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编导专业如何学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高师艺术教育专业与中小学艺术课的比较研究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人的发展与艺术和教育关系的分析,旨在阐明艺术教育是中 小学生成长、人格的完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学校的艺术课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 要途径。通过对艺术课的师资要求与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比较,阐明中小学 艺术课程的全面实施有赖于高师艺术教育专业教师的培养,同时,高师艺术教育专业的发 展离不开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基础。 关键词:艺术教育艺术课程中小学艺术课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层次展开, 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 高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艺术课程的实施牵动着整个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如何处理 好艺术课程的教学,如何培养出具有高素质艺术教师,是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全面发展的关 键问题。高师艺术教育专业必须理顺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关系,尽快培养出顺应、合乎艺 术课程教学的高素质毕业生,以促进艺术课程的全面实施。一、人的发展与艺 术教育的关系人的本质力量,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马克思主义早就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论证了:作为人类精神需要和享受的一个主要方 艺术和审美需要,是在物质需要和享受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必然发展起来的,这 是人类的一种高级属性。也就是说,对于人类,精神的力量显得更为重要,因为 具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它不仅包含智慧,而且还有道德和热情。而艺术又是人的 的重要内容。它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 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因此,艺术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 就是它的审美价值。人们的生活中需要艺术,因为艺术能把人们生活中本质和规律 的东西,以及人的心灵深处最隐秘的东西展示出来,使人们通过审美认识领悟到自身生活 的价值,从中体验到审美的愉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已经广泛地进入电视、电脑、 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人的本性出发,除了物质的 需要,还需要精神的食粮。每个人都离不开艺术,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有艺术的陪伴。 艺术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它是通过审美这一中介环节对人产生影响的。艺术作品往 往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它 常常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们带来难以忘却的社会生活的丰富知识。对于一名 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精神陶冶和学习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他们的幼年、童年、少年、 青年初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 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来实现艺术教育的功能的。艺术教育有着不同于科学教育与思想教 育的特殊作用,它不是单纯的艺术知识传授与艺术技能培养,而是一种提高学生智力和智 慧,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和个性的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学生 可以不断地从艺术中获得艺术的感受、想象,汲取灵感以及艺术的思维方式。通过艺术教 育,学生可以丰富和陶冶自己的情感世界,他们从中能够学会和谐的人际交往,从而建立 起积极、宽容、健康的社会心态和完善的人格,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因此,艺术教 育是其他任何教育无法替代的。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学生人性的全面发展、人格 的完善以及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学校需要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 一。同样,一个民族的艺术素质程度如何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建设、和谐社 会的构建。因此,艺术不仅是人的生命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225', container: s, size: '910,250', display: 'inlay-fix' 该用户的其他资料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及管理措施分析来源:上传者:tyc528时间: 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及管理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脚步逐渐加快,艺术类专业已经在各高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艺术类的学生,他们的考试要求与其他学生不同,自然也就成为人们眼中的特殊群体。由于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他们也具有与其他学生不同的特点。本文就艺术类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探究其管理措施。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特点;管理措施 艺术类学生已经成为当前高校重要的一部分,由于他们专业的特殊性,使得一些学生出现与其他学生不同的特点,使学校教师很难管理。作为教师,就要根据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管理作用,为艺术类学生今后的教育找到新的途径。 一、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1、自我意识突出,集体意识淡薄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养尊处优,家人都为围着一个孩子转,使这些学生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十分突出,而且作为艺术类学生,由于他们所接触的事物不同,认为有个性才能收到更多的关注,才能创造出更多独特的学习成果,所以他们一般都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集体观念十分缺乏,团队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 2、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理论基础课程 艺术类学生大多从小学习艺术,他们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艺术学习上,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使得许多艺术类学生的文化素质不高。也有一些学生由于自己的文化课程掌握的不好,所以改为学习艺术,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都十分的薄弱,而且他们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也不高,不勤奋,经常理论性的文化课上出现逃课、迟到等现象。 3、思维活跃,但理想信念、组织纪律性不强 由于艺术类学生学习的特殊性,要求他们思维要活跃,要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所以一般的艺术类学生思维都比较活跃,想法也都很新奇,但是他们容易忽视现实,在考虑问题时感性思维要大于理性思考,做事易冲动,而且缺乏自律,自由散漫,不理会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我行我素,经常出现夜不归宿、迟到、逃课、行为放荡等情况。 4、实践能力较强,受社会影响较深 由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许多学生在初高中时就自己独立到外面生活,学习专业课,写生,参加各种考试等,较早的接触社会,相对那些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要更强,但是由于较早的接触社会,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和习气的影响,会沾染一些不良的习惯,使他们出现早熟的情况。 二、艺术类学生的管理措施 1、树立全新的教育管理观念 学校管理者要积极转变教育管理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运用人本化的教学理念,针对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加强教育管理工作,主动与学生联系、谈话,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并且及时为学生解决困难,关心帮助学生,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2、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作用 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问题,就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运用实际的理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注重学生思想、心理等方面问题的解答,用积极的理论知识丰富学生的头脑,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艺术类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都十分的亲密和谐,作为艺术类专业的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能力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要加强辅导员等其他管理人员的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情况,多与学生接触,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为促进学生的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的作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关心学生成长,及时发现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还要加强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通过发挥典范的作用为学生做榜样,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努力促进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3、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人文气息,对于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积极加强加强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同时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定期到学校进行讲座,对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知识进行强化,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同时,还可以举办一些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调动艺术类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自身的特长,展现自己的活力与能力。还可以有计划的进行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和实践能力。 4、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艺术类的学生,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而且反叛精神很强,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都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消除孤僻、悲观等不良的心理问题,努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讲座,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帮助解决,使学生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 随着高校的发展,艺术类学生的管理工作越来越难实施,我们要采取多种方式手段加强对艺术生的管理,使他们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欧阳俊虎.新时期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2). [2] 李瑜.艺术类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管理对策分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1) . [3] 路建梅,李妍,吴彬.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特点与教育管理对策[J].**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该篇范文(全文共有2447个字)可完全免费阅读或下载全文。香当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每一篇范文均为原创WORD文档,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阅读与下载全文: 点此阅读该doc格式WORD文档全文--- 点此下载该doc格式WORD文档全文 上篇:下篇: 今日新增会员:253 今日新增文档:33 本站热门范文推荐 香当网常见帮助当前位置: >> 艺术教育专业2013届毕业论文指导书 艺术教育专业 2013 届毕业论文指导书二 O 一二年十月 目录一、毕业论文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3 二、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3 三、毕业论文工作的程序 /4 四、毕业论文的选题 /5 五、毕业论文的基本构成及有关要求 /6 六、毕业论文答辩 /8 七、毕业论文成绩评定 /9
八、毕业论文阶段的学生管理 /9附件一: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参考标准 /10 附件二:毕业论文规范格式要求 /12 附件三:毕业论文示例 /17 附件四:论文表格栏目填写要求和结束上交材料目录 /69 附件五:毕业论文定稿检查评价项目要点 /72 附件六: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标准 /742 一、毕业论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毕业论文写作是艺术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教学实践环 节, 也是培养合格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 学理论、 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艺术教育科研能力, 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成果,使学生毕业以后尽快适应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成 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合格师资。 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其任务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在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 技能与具体课题相结合, 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将大学学习期间的学习内容得到 全面、系统的应用,并进一步得到巩固、充实和提高。 2. 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通过独立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数据处理、 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获取独立分析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使学生具备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 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合格 师资。二、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1.本科毕业班学生都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质量较高、形式规范的毕业论 文(或者写出调查报告或专题研究报告) 。论文字数:6000 字以上。 2.毕业论文撰写包括选题;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分析、整理收集资料(或者调 查资料和处理有关数据) ;开题报告;拟订论文提纲(或者制定调查与实验方案) ;撰 写和修改毕业论文。论文经过审查合格后学生才有资格进行答辩。 3. 论文要有一稿撰写和修改、 二稿修改、 三稿修改 (至少要进行三次以上修改) 、 定稿。论文的过程要规范。对指导教师每一次提出的修改意见,学生都应认真对待并 且及时修改。论文须经指导教师同意才能最后定稿。 4.学生应该掌握查阅本专业相关文献(或技术)资料的方法,阅读一定数量的 中外文文献资料, 了解课题研究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应该围绕课题研究进行广泛的调 研和文献检索。 (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外文文献资料字数:最少为规定论文字数的 20―30 倍,即 20 万以上。 ) 5.论文题目确定后一般不得中途变更。每篇论文须有 300 字左右的论文中英文 摘要(英文摘要不超过 250 个实词) ,并附有所查阅国内外的有关文献的参考文献目 录。3 6.论文要求内容丰富,论点正确,观点鲜明,论据真实、充分,论证严密,结 构严谨,数据可靠,资料翔实,条理清楚,文字简洁流畅。 7.毕业论文一律按学校统一规定格式用计算机编辑、打印、装订,要求使用 A4 文稿纸,纸张由学生自理。最后上交的论文定稿,一式三份,并且同时上交定稿电子 稿版和整套毕业过程材料。 8.毕业论文撰写应该符合《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构成及有关要 求》和艺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上的有关要求。三、毕业论文工作的程序毕业论文工作的程序将按照以下统一程序进行。 1.师范学院成立毕业论文工作委员会。 2.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委员会制定毕业论文工作的实施计划。 3.艺术教育系分配毕业论文教学任务,布置课题的准备,组织对教师申报的课 题进行讨论,并报师范学院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委员会审核。 4.艺术教育系对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工作动员,并安排学生选择课题或指定课题。 5.学生收集查阅资料、开展调研并完成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阅开题报告。 6.毕业论文初期检查。 7.开始毕业论文各项具体工作。 8.毕业论文中期检查。9.完成毕业论文工作。10.毕业论文后期检查。 11.成立由院、系领导及具有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 12.指导教师审阅毕业论文。 13.评阅教师评阅毕业论文。 14.组织答辩。 15.成绩评定和成绩汇总。 16.优秀毕业论文推荐。 17.毕业论文资料的整理归档。 18.艺术教育系对本届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总结。 19. 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委员会对本届毕业论文的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并进 行工作总结。4 四、毕业论文的选题1.选题是毕业论文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师范学 院将依据下列原则对毕业论文选题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核。 (1)原则一:课题的选择应从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出发,注重专业知识的综合 应用,符合教学基本要求,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综合 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选择学术研究性质的课题。 (2)原则二:课题的选择应尽可能来自或结合当前艺术知识、艺术现象和艺术 教育工作的实际, 具有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应尽可能结合未来从事艺术工作和 艺术教育活动的实际需要。 (3)原则三:课题的选择应考虑到课题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使学生能够在 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按时完成。 (4)原则四:课题的选择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挥与提 高,鼓励一部分优秀学生有所创造、有所创新。 2.下列情况的课题不宜安排做毕业论文 (1)题目偏离本专业所学的基本知识; (2)题目范围过窄、内容简单,达不到综合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力的要求; (3)学生难以胜任的高难度课题; (4)毕业论文期间无法完成或不可能取得阶段性成果。 3.毕业论文的课题每年要进行更新。 4.毕业论文的选题,一般为一人一题,如课题需要两人或几人协作完成,须由 指导教师提出, 经专业系主任批准,但每个学生必须有相对独立完成的部分或不同的 实现方法。 5.毕业论文课题一般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提出,或积极鼓励部分学生参与教师 的研究课题。选题申报表中要对课题的来源、主要内容、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工 作要求及所具备的条件等做出简要的陈述。 专业系主任应组织相应学科的教师对申报 的课题进行认真审议, 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工作委员会依据选题的原则对申报的课题进 行严格的审核。 6.对于学生在校外单位进行毕业论文的课题,也应按同样的申报、审批程序进 行严格审查。 7.选题、审题工作应及早进行,一般应在进行毕业论文工作的前一个学期末进 行。毕业论文课题必须在毕业论文开始前确定。 8.审题工作完成后艺术教育系应根据已确定的课题和指导教师及时做好学生的 课题落实工作。 9.课题落实后,师范学院将课题进行汇总,填写“毕业论文课题汇总表” ,并报5 教务处备案。毕业论文课题批准后,不得任意改变。如确需更改,须办理变更手续, 并经师范学院审查批准后报教务处备案。五、毕业论文的基本构成及有关要求根据《科学技术报告、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编写格式》 (国标 GB) ,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基本构成、编排、印刷及装订要求 作以下规定。 (一)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基本构成 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 (设计说明书)通常由题名、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前 言) 、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等几部分构成。 1.题名 课题名称要求概括、简洁、确切。题名中不使用非规范的缩略词、符号、代号和 公式,通常不用问话方式。标题的字数应适当,一般不超过 20 字。若题目语义未尽 可用副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副题应处于从属地位,一般可在题目的下一行 用破折号“――”引出。 2. 摘要 应扼要叙述本论文研究课题的来源、工作的主要内容、采用的研究方法、完成哪 些工作,获得的观点和成果;要求文字简练、概括、准确(一般在论文、设计完成后 再写) 。毕业论文要求有英文摘要。中文摘要约 300 字左右;英文摘要不超过 250 个 实词。 3. 关键词 关键词的个数为 3-8 个,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 词。关键词的排序,通常应按研究的对象、性质(问题)和采取的手段排序,而不应 任意排列。 关键词后面加冒号, 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用分号。 英文摘要撰写要求如下: (1)用词应准确,使用本学科通用的词汇; (2)英文摘要应该符合英语语法规范。例如英文中主语(作者)常常省略,因 而一般使用被动语态,应使用正确的时态并要注意主、谓的一致。必要的冠词不能省 略; (3)关键词按相应专业的标准语写出; (4)中、英文摘要的内容须一致。 4. 目录 目录由毕业论文各部分内容的顺序号、 名称和页码组成, 另页排在 “摘要” 之后。 目录应该用“??”联系名称和页码。6 5. 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 6. 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等汇集表(必要时) 7. 引言(前言) 应说明本论文选题缘由、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情况的评述、 本课题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研究(设计)的思路、方法等。 8. 正文 论文的正文是作者对本课题研究内容全面详细的表述,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它占 全文的较大篇幅。正文内容要求客观真实,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设计说明书的正文 应包括设计方案论证部分、计算部分、设计部分、实验部分(实验方法、线路、数据 处理及安装调试等)等。 正文中内容层次(或者章、节)顺序要清楚,均使用汉语一、二、三??和阿拉 伯数字。层次顺序一般为:一、 (第一层)(一) ; (第二层) (第三层)(1) ;1. ; (第 四层) ;①(第五层) 。 9. 结论 应对本论文的研究进行归纳和综合,得出准确、完整、精练的结论。如不可能导 出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指出建议、研究设 想、改进意见、待解决的问题等。 10.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 广博程度及材料的可行程度。引用参考文献时,应注意写法的规范性。参考文献一般 应是实际查阅过并对论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一般不应间接使用参考文献;参考 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或学术成果,必须 列在参考文献中。 11. 附录 将各种篇幅较大的图纸、数据表格、计算机程序等附于论文或说明书之后。 如果论文中引用的符号较多,为了节省论文的篇幅,并且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 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12. 致谢 以简炼的文字对指导教师和支持、协助完成论文(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六、 毕业论文的答辩1.师范学院由一名院长或副院长负责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师范学院成立由院、 系领导及具有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根据学校《毕业设 计(论文)成绩评定参考标准》 (见附件一) ,制定本学院各专业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细7 则,指导本学院各专业的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进行答辩安排,检查答辩工作进程, 解决答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师范学院将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及答辩安排上报教务 处。 2.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由答辩小组组织答辩。答辩小组成员不得少 于 3 人(另设专人负责答辩记录) ,答辩小组成员必须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3.答辩问题一般应围绕毕业论文课题并结合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提 出,难易要适当。 4.毕业论文的答辩成绩,由答辩小组成员分别按评分细则打分,以平均法计算 得出。 5.在校外进行的毕业论文,原则上应回校进行答辩,特殊情况须在校外答辩的 应经师范学院院长批准,并由答辩委员会指派教师组成答辩小组,在校外进行答辩。 6.答辩程序 (1)答辩学生进场; (2)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论文作简要介绍,介绍时间 10-15 分钟; (3)答辩小组成员查看学生说明书、图纸、毕业论文等资料,时间一般为 5-10 分钟; (4)答辩小组成员进行提问,学生对提问进行答辩,时间一般为 10-15 分钟; (5)答辩要有记录; (6)学生退场; (7)答辩小组成员填写“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表” ; (8) 记录人根据答辩小组成员给出的答辩成绩, “毕业论文答辩成绩统计表” 填写 , 由答辩小组负责人审核后签名。 7.答辩纪律 (1)凡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时间前来参加答辩的学生或未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 不准参加答辩;如需安排补答辩,应由答辩委员会提出意见,经师范学院同意,教务 处批准,否则作不及格论处。 (2)正在参加答辩的学生,未经答辩委员会(小组)许可,不得擅自离开答辩室。 (3)递交的毕业论文以及有关资料,答辩结束后学生不得带走。 (4) 答辩小组成员不得擅自让学生翻阅答辩记录, 也不得透露答辩成绩评定情况。 (5)违反上述纪律的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必要的行政处分。七、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1.师范学院将结合专业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细则。 2.毕业论文的过程成绩(含指导教师的建议评定成绩、评阅教师的评定成绩和8 答辩成绩)应采用百分制记载,综合成绩评定应采用五级制,即优秀、良好、中等、 及格、不及格。 (详见附件一) 3.答辩全部结束后由各答辩小组进行学生毕业论文的综合成绩评定。综合成绩 评定应根据指导教师的建议评定成绩、评阅教师的评定成绩和答辩成绩分别按 30%、 20%、50%的权重求得并转化成五级制,由答辩小组负责人审核后签名。 4.答辩委员会对毕业论文的综合评定成绩进行审定。 5.毕业论文成绩经答辩委员会审定后,方可向学生公布。八、毕业论文阶段的学生管理毕业论文阶段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以保证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和质量。 为此,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 1.学生应明确毕业论文的目的和意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勤于 实践,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规定的要求。 2.尊重指导教师,虚心接受教师及有关人员的指导和检查,定期向指导教师汇 报毕业论文工作进度、工作设想,听取教师的指导。 3.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成果。 4. 学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定的地点进行毕业论文工作,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有病、有事要办理请假手续。请假超过毕业论文全过程 1/3 者,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累计旷课 30 学时以上者,取消答辩资格。 5.在学校所在地进行毕业论文的学生,必须每周回校一次向有关教师汇报工作 进展。 在外地进行毕业论文的学生必须每月回校一次向有关教师汇报工作进展,同时 每周通过网络向相关教师提交毕业论文进展情况记录, 教师也必须通过网络向学生提 出意见及下周进度要求。 6.毕业论文结束时,学生应将毕业论文定稿、毕业论文一、二、三稿、以及进 展记录、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等资料成果按规定整理归档,在规定时间内 送交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阅。9 附件一:艺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参考标准优秀: 1. 选题质量较高,能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 能,解决毕业论文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毕业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 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具有很强的独立工作能力;态度认真,作风严谨。 2. 能在毕业论文课题的范围内较全面地查阅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资料翔实。 3. 毕业论文的内容完整,数据正确,概念清楚,文理通顺,判断恰当,图表规 范、字迹清晰。 4. 论文内容丰富,论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文字简洁流畅。 5. 在答辩中,陈述思路清晰、表达清楚、语言流畅,逻辑性较强,回答问题正确。 良好: 1. 能较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毕业论 文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态度认真,作风严谨。 2. 能在毕业论文课题的范围内认真地查阅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运用得当。 3. 毕业论文内容完整,数据正确,概念清楚,字迹、图表清晰、整洁。 4. 论文内容丰富,论点正确,论据较充分,结构较严谨,文字简洁流畅。 5. 在答辩中,陈述思路清晰、表达清楚、语言流畅,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中等: 1. 能按期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毕业论文中遇 到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表现较好。 2. 能查阅与毕业论文有关的文献资料,并运用得当。 3. 毕业论文内容完整,数据基本正确,概念较清楚。 4. 论文内容完整,论点较正确,论据较充分,结构较严谨,文字通顺。 5. 在答辩中,陈述正确、能回答所提出的主要问题,且基本正确。 及格: 1. 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基本上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毕业论文 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工作能力一般,工作尚认真。 2. 能查阅毕业论文必要的文献资料,运用无重大差错。 3. 毕业论文内容完整,数据无重大错误,但不够整洁,方案基本合理,但有个 别错误。 4. 论文内容完整,论点基本正确,有论据,文字较通顺。 5. 在答辩中讲述不够清楚,回答问题重点不突出,但尚能表达自己的思路,回 答问题有不确切之处。 不及格:10 1. 未能完成毕业论文规定的任务,毕业论文中有原则性错误,工作态度不认真。 2.论文不完整,有重大原则性错误。 3. 在答辩中出现较多的概念性错误,基本上没有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11 附件二:毕 业 论 文 规 范 格 式 要求一、装订要求和论文顺序 毕业论文单独装订成册,使用统一封面。 毕业论文的内容及装订顺序依次为: 1.封面(单独一页) 2.摘要(含中文摘要、外文摘要及关键词) (一般合成一页) 3.目录 4.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 5.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等汇集表(必要时) 6.正文(含引言或前言) 7.结论 8.参考文献 9.附录(必要时) 10.致谢二、论文用字,编辑,打印,用纸及顺序 1.论文用纸 毕业论文要求用 A4 纸(210mmw297mm)打印,采用白色复印纸或打印纸。汉 字要求使用宋体,注释用页末注(即把注文放在加注处一页的下端) ,参考文献用尾 注。公式、图表应按顺序编号,并与正文对应。 2.页眉和页码 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最后, 在每一页的最上方, 页眉之下可划一条线, 页眉为 “常 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字体:华文新魏,字号五号,居中排列(在计算机工 具栏 “视图”中“页眉和页脚”里设定) 。 页码设置在页面底端:居中(在计算机工具栏 “插入”中“页码”里设定) 。 3.页边距 论文页边距设置采取以下方式: 上边距: 5cm; 2. 下边距: 5cm; 2. 左边距: 5cm; 2. 右边距:2.5cm;装订线:0.5cm;选择“不对称页边距” 。 4.字间距和行间距 论文一般使用的字体为宋体,字号:小四号宋体(注释和参考文献除外) 。 字符间距:缩放 100%;间距:标准;位置:标准。 (在计算机工具栏 “格式”12 中“字体”里设定) 。 段落设置:首行缩进 2 字符,两端对齐,行间距设置为:1.5 倍。 (在计算机工 具栏 “格式”中“段落”里设定) 。 5.论文用字,编辑与打印 论文一律用简化汉字(古汉语除外)全部打印,少量中英文无法打印的文字符号 可允许手写,但须清晰整洁。正文、摘要用字为小四号宋体。不得使用不符合规定的 简化字、异体字或乱造汉字。论文采用单面打印(或者复印) 。 论文编辑软件要求用 word 文字处理软件。 三、封面 (格式见附件三) 论文封面按照学院统一要求,见附录。可从师范学院网页上获得。填写项目内容 应该正确完整。 四、中文摘要 (格式见附件四) 摘要页的格式为:在摘要之上方,写上论文题目。题目选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论文题目下面空一行。 论文摘要正文每行 37 个字(左右) ;正文选小四号宋体。 “摘要”两个字用宋体 小四号加粗, “摘要”两字之间空一个字距, “摘要”后面用“:。 ” “关键词”三个字用宋体小四号加粗,关键词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 3―5 个, 每个词之间用分号。 摘要页无页码。 五、英文摘要 (格式见附件四)英文摘要和中文摘要要放同一页。中、英文摘要的内容须一致。 英文的论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翻译,论文题目中实词的首字母用大写字母,题目(居 中)“Key words”一词用 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加粗;Abstract 选用 Time New ; Roman,小四号,加粗,居左;正文每行约 74 个字符。正文内容选 Times New Roman 选用小四号。 六、目录 (格式见附件五)1.目录中章、节号均使用汉语一、二??和阿拉伯数字,目录层次最多到三级 目录。层次顺序一般为:一、 (第一层)(一) ; (第二层) ;1. (第三层) 。 2.参考格式如图所示,在汉语一、二??后面用顿号,阿拉伯数字 1.2.3.后 面用“. 在各层次中的“. ” ”号用半角。 3.目录中单页不显示页码,如果两页以上应单独显示页码,页码居中间。页码 使用Ⅰ、Ⅱ、Ⅲ??13 七、论文部分 正文部分的一级小标题用四号宋体, 加粗, 上空一行; 二级小标题用小四号宋体, 加粗。正文部分的其它文字(除注释和参考文献外)用小四号宋体。 八、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的注引与参考文献格式 参 考 文 献 的 注 引 与 参 考 文 献 格 式 按 照 《 文 后 参 考 文 献 著 录 规 则 》 (GB M T)的规定执行。 (1)参考文献的注引 正文中,引用文献资料论述某个观点时,应在所引用段落或句子的右上角,用方 括弧进行角注,并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资料的出处。正文中每应用一次文献资料,角注 时用[1],[2]??阿拉伯数字按先后次序分别排序。如:XXXX[1];XXXX[2];??。 如引用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献资料论述同一个观点时, 应在所引用段落或句子的右上角 方括弧中用以下方法注明,如:XXXXXX[4,5];XXXXXXXX[6~8]。 正文中进行角注的数字序号应与文后参考文献中所列出的文献资料相对应。 引用文献资料论述某个观点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直接引用就是保持原来语 言壮态,不作任何改动;应该用双引号将直接引用部分标出,并且在段落或句子的右 上角方括弧中注明引用的顺序号,例如: “XXXXXXXX”[9]。如果直接引用不能表达 完整意思,作者应该作补充说明。间接引用也称为意引,一般也应该用自己话完整叙 述引用观点(或者事例)然后注明引用的顺序号,例如:XXXXXXXX[10] 题名、摘要、关键词、目录等处不出现文献的角注。 (2)参考文献格式 ①专著――是以单行本形式或多卷形式,在限定的期限内出版的非连续性出版 物。它包括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技术报告、会议文集、 丛书等。 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 版年:引文起止页码. 例如:[3]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连续出版物――是一种载有卷期号或年月顺序号、 计划无限期地连续出版发行 的出版物。它包括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期刊、报纸等。 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出版年份,卷 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1]聂莲,黄坤坤.教师是幼儿同伴对话的支持者和引导者[J].学前教育14 研究,2003(12):45-46. ③电子文献――是以数字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关、电介质上, 通过计算机、网络或者相关设备使用的记录有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的文献信息资料, 包括电子书刊、数据库、电子公告等。 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 [文献类型标志/文献 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者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 路径. 例 : [1] 张 桂 梅 . 家 园 合 作 的 现 状 与 探 索 [EB/OL] . [] . http : //. [说明:参考文献中间的标志 ①常用文献类型标志:普通图书为 M,期刊为 J, 报纸为 N,学位论文为 D,电子公告为 EB,专利为 P,数据库 DB,会议录 C,汇编 G.②常用文献载体标志:联机网络为 OL,光盘为 CD,磁带 MT,磁盘 DK.其余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3)参考文献的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加粗,居左。正文部分一律用五号宋体, (英文用 Times New Roman 体五号),字间距设置为:标准;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 20 磅。 论文中参考文献范例: (注: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加粗,居左。下面正文部分用宋体,五号,单独一页)[1]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2):37-38. [3]陈山.世纪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唐山市开平区骨干教师培训实践作业感悟 [J].班主 任,-25. [4] 李 洁 .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教 育 的 灵 魂 是 教 师 [J]. 佛 山 科 学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55. [5]Gallagher, T. Contingent query sequences within adult-child discourse. 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62. [6]Garvey, C. & Berninger, G. Timing and turn taking in children's conversation. Discourse Processes, -57. [7]Stockman, I. J. & Karasinski, L. The use of conversational repair strategies by African American Children,http://convention.Asha.Org/2006/handouts/855_1114Karasinski_Laura_0903749.Doc. [8]―[11](省略)[说明:①电子文献参考文献著录方法,见本指导书的附录二之八。]15 九、论文的附录的规范 附录的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加粗,居左。正文部分一律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 Times New Roman 体小四号),字间距设置为:标准;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 20 磅; 十、致谢 致谢的标题用黑体,小四号,加粗,居左。正文部分:用楷体,小四号。16 附件三:毕业论文示例KC020-1CHANG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毕业论文题目:常州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师资状况调查研究二级学院(直属学部) : 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评阅教师姓名:师 范 学 院 班级 学号 职称: 职称: 08 艺音 副教授 副教授艺术教育(音乐) 袁 秀 乔邦利 柳 飞2012 年 5 月17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常州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师资状况调查研究摘 要:随着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关注,音乐教育的发展得到了人们的重视。社会音乐培训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音乐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然而,社会音乐培训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以社会音乐培训 中的师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常州市的琴行、少年之家等机构进 行抽样调查,并结合实际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常州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 教师专业素养、道德素养偏低。师资状况紊乱,不能形成规范的师资队伍,教师没有 发展的空间,停滞不前。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多个方面: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教师自身 思想观念的偏差以及培训机构缺乏管理等。 所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职业道德素养, 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 对常州市社会音乐培训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其它城市 和地区也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常州市;音乐培训机构;师资状况The Research of the Resource of Teacher of Social Music Training Organizations in Changzhou Abstract: Nowadays, people pay much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al education because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is emphasized by our society. As the major part of musical education, social music training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al music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are many inevitabl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music training.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problems of teachers in social music training. I do research on the musical instrument store, “Home of Teenagers” wit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 analyzed the result combining with the real condition. The result shows the problems: teachers don’t have good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he whole condition of the resource of teacher is in no order, so it is hard to form norm there is no chance for teachers to improve themselves.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ose problems: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 the thoughts of teachers and the lack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organizations. We should draw the conclusion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the occupational ethics and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which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social music training in Changzhou. Moreover, it can also be a reference to other cities and regions. Key Words: C Music t Resource of teacher18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目录(目录中的页码为例文原文页码,非本文档中的页码)一、问题的提出..........................................................1 (一)研究背景..........................................................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 (三)研究目的..........................................................2 二、概念界定............................................................2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2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2 (二)调查方法的运用....................................................2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3 (一)常州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师资基本构成情况............................3 (二)常州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3 五、常州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师资问题产生原因分析..........................6 (一)社会现状的原因....................................................6 (二)教师自身的原因....................................................6 (三) 培训机构的原因.....................................................7 六、 建议.................................................................9 (一) 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9 (二) 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深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9 (三)培训机构建立系统有效的管理机制....................................9 参考文献...............................................................13 附录...................................................................14 致谢...................................................................1619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力量办学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日趋活跃。 音乐社会力量办学也成为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其中以音乐培训机构的发展最为 显著。 音乐培训机构的蓬勃发展既能从不同层面上满足音乐教育的需求,又一定程度 上的弥补了政府投入的不足。 近年来,常州市音乐社会力量办学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中,音乐培训机构为常 州市的音乐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 表现在,培训机构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缺乏规范的、严格的教学模式,优秀的、强 大的师资队伍。教师组成比较复杂并且缺乏相应的管理,导致教师的专业水平高低不 等,教师的道德素养偏低,对于有效地指导与管理学生缺乏一定的能力。另外,常州 市的音乐社会力量办学中存在一些不正当竞争,个别机构以盈利为目的,忽略教师的 整体素质以及其他资源的优劣, 同时这种现象正趋向不良循环。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 上制约常州市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 师资是影响音乐培训机构发展优劣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师资问题的研究非常必 要。研究音乐培训机构的师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产生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 决方案, 对常州地区音乐培训机构师资水平的提高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最终对常 州乃至全国音乐培训机构的良性、可持续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音乐培训机构的研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 1) ( 主要关于琴行的调查, 对优势和劣势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并结合当地现状提出设想解决问题。 (2)从加强 对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包括师资管理、音乐教育者素质、教育工作者的 责任感和艺术修养等方面寻求解决对策。 (3)研究艺术生源膨胀,家长攀比心加重等 问题,引导家长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认识儿童学习音乐的目的。 针对社会力量办学这一领域的研究较早,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社会力量办学 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关的文献也很多。研究 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现状、问题及研究对策的研究。(2)社会 力量办学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法规管理、税收的管理、师资队伍的管理。 (3)社会 力量办学的市场效应、存在的竞争,贯穿于社会力量办学全过程,成为内在的、巨大 的驱动力。20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针对培训机构师资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针对培训机构被动任务 型培训、 放任自流式培训与全权委托式培训等问题, 如何使教师的功能有效发挥。 (2) 针对教师与学生之间出现“倒挂”现象,教师授课方式吸引力不够等问题,建立激活 教师的机制,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上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参考。 遗憾的是专门针 对常州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研究的文章还不多见。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国内主要期 刊杂志和网络媒体中,暂没有发现这一类研究成果。 (三)研究目的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了解常州市音乐培训机构师资现状; 2.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常州市音乐培训机构师资中存在的问题; 3.提出合理建议,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二、概念界定“培训机构” 是指以学历教育或成人继续教育为目的,教育培训机构需要有场地 的要求及师资的要求, 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给予认证并且取得社会力量办学资格方可营 业, 其培训课程价格需要核算并报教育部门批准,增加课程或改变收费需要向教育部 门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才可改变。 “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属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范畴。社会力量办学是指在政 府教育部门许可的情况下,为减少政府负担,促进教育发展,集合社会各方面 力量开办学校的教育推广方式。三、调查对象和方法(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本次调查笔者随机抽取了常州市十所音乐培训机构(分别是:A 机构、B 机构、C 机构、D 机构、E 机构、F 机构、G 机构、H 机构、I 机构和 J 机构)的 42 名在职音乐 教师和 52 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教师问卷 40 份,有效率为 95%。收回的有 效学生问卷 50 份,有效率 96%。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辅助研究常州市社会音乐培训机 构师资存在的问题。21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二)调查方法的运用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开始前,笔者自拟了调查问卷:《常州市社会 音乐培训机构师资状况调查问卷》,分为教师问卷与学生问卷。对常州市 10 所音乐 培训机构的 42 名音乐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 40 份。这 42 名音乐教师 分别教授钢琴、古筝、二胡等各种乐器,并且此问卷针对的是专职老师,不包含对兼 职教师的研究。问题涉及 12 题,其中选择题 11 题,开放问题 1 题。主要从音乐教师 的基本组成状况、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在职培训等方面展开调查。同时对 10 所培训机构的 52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 50 份。旨在通过学生对教 师教学情况的反馈,多方面了解教师存在的问题。问卷涉及 7 题,其中选择题 6 题, 开放性问题 1 题。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揭示以及学生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建议。问卷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了解常州市音乐培训机构的教师现 状,试图发现教师存在的问题,分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更有利于常州市音 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四、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常州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师资基本构成情况 问题 性别 选项 男 女 年龄 25 岁以下 25-39 岁 40-50 岁 50 岁以上 图 4-1 教师基本构成情况 所占百分比 25% 75% 35% 55% 10% 0图 4-1 显示:从性别来看,培训机构中女性教师占 75%的比例,表明培训机构以 女性教师为主。从年龄上看,培训机构的教师趋向年轻化,年轻教师的加入将会为机 构注入当下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于常州地区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二)常州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队伍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队伍越强大,教学质量越高。通过对常州22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问题 学历选项 中专 大专 本科 硕士所占百分比 15% 40% 37.5% 7.5% 75% 25%音乐专业是您主修 的专业吗?是 不是, 此专业是我小时候学 的,专业基础比较扎实 其它 图 4-2 教师问卷01.教师专业素养偏低 (1)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低 如图 4-2 所示, 常州市音乐培训机构的教师中,37.5的教师具有音乐表演或音 乐教育专业本科学历, 25的教师来自非音乐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从总体上看, 常州市音乐培训机构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受此影响,常州市音乐 培训业发展中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以钢琴教学为例,有的学生学了几年却连五线谱 都不熟悉,有的学生弹琴的时候在相同地方屡次出现错音。显然,这是辅导老师在教 学中没有及时纠正的结果。类似的问题在学生的手型、弹琴的肢体动作、表情处理等 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这些问题都反映出音乐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如不采取有 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将对常州地区社会音乐培训机构的健康发展产生 很大的负面影响。问题 您毕业于?选项 师范类音乐专业 非师范类音乐专业所占百分比 27.5% 65%23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艺术院校 其它 是否拥有教师资格 证 是 否 图 4-3 (2)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偏低 教师问卷2.5% 5%27.5% 72.5%如图 4-3 所示,只有 27.5的教师毕业于师范类音乐专业,72.5的教师没有 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导致大多数音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偏低,在教学过程中,不 能对产生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措施,对症下药。如在音乐课堂中,学生上课分心、捣 乱,教师不能引导学生回归课堂,有时大声批评学生,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这将使 学生对音乐产生厌倦感,不利于学生对音乐的学习。问题 你为什么从事这工 作?选项 热爱音乐教学 就业太难, 找一个暂时工作着 工作轻松,待遇不错 其它 图 4-4 教师问卷 选项 是 否 老师总是能够回答我, 并且我 能理解 老师的讲解不是很清楚, 我不 能具体明白 图 4-5 学生问卷所占百分比 22.5% 22.5% 52.5% 2.5%问题 教师是否经常迟到、 提前下课? 对于你不会的问 题?所占百分比 36% 64% 48%52%2.教师道德素养偏低 (1)教师缺乏责任感 图 4-4 显示,只有 22.5的教师是因为热爱这一行业才当教师,这是大多数教24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师难以做到对学生高度负责的重要原因。图 4-5 显示 36的教师上课会经常迟到、 提前下课, 52的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不能给出学生满意的答案,这些结果都是 教师缺乏责任感的表现。 本人也在一些培训机构做过钢琴陪练,发现有些教师与学生 之间只是纯粹的金钱关系。只要课时结束,教师不管学生是否掌握,一概不理会。同 时,调查中发现,一些教师热衷于让学生参加考级和一些比赛,通过举办方把名额内 定,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拿到名次后,把证书复印下来,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从而 增加自己的生源,谋取私利,这同时也说明了教师缺乏责任感。问题 你能从教师哪里学 到什么?选项 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和其他音乐理论 知识 图 4-6 学生问卷所占百分比 70 30(2)教师缺乏对教书育人的正确认识 作为教师应有的良好品质,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激发学生 创新精神,促进全面发展。在现在的音乐培训机构中出现以下一些问题,有些教师认 为学生学习器乐,主要就是掌握该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忽略了对音乐素养(视唱练耳 即音乐理论)的学习。其实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单纯的只从器乐或声乐本身去 解决问题而不系统的学习专业素养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很多理论、概念都难以明白, 这将成为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图 4-6 显示,70的学生只能从教师那里学到专业 技能,而不能学到其他理论知识。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将音乐素养的学 习与器乐学习同步进行。另外,有些教师为了应付考级,只以考级的曲目为上课的主 要内容,不注重基础学习,就算考级的结果再好,也只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达不到学 习的效果。 所以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对考级的认识,把它当成是检验自己的一种手 段,目的是让我们的学习沿着更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前进[1]。五、常州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师资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引起培训机构师资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包括社会现状和教师自身原因,以 及培训机构缺乏系统的管理。其中,培训机构缺乏系统的管理不当是最主要的原因。[1]陈明大.对社会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1999(9):76-7825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一)社会现状的原因 来自社会环境影响的最主要原因当属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渗 透。首先,家长往往都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务实的进行教育,如何才能不吃亏、才 能衣食无忧, 家长不会教育孩子考大学是为了报效祖国, 而是说为了以后找个好工作、 能够赚大钱过好日子等。就是在这样的现实下,人们在积累财富的同时,功利化以飞 快的速度蔓延扩张开。 其次, 身在一个功利化的社会里, 人们往往以名利为终极目标, 盲目、浮躁,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甚至不惜自我炒作。如专家教授们关注的是如 何成为公众人物,如何获得由利益的大课题,如何能挤进“百家讲坛” ;书店里也经 常卖一些关于如何致富、 如何成为大老板的书。 这些现象都表现了这个社会的功利化。 培训机构的教师又如何能完全做到不以金钱为主,做到一切以教育为最终目标。 (二)教师自身的原因 教师自身的原因是导致常州市培训机构的师资问题的原因之一。 由于受到生活经 历、主观经验以及社会发展的特殊性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观念产生偏差,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教育价值观的偏差 一些教师以教学为媒介,通过各种手段为自己招揽学生,对教学毫不重视,最终 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教师教育价值观发生偏差,他们认为一节课上完就可以赚 一节课钱, 根本不会注重每节课的教学内容, 更不会注重教学成果与学生的掌握程度。 就是由于这样的价值观,教师上课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对工作不重视,对学生不负 责任,导致整体教师出现紊乱状况。 2.教师没有正确学习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 又是教师这一职业的承担者。教师需要接受专门的教育和 训练, 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发展学生的体制,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专业人员。其中要求教师必 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在之前所述的师资问题中道德素养偏低这一问题,就是由 于教师没有正确学习教师职业道德。 所以这一问题也是导致培训机构师资问题的重要 原因之一。 问题 你认为培训机构教 选项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 丰 所占百分比 2026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师最主要的职责是 什么?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教授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以上都是教师职责 6 12 62 14你认为教师在哪些 方面需要改进?上课时应该有责任感, 对学 生有耐心 应该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专业技能外, 应该教 授其它音乐理论知识 以上方面教师都需改进 图 4-7 学生问卷101660根据图 4-7 可以看出,学生们认为教师应正确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 人,同时教授其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培养其高尚情操。 (三)培训机构的原因 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状况之所以会如此混乱,是因为机构没有规范系统的管理。 其中包括对培训机构教师的资格审核、教师行为的管理、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督等。 1.无教师资格审核制度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其好坏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目前国家没有对培训机 构教师的资格做出统一规定。 就是因为目前音乐培训机构没有针对教师资格的审核机 制、 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的考核机制,才会产生教师专业素养偏 低等问题。 专业水平低的教师与其他正常老师一样参与教学,由于无人检验其专业技 能、 教学技能以及教学质量, 导致音乐培训机构师资组成混乱, 同时影响学生的学习。 2.无教师行为管理制度 教师的行为不仅影响教学质量,同时也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调查过程中发现, 培训机构并没有针对教师上课迟到、 早退, 上课接电话、 发短信, 不注重言语的使用、 奇装异服等问题行为,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导致迟到早退的现象一直在上演,教师 上课接电话、发短信也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所以教师行为管理制度必须存在。 3.无教师教学管理制度 培训机构教师在教学中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对教学27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质量的监督无可厚非。 但是长期以来, 培训机构的教学过程没有得到相应的监督管理, 教学质量监督机制的建设仍处在薄弱的境地。由于课堂监督的缺失,教师上课往往缺 乏一定的约束力。对于职业道德素养高的教师,无论是否有教学监督机制,都能教学 认真严谨,做到爱岗敬业,对学生负责。而对于职业道德素养低的教师,如果没有相 应的监督机制,课堂的教学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在课堂上只讲简单的内容,碰到 难点就跳过去,抱着随心所欲、应付了事的心态,对学生愚弄,对自己放任。没有教 学质量监督机制, 根本无法了解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师资问题将会恶性 循环下去。因此,迫切地需要教学质量监督机制的实施[2]。 问题 培训机构是否为您提供 相应的教师培训课程? 培训机构是否为您制定 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 您现在工作中面临的问 题是? 选项 是 否 是 否 缺乏规范管理 教学经验不足 没有进修机会 其它 你认为社会培训机构的 教师在哪些方面需要提 高? 音乐专业素养 管理学生的能力 教师职业素养 工作积极性 教师对工作以及对学生的责任感 图 4-8 教师问卷 22.5 5 32.5 22.5 17.5 100 35 27.5 37.5 所占百分比 35 65除了上述的三点外,图 4-8 可以看出 65的培训机构没有根据教师的现状为其 安排相应的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养,不断进步,提升教学质量。几乎所有 的培训机构没有为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教师实现个人专业的发展、整体素质 的提升,帮助他们实现职业奋斗目标,使教师对机构产生归属感、凝聚力。这也是图[2]邓婧.社会音乐教师现状和对策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09(5) 28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4-7 中教师工作中产生相关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六、建议可以说, 培训机构中教师的质量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深远。针对常州市社会培训机 构出现的相关问题,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以下建议 对常州市培训机构的健康长久发展有所帮助。 (一)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对于教师利用职权招揽学生以及消极的对待课堂教学等问题, 教师需要树立正确 的教育价值观。首先,教师应该自觉抵制金钱的诱惑,本着为人师表的道德规范,不 急功近利,不把教育当作是赚钱的工具。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教学任 务,高效利用课堂时间,确保学生准确的掌握教学内容。最后,对学生负责,对于学 生的任何疑问应予以清晰明确的回答,主动进行教育活动,而不存在任何负面心态。 总而言之,培训机构的教师应正确理解教育的价值,不被金钱利益所误导,积极主动 参与教学。 (二)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深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如果想要在培训机构中长期教学,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 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不愿意改变现状,教师自身素质的缺失也会显而易见。 因此,提高专业素养刻不容缓。 首先,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专业上的技能、增加知识的积累。教师可 以增加自身的专业练习时间,通过努力提高专业的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图书、乐谱 以及各种音乐方面的资料的学习,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另外,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情 况,加强在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上的研究。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直接影响着教 师的教学,在教师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师职业道德对于教师来说,就好比人的人格。没有职业道德修养的老师就不是 一名好老师,所以深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是必要的。教师应该正确学习《教师职业道 德规范》,规范中指明了作为教师应遵守的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三)培训机构建立系统有效的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的蓬勃发展, 音乐培训机构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越来越29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多人的重视,因此,对培训机构的管理也刻不容缓。对于培训机构管理的建议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教师入职审核制度 对教师队伍进行管理,首先要把好入职关。要规范的教师管理,应把教师的选择 放在首位,因此制定相应的教师入职审核制度尤为重要。 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资格审核工作。 音乐培训机构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质量的优劣会对音乐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从事这 一行业,必须需要严格的资格审核机制。笔者认为,教师资格审核机制要求教 师应提供相关资料,其中包括:身份证、学历证明、教师资格证、教师简历、 教师专业的相关证书等原件以及复印件。通过这些资料培训机构可以做到:通 过学历证明选择本科以及以上学历的教师 ;选择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培训机 构可以根据教师资格证的等级安排相应年龄段的学生;教师的简历可以看出教 师的教龄长短,根据老师的教龄安排学习程度高的学生。 其次,从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水平两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入职审核, 这是在教师通过资格审核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知识技能考核包括:音乐理论 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培训机构对通过资格审核的教师统一进行理论考试,理论 考试通过的教师可以进行专业技能考核。培训机构请对应专业的专家对教师进 行打分,最终通过考核的教师参加教学水平考核。培训机构为教师提供相应的 课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最后由培训机构决定最终录取的教师。 以上审核机制,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师良莠不齐的问题,对于规范音乐培 训机构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能力有积极意义。 最后,机构要与入职教师在各方面达成共识。其中包括签订合同,为教师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具体内容如下: 对于一个正规的机构来说, 签订合同是对双方负责的有效途径。合同主要的内容 应包括:(1)教师在职时间的商定,即教师应该与培训机构商定其从业时间。笔者 认为,教师从业时间至少两年以上,约满可以再续约。如果教师在双方商定的这段时 间内无故离职,机构可以对其追究责任。当然,教师如果有特殊原因,在与机构商议 的情况下得到机构准许除外。该合约考虑到的是,如果教师突然离职,培训机构很难 立即找到新的老师来顶替其职位,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也会导致整体师资 状况的混乱。 (2)如果教师违反了机构制定的行为规范,培训机构有权利与其解约。30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在此条款的制约下, 教师如果还是违反培训机构的行为规范,那么这样的教师只会影 响培训机构师资的健全发展。 此条款也是社会培训机构师资状况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之一。 各培训机构应该根据自己的状况制定其他相应条款,以上两条只是笔者针对调 查结果提出的建议。 在学校里学生有学业生涯规划,发展中的教师也应该有相应的教师职业规划。培 训机构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其发展状况以及其自身需要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为以后的发 展明确方向。同时,职业生涯的制定让教师感受到培训机构对自身发展的重视,教师 才会真正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培训机构。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包括:教师专业 的发展、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职称的取得等等。培训机构运用各种方法帮助教 师实现其目标,一方面,教师的专业以及教学能力增强,对培训机构师资整体素质的 提高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培训机构帮助教师实现自身的发展,使教师对培训机构 产生归属感,教师更加热爱这个职业,对工作认真负责,不会出现以权谋私的现象。 在教学中教师会对学生负责, 关爱学生, 充分利用上课时间, 做到以教育学生为主[3]。 2.教师行为规范的管理 培训机构想要健康有秩序的发展,行为规范的制定不可或缺。在教学实践中,应 有针对性的制定一系列教师管理制度。 如: 教师签到制度、 教师守则、 离职交接制度、 教师综合考评制度。 教师签到制度,主要是检查教师的出勤情况。如出现迟到情况,培训机构应根据 教师迟到的次数进行相应的处罚。另外,如遇到教师无故旷课,没有提前与机构管理 人员进行请假相关事宜,也要采取处罚措施。 教师守则是制约教师行为的主要准则,也是保证上课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教 师上课期间不得随意离开教师、不得提前下课、不得拖堂;教师要注重仪表,衣着大 方得体、不浓妆艳抹;注意语言、行为的文明;教师上课不许接电话或是发短信,如 经发现或接到学员投诉,按照规定进行处罚等。 教师如因特殊原因离职,要提前向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方可离职,否则按 合同进行处理。教师综合考评制度是根据每个月教师的出勤率、学员反映情况、评课 状况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的考核。 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执行以上规范,视情节轻重,最高处罚为开除处理。当然,[3]秦川.音乐培训机构的师资管理上、下[J].乐器 ,2010(11):98-100,102-10531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培训机构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应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制度是强硬的,对教师的管 理也不能离开感情的投入。机构应关心教师的生活,对教师进行感情上的投入,如教 师遇到突发事件, 并对上课造成一定的影响, 学校应宽松对待, 不会对教师进行处罚。 3.教师教学监督机制 对于培训机构来说,教学质量就其生命。由于培训机构的特殊性,为了保证教学 质量,培训机构需要从几个方面实施: (1)学生针对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打分 培训机构通过问卷的形式,定期让所有学生对教师进行打分。问卷的内容要充分 体现教师的教学状况, 以达到对教学质量监督的作用。学生打分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监 督的有效手段之一。 (2)奖惩制度 综合学生的打分状况,对教学负责、工作认真、教学质量高的教师给予奖励。如 月末发奖金、在整个机构中公开表扬等。这些行为不仅鼓励了该教师,对其他教师也 起到了激励作用。 而对于教学一直不负责、 工作不认真的教师要实施一定的惩罚制度。 当然,惩罚的力度要拿捏准确,可通过批评警告、写改进报告以及听其他人的课等方 法,让该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通过各种途径改进不足,也鞭策其他教师工作 不懈怠,对学生认真负责。 4.教师培训制度 为了常州市音乐培训机构师资整体素质的提升, 常州市教育部门应与培训机构共 同制定一套系统直接的培训制度。 首先, 常州市教育部门应该重视音乐培训机构。为了加快常州市音乐培训机构的 师资建设, 与培训机构一起研究而开展相关的培训课程。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教师的专 业知识技能和教学技能两类。 培训应该选择在大多数教师空闲的时间,最好不要影响 教师的日常工作。 其次,培训机构内部也应该重视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的发展。应规定,教师 每日至少练琴2小时,每月互相听课、评课等。这样不仅可以督促教师提升自己的专 业水平,教师可以通过评课互相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得到共同发展。32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陈明大.对社会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1999(9):76-78. [2]邓婧.社会音乐教师现状和对策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09(5). [3]秦川.音乐培训机构的师资管理上、下[J].乐器 ,2010(11):98-100,102-105. [4]陈燕.浅析音乐艺术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159. [5]李剑萍、杨旭.略论当前社会力量办学面临的几个问题[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1999(3): 55-58. [6]李书青.“音乐热”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思考[J].美与时代,2004(11):87-88. [7]刘广滨.社会力量办学师资队伍的管理措施[J].成人教育,1992(2). [8]王英华.社会力量办学师资培训途径[J]. 成人教育,1992(1). [9]张纯.音乐的社会功能与提高音乐师资水平的重要性[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2):118-119. [10]徐亚芳.社会培训机构的发展对继续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2011(9):45-47.33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附录: 常州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师资状况调查问卷 (教师问卷)尊敬的老师: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配合我做这项调查。本人系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 08 艺音学生,此问卷的目的是调查常州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师资情况。此调查是针 对本人学位论文所进行的不记名调查,将不会对您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请您能够客观 真实填写。你们的回答将成为我调查研究的重要依据,请不要遗漏任何题目。谢谢您 的支持。(在您选择的选项上打“√”)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 2012 年 3 月1.您的性别: A、男 2.您的年龄: A 、25 岁以下 3.您的学历: A、中专 4.您毕业于: A 、师范类音乐专业 B、非师范类音乐专业 C、艺术院校 D、其它 B、大专 C、本科 D、硕士 B、25-39 岁 C、40-50 岁 D、50 岁以上 B、 女5.音乐专业是您主修的专业吗: A、是 B、不是,此专业是我小时候学习的,专业基础比较扎实 C 其它6.你是否拥有教师资格证: A、是 7.您为什么从事这工作: A、热爱音乐教学 C、工作轻松,待遇不错 B、就业太难,找到一个就暂时先工作着 D、其它 B、否8.培训机构是否为您提供相应的教师培训课程:34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A、是B、否9.培训机构是否为您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 A、是 B、否10.您现在的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是: A、缺乏规范管理 B、教学经验不足 C、没有进修机会 D、其他11.您认为社会培训机构的教师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 A、音乐专业素养 D、工作积极性 B、管理学生的能力 C、教师职业素养E、教师对工作以及对学生的责任感12.您对于常州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师资的建设有什么意见?35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常州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师资状况调查问卷 (学生问卷)各位同学: 你好! 感谢你在繁忙的学习活动中抽空配合我做这项调查。本人系常州工学院师 范学院 08 艺音学生,此问卷的目的是调查常州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师资情况。此调 查是针对本人学位论文所进行的不记名调查,将不会对你造成任何不良影响,请你能 够客观真实填写(12 岁以下的学生由家长代答) 。你们的回答将成为我调查研究的重 要依据,请不要遗漏任何题目。谢谢你的支持。(在你选择的选项上打“√”)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 2012 年 3 月1.多久上一次音乐课: A、一周一次 B、一周两次 C、其他( )2.你的教师是否会经常迟到、提前下课: A、是 3.对于你不会的问题: A、老师总是能够回答我,并且我能理解 B、老师的讲解不是很清楚,我不能具体明白 4.你从能教师那里学到什么: A、专业技能 B、专业技能和其它音乐理论知识 B、不是5.你认为培训机构教师最主要的职责是什么: A、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B、教授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 C、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D、以上都是教师职责6.你认为老师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A、上课时应该有责任感,对学生有耐心36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B、应该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C、在学习专业技能外,应该教授其它音乐理论知识 D、以上方面教师都需改进 7.你对常州市社会培训机构师资的良好发展有什么意见?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乔邦利老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悉心的 指导。从论文选题到最终定稿,乔老师总是严格的要求我。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对 我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等多方面给予了清晰明确地指导, 定期询问我论文的进 展情况。 乔老师更是认真负责的帮我修改论文,每次修改后的论文总是很清楚的反应 我的问题,帮助我更好的完成论文。乔老师为我成功地完成论文提供了很大帮助,在 这里,我要对乔老师表示真心的感谢。 同时,衷心地感谢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四年来对我的培养与栽 培。在这四年里,你们的教诲与鼓励是我一路前行最大的动力,让我在学习和工作上 坚持不懈。四年来,我的知识结构得到了完善,各方面素质也相应的提高了。感谢学 校的各位老师对我四年的帮助,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的鞠上一躬!37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KC020-1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毕业论文题目:论先秦至隋唐时期儒道佛思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影响二级学院(直属学部) : 专业: 艺术教育(音乐) 学生姓名: 吕 灿 刘廷新 李凌燕师范学院 班级: 学号: 职称: 职称: 08 艺音 教 授 讲 师指导教师姓名: 评阅教师姓名:2012 年 5 月38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论先秦至隋唐时期儒道佛思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影响[摘 要] 本文就中国哲学中最具影响的儒道佛思想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影响展开论述, 列举了儒道佛思想的代表人物及观点,并论述了他们的思想对当时及后世音乐 产生的方向性的发展影响。 思想决定了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形式,从儒道佛思想中的宇 宙论、世界观及人生观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异曲同工之妙,儒道佛思想的 交融也体现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共同之处。 [关键词]先秦;隋唐;儒道佛;音乐;影响Discuss the ideology of Rudaofo of the period of the times before Qin dynasty between Suitang dynasty influence on the ancient music of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talk about the three departs of the philosophy of China― ―the ideology named Rudaofo, and explain elabor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ancient times music of China, enumerates the representative and their views of Rudaofo, in addition, issues the orientated develop effect of thinking to that time and the later generations. The thought decides the styles and forms of music, therefore, from the cosmology, the world outlook and the outlook on life of Rudaofo, we can see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he same purpose of the ancient music of China, combine with Rudaofo as well as display the common places of ancient music of China. Key Words: The times before Q The S R M Influence39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目录中的页码为例文原文页码,非本文档中的页码)目 录前言????????????????????????????????1 一、先秦至隋唐时期的哲学概况????????????????????1 二、 “心”之调理――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音乐 ?????????????1 (一)儒家代表人物及其音乐思想????????????????????1 (二)孔子音乐实践与理论???????????????????????2 三、 “无”径通幽――道家思想与中国古代音乐 ?????????????3 四、 “外”念内经――佛学思想与中国古代音乐 ?????????????5 (一)佛学的主要思想?????????????????????????5 (二)佛教音乐????????????????????????????6 1.关于佛教音乐的来源与发展 ?????????????????????6 2.佛教音乐的类别 ??????????????????????????7 3.佛教音乐的纯审美要求 ???????????????????????7 五、儒道佛思想的融合及对我国古代音乐的影响?????????????7 结语????????????????????????????????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40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前言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哲学,就有什么样的音乐文化。德国古典音乐的成 就与德国古典哲学的成就是并驾齐驱的, 印度音乐文化中的玄妙感觉较其它艺术种类 更贴切地体现了印度哲学思想的玄机。表面看来,就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哲学与音乐 似乎走的是两条路,一个是理性的,一个是感性的,二者毫不搭界。其实,它们之间 存在共同点―――对现实的抽象,因此它们总能在一个终点汇合。在中国,影响最大 的哲学应属儒、道以及佛教哲学。它们代表中国文化中最深刻、最本质的部分,并与 音乐文化的有着内在联系, 其核心表现在: 儒家思想的 “心” 之调理; 道家思想的 “无” 径通幽;佛学思想的“外”念内经。一、先秦至隋唐时期的哲学概况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历史经历着贵族为群体主导向由平民为群体主导的转变,国 家政治的更革与重新整合成为最突出的问题。与此相应,精神文化开始由信仰向理性 的转变且工具理性(就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 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 )成为战国末年的主导思想,就是自然之 事。 入汉以后, 中国古代社会进入小农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小农业经济的成长离不 开天地宇宙、阴阳大化、四时交替、五行生克。因此,宇宙论成为汉以后历代精神文 化的主导力量, 它不仅成为民间社会的基本观念与基本信仰,体现为普通百姓的生活 方式, 而且, 亦笼罩着国家政治, 以至于每一朝代的更革, 都将其作为合法性的依据。 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氛围下,柳宗元、刘禹锡宣传“天人相分” ,把“天” 自然化,从而将“天”排除在国家政治之外,企求在国家管治领域引入认知理性,没 有获得贫民阶层的普遍认同。二、 “心”之调理――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音乐(一)儒家代表人物及其音乐思想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认为音乐能移风易俗,对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故 非常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他所设的六门课程:礼、乐、射、御、 书、数,其中,乐占第二位,足见音乐在孔子心中的地位,他还提出了音乐的“善”41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和“美” ,亦即今天所讲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他主张两者应该统一,达到尽善尽美, 但他所说的尽善尽美是以其保守的政治主张为前提的,所以他竭力反对民间俗乐,而 维护宫廷雅乐。 孔子承认音乐的社会功能,指出“移风易俗,善莫于乐” 。孔子和鲁太师曾经讲 过音乐的一般规律: “乐其可知也:始作,从之,纯如也,缴如也,以成”《论语: ( 八佾》。这段话看到了音乐的开头,导引,协和,清浊,高明开朗综合的发展。他不 ) 是形式主义的来考虑音乐,所以他说: “乐云乐云,钟鼓云哉!( ”《论语:阳货》 )这 也是和“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伦理思想一致的。孔子没有著书立说,为音乐科学 建立系统化的理论的是公孙尼子。 公孙尼子可能是孔子的弟子,相传他所作的《乐记》是儒家初期有系统的音乐就 是思想的代表著作。 公孙尼子被推为这本书的作者, 但事实上现在通行的见于 《礼记》 的本子已经掺进了后人, 可能是汉人的阴阳五行的思想,所以一书之内有很多前后矛 盾的地方,例如《乐论篇》说: “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 《乐礼篇》又说: , “五帝殊时,不相沿乐” 。至于《乐记》的基本精神大略可以归结为几点: 一是因为看到了音乐与政治的关系,而儒家的理论政治是礼治,因而就进一步认 为“乐者,通伦理者也” 。又说: “唯乐不可以为伪” 。音乐的最高标准是“德音” ,发 挥了“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论点。 二是由于儒家的根本立场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书中非常推重“君子” ,贬 低“小人” 。书中说: “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唯能知乐。“君子乐得其 ” 道,小人乐得其欲。 “君子以好善,小人以听过。 ” ”于是乎就得到等级制度的结论: “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 ” 三是作者具有唯心主义的思想,认为礼乐是“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 乎鬼神,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乐著太始,而礼居成物。 ” (二)孔子音乐实践与理论 孔子曾谈论起自己的儿时: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 )也就是 说,他年少是家境贫寒,故学会了不少活计或技艺。同时,他又说, “吾不试,故艺。 ” ( 《论语:子罕》 )即他因为长期没有受到大用,故学会了很多技艺,其中就包括了关 于音乐的多方面的技艺。 据《论语》载,孔子会演奏许多乐器,他曾“击磬于卫”并“取瑟而歌” ,等等。 孔子还曾向师襄子学习古琴:42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孔子学古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 “可以益矣。 ”孔子曰: “丘已习其曲 矣,未得其数也。 ”有间,曰: “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 “丘未得其志也。 ” 有间,曰: “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 “丘未得其为人也。 ”有间,有所穆然深 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 “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 如王四国,绯闻王琦谁能为此也! ”师襄子辟席再拜,曰: “师盖云《文王操》也” 。 这段记载,显然有些夸张,甚至有些将人物神化的意味,然而,从另一个层面, 我们不难看出, 孔子曾认真的学习过古琴,并且对古琴乃至音乐都有着极高的悟性和 极为深刻音乐思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世对音乐的解读。 并且,孔子曾“作为《取操》( ”《史记:孔子世家》。据此,说明孔子又曾亲自 ) 谱过琴曲。 此外,孔子还特别喜爱唱歌。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 ” 《论语:述而》 )又说: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即他每逢与人唱的投机,边反复和之,陶 陶其乐。孔子好歌,至死未改。孔子辞世前之七日患病,子贡去看他,他还叹而歌曰: “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临终之前,为自己唱了一首既自负又恰切的挽 歌。 由此可见,孔子的一生深深地热爱着音乐,并且深深的懂得音乐。 孔子对于音乐,不仅仅是政教中心的眼光,更是一种欣赏的态度。他常常从艺术 的角度来对音乐进行评论和赏析。子曰: “师挚之始, 《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 当太师挚开始演奏的时候,乐声洋溢充盈于人的耳际,让人感到实在太美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认为音乐之美,是与音乐中的动情因素密切相关的。 在中国,就美的起源看,它是同味、声、色直接相联系的,既能够在这方面给予 人感官享乐的对象。 “我国古代文献的记载说明,最初所谓的‘美’,在不与‘善’ 相混的情况下,是专指味、声、色而言的。(李泽厚,刘纲纪; ” 《中国美学史》第 1 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79,107,120 页。 )而后, “美与善经常密不可 分,美也就是善。 ”到了孔子时代,也就是孔子本人那里,美常常是善的同义语。孔 子所谓“里仁为美”“先王之道斯为美”云云,都可以看出这一观点。 、 通观孔子的“善”“美”关系论,除了两者常常混为一谈之外,总得来说, 、 “善” 比“美”更重要更根本。所以孔子说: “人而不仁,如乐何?”然而另一方面,孔子 已认识到,艺术作品除了内容看到善不善的问题外,还有一个形式美不美的问题。他 肯定了不同于“尽善”的“尽美” ,也就是肯定了美具有不同于善的独立的品格。当43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孔子之前或与孔子同时的人们都还是从能够基本给予人感官享乐的对象或者从伦理 的善这样的角度来审视美的时候,孔子不停留在美善相等,而是能够进一步从真正审 美对象(音乐艺术形式美)的角度来理解美揭示美。 由上面孔子丰富的音乐实践和修养可以看出,他不是经由其他途径(如诗歌) , 而是经由音乐体会到美得相对独立的品格与意义。当然,更为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他 对“仁”“爱人”,对于血肉之躯的人,对人的社会性全面的发展和个体人格培养的 ( ) 充分肯定。正由于有这样一种肯定,他欣赏着艺术,并经由音乐认识到美的相对独立 性。三、 “无”径通幽――道家思想与中国古代音乐(一)道乐的由来与发展 道教在斋醮等宗教仪式上使用的音乐。道教徒认为在求乞福愿的斋醮仪式中,道 教音乐有感动群灵的作用。 道教音乐最早的书面记载为南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传媒艺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