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断桥残雪的作文《山上的小屋》写的是什么意思?

有谁知道残雪的《山上的小屋》到底表达什么意思? - 知乎2被浏览687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浅析残雪小说中的小屋意象_参考网
浅析残雪小说中的小屋意象
房鑫残雪是中国当代文学先锋派的代表人物,在促进中国文学发展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残雪以怪诞、荒谬的叙述方法和写作形式创造了独特的文学世界,她的小说个性鲜明,并且有着很多怪诞、奇特的意境,“小屋”就是很具代表性的一种。她的很多作品中都出现了小屋,这让人们看到残雪对于世界、人性的失望,但是失望并不是绝望,在少数的几部作品中,小屋也带给人微弱的希望,将作者灵魂深处的情感以及体验表达出来,同时小屋意象也与人的心灵世界密切联系。本文就残雪小说中的小屋意象进行研究。残雪小说中有很多意象,且复杂纷繁,但是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蕴含着解开残雪小说之谜的钥匙。残雪所写的人灵魂内面的风景是无法通过普通的形式展现出来的,但是意象能够将抽象的思想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作者通过塑造意象,让读者更好地感受精神世界中特殊的情感体会。基本上残雪的每一部小说中都有意象,有些意象在不同作品中反復出现,比如本文的“小屋”,这能够为研究残雪的小说创作提供依据和切入点。一、小屋意象的象征意味20世界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大量西方思潮涌入,很多先锋小说作家打破传统束缚,开始对各种语言以及文本进行创作,如格非、残雪、余华、马原等。在这些小说作家中,残雪表现得最为坚毅和执著。残雪的小说中有一种展现人性丑陋以及时代恐惧的内容,但是作者并不是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象征的方法进行表达,这也是为什么残雪的作品会给人神秘、荒诞的原因之一。在残雪的小说中,小屋意象通过很多形式出现,其象征的意味是存在差异的。残雪小说中小屋意象主要有:《山上的小屋》中的“山上的小屋”、《雾》中“潮湿的仓库”、《归途》中“草原尽头的房子”、《旷野里》中“空旷的黑屋”、《天堂里的对话》之三中“想象中的空屋”等。其整体意象的象征意味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深深地失望1.生存环境的孤独、昏暗通常而言,小屋其实是一种居住的场所,表现的应该是人类的生存空间,人们的很多基本的生理行为都是在小屋中进行的,如吃饭、睡觉等。残雪也将所描写的人物放在生活中最为普遍的小屋,但是小说的小屋与人们传统上理解的房屋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通常来讲,屋子代表的是一种家庭的和谐,表达出的是家庭的温暖与亲情。而残雪则将这种传统意义上的房屋颠覆,用狭窄的生存空间、压抑的时代环境以及被永久囚困的灵魂代替。《苍老的浮云》中,女主人公为了防止周边人的窥视,故意将自己禁锢在有铁栅栏的小屋中,在这狭小、幽暗的空间中,其逐渐萎缩,最终消亡。《污水上的肥皂泡》中,睡觉之前,母亲要把厨房的窗户关得大响,用木棍将门抵死。对于母亲而言,厨房就是象征着其生存空间的小屋。小说中,母亲与女儿之间没有关爱和亲情,尽管在血缘上证明是母女,但是她们之间的心墙以及鸿沟是无法冲破和逾越的。不管是哪一部小说中的主人公,它们都生活在狭小的、密闭的空间中,这些小屋将人与外界隔绝开来,将人的躯体与心灵全都封闭在小屋中,自己只有一个黑暗、狭窄的空间活动。2.时代的压抑、沉闷残雪的父母在1957年被划为右派,父亲遭批斗,母亲则被下放进行劳改。残雪从小可以说是在外祖母的照顾下成长的,其外祖母是一个有点神经质的怪老人,“她擅长编造故事和半夜赶鬼,睡眠中会突然惊醒,而且听得见泥土骚响和墙壁的嗡嗡声”。这对于以后残雪的性格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革”之后,残雪开始创作,对她而言,童年的阴影和“文革”的迷狂都使其心灵上留下了不可抹去的烙印。残雪通过荒诞的表现手法将“文革”期间自己无法言说的屈辱、绝望以及悲痛展现出来。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小屋也可以说象征着那个时代压抑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例如,《山上的小屋》中,月光下,小偷在叙述者房子周围徘徊,趁机将抽屉翻得乱七八糟,家人将其最爱的死蜻蜓、死蛾子践踏,这些都表现出叙述者自身的隐私被暴露出来,政治狠狠地践踏着尊严;《苍老的浮云》中,残雪塑造了偷窥者,如围着别人房子侦察的岳父、通过镜子偷窥别人的慕兰、从门缝向内窥探的更善无等。但是不论是谁,她们都没能逃脱命运的摆布,其实错不在她们,而是那个荒谬的时代,因此她们也只能在黑暗的小屋中,等待命运的安排,被恐惧紧紧围绕。3.人的灵魂被困住、囚禁残雪经历了那个十分动荡的年代,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将那个年代的疯狂杀戮讲述出来。她在将人类生存的悲剧展示出来的同时,也写出了现实对人类灵魂的囚禁,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中,灵魂发生蜕变,黯然失色。残雪的小说中,小屋就好比人们当前的生活秩序,个人的灵魂被现实的围墙囚禁,要冲破围墙走出去,也就意味着要推翻现实生活的秩序。《归途》写的是人的灵魂从自由走向禁锢,最开篇,小说的主人公无拘无束地走在辽阔的草地上,并且善良、纯真。但是有一天,他进入屋子后,发现这与想象中的屋子并不一样,这时便出现动摇,想要逃离。但是这屋子进来容易,出去难。就像每个人的人生,在不同的时期都会遇到不同的小屋,现有的生活秩序将人套牢,灵魂被屋子囚禁,无法自由地伸展,最终必然会萎缩、消失。但是在《旷野里》,主人公最后在梦中走出了小屋,进入广阔的田野,这是与现实的一种对抗,从禁锢的小屋中逃离出来,表明主人公了解当前的现状,并且想要打破这种现状,逃离被继续束缚的小屋。但是,残雪带给人们的并不是惊喜,而是更大的痛苦,尽管逃离到旷野中,但是周边是茫茫的黑夜,看不到出路、找不到光明、盼不到希望,能够感受到的依旧是无尽的恐惧与黑暗。(二)希望的闪现虽然作者深感失望,但是这并不表明她是绝望的。在残雪的少数作品中,小屋意象不再代表囚禁、压抑,而是一种独立的精神世界,在绝望中闪现着微弱的光,是那个污浊社会中难得的一片净土,也是人们灵魂的寄托。
例如,《末世爱情》中四爷的“空屋”,这是四爷以及所有人追求的一种独立的精神空间,就像四爷的邻居老刘说的:“要是我家多一间房子,我也要像子夜那样让它空着。”即使最后房子被拆了,但是地基还有,并且已经深入到人的内心中、灵魂中。《天堂的对话(之二)》中,小屋是从前的家园,是丧失了的、独立的灵魂的空间。残雪的小说满含失望,但是在失望中也有微弱的光闪现着。残雪作为现代派的作家,执著地探求着人内心深处的黑暗,对人的生存以及心理潜意识进行关注。二、小屋意象与人的心灵世界残雪小说中的意象有些代表着心灵世界的变化,由于人们有着不同的心灵世界,因此人性是复杂的。心灵的世界是有层次的、复杂的,是人们接受外部信息转化的世界,也可以说是人本我栖息的地方,人们受到世界中各种欲望的蚕食后,最后会退回到心灵的家园。残雪觉得灵魂中有很多不同的自我,因此其小说其实就是各种自我的交流,不同模样(如理性、世俗、艺术、理想、死亡)的“我”在精神的世界里纠缠。残雪所写的美不是传统的美,而是一种混沌的、富有生命力的美,是一种最为原始和自然的美,与后来社会发展而来的理性、文明之美是不同的。残雪笔下与心灵世界相对应的就是建筑意象,也就是人们的居所,建筑是人造的,因此在象征学中,建筑与人的心灵有着密切的联系。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房子在梦里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梦中房子里发生的事常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自己就是那所房子。其实在残雪的小说中,描绘的意象与现实是有联系的,但是这种联系就好像处于虚幻之中。建筑本身的真实并不重要,只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指代,残雪笔下的小屋等建筑意象,与心灵世界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对于残雪而言,她从来没有在现实的家中获得安全感,父母的变故、外婆离去、“文革”的动荡等,这让她对于家的归属感都是否定的,在其内心深处就开始构筑属于自己的家,只有她一个人的家。对于她的心灵之家,残雪是这样写的:“也许我要回去的地方并不是‘家里,而是一间自己熟悉的房子……关上房门,思维立刻就变得流畅了……我不在家的时候,‘家是多么空虚。”这个家其实就是心底最为真实的自我,当“我”找到我,回归自我,就会获得一定的安全感,并不需要依靠外界寻求内心的平静,如果“我”迷失了,家就会空虚,自己也会迷茫。寻找家其实就是寻找小屋,也就是自我寻找的过程。《山中的小屋》中,残雪在开篇就写道:“在我家屋后的荒山上,有一座木板搭起来的小屋。”这座在荒山上的小屋,其实代表的就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很多现代人缺失信仰,在荒山上,渴望自我的人依旧想要建造信仰的小屋,就像《荒原》中描写的一样。“我”常做的事情就是清理自己的抽屉,在《走近无意识》中,荣格曾将人的心灵比作抽屉,清理抽屉其实也就是对自我的审视,但是人无法全部了解自己,因此,抽屉也是没有办法整理、清理好的。“我”常不经意地看到小屋,也确信小屋是存在的,“我一回到屋里……就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杉木皮搭成的屋顶,那形象隔得十分近,你一定也看到過,实际上,我们家里人全都看到过。的确有一个人蹲在那里面。”在这里,残雪不再使用原有的叙述方法,而是与读者对话,让读者认识到其实每个人都可能见过这个小屋。残雪觉得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内心世界,小屋中蹲着的那个人其实就是被日常压抑久了的真实自我。因为“他”白天被压抑,只能在晚上出来活动,因此“他的眼眶下有两大团紫晕,那是熬夜的结果”。后来,主人公“我”的体验都以小屋作为中心进行,当“我”无法清理好自己的抽屉,也就是内心时,就会感到痛苦、焦虑,而家人也不希望“我”找到更深层次的自我,对“我”产生敌意,并想要阻止“我”的寻找行为。而“我”在努力地对小屋进行描述,让自己相信小屋是存在的。但是,世俗的人们并不希望找到隐藏的自己,他们享受这种浑浑度日的现状,因为找到深层次的自我会让自己感到痛苦,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因此对于提出小屋的人,他们是十分仇视的,并试图阻止其寻找小屋。实际上,人们在梦中都有寻找那个遗失的自我。虽然追求小屋让“我”十分痛苦,但是“我”被深深地吸引,小说的末尾以“我”到山上寻找小屋未果而终结。这部小说以小屋作为核心意象,残雪在引导读者感受小说发现本真自我的主题。当人们在意象的大海中迷失时,就应该跟着小屋这个意象,也就是小说中“我”追寻自我的道路,不会在意象的海洋中迷失。小屋意象中,房间也是重要的内容,每个人的心底都有心灵的房间,《旷野中》表面是写一对夫妻在空旷、黑暗的房间中对话,其实这是人在梦境中的一种自我对话。小说开头这样写道:“那天晚上,她睡下去,忽然发现自己没睡着,于是起身。”这其实就是进入梦境之后主人公的一种自我意识,起身后发现心灵房间中的丈夫,在对话中,更深一步地了解这所房子的故事。“从她是小孩子的时候起,寓所里就有这么多空房间,又大、又黑,一个又一个,全是一式一样的。她从来也没数清它们究竟有多少个。”童年的人都是内心清澈的,心灵的居所在孩童时代就有了生长的种子,人们想要将心灵中的这份隐秘空间保留下来,它是人独特、独立灵魂的发源地以及生长的地方。但是,后来“他”来了,人们心中的空房子被占领,并且“他”霸道地将房间的窗台上种上黄杨木。这并没有经过主人的同意,时间久了有些人甚至会忘了这些房间,将房门永远关上。在生活中,人们是无法避免“他”的闯入,“他”充满攻击性和理性,是强势的。现代文明是无法对房间的空虚进行填补的。最终,《旷野里》的丈夫种的黄杨树只能枯萎。因为房间要比黄杨木、比“他”更长久地存在,所以最终也只能是黄杨木妥协,而不是房间。黄杨木死后,“他”很气愤,说:“这地方什么也长不成,一片荒蛮。”“他”觉得,房间之所以要存在就是被人们利用,从而实现其价值,因此长不了东西的房间就是荒蛮的,也就像不能按照世界规律实现价值的人生一样,并不是成功的。但是,“他”不知道,其实有的房间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空”,这并不是荒蛮的房子,其中定然会孕育出灵魂之花。
实际上,空房间的存在与现实社会中寸土寸金的想法是背道而驰的,就像房地产开发商一样,他们想要开发到最后一块土地,使其具有商业价值,并不想留下最后一片净土为灵魂提供栖息之地。《末世爱情》中的四爷就有一间房是空着的,因此受到人们的非议,房间空着不做他用,大家都十分愤怒。对于这间空房,人们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表面上是厌恶,实际上很羡慕四爷,也想像四爷一样有一间空房。但是在拥挤的城市,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权利的,想要在世俗的重压下有一片自由的心灵空间,就必须付出代价,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天赋。四爷的房子被高楼环绕,最终还是被拆掉了,这也就表现出一个人想要在城市发展中保持独特,不被异化是很难的。如今,人们都已经习惯了现代化的思维方式,住到高楼中,四爷小矮屋的记忆也就逐渐淡化。其实,老祖宗留下的思维并不容易磨灭,例如,白话文在社会交流中取代了文言文,但是传统思维依旧很难被改变。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经将一些记忆深深地印在人们的灵魂中,即使表面上淡忘了,在记忆的深处依旧有它们的身影,那熟悉的矮屋子依旧是人们梦想中的场景。残雪通过全新的视角将其作为精神发展的背景,按照人们内心的发展规律将一条充满鲜血的变革之路描述出来。残雪的小说中还有旧楼上的隐秘阁楼,这属于个人修炼心灵的秘密基地,在这个私人领域中,主人公可以有不被世俗所接受的爱好。例如,在《麻雀》中,主人公无意间得到了一只小麻雀,并将它养在阁楼中,结果引起了很多关注,他们看起来好像不同意我养小麻雀,其实却十分羡慕我,这只麻雀也不打算学习飞行,不打算离开阁楼回到自然,就沉浸在阁楼中自己的世界里。因为要养小麻雀,“我”变得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开始不在乎别人的议论,也敢违背上司的命令。最后,“我”勇敢地面对自己,能够真正大胆地喂养这只小麻雀。这里麻雀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这样一个没有完全与世俗脱离的閣楼房间,虽然它要高于意识世界,但是这不是空中楼阁,遥不可及,主人公可以随时随地进出阁楼,能够在心灵与世俗的世界中“喂养”真我,最终使真我不断长大。三、结语残雪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直达人的精神,对人的灵魂进行审视,她创造的小说不仅是个体表面的生活经验,还超越这种经验,通过变形、夸张的方式进行叙述,将人类生存中的困境、焦虑和恐惧等展现出来。残雪的创作是通过意象的工具唤起人们的情感记忆,使读者体会其要表达的意境;通过意向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灵魂的牵制与撕扯,表现出人的精神灵魂。残雪的小说创作从来不是对初级的、表面的事物进行构想,而是挖掘更深层次的、更有力量的东西。(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7年21期
牡丹的其它文章浅析残雪的小说《山上的小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析残雪的小说《山上的小屋》
ISO体系专员|
总评分3.2|
浏览量438422
用知识赚钱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残雪《山上的小屋》的象征意义--《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04期
残雪《山上的小屋》的象征意义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I207.425【正文快照】:
残雪 ① 的小说在现代中国文学中是一个异数 ,她独特、荒诞、创新的写作风格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使她获得了最具争论性的声誉。如杜迈可教授所指出的 ,残雪是“当前最反传统、最现代派的中国女作家 ,……她所有的小说都是非写实的 ,甚至于一些严肃的评论家们认为她的作品真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李广琼;[J];船山学刊;2004年02期
黄传波;[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陈硕;[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赵鸿飞;;[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吴玉杰;;[J];艺术广角;2010年02期
罗帆;;[J];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爱勇;;[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栗丹;[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星;[D];湘潭大学;2010年
张光霞;[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戴玉;[D];西南大学;2008年
司见南;[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刘秀真;[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王会彩;[D];南昌大学;2008年
刘海燕;[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李柳枫;[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曾美玲;[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赵聪;[D];湖南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彬彬;[J];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01期
王绯;;[J];文学评论;198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项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刘秀真;;[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饶先来;;[J];滇池;1999年12期
王亚平;徐刚;;[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钱理群;[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黄秀生;[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侯岩;;[J];文教资料;2011年24期
刘智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施畅;;[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06期
赵春丰;王艳军;;[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爱勇;;[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栗丹;[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夏建华;[D];南昌大学;2010年
郝艳利;[D];河北大学;2011年
李大军;[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孙立新;[D];安徽大学;2002年
姚艳玉;[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周东升;[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魏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冀明俊;[D];华侨大学;2007年
曹颖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司见南;[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解玺璋;[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佘丹清;[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佘丹清;[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叶立文;;[J];长江学术;2006年02期
高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李小敏;;[J];城市问题;2006年09期
李广琼;[J];船山学刊;2004年02期
卢清华;周芬芬;;[J];船山学刊;2006年03期
龚曙光;[J];当代文坛;1988年04期
张玉娟;[J];当代文坛;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中华读书报;2004年
;[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彦利;[D];山东大学;2005年
栗丹;[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唐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丹霞;[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张京;[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黄海阔;[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吴世琴;[D];兰州大学;2006年
申哲辉;[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穆厚琴;[D];苏州大学;2006年
戴玉;[D];西南大学;2008年
姚莹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董外平;[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刘海燕;[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巧文;江少英;;[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0年04期
周芳;张智;;[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罗璠;胡亮才;;[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易瑛;[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星;[D];湘潭大学;2010年
黄玲;[D];湘潭大学;2010年
张顺吉;[D];吉林大学;2011年
姜伟利;[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伍清玲;[D];中南大学;2011年
唐玉超;[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曹颖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仵亚平;[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姚莹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王会彩;[D];南昌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大河;[J];青年文学;2004年12期
钱定平;[J];文艺争鸣;2005年01期
史铁生;;[J];党政干部参考;2011年03期
了一容;[J];朔方;2002年10期
史铁生;;[J];中外文摘;2011年05期
王立礼;[J];外国文学;1990年06期
史铁生;;[J];散文选刊;2011年02期
阿韦;[J];阅读与写作;2002年10期
史铁生;;[J];上海文学;2011年02期
李鹏斌;[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兰珍;;[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郭沫若;;[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李安纲;;[A];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郑江义;;[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红英;;[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二)[C];2005年
彭国建;;[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李安纲;;[A];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郭红;;[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季明;;[A];老兵话当年(第五辑)[C];2004年
王娟娟;;[A];我们的父母——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五师中原分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叶尤刚;[N];中国工商报;2003年
魏雅华;[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3年
贾明高 杜鹃 本报记者 陈岳海;[N];四川日报;2006年
;[N];中华读书报;2004年
刘云伶;[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杨祖媛?马腾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傅春荣;[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陈丽彬;[N];福建日报;2007年
王久辛;[N];文学报;2004年
陈俊珺;[N];解放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清茹;[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申载春;[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何林军;[D];复旦大学;2004年
杨学民;[D];复旦大学;2004年
王宏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陆焱;[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于秀娟;[D];南开大学;2009年
魏文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苏建新;[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袁承志;[D];清华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英明;[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余菁;[D];安徽大学;2003年
马云飞;[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王倩倩;[D];山东大学;2008年
赵婷婷;[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卢纬世;[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刘媛媛;[D];安徽大学;2007年
王秀丽;[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黄禅真;[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唐丽丽;[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残雪 山上的小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