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到湖州志和中学教育学校放心吗

厌学在家的孩子
特训学校致力于网瘾、叛逆、厌学、早恋等特殊青少年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和系统,采访过不少这样的学校之后,我们脑子里有了一个基本的印象:严格的军事化+调整行为习惯+感恩教育+一定的心理转化。虽然不少学校会配有心理老师,细细观察之下,有走过场之嫌。鲜有新意,此间会有什么惊喜吗?
长沙志和特训学校,离长沙机场不远,风景倒是不错。五月的鲜花,开满原野,学校自己的无公害蔬菜正是收获的季节。
起先来到志和特训学校,看不出有什么特别来,短暂的采访结束,刚好赶上周六志和的演讲比赛。校长邀请我们旁听演讲,这倒是个机会。学校的叶老师给我们做了简短的介绍。他说,这些孩子内心负面情绪太多,以前在家里听的都是老师、家长的责备,因而,他要为他们找回一点正能量,于是,布置了一个这样的题:XX
夸我 XXX。刚布置完的时候,学生叫苦不迭:老师,如果你让我写 XX 批评我
XX,我可以写一大堆。夸我?我写不出。“我拒绝了他们。“叶老师笑咪咪地说,“要让他们慢慢想。”
进到教室,叶老师给同学做了简单的介绍:后面有三位报社来的记者,你们今天要好好表现。
听着他们的演讲,我有小小的吃惊:来特训学校的孩子相当多有厌学倾向,因而,对几乎所有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有抵触,大部分会直接告诉你:“不会写。”?但这个学校的孩子似乎有不少同学都能写点东西,看起来,至少在文字表达方面,他们已经有了可观的改进。略显遗憾的是,有些孩子的文章仍落俗套,内容里有些空话套话,这部分文章听起来会略显沉闷无趣。“不该对他们要求太高”,我在心里说。
然而,接下来就听到了奇文。一位略嫌腼腆的男孩子上台: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异性夸我长的帅。
举座哗然。没有听清的,从大家的反应中听出要有好戏开场,赶紧打听:什么什么,他说什么?
“以前在家里面,总会有许多叔叔阿姨长辈他们夸我的耳朵大,长的好,以后一定是个帅哥,没准还是个官,耳朵大,有福。以前,我还不相信,认为夸我的那些人是在我爸妈面前献献殷勤罢了。
可上了初中,我自己都不得不相信了,因为有一些女同学给我写情书,告白,说她喜欢我,刚开始,我以为她们逗我寻开心呢,就没理她们,可后来又陆续有女同学给我告白,那时,我照了照镜子,摸了摸自己的脸,那是我自己第一次认为自己长的萌萌哒,挺不错,不枉那些女同学喜欢我了。不过,我单纯,一个都没答应。后来我越长越大,当然也越长越帅了,有越来越多的女同学主动找我搭话,刚开始,挺不习惯,女同学找我说话,我会脸红,会害羞,后面,慢慢就好了,跟女同学讲话时,面不改色,心不跳。
再后来,就没后来了,因为我来到了志和特训学校,来改变自身不好的诸如厌学、叛逆等习惯。“
这样的奇文一出,大家精神顿时一振。接下来是念一段笑一段,有女生一边掩嘴笑,一边说“切——”。几个同事刚开始还有矜持在,到后来,就和这帮学生一起笑起来了。
演讲结束,我很吃惊,因为类似的文章还有两篇,如果这里的学生可以如此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这里的老师一定做了相当不错的工作,因为这在大多数学校是很难想像的事情。在很多其他的学校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会觉得:尺度太大,思想不健康。要看到这样自由真切的文章,不仅是文化老师,心理老师也需要做很多出色的工作,孩子们才能如此这般。
接下来和学校的老师们做了探讨。大家结论一致:不能说文章表达的思想是完全健康的,毕竟文章体现的自恋有些过度。但在这个年龄也在正常范围,至少他的情感是真实的,细节生动具体,比那些套话更有生命力。从青少年心理成长角度而言,这样的自爱或者自恋的情感只有让他表达出来,才好做更进一步的引导,如果闷在心里,反倒不健康。
结束采访,我们对湖南志和特训学校这个团队有了些敬意。感觉到他们对孩子的理解和包容,而这,真是很多家长和学校所不具备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2016深圳志和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粤ICP备号电话:(免长途费)
技术支持:蒲公英
青少年成长教育领导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志和智律师事务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