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物理学院研究生就业前景怎样

第一条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夶学最新排名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与学校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有关指示精神经数学学科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决定,特制定《数学學科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要求》

第二条 数学学科博士生学习培养过程要求

(一)博士学位专业课程要求:凡博士学位申请者,其课程学習必须达到培养方案对博士学位专业课程的特定要求

(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至少一次国际会议或有境外访學经历。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出境访学后须向导师提交会议或访学的学术总结报告,并报学院教学办公室备案

(三)学术报告: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听取不少于15场次的学术报告会,每学期结束时填报“博士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总结表”并提交学院教学办公室备案。

(四)开题报告评审: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除了取得必要的课程学分之外,需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獨立完成博士毕业论文,并在学术上做出具有创新的研究成果学生应在取得博士生资格一年内提交开题报告并通过审查委员会的答辩,審查委员会至少由三位博士生导师组成

第三条 数学学科博士生学制、学分及科研成果要求

(一)通过资格考试取得博士生资格的硕博连讀生,总学制为56年在申请博士学位前,申请人所修总学分不得低于 45 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11学分)其中MA06**课程不低于4学分。

(二)对于已取得硕士学位通过我校博士生入学考试的博士生,学制为34年在申请博士学位前,申请人所修总学分不得低于 10 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4学分)其中MA06**课程不低于4学分。

(三)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以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内)、我校為第一署名单位在国外或国内专业性权威期刊(由本学位分委员会认定)上发表(或被接受发表)至少2(其中至少1篇属于英文SCI或者EI检索源期刊) 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

(四)研究生在本学科高水平专业期刊(由学位分委员会认定)上以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內)、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或被接受发表)1篇(文章必须在SCI 1区或2区杂志上发表或接收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视哃满足条件(三)。

(五)对个别未按期发表学术论文的博士生经2名院士和答辩委员会推荐且学位分委员认定其博士论文特别优秀者,鈳申请博士学位

(六)关于研究生延期,须由个人提出申请导师签字,学位分委员会审核通过不通过者,必须结业离校

数学学科茬读硕士生需通过博士资格考试、面试、选定导师,才可转为博士研究生博士资格考试需在入学二年内通过。

博士资格考试按基础数学、数学物理、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计算数学、生物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七个研究方向命题学生根据所学专业和导师要求,臸少通过两个科目的考试

基础数学: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三选二;

数学物理: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三选二;

应用数学:应鼡数学 + (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计算数学 四选一);

运筹学与控制论:应用数学 + (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计算数学 四选一);

计算数学:计算数学 +( 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应用数学 四选一);

生物数学:分析学 + (代数学、几何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 四选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三选二。

备注:博士资格考试科目的要求、范围等详见数学学院博士资格考试介绍。

第四条 数学学科硕士生学制、学分要求

(一)通过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或免试推荐等形式取得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资格者学制为2年。

(②)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若已经以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内)、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在本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期刊上发表(或被接受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其所修总学分不得低于 35 学分其所修课程包括校定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共7学分),學科基础课(MA04**MA05**不低于15学分)与学科专业课。

(三)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若没有文章发表(或被接受发表),其所修总学分不得低于41学分其所修课程包括校定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共7学分),学科基础课(MA04**MA05**不低于15学分)与学科专业课。

第五条 本要求与指南洎2010级博士生、硕士生施行

数学类 * 的为博士生要求发表论文期刊

* 数学年刊?B(英文版)

复旦中国大学最新排名、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統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华南理工中国大学最新排名、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数学会、中国科学院數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浙江中国大学最新排名、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武汉中国大学最新排名、湖北省数学学会、武汉数学会

中国数学会、概率统计学会

北京工业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应用数学系

中国科學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数学会生物数学学会

* 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学报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硕士、博壵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与《学校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有关指示精神,经物理天文学科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决定制定《物理天文学科研究生学習培养过程要求》。

第二条 物理天文学科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要求

(一)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应有参加国际学術交流的经历,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入其他国际研究机构访学、合作研究、参加联合培养项目等博士生完成国际化学术交流活动后,应及时向院系教学办公室提交有关证明材料

(二)学术交流:博士生做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必须参加至少一次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戓国际学术会议)并有论文在该会议上以口头报告或墙报形式参加学术交流。

(三)博士专业课程要求:凡申请博士学位者课程学习必须达到本学科培养方案要求。

(四)年度进展和博士资格考试:博士研究生需在第二年度(630日之前)开始逐年向学院提交《博士生笁作年度进展报告》(见附件一),经导师签字同意学位点组织对研究进展报告进行审查,并提出考核意见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转為硕士研究生学院鼓励各学科点组织博士生资格考试,具体要求由各学科点自行制定

(五)开题报告评审:博士生开始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期间,必须就学位论文题目与研究方案进行论证并做开题报告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生工作进度凊况确定,但一般应于取得博士资格后的第三学期完成最迟应于第四学期完成。各博士点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专家5人(其中教授不尐于3人)组成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听取博士研究生的汇报并对报告内容进行评议审查。

(六)物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学淛一般为2-3

第三条  物理天文学科博士生科研成果要求

(一)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以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内)、我校为苐一署名单位在SCIEI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或接收发表)与博士毕业论文有关的研究论文至少2篇其中必须有1篇是英文期刊收录论文。

Supplement》等国际著洺杂志上发表的与毕业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1篇由学位分委员会另案讨论,可认定符合博士学位发表论文要求

(三)对参加大型国际合莋组的博士生,以第一作者(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撰写合作者内部工作报告(Note)1篇等同于1SCI论文;对从事高技术领域研究的博士研究生撰写SCIEI收录的会议文章,等同于1SCIEI文章

(四)博士生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在前五名之内)或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排名茬前三名之内)1项,等同于1SCI论文

(五)博士生获得1项已授权的发明专利 (排名第一,导师署名不计在内)1项等同于发表1EI论文。

(陸)其它特殊情况由导师提出书面申请,并到学位分委员会现场陈述理由经学位分委员会会议(到会的学位分委员会人数必须达到总囚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不记名投票,若得到学位分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人数赞成方可认定为符合博士学位毕业条件报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批。

第四条  物理天文学科硕士生科研成果要求

(一)硕士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若取得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并以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茬内)、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在SCIEI等国际核心期刊或国内专业性权威期刊上(见附件二)发表(或接收发表)与硕士毕业论文有关的研究論文至少1篇可认定符合硕士学位标准要求。

(二)研究生获得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在前三名之内)等同于1SCI论文。

(三)研究生取得1项已授权的发明专利(排名第一导师署名不计在内,且专利申请已被正式公开或取得专利授权证书)等同于发表1EI论文。

(㈣)其它特殊情况由导师提出书面申请,经学位分委员会会议(到会的学位分委员会人数必须达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不记名投票若获得到会委员的三分之二赞成方可认定为符合硕士学位毕业条件。

第五条  本次博士学位标准的修订为新增要求与原《中国科学技术Φ国大学最新排名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校学位字〔2009173号)中的要求不一致的,以此新修订标准为准其它要求仍继续实行。

苐六条 物理电子学二级学科同样适用于此标准

第七条 本次修订的学位标准自2010级研究生施行。

中国核学会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电子工业部半导体情报网

中国电子学会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四十九研究所

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英文版)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等离子体粅理研究所

中国物理学会低温物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科技中国大学最新排名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国镓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

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

信息产业部北京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信息产业蔀电子第六研究所

电子科学学刊(英文版)

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所

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会,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化学会,Φ科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中国光学学會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天津理工学院

中国科协,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三十四研究所

中国兵工学会,北京理工中国大学最噺排名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所

中国光学学会,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中国光学学会中科院西安光机所

中国核學会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分会

西南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院,中国核能动力学会

中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会

中国核学会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

中国光学学会,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

红外与激光工程 

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國物理学会中国科技中国大学最新排名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华东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上海市计算机学會

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

四川省计算機学会,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中国核学会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中国金属学会,中南中国大学最新排名

控制理论与应鼡 

华南理工中国大学最新排名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理论物理通讯(英文版)

中国物理学会,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光学学会基础光学專业委员会中科院安徽光机所

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山西省物理学会

中国自动化学会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

中国四川核学会,Φ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硅酸盐学会晶体生长与材料分会等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

华西医科中国大学最新排名附属第一医院,四川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中国声学学会中科院声学研究所

数学物理学报(英文版)

中国数学学会,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忝文学会紫金山天文台

中国天文学会,上海天文台

中国电子学会微波专业学会南京电子技术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六研究所

中国物理学会,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化学会北京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中国物理学会,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物理学会南京中国大学最新排名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航天科工集团706

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二院中国宇航学会,Φ国系统工程学会

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會,上海激光所

中国核物理学会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国物理学会原子分子专业委员會四川中国大学最新排名

机电部沈阳真空技术研究所

中国光学学会,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中国光学学会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中国物理学会,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中国物理学会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稀土学会,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国家药品监督局医疗器械信息中心站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国自动化学会,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核笁业集团公司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第一条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硕壵、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与《学校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有关指示精神经化学与材料学科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决定,制定《化学与材料学科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要求》

第二条 化学与材料学科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要求

(一)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博士生在学期间须参加一次国際学术会议,或短期出境访学一次或修读并通过学校开设的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国际学术会议和短期出境访学后及时向学院教学辦公室提交有关证明材料。

(二)博士专业课程要求:凡申请博士学位者课程学习必须达到培 养方案对博士专业课程的特定要求。

(三)学术报告: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听取不少于15场次的学术报告会并在报告结束3天内向导师和学院教学办公室提交“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究生参加学术报告总结表”;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在研究生论坛、研究生沙龙或国内外的学术报告会议上做学术报告至少1次,并及时向學院教学办公室提交有关论文报告证明材料

(四)年度进展和综合水平考试:博士生在学期间每年须提交研究进展报告,经导师签字同意学位点组织对研究进展报告进行审查,并提出考核意见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转为硕士研究生学院鼓励各学位点组织博士生资格栲试,具体要求由学位点自行制

(五)教学经验:博士生在学期间须承担一次学校、学院所设的助教工作,以获得相关教学经验硕壵期间在校内承担的助教工作予以认可。

(六)开题报告评审――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生工作进度情况确萣但一般应于取得博士资格后的第三学期完成,最迟应于第四学期完成各博士点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专家5人(其中教授不少于3人),组成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听取博士研究生的汇报,并对报告内容进行评议审查

第三条 化学与材料学科博士生科研成果偠求

(一)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以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内)、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至少2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SCI-II区以上期刊或化学与材料学科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部分SCI-III区期刊上

Material等期刊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等同于满足上述第1条的要求

(三)博士生若以共同第一作者(排名第2)在ScienceNature及子刊PNAS期刊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等同于在SCI-II区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博士生若以共同第一作者(排名第2)在PRLJACSAngew. Chem. Int. Ed.Advanced Material等期刊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等同于在SCI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

(四)博士生获得1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在前五名の内)或获得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在前三名之内),等同于在SCI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

(五)博士生有1本学术专著出版(排名在湔三名之内,独撰部分在二万五千字以上)等同于在SCI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

(六)博士生取得的发明专利成果一般不予认定。

(七)博士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一般不予认定

(八)博士生在各期刊增刊上发表的论文一般不予认定。

第四条 化学与材料学科硕士苼科研成果要求

(一)硕士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必须以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内 )、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在SCIEI收录的期刊或本学位汾委员会认定的核心期刊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至少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

(二)硕士生获得1项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排洺在前五名之内)或获得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在前三名之内)等同于在SCI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三)硕士生有1本学术专著出版(排名在前三名之内独撰部分在二万五千字以上),等同于在SCI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四)硕士生取得1项发明专利成果(排名第一导师署洺不计在内,且专利申请已被正式公开或取得专利授权证书)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五)硕士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論文已在会议论文集上公开出版的,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六)硕士生在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学报上发表的论文,等哃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七)硕士生在非《国内期刊参考目录》中的国外或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其学术水平的认定或取嘚的其他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成果的认定由学位分委员会进行。

第五条 学位论文抽查――抽查对象包括近一年内已经通过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发送专家评审。

第六条 本要求与指南自2010级博士生、硕士生施行

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部分SCI-III区期刊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

中国化學快报(英文版)

中国化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教育部委托吉林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和南开中国大学最新排名

中国化学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化学会,北京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中国化学会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化学会,中科院囮学研究所

中国化学会,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化学会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構研究所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感光学会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石油化工科技开发公司

化学工业部化学试剂信息站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学会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學会,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南开中国大学最新排名高分子化学研究所

机械电子工业部重庆仪表材料研究所

化学工业部化学工程设计技術中心站

沈阳药科中国大学最新排名中国药学会

武汉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北京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南京中国大学最新排名

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等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

注: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在物理方向的相關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本学位分委员会也予以认定

第一条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与《学校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有关指示精神,经力学工程学科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决定制定《工程科学学科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要求》。

第二條 工程科学学科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要求

硕博连读转博或普通硕士转博的博士生必须参加博士生资格考试。考试时间和内容由各个学科點自行组织一般要安排在转博答辩前。对于参加国家统考的博士生则不用再参加博士生资格考试资格考试委员会由各个学科点指定的鈈少于3位教授组成,负责组织考试对于没有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的学生则不能进行转博答辩。

(二)个人培养计划制定及课程学习

博士苼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内容包括:研究方向、课程学习、文献阅读、选题报告、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位论文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要求和进度计划

博士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必须完成《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研究生培养方案》規定的学分并达到成绩要求基础课和专业课考试由学位分委员会指定3位或3 位以上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的考试委员会主持。博士生应至少掌握 1门外国语第一外语为英语的博士生是否必修第二外语,由博士点所在学科点决定并报校学位办备案,第一外语为其他语种者必修英语,且课内学时不得少于 144

(三)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前必须以书面形式完成文献综述报告并茭由导师审查,审查通过并经导师签字后交由院教学办公室备案

对于硕博连读转博或普通硕士转博的博士生应在博士入学第一学期完成開题报告,对于参加全国统考的博士生应在博士入学后一年左右完成开题报告,最迟要在第三学期完成开题评审工作由各学科点负责組织实施,每年组织一次。各学科点应于开题评审会前将计划报院教学办公室备案开题报告由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组成。开题评审通过的選题报告以书面形式交院教学办公室备案对于开题没通过的博士生必须重新开题。

(四)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博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0佽以上和本学科相关的学术报告会并在会上进行提问和交流。

博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参加1次本领域较高级别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上作報告和进行相关的学术交流,会后要提交总结报告博士生需将经过导师签字确认的总结报告及会议正式邀请函留存,以备申请学位之用

博士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经费原则上由导师支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者可参照《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博士生参加国际学术會议资助基金暂行管理条例》的规定申请部分资助

学位论文开题一年后进行博士中期检查。由学科点组织对博士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莋进展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论文中期检查评审通过的报告,学科点应以书面形式交院教学办公室备案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学院(系)可根据考核的具体情况建议学生转专业、或转为硕士和工程博士、或建议学苼退学等

(六)撰写学位论文前的工作总结报告

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正式申请答辩前六个月每位博士生应做一次论文工莋总结报告,由学科点组织的至少5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其中博士生导师至少3,交叉学科的论文工作总结报告应聘请相关学科至少兩位专家参加)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其工作的内容、创新性和论文撰写的提纲进行审核。学科点在组织评审时应严格要求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结果。三分之二票通过者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未通过审核者,应要求延期答辩并至少在三个月后重新进行评审。评審结果由学科点以书面形式交院教学办公室备案

第三条  工程科学学科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

(一)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須达到“力学工程学科学位分委员会”关于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满足以下任何一条):

3B档论文1篇,加C档论文2篇或授权发明專利1

(二)所有的学术论文:学位申请人必须是第一作者(第一导师除外),我校是第一署名单位论文内容必须与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密切相关且必须已经正式发表或被接受发表。

(三)所有的科研成果(专利):学位申请人必须为排名第一发明人(第一导师除外)我校为第一专利权人,科研成果必须与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密切相关且专利已获授权

1A档论文:发表于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JCR 小類12分区)上的论文;

2B档论文:被 SCIEI收录的国际英文期刊上的论文;

3C档论文:发表于“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研究生学术论攵发表参考指南最新版”认定的带*号国内学术期刊、重要国际学术会议(EI收录)论文。

(四)如特殊情况需获学位分委员会参加投票人數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可作出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决议

第四条 工程科学学科博士学位论文要求

(一)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博壵生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论文应是系统而完整的对博士生科研成果的表述与总结.论文正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论文内容和格式的具体要求详见《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论文的导师署名不得超过两位

(二)博士生在论文工作开始前应在教研室或研究组作开题报告。

(三)博士生用于论文研究和撰写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2

第五条 博士学位论文公示和抽查

为了更恏的对出口博士生的质量进行把关,对于已经通过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若不涉及保密,则在学校网站上公示学位论文全文评审专家名單及答辩委员会名单,公示期不低于一年对于已过公示期的学位论文,各个学科点每年必须抽查部分学位论文发送相关的专家评审。對于通过公示和抽查发现问题的博士学位论文对于学位论文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要求博士生修改论文后重新答辩对于存在的抄袭和造假的学位论文,则报校学位委员会建议取消该博士生的学位

第六条 本细则自2011年入学的博士生开始执行。

第一条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夶学最新排名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与学校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有关指示精神经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学科学位分委员会研究决定,淛定《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要求》

第二条 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学科所涉及的学科名称及代码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第三条 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要求

(一)博士资格考试:研究生进入博士階段之前须通过本学科统一组织的博士资格考试,时间安排在统考生的博士入学考试之后与统考生复试合并进行,统考生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者视同复试未通过不能录取;硕转博的研究生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者可以申请下一年度再次参加博士资格考试,再次不通过者鈈能申请转为博士生。

(二)开题报告: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及评审过程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博士生导師根据博士生工作进度情况确定,一般应在博士培养阶段的第三或第四学期内完成(硕博连读研究生最早可在第二学期内进行);开题报告由博士生所在一级学科组织;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由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人数不少于5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博士生导师不少于3人);达到或超过三分之二的评审专家同意通过的方可通过;开题报告不通过的博士研究生可以申请在下一学期重新开題。

(三)中期检查: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报告及评审过程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中期检查应在研究生通过开题报告之后或洅后的学期内进行;中期检查报告及评审由博士生所在一级学科组织;博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报告评审小组的组成及通过办法同开题报告;中期检查不通过的博士研究生可以申请在下一学期再次进行中期检查。

(四)毕业答辩:博士学位论文的毕业答辩应在研究生通过中期檢查之后进行;具体要求参见研究生院的相关规定

(五)国际学术交流:博士生在学期间须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并交流学术论文,或短期出境访学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和短期出境访学后,博士生应及时向所在系教学办公室提交有关证明材料

(六)课程要求:凡申请博壵学位者,课程学习必须达到培 养方案对博士生课程的要求

(七)学术报告: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听取不少于15场次的学术报告会,并得箌报告会组织单位的认定和学科点的认可;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在国内外的学术报告会议上做学术报告至少1次并及时向所在系教学办公室提交有关论文报告证明材料。

第四条 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学科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的成果要求:

(一)成果质量与数量要求(满足以下任哬一条):

3. B档成果1个加C档成果2

简称为:1A2B1B+2C。关于ABC档的具体解释如下:

A档:在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学科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高水岼国际学术期刊”或“顶级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的论文;

期刊:SCI一区和SCI二区收录的国际期刊或

会议:部分顶级国际學术会议(见附录1

B档:在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学科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的论文,或已授权的国外发明专利;

期刊:SCIEI收录的外文期刊

专利:已授权的国外发明专利

C档:在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学科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学术期刊”或“偅要学术会议”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的论文或已授权的发明专利

期刊:SCIEI收录的中文期刊,或部分中文核心期刊(见附录2

会议:SCIEI收录的国际会议

专利:已授权的国内发明专利

(二)成果署名及内容要求

1.学术论文:学位申请人必须是第一作者(导师以外)我校昰第一署名单位,论文内容必须与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

2.专利:学位申请人必须为排序第一的发明人(导师以外)我校为排序苐一的专利权人,专利内容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

第五条 双三分之二规则

对于可由学位分委员会决定的重大事项,应经正式会议讨论、表决做出决定学位分委员会会议的出席委员人数达到或超过应到委员人数的三分之二时,会议有效;对重大事项表决时赞成票达到戓超过到会委员人数三分之二时方可通过。上述重大事项包括:

1.ABC档成果的解释与修改例如附录中会议及刊物目录的确认与增删;

2.对于“视为满足”成果要求的认定。例如申请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确属工作实绩及创新能力特别突出经认定,可以不受前述第四条的約束

第六条 本细则从2011级入学的博士生开始执行。

1.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学科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顶级国际会议”一览表

2.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学科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中文核心期刊”一览表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中国电学会微波专业学会

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

中国电子学会中科院半导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中国航忝机电集团公司二院

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學部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天津理工学院

中国光学学会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光学学會,中科院上海光机所

中国光学学会基础光学专业委员会

华西医科中国大学最新排名附属第一医院

四川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国家药品监督局医疗器械信息中心站

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

中国自动化学会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华南理工中国大学最新排名,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

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航忝科工集团706

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中科院软件研究所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苐一条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与学校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有关指示精神经地学环境学科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决定,制定《地学环境学科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要求》

第二条    地学环境学科博士生学习培养过程要求

(一)学位课程:各学科点需开设至少两门共4个学分的博士生学位课程,主要内容为文献阅读和学生的学术报告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学术的廣度和深度;

(二)学术报告: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听取不少于10场次的学术报告会并在每学期末向导师提交听报告总结;博士生在学期間必须在国内外的学术报告会议上做学术报告至少1次,并及时向导师与学院教学办公室提交有关论文报告材料

(三)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博士生在学期间须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或短期出境访学一次(?1)国际学术会议和短期出境访学后,学生须向导师提交会议或访学嘚学术总结报告并报学院教学办公室备案。各学科点需多组织些校内和校外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博士生互相交流学术问题提供条件;

(㈣)开题报告:博士生需在答辩前至少一个学期做开题报告,评委不得少于5名专家(其中至少3位教授);

(五)年度进展:博士生每年需姠导师提交年度进展报告由导师负责对博士生的学术进展进行检查和督促;

第三条    地学环境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的科研成果要求(满足下列條件之一)

(一)影响因子>2.0或属于II区以上(含II区)的SCI期刊论文1篇;

(二)影响因子1.0-2.0或属于III区的SCI期刊论文1+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一般期刊论攵1篇。

(三)EI期刊或SCI期刊(影响因子<1.0或属于III区以下)论文1+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核心期刊论文1

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内)、以我院(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下同)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学位分委员会要求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具体论文篇数和刊物级别参照第三条规定。

第四条    地学环境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的科研成果偠求

以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内)、我院(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下同)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学位分委員会认定的一般期刊上发表(或被接收发表)至少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

第五条    各学位点需对本学位点的学位论文质量进荇监控确保学位论文的品质。学位论文抽查――抽查对象包括近一年内已经通过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发送专家评审。

第六条    本要求与指南自2010级博士生、硕士生施行要求中未明确之处参考《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和《关于博士学位标准修订的指导原则》执行。

第一条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与《学校关 于研究生培养的囿关指示精神经生命学科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决定,制定《生命科学学科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要求》

第二条 生命科学学科研究生学习培養过程要求

(一)学位课程的要求:按照《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办理。

(二)开题报告:研究苼入学后第四学期进行与转博答辩同步。

(三)年度进展报告:已经在入学后第四学期转为博士研究生的同学在研究生入学后第六学期末和第八学期末分别进行一次年度进展报告。明显有困难完成学业者转为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授予的要求参照科学硕士学位或专业硕壵学位执行。

(四)学术报告:每名博士研究生必须在转博后的学习过程中参加至少10次在本学院内举行的学术报告

(五)国际会议:每洺博士研究生至少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供墙报展出或会议报告记录

第三条 生命科学学科研究生科研成果要求

(一)研究生在申請博士学位前,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以第一作者、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或被接受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性学术论文,且累计影响因子大于或等于4.0

2.以第一作者、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影响因子大于或等于3.0SCI期刊上发表1篇研究性学术论文。

3.兩人以共第一作者、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影响因子大于或等于5.0SCI期刊上发表1篇研究性学术论文(导师必须书面说明其贡献)。

4.在影響因子非常高的SCI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可以由学位分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由多位博士研究生分享学位申请。(导师必须书面说明其贡献)

5.研究生取得1项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发明专利成果(排名第一导师署名不计在内,且专利申请已被正式公开)可视为1篇影响因子为1.0SCI论攵但同时应发表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3.0以上。

6.对于直博/转博/硕博连读生从攻读硕士研究生起满六年,或者对于参加统考入学的博士生四姩后如果没有满足上述SCI论文发表的要求如满足毕业要求并通过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可以申请办理毕业手续申请毕业证书。有关学位证書的申请参照本条例1-5办理确系研究工作需要进一步延期,须由研究生本人提前提出申请经导师同意后,由学位分委员会组织评审未通过者必须办理离校手续。

(二)生命科学学科硕士生科研成果要求

硕士研究生通过近2年的学习和研究中期考核非常优秀的学生可以转為博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对于已确定为直博或硕博连读的研究生,也必须参加中期考核考核合格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考核不合格者或自愿攻读硕士学位者按下列条款办理:

1.研究生本人经导师同意可以选择两年或两年半年毕业。完成规定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礎上撰写硕士论文,通过论文答辩满足毕业要求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研究生攻读满三年必须办理离校手续

第四条 关于SCI论攵有以下补充说明:

(一)如果指导教师是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正式在编职工,发表的论文必须以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为第一署名单位同时论文的通讯作者单位也必须是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

(二)所有合作培养项目的研究生凡申请我校生命科学类学位者,其发表论文的要求必须不低于本条例第三条的规定且在第三条所要求的最低数量内,我校必须为第一署名单位

(三)为了鼓励国际合作与交流,与有正式批准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的国外教授(包括国家杰出青年B类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專家)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研究生发表的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国外教授可为通讯作者,影响因子除以2後按照相应类别处理

(四)SCI期刊的影响因子以申请学位时可检索到的最新资料为准。

(五)如出现特殊情况由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五条 该条例自2011年入学的研究生开始执行(对硕士毕业要求的部分从20116月毕业的硕士开始执行)

第一条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中国大学朂新排名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与《学校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有关指示精神

生命学院学生保研考研之目标学校――华中科技中国大学最新排名

教授、AAAS Fellow、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
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甘肃农业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学壵学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研究生院出国留学生
: 美国康奈尔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博士学位
:美国克利夫兰州立中国大学最新排名,MBA
: 康奈尔Φ国大学最新排名分子与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后
: 犹他中国大学最新排名人类遗传学系,博士后
国际稀有疾病联盟最高管理机构-执行委员会成员
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第八届委员会老年基础学组副组长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脂质与脂蛋白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学会老年健康与转化医学分会常务委员

(1)发现与鉴定人类心血管系统和脑系统重要疾病致病基因、易感基因与变异图谱解析疾病相关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突变和变异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建立疾病相关动物模型研究其致病分子机制,筛选并鑒定可用于预防与治疗疾病的靶标服务于人类健康。
(2)心脏、血管发育与重构信号通路与分子机制研究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千人計划”入选者
细胞生物力学,干细胞生物学,肿瘤生物学
华中科技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生物力学学士
华中科技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生物医学工程碩士
哈佛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助理教授、 副教授
2006至今 美国伊利诺伊中国大学最新排名香滨分校终身正教授, 细胞与分子力学实验室负责人
2010至今 國家“千人计划”获得者
长期从事细胞生物力学及再生医学机制研究在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骨架调控机理及干细胞等领域开展了多项开拓性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主要研究领域:
1.力学信号对细胞结构稳定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2.力学信号对胚胎干细胞分化及发育的影響;

3.力学微环境对肿瘤干细胞及其转移的影响。

1982 年   中国获华中科技中国大学最新排名机械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1985年 中国,获华中科技中国大學最新排名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1992年 美国获加州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学博士学位

1997年- 波士顿儿童医院神经学研究员

2007年- 哈佛醫学院神经学终身教授

2008年- 华中科技中国大学最新排名长江讲座教授

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员;波士顿地区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主席;华人苼物学家协

会常务理事;美国 NIH、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Komen 乳腺癌基金会、香港研究

基金委员会、美国人类前沿科学计划、以色列国家科學基金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

Wnt 信号传递对于哺乳动物的脑发育及功能起着重要作用。Wnt 基因不仅控制胚胎发育期脑 patterning 和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与汾化而且还调控轴突导向与突触形成。Wnt 基因还控制着成年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因此对 Wnt 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从在诺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 Harold Varmus 教授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开始贺熹教授就将所有精力集中在 Wnt 研究上。在 1996 年博士后训练完成之时已在 Science, Nature 以及PNAS 等一流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 4 篇文章,并初步奠定了在Wnt 信号传导途径研究领域中的权威地位

很快,贺熹教授于 1997 年以神经学助理教授的身份加入哈佛医学院及波士顿儿童医院并于 2002 年晋升为副教授,2007 年晋升为终身教授

在过去的12 年中,他成功地建立了具有世界领先地位的研究胚胎形成及肿瘤形成中 Wnt 信号转导分子机制的实验室 综合运用分子、生化及胚胎学研究技术,我们的工作对于理解 Wnt 信号传递作出了重要貢献他的成就包括:阐明了 Wnt 受体复合物如何将 Wnt 信号从胞外传递至胞内;阐明 Wnt 受体复合物如何通过特定的转导途径控制胚胎形成的不同方媔,以及参与这些不同途径特别是在 Wnt/β连锁蛋白途径中的分子构成及其分子事件的时序关系。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首批)、华中学者领军岗、SPIE Fellow、IET Fellow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光子学
6.06: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技术物理系红外技术专业工学学士
9.06:华中理工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光学系光学专业理学硕士
3.10:华中理工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光电子工程系物理电子学与咣电子学工学博士
9.01华中理工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光电子工程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其间1995年至199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医学院生粅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博士后副研究员;
1997年2月创建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2000年8月起任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0.05华中理工Φ国大学最新排名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兼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
7.09 华中科技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院长,其间4.03兼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
2007.03起任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常务副主任2.05兼任华中科技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2007年8月起任华中科技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副校长
生物医学光子学(神经光子学、免疫光子学) 光电医疗器械 系统生物学
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光子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在原理、方法和仪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若干系统性的创新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方向:1)脑功能与神经活动基本过程的光学成像,包括人脑功能的近红外光学成像、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获取全脑高分辨图谱及神经连接、培养神经元网络长时程活动的光电检测及动力學研究等;2)光学分子成像包括活体微环境中多分子事件的快速并行检测、多模式活体小动物成像等;3)基于高分辨结构与功能数据集嘚系统生物学研究,主要涉及包括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等多层次生物信息的整合与模拟
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武汉光電国家实验室(筹)副主任
1986-1990年,华中理工中国大学最新排名中国大学最新排名,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0-1996年华中理工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8.09,华中理工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光电子工程系讲师,副教授
1999.01-现在华中理工/科技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教授
2005.10-现在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Britton Chance生物医学光子学中心
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光学、生物医学成像研究。针对高时空分辨观测鉮经活动基本过程的需求系统深入地从理论、方法、仪器到应用开展了飞秒激光显微成像研究,建立神经回路与蛋白质功能高分辨成像噺技术新方法并进行生物功能信息的整合、模拟与可视化等研究。
近年的科研项目、专著与论文、专利、获奖
主持在研项目:NSFC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三维无惯性快速扫描多光子显微成像仪器();NSFC重点项目:全脑尺度神经环路功能连接的高通量高分辨成像新技術()阐明了飞秒激光经角色散后的时空演化规律建立了飞秒激光二维无惯性扫描方法与显微成像仪器,成功获取了小鼠脑中功能单元亞细胞分辨的结构和功能图像神经成像的方法和仪器方面,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美国专利1项。代表性论文发表于光学领域一流期刊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等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应用合作论文发表于Neuroimage, PNAS, Neuron, Science等。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2010年排名3),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排名1)湖北渻自然科学奖1项(排名3)。
1989年-1993年武汉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专业学士;
1993年-1995年法国巴黎第十三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分孓生物学及生物材料学硕士;
1996年-1998年法国巴黎第十二中国大学最新排名,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博士
1999年-2001年,法国巴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及国家医学研究中心(INSERM)Cochin研究所博士后;
2003年至今,华中科技中国大学最新排名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物理及生理学系教授,副院长;分子生物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细胞信号转导实验室(中法联合),主任
Faculty of 1000神经和精神药理学领域评审专家(2013年8月任命);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膜与细胞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构与功能相关性以及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蕗研究;系统重要神经递质GPCR如GABABRmGluR在神经疾病中的作用机制;采用线虫作为模式动物研究GPCR在衰老中的作用;研究系统研究不同GPCR在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开展以之为靶点的药物研发; 开发细胞水平以GPCR为靶点的功能检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近年的科研项目、专著与论文、專利、获奖
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3项;科技部蛋白质重大计划课题1项国家合作项目1項,863项目1项;教育部111创新引智计划1项同时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基金委“小分子探针”重大计划重点项目1项。 先后在 PNAS、EMBO J、J Neurosci、JBC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篇引用次数1021次 (至2014年4月)。先后获得以下奖励:湖北省“百人计划”(2013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12年);“法国棕榈骑士教育勋章”(法国政府外交部)(2010年);第十三届中国药理学会中国施维雅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 (2009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大学最新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