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状态是Undergoing initial checking for updates,请问是什么情况

牛人告诉你如何读国外文献!毕业论文写作靠它了&br&&br& 国家社科期刊数据库&br&&br&为什么读文献?&br&(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篇paper,7篇first 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到底说了什么,否则就是白读,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明白,一合上就什么都不知道,这是读文献的大忌,既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以后不愿意读文献。&br&&br&1. 每次读完文献 (不管是细读还是粗读),合上文献后,想想看,文章最重要的take home message是什么,如果不知道,就从abstract,conclusion里找,并且从discuss里最好确认一下。这样一来,一篇文章就过关了。take home message其实都不会很多,基本上是一些concepts,如果你发现你需要记得很多,那往往是没有读到重点。&br&2. 扩充知识面的读法,重点读introduction,看人家提出的问题,以及目前的进展类似的文章,每天读一两篇,一个月内就基本上对这个领域的某个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读好的review也行,但这样人容易懒惰。&br&3. 为了写文章的读法,读文章的时候,尤其是看discussion 的时候,看到好的英文句型, 最好有意识的记一下,看一下作者是谁,哪篇文章,哪个期刊,这样以后照猫画虎写的时候,效率高些。比自己在那里半天琢磨出一个句子强的多。当然,读的多,写的多,你需要记得句型就越少。其实很简单,有意识的去总结和记亿, 就不容易忘记。&br&&br&研究生怎么看文献,怎么写论文&br&一、先看综述&br&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br&&br&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br&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br&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br&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br&2. 检索某个学者:&br&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br&3. 参考综述检索:&br&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br&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br&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br&&br&三、如何阅读文献&br&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 及Title 与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br&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读论文的目的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非常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不知所谓。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br&3.归纳总结:较长的文章,容易遗忘。好在虽然论文的句子都长,但每段的句数并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br&4.确立句子的架构,抓住主题:读英文原版文献有窍门的。我们每个单词都认识读完了却不知他在说什么,这是最大的问题。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大量的关系连词,他们承上启下引领了全文。中国人喜欢罗列事实,给出一个观点然后就是大量的事实,这也是中文文献的特点,我们从小都在读这样的文章,很适应。西方人的文献注重逻辑和推理,从头到尾是非常严格的,就像GRE 里面的阅读是一样的,进行的是大量重复、新旧观点的支持和反驳,有严格的提纲,尤其是好的杂志体现得越突出。读每一段落都要找到他的主题,往往是很容易的,大量的无用信息可以一带而过,节约你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br&5.增加阅读量: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最后可以融汇贯通。所以,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了。&br&&br&四、提高阅读的效率&br&1.集中时间看文献:&br&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br&2.做好记录和标记:&br&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br&3.阅读顺序:&br&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顺序。一般先看abstract、introduction,然后看discussion,最后看result 和method(结合图表)。&br&&br&五、文献的整理&br&1.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br&2.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br&3.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br&4.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而且重要文献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br&&br&六、英文文章写作(阅读文献的副产品)&br&1.平时阅读文献,注意总结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br&2.找3-5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br&&br&论文各部分读法有讲究&br&本人英语基础不好,没过六级,所以在硕士的时候基本上看的外文文献很少,现在想想很后悔,2 年的时间少学了很多东西。上了博士,自己给自己的定位也高一些了,开始打算硬着头皮咬着牙很不情愿的也要多看些外文文献,一开始看比较慢,有些很难理解,到现在大约仔细阅读了100 篇外文文献,泛读了100 篇外文文章,受益匪浅,现在基本不怎么看中文的了,确实也觉得外文的质量就是高(也有凑数的烂文章),现在自己写外文的也很顺手了。谈几点自己的体会。我是材料专业的。&br&&br&1.先找5篇跟自己论文最相关的外文文章,花一个月的时间认认真真的看,反复看,要求全部读懂,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学和老师交流一下。一个月以后你已经上路了。&br&2.如何读标题:不要忽视一篇论文的标题,看完标题以后想想要是让你写你怎么用一句话来表达这个标题,根据标题推测一下作者论文可能是什么内容。有时候一句比较长的标题让你写,你可能还不会表达。下次你写的时候就可以借鉴了&br&3.如何读摘要:快速浏览一遍,这里主要介绍这篇文章做了些什么。也许初看起来不好理解,看不懂,这时候不要气馁,不管它往下看,等你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许你都明白了。因为摘要写的很简洁,省略了很多前提和条件,在你第一眼看到摘要而不明白作者意图的时候看不懂是正常的。&br&4.如何读引言(前言):当你了解了你的研究领域的一些情况,看引言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都是介绍性的东西,写的应该都差不多,所以看文献多了以后看这部分的内容就很快了,一扫而过。有些老外写得很经典得句子要记下了,下次你写就可以用了。&br&5.如何读材料及试验:当你文献看多了以后,这部分内容也很简单了,无非就是介绍试验方法,自己怎么做试验的。很快就能把它看完了吧&br&6.如何看试验结果:看结果这部分一定要结合结果中的图和表看,这样看的快。主要看懂试验的结果,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例如作者用不同的句子结构描述一些数字的结果)。有时看完以后再想想:就这么一点结果,别人居然可以大篇幅的写这么多,要是我可能半页就说完了?&br&7.如何看分析与讨论:这是一篇文章的重点,也是最花时间的。我一般把前面部分看完以后不急于看分析讨论。我会想要是我做出来这些结果我会怎么来写这部分分析与讨论呢?然后慢慢看作者的分析与讨论,仔细体会作者观点,为我所用。当然有时候别人的观点比较新,分析比较深刻,偶尔看不懂也是情理之中。当你看的多了,你肯定会看的越来越懂,自己的idea 越来越多&br&8.如何看结论:这个时候看结论就一目了然了,作后再反过去看看摘要,其实差不多&br&9.把下载的论文打印出来,根据与自己课题的相关性分三类,一类要精读,二类要泛读,三类要选择性的读。分别装订在一起&br&10.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3-4 个月一定要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br&11.学会记笔记,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参考和学习&br&12.有些试验方法相同,结论不同的文献,可以批判性的阅读。我想要是你自己做试验多的话,你应该有这个能力判断谁的更对一点。出现试验方法相同,结论不同的原因有下:试验方法描述不详细,可能方法有差别;试验条件不一样;某些作者夸大结果,瞎编数据&br&13.有时间还是多看点文献吧,最好定个目标:在学术上超过自己的老板。因为老板一般不看文献,他们都是凭经验做事,很多新东西他们都不知道,慢慢的你老板会觉得你很厉害。反正我觉得多读了,读起来就快了,而且也会慢慢喜欢上看外文文献,收获自然也就多了。&br&读研的三年时间里,实验做得不是很多,文献倒是读了不少。原因呢,可能是老板也发现了我这个人属于那种眼高手低的人,干脆就让我做个文献阅读器了。从研一到现在每当老板脑子里出来一个想法,出来几个关键词,好了,下一步的工作就是交给我查阅和整理文献了。大家有空可以看看我发在论坛里的几个ppt,关于光催化、无铅压电陶瓷,微波介质陶瓷,纳米ZnO,此外关于Raman 光谱、多铁性材料。&br&算起来前前后后看过——当然只能说看过,因为大部分都只是走马观花,没有精读——的文献应该不下三四百篇了。我估计每个方向单拿出来写个中文综述都差不多够了,可惜中文要版面费,想来老板也不会给出说了这么多废话,进入正题吧。有人也许会问,你是怎么看文献的,特别是一个以前没有接触的陌生领域。我的方法是,先看中文综述,然后是中文博士论文,而后是英文综述,最后是英文期刊文献。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中文综述,你可以首先了解这行的基本名词,基本参量和常用的制备、表征方法。&br&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因为如果直接英文上手的话,一些基本名词如果简单的想当然的翻译,往往会将你引入误区或造成歧义。同时中文综述里要包含了大量的英文参考文献,这就为后续的查找文献打下一个基础。&br&中文博士论文,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其第一章前言或是绪论所包含的信息量往往大于一篇综述的。因为它会更加详细的介绍该领域的背景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里面往往会提到国内外在本领域做得比较好的几个科研小组的相关研究方向。通过阅读就可以更清楚理清一个脉络。&br&英文综述,特别是那种invited paper或是发表在高IF期刊上的,往往都是本领域的牛人们写的。对此要精读,要分析其文章的构架,特别要关于作者对各个方向的优缺点的评价以及对缺点的改进和展望。通过精读一篇好的英文综述,所获得的不只是对本领域现在发展状况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学会很多地道的英文表达。最后就是针对自己的课题查找阅读相关英文文献了。现在各大学图书馆里面的数据库都比较全,即使没有也可以通过网络上多种手段获取文献了。所以说文献的获取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查什么样的文献和怎么具体阅读整理文献。根据我的体会,我觉得有以下四类英文文献是我们所需要的:&br&1、本领域核心期刊的文献。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核心期刊,这里也不能一概唯if 论了。比如说陶瓷类的核心期刊美陶的IF 也不过1.5 几,但上面的文章特别是feature artical 还是值得仔细阅读的。当然,首先你要了解所研究的核心期刊有哪些,这个就要靠学长、老板或者网上战友的互相帮助了。&br&2、本领域牛人或者主要课题组的文献。每个领域都有几个所谓的领军人物,他们所从事的方向往往代表目前的发展主流。因此阅读这些组里的文献就可以把握目前的研究重点。这里有人可能要问,我怎么知道谁是牛人呢?这里我个人有两个小方法。第一是在ISI 检索本领域的关键词,不要太多,这样你会查到很多文献,而后利用ISI 的refine 功能,就可以看到哪位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比较多,原则上一般发表论文数量较多的人和课题组就是这行里比较主要的了。还有一个方法,就是首先要了解本领域有哪些比较规模大型的国际会议,而后登陆会议主办者的网站一般都能看到关于会议的invited speaker的名字,做为邀请报告的报告人一般来说都是在该行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呵呵&br&3、高引用次数的文章。一般来说高引用次数(如果不是靠自引堆上去的话)文章都是比较经典的文章,要么思路比较好,要么材料性能比较好,同时其文笔应该也不赖的话。多读这样的文章,体会作者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和图表分析的处理,相信可以从中领悟很多东西的。&br&4、最后就是当你有了一定背景知识,开始做实验并准备写论文的时候需要看的文献了。我个人的经验是,首先要明确一点,你所做的实验想解决什么问题?是对原有材料的改进还是创造一种新的材料或者是新的制备方法,还是采用新的表征手段或是计算方法。明确这一点后,就可以有的放矢查找你需要的文献了。而且往往当你找到一篇与你研究方向相近的文章后,通过ISI 的反查,你可以找到引用它的文献和它引用的文献,从而建立一个文献树,更多的获取信息量。&br&&br&此外,我想提到的一点就是关于文献的整理。很多时候大家下文献都是很盲目,抱着一种先下来再说的思想。往往下来的文献不少,但只是空占者磁盘空间。不经过整理归类的文献就不是自己的文献,那根据什么来分类呢?&br&我有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适用于那些拥有大量未读文献的。就是只关心三点:文章的前言的最后一部分(一般这部分都是提出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依据和方法),文章中的图表(提出采用的表征方法以及性能变化)和结论(是否实现了既定目标以及是否需要改进)。&br&当然,如果全部精读相信工作量也不小。我的看法是尽可能用50个字左右来归纳文章,说白了就是文章的目的(如改进某个性能或提出某种方法)+表征手段(如XRD,IR,TEM 等)+主要结论(如产物的性能)。当你按照这个方法归纳整理几十篇文献后,自然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后再根据你的笔记将文献分类整理,当你在写论文需要解释引用时再回头精读,我觉得这样会提高效率不少。
牛人告诉你如何读国外文献!毕业论文写作靠它了
国家社科期刊数据库 为什么读文献? (从Ph.D到现在工作半年,发了12篇paper,7篇first author.)我现在每天还保持读至少2-3篇的文献的习惯。读文献有不同的读法。但最重要的自己总结概括这篇文献…
&b&文艺电影没有热闹与喧哗,只有沉静与思考。这次收录电影不包含美国往事、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等其他大牛已经推荐过的,主要做一些补充,长片居多,因为长片更能充分展现一生,有的电影从出生到死亡,如末代皇帝(3小时)、一九零零(6小时),有的电影抓住了人生重要的那几年,如撒旦探戈(7小时)、极速风流、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甘地传(3小时),有的抓住了人生重要的时刻甚至是死亡前奏,如耶稣遇难记、大卫戈尔的一生,还有的就是真的人生,7 up系列&/b&&b&。电影人生,正是这些好电影,让我们体验到不同,从未知中获得已知,从死亡中获得新生,每次看完总会恍惚许久才能回到现实。&/b&&br&&b&&br&1、撒旦探戈。&/b&&br&“片长七小时却每一分钟皆雷霆万钧,引人入胜。但愿在我有生之年,年年都重看一遍。”——苏珊?桑塔格 &br&剧情简介:开场八分钟的推轨镜头,已道出此片的史诗气魄。牛群从牛棚涌出,摄影机隔 着 一列破旧的农居追踪,有趣的是牠们一路盲目前冲,一路还试图交配。塔可夫斯基式的画面,却是教人屏息的典型塔尔风格,妙笔一挥预告一个集体农场如何走向灭亡。故事始于传闻已死的骗子重临村子,他要骗走农场收入 ,却给村民认定是大救星。接 着 上演一个悲剧,然后是一个讽刺故事。全片十二章的结构正如 Krashnahorkai 的原着,启发自六步踏前、六步退后的探戈舞,不同视角有时重複同一剧情。农场最终的命运暗喻九十年代初共产主义的破产,同时也是人类共同命运的观照。 &br&  全片最精采两段,一是担当叙事者的医生偷偷记录村民活动,他蹒跚买醉的跟镜,成为最感人的观影存在体验。另一段女孩虐猫,亦写下影史上有数的伤感时刻。没有故弄玄虚,一种交代故事的坦率,让演员在真实时间存在,让观众随他们的情态同步呼吸,箇中有导演对电影最大的深情与敬意。七个半小时的每个镜头,个个都是不朽──没有想当然的静止,而是自有一种有机的内在节奏。像小津和德莱叶,塔尔深谙长镜头的真谛。这是必须去经历的,一生难逢的观影经验。&br&【漫长的电影,关于生活的一切】&img src=&/870d7e81287bcba9a9a7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870d7e81287bcba9a9a7c_r.jpg&&&br&&b&2、都灵之马&/b&&img src=&/cbfe49ea5d84feae774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bfe49ea5d84feae774c_r.jpg&&看你套马车,看你赶马车,看你卸马车;看你穿衣服,看你脱衣服,看你洗衣服;看你煮土豆,看你吃土豆,看你吃完了;看你去打水,看你在烧水,看你水没了;看你大风吹,看你大风吹,看你大风吹……&br&【生活的日常,如同我们平淡的一生,要看这一部电影需要有点耐心。同上部电影一个导演。&a href=&///?target=http%3A///view/726287.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贝拉·塔尔&i class=&icon-external&&&/i&&/a&】&br&&b&3、小森林 冬春篇 &/b&&br&&img src=&/3d67ca7ba0e7d53ca42192b4aac774e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d67ca7ba0e7d53ca42192b4aac774eb_r.jpg&&【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种地,在小森的生活平平淡淡,只顾着自己,不是已经度过了一生,而是一生将这样度过。变着花样吃】姐妹篇 夏秋篇就不单列了&br&&b&4、我是 Jestem&/b&&br&&img src=&/bae7a759ee531eacc92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ae7a759ee531eacc92f_r.jpg&&仅以此片献给没一个孤独的灵魂。&br&【一部极为牛逼的波兰电影《我是》,这个小男孩秒杀国内所谓巨星。一个坚强的小孩和一个疯狂母亲,最终哭了只因为妈妈不爱我。一个倔强的小孩,在服务员说出这次免单的时候说我坚持结账。一个在不属于自己是地方打拼的小孩,一个始终没有名字的小孩,一个想要逃离的小孩。谨以此片献给每一个孤独的灵魂。人生从小已经注定,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或者就这样吧】&br&&b&6、意大利电影【灿烂人生】&/b&&br&&img src=&/fdfe99b547e050b4f5d754b12d3a51b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dfe99b547e050b4f5d754b12d3a51b3_r.jpg&&&br&本片片长6个小时,通过讲述意大利一家人的悲欢离合,反映了意大利从1966年至2000年的社会巨变。&br&【经常想起马迪奥死在烟花璀璨的新年夜,一个人,对自己说,新年快乐,翻身跃下了阳台,而别人正在炮竹声中庆祝新生】&br&&b&7、7up系列&/b&&br&&br&&img src=&/233eb5ebc88487ccbf30da3_b.jpg& data-rawwidth=&416&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6&&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八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人生行至大半,岁月蹉跎。是悔恨感慨,还是遥想当年风华正茂。年华终有老去的一天,可生活仍将继续。陪伴这些孩子度过半个世纪的导演迈克尔o艾普特也已两鬓斑白,《人生七年》还将继续。&br&【每七年拍一部的电影,真正反映了这些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人生呐!】&br&&u&专门找了几部上面没推荐到的。&/u&&br&&u&-----------------------------------------继续补充一些电影9.17&/u&&br&&b&8、末代皇帝&/b&&br&&img src=&/420e5cf364e762c89bb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20e5cf364e762c89bbf_r.jpg&&&img src=&/01dce13ff87_b.jpg& data-rawwidth=&403& data-rawheight=&42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3&&&br&溥仪(尊龙 饰)的一生在电影中娓娓道来。他从三岁起登基,年幼的眼光中只有大臣身上的一只蝈蝈,江山在他心中只是一个不明所以的名词。长大了,他以为可以变革,却被太监一把烧了朝廷账本。他以为是大清江山的主人,却做了日本人的傀儡。 &br&  解放后,他坐上了从俄国回来的火车,身边是押送监视他的解放军。他猜测自己难逃一死,便躲在狭小的卫生间里,割脉自杀。然而他没有死在火车上,命运的嘲笑还在等着他。文革的风风雨雨,在他身上留下了斑斑伤痕。&br&【皇上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那么一个末代皇帝呢?登基,逊位,复辟,被苏联红军俘虏,监狱,特赦,文革,死亡。我想我们经历了太多】&br&&b&9、极速风流&/b&&br&&img src=&/df1cd7937ddc289bc923688cfac885a0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f1cd7937ddc289bc923688cfac885a0_r.jpg&&【这是关于赛车和赛车手的故事, Rush 译为极速风流我认为并不恰当,其实这部电影的主角并不是锤哥,而是旁边这位屌丝(家里很有钱)。锤哥赛车实力过人,风流倜傥;但niki这个屌丝长的挫不说,也没女人缘,进入车队只能靠出钱赞助。如果认为这是一个风流赛车手的故事那就错了,niki靠改装车赢得车队的信任,对自己的车和车技一直不断提升;而锤哥喜欢刺激和赛车的激情,有了钱就天天玩。这部电影并没有展示了冗长的一生,而且描述了巅峰几年不同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今后的影响,niki数次获得f1冠军,而锤哥获得2次后销声匿迹,沦为解说,40多岁就猝死了。人生呐,就在关键这几年!!】&br&拓展阅读: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变,可参看
可能是2013年度最佳剧情片 (极速风流 影评)&br&&a href=&///?target=http%3A///review/630265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可能是2013年度最佳剧情片 (极速风流 影评)&i class=&icon-external&&&/i&&/a&&br&&b&10、达拉斯买家俱乐部&/b&&br&&img src=&/4a50b9ce6eb6ba37cd45e85d5c18212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4a50b9ce6eb6ba37cd45e85d5c182123_r.jpg&&【我们不知道一生会经历什么?但是在生命有限的日子里,疯狂求生的意志让浑浑噩噩的生活开始倒计时,这一切开始有了意义。因为我要活着:“I don't wanna die”那种在垂死边缘挣扎的痛苦蔓延了整个电影!这个骨瘦如柴的艾滋病人被告知生命只剩下30天的情况下,又活了了2557天。你觉得生命漫长么?】&br&&b&11、甘地传&/b&&br&&img src=&/5bbbf0a6edd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5bbbf0a6eddf_r.jpg&&【好吧,这是一部闷片。记录了印度圣雄甘地史诗般传奇伟大的一生!】&br&&b&12、耶稣受难记&/b&&br&&img src=&/e49f55c1b06fb15b154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49f55c1b06fb15b154e_r.jpg&&--放一张不那么血腥的。&br&当局者为他戴上荆棘做的王冠,命他背上沉重的十字架,更用带着铁刺的鞭子抽打圣人的肌肤。耶稣痛苦呻吟着,决绝地忍受当下的一切。“仁慈之父,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作为圣人,作为救世主,这是一条必须淌血走过的试炼之路。&br&【不忍卒看!两个钟头像是过去了好久好久,荆棘远没有人心更能刺痛他!】&br&&b&13、大卫·戈尔的一生 &/b&&br&&img src=&/a839e2ab52f110ee62df6e_b.jpg& data-rawwidth=&424&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4& data-original=&/a839e2ab52f110ee62df6e_r.jpg&&&br&【理想的伟大献祭!包括你的死和我的死】&br&-------------------------增加一部&br&&b&14、一九零零 Novecento&/b&&br&&img src=&/622ad405fea8c41a1cbb1_b.jpg& data-rawwidth=&427&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7& data-original=&/622ad405fea8c41a1cbb1_r.jpg&&&br&&img src=&/3a87c06e8ecb20be831751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3a87c06e8ecb20be8317514_r.jpg&&&br&剧情简介:901年1月27日,著名作曲家歌剧大师威尔弟去世,这也正是意大利北部两户家庭产子的同一天。阿尔弗雷德是富有的农场主的孙子;奥尔默是贫穷的农户的孙子。两人从小就结下了友谊,然而因为地位阶级与出身经历的不同,注定了两人天壤之别的迥然人生。 &br&由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多·贝托鲁奇执导的史诗巨作《一九零零》,以20世纪初期意大利社会动荡时期为故事背景,时间跨越40年,讲述了阶级矛盾和家族纷争下仇恨和抗争的故事。本片被西方国家视为阶级斗争电影读本,加上电影情节的大胆尺度,影片被长期禁映。&br&【从出生到老去,最喜欢七老八十的两人在小路上追逐,一如儿时】
文艺电影没有热闹与喧哗,只有沉静与思考。这次收录电影不包含美国往事、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等其他大牛已经推荐过的,主要做一些补充,长片居多,因为长片更能充分展现一生,有的电影从出生到死亡,如末代皇帝(3小时)、一九零零…
贡献三个sf&f类的在线杂志,投稿方式在链接里。&br&稿酬:strangehorizons和lightspeed是8?/word,clarkesworld是4000以下10?/,以上6?/word &br&&a href=&///?target=http%3A///Guidelines.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trange Horizons Submissions Guidelines&i class=&icon-external&&&/i&&/a& (偶尔会被block,翻墙就好)&br&&a href=&///?target=http%3A///about/guidelin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ightspeed Magazine&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submission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larkesworld Magazine&i class=&icon-external&&&/i&&/a&
贡献三个sf&f类的在线杂志,投稿方式在链接里。 稿酬:strangehorizons和lightspeed是8?/word,clarkesworld是4000以下10?/,以上6?/word
(偶尔会被block,翻墙就好)
谢邀。&br&空有情感, 没有技术, 打开曲谱估计就只能弹这一行了:&img src=&/5ab72a483cef86dbf5f589_b.png& data-rawwidth=&1326& data-rawheight=&2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26& data-original=&/5ab72a483cef86dbf5f589_r.png&&&img src=&/0c894f079edd28b3da228_b.png& data-rawwidth=&1462& data-rawheight=&2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62& data-original=&/0c894f079edd28b3da228_r.png&&(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3)&br&又或者 当你开始了 肖邦练习曲之旅, &br&&img src=&/6dd9dffb6a_b.png& data-rawwidth=&832&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2& data-original=&/6dd9dffb6a_r.png&&然后第四个小节, 你就&img src=&/093680ceecb727ef4b4e5_b.png& data-rawwidth=&644&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4& data-original=&/093680ceecb727ef4b4e5_r.png&&&img src=&/bbca02332_b.png& data-rawwidth=&1510& data-rawheight=&3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10& data-original=&/bbca02332_r.png&&&br&然后你想想, 算了, 别弹练习曲了, 来点古典音乐把, 于是翻开了贝多芬奏鸣曲。“hmm. 咱不要那么难的调调, 来个C大调的把”&br&&img src=&/f15cc4f3a11_b.png& data-rawwidth=&1240& data-rawheight=&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0& data-original=&/f15cc4f3a11_r.png&&结果弹完了第一个C major Chord 弹完之后就傻掉了....然后开始大半年的只练前四个小节。&br&&br&好吧, 想了想, 我还是奔向巴赫的怀抱把, &img src=&/f8ae26defa762dc7f62061_b.png& data-rawwidth=&1478& data-rawheight=&12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78& data-original=&/f8ae26defa762dc7f62061_r.png&&这通篇奔跑的十六分音符, 每次弹的时候, 感觉像是以一百码的速度开着CIVIC 跑高速的感觉, 轻飘飘, 随时都能跑偏, 错过了Cadence 再回首已不知是何日了。 &br&&br& 然后你想了想, 算了, 还是别 独奏好了, 来点伴奏把,
于是我打开了声乐谱, 一翻开 &img src=&/aac92ea18bbb03a8aa3b8_b.png& data-rawwidth=&112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0& data-original=&/aac92ea18bbb03a8aa3b8_r.png&&三五度交换, 我已不想说什么了, 还Allegretto....逼死钢伴...&br&&br&好了。。不说了....周六早上8点54分, 去练琴了...&br&哎。。。技巧的重要性?&br&要是我有好技巧, 可以多睡多少个懒觉啊
谢邀。 空有情感, 没有技术, 打开曲谱估计就只能弹这一行了:(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3) 又或者 当你开始了 肖邦练习曲之旅, 然后第四个小节, 你就 然后你想想, 算了, 别弹练习曲了, 来点古典音乐把, 于是翻开了贝多芬奏鸣曲。“hmm. 咱不…
奶爸负责吐槽,我来补刀。&br&&br&玩副主,前提是要有主业。有主业,意味着主业至少玩的好。&br&如果说副业是梦想,主业就是养家糊口的生存手段。&br&&br&看题主对专业感觉还好,权当上面没有问题,现在来看副业。&br&副业的前提是,副业技能要靠谱,至少不能坑客户。&br&&br&既然目前三级笔译还没有通过,离靠谱的距离差了大概十个高口……&br&&br&觉得很有趣,是真的有趣,还是幻想有趣。&br&&br&一项技能,要达到靠谱的副业,需要长期的投入。除了少数天才,大部分人是要训练的,而既然楼主能提出这个问题,可以确定不是天才。证毕。&br&靠谱的副业也需要相当的熟练,参见我的文章 &a href=&///?target=http%3A///127-conditioned-refle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27]口译玩的是条件反射&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当然现在不靠谱,以后可能是靠谱的。&br&&br&楼主可以勤加练习,我是做IT的,现在业余玩口译,玩了不少年,仍然不敢轻易做副业,诚惶诚恐。&br&&br&精通英语就是要下苦功夫,功夫下的越多,越有绝望感,越觉得自己不靠谱,不过,这个时候至少路是走对了,参见我的文章 &a href=&///?target=http%3A///125-no-zuo-no-di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25]no zuo no die:100小时口译训练日志0×16&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只要你努力,可能不可能,不是由我们在这里一顿闲敲键盘而不去吃饭告诉你得来的,而是你自己拿着铲子,一铲一铲把井水挖出来的。&br&&br&最后,给你推荐个不错的行动。&a href=&///?target=http%3A///100-hour-pla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086][重磅]100小时口译训练计划召集令!&i class=&icon-external&&&/i&&/a&&br&有想法就要做,少发无用之疑,多点坚实之行。
奶爸负责吐槽,我来补刀。 玩副主,前提是要有主业。有主业,意味着主业至少玩的好。 如果说副业是梦想,主业就是养家糊口的生存手段。 看题主对专业感觉还好,权当上面没有问题,现在来看副业。 副业的前提是,副业技能要靠谱,至少不能坑客户。 既然目前…
先回答李林、王冰的问题。&br&&br&李林:其实我蛮想知道这个答案上点的100多个赞是个什么心态,大概明白为啥《货币战争》这种地摊杂书会在中国变成畅销书,反智反得很有成果。&br&&br&答:因为人民币贬值那一天我成了知乎的汇率专家,此前我的人民币贬值只有四赞,别人过万。&br&&br&王冰:根本看不下去,完全是胡说八道。(句号是我给你加上去的!)&br&&br&回复:哎。日被人邀约人民币会不会贬值,我说会。其余都是不会,他们点赞过万,我点赞过三,内心那个纠结啊!结果人民币无预兆贬值,(关于)人民币八小时获邀一百二十次,哎。假如我是错的,你们都是对的那该多好啊!&br&&br&知乎找不到,百度搜不到,然此贴还没有被删,我也是醉了。&br&&br&详见收藏夹----中美国:人民币会大幅贬值么?&br&&br&========================这是分割线========================&br&&br&正文见下。&br&&br&不会啊。假如中国出现经济崩溃的局面,那对于世界经济、军事、政治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br&&br&亚非拉会爆发饥荒和战争!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美国会沦为发展中国家,甚至会发生革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br&&br&&br&1、经济面前无军事。管仲争霸:妓女收编,盐铁专营。&br&&br&2、政治面前无经济。&br&&br&2-1、中国经济。当年一群从美帝归国的知识分子(区域经济、地缘政治)想在武汉复制芝加哥的工业辉煌,话还没说完,就被送到劳改队。道理很简单,南北要经济平衡,可以共患难,但不能你富贵,南方已经有四川、上海、广州等工业点了,假如再支持武汉,那北方的经济什么时候能追上南方。所以前面的知识分子理论正确就是政治错误,只能让去劳动改造学习如何闭嘴。问题是南方停止发展,北方什么时候才能追上?大概一万年吧。北方一五期间的某化工厂投资两亿,每年亏损四十到五十亿,国家财政部报销,财政部的钱从哪里来?&br&&br&2-2、不存在北上广深。所谓的京沪广深都是错误的,中国只有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经济区。北京是非沿海城市,是所谓政治中心,也就是通过剥夺其他地方的经济发展成果来实现自己所谓的经济发展,并美其名曰总部经济。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上海养活北京,你一定认为上海养活北京六十年,北京很感恩吧?上海想修洋山港,北京不表态啊,不表态就是一种态度。改革开放以后,江浙、广东这些地方西化严重,所以地方政府比较开明,管的也比较松,于是经济就发展起来了。北京继续放大招,搞分税制改革,就是明火执仗的抢啊。这就是所谓的北京的政治经济学发展模式,我们假设北京不是全国的行政中心,那北京估计和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一样,(国家级贫困县)都是绳床瓦灶而已。&br&&br&2-3、对待经济的态度。说的是天花乱坠,做起事情来就是暂住证五个。为什么淘宝在上海生存不下去?因为上海管的比较宽。而假如以北京为例,上海简直就是创业天堂,淘宝想在北京设立分部,北京一共给了五个暂住人口证,北京你这样对待首富,真的是想逆天了啊。&br&&br&2-4、长三角。上海管的太严,但周边的城市群却野草一样的生长,恐怖至极。其实长三角周边城市都是上海经济触角的延伸,当资本被严格管束的时候,就会形成资本溢出,流向那些需要资金的周边城市。这一现象连北京都没有想到,因为北京也管束资本,为什么就没有溢出呢?周边都是贫困县。2014年长三角毫无悬念的超越珠三角,2018年,长三角将形成世界最大的城市群。&br&&br&2-5、宋子文。长三角有今天,应该感谢谁?答案是:宋子文。在上世纪30年代有2位有能力主宰国家经济政策走向的哲人,分别掌控了两个国家,一个是斯大林,他是计划经济的代表。另外一个是宋子文,他学的是古典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斯大林说过:我们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选择了发展轻工业,这个世界谁想蹂躏他,就随时可以蹂躏他。宋子文:坚定不移的贯彻一条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从78年的改革来看计划经济没有出路,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计划经济没有像苏联一样崩溃的根本原因,经济崩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可以参见49年得日本和解体的俄苏联。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问题,从49年来看,斯大林对社会资产的处置方式是正确的,从91年看,宋子文对社会资产的处置以及对经济发展的预期是正确的。这就是对经济这门实践科学的眼光问题,有些人只能看到二三十年,有些人看的长远一些,今天需要对我们今天做出的决策做出审视,我们无比英明、光荣、正确的决定将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讲个笑话,北京的宋子文在哪里?&br&&br&2-6、反市场经济。十八大有句话叫,市场支配社会资源,为什么说这句话?因为做不到。其实扫黄很简单啊,你只要把风化场所的牌照一收,以后不再给他们颁发牌照,那色情业不说偃旗息鼓,那也是一退万里,最可笑的就是一边收税,一边收保护费,一边扫黄。政府税收里有多少是风化场所贡献的?用管仲的话说:都是事业编,相煎何太急。&br&&br&2-7、香港的崛起。我们把历史拉成一条线,伴随着京津唐的公私合营,上海关闭证券交易所,广州野蛮推进土地改革,中国的精英都被赶到了香港,一时间香港开始崛起,取代上海成为远东的金融中心。&br&&br&2-8、广州的崛起。香港同胞听闻祖国改革开放了,但还是不放心,所以只敢试水广州,到时候跑起来也方便,所以广州的经济就起来了。&br&&br&2-9、深圳的崛起。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最担心什么?担心的是广东的经济发展起来以后尾大不掉,所以学毛泽东玩起了掺沙子,这个沙子就是深圳,伴随着深圳的野蛮扩张,中央认为过年杀猪的时候到了,于是开始搞分税制改革。&br&&br&2-10、官本位和东北。中国曾经有四大工业区,而今天的京津唐不过是另外一个辽中南而已,因为当官的指挥当官。老蒋给小蒋说:政治就是欺骗。我要补充,欺骗不会产生财富。&br&&br&2-11、脑补政治。知乎上的人好像对政治完全就是一窍不通。哎。你们这些人啊,乃喔。什么叫政治?中央党校的老师说:1、支部建在连上;2、支部建在村上;3、支部建在街道;4、支部建在车间,这叫毛泽东的一元论。邓小平引进了一个叫资本的东西,什么叫资本?资本懂政治?所谓资本就是黑恶势力商人,资本搞经济还是有一套的,78年中国GDP2000亿美元,2014年中国GDP十万亿美元,这就是中国的二元论,也是社会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所以我们要警惕黑恶势力商人。这些人赚到钱以后,不是学会感恩,感谢我们党,而是想夺权,共产党8000万,军队也有几百万,这个他们搞不定,他们夺权的方式就是拉拢腐蚀中共的高层干部。我们国家培养一个高级干部你们知道需要多少时间吗?要配套多少社会资源吗?(非常夸张,所以略去。)雷政富事件是雷政富的错吗?谁能经得起常年累月的诱惑?是雷政富强奸那个女的吗?所以我说是那个女的强奸的雷政富,像这种人一定要抓进监狱去,判上个几十年。&br&&br&&img src=&/b1e3affdfe6f3afae36809be_b.jpg& data-rawwidth=&3390& data-rawheight=&23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390& data-original=&/b1e3affdfe6f3afae36809be_r.jpg&&&br&&br&2-12、马云特写。&br&&br&&img src=&/3a4fd314ec779ba8e7fb6c3aff08813a_b.jpg& data-rawwidth=&330&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0&&&br&&br&马云:也许我比较反动,政府主张的,我掉头就跑。&br&&br&好吧,我也比较反动,我笑看北京衰落。道理很简单,北京不衰落,中国就完蛋。继续脑补撒切尔夫人的话:社会主义的问题就是,你什么时候耗完别人(长、珠三角)的钱。&br&&br&2-13、答路人问。&br&&br&阿龙 回复:北京汇集全国资源。哪怕首都职能里没有金融中心,北京也是真正的金融中心。你的观点我不反驳了,没有意义。你可能读了些书,但是你的视野不够。&br&&br&我的回答:你的观点很正常,中国有600万干部,他们手里有权。中国还有800万商人,他们有钱,这就是中国的二元结构,其实你已经做出了政治选择。&br&&br&其实早在2200多年前,商人吕不韦就悟出了一个道理:做官比种田、经商都强,“其利千万倍”。更为可怕的是,这种予取予夺任由政治权力说了算的游戏千年而下,未曾更改,还在继续中。&br&&br&怒涛卷雪本就是虚幻的,佛家语:一切皆空,空和虚既为偏。&br&&br&中国人啊!受学而优则仕的毒害太深。&br&&br&2-14、社会主义。&br&&br&2-14-1、农田。说是集体所有,其实国家垄断土地买卖权。&br&&br&2-14-2、制造业。中国制造业的大部分社会资产在政府手里,大部分处于垄断和半垄断的状态。&br&&br&即使如此,以王老吉为例:国家掠夺后,再还给你,然后还能掠夺一次。&br&&br&2-14-3、服务业。胡兆量在中国区域经济导论里面说:中国为什么第三产业就业率那么低?答案就是国家垄断第三产业。中国邮政一度想从快递公司收份子钱,一份快递收一块钱,最后社会舆论都骂,所以作罢。但邮政即有业务,又是政府,还能处罚竞争对手,却是不争的事实。盐政,三百元的盐,他卖三万,还亏本。移动、电信、联通,不是比谁比谁好,而是比谁比谁更烂。国家电网投资海外他赚钱,投资中国他亏本。高速公路收费。中石油、中石化垄断油品销售等等。&br&&br&2-14-4、无产权。你的车位,你买房的时候掏过一次钱,然后买车位的时候再掏一次钱,你有产权?答案是没有。你的房子你有产权?土地归国家所有。你唯一能投资的就是股市,某领导说:中国有了股市,改革开放就成功了一半。所以中国有世界最高的储蓄存款。&br&&br&2-14-5、08年金融危机。美国舆论说:中国落后保守的官僚银行使中国逃过一劫。今天国家的银行爱国家,也不会参与金融危机,中国还正式出台了存款保险制度。&br&&br&2-14-6、房地产。中国的M2到哪去了?答案是房地产,不动产有一个特征就是你很难短时间内变现,即使全国人民一起卖房子,也不会出现社会配套大量现金流买房。&br&&br&2-14-7、假定。中国要出现金融危机,大家会发现一个非常可笑的事情,那就是买空卖空都没有钱。&br&&br&3、金融危机。08年金融危机,奥巴马把华尔街的权贵喊去喝茶,于是第二天金融危机,黄金暴涨。奥巴马的目的很简单,摧毁原有经济,发动页岩气革命,今天全世界的产业都向美国转移。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也不需要页岩气革命,中国是一个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所以不会出现你说的金融危机。&br&&br&4、威权政府。中国虽然取消了投机倒把罪,但买空卖空还是会追究你的责任的,你和政府过不去,政府就请你喝茶。&br&&br&。。。。。。&br&&br&说了这么多,其实意思就是制造金融危机需要钱,钱全在党国手里,回答完毕。
先回答李林、王冰的问题。 李林:其实我蛮想知道这个答案上点的100多个赞是个什么心态,大概明白为啥《货币战争》这种地摊杂书会在中国变成畅销书,反智反得很有成果。 答:因为人民币贬值那一天我成了知乎的汇率专家,此前我的人民币贬值只有四赞,别人过…
&img src=&/95d4ed6cd664f_b.jpg& data-rawwidth=&479& data-rawheight=&7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9& data-original=&/95d4ed6cd664f_r.jpg&&&br&&p&把头上的雪看成是头屑的有几个是直男?我告诉你,你可能弯了。&/p&&img src=&/0db61f102d5f426fb95291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0db61f102d5f426fb95291_r.jpg&&&p&昨天澎湃新闻网官方微博发了这么一条新闻,看完后我拈花一笑,憋出了一个响屁。心里想着:&/p&&img src=&/681f8d0022ccc11a11ed35b51eaf8bdb_b.jpg& data-rawwidth=&276& data-rawheight=&3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6&&&br&&p&首先这里champion的意思是:
&/p&&img src=&/dfe239fa50f4a_b.jpg& data-rawwidth=&551& data-rawheight=&1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1& data-original=&/dfe239fa50f4a_r.jpg&&&p&然后everyday在这里的意思是普通的,不是每一天的,区别于every day,虽然老美自己有时会混用:&/p&&img src=&/f334e51c5ad5097eaa91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f334e51c5ad5097eaa91_r.jpg&&&p&所以希拉里那句话应该这么理解:美国平头老百姓迫切需要一位捍卫他们利益的总统,老娘我就为这个来竞选大美利坚总统!!!&/p&&p&用这个例子来作为今天话题的引子我想不唐突。&/p&&br&&p&哦,忘了解释为什么一开始放了一张美女的照片:由于Web预览里小图是这位美女而来看我这个答案的的举下手,我保证不打你。虽然屌丝为难屌丝很不人道,可你们也太猥琐了。为了你们这些熊孩子好好学习,我真是操碎了心呐。&/p&&img src=&/030d7c79df2b2839a5cd_b.jpg& data-rawwidth=&216& data-rawheight=&2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6&&&p&-------------------------------------------------------严肃的分割线-----------------------------------------------------&/p&&br&&p&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我对这个问题的想法:&/p&&p&1、什么是一词多义&/p&&p&2、英文为什么会有一词多义&/p&&p&3、一词多义掌握不牢靠会有什么危害&/p&&p&4、克服一词多义干扰的理论方法&/p&&p&5、克服一词多义的实践号召&/p&&p&一、什么是一词多义&/p&&br&&p&普通读者理解的一词多义是包括polysemy(多义词)和homonym(同形异源)的。&/p&&br&&p&我先介绍一下什么是homonym (同形异源)。&/p&&p&Homonym最早来自希腊语homonymon,homo意指(同一),onym指name, 就是说(两个意思)具有相同的名字。严格意义上说,同形异源现象指语言中词源上没有联系的词碰巧用相同的字母表征。例如,bass1表“巴斯鱼”时,它的语源是古英语 bass2表“声音,如低音或男低音”时,它的语源是意大利语basso。凭我个人经验判断,这种类型的一词多义现象比例非常低,并且很多字典里也会注明是来自不同语源,当然也不存在什么黑魔法帮助你更有效地理解他们。&/p&&br&&p&Polysemy一词也来自希腊语,poly意指many(许多),sem指sense or meaning(意义)。指语言中一个语言形式具有多个不同却互有联系的意义的现象。一开始那条微博里,当你为自己战斗取得胜利的时候你就是冠军,当你为别人战斗的时候就是他们的支持者捍卫者。这就是典型的一词多义现象。下面有海量的原创例句知乎首发,亮瞎乃们的钛合金狗眼本汪概不负责。&/p&&p&接下来本文讨论的一词多义就特指polysemy(多义词)这种情况。&/p&&p&二、为什么会有一词多义现象&/p&&br&&p&人类语言要发展先得在大脑中有事物的概念,然后用符号去实例化(看到这个词程序狗们有没有颤抖),当需要表达的概念越来越多,符号也就相应地越来越复杂,记忆的压力越来越大。到了这一阶段人类所有语言都不约而同地迈入了一词多义时代(常用单词中单义词极其罕见)。但是,这里需要特别色厉内荏地指出,绝大多数母语是汉语的英语学习者极其容易忽视的一个关键问题——中文和英文在处理新兴事物的命名上,大相径庭(我这成语运用水平简直到了火树银花的境界)。简单举个例子,战国前,汉语肯定早就有了这云和梯这两个字。&/p&&p&当鲁班为了攻城发明这玩意之后面临一个问题&/p&&img src=&/783d3b03a88a0bbfc5e9f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783d3b03a88a0bbfc5e9fe_r.jpg&&&p&这货要该叫什么?汉语就用云和梯这两个字一拼接,叫了云梯。但是英文就不是这样了,他有cloud和ladder, 但是云梯就不知道是什么鬼东西了(我就是不查,任性)。看过&i&&b&T&/b&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i& 的乡亲们对这部小说语言上最大的印象是什么?反正我满脑子剩下的都是这些Hairtail,Herring,Salmo,Bass,Corvina,Milkfish,Mullet,Cod,Tuna,&/p&&p&Sea Bream.......都是鱼。在有些语境里老子真不知道这些是鱼还是哥斯拉。虽然我也不知道鳕鱼长什么样(不过知道什么味道,深海鳕鱼堡么么哒),也不知道鳕这个字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但我起码知道鳕鱼是一条鱼。对了就说你呢,看什么看就是你Cod(鳕鱼), 你长这鬼样我怎么知道你是鱼呀!人类通过语言来表达的东西在不同种族中相差不至于太大,但英文碰到新东西习惯性弄出个新单词,汉语往往是拼凑出一个新的词语。当英语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管是造字的还是用字的都想偷个懒,所以一词多义现象就“泛滥”了。&/p&&br&&p&当我写&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英语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提升词汇功底? - Matrix_Frank的回答&/a&&/p&&p&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在思考,英文单词跟汉语什么东西更接近。现在我有了自己初步的答案,在用法上英语单词跟汉字接近,都需要搭配周围单词得出一个完整的含义,但是在语义上跟词语接近,一个单词往往会用多个汉语词语去描述,而英语词根在含义上就更接近汉字,一个字就能表达完整意思的汉字就相当于英语本族语了。要是在引入汉字的偏旁部首跟英文词根之间的关系,就更有意思了。这中间的复杂关系就像:我今天上课玩吸铁石,被语文老师发现了,她来没收,后来吸在她的大戒指上了。她当时就哭了,跑去找校长打了一架,男教导主任看着校长眼眶红红的。&/p&&img src=&/fb266e819dc1ea003e532b_b.jpg& data-rawwidth=&425&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5& data-original=&/fb266e819dc1ea003e532b_r.jpg&&&br&&p&三、一词多义掌握不牢靠会有什么危害&/p&&p&刚才澎湃新闻闹的笑话的确让人很开眼界,不过很多观众可能一点都笑不出来吧,因为你们自己也不知道champion竟然还有捍卫者的意思,更不明白champion为什么会有捍卫者的意思。知乎上总有很多小白来问每天背100个单词背一年会是什么效果。我的态度很明确,试试呗。英语学习道路上如果一开始没有养成好习惯,很多弯路是必不可少的,这叫“祛魅”。只有经历&a href=&///?target=http%3A///view/24057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艾宾浩斯&i class=&icon-external&&&/i&&/a&记忆曲线背了两个月红宝托福考了80分,狂背新概念想去感动美国教授结果雅思6.0,口语写作还都5.5这种落差,才不会被各种东方各种航道各种王子公主各种教父教母忽悠。人跟人悟性的差距有时候比人跟猪的还大,但还好你自己撞墙了会知道疼,会知道回头,会知道持之以恒四个字的重量,会知道科学高效不是靠诉诸煽情就可以的,会知道欲速则不达简直就是宇宙真理。&/p&&br&&p&有些孩子听了我这么一说又要跳出来惊呼,&a href=&///?target=http%3A///view/240578.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艾宾浩斯&i class=&icon-external&&&/i&&/a&记忆曲线是伪科学,新概念落伍了。你是主要矛盾搞错了才导致最终结果出问题,就像你在Linux上运行QQ客户端一样,QQ好不好?当然很优秀,但这只胖企鹅和那只瘦企鹅尿不到一个壶里你能怎么办?你需要顺着瘦企鹅的脾气,然后打开一个Web版的QQ。有这个疑惑的孩子电话号码请私信我,你一定很好骗,尽管我普通话很性感。喂您好我是舜天航空公司请问排骨米饭有需要的吗?&/p&&p&为照顾文科生附下图&/p&&img src=&/fb2a40a1d2fcebc9c87cac0_b.jpg& data-rawwidth=&604& data-rawheight=&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4& data-original=&/fb2a40a1d2fcebc9c87cac0_r.jpg&&&br&&br&&p&还有很多人反映听听力,做阅读的时候好像什么都听懂看懂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记住。今天说的这个一词多义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问题症结所在。一个20个单词的句子里,只要有三个像champion这样的用法,每个单词好像理解了60%,整句就完全抓瞎了。这还不算你来来回回看了五六遍呢。&/p&&br&&p&四、克服一词多义干扰的理论方法&/p&&p&理论部分总体上可以概括成:&/p&&p&一词多义的语义发展机理可以分成转喻和隐喻&/p&&p&一词多义的语义发展过程可以分成辐射和链式&/p&&br&&p&在这里你看到转喻隐喻可千万别以为是修辞方法。在认知语言学界早已肯定转喻,特别是隐喻是人类认知描述世界的基本手段。认知语言学大拿Lakoff 和 Johnson就在调查报告中指出,普通英语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来自隐喻。并且语言学的核心是语义学,语义学的核心是概念的认知过程,概念认知过程的核心是隐喻(Gibbs&Matlock2001).&/p&&br&&p&当有个先知说了这么一句话The theory can not hold the water. 周围的人都可以理解并开始广泛运用,那么hold water就被当做一种词义确定了下来。但这里其实是把theory比做一种容器,说他盛不了水,也就是说这个理论不靠谱。 有些隐喻并不是那么常用,就没有把它当做一条词义确立下来,在我们平常看来它就是一种普通的修辞手法。&/p&&br&&p&在后面论述开始之前,我先帮语文不及格的同学复习一下什么是转喻什么是隐喻。&/p&&br&&p&4.1.1
转喻的概念&/p&&p&转喻就是拿一个事物的某一个特征去指代它,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联想”。转喻又称换喻,或借代。比如The ham sandwich is waiting for his check,在餐馆中服务员除了知道顾客点的&/p&&p&菜外,通常对他们的其他情况一无所知,因此当服务员不得不提到某一具体顾客的时候,他们店的菜便是最明显的参照点。&/p&&br&&p&4.1.2
转喻的简单举例
一些简单的转喻你会很好理解,比如&/p&&p&bottle既可指“盛液体的容器”(This bottle is full of water)也可以指“液体”本身(I would like to drink two bottle of wine);&/p&&p&lamb既可以指“动物”(The lamb is running in the field)也可以指肉(John ate lamb for breakfast)。&/p&&p&Window可以是We will install the window(整个窗户),可以是His brother is still sitting in the window(窗户的部分空间),也可以是He Painted the window yesterday(窗户的框架)。再比如tongue有舌头,语言的含义,brain有大脑智慧智力等含义,harvest有秋季收获等含义。Dramatic是戏剧的,他引人来看就引申出引人注目(very noticeable and surprising)的,看戏过程中会高潮迭起就引申出影响深刻的令人兴奋的(exciting and impressive)这样的意思。这些都是基于一个特征进行提取替换的过程,运用广泛之后,他就被当做这个单词的一条意思确立了下来。&/p&&br&&p&4.1.3转喻的深度举例&/p&&p&但还有好多联想狂野的转喻就很容易让人产生困惑,比如nurse有护士,照顾护理和怀有敌意(She still nursed anger and resentment)的意思(有时候被细心护理的病人不一定能康复甚至挂掉,这种情况谁都不好受,就引申出来怀有敌意的意思。如果还不理解出门左转天朝医患关系陈列馆欢迎莅临指导)。再比如vault,一开始是坟地的意思,因为隆起就有了拱顶穹窿,也因为私密安全就有了金库的意思,也因为隆起有了动词背身跃起和名词撑杆跳。buck一词你去美国传统字典里查会发现有十多项解释。但是它们都是从最原始的公鹿这个意思演化而来的。公鹿有角(就有鹿角的意思),古时候用鹿皮做货币(就有美元的意思),人们就会猎杀他,但他会用鹿角抵抗(就有抵抗的意思),抵抗不过的时候就会逃跑(就有弯身跃起的意思)。&/p&&p&转喻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含义贴切,围绕核心意向(bottle,lamb,tongue等)的借代,也有随着时间在借代的基础上发生迭代(这是我为了装逼自己创造的,语言学家不造这个事,帮我保密),这种深度的转喻往往引起学习者的困惑,造成学习上的负担。有什么解决方法呢?中二病的同学出来走两步,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来了。这个事在查字典的时候多联想多归纳,学习词根词源,它能够帮你系统化地构造出这些联想而不是自己瞎想。在这篇文章末尾我给出微信号,欢迎加入交流学习,当然我保留踢走潜水看客的权力,这种人是一个群体走向衰落内讧低效的力量源泉。这是我在地震局呆了大半年切身体会到的。&/p&&br&&p&4.2.1 隐喻的概念&/p&&p&至于隐喻,他的工作机制是概念映射,其映射方式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可以叫成源域和目标域。这是为了说明我不是凭空瞎想而引用认知语言学的学术定义。其实说通俗一点就是面向的对象不一样。比如我们把“垂直”概念映射到“数量”概念域,就会得到像prices may rise/go up/ skyrocket等这样的隐喻含义。在汉语中,比如这句话:妓女不能靠性欲接客,人不能靠兴趣学习。隐喻是我这篇文章的重头戏。&/p&&p&转喻和隐喻最大的区别就是后者是视角的变化,在新的视角下寻找相似性。这种例子老多了(自行脑补某个地区的腔调)。&/p&&br&&p&4.2.2
隐喻的具体举例&/p&&p&还记得我一开始那个champion的例子是怎么解释的吗?当你直接拿着单词表,champion后面有冠军,支持者捍卫者这两个看起来没什么联系的意思的时候肯定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当你转化一下对象(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来看这个问题,我承认我写Java走火入魔了)。你为自己战斗直至胜利,就是冠军的意思,当你为别人战斗胜利的时候你就是他们的支持者捍卫者(英文就是supporter)。有时候我会感慨,我们学英语如此辛苦跟中英文间的差异大实在太有关系了。英文的这种模糊其实是很偷懒的,很容易归纳的,但因为中文单个词语能描述地太过精确反而阻碍了我们更好地掌握英语。我一开始贴的是牛津高阶的解释可能感觉不是特别明显,那柯林斯里的解释里这种面向对象的思想就呼之欲出了。&/p&&img src=&/1b27ca1addda32f4d60e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2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1b27ca1addda32f4d60e_r.jpg&&&img src=&/dd4503d39aece39b5d379d7aed454193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dd4503d39aece39b5d379d7aed454193_r.jpg&&&br&&p&由对象之间的转化而引起的多义中,你需要做的不是记住这个单词的具体含义,而是牢记单词本身的中心含义,然后主动去搜寻他的搭配,champion后面跟什么,如果跟的内容和champion of a person, a cause, or a principle这种模式匹配上,比如Everyday Americans need a champion(a champion of everyday Americans)就跟这种模式匹配,他就必须是这个意思,跑都跑不掉。英文的这种表义形式跟中文差别太大,中国人凭着直觉去学英语学得很糟糕是有原因的。脱离成年人的母语语系去判断一种语言难不难学都是耍流氓。英文很多优秀的规则,比如今天讲的这种模式匹配,中文没有对应的概念,反而容易让人抓瞎。&/p&&br&&p&我读字典的时候会特别留意这种情况,所以就多举几个例子&/p&&img src=&/570f22a7b7f343e7f0033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2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570f22a7b7f343e7f0033_r.jpg&&&img src=&/c6fc3ca5a6ba84de41bda52d53def5eb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c6fc3ca5a6ba84de41bda52d53def5eb_r.jpg&&&p&这是很明显有两个对象,分别是something和somebody。&/p&&img src=&/b2a385fec061dfc9f687b5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1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b2a385fec061dfc9f687b5_r.jpg&&&img src=&/c6d2d45da7f6a3cdd8bf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2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c6d2d45da7f6a3cdd8bf_r.jpg&&&img src=&/3f590ec2cf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2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3f590ec2cf_r.jpg&&&p&Apprehension在词汇表里写着领悟,逮捕和担忧,我相信你肯定抓瞎了。某东方名师跟你说这叫熟词僻意,你背就是了。但是我们去分析一下他的作用对象,一个sb, 两个sth,他的核心含义是prehend(抓,comprehend里的也是这个意思),feeling猛地抓紧了一下,抓住一个人,抓住一个思想,分别对应惊恐,逮捕和理解。这样子理解的话一切都是这么的令人心旷神怡。&/p&&img src=&/d164ab52f390ae37e0bab88077cbed33_b.jpg& data-rawwidth=&434&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4& data-original=&/d164ab52f390ae37e0bab88077cbed33_r.jpg&&&p&我就是这么逗比你来打我呀。&/p&&br&&br&&img src=&/3b490d909a90d44cd3d7f6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8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3b490d909a90d44cd3d7f6_r.jpg&&&p&当对象是文字概念这些东西的时候,obscure就有很难理解的意思(我反对用晦涩的,费解的这种很晦涩词语甚至成语去解释英文单词),当obscure的作用对象是人或者文字概念以外的事物的时候,他就是没有名气的,小人物的意思。如果你还有些词根知识。这个单词就更加生动了:&/p&&blockquote&c. 1400, &dark,& figuratively &m gloomy,& from Old French obscur, oscur &dark, clouded, dim, not clear& (12c.) and directly from Latin obscurus &dark, dusky, shady,& figuratively & from insignificant ancestors,& from ob &over& (see &a href=&///?target=http%3A///index.php%3Fterm%3Dob-%26allowed_in_frame%3D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b-&i class=&icon-external&&&/i&&/a&) + -scurus &covered,& from PIE *(s)keu- &to cover, conceal& (see &a href=&///?target=http%3A///index.php%3Fterm%3Dsky%26allowed_in_frame%3D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ky&i class=&icon-external&&&/i&&/a&). Related: Obscurely.&/blockquote&&p&这里说的是,ob(over)+scure(cover), 他的基本含义是在sth.上盖上一些东西。这个东西如果是文字概念,那当然就是不容易理解的的意思,这个东西如果是人和其他的事物,那就是不被人所知道的的意思。&/p&&br&&p&4.2.3 隐喻引起的多义对读者的影响&/p&&p&绝大多数人只关注这个词本身的意思,这是受汉语的影响,因为汉语的单独词语就能够很具体地表达一个特定的含义。但英文不是,他的单词虽然有不同意思但这种多义来源于他作用于不同的对象,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能呈现出许多不同的意思,说话人已经把这些产生相互联系的规则内化了,因而没有必要用不同的词型去指称这些有区别但又相互联系的含义,这样多义词就成为语言简练的一个主要手段。(这段话是从一篇博士论文里摘下来的,是不是看起来很吃力,叫你不要读博士嘛,人话都不会说了(活跃气氛需要,各位PhD多有得罪),不用担心我这篇文章的理论基础,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基本把知网里这个话题的论文都浏览过了,国内这个话题起步地很晚,有两篇博士论文和三篇期刊论证的还算认真,其他的真。。。)&/p&&br&&p&我们学生基本上都脱离他的作用对象而去死记单词的各个含义,即使全部背熟了(当然这是完全没必要也没可能的),你也不可能快速精确地反应出这个单词在这个句子中到底是哪种意思,反而你不知道这个单词有这种搭配的时候你倒还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这应该就是那么多人建议你多阅读的原因吧,虽然他们也说不出什么让人信服的道理,最多只能说到学习搭配为止,单纯强调搭配概念太宽泛。&/p&&br&&p&分析清楚英语能力提升的内在机理,然后把时间精力花在刀刃上,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我谈英语学习喜欢谈方法的内部逻辑而不是具体哪一种材料,材料大致符合现有水平的情况下还需要一种偏执的喜爱并且持之以恒,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对自己的方法产生哪怕一点怀疑,你是没有什么能力去对抗人类对未知的恐惧。你以为我现在还在说学英语吗?&/p&&br&&p&4.2.4
隐喻多义中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总结&/p&&p&写到这里你可能满足了,不过我没有。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你有主动而非被动地去归类各个作用对象的话,你对单词搭配和含义的理解会更具象。这个工作在我能看到的论文里都避而不谈或者讨论了但没结论,我建了几个模型比如:&/p&&img src=&/ecccb82f7ce_b.jpg& data-rawwidth=&508&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8& data-original=&/ecccb82f7ce_r.jpg&&&p&但这个模型在实践中运用地很生硬,被我抛弃了。接下来我介绍一种最简洁,相对也比较具有概括意义的模型:&/p&&img src=&/c258ec5fc550c38ba755e50f6a26af23_b.jpg& data-rawwidth=&241& data-rawheight=&16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1&&&br&&p&接下来举例分析。&/p&&img src=&/3bb3bbfeff835d26ef1d8cf9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6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3bb3bbfeff835d26ef1d8cf9_r.jpg&&&p&Quell 的作用对象分别是人类心理与周围世界的时候,含义就变成了消除和镇压。&/p&&br&&img src=&/38a3de34a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1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38a3de34a_r.jpg&&&img src=&/d97f1cafc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1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d97f1cafc_r.jpg&&&img src=&/171cb40f490e76eaa82dcd15e1b346fe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2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171cb40f490e76eaa82dcd15e1b346fe_r.jpg&&&p&Demolish的本义是拆毁建筑物(the factory was demolished in 1980)&/p&&p&当他拆毁的域变成理论观点(对象是人类世界)时,他获得了“推翻,驳倒”的意思,当他拆毁的对象是食物(对象是实物)时,就引申出“饥饿,狼吞虎咽”的意思。&/p&&br&&img src=&/c1afed9afec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8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c1afed9afec_r.jpg&&&p&我在知乎上看到很多人吐槽virtual这个词既有真实的又有虚拟的,到底什么时候是真实什么时候是虚拟的呢?这其实仅仅是实物世界映射到计算机世界的正常现象,只是中文翻译出现了歧义。计算机里的内容是通过离散采样仿真现实世界的,从这个角度来看virtual就只有真实的这么一个基本意思,只是在计算机世界里用到virtual这个词的时候,他有自己所指代的东西。&/p&&br&&img src=&/88a08cc62cdaee300098efa781e35d8c_b.jpg& data-rawwidth=&553& data-rawheight=&4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3& data-original=&/88a08cc62cdaee300098efa781e35d8c_r.jpg&&&p&这是典型的把周围事物映射到人类世界的情况。&/p&&br&&p&4.2.5
小结&/p&&br&&p&很多人都推荐柯林斯,说是语境理解,很多人推荐英英字典,特别强调英英解释精确。其实都只有说对了一半。柯林斯的优秀在于把这种面向对象的精神清晰地点明,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摆在你眼前让你去理解去辨析,但如果不是有意识地去把握这种由作用对象差异引起的单词含义区别,再丰富的语境你也理解不了为什么这个单词要有这么多意思。英英字典的解释是很通俗的,但他的例句是有门槛的。我是重度字典阅读者,但除了柯林斯的单词释义值得我扫一眼分析一下各个词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其他字典的解释我一般是不看的,只读他们的语法成分和例句,那些字典里的释义跟几个中文词语堆砌区别不大,各个版本字典用法的深度解析等我积累足够素材了再写相关文章。&/p&&br&&p&正确的查(读)单词的方法应该是把握作用对象,多进行语义间的链式和辐射的归纳,科学联想,精读例句,对顺眼的例句多造句。我自己学手机开发也是为了贯彻这个学习理念,当然这是后话。&/p&&br&&p&六、克服一词多义实践的号召&/p&&br&&p&首先总结一下今天说的内容。这个。。。好像没多少东西,你们自己整理吧。&/p&&p&然后说说具体操作层面的。一词多义的难点在于隐喻中把握不了对象间的转换;在转喻中会有比较抽象的借代。比如crawl这个词你一眼看去会有爬,缓慢前进,拍马屁的意思。这个词既有转喻又有隐喻。隐喻:当作用对象是动物的时候就是爬,是交通工具项目进展的时候就是缓慢前进的意思。转喻:人匍匐在地上爬的样子和他趴在地上跪舔的样子发生借代,就有了拍马屁这个意项。这样子这些释义就不再是孤立的,而是链式和辐射式发展的。猥琐的英语培训界(我目前也在这个界里坐台,哦不,坐班)只有英语单词间狂野没有节操的联想,却难觅英文单词内科学有效的举一反三。&/p&&br&&p&我打算建一个群,在合适的时候组织群内朋友为这一项工作添砖加瓦,这样你一是可以内化这种理解方式把它变成英语学习地一件利器,二是只贡献很小一部分工作就能够享受到大家的成果。&/p&&br&&p&最后如果知乎团队给我一个专栏也可以定期把部分整理内容发在这个专栏里。具体实例化可以看这篇文章:&/p&&p&&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537536& class=&internal&&一词多义理解该怎么具体化操作? - Frank Huang 的回答&/a&&/p&&br&&p&不过,壮士,都看到这了顺手赏个赞吧。否则我多少有种被嫖了没拿到嫖资的赶脚。&/p&&img src=&/f3bab178dcc1e91d5b35_b.jpg& data-rawwidth=&390& data-rawheight=&4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0&&&br&&br&&p&最后欢迎关注公众号:江南词器厂&/p&&img src=&/v2-3f84df6a307bf_b.png& data-rawwidth=&1761& data-rawheight=&8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61& data-original=&/v2-3f84df6a307bf_r.png&&
把头上的雪看成是头屑的有几个是直男?我告诉你,你可能弯了。昨天澎湃新闻网官方微博发了这么一条新闻,看完后我拈花一笑,憋出了一个响屁。心里想着: 首先这里champion的意思是:
然后everyday在这里的意思是普通的,不是每一天的,区别于every day,虽然…
&p&日更新&/p&&p&各位好,这个答案14年底写的,现在看来,很多东西都已经过时了,大略看了看别的答案,觉得写得比我好很多,实在不敢担当这么多赞。评论一直反复出现一些我强调过的内容,这样我在正文统一回复所有值得回答的问题,刚来的朋友不要去翻评论了,有效信息基本全在内容里,在评论里提问但我没有回复的,请也在正文中找,如果你这么久还对法语学习感兴趣并且不介意答主诈尸一年以后才来回答你的问题。&/p&&p&有段时间觉得知乎很浮躁,我也浮躁,离开了很久,希望这次回归能给大家带来新的东西。&/p&&p&新增内容在两行加号之间。&/p&&p&============================&/p&&p&以下是回答正文:&/p&&p&不知道在我问题回答之初看到这文章的朋友,现在学的效果如何?我想听听你们的反馈。&/p&&p&DALF C2 意义重大,不在于它等级有多高,而是拜这个文凭的奇葩属性所赐(终生有效),我此生再也不用参加检验法语水平的任何考试,法语对我来说,不再是一门科目,而只是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每年去考C2的中国人不少,通过的也不在少数,评论里说不要神化我是赞同的,但是‘既然六十分就及格,我们这些没有去参加考试的同学还是不要盲目崇拜及格的同学’的逻辑还是搞笑得很。&/p&&p&TCF 总共考过3次,在国内考过一次,小B2,在法国考过两次,一次中B2,一次差一点上500。明显感觉国内的要简单许多许多,而且选择题太容易考验一些非能力因素,所以如果不为出国,不建议去考。&/p&&p&一开始,我想说,&b&不要收藏!!!&/b&如果你一定要收藏,问问你自己,&b&你还会看么?&/b&如果你觉得我写的没用,请点没有帮助+反对。如果你觉得我写的对你有点帮助,请&b&现在&/b&开始制定你的自学法语计划。所有长久计划的最佳开始时机就是&b&现在!!!&/b&而不是等我忙完这阵,等我发了工资,等我找到工作,等我娶到媳妇etc.&/p&&p&&b&0. 在你决定开始之前,我希望你先回答下面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对所有自学的科目都适用,包括但不仅限于语言。&/b&&/p&&p&&u&0.1动力 你为什么要学,你有动力开始,是否也有动力坚持?&/u&&/p&&p&上高中的时候自学过标准韩国语第一册,因为韩剧不要太痴迷,韩语学起来也是热情如火。后来不喜欢看了,标准韩国语二买了就没看过。&/p&&p&你有想在课余时间自学的念头,很好,但是&b&为了什么?&/b&或许有一个不想直言的动机:觉得法语好听,法国人浪漫,跟别人说自己会说法语有一种不能明说的高大上之感。这动机不是不可以,&b&可它能支持你坚持下去么?&/b&当你学了几个基础会话开始学动词变位的时候,你是否真的坚定的认为你虚荣心的满足要比背诵时付出的精力重要的多?&/p&&p&&u&0.2投入 你想为此投入多少?&/u&&/p&&p&投入指的是时间,精力,金钱。&b&学习任何事物,即理解掌握并运用,都要有大量的输入,输出和重复。&/b&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一万小时理论,前提是你要付出10000个小时,才能有资格谈收获。电子书下载了好几本,你看么? 听力资料下载了,你听么?习题册也买了,你做么?互联网让信息的获取几乎零成本,自然很少人珍惜。如果不想投入就想有收获,你这确定不是耍流氓?&/p&&p&至于怎么制定计划每星期多少小时那是你自己的事情。记住一万小时定律,所有的收获都是你用时间和精力换的。&/p&&p&&u&0.3目标 你想自学到何种程度?&/u&&/p&&p&任何科目都是越钻越深的,所以一开始学习,最好给自己定了目标,&b&要现实,不要说越高越好!&/b&理由见0.2。其他的科目,比如会计,我的目标可以是国内会计从业资格,也可以是ACCA,在订立目标之前可以咨询业内人士或查阅相关信息。&/p&&p&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提学法语和德语的人心心念念的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CEFR)&/p&&img src=&/b913501cccce1089dabba120f07e43e5_b.jpg& data-rawwidth=&609&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9& data-original=&/b913501cccce1089dabba120f07e43e5_r.jpg&&&p&source:&a href=&///?target=http%3A//www.studyfr.net/wiki/index.php%3Fedition-view-23-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欧洲语言教学与评估框架性共同标准 法国留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p&&p&对照这个表格,想想你希望法语能被别人评价成什么水平。简单的来说就是[入门initial], [进阶intermediaire]和[深化approfondi],第一级在周围人都不懂法语的情况下装b够用了。&/p&&p&选好你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接下来选资料的时候会用到。&/p&&p&&b&1. 在说我的建议之前,我先说说几个“不建议“和理由。&/b&&/p&&p&&u&1.1 不建议“零成本”自学&/u&&/p&&p&知友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学很难坚持?&/p&&p&(1)零成本&/p&&p&在网上下载资料,教程零成本,很容易不珍惜。不像上补习班,几千块扔进去,不学就白瞎了。&/p&&p&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不推荐网站。大多数人没有那个自制力和耐力。电脑很容易让人分神,而且所有的都是不可触的。&/p&&p&(2)难量化&/p&&p&上补习班,老师是不是还来个测验,自学完全靠自己,而且没有可见的成果。我的建议是报名一个标准化考试。考试日期是动力,报名费的沉没成本也是压力。当然也会有人说太贵,只是一个兴趣,很好,这完全取决于个人,参见0.2 和 0.3&/p&&p&&u&1.2 不建议用原版教材自学&/u&&/p&&p&教材很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教学逻辑。走遍法国我也用过,最大的感觉是不系统。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来讲的不系统。后来来法国在语言学校学法语也是这样。没有固定教材,老师今天讲一个imparfait,明天又去讲介词。在我的理解里,他们推崇的,是一种&b&“螺旋式上升”&/b&的教学系统。你今天这进步一点,明天那里进步一点,慢慢水平就上去了。可是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喜欢有一个系统,&b&分门别类,逐个击破&/b&,也有难度的渐进,但是更加整合。&/p&&p&打个比方,本国语言教学就像是用砂子盖房子。如果不是本国语言,是一门外语,为了更好的理解,人们喜欢用砖盖房子。&/p&&p&这就是我不建议用法国人自己编写的教材的原因,自学一门语言已经很难,还要去适应另外一种教学系统,何必呢。&/p&&p&&u&1.3 不建议发音部分(Phonétique)自学&/u&&/p&&p&&b&其实不是不建议,是千万不要!&/b& Phonétique 是最基本的规律,如果你不能实地感受一下,光是听,或是看,一入门就走错了路。&/p&&p&找个专业法语的大学生带你几节课就好,就是简明法语教程的前8课。&/p&&p&++++++++++++&/p&&p& 反复有朋友问入门网站视频教程之类的,还有人在评论里买网校课程哈哈。&/p&&p&首先还是强调不赞成网课学语言,有用的话就不会有人来转让课程了。而且我见过太多一开始语音就被教错了的。上错了路,将来会越来越难走。&/p&&p&现在科技发展很快,我有想法写一篇关于手机APP学法语的测评文章,如果这些APP能带你正确而且充满趣味的入门,何尝不可?&/p&&p&++++++++++++&/p&&p&&b&2.正文部分&/b&&/p&&p&我将分几个法语学习的方面来谈,每个方面分别谈方法,和推荐的书籍资料。适用目标由低到高。这些资料的涵盖内容大体呈现倒金字塔型,也就是说高级的对低级的有包含和统摄作用。就像新东方四级词汇和gre词汇书第一个list 的第一个单词都是abandon一样(我打个比方,没有查证)。有高级目标的人,除了教材一定要进阶使用外,其他的可以一开始就用高级的,但是肯定会吃力些。&/p&&p&&b&除了教材以外,没有一样是必须的。顶多一本好的语法书是有必要的。&/b&其他推荐的都是专项的练习,感兴趣/觉得这一块有待提高才买。&/p&&p&另外需要特别提一下,书目中把TEF,TCF,DELF备考的书目全部略去,是因为有想法自学法语的人大都没有强烈的应试动机,而且好的备考书就那么几本,豆瓣搜一下就好。&/p&&p&&br&&/p&&p&&u&2.1 教材&/u&&/p&&img src=&/393bf5d89b36d62edad4a44fb5e534a0_b.jpg& data-rawwidth=&104& data-rawheight=&14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4&&&p&&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210785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简明法语教程(上)&i class=&icon-external&&&/i&&/a&&/p&&p&孙辉 编 / 商务印书馆 /
/ 45.00元&/p&&p&印象中是和那本北外马晓宏的平分国内传统法语教学市场。那本没有用过不好评论,不过应该也差不多。上高一初次学法语的时候用的就是这本,后来出国再学也是这本。平心而论,素材很老了,但是难得的就是中国传统教育里非常重要的逻辑条理,自己在家也可以系统地学习。&/p&&p&++++++++++++&/p&&p&现在更可以说这本书老。我离开法语学习领域太久了,我这样一个人,给各位提法语学习建议,真的很惭愧。朋友有知道市面上有好的新的法语学习书籍,可以给我说,我拿来看看,介绍给大家。&/p&&p&++++++++++++&/p&&img src=&/e90c42c850e027232eff55b0a1cb156d_b.jpg& data-rawwidth=&102& data-rawheight=&1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2&&&p&&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123383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法语TEF考试冲刺教程(下册)&i class=&icon-external&&&/i&&/a&&/p&&p&童佩智,丁雪英,周柏华 编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3-1 / 29.90元&/p&&p&进阶到高阶。它其实和TEF关系不大。之所以推荐这本,是因为可贵的是里面有大量的和课文贴合的习题。在已经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有一定量的输出是非常重要的。&/p&&p&全是课文,比较象新概念英语,适合背诵。&/p&&p&++++++++++++&/p&&p&时隔多年,还是觉得这本书很好,很适合背诵。&/p&&p&++++++++++++&/p&&p&&u&2.2 词汇&/u&&/p&&p&词汇&/p&&img src=&/9f5b8c99c1d83ebc621d5f7aabcd6aee_b.jpg& data-rawwidth=&102& data-rawheight=&14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02&&&p&&br&&/p&&img src=&/176f542e2eaaa7bb2e5d7_b.jpg& data-rawwidth=&121& data-rawheight=&12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21&&&p&&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333286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循序渐进法语词汇&i class=&icon-external&&&/i&&/a&&/p&&p&(法)埃吕埃尔、王大智、曲方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8-10 / 34.50元&/p&&p&有初级和中级。把词汇运用在情境中,不过最终目的还是在重复了诸多次以后让你记住。&/p&&img src=&/505d94ab55ae8a2c081cdeb_b.jpg& data-rawwidth=&90& data-rawheight=&15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90&&&p&&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315977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法语词汇分类学习小词典&i class=&icon-external&&&/i&&/a&&/p&&p&肯德里斯 /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2008-6 / 19.80元&/p&&p&顾名思义。英语里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hecking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