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排水法制取氧气收集氧气,需等什么时开始收集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铁架台、c锥形瓶、d长颈漏斗、e水槽、f集气瓶;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2
(3)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AC或AE(填序号),该套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捂住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ClO32
△KCl+O2.
(4)收集氧气时不宜用D装置,其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5)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优点是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比较高;收集气体时便于观察..
(6)某同学在制取氧气过程中,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集气瓶中水未装满,留有气泡;当刚开始有气泡出现就开始收集气体等(如果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原因:导管没有伸入集气瓶底部;收集时间不够长等)
(7)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密度比空气略大性质.
解:(1)酒精灯、铁架台、锥形瓶、长颈漏斗、水槽和集气瓶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仪器,故答案为:a酒精灯;b铁架台;0&锥形瓶;d长颈漏斗;e水槽;f集气瓶
(2)如果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故答案为:B;催化;H2O22
(3)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就需要加热;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捂住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AC或AE(两个都写得(1分),没有选全不得分);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捂住试管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KClO32
(4)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5)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收集气体时,还便于观察.故答案为: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比较高;收集气体时便于观察.
(6)其原因可能是:集气瓶中水未装满,留有气泡;当刚开始有气泡出现就开始收集气体等;如果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原因:导管没有伸入集气瓶底部;收集时间不够长等.故答案为:集气瓶中水未装满,留有气泡;当刚开始有气泡出现就开始收集气体等(如果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原因:导管没有伸入集气瓶底部;收集时间不够长等)
(7)氧气具有助燃性,密度比空气略大,因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满.故答案为:助燃性;密度比空气略大
本题主要考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在常温下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果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就需要加热.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氧气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书写符号表达式时,要注意化学式书写正确.收集氧气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 .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的 .在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到气泡 时才能收集氧气.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收集氧气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的,在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到气泡时才能收集氧气.
考点: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从氧气的物理性质及收集方法的选择去分析.
解答:解: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在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到气泡连续并均匀冒出时(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才能收集氧气.故答案为:不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大&&& 连续并均匀冒出时.
点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水溶性和气体的密度.
科目:初中化学
试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为①和②的两种仪器的名称:①②.若要采用装置D或E收集气体时,导管要插到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采用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只能是,原因是.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蜡烛由低到高先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因为氧气,所以收集装置可以采用或.
科目:初中化学
A、B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由它们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A、B的质量比为21:8,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科目:初中化学
现有铜、锌混合物5克,与48.74克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制得氢气0.04克,求:①原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②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科目:初中化学
氢气是一种(填“化石能源”,或“清洁能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大力开发和利用的能源还有,,.
科目:初中化学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淡黄色粉末,同学们对探究该粉末产生浓厚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提出问题】这种淡黄色粉末是什么?有什么性质和用途?【查阅资料】①硫是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②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粉末,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一种气体;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常用作供氧剂.【猜想与探究】猜想:该粉末可能是:a.硫;b.过氧化钠;c.硫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的成分.【实验与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猜想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上述淡黄色粉末,再加入足量的蒸馏水猜想a、c不成立,猜想b成立.探究①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试管中木条复燃生成物有②往①试管内的溶液中滴加生成物有氢氧化钠【继续探究】小组的同学对过氧化钠能作为供氧剂也很感兴趣,大家讨论认为可能是CO2在常温下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有关,于是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将CO2从a口处通入装置内,再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装置b口处木条复燃CO2在常温下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取出充分反应后的固体生成物于试管中,往试管内滴加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交流与比较】(1)堆放过氧化钠的仓库失火时,能否用水和二氧化碳灭火(填“能”或“否”);(2)与我们学过的制氧气方法相比,常选用过氧化钠作为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的主要理由是:.
科目:初中化学
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1)水是由氧、氢两种组成的;(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4)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钠和氯构成的.
科目:初中化学
2008年9月份曝光的引起国人共愤的“结石宝宝”事件,与婴幼儿服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有关.已知三聚氰胺为白色晶体,将它用作食品添加剂可提高食品中蛋白质的检测值,俗称“蛋白精”,化学式为C3H6N6.据此请计算:(1)三聚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2)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3)某品牌合格奶粉蛋白质含量为18%,含氮量为2.88%(假设奶粉中的含氮量全部来自蛋白质).每100g奶粉中添加0.1g三聚氰胺,理论上能增加g蛋白质.(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g)
科目:初中化学
用化学用语表示:(1)五个氮原子;(2)两个氢氧根离子;(3)正六价的硫元素;(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6)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问题详情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应立即收集B.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用玻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应立即收集B.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面后,倒放在桌面上C.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应伸到接近集气瓶底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到接近集气瓶底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练习题.doc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在导管口有
的气泡冒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以免收集到的氧气
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
;氧气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是因为氧气
。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
收集,这是因为氧气与水的密度相差比氧气与空气更
(大、小)。
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
1)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里面,如果小木条复燃,则证明气体是氧气。
排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小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2)排水法收集,当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氧气已经收集满。
某同学设计了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如图。
⑴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⑵指出该制取装置(左边)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从酒精灯尚未点燃角度看,该收集装置中还隐藏着两处错误:
⑶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有:A.向试管内装入高锰酸钾 B.加热试管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E.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 F.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正确操作顺序是
⑷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⑸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⑹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
⑺实验完毕后,应先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当前位置: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需用到的仪器是()A.集气瓶B.烧杯C.水槽D.导..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A.集气瓶B.烧杯C.水槽D.导管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通常水放在水槽里,收集气体的主要仪器是集气瓶,收集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口下方.故选B.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需用到的仪器是()A.集气瓶B.烧杯C.水槽D.导..”主要考查你对&&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思路&&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思路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 1.知识要点详解在初中化学中,主要应掌握O2、H2、CO2的实验室制法。可以从制备所需仪器、药品、反应原理、收集方法、实验装置、验满、验纯及操作要点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能够总结和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即:研究反应原理一根据所选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适当的仪器组成相应的实验装置一根据实验装置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预测可能的注意事项一根据所制取气体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收集、检验、验满及验纯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气体及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属于基本操作的简单综合实验。通过对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总结气体的个性及几种气体的共性,提高记忆效果。&&&&&&&2.设计装置的依据制取气体的装置分两部分: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取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而设计,收集装置是根据气体的性质(主要是物理性质)而确定的。&&&&& 确定收集装置的原则——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该气体的性质,如密度、在水中的溶解性、是否与空气或水反应、是否有毒等决定的。 气体发生装置:①“固+固”的反应,简称“固体加热型”,装置如图A所示,如用KMnO4或KClO3和MnO2制O2。 ②“固+液”的反应,简称“固液常温型”,装置如图B、C、D、E。如用H2O2和MnO2制O2、用锌粒与稀H2SO4制H2或用CaCO3与稀盐酸制CO2。同B装置相比,D装置具有便于添加液体药品,制取的气体量较多的优点;C装置不仅添加液体药品方便,而且可通过导管上的开关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E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加入药品的量和速度。 ③“固+液”的反应的发生装置的其他改进:为了节约药品,方便操作,可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这些装置都可自动控制。当打开弹簧夹时,溶液进入反应器内开始反应;当关闭弹簧夹时,气路不通,反应产生的气体将溶液压出反应器外,液体与同体分离,反应停止。气体收集装置:
药品的选取和实验方案的设计: (1)可行性:所选取的药品能制得要制取的气体; (2)药品廉价易得; (3)适宜的条件:要求反应条件易达到,便于控制;(4)反应速率适中:反应速率不能太快或太慢,以便于收集或进行实验;(5)气体尽量纯净;(6)注意安全性:操作简便易行,注意防止污染。例如:①实验室制取H2时选用锌粒,而不用镁条、铁片,原因是镁价格贵且反应速率太快而铁反应速率又太慢;酸选用稀硫酸,而不宜用稀盐酸、浓硫酸,因为用稀盐酸制得的H2,因混有HCl而不纯,而锌与浓硫酸反应不生成H2.②制CO2时可选用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而不选用Na2CO3浓盐酸、稀硫酸,原因是Na2CO3,反应速率太快,浓盐酸易挥发出HCl气体,稀硫酸反应不能进行到底,也不能煅烧石灰石,因为条件不易达到,不呵操作;④用KClO3、过氧化氢制O2时,要加少量的MnO2,作催化剂,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操作程序:实验室制取气体存选择好药品、仪器后操作的一般程序:(1)组装仪器:一般按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 (2)检查装置气密;(3)装药品:若是固体跟液体反应,一般是是先装入固体再加入液体;(4)准备收集装置: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在制取气体之前将集气瓶盛满水;(5)制取气体; (6)收集气体并验满;(7)拆洗仪器。 注意:①给同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②用加热KMnO4或KClO3(MnO2作催化剂)的方法制取O2,若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移走酒精灯; ③固体跟液体反应制取气体时,要注意长颈漏斗末端要插入液面以下进行液封,以防漏气。 装置的选取与连接: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往往与气体的净化、气体的干燥综合在一起。气体综合实验的装置选择及连接顺序为: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 (1)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可先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再用浓硫酸等干燥剂除去水蒸气。常用吸收剂如下表:
(2)转化法:通过化学反血,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如除去CO2中的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COCu+CO2气体的干燥:气体的干燥是通过干燥剂来实现的,选择干燥剂要根据气体的性质。一般原则是: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的状念决定.(1)常见的干燥剂
(2)干燥装置的选择&①除杂试剂为液体时,常选用洗气瓶,气体一般是 “长进短出”,如下图A。 ②除杂试剂为同体时,常选用干燥管(球形或u 形),气体一般是“大进小出”,如下图B、C。 ③需要通过加热与固体试剂发生化学反应除去的气体,常采用硬质玻璃管和酒精灯,如下图D。装置连接顺序的确定规律: (1)除杂和干燥的先后顺序 ①若用洗气装置除杂,一般除杂在前,干燥在后。原因:从溶液中出来的气体通常混有水蒸气,干燥在后可将水蒸气完全除去。如除去CO中混有的CO2和水蒸气,应将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H2SO4。 ②若用加热装置除杂,一般是干燥在前,除杂在后。如除去CO2中混有的CO和水蒸气,应将气体先通过浓H2SO4,再通过灼热的CuO。 (2)除去多种杂质气体的顺序一般是先除去酸性较强的气体。如N2中混有 HCl、H2O(气)、O2时,应先除去HCl,再除去水,最后除去O2(用灼热的铜网)。 (3)检验多种气体的先后顺序(一般先验水蒸气):有多种气体需要检验时,应尽量避免前步检验对后步检验的干扰。如被检验的气体中含有CO2和水蒸气时,应先通过无水CuSO4。检验水蒸气,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O2.确定气体收集方法的技巧: (1)排水集气法适用于“不溶于水且小与水反应的气体”,如下图A。 (2)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且小与空气成分反应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如下图B。 (3)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且小与空气成分反应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如下图C。&(4)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 ①气体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近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②当气体与空气中某一成分反应时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5)有毒气体收集方法的确定 ①有毒,但气体难溶于水时,一般采用排水法收集。如下图D②有毒,但气体叉易溶于水时,则采用带双孔胶塞(一长一短的导气管)的集气瓶利用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但必须接尾气处理装置,以免多余的有毒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如收集氨气可用图E。气体制取实验中关于仪器或装置选择题目的解题技巧: (1)需要研究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 (2)需要研究制取这种气体所应采用的实验装置; (3)需要研究如何证明制得的气体就是要制取的气体。根据给出的仪器或装置进行选取时,应明确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是两套(同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选用哪套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装置主要就是三套(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依据气体的性质来确定选用什么样的收集装置。选择仪器时要注意先对实验原理进行判断,然后再根据原理确定装置所需要的仪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图:&
发现相似题
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需用到的仪器是()A.集气瓶B.烧杯C.水槽D.导..”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5531126170928148927346115809715427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排水法收集氧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