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先从哪里开始?

初学书法,由楷书入门还是从篆书学起
文 / 梁瀚文
很多人都有给孩子或自己学习的念头,毕竟像古代文人一样,能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是何等的风雅。
中国书法如同一座宏伟宫殿,内中博大精深,门派众多,大师如云。从哪一扇门打进去,对于初学君而言很重要。
学习书法是一条朝圣传统文化之旅,越往后走,悟性、努力、坚持、才情越重要。但是最初的兴趣念头往往有个10分钟热度,为什么很多人热度一过就坚持不下去,觉得兴趣索然了。关键还是在于入错了门,选错了方法。
六雅山房 汇总了几条入错门的常见现象,如果不幸你中枪,阿弥陀佛,快请回头是岸,重新来过吧。
一、临帖?临啥帖啊?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一个自我的风采。
:你这写的是个性签名体,不会走路就想飞,不走火入魔就算好的了。
二、老师告诉我要先买本描红字帖,工工整整的描着学。
:庸师!很多人学书法的兴趣就是被恶俗呆板的描红(还有水写的)字帖扼杀的。
三、从“点、横、竖、撇、捺”学起,每种笔画写个100、1000遍。
:又是庸师!你以为是罚小学生写错别字啊。书法是书写汉字的结构艺术,一字一行一幅皆为整体,笔画之间都有气韵关联。
。。。。。。
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很多天才都是这样被扼杀在摇篮里的。
正确的学习书法要从临帖开始。
临帖太重要了,临帖是以经典为师、以古人为师,不临帖就想写好字的不是好学生。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选择一本好字帖入门很关键。
临帖“取法乎上”的最晚界限不超过唐,因为唐朝以前书法五体“篆隶行草楷”都已形成成熟体系,有一座座高峰值得我们去仰望。唐以后的宋元明清,尽管也有众多书法大家,但都是延续前人,变化些个性风格而已,这个可以在学进去以后再去研究。
问题又来了,到底是从楷书入门好还是从篆隶学起好?
楷书,看似工整端庄,六雅山房私下认为,其实楷书挺难写的。
但是楷书毕竟是最为成熟的字体,对于点画写法、结构处理都有一套规范体系,也就是所谓“法度”。
“有法可依”能让我们端端正正写字做人,这对于初学者是很好的入门途径。
六雅山房推荐临习楷书的经典字帖:
唐·欧阳询《化度寺碑》。欧字结构紧瘦工整,法度森严,如同印刷体一般,很多老师都先教欧体《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更加工整完美,学得不好容易学到呆板匠气,六雅山房还是推荐《化度寺碑》。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褚字行笔流畅、风姿婀娜,但又骨力刚健。六雅山房临此贴下功夫最多,要写好很难。
唐·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虞体笔画珠圆玉润,结体气秀色润,恬静优雅,气象平和。学的人少。
唐·颜真卿《颜勤礼碑》。颜真卿是王羲之之后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家(书法史能开宗立派的没几个),一改二王以来楷书之风,用篆隶的古法来写楷书,笔画厚实圆浑,气势雄浑,可代表大唐气象,变法出新意,影响后世书法至今。临帖首选之一。
唐·柳公权《玄秘塔碑》。柳公权是晚唐人,前面几位都是他的老师,柳体楷法严谨,笔画清瘦,如筋骨有力。初学者可以练练。
悟性聪颖的学生可以直接临:
魏·钟繇《宣示表》小楷。钟繇是书法史上第一位楷书名家,“正书之祖”,书风古雅朴茂。
晋·王羲之《乐毅论》。王羲之楷书渊源钟繇,是钟派出类拔萃的弟子,《乐毅论》被誉为王羲之楷书第一。
初学者一开始就上手篆书的,很少。
主要是写篆书要搞懂古文字,看都看不懂写的兴趣就会被打击,第二是篆书结构讲究对称,平衡感差的同学会很难练好。
篆书(分大篆、小篆)是中国书法的源头,写篆书(以小篆为主)从行笔都收笔,都是中锋,笔画线条圆浑饱满(中国书法的核心是线条),结构上强调平衡对称,有横直、有弧度,要写好要求气息平稳。
其实初学君能从篆书入手,可以很好的练习中锋线条和书写时的气息状态,所谓“积学养气”,可以影响你今后的书写格局,以后再练其它书体,会奥妙无穷,受用不尽。
推荐临习秦·李斯《泰山刻石》和《峄山碑》。
难就难在,你临写的篆书发到朋友圈,人家会问你:“写的什么鬼,看不懂!” ,所以还要学学古文字,手上备一本许慎的《说文解字》。
其实初学书法,从楷书入门还是从篆书学起,好比攀登珠峰的南北两条线路,地点不同、地势不同,方法不同,但是只要持之以恒,都可以登顶。
原创作者:梁庆辉,字瀚文,【六雅山房】创始人
原文链接:
所属驿站:
转载请联系:
欢迎下载才府APP投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共同弘扬
官网:代代传承()
社区:才府()
才府——全球华人精神家园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扫描下面二维码可以下载才府APP)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热门搜索:
栏目分类:
&|&|&|&|&|&|
书法学习的四大基本要点
责任编辑:
发表时间:
  书法学习是很多孩子们的爱好,那么,如何才能将自己的这个爱好学好呢?这就需要孩子们掌握书法学习的基本要点,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讲述下书法的四大基本要点吧。
声明: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字型准
  在书法学习中,保证良好的字型,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要想实现这一点,最基础的做法就是首先要临好帖,选择适合自己的字帖进行临摹;其次就是要临好字,具体到每个字,都要做到细致;最后就是知原理,书法字型中,每个字都有自己的书写原理,孩子们要懂其中的原理。
  笔力够
  一个好的书法作品,它在书面上展示给我们的,也是一个书法家的笔力,字的笔画之间,处处都是笔力的展示面,孩子们可以专门进行这些方面的练习。
  韵味足
  书法是一门艺术,因此,在我们的审美中,就需要体现书法的韵味,这是书家修养的体现,是内涵之美,是建立在力量美与字形美之上的更高层次上的美,需要孩子们在练习中,形成自己独有的审美。
  历练多
  书法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们需要有坚定的恒心,更需要有吃苦耐劳的毅力,保证自己的学习之路上,多多进行历练。
  以上就是书法学习的四大基本要点,根据上面的这些提示,学习书法的孩子,一定首先要做到几点哦。
声明: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猜您可能需要以下教材
(已有1882人购买)
(已有1732人购买)
(已有1882人购买)
(已有3140人购买)
(已有2069人购买)
(已有1741人购买)
(已有2104人购买)
(已有1906人购买)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超赞0不解0顶起1已阅0愤怒0鄙视0晕阙0震惊
您已经表达过心情了,保持平常心有益身心健康!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这家伙真懒什么都没留下!
下次自动登录
文明发贴,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暂无网友评论
相关视频推荐
支付/配送方式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号|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软件园二期望海路16号之一栋5楼(厦门益智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学书法开始先练什么字体?临摹哪个人的?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25条回答)初学书法到底怎么开始,我们从古人哪里找到答案了!
我的图书馆
初学书法到底怎么开始,我们从古人哪里找到答案了!
书法网按:初学书法,应该从什么书体开始,写大字还是写小字,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按书体的发展顺序,有的说从楷书开始,楷书又从哪一家开始,让我们看看古代书法家是如何说的。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 卫铄《笔阵图》解:初学书法,当易从大字入手,因大字笔力容易控制,笔法也容易掌握。大字法度具备后,可写小字,以小字曲折详细,点画精微,不易驾驭。因为我们在练习书法时,字体的大小很容易受字帖上字体大小的影响,现在出版的法帖有原大版,也有放大版的,所以在选择法帖时,选择放大版的。学书宜少年时将楷书写定,始是第一层手。一一 梁啤《学书论》解:童蒙时期学书为一生之关键处,入门须正,则一生受用无穷。从楷书入手,打下扎实之基础,将来方可深造。近世少儿书法教学,有先从隶书入手再转写楷书者.此亦是一法。但也有人别出心裁,教孩童先学草书,吾真不理解其心中是如何设想?盖学道入魔,则永坠阿鼻地狱,其误人子弟如此,深夜曾不扪心自问否?亦有为师者,教学生只临己字,稍有越轨,辄痛为斥责,以无形之棚锁囹圄门生之性灵,其误人子弟如此,汗未尝不发背沾襟否?亦有为师者,教孩童写熟几个大字,以应付表演、比赛,一得名次,大肆吹捧,报纸、广播、电视台相踵拥上,广为扬掖,此无异握苗助长,其误人子弟如此,私心自念曾不良深藏愧否?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键,不得计其遍数也。—— 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创临章第一》解:初临帖时,当从点画入手,先正宇之骨恪,力求形似,在此基础上,方可注意墨色之变化,笔势之往来.由生空熟,由形及神。惟意临之时,则又要注意用笔之韵律,不得计其遍数也。王羲之《黄庭经》夫书先须引入八分,章草入隶字中,发人意气,若直取俗字,则不能先发。一一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解:楷书要富有古意,方有趣味,钟繇楷书,圆劲古谈,厚重质朴,体势微扁,富有隶(指楷书)意。《宣示》、《季直》二表略无姿媚甜俗之态,而具古拙醇雅之风,一点一画皆有异趣,初见似不甚可爱,久观便觉有一种生气,自古雅中透出,最足耐人寻味。又如禧遂良之《伊阙佛鑫》、《孟法师碑》,体势平正,微杂隶意,于姿韵雅逸之中古趣溢发,虽画平竖直,而绝无板滞之弊。特别说明:不要选择当代书法家的字帖,对初学者来说可能容易些,这恰恰是最不可取的,因为他也是从古代法帖学来的。“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意思是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更何况取法中等呢,也只能得到下等。三国(魏)钟繇《宣示表》钟繇《季直表》前人多能正书,而后草书,盖二法不可不兼有。正则端雅庄重,结密得体,若大臣冠剑(戴冠佩剑),俨立廊庙;草则腾蚊起风,振迅笔力,颖脱毫举,终不失真。—— 赵构《翰墨志》解:孙过庭《书谱》曰:“草不兼真,确于专谨,草不通草,殊非翰札。”欲攻草书,当先从楷书入手。楷书以点画为形质,以使转为性情,端庄沉静,过此一关,方可作草。草书以使转为形质,以点画为性情,纵横飞动,但二法不可不兼有,真书要富有草意,方能于静障中寓流动之姿;草书要富有楷意,方能于飞动中含沉着之态。孙过庭《书谱》士于书法,必先学正书,以八法皆备,不相附丽。至侧字亦可正读,不渝本体,盖隶之余风,若楷法既到,则肆笔行草,自然于二法臻极。一一赵构《翰墨志》解:故初学者务必以正书(楷书)为立艺之根本。楷书以法度见胜,行草以意度为长,意必以法为基础,方能将吾意发挥得淋漓尽致。赵构楷书学书之法,先须楷法严正,得笔之意,然后措点画于落笔之际,则具体而不放。先贤作字,必首为数行楷法,然后肆笔以终其书者,盖所以示其学古之迹,施于行草为有叙,如二王《起居帖》,长史《家问帖》,真卿《坐位帖》、《乞米帖》可见矣。—— 曹勋《论书》解:古人作行草,为首数字常作楷意,后则笔势逐生,便能迎机而导,愈引愈t乏,肆意而下,笔态横生。其先工后肆之法,盖也示人以规矩也。正书当以篆隶意为本,有篆隶意则自高古,锺太傅、王右军、颜平原、苏东坡,其规矩准绳之大匠也。—— 刘有固《论书》解:学楷书先从八法入手,笔形既到,再学结构,既能结构,然后再傍通篆隶,以知笔法之源流,以求点画之质感,能将方圆运用娴熟,点画形质兼备,意自高古。书法每云,学书先学篆隶,而后真草。又云作字须略知篆势,能使落笔不庸。是故文字从轨矩准绳中来,不期古而古;不从此来,不期俗而俗。书法所称“蜂腰”、“鹤膝”、头重末轻、左低右冉、中高两下者皆俗态也,一皆篆法所不容,由篆造真,此态自远。—— 赵宦光《寒山帚谈》解:学书之法,有先从楷法入手者.亦有先从篆隶着手者,古人主张尔各不相同。余以为不必拘泥,童子学书,当先学楷。成人学书,亦可先写篆隶。篆取中锋圆转,隶取侧锋方折,然后再学行书,则下笔有源。笔力充沛。用笔之弊,如两头重烛,而画之中段空怯浮薄,细弱无力者谓之“蜂腰”;转折处扛肩瞬肿,谓之“鹤膝”;撇法头重末轻.虚尖飘忽者谓之“鼠尾”;画中高两头低下苦谓之“担柴”。凡一字中主笔如横画左低右昂则意不持重.此皆俗态,初学者尤宜注意。学书须彻土彻下,上谓知其本原来巧,下谓采其末流孙支,知本则意思通而易为力,求原则笔势顺而易为功。一一 赵宦光《寒山帚谈》唐 颜真卿 《多宝塔碑》解:学书之法,有自下而上,先从近人着手,由楷入行,由行入草,再旁通篆隶者;亦有自上而下,选写篆隶再遍临各家者。余以为学书当先取唐人楷书为基础,再参考近人楷书墨迹为“跳板”,由浅入深,循波逐源。楷法既备,继临北碑,以申其变化,然后再傍通篆隶,以明其本源,至于行草,则又当汲取各家之长,由博返约,再取某一家.某一流派,深入研究,-家参透,稍益己意.则自辟蹊径,而独创风格矣!唐 颜真卿 《多宝塔碑》唐人各自立家,皆砍打破古军铁圈,然规格方整,转不能变,此有心无心之别也。然欲自然,先须有意,始于方整,终于变化。积习久之,自有会通处,故求魏、晋之变化,正须从唐始。—— 王溺《论书剩语》解:唐人楷书,方圆肥婿,各不相同,然其体恪端庄匀称,用笔法度森严,又异中有同也。书法艺术一切之意境、神采,气韵都必须以法为基础.故学书当须从唐楷入手。法之所立,一定而不易,意之所存,变化而无方。以古人之矩攫运我之性灵,自能脱去笔墨睦町,积习久之,自有融合贯通处,学者当深悟之。唐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学书直先工楷,次作行草。学书如穷经,直先博涉,然后返约,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勿拘。乃为不掩性情,自辟门径。—— 梁啤《评书帖》解:初学书法,先从唐人中择一家与自己爱好、笔性相符的楷书,守走此碑精心临事。先仪骨体,后追精神,从一点突破,由生至熟,由浅入深,久之自能精深有得c 然后离开此帖,以此帖之笔意背!恪.通过背恼,加深对此帖理解,稍不如意,再校再临,如此反复数次,渐由形似到神似,到此时方可帖。此一阶段,最要有毅力,要耐得寂寞,决不可见异思迁,频频换帖,浮光掠影.“北碑南帖无安着,明镜催成白发多”,到头来一事无成,只是徒费岁月。一家既得,当在此基础上,可选择一些能弥补自己缺陷楷书,如肉头不足,可临颜楷p 流动不足,可临禧字;骨力不足,可临欧字;圆润不足,可临虞字;变化不足,可临北碑;质朴不足,可傍通篆隶。通过有目的选择临事,力求形质俱备,骨肉相称,方可作行草。其法亦同上,先专攻一家,后继采众美,由约至博是一个入帖过程。入帖是手段,目的还在于出帖,出帖是将所学经消化、吸收、融会贯通过程,是一个自辟门径,独创风格过程。入帖时要讲究法度、功力;出帖时要讲究立意、胆识。凡艺术个性越强烈之人,就越容易不掩性情,独创门径。入帖容易出帖难,入帖从功力中来,出帖从学问中来。若其人笔性既佳,功力又深,加以博览名迹,读书尚友,胸襟与识见并高,腕势与心灵日进,真名世之质,吾不能视I 其量矣。
馆藏&6744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