练计划,又必须是本次训练的重点。当然,这些“点”的设置,在难易程度上,必须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由易到难、由少到多、渐次推进的顺序。总之,计划的拟订和训练点的确定,使学生练有方向、有目的,改有重点、可以避免自改活动中面面俱到和无所适从的现象。
二、多种形式的评改提高评改及写作水平。
1、小组评议,各自修改。
作文后,学生以组为单位组成评议小组,每个学生读自己的文章,听后其他成员指出不够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特别要帮助提出修改设想,作者一一记下来,然后各自根据大家的意见和设想反复修改,直至自己感到满意。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说得实在(),多数学生通过这种聚众人意见于一身的评改,文章比原来的好了许多。
2、互评互改,取长补短。
多数学生要强好胜、要强的心理是存在的。即使是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拿到同学的作文,都想要看出一点破绽,提出点修改意见,以表现自己的能力。所以,作文后交换习作,进行评改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大多数学生边认真阅读,边用规定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有时同作者一起探讨修改,精力集中,兴趣浓厚。
小作者拿到同学修改过的文章,多数学生也能详细、反复看上几遍,了解修改意图,或根据所提修改意见,自己再行修改,使之成为一篇比较满意的习作。
这样参与评改,既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和提高了阅读、评改、写作的能力,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久而久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一计多得。
3、仿照范文,自评自改。
教材是最好的范文,无论是思想、内容、写作技巧,都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典范,让学生仿效范文,自评自改。这种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
在学完说明文单元后,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熟悉的事物,尝试写一篇小小说明文。由于说明文学生还是尝试写作,所以有些作品不如人意,此时,把几篇范文再通过课件展示,进行一一的写作方法简介,指明要点,再让学生合作,进行二次修改,学生就初步掌握了方法,改出来的文章,写作条理和重点方面都大有进步。
4、教师下水,事半功倍
教师下水文,在作文指导课上有着非凡的意义,比范读、范写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共鸣,从而从心理上改变学生对作文的厌倦,而且模仿、学习起来更具兴味。
《开学第一天》好多学生的习作记流水帐似的,没有突出重点,也缺乏生动的细节描写。我在指导评改时,借用几篇典型文章,让大家自读自评,分析不足,明确了本次作文评改的重点是把怎样活动写具体。尔后,课件出示了自己的下水文,学生的兴趣马上就来了。读一读,说一说,联系自己改一改,当修改后的文章拿到手中,我惊喜地发现,二次作文生动具体多了。
5、集体评改,人人动手。
对一些特别有修改价值的文章随时用电脑打印下来,发给每个学生,共同讨论,只提出一些修改意见,然后让每位学生根据修改意见,发挥自己的才能,进行修改。
或者先让学生各自修改,再进行小组讨论修改,最后进行集体讨论修改,也可以教师诵读要讨论修改的文章后,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充分说明理由,比较优劣,挑选最恰当的再行修改。有时对同一毛病有许多修改意见,教师不急于评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讨论酝酿,聚学生正确意见,进行恰当点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味和感受进行比较,决定取舍。给学生于自主性,发挥独创性,培养创新精神。
另外,指导学生评改的步骤也很重要。首先,要看全局,再研究局部。全局和局部评改完后,再从头到尾读一遍,从全局出发,看一看评改得是否恰当。基本上没什么问题,才算定局。
三、教师的复批复改。
学生的自改作文活动,可以说是一次集作文评述与欣赏、作文训练、体验生活于一体的多元性活动,但是学生由于受自身的思()想认识、知识储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他们的批改终究不能与教师的批改划等号,不可能像教师那样高层次地、深入地批改,既教书、又育人的全方位的批改。《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中说:“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因此,在学生自改后,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再批改,并把复改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反之,教师如果不作再批改,学生就无法知道自己批改的得失,最终就会丧失自改的积极性。但是,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教师就不必对全体学生的作文作再批改了,只要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习作作抽样批改就行了。
另外,教师在批语上,对修改符号也要统一,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使他们终身受用。如果在评改作文时使用的修改符号不统一,学生在自改时,也会常常套用教师的批改符号,因此不规范。因此,教师要以修改符号来规范学生,不断强化,熟练运用,统一要求。"; //修改登录后标签的内容
return { tmpTagName: paraId1, tmpInnerHtml: paraId2 }; //生成访问器
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第01期
编辑出版:新课程学习(下)杂志编辑部
主办: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周期:月刊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种:中文;&&&&&&&ISSN:X
电子杂志订阅
本期:8.00元&&&&
全年:6.40元/期,全年12期,
立即节省:19.20元
分享:&&&&&
其他年期订购&&&全选 &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
与新课程学习(下)类似的杂志,也很不错哦!
您最近的浏览记录论文发表期刊
职称论文范文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服务号:dolunwen
论文发表代理相关文章
<a href=""
<a href=""
<a href=""
<a href=""
<a href=""
<a href=""
<a href=""
<a href=""
<a href=""
<a href=""
论文发表代理热门文章
步步高论文发表网,10年专业级职称论文发表机构,最受欢迎的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169; 版权所有
备案号:津ICP备号-1.
【合作】站长QQ:145177导读:有效作文评改方法初探,日常作文批改中,一、现状:传统作文评改方法大多低效甚至无效,1、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教学作文时“指导→作文→批改→讲评”,从作文到批改脱节,许多师生错误地认为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仅仅是教师的事,作文本发下来后,学生看一下等第只要不是“重做”就开始做下一次作文,学生作文进步小,作文本交上去一般情况是二周左右才能把作文本发下来,虽然要写20次作文,但 有效作文评改方法初探 日常作文批改中,只有经过认真的修改,才能使文章文质兼美。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也都是经过反复推敲、修改才与读者见面的。 一、现状:传统作文评改方法大多低效甚至无效 1、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教学作文时“指导→作文→批改→讲评”。学生习作时“吸收信息→输出信息→反馈信息→评价信息”。整个教学过程是属于单向的信息反馈。教师“一言堂”,把学生的习作收上来后,凭个人的喜好给学生打一个等第,写几句“八股文”总批,从作文到批改脱节,许多师生错误地认为作文的批改和讲评仅仅是教师的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甚至无动于衷。作文本发下来后,学生看一下等第只要不是“重做”就开始做下一次作文。 2、写作周期长,数量不足,信息反馈不及时,学生作文进步小。作文本交上去一般情况是二周左右才能把作文本发下来,一个学期,虽然要写20次作文,但分为了“大\、\小\作文两本,批改的周期过长。由于时间过长,学生已经没有了当初写作的热情,也没有兴趣面对老师批改之处进行反省,更没有学生会根据老师的评语,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再修改。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学生写作兴趣不高,作文进步小,同时,还占用了教师可贵的教学研究的时间。 这样的批改方法就是叶圣陶老先生口中说的“徒劳无动的批改”。我们大多数老师也觉得无效,然而它却实实在在的仍然盘踞在现在的小学作文批改中。
二、解决的策略
针对上述传统作文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的弊端,近两年来我借鉴前辈们互改作文的经验,在班上进行了学生互批作文教学实践,一直在践行一种主体参与式的作文评改模式――“自改―互改―自改―小组评价”模式今天自认为还初见成效,虽不是什么经验之谈,更有班门弄斧弄斧之嫌,但求前辈斧正。我的具体做法是: 1、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稿打好后,学生先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分几步批改,先改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再改病句、不通顺的句段,接着找与中心无关的材料,然后按照本次训练的重点进行评改,最后写出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并自己给出分数。 2、组内同学互相评改。把全班同学分组,一般是前后桌4―6人为一合作小组(最佳结构是作文水平高与低协调搭配,同样4―6人为一合作小组)。向学生指明该修改的内容和修改的要求、方法,使学生既得到具体的指导,又得到实在的训练。在评改实践中,既教其知,又授其法。重点消除学生“不知何处改,怎么改”的盲目心理。要求学生自改、互改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 否则就是放任自流。批改前教师应提供标准,让学生批改有据可依。我们的标准是这样的: a、字体是否美观、端正、书面是否干净、整洁;错别字,要求将错e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在旁批处打上方框;标点,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书名号的使用,错误的在原文中打上标记,在旁批处修改。b、字数是否达标,中年级字数应达300字以上,高年级高数应达400字以上。c、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实,有没有分段,结构是否完整。d、语言是否通顺,不疙疙瘩瘩,是否简练,不重复、不拢挥么适欠褡既罚忻挥
用上适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引用等。要将病句在原文下划M线,在旁批中或原文中批改。当然,在批改过程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求也有所不同,以免部分学生总达不到要求,产生惧怕心理。批改时也分几步用铅笔批改。先改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再改病句、不通顺的句段,接着找与中心无关的材料,然后按照本次训练的重点进行评改,最后写出自己觉得对方写得好的地方和你的建议,按总分100分给出分数签上评改人的尊姓大名。 3、自己二次修改。学生自己针对意见、建议进行修改,修改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养成做事精益求精的习惯。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经历艰辛,才能有所收获。最好是重写一遍,水平提升很快。 4、小组内交流评优。学生的习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小组内推选一篇较好的作文参加班级评比。对班级评比中获得一、二名的习作采用张贴上墙、班级小报等方法在班级内发表。 5、最后把多次作文的优秀篇目及评语收集,审核后编印成册,在班上传阅,赠送给家长。
三、实际操作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每次习作都要确定训练重点。每一次作文,教师都要把训练重点明确地出示给学生,围绕中心组织材料,语句通顺,首尾呼应,开头要吸引读者眼球等,在打作文稿和评改作文时让学生围绕训练重点进行训练和评改。一次评改只设一个重点。
2、必须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 3、及时检查。评改之后可验收,看评改是否认真,并分别给予表扬
和批评。 4、要与作后讲评相结合。 四、这样做的好处: 1、能够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教给学生自主性评改作文的方法,使他们学会思索、学会学习,又能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以及认真作业、反复修改的良好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能减轻教师负担,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教师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同学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且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容易激发教师的智力潜能与创造潜能。还可将节省的大量用笔批改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作文指导备课和作后讲评的准备中去。 3、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因为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帮别人改作文,改后别人是要细看的,改得不好,那同学必然要来问个究竟,有时还会请其他同学评理,甚至缠到老师那儿去,这样,自己就会丢面子。出于这种心理,在互相逐一批改时,每个学生都尽量地想把别人的作文改得上道儿,说得在理儿。久而久之,就使学生养成一种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能举一反三,在以后的写作中克服不足,发扬长处,不断提高水平。修改过程中学生可以知道什么样的表述是好的,什么样的表述是不好的。 4、帮别人更改作文的同时,可以找到别人写得好的地方,相互学习。
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和短处,自己引以为戒,也是好事,在思想也多了一个互相交流、开放的机会。 看到别人写得不好的,还可以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5、可以提供学生互相欣赏的平台。学生写的作文,就好像是他心底里的秘密,一般都不轻易给别人看,而且现在的孩子,一般都唯我独尊,不懂得欣赏别人的优点。不少孩子都因为缺乏欣赏别人、赏识别人的胸襟而活得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因此为孩子搭建这个互相欣赏的平台,对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显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他们的评语里,经常出现一些充满激励的评语,这些出自同龄人的评语,能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6、信息反馈及时,学生对自己作文的优缺点也有一个大致了解,作文进步就大了。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提高了,对后期作文也有帮助了。 7、把学生作文的优秀篇目编印成册,赠送给家长。学生可以获得父母的表扬,老师的喜欢,同学的羡慕和认可,能提高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从个人成长的角度看,它能够提高你的自信心,能切实提高你的作文水平,而且能激发你更大的阅读和写作的热情。而阅读和写作本身都是开发人的智商的一种途径,所以对学生的成长也很重要。 总之,作文评改的现状是评改低效甚至无效的居多,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信息反馈不及时。学生具有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一环。运用“自改―互改―自改―小组评价”模式,教其知,
授其法,教师提供标准,学生先自行修改,再在小组内交流,互相修改作文,分几步用铅笔批改,自己针对意见、建议进行二次修改或重写,分组推选优秀作文,全班评选发表。这样的评改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被动者变为主动者,从老师批改的中解脱出来,不再单调的接受老师的指导,学生可以可以积极的发挥自己的思维和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生动活泼的进行作文练习。能培养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和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能举一反三,在以后的写作中扬长避短,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还能减轻教师负担,可以提供学生互相欣赏的平台信息反馈及时,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包含总结汇报、党团工作、文档下载、专业文献、考试资料、教学研究、外语学习、行业论文以及有效作文评改方法初探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主性 年级管理 学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