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查询信息技术老师工作总结在学校该如何生存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出路在哪里? - 知乎71被浏览15274分享邀请回答12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0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信息技术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四章第六节《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现将张老师关于这堂课的设计思路介绍如下。
1.图色组合、渲染气氛:本课件首先利用Photoshop制作出一张组合画面作为封面:将骷
髅、坦克、将士出征前亲人的送别场景等图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并配以黑色为背景色,以渲染世界大战的凝重;画面中部教学课题中的“和”字则凸显红色,以营造战争的残酷特征。这样设计,一开始就给学生以强力的视觉冲击,学生很快便产生这样一种感觉:战争如此冷酷无情,我们该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同时,这也能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一战真的会是这样一部血淋淋的战争史吗?
2.层次分明、提纲挈领:利用Authorware设计出简洁明快、交互性极强的操作菜单。本课
主菜单分为“引入”、“新课”、“小结”、“练习”及“退出”五步,分别点击便进入相应子菜单。例如点击“新课”,进入一级子菜单:“原因”、“经过”、“结果”。点击“原因”又可进入二级子菜单:“根本原因”、“具体原因”、“直接原因”。在每一层子菜单中又都附有返回功能,一旦错误操作或者未讲解清楚可以点击重新演示。
3.图片时政、激趣导入:本课以热点时政“北约轰炸南联盟”为切入点,将学生熟知的两个人物:克林顿和米诺舍维奇放在一起,配上F117A隐形轰炸机,并以南联盟遭轰炸后正在燃烧的建筑物为背衬图示,利用Photoshop技术组合为一幅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指认后,点击便随即出现一幅巴尔干地区的三维地图,教师进一步指出:南联盟位于巴尔干半岛,巴尔干地区历来是帝国主义国家必争之地,不只是现在,其实早在近一个世纪以前,该地区就曾成为过帝国主义的火药桶,进而引发了一战。这样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灵活多样的特点,把新课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具体而亲切,一下子就进入预定的教学活动轨道。
&&& 4.直观演示、突破难点:一战爆发的原因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而战争爆发的根源更是难中之难。为化难为简,易于学生理解,设计出两份表格:《美德钢煤产量增长示意表》、《英法美德实力比较表》。前者利用Excel设计出柱型动态图表,直观演示年美、德两国工业增长速度之快;后者则通过工业发展速度、所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及相对位次、殖民地面积位次等多方面详细的比较,具体揭示出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力量对比发生的变化。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因谋求重新瓜分世界,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最终引燃世界大战。这样的设计变抽象化、概念化的文字为形象生动的画面,活跃学生的思维,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5.动态地图、生动形象:教授历史,尤其是战争史不能忽视历史地图的运用。本课选用两副欧洲动态形势图:一幅在讲解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三对基本矛盾时应用,通过每对矛盾两个国家所处地域的闪亮及动态对抗箭头进行展示;另一幅在讲述一战经程时应用,动态展示参战双方的各成员国、东西两条战线及主要战役地点。这样处理,能够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把抽象思维变为形象思维,易于理解和掌握。
   6.录相展示、情境再现:设置历史情境教学,是历史教师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手段。本课选用“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日德兰海战”、“美国参战”等录相片段,图、文、声并茂。这样既避免了枯燥的讲授,使得课堂教学紧凑、节奏较快;又可减轻学生压抑、紧张、被动的心理状态,达到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学生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
   7.图示小结、聚合思维:通过信息、视觉、图像化方式进行教学的图示法是历史教师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优势显而易见,而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动态图示便能充分发挥图示教学法的优势。本课小结的设计便采用了这一方法。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连续点击,逐步展示出本课的知识结构体系。这既使知识点系统化、网络化,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了实时检测,促其当堂巩固,可谓一举两得。
   8.思考讨论、发散思维:练习是学生学习和运用历史知识最系统、最经常的实践活动,精心设计的好的习题,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犹如画龙点睛之笔,既可以深化知识又可以培养能力。本课结尾由电脑屏幕直接给出这样一道开放式的讨论习题:请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一个多世纪以来巴尔干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内外因素。教师给出必要提示,结合课堂所学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阐发自己的观点,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并渗透德育教育,凸显历史学习的现实意义。
五、几种常用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比较
下表是《史海泛舟》网站上推介的一些中学历史教师制作的部分优秀课件。目前历史课件的制作平台主要是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
Powerpoint
powerpoint
Powerpoint
Powerpoint
Powerpoint
Powerpoint
Authorware
Powerpoint
Powerpoint
Powerpoint
Powerpoint
Powerpoint
Powerpoint
Powerpoint
Authorware
Powerpoint
Powerpoint
Multimedia builder&
authorware
Powerpoint
authorware
Powerpoint
Powerpoint
(一)、POWERPOINT
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演示图片、文字、图示和表格,易于修改,也可以链接相关文件或网站。但文件较大,交互性较差。下图是上海市进才中学杨国纬老师用POWERPOINT制作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课件。POWERPIONT作为技术平台,比较适合于历史问题的分析,如历史事件的原因、结果以及影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比较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用EXCEL的表格和各种柱状图形、饼快图形来演示各种数据,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正是帝国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才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UTHORWARE
&AUTHORWARE6310
(History Channel, “历史频道”)
(history about“历史”)
(History today,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在线)
(雅虎英文网站“人文/历史”)
(“中华万年网”香港资询教育城)
(world history archives,“世界史档案”)
& (History of China“中国历史”)
(British History “
(American History “
( History Place& the past into
future,“历史遗址”)
(“文化遗产”,
(中国历史博物馆)
(“中华万年网”,香港资询教育城,
(“历史在线”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成都宏伟欣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故乡-历史”)
(“中青网-大百科-历史”,
(“历史天地” 人民教育出版社
(搜狐历史网站)
(新浪历史网站)
(“中国历史教与学”
佛山教育信息网)
(晋江一中历史教研组)
(K-12历史教师)
(中国近代“历史文献资料”)
(“时代书城―历史”)
(中鸿网)栏目内容:、备课中心、试卷中心、课件中心、智能题库、学生专区、教育软件、电子图书。(搜索历史学科)
(中国教育先锋―资源频道)栏目内容:课件基地、试题中心、教案中心、论文中心、期刊资源。(搜索历史学科)
(国之源)
(翰林汇教学资源库系统)栏目内容:
(清华同方―中国名师教育网)
8、(中国教育资源网―学科
教学―历史教学)栏目内容:教学研究(理论综述、教材教法、课程改革)、多媒体课件、参考书架、历史教学心得论坛、试题精选、教师发表园地、考试专题、第二课堂。
9、(科利华)栏目内容:电子备课系统、电子图书馆、学科试题资源库、教育教学资源库。
历史专题资料库,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按照历史专题建立起来的,其规模有大有小,并不断充实。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专题内容,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要求来选择专题资料。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音频、多媒体课件等。不同的历史专题,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比如,古代史的专题主要是文字资料以及文物图片,而现代史的专题则应该多一些音像图片资料,包括电影等。
&PHOTOSHOP“”POWERPOINT
&(二)、音乐的选择2037人阅读
有了树还不行,客户还想要模糊查询,zTree都已经替客户想好了模糊查询,所以zTree支持模糊.
项目中使用的方法是:zTreeObj.getNodeByParam
Function(key, value, parentNode)
根据节点数据的属性搜索,获取条件完全匹配的节点数据 JSON 对象
请通过 zTree 对象执行此方法。
Function 参数说明
需要精确匹配的属性名称
需要精确匹配的属性值,可以是任何类型,只要保证与 key 指定的属性值保持一致即可
parentNodeJSON
搜索范围,指定在某个父节点下的子节点中进行搜索
忽略此参数,表示在全部节点中搜索
返回值JSON
匹配精确搜索的节点数据
1、如无结果,返回 null
2、如有多个节点满足查询条件,只返回第一个匹配到的节点
function 举例
1. 查找 id = 1 的节点数据
var treeObj = $.fn.zTree.getZTreeObj(&tree&);
var node = treeObj.getNodeByParam(&id&, 1, null);
模糊查询通过这样就可以完成了,我对ztree只是简单的了解,知道的也就几个常用function。大家想知道更多可以去多看看,下载demo 跑一下可以了解更多。
&&相关文章推荐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311092次
积分:5035
积分:5035
排名:第5552名
原创:170篇
评论:344条
(1)(1)(2)(2)(2)(2)(2)(2)(2)(2)(2)(2)(2)(2)(2)(2)(2)(3)(1)(1)(5)(4)(4)(4)(4)(4)(4)(4)(4)(4)(4)(4)(4)(4)(4)(5)(6)(4)(4)(4)(4)(4)(5)(4)(4)(5)(4)(4)(1)(2)(2)(1)(2)(3)(4)(2)(2)(2)(1)《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实施研究》结题报告 - 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
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实施研究》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 19:59:09&&信息来源:南京市教研室&&作 者:陈平,陈嵘&&浏览次数:1579 &&【
“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实施研究”课题
南京市教研室&&& 陈平
南京第廿九中&&& 陈嵘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在中学,特别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学科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南京市教育局要求所属各中小学在相应的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评价等方面与其它学科不同,具有本学科特有的规律和特点。
一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考核评价工作不能正常进行。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没有相对科学、规范、稳定的考核体制来检验教学质量,因为没有统一的评价要求,大多数学校对初中信息技术考核评价的随意性较大:考核不考核无所谓,怎么考核也无所谓,即使一个地区用同一套试卷,但由于考核不规范(时间不统一,监考无要求,考后无质量分析等),也无法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对学生不能全面公正的评价,对教师起不到检验和反思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往往承担多个班级的教学,教学、测试、考核都是一人做主,学校基本不过问信息技术学科的考核评价,结果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情况都是一笔糊涂账,出现了学校不重视、学生混、教师糊的现象。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受其它学科的影响较大,没有一套适合本学科特点、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评价体系,采用的考核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仅仅局限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不能全面地衡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从信息技术学科的角度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初中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客观,既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使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多元化。
为了发挥初中信息技术在学生评价中的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满足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需要,研究实施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是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课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市许多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考核评价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尝试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角度,通过总结自己以及同行们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研究探讨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实施方法,以利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信息技术奠定基础。
为了在初中正常地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满足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评价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向高一级学校输送符合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初中毕业生;为了给初中学生一个科学、客观、公正的信息技术学科评价,我们与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一道,开展“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实施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
本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始于2004年2月,2005年6月申报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2005年11月被批准作为重点课题立项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对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系统研究,是近几年的事,而工作在一线的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早在十几年前,在开设计算机课时,就开始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研究了。从网络查找的资料以及出版的国内外有关书籍资料中可以看出:国外有关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但国内却鲜有耳闻。国内有关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许多学者特别是大学教师们注重的是系统理论的研究,缺少具体实践经验,没有丰富的可行性教学案例。而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有的是教学实践经验,但缺少理论支撑,也许是因为教师的工作量太大,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坐下来研究相关理论,系统地总结经验,推广研究成果。
过去,中学信息技术学科对教学评价体系实施的研究较少,学校实施信息技术的考核评价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随意性较大,教学中教师们在没有合适的教育理论指导的“无政府”状态下,不断探索,试图寻找符合信息技术教学规律的考核评价实施方法。自从新课程标准发布实施以后,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下、各级教育科研部门的带领下,教师们的视野扩大了,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研究特别是对学生评价研究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教师们由过去的盲目探索试验到现在有目的的去研究实践,大学同行们的加入给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研究实施带来了质的变化。
对中学信息技术考核评价的研究,目前处在新旧交替时期,这里“新”指的是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旧”指的是旧有考核评价方法,我们要做的工作是: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要求,在国内外已有的考核评价方法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实验创新,在新课标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育教学中有目的探索实践,探索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及其实施方案,在南京将它付诸实施于教学中,以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课题的界定
1.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以教育为对象,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育活动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广义的教育评价是以教育的全部领域为对象,它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包括对教育体系、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评价。狭义的教育评价以学生为对象,专指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领域中对学生的发展成长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教育评价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课程评价、学校与教育机构评价、教育政策与教育项目评价等方面。
本课题研究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生评价。
2.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是指对学生个体学习的进展和变化的评价,它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3.学生评价类型
在评价教育理论中,按照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学生评价可以分为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定位性评价(placement assessment)。又称安置性评价、预备性评价。它主要是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之前,判断学生的前期准备。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是否已掌握了参加预定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在多大程度上学生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兴趣、习惯以及其他个性特征显示何种教学模式最为合适。
(2)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也称为过程性评价。在学生评价中,形成性评价主要用于不断地反馈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它特别注重强化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显示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具体的学习错误。
(3)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 assessment) 如果把形成性评价看作是对学生学习错误的初诊的话,诊断性评价就是复诊。它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中屡犯错误深层原因的调查。它需要一些精心准备的诊断性测试以及专门化的访谈技术。
(4)总结性评价 (summative assessment) 它是对教学目标达到程度的判断,同时也提供了教学目标适当性与教学策略有效性的信息。
按照参与评价的主体进行分类,学生评价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自我评价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进行评价。他人评价是指被评价者之外的他人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
按评价的方法分类,学生评价可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是用数字将评价的结果表现出来,定性评价则大多是通过语言描述来表现评价的结果。
4.学生评价标准
为评价学生而制定的可执行的标准,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全面、正确、科学、可靠。
5.评价方式
根据评价标准实施学生评价采取的评价手段、评价形式。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应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应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1.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2.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1)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
(2)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3)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
3.评价的组织实施
(1)选用评价方式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评价目标,体现针对性和效益性;
(2)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提高评价效率;
(3)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评价的专业技能,加强团队合作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为: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诊断与反思是建构主义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他们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这种源于建构观的评价应该较少使用强化和行为控制工具,而较多使用学习者的自我分析和元认知工具。通过诊断和反思进行的建构主义的评价应该是审视建构过程的一面镜子,它所面对的是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者的进步。这一评价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修改和提炼自己的策略,以便使学习者通过建构主义的学习,获得持续的进步。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建人加德纳对智能的定义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他提出了“智能本位评价”的理念,主张“情景化”评估。
1.评价项目的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种智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评价要尊重学生智能发展的多样性,尊重学生智能组合的差异和特色。既然每一个学生均以独特的方式学习,并且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需要这些智能的协同作用,那么评价学生智能发展就应全面考察其各项智能。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加德纳认为,自我认识反省和人际交往智能是人的智能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这些智能可在实际学习和评价情景中得到培养。评价主体由一元变为多元后,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班组、教师、家长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学生自评、互评可以提高学生的成长内需、内省意识;家长参与评价可增进他们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形成最强的家、校教育合力。这样多渠道、全方位收集信息,使评价更客观、更具说服力,也更能反映学生学习及发展的真实水平。
3.评价内容的情景化
在教学评估中,加德纳反对仅仅依据标准化考试的评估,主张进行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情景评估。评估应成为自然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注重真实性评估,使评估的实施日常化、过程化。只有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或模拟情景中施测,才有利于学生各项智能的展露,也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真正智能。
4.评价时空的开放性
加德纳主张评估以学生个人为本位,而不是以课堂和书本为中心,评估应该是持续的、动态的,而非间断的、静态的。所以,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应该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阶段性评价和日常行为考查相统一,这样才能敏锐刻画出学生成长的轨迹。
5.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加德纳指出,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于为评价双方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评价不是终结性的反映学习,而是不断强化学习;评价应是一个增加学生学习信心,强化学习动力及重视学生学有所成的机会。评价信息可使学生清楚自己的智能类型和发展状况,并促使他们采取有效措施来开发其潜能。
(四)真实性评价
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指的是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评价学生的表现。真实性评价任务都是学习过程中有意义、有价值的重要经历。
真实性评价强调评价与学习以及课堂教学的整合,以学习或生活中真实的任务为基础,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动态性、发展性和真实性,为教师改进教学与学生发展自我提供支架,促进教学和学习的发展。
真实性评价采用多种途径,在非结构化学习情境中评价学生学习结果(如书面的作品、问题解决、实验、展示、档案袋、教师的观察记录、学生作品集锦、小组合作学习的作品等等),有时也因所采用的具体形式和途径的不同而被称为“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动态性评价”等。真实性评价的核心就是通过提供给学生与现实生活中相关领域类似的真实性的任务,让每个学生充分应用相关知识、技能、态度及智慧,展现其理解水平和对已有知识的驾驭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目的
在中学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实施体系,使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工作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正常、顺利开展。
(1)系统研究中学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理论,为“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实施”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研究新课标下初中学生应具有的信息技术素质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内容与评价要求,形成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评价标准,建立较完整的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
(3)探索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中的评价类型、评价方法、评价手段以及适用范围。
(4)通过研究实验,以学校为单位,建立一套能客观地、发展地、全面地评价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评价平台,其中包括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研究性学习评价、作品评价等。区县以及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进入所辖各校督查学校实施学生评价的情况。
(5)通过课题研究,在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要求,努力提高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确保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工作正常进行。
(5)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培养一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骨干教师。
六、实验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原则
本实验的自变量因素较多,包括:学生、教师、学校、市区县教研部门、软、硬件设备、教材、教学指导纲要等,它们决定了学生评价内容、学生评价方法、学生评价标准、学生评价平台等因变量的结果。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取以下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校是实验研究单元,学生是实验研究的对象,教师既是实验研究的实施者,又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发展着的个体。实验研究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实验研究,在实验研究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2.量力性原则
各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状况不尽相同,参与实验的学校和教师应根据自身与本校的实际组织研究实验。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实施研究的过程中,要尽量争取得到本校领导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利用本校的各种信息技术资源,根据本校信息技术教学实际选择实验内容,通过研究,努力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3.实用性原则
研究实验是围绕目前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现状进行的,实验教师研究的内容必须符合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实验结果必须要有具体的实用和推广价值,通过研究,尽可能的为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实施提供良方妙策。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较多,涉及的面较广,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②调查统计法;③行动研究法。
七、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2005年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2007年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这些文件为我们在初中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指导性文献。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具有工具性与操作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本课题主要探讨符合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的学生评价体系的实施。
(一)收集研究信息,明确研究方向
早在2004年,我市很多教师教学中发现,教学评价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很重要,但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实施起来却很困难。
于是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研中心组带领自愿参加实验的教师收集研究各种有关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信息资料,做试探性研究实验,为形成研究方案做准备。
我们在全市范围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统计结果是:平时作业一般是通过一节课教学之后教师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进行评价,或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直接评价,但评价次数不确定。对期末考试,64%的教师认为可以组织,29%的教师认为可有可无,极少数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对于采用何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65%的老师认为用等级制比较好,19%的老师认为用评语比较好,11%的老师采用百分制,还有用其他方法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教师们已经有所认识与实践,但不能常规化、系统化的加以实施,基本处于随意进行状态:评价意识模糊、评价主体单一(只是教师)、评价手段落后、评价标准与评价内容不统一。
对“初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对于教师和学生是否有意义?”问题的回答,39%的教师认为有必要,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35%的教师认为会产生应试教育的不良后果,14%的教师认为可有可无。极少数认为不需要,纯粹是增加教师的负担。这表明:只要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初中信息技术的学生评价还是有意义的。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学历在本科以上的占87%,这说明信息技术教师整体素质比较高。但是教师相对比较年轻,工作在三年以下的教师占43%。而且不是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占了43%。这表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必要进一步提高。
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明确了课题研究方向:
①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目的、意义与作用;
②影响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实施的因素;
③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要求、评价方法、评价手段;
④集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知识技能评价、作品评价)、总结性评价为一体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题库及评价平台;
⑤符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的总结性评价测试题。
(二)发挥各种优势,教师积极参与
为了让研究具有广泛性,课题组选取了五所不同层次的学校和三个实验区,由专人负责进行实验研究(具体见附录二)。为了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南京市教研室给各实验区、学校发出通知,希望参与实验的区、学校给予配合,并要求实验学校的所有信息技术教师参与研究。
课题研究中,课题组平均每个月组织开展一次各种形式的相关活动,确保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具体见附录三)。
为了提高实验教师的研究水平,课题组向参与研究的教师们做《如何撰写研究计划》、《如何研究报告》、《如何写论文》、《评价指标的定义及计算》等专题报告,在实验的过程中及时指导教师做好评价研究工作。
课题组动员南京市所有对本课题感兴趣的信息技术教师参加课题的研究活动,把课题研究活动与市区教研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动员全市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参与实验研究,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上公开课、举办讲座、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等活动,为了提高教师组织评价的能力,在学年、学年两个学年度,我们有目的、有计划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试卷评比活动(见附录四)。评比前,我们在全市教研活动中做了《如何出好信息技术试卷》、《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结性评价命题研究情况介绍》、《初中信息技术试卷的命制及评价》等讲座,评比后我们在全市教研活动中请骨干教师点评优秀试卷,请获奖教师作反思交流,使广大教师在活动中都有所收获和提高(具体见《试卷、试题集》)。
(三)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是在高中,接着是在初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
那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是否需要像其他学科一样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这是教师们在组织教学中经常遇到并感到困惑的问题。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实践,达成共识:要确保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而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需要一套完整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
如何评价?信息技术操作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使教师们在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遇到难题。我们发动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学习研究国内外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经验,探索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要求、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
我们从2004年开始,在每学期期末,请骨干教师出两套初中信息技术(初一、初二)期末考试样卷,南京市教研室通过各区县下发到学校并负责监督,由各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使初中信息技术每个学期的总结性评价逐步走向正规(具体见《试卷、试题集》)。
课题研究期间,我们每学期都在教研活动时开设与评价有关的研究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全市教师共同探索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具体见《教案集》)
在研究经费缺乏的情况下,我们尝试通过试用智博考试系统、自己开发评价平台、推广教师自主研制过程性评价软件、利用已有评价小软件等方式为教师实施学生评价提供可能的工具。(具体见《学生评价平台研究》)
(四)研究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标准
研究制定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标准是实施评价的一个重要和首要环节,它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具有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
课题组专门成立了由7名骨干教师组成的评价小组,根据新课标对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要求、《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及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实际,研究制定了初中信息技术评价标准,其中包括:具体的评价内容、多元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并通过教学实践总结经验,为教师实施学生评价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具体请见《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评价标准(建议稿)》)
与语文、数学、英语课程一样,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现代基础工具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快,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常随着教材的变化而经常改变。因此,评价组根据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变化着的教材来确定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评价内容。
同时,我们还寻求信息技术评价内容中静态不变的一面。由于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学生今后学习工作中,初中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可能已被淘汰,若想他们能随时熟练正确的使用信息技术这个工具,信息技术评价内容的选取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使用信息技术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评价内容中始终不能变的。这也是素质教育对初中信息技术评价内容的要求。
另外,初中信息技术评价内容力求与小学、高中信息技术评价内容衔接,避免课时资源的浪费,提高教育效率。
(五)研究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实施
评价标准需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具体落实。参加实验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在信息技术课堂实施评价研究。
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决定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能力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实际操作、作品应用、研究论文、因特网上的表现、合作学习、交流协商、自主解决问题等,因此,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需要信息技术学科特有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手段。
1.研究评价方法
评价标准是以教学的形式加以实施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评价标准的实施效果,而评价方法的选取是影响评价效果的主要因素。
我们在实验学校以教学模块为基本研究单位,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进行了一系列全面的研究。在实验中,要求实验教师研究各种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探讨信息技术软硬件设备评价平台、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以及师资水平等对评价方法的影响。通过实验,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从而得出既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满足信息技术课程学生评价要求,又符合南京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实际的学生评价方法。
2.研究评价手段
不同的评价方法需要相应的评价手段来协助教师实施,否则会由于时间的限制导致评价难以实现。
为了方便实施评价,课题组对多个信息技术考试平台进行评估,从中选出智博考试平台,请相关公司免费提供给3个实验区以及参与实验的所有近50所学校使用。教师们使用这个平台提供的操作、判断、选择评价和分析功能,进行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实验研究。(具体见《学生评价平台研究》)
课题组成员对各种评价手段通过实践进行对比研究,并鼓励教师们尝试在过程性评价中使用已有小软件或自己开发小软件实现自动评价功能,提高了评价效率,使评价的实施成为了可能。
课题组请骨干教师与专业技术人员一道尝试研发建立一套能客观地、发展地、全面地评价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评价平台,其中包括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研究性学习评价、作品评价等。区县以及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进入所辖各校督查学校实施学生评价的情况。这个平台中记录并管理着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成长轨迹,学生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中的每一个作品、每一次成绩、学习中的各种表现都记录在这个平台中,这个平台帮助教师高效、合理的评价学生学习、管理学生成绩,为每学期、每学年、整个初中阶段全面、客观、公正、公开的评价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情况提供依据和平台,也为上级主管部门检查教师的教学情况提供依据。(具体见《学生评价平台研究》)
3.研究评价的管理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实施,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管理和要求。课题组尝试从教师、学校、区县教研室、市教研室几个不同层次,研究管理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作用,教师、学校信息中心主任、区县教研员乃至市教研员都参与到我们的课题研究中。
八、研究的主要成效
在3年的研究实验中,我市教师们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效,撰写了大量的相关论文,如:《英美港信息技术课程(信息素养)总结性评价调研与分析》、《ETSICT素养评估方法研究与分析》、《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习质量评价的思考》、《浅谈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标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利弊性探讨》、《谈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要点及问题》、《在评价中进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学生评价的探索与实践》、《让能力在评价的过程中增长》、《电子档案袋的理论与实践初探》、《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的“作品评价法”》、《展示自我& 共同进步(WORD小报作品评价)》、《如何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具体见《论文、案例集》)
中华中学谢伟老师在撰写的《ETSICT素养评价方法研究与分析》论文中分析研究了美国ETS ICT Literacy Assessment的评估标准的制定、评估系统的设计、试题的设计以及系统的支持与服务,其结果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学习和借鉴的价值。
(一)明确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教师们通过研究学生评价理论和教学实践总结,认识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评价体系实施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1)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四个制定性学习领域之一,是由国家规定、地方和学校组织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在07年颁布的《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经验的积累与积极的反思,达到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协调提升,初步学会思考信息技术的价值并初步形成积极而健康的态度,使学生由“学会信息技术”到“会学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江苏,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以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为基础,也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应用乃至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未来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基础的基础,在当今的义务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是很重要的。
(2)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对学生的评价,是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能力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基本途径。评价中通过诊断、反馈、评定和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发展的目的。可以说,没有对学生评价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是导致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低下的直接原因。因此,课题组成员高建君老师在她的论文中提出“学习评价”是影响信息技术优效课堂的要素之一。
六合区组织本区的学校和班级参加“区分性评价”教学模式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参与实验的班级学生在学习上比较主动、积极,学习兴趣高,在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基本达到全部掌握,学生在学习上的参与合作意识强,创新能力高,远远超过非实验班。
(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对学生的评价,是对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帮助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情况、诊断教学问题,监控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评价学生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高。
(4)在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学科新、内容新、学习方法新……,过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几乎没有要求,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新学科导致没有建立完善系统的评价体系;新内容导致没有现成的评价手段去沿用;新的学习方法需要新的评价技术支撑……
教师们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评价是可行的。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建立与完善多维度、立体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中提升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提升教师评价能力,高质量地达成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
在评价内容上,教师们从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延伸至整个学生学习认知领域,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评价,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体现出的技能水平和信息素养。
南京工大附中五十中校区的教师将学习评价贯穿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如:在学生学习制作网页时,评价内容包括收集信息的评价、整理信息的评价、作品展示的评价、自主探究学习的评价、学习态度的评价、资料管理的评价、学习过程中课堂纪律的评价、对他人评价的态度等多方面,且这些对学生的评价内容都制定了具体的评价标准。
在方法和技术上,对学生的评价不只是单纯的定性分析,而是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做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使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多元化圆满实施。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灵活的评价方法。如Windows操作、Excel、Word的测试使用智博网络考试系统,在平台上出好试卷、经过验证审核无误后,学生在计算机上登录系统测验,最后系统能及时的将每个题目的正确率、各个分数段的人数、每个学生的得分情况等统计出来,以利于教师的讲评和学生的及时更正。而对于作品类的评价,如Flash、Photoshop、画图等,则使用“e管”评价系统,用这个系统方便的对学生作品实施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学生在客户端从服务器下载作业文件和上传作品文件、各评价主体根据评价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系统自动统计记录评价数据和评语、师生便捷地查询评价结果。
(二)研究制定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标准
制定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标准是实施评价的重要且首要环节,它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具有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因此,课题组组织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制定了《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标准(建议)》,还专门研究了其中的作品评价方案(具体见《作品评价方案》)。
该评价标准由“评价指导思想”、“评价原则和方法”、“评价内容和要求”、“学生成绩评定办法”组成。评价标准力图既体现课程理念,又具有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对评价的实施提供指导性的案例。
1.评价指导思想
评价标准中力图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在评价中提升教学水平,在评价中提升学习质量,在评价中提升评价能力,高质量地达成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
2.评价原则和方法
评价标准中坚持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体现评价内容的综合性、评价形式的多元化,使学习评价具有开放性。
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中指出:过程性评价是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应有一定的标准,不宜过于复杂。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作品的收集与评价、学生活动过程的现场测试、观察与记录等形式,通过建立学生档案袋记录学生发展的过程。总结性评价强调对教学和学习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可采用考试的方式。试卷的设计在遵守一般命题组卷规律的同时,还应尊重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试卷及试题设计既要关照到学生识记性知识的掌握,更要有效地评价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评价内容和要求
评价标准依据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根据本市的教学实际,按《信息识别与获取》、《信息存储与管理》、《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发布与交流》四个模块提出具体评价要求,每个模块都由评价要点、评价内容与评价建议、成绩评定建议三部分组成。
(1)评价要点
评价要点是评价内容的集中体现和概括,以表格形式明确评价项目、评价内容、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一改过去单一、刻板的形式,力求全面、多元、客观的对学生成长过程给予评价。
如:在《信息识别与获取》模块中,评价要点的部分内容为:
用浏览器获取信息
文字的下载
图片的下载
网页的下载
文件的下载
用浏览器获取知识
电子邮件基础
电子邮件的概念、作用及工作原理
电子邮箱地址的构成
使用电子邮件的道德规范
善于鉴别,明辨是非
建构本单元的知识网络,体会信息的采集、筛选、加工、传递的过程
养成通过上网查阅并筛选、获取资料的习惯,熟练使用电子邮件传递信息
借助因特网完成专题研究学习中获取、筛选、传递信息的任务
善于合作、善于探究
评价目标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追求的达成目标,对其中的每一项都有明确的含义,如“积极领会”的含义是:上课态度认真,注意听讲,积极发言,主动理解。
评价目标不仅体现在考试的时候,而是贯穿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始终,强调的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个目标不是只用分数或等地来衡量,它是对学生在群体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综合评价,是对学生信息能力培养和信息素养提升的过程评价,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追求的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是教师组织开展评价的形式,它体现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可以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生作出恰当的评价,也可以是对全体学生作出的评价,评价结果可以是分数、等地、语言描述等。评价方式有具体的含义,如“察言观色”的含义是: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等情况给出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
(2)评价内容与评价建议
教学中如何具体落实评价要点?评价内容与评价建议使评价要点的实施成为了可能。
评价标准中将模块的评价内容根据教学实际分成若干单元,对相应的评价内容加以细化,提出具体的评价要求,并从具体的教学评价需要提出对该部分的评价建议,可以是过程性评价、作品评价、知识技能评价等,不一定面面俱到但很实用。评价建议力争具体实用、操作性强,有具体的案例,对教师在教学中组织教学评价(如:在哪个阶段开展评价、如何评价等)有启发和指导作用。
(3)成绩评定建议
一个模块完成教学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的评价,应该是该模块教学中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综合成绩。
4.学生成绩评定办法
评价标准中的最后一项是“学生成绩评定办法”,它包含每个学期的成绩评定、每个学年的成绩评定以及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成绩的评定办法,这些成绩的评定不是通过某一次或几次考试来完成的,而是以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所有评价为基础,分别对学生每个学期、每个学年、整个初中学习阶段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学生成长的评价,是客观的、全面的、信度高的综合评价。
作品评价方案是对《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标准(建议)》内容的补充和细化,由“作品评价指导思想”、“作品评价原则”、“作品评价方案”、“评价的组织与流程”、“评价方案的实施建议”四部分组成,为教师实施作品评价提供具体可操作方案。
(1)作品评价指导思想
作品制作过程是集规化设计、技能运用、审美情趣于一体的创作实践过程。作品制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实效性。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作品评价应成为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教师通过作品评价,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信息技术”到“会用信息技术”的转变,全面了解学生的信息素养,充分发现和发展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等多方面的潜能,保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
(2)作品评价原则
导向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
(3)作品评价方案
根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方案中包括《多媒体制作评价方案》、《文字编辑作品评价方案》、《图片作品评价方案》、《动画作品评价方案》和《网页制作作品评价方案》,每个方案中都有具体的评价目的、评价的对象及评价范围、评价内容和指标(含作品主题的选择、作品来源(创作方式)、作品评价内容标准(量化)以及建议等)。
(4)评价的组织与流程
对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具体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提供指导,包括《学生评价作品前的评价培训》、《作品的上交方法》和《作品评价流程》三个方面。
(5)评价方案的实施建议
为教师提供了作品评价的实施建议,提出作品评价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三)探索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标准的实施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标准的实施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全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努力,探索符合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的实施学生评价标准的方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1.探索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方法
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们在实施评价标准中,总结适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际的学生评价方法。
(1)定位性评价
由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某个模块教学之前必须通过定位性评价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利于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定位性评价一般采用谈话、观察、调查、测验等方法。
六合区在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实施“区分性评价”研究时,通过定位性评价,采用谈话、观察法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非智力因素,用测验等方法考查学生的基础和综合能力,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客观地认定每个学生的层次,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组织教学设计。
(2)形成性评价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形成性评价是实施评价标准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全面、及时、灵活、深入和可持续的特点,它几乎可以具体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既可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实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三维目标有着重大影响。
29中的周欢老师在以word软件为基础的《设计应用文档》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制作电子杂志,用课前复习提问、作业点评、课堂提问、课堂任务、作品评价等手段将评价细化到每节课每个任务每个问题,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自己所学有了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也通过评价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并在别人的作品中取长补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考虑到初中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形成性评价中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可以避免对学生评价的片面性,消除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发展。
29中何丽娜老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计算方法是教师给定一个基准分,然后根据每位学生作业情况和平时行为习惯及上课表现评价表上的记录进行加分或减分。教师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就与学生共同制定平时行为习惯和上课表现的登记表,详细规定加、减分条例,在学生认同规定的情况下,教师上课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个别评价。学生几乎每节课都要上交以成品或半成品的形式表现的学习作业,教师根据实际需要以人工抽查、人工全批阅、学件自动批阅、学生自评互评等各种形式评价学生作业情况,尽量做到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
过程性评价的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应起到催化智育、净化心灵、提升品质、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作用。教师在组织进行过程性评价时要挖掘学生闪光点、鼓励独创、培育成就感。
六合区组织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电子档案袋实施“区分性评价”研究,他们先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然后将教学任务分层,使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顺利完成任务的学生被授予不同的称号,如“操作员”、“工程师”、“设计师”等等,培养学生的荣誉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努力。不同层次学生完成的任务不同,评价标准也不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合理、客观的评价,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师对各层次学生的评价语言以肯定鼓励为主,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学生遇到困难时、学生完成任务有突破创新时、学生能完成高一层次任务时、作品完成时都是教师对学生给出评价的最佳时机。
中华中学的葛伟江老师通过实验发现,利用智博网络考试系统对每个教学单元进行阶段性评价,使学生很注重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改变了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的问题。通过智博网络考试系统的主观题考核使得教学评价的真实性大大提高,这同时也让学生更注重平时的课堂学习。
形成性评价方式有表现性评价、作品评价、测试等。适合形成性评价的评价方法有观察、访谈、调查、测验、操作、自评互评等。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等。
南京二十九中何丽娜老师在实施Flash作品评价时,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互评以4:6的比例计算学生的成绩。作品评价标准的设置简单但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具体且容易实施,还给能力强的学生以一定发展的空间,所以评价的结果较客观、准确。为了督促学生认真评价自己和其他学生的作品,评价标准中设了学生评价时的表现分。
共青团路中学通过实验,总结出实施过程性评价的四大操作要点:效度、信度、深度与广度、时效性。
效度包括:评价内容的有效、评价时间的效率、评价反馈设计对学生产生的效力。评价内容要经过大量筛选、反复斟酌;选择评价工具要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评价,省时和便于统计;评价反馈的设计应当周密,能够回应不同的错误,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使学生研讨反馈内容时,也是他们知识升华重要阶段,应确保这一过程的时间。
评价结果的公正性依赖于评价的信度,它来源于评价的标准(见附录六)。在学生学习前和评价作品时要让学生明白评价的标准。
深度是指知识的进一步提高,广度是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广泛的适用性。学生的不同差异要求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有不同的评价,每个学生各得其所。
时效性就是及时反馈每节课的评价内容。在对作品或任务进行评价时,教师的及时点评可以使学生及时的得到鼓励、纠正错误、重视学习,教师延误反馈时机会严重影响评价效果。
(3)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 assessment)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诊断性评价很重要,它往往在形成性评价中肩负着特殊的评价任务,在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时,通过诊断性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效率。
教师应用专门的交谈调查或精心准备的诊断性测试了解学生学习中屡犯错误深层原因,找出教或学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4)总结性评价 (summative assessment)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总结性评价可以运用于学期或学年结束、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测试等,早期的表现形式为试卷笔试的形式,以客观题为主,加以少量的主观题。考虑到信息技术的操作性特点,初中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增加了操作题,评价内容以考查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为主。
课程改革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初中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全面客观,在初中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中仅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教师们发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初中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中不仅必须实现,而且可以实现。在设计总结性评价试卷时,不仅要注重提高试卷效度和信度,也要准确把握试卷难度;不仅要全面、合理、实用,还要充分体现过程化和人性化。试题的类型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使用主观题、客观题和操作题,也可以主观与客观题、主观与操作题、客观与操作题联合使用,以实现对教学目标达标程度的判断。
在2006年和2007年课题组组织全市教师开展总结性评价试卷评比活动中,涌现出一批优秀试卷,其试题具有“追求原创,贴近教学;紧扣教材,创设情境;淡化选拔,注重能力;以生为本,关注人文”的特点,在命题中打破了过去单一的考查知识技能的思维定势。
在实施总结性评价时可以采用笔试试卷,也可以采用在线考试形式。实验证明,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必须能够做到注重三维目标的考查。采用笔试试卷,投入的人力较大,成本低;采用在线考试系统,需要完善的技术的支撑,效率高投资大。
从2004年开始,南京市每个学期向各学校下发初一、初二信息技术期末考试样卷,各校根据自己的条件,采用笔试+操作或在线考试等方式组织期末总结性评价,考查学生的学与教师教的情况。玄武区13所学校用智博考试平台组织考试,并对全区的总结性评价作质量分析,及时了解全区各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了评价效率。
在实施总结性评价后,要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及时而良好的服务。实施总结性评价,关注的不仅是静态的鉴别、选拔功能,也是评价的动态的调整改进功能、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反馈功能、发展功能,通过评价,使学生和老师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促使学生改进、完善自己的学习活动。(具体可见《初中信息技术试卷、试题集》中的相关点评、反思文章)
(5)各种评价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之间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层层推进的,各种评价根据教学需要有机的贯穿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评价各有其功能和适用范围,不能简单地用一种评价取代其他的评价,应该各种不同功能的评价有机整合,构成完整的学生学习评价系统。
各种评价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其实,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也能起到诊断性评价的作用,教师根据评价结果,可以总结出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在教学中加以改进。
教师形成性评价的水平对学生学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是决定学生在总结性评价中表现的基础。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并在教学中加以实施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其评价能力直接影响到能否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建立初中信息技术评价题库,为教师设计评价内容提供帮助。
课题组将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历年试卷评比中的获奖试卷及其讲评、期末考试样卷、各种评价讲座材料发布在教研网上,提供给教师们学习鉴赏,引导教师合理的设计评价试题。
各种评价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应用
定位性评价
开展教学活动前,教师在课堂或课后,通过与学生的个别交谈、群体交流,观察评价学生的现有水平
人工;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记录
通过学生或小学教师对学生学习、教学情况进行调查,评价学生学习的现有水平,如:问卷调查
人工;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调查、统计、记录
主观题、客观题、操作题测验评价学生的现有水平
人工;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测验、统计、记录、管理
过程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交流、调查对学生的表现给出的定性或定量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
人工;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评价、统计、记录
对学生学习中的成品或半成品给出定性或定量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家长
人工;学件;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对作品进行管理、评价、统计、记录
主观题、客观题、操作题测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
人工;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测验、统计、记录、管理
诊断性评价
用高度专门化的访谈技术对学生学习中屡犯错误深层原因的调查
人工;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记录
用精心准备的诊断性测试了解学生学习中屡犯错误深层原因
人工;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测验、统计、记录、管理
总结性评价
主观题、客观题、操作题考试,关注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
人工;计算机网络评价平台考试、记录、统计、管理
真实性评价
完整、客观、全面的评价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情况,需要一个记录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信息技术所有评价过程的档案袋式评价平台,这个评价平台集考试、练习、测验、评价、记录、统计、管理为一体,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提供方便、快捷、客观、可行的评价平台。
评价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不能生搬硬套。实施评价前应根据学生情况对学生加以培训,比如共青团路中学在学生学习制作作品前和评价作品前,教师多次带领学生明确评价标准,使学生学习时目标明确,评价时学会鉴别,不仅能达到学生自评、互评的评价效果,还能起到互相学习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学习态度、情绪等方面的反映,通过问答、讨论、课堂练习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做出评价并在教学中尽早做出改进,这是评价标准中的具体要求。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作为系列化的技术,应该完整地在教学活动的过程管理中实施:学习开始阶段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以确定教育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过程性评价,以检查教学的效能;学期(学年)结束时,对学生整个学期(学年)学习情况作一个全面的总结性评价,形成一个循环。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个评价模式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质量。
29中何丽娜老师在初二年级第一个学期(学习excel和flash两个单元的内容)实验中,根据教学实际,用以下方法评价并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期成绩=Excel测试成绩*0.2+flash作品成绩*0.2+平时成绩*0.4+总结性评价成绩*0.2。
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平时行为习惯及上课表现的评价和学生作业评价,每次作业评价后都对学生给与点评。
Excel测试:第一章excel学习结束后,利用智博考试平台对学生进行的评价,评价后给与点评。
Flash作品评价:第二单元动画制作flash部分学习结束后,依据评价标准,学生对自己设计并独立完成的动画作品进行自评、互评,评价后给与点评。
总结性评价:根据南京市期末考试样卷,利用智博考试平台的出题系统出一套期末试卷,组织学生期末测试,评价后给与点评。
2.研究学生评价的实施平台
与其他学科不同,信息技术的作业大多是由学生制作的各种以文件形式表现的作品组成,这给作业上交管理与评价带来了困难。因此,评价标准的实施需要一系列完整的网络评价平台,它可以帮助教师收交批改作业、组织考试、记录成绩、记录学生表现、开展作品评价和研究性学习评价、管理、统计学生资料和评价结果……,使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生评价成为可能。支撑评价平台的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它真实的记录了每一位学生在初中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提供可靠依据。这个平台的另一个作用是方便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教学情况的督导。以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这样的平台是不难实现的。
课题组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了开发评价平台的需求分析,并量力开发实现其中部分功能的软件,使学生评价的实施得到技术上的保障,具体有:
(1)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了评价平台需求分析,为今后研制推广使用评价平台作准备。
13中的吉基兵老师与课题组成员一道,讨论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的实际需求,认为需要建立数据库和使用软件系统来进行评价管理,并总结归纳出评价平台应具备的功能(如下图所示),撰写需求说明书。需求说明书描述了初中信息技术评价系统的要求,作为今后软件开发的依据,以明确项目最后要求完成的软件产品的特点。
用户管理模块:
使用本系统必须先登录,本模块负责用户管理、系统权限分配和控制。用户分为三种类型:学生用户、教师用户、管理员用户。用户填写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登录后可以修改自己的密码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用户未登录时可以浏览普通公共信息,不可进行任何写操作。
学生用户:具有学生相关权限;登陆后,可以进行作业上交、作品评价、成绩查看等教师许可的操作;
教师用户:具有教师相关权限;登陆后,可以进行布置作业、评价作业、成绩管理、成绩统计等相关操作;
管理员用户:具有所有权限,是系统超级管理员;可以添加、删除、修改、查询帐号信息,可以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班级信息,给用户分配权限,进行系统设置等操作。
作业管理模块:
此模块用于作业管理。
教师用户:可以布置作业、检查作业上交情况;
学生用户:可以上交作业、下载作业、检查作业上交情况。
作品评价模块:
此模块用于作品评价。
教师用户:对学生进行分组、设置评价标准表、维护作品评价标准库、进行作品评价、查询作品评价信息;
学生用户:可以查询作品评价信息,进行作品的互评和自评。
学习表现评价模块:
学习表现是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此模块用于记录和评价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情况。
教师用户:维护学习表现评价标准库、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学生用户:查看学生学习表现。
测试评价模块:
以客观题和操作题形式评价学生的平台,可以对学生做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可以将用其他考试平台评价的数据导入,以便记录统计成绩。
教师用户: 可以进行考试相关设置、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技能考核、对其他成绩进行导入操作;
学生用户:查看自己的考试成绩等相关信息
研究性学习模块:
此模块暂时不实现
成绩统计管理:
此模块用户成绩管理。
教师用户: 可以设置考试信息、导入分数、设置作品评价信息、统计分数、查询分数;
学生用户:查询分数。
此模块用于对学生用户FTP帐号进行管理,使学生能够有自己学习材料的私人存储空间。
(2)研究已有的考试系统,探索将考试系统运用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可行性
经过挑选,实验学校尝试使用公司开发的《智博考试系统》,通过实验应用测评,试图寻找既能实施总结性评价、又能开展过程性评价的考试测验系统,为今后研制南京市的考试系统做可行性实验。
在信息技术教研员章伟的带领下,玄武区的13所初中(其中初中一年级33个班级、初中二年级有22个班级)作为课题研究实验班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引入了智博公司的考核平台,在初中组织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学中教师们应用智博网络考试系统,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让老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13中包桂霞老师在《用局域网交流信息》教学中,以学生自学为主,首先让学生探索了解局域网的基本信息,如工作组、计算机名等,然后尝试查看、访问、设置局域网中的共享文件夹,了解访问权限、研究访问类型,最后用6分钟使用考试平台对学生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测试统计,用4分钟展示测试的统计分析,总结测试情况,讲评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让学生主动的进行有效的复习,及时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用了考核平台后,使得教学比以前轻松了许多,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中华中学的葛伟江老师通过实验对比发现,教学中运用智博网络考试系统开展评价(特别是过程性评价)可以明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减少遗忘率。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通过教学实验,对智博网络考试系统做出了评价,认为这是一套专门为信息技术考试而设计的智能无纸化考试解决方案,在真实环境下,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及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实际水平进行全面的考核,对学生的操作结果智能评判,提供及时的教学反馈,解决了信息技术实践性强的课程考试评估问题。该系统有分布式的题库管理系统、智能组卷、设计周到的考务中心管理、简单好用的考试平台、丰富的评分手段、功能多样的统计分析系统等特点,系统按照真实考试过程设计,提供规模考试模式、期中(期末)考试模式、自测模式,体现系统的灵活。但是,该平台虽然能让老师出题、生成题库、组卷;却有不少操作题知识模块不成熟,如Excel中筛选和分类汇总功能、Frontpage中多页面的操作、动态网页悬停按钮、横幅广告管理器组件等操作测试根本无法实现,需要改进。
实验证明,用这类考试平台进行各种主观性评价是非常有效的,而操作题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与公司共同研发,不断完善,才能做到既能实施总结性评价、又能开展过程性评价,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操作评价提供高效、快捷的评价平台。
(3)研发各种过程性评价软件
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过程性评价,而过程性评价快捷有效的实施,需要各种过程性评价小软件的支撑。教师们在实验中探索实验,自主研制了一系列实用的评价软件。
13中的吉基兵老师用Excel VBA研制开发了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软件,包括调查问卷自动统计程序、作品学生互评程序和客观命题作业自动批阅程序,这些软件简单方便实用,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快速完成评价统计工作。
竹山中学王国友老师利用EXCEL函数功能设计“小助手”评价系统,实现对EXCEL教学的自动评价,让学生在每完成一个任务时及时掌握自己的操作情况,让教师及时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真正体现信息技术的学科特色,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信息技术的学科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大大提高了评价的效率和正确性。该系统具有反馈及时、面向全体、分层评价的特点。
反馈及时:学生做EXCEL操作练习时,“小助手”自动批改,反馈结果,当学生做错时“小助手”提示学生操作错误,引导学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方法;当学生做对时“小助手”又会给学生相应的鼓励。
面向全体学生:“小助手”评价系统镶嵌在EXCEL教学学件中,每位学生的学件中都有“小助手”,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小助手”相当于一个“老师”,一对一的帮助学生学习。
分层评价:通过“小助手”的帮助,可以对各个层面的学生给予关注,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相同的问题,“小助手”会给出不同的评价,引导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探究更深的知识,引导能力欠佳的学生找出更好的方法。
共青团路中学的管海蓉老师用网页表单制作评价系统,评价类型主要是单选、多选、和论述题,这个网页放置在学校的WEB服务器上,能够接收学生提交的作业并返回给学生对应判断作业正误的网页。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答卷,可以实时地进行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为了让教师有效的收集学生学习数据,在设计这个评价网页的同时也设计了一个收集结果的文本文件,它可以记录每一个提交表单的数据,以便于教师进行分析改进。
(4)研究使用各种不同“档案袋”评价平台
形成性评价的实施需要“档案袋”承载记录学生的学习成果,29中在实验中对电子档案袋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他们分析使用电子教室软件、共享文件夹、FTP、博客与DISCUZ+X-SPACE (PHP)、魔灯平台、天津教研室电子档案袋、e管评价系统等不同平台的档案袋功能,如:作业的提交与管理、不同方式实现的电子档案袋的优劣、教材各章节教学所适用的电子档案袋平台等,为教学中运用技术平台实施过程性评价积累了丰富经验。
(5)研制开发《“e”管理平台》
根据评价平台需求分析,课题组请专业人士帮助,自主研制开发了《“e”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管理班级和学生、学生上传作品、下载作业文件、教师定制评价标准、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的自评和互评、系统自动统计评价成绩、师生便捷地查询成绩。
29中吴倩老师使用后对《“e”管理平台》的评价是:该平台能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活动,自动统计评分和评语,减轻了教师批改大量作业的负担,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评价结果更具公平性。该系统中不仅可以反映学生过程性学习成绩,还可反映学生的表现情况、总结性评价的结果,并对学生所有评价结果做出综合评价。学生使用该评价系统时,因为有个人帐号和密码,登陆时有独立感和安全感,同时同学间可以相互展示成果,互相学习。该系统的研发使初中信息技术作品评价的实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可能,克服了其他评价方式中学生复制抄袭的弊病,是一套贴近教学实际、切实可用的评价系统。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刘维明老师使用《“e”管理平台》后则认为:“e管评价系统”是把“双刃剑”,它是一个开放、宽松的平台。学生可以自评、互评,但不排除学生会做“好好先生”。所以要引导学生尽量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同学的作品,充分发挥老师的示范监督作用,及时制止个别过分随意的评价。
(具体可见《学生评价平台研究》中的文章)
3. 尝试探索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管理
评价标准的实施离不开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统一要求和管理。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实施需要学校、区县和市三级教研部门的协调统一管理。
(1)以摸清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发展情况为目的的初中信息技术定位性评价可以由教师和学校组织实施。
(2)为正在进行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反馈信息的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可以由教师和学校负责实施,区县和市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室负责指导、监督。评价平台的使用将为区县监督指导各校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实施情况提供了方便可靠的依据。
(3)以检测目标达成度为目的的初中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可以由学校、区县和市三级共同负责实施,其中,期末等考试主要由学校实施,区县管理;初中阶段毕业(结业)考试由市实施和管理。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标准的实施应以减轻师生负担为前提,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的总结性考试评价方式。通过评价,改进教学,提高质量;通过评价,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质全面发展;通过评价,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让学生客观的认识自我、评价他人,建立自信;通过评价,关注学生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学生潜能,发挥评价教育功能,体现评价的诚信和公平。
(四)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和教与学的质量
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将教学经验加以总结,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又将这些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将一些适合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现代教育理论直接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有的教师还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适合的学生评价方法加以研究,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我们通过上公开课、试卷评比交流会等形式在全市教师中加以推广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教师们在教学中都能自觉地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组织学生评价,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通过参与本课题的研究活动,锻炼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学会了如何出试卷、如何进行总结性评价后的质量分析、如何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如何开发使用评价平台、如何组织进行实验研究、如何写论文和研究实验报告,了解了现代教育评价特别是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理论,许多论文在一些期刊上发表,有的在各种评比中获奖(见附录五),为本课题的研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具体情况见下表。
青年教师数量
南京工大附中八中校区崔婷老师在试卷评比获奖后的交流汇报中说:通过总结性评价试卷评比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过去我通过上网搜索一些题目,然后根据需要进行简单地筛选和修改,完成的试题大都题型老套,内容脱离实际。丁婧老师的讲座让我看到了很多设计新颖、贴近实际应用的试题,对信息技术考试中的半客观题、微型主观题和大主观题有了一定的认识。高建君老师的讲座为如何出好试卷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指导,这次出卷实践让我真正体会到采用“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南京工大附中五十中校区通过实验使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即:营造开放、宽松的教学评价氛围,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题研究加强了教师理论学习,对教育教学规律有了更深层的理解。通过深入观察学生,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设计方案和评价实验研究方案,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金陵中学在实验中加强集体备课,树立整体意识,备课时制定各章《命题双向细目表》,以各章《命题双向细目表》为纲,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主线开展教学,真正做到教学与评价相统一。他们灵活选取评价方法,简洁、明了的制定评价标准。初步形成学校的信息技术评价特色,引导学生相互激励、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初步形成了“教+学+评价+反馈”的模式。他们在实验中,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从专家的理论书籍中得到了很好的启发,构成了较为完善的课题研究理论框架;从教研活动和经验交流中,获取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经验;从自身实验研究过程中不断探索、分析、总结、反思,教育科研能力有了很大地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活动在提高了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整体水平,从而促进了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共青团路中学在实验初期,学生对评价大多持抵触情绪,学生由于片面追求分数出现了抄袭、复制等现象,学生评价对教与学似乎没有多大帮助。教师们经过分析,认为堵不如疏,采取宣传评价目的的方法,让学生重新认识评价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知识,拾漏补遗。通过这项工作的展开,课题临近结束时教师们欣喜地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过程性评价,学习的关注点逐渐从分数向个体知识体系的构建转移。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实验时,几乎每课一评的教学责任感不断地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明显改善。
南京工大附中五十中校区通过实验看到学生学习情感的变化:学习方式的改变、课堂氛围的转变、学习能力的改变、学生信心的改变、&学习成果的改变,使课堂变得活泼,充满了合作、交流、探索。学生真正开始了自主学习、自主评价,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互动、乐学的天地。
学习方式的改变:
通过评价,学生了解到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性,学习并非只求完成或者结果,重要的是要每一步都要踏踏实实,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参与和思考。
课堂氛围的转变:
学生愿意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享受学习的过程,因而现在的课上再不是老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场面,而是师生互动良好的画面。
学习能力的改变:
由于学习态度和课堂氛围的转变,学生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更加有兴趣去钻研,能独立思考。同时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学生信心的改变
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差异,应该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逐步达到目标,这种评价方式突出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有利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学习成果的改变:
过程评价的最终目标也是希望学生专业能力的真正提高,实验班在过程评价的实践中有了良好的技能成果。
在全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参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从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的实施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实验报告集》
《论文、案例集》
《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评价标准(建议稿)》
《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作品评价方案(建议稿)》
《学生评价平台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教案集》
《初中信息技术试卷、试题集》
九、总结与讨论
《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实施研究》是针对2005年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评价的现状提出的,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积累学生评价实施经验,建立、完善适合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生评价体系,并使之实施成为可能。经过三年的实验研究总结,不仅明确了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的重要性,而且还从学生评价理论、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手段、评价管理等方面较系统全面的研究探讨了适合南京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学生评价体系的实施,为学校、教师开展初中信息技术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施的可能。
本课题关于学生评价实施的研究,将评价理论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解决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合适的评价手段而无法正常开展学生评价工作的问题,从而使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学生成为了可能。
本课题研究涉及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思想、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无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都力求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真实性评价的思想和要求,特别是在评价标准和评价平台等方面更是体现了这些教育思想的内容。本课题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建立与实施的一种成功尝试,其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质量、通过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初中信息技术实施学生评价体系,并不意味着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本课题提出的初中信息技术评价平台功能的研发使用,既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又能使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正常化、规范化,还能帮助上级教育主管领导部门检查指导监督。这对贯彻《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研究范围较广,由于精力和条件有限,有些方面仅做了一些研究尝试。评价平台的研制只做了需求分析,由于评价平台系统庞大,而教师的精力与能力有限,更没有较大的经费支撑,研发任务难以完成,但需求分析中的各个模块平台的开发研究都有所涉及,初具雏形,只是缺少一个完整的平台,研究表明今后依靠公司的力量是可以实现的。由于初中信息技术课时少,且很少有学校开展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故对初中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研究难以开展,这是我们今后还要继续开展研究的。
本课题的研究经历了三、四年之久,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体系实施的研究仅仅是个开始,今后还有更多的课题有待继续研究,具体有:
1.通过教研活动在全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中推广本课题研究成果,继续完善细化评价标准,特别是作品评价标准,使这些标准更加具体合理、切实可行的运用到教学实际中;
2.根据评价标准,组织教学一线骨干教师逐步建立完善海量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题库,使题库建设常规化,为教师组织学生评价提供评价资源;
3.根据评价平台需求分析,在《“e”管理平台》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开发学生评价平台,并将相应的评价标准应用在该平台中,在全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加以推广使用,在使用中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平台,使评价平台逐渐成为教师教学中实施学生评价的得力工具;
4.寻找机会与专业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测试评价平台并在全市推广使用,主要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开发题库中的操作题,在真正意义上帮助一线教师有效的实施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该平台的数据应能方便的输入到《“e”管理平台》中,以利于记录、统计学生成绩;
5.继续鼓励全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系统的开发使用自己研制的过程性评价小软件,并及时推广到全市使用,《“e”管理平台》将逐步将较成熟的小软件纳入其中供教师评价时使用,并提供相应评价成绩的输入接口,以利于记录、统计学生成绩;
6.与各级主管领导部门一道制定并实施初中信息技术学生评价管理条例,对区县、学校、教师、学生提出具体的学生评价要求,以保证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个信息技术老师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