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理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

要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作者:转载 &&& 发布时间:
点击数:303
在教育实践中,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当今,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创新中求得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创造型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顺乎时代,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对大、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基本途径有: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启发学生主动质疑问难;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习惯;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学生具有创造必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关键词:创造力 大、中学生 培养
一、什么是创造力??????????????????????? (3)
二、怎样开展培养创造力???????????????????? (4)
三、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4)
(一)启发学生主动质疑问难????????????????? (4)
(二)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解决问题????????????? (5)
(三)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6)
(四)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6)
(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8)
(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8)
四、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9)
(一)目前大学生创造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 ???????????(9)
(二)对策建议???????????????????????(10)
1、开设创造学课程,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 (10)
2、帮助学生建构有利于创造发展的知识结构??????????(11)
3、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12)
4、注重科学研究、积极进行创造实践?????????????(13)
要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是所有人在不同程序上都具有的一种特性,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当今,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创新中求得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创造型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顺乎时代,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般说来,民主与自由的气氛是创造力发展的条件,而扼杀创造性的东西是经常性的评头品足和横加指责。创造性思维往往以违反常理和不合逻辑的形式出现。创造性的设想开始总不可能至善至美,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偏激的,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更是如此。社会与教育环境要能容忍,给予充分的信任,让学生能充分利用环境去创造。各科教学要运用促使创造力发展的原则和方法。课堂上师生、同学之间的共同探讨,相互激励的民主空气,有利于新见解的出现。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诱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观察同一事物,培养他们整体、全面的观察能力,激励学生猜测、抢答,一题多解,多作多写。例如,说4是8的一半,通常人们会回答“是。”如果接着再问:“0是8的一半,对吗?”经过一段思考的时间后,大多数人才同意这一说法(8是由两个0上下相叠而成的)。这时如果再问“3是8的一半”,人们很快就会看到将8竖着分为两半,则是两个3。
开设利于创造的思维训练课,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方面。学校应该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设计训练专题,扩散思维训练,摆脱习惯性思维训练等。创造力的生成常常表现在变通性,思维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产生超常的构想,提出新观念;流畅性,反应既快又多,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观念;独特性,对事物具有不寻常的独特见解。我们的训练课在于让学生学会转换思维的角度,用新的眼光来重新认识身边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更好地看到问题情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和锻炼创造性思维。学生一旦习惯于这种思维过程,当再次遇到不熟悉的问题时,他就会想到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为自己遇到的新挑战、新情景或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学校经常性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活动中,要求学生人人动手,搞一些小制作 、小发明等。同时,要进行信息教育,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利用各种方法、媒介、机会来猎取、掌握大量的信息,为创造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诚然,我们还应该重视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特别要强化学生自信心和锲而不舍的毅力,以及面对挫折的耐受力等方面的训练。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合格人才的事业,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场所基本上都在课堂,各种学科都担负着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责任,尤其是母语教学,学生所接触的是祖国几千年所沉淀的最优秀的文化,语文教学所培养的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又是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基础,因此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有责无旁贷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力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的一种普遍特征。因此,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能的。我们不能奢望每个学生都成为非凡的创造者,但我们完全可以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心理基础上充分发展其创造才能。在学校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总的说来,只有在学生的创造活动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造精神,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资料,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启发学生主动质疑问难
所谓“质疑问难”,就是要勇于提出疑问,并为解疑而不耻下问,敢于攻关。中学生生活在一个空前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里,对他们来说,新事物层出不穷,疑惑也会接踵而来。由于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对观察到的各种事物常常会提出许多问题,他们提的问题,绝不会都是有价值的,提出的问题有的甚至是可笑的。然而,这正是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开始。发明家的创造正是从质疑问难开始,从解疑入手的。从有疑到解疑到创新,这正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以史丰收创立“快速计算法”为例,普通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都是从低位算起的,而史丰收在十一岁时就对这人人熟知的运算法则提出怀疑。他认为由于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存在,加法、乘法运算的结果与其运算顺序是无关的。现在通行的低位算起的运算法则与读数写数的顺序不一致与人们口算的一般习惯也相矛盾,可不可以把读、写、看、算四者结合起来呢?正是这种质疑问难的钻研精神推动着他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高位算起运算中的进位规律,创立了独具一格的“快速计算法”。可见,大胆生疑、勇于解疑、敢于创新,是创造人才的一种宝贵品质。
培养中学生这种品质,首先,应当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勇于发问。对他们的发问,教师要耐心予以解释,不可挫伤他们的好奇心,一时说不清楚的,也要鼓励他们去继续探索研究。其次,要引导学生有目的设疑。疑,包括无意的和有意的。无意的即见什么问什么,这在中学生当中是普遍的、多数的。有意的即为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去设疑、解疑。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无意设疑向有意设疑发展,这样才会使疑问与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再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和学生一起设疑,并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逐步解疑,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识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二)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解决问题
纵观各级各类学校的现行教材,习题解答、学习参考书,多数是采用一问一答式论述问题、解答问题的方法。这一方面说明高度集中了人类历史所积累的科研成果,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也从中发现,这种传统刻板式的一问一答的学习内容在束缚着学生的创造力,使之长时间地固定在一种传统的解决问题、论证问题的方法上。这样久而久之就使学生的思维容量趋于僵化,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的。在这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工作中,明显暴露的问题:一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等着老师“灌”,这就颠倒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二是学生所学的内容是机械死板的条文,学过之后,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而创造力是靠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开拓他们的思路,坚持手脑并用,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来促进发展的。所以必须从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当前的信息传递从内容到方法日益丰富多彩,而教科书在丰富性、新颖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显露,所以,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角度来看,第一课堂的教学仅仅是一个方面,同时应当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各种学科小组的科技活动,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来说是多方面的非常重要的。
(三)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传统教学禁止学生猜想,这是不利于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学生所面临的是没有现成答案,也没有旧例可循的一些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两条途径,一是依靠尝试错误的方法,不断淘汰无效尝试,最后找到解题方案。二是依靠猜想,判断思考方向,提出一个可能性较大的假设,然后加以检验。如一位数学教师讲解分数除法时,教材上对有关运算法则是这样概括的:“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它乘以原分数的倒数。”老师讲完后,一个学生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数除以分数,能不能将分子除以分子,分母除以分母呢?”教师信任地望着这个学生说:“你看呢?”这个学生不加思索地说:“我看是可以的。”当老师让他叙述一下道理时,这个学生却无言答对。因为他不过是根据分数乘法法则而提出的这个带有直觉性的猜想并没有什么充分的依据。这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算题,让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演算。一个学生按老师讲解的法则计算,一个是刚才发表过不同看法的学生让他按照自己的设想去算。两种算法结果是一样的。学生的猜想被证实了。由于这个学生的求知欲受到保护,他的猜想得到鼓励和引导,所以他不但学得的知识完整,而且他的创造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四)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所谓聚合性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标准,在多种假设或方案中确认选择一种最理想、最合适的设想,得出一个标准的固定结论。所谓发散性思维则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其结果可以由已知导致未知,发现新事物、新理论。因此,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是创造思维的核心,也是测定创造力的标志之一。
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发散性思维具有三个特征:流畅、变通和独特。流畅,指智力活动畅通少阻,灵敏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这是发散性思维的量的指标,只要不离开问题,发散量越大越好。变通,指思考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局限于某一方面,不受消极定势的桎梏,因而能产生超常的构思,提出不同习俗的新观念。独特,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因而,它能更多地代表着发散性思维的本质。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应当从培养其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入手。而要培养这三种特征,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发散性思维的机会,安排一些能刺激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环境,逐渐养成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在这个方面,奥斯本发明的“开窍反应”法是有一定作用的,“开窍反应”法是一种班级集体讨论方式,不过,这种集体讨论,不同于一般的集体讨论,它不集中于单一的“正确答案”,而是鼓励学生以问题为出发点,去寻找尽可能多的解答和答案。例如,让一个班的学生集体讨论平常物体的非常用途,就是这种方法的应用《课堂教育心理学》(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26页。。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我国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作文教学中的“一事多写”(对同一事物用不同体裁作文),都与此类似,都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
流畅、变通和独特,这三个特征是互相联系的,我们曾用“1=?\"的问题在140多人中作过一次小实验,一位高一的学生说:“1=0+1,1=5-4,1=1×1,1=99÷99,1=5+3-7,1=5÷5,1=48÷48,1=11,1=85-35,1=12,1=13,1=1k(k为任何实数),1=1……”他干脆说:“说不完,1=n+1-n(n代表任何数),1还等于两个连续数之差的绝对值。”能流畅才能变通,变通本身也是一种流畅,只有能流畅又能变通,才可能有超乎寻常的独特观念。因此,对这三个特征的培养也是统一的。
在中学阶段,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着广阔的天地,不仅在第一课堂的各种教学中(如语文教学中的一词多义,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可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在第二课堂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也可以促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一是要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灵活变通;二是要讲究提问的内容和方式,少提那些可用“是”、“非”、“对”、“错”回答的问题。如关于可能性推测的问题,属性枚举方面的问题。此外,让学生为一篇写好的文章加标题,要求尽可能贴切、新颖。这些方式都会有力地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所谓逻辑思维是指依据已有的知识和事实,遵循一定法则,按照严密的步骤进行抽象、概括、判断、推理,从已知到未知,把握事物本质的认识过程。在创造活动中,学生依靠直觉思维,提出大胆猜想、假设,这些假设能否成立,还必须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周密的论证。
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资料表明,高智力不一定能保证一个人有创造性活动,但低智力肯定有损于创造活动。因此,智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智力又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核心的。因此,我们在强调发展创造思维时,决没有理由贬低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永远是人的思维最基本的形式。
此外,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发现问题过程中,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他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能性也就越大。在提出假设阶段,知识经验丰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系和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由此可见,学生的创造力是与他们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基本思维方式的训练都是密切相关的。
(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在第一课堂的各科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各种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条件。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指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的学习情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运用设问、提问、作业、实验等方式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教师究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呢?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关键在于从问题的刺激情境到问题解决的过程,这个“解答距”确定的难点是否适当。“解答距”的实质就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解决之间的差距、矛盾或不平衡性。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消灭差距,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与教师提出的问题之间的不平衡性转化为相对平衡,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一般说来,教师提出难度适中,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典型问题,是教师创设的最佳问题情境。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贯彻始终,根据教学的进程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教师可以适时地、灵活多样地创设各种不同“解答距”的问题情境,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目前大学生创造能力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们对大学生创造能力所做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从总体上来说,创造的欲望比较强烈、激情比较高涨,对于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同时也有着比较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作为年轻人,勇于突破传统,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不随便盲从,相对喜欢冒险。大学生总体来讲还是一个比较有活力的潜在的创造群体。但是,大学生在创造力的形成和发挥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大学生在创造认知上存在一定盲区,对创造性思维缺乏一般的了解。而对创造性思维认识的浅陋,必然使学生在对其运用时也缺乏足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发散不开、突破常规的能力欠佳。另外,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欠佳的原因还在于,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从小学开始,学生几乎完全依赖于老师,在思维的培养上只是按老师和书本的导向去记忆知识,而缺少问题意识的培养,缺少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的训练。另一方面,受成长环境影响,家长、老师或前辈的权威不容挑战的现实环境,使得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敢越雷池一步,思维发展的空间受到了限制,并且年龄越大所受禁锢也越大。
另外,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也不够合理,知识结构的缺陷,使大学生的创造性活动缺少了必要的硬件支撑。有的同学虽然知识面较宽,但均不够精深;有的同学由于学习目的的功利性,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应付需要考试的专业课,则限制了知识面的拓宽;很多同学对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关注不够,这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对于本专业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大多数同学缺乏对科学探索的主动性。
再者,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挥棒,一切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其它能力得不到锻炼和培养,学生在知识增长的同时,兴趣、能力、个性却在悄然萎缩。而“木桶效应”却显示,决定人们成功与否的,恰恰是木桶中最短的那根木头。更多家长关注的只是孩子的考试成绩,对于孩子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品质的培养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对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教育方法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学校因为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陈旧,也没有很好的调动起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社会对一些标新立异的行为,也缺乏必要的包容与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促使人们创造的一个主要动力,但调查显示,作为国家未来栋梁之才的大学生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另人堪忧。从价值观上来看,同学们大都认可对社会的贡献,但具体到自身的选择时,大多数同学又背离了这种价值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大量信息的涌入,多元价值的碰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学生思想的矛盾性和对功利的屈从性。失去了责任感和崇高信念的支撑,人们会变得浮躁、急功近利,这种心态下的创造成果也就很难有深远的社会价值。
(二)对策建议1、开设创造学课程,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
创造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学习和锻炼中不断提高的。一些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在教育中对学生的创造力加以训练,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在大学课堂里,美国最早开设了“创造力开发与训练”课程,一些大公司还声明只有修完这门课程,才有资格被接受为该公司职员;资源贫瘠的日本,战后一直坚持“技术立国、发明致富”,从幼儿教育阶段便开始进行创造教育,并把创造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因而能一跃为经济强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高校也开设了“创造学”等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我省的郑州大学等多所高校也开设了这门课。实践证明,“创造力”课程不仅使大学生认识了创造,走进了创造,也极大程度地培养了他们的创造人格、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开设创造学课程,学习创造技能,全面提高大学生创造能力,是必须的,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也是一切创造活动的灵魂。创造性思维包括比较、分类、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也包括直觉、灵感、形象、情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从思维方向上讲,它包括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其中,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既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也不受现有知识的局限,使人们的思维在空间和时间上得以充分延伸,发散思维能使人针对问题提出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方案,特别是一些别出心裁、出人意料的见解,使问题得到奇迹般的解决。它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环节。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就要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机会,安排一些能刺激学生发散思维的环境,养成学生多方向、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习惯。美国“创造学之父”奥斯本的“开窍反映法”就能起到一定的训练作用。“开窍反映法”采取集体讨论的形式,讨论不集中于单一的正确答案,而鼓励学生以问题为出发点,去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创造性思维训练除了融入学科课堂教学中外,开设专门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课也是很有必要的,这种训练在国外已经搞了几十年了,国内也有很多学校开设了这门课,事实证明,受过创造性思维专门训练的学生,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品质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帮助学生建构有利于创造发展的知识结构
创造需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没有知识便无法创造。学愈博则思愈远,知识和经验越丰富,思维也就越有广度和深度,从而也就越有助于人们创造水平的提高和创造潜力的发挥。大学生学习知识不应该只是被动接受,而应该主动地去探索;所掌握的知识也不应该是支离破碎,而应该是系统全面的。大学生要围绕自己的成材目标,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需要很好地把握以下几个关系:
首先,专与博的统一。即所谓的“T”型知识结构,“―”代表广度,“|”代表深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创造性思维得以发生的重要基础。
也就是说人们必须以一两个有着相当深度的专业知识为主,同时还要有广泛的和相邻相关学科的知识。专业知识必须结合其它学科包括人文学科知识,并与之形成一个互补的结构,才更有利于思维的扩散。否则其思维空间就会狭小,其创造成果就会受限制。[4]作为学校,我们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书籍、报刊、杂志,畅通学生获得信息的各种渠道,使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思想,使其在专业上能够深入进去。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关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
其次,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的统一。理论知识相对一般、抽象,经验知识则相对特殊、具体,创造性思维要求这两方面的知识要合理结合、互相渗透,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过于倾向任何一方都会失之偏颇。而大学生大多缺乏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习惯和机会。因此,我们除了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外,还要对学生的实习、实验课予以更多的重视,多组织一些课外兴趣小组和创造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经验知识。
再者,一般性知识与方法性知识的统一。这里的一般性知识是指各学科知识的内容,而方法性知识则是指有关研究知识、运用知识的方法方面的知识。二者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鱼”与“渔”的关系。一般性的知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而只有自觉灵活地运用各种掌握知识的方法,才能使创造性思维得以实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教会他们做科研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最后,基础知识与前沿知识的统一。创造性思维要求主体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前沿知识。任何创新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如果不了解前沿状况,也就谈不上创造和突破。在平时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要经常把专业的前沿动态渗透在教学中。学校也要经常请一些知名专家给学生做这方面的报告,使学生能够开阔眼界,不作井底之蛙。
3、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社会及历史责任感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动力来源之一。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对创造性劳动的热爱,能形成一个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等内在信念,以动机的形式参与主体的创造活动,激励主体为实现理想和创造目标而忘我的工作。[5]创造体现的不仅是创造主体的天赋或才能,而且还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爱因斯坦曾讲到,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应该关心人类,“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人类,而不至于成为祸害”。他认为人应该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因此,所有有志于进行创造的人,都必须树立为社会、为人类服务的高尚情操,才能真正取得巨大的创造性成果。
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人堪忧,社会责任感的匮乏,必然导致创造动力的不足,从而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要唤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他们发自内心的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爱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从而唤醒他们对祖国命运的责任感和对祖国繁荣的自豪感。[6]具体方法,除了课堂上言传身教外,还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比如可以组织学生搜集爱国主义的名言警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孔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等,然后让学生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场合展示出来。也可以组织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辩论赛或演讲会,让学生在准备过程中不自觉的受到影响。还可以邀请英雄模范人物到学校做报告,让学生在榜样的力量下受到感染。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参观革命胜地等、不忘国耻。让同学们了解中华民族从衰落到繁荣的复兴之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同学们真正理解国家兴亡同自身发展的关系,从而肩负起历史所赋予的责任。
4、注重科学研究、积极进行创造实践
游泳只有在水里才能学会,创造性素质也只有在创造实践中才能养成和发展。创造实践是帮助大学生培养创造性意识、创造性品质及创造性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应该把学习和创造很好地结合起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创造活动,同时在创造实践中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深化。早在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就提出大学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大学生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做实验、参与课题研究等一系列实践,将所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勤于思考,勇于探究,对培养锻炼研究和创新能力很有帮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教学计划中就明文规定,大学生从低年级起就得参加科学研究。纽约州立大学的科研班子中,大多数都是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每周至少1/3的时间要到实验室工作。而我国目前,学生还基本停留在只“学”不“研”的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作为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科研、创造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实验室、阅览室、图书馆、网络资源等应向学生自由敞开,教师应把科研活动引入教学过程,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学生作为自己课题研究的助手。指导帮助学生成立各种科技小组或兴趣小组等,组织学生对一些课题进行研讨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一些企业实地参观,积极组织和帮助学生参加一些科技、创新或创业类的比赛,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不断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创新关乎民族的崛起与振兴,关乎国家的兴旺与发达。而要实现自主创新,构建创新型国家,摆在首位的就是要有第一流的创造性人才。大、中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决定了我们国家未来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对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势必要成为时代的课题。
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新时代的大、中学生肩负着创新的使命,肩负着祖国的未来。让我们重视科技、重视教育,增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形成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充分挖掘每一位大、中学生的创造潜能,使之形成巨大的创新合力,从而增强民族竞争力,最终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本文共1页&
相关文章 主题词:&&
上海普惠英才进修学校地址:浦东新区商城路1986号二楼&&&& 电话:021-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号当前在线人数:41;累计访问人数:116224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造性戏剧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