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我的妹妹应提倡和鼓励鼓励式教育吗?请求回答!

与相关的文章
想写出好作文吗?这里提供了最全面的小学、初中、高中作文范文,以及各种作文指导素材,等等。以后写作文再也不用发愁了!
作文排行榜
更多作文内容浅谈鼓励式教育与批评式教育字体: 浅谈鼓励式教育与批评式教育
许昌第一外国语实验小学&&&&&&& 王燕茹
摘要:鼓励和批评是一对孪生兄弟,鼓励、表扬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是正面的教育。如果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摒弃批评,一味表扬,学生将长期处于一种人造的实验室环境,犹如温室中被精心呵护的幼苗,没有接受风雨的洗礼,当他们最终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时候,将无法面对无法承受失败与挫折。这是一种永久的伤害,是应该引起每个教育者的警觉。
关键词:鼓励式教育& 批评式教育& 方法
&&&&&&&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经常用到是就是表扬鼓励与批评惩罚这样的方法,表扬是对学生好的表现进行赞美,表扬绝非是对学生的吹捧、夸张,而是要实事求是,真心诚意的,以进一步达到激发和调动积极性的目的。批评则是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良的行为做出提醒与否定的过程,批评绝不是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而是对他们进行善意的帮助,使他们认识错误,纠正错误,接受教训。在心理学上,表扬与批评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最常用到的大致有以下几种:直接表扬与直接批评;间接表扬与间接批评;随时表扬与及时批评;点名表扬与不点名批评等。对于现在的教育而言,对于现在的教育而言,我们应该用鼓励式的教育方法还是批评式的教育方法呢?
&&&&&&& 当大家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都会说,现在的教育应该选择鼓励式教育,因为在实施新课标中鼓励式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辞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这句略带夸张的话体现了&表扬&的魅力之所在。人人都渴望被别人赞美,因为这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它代表自己被人认同、被人接纳、被人欣赏,代表自己的一种存在的价值。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说得就是这个道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作为老师,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本着这一教育目的,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用欣赏的眼光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尽量用规范的、科学的、赏识的、鼓励性的语言做出评价。曾经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实验,有一位数学老师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个选出了十位水平,能力相当的学生,一个班的学生经常表扬他们解题思路清晰,作业工整,通过各种方法表扬他们,慢慢地两个班本来能力水平相当的学生拉开了差距。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成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何况是天真烂漫的孩子呢?对于孩子更需要一种赏识,鼓励性的语言,才能保证学生持有积极的进取心和强烈的荣誉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 老师的表扬鼓励就像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是一座师生良好沟通的桥梁,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大家的赞许,增强了改正过失的勇气,得到了自信,有了动力,对学习有了兴趣,成绩就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把自己的每一次进步都视为自己的榜样,而超越榜样,需要一次次不懈地努力,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抑制力,用这种抑制力再约束自己,会使自己的进步越来越大。
&&&&&&&&表扬和鼓励在教学中是必要的,是我们都提倡的方式方法。这种方式让学生愉悦,开心,提升兴趣,激发信心。但是,我们在学习中怎么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呢?学生平时学习有很多的不良习惯,难道不该去批评?比如学生作业是抄的,该怎么表扬他?翻看近几年的教育类刊物,发现人们对表扬情有独衷,探讨表扬的文章不在少数,论述表扬之益处不厌其烦,大有教育方法唯有表扬、表扬可以解决学生一切问题之趋势,而对批评却是冷落再三,恨不能将其打入冷宫。实际上,批评跟表扬一样,都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虽其表现形式和具体方式有差异,但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路有崎岖平坦,人有优点缺点,不是要不要批评的问题,而是该不该批评和怎样批评的问题。勿庸置疑,从人的发展历程和教育实践来看,批评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它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是表扬所不能代替的。
&&&&&&& 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一篇报道《优秀生听惯表扬,一次批评自闭一个月》,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一位从小学习成绩优异的女孩子,上课时看小说,被老师发现,没收了小说书,还在她得头上用书敲了一下,因为老师从来没有批评过她,这一次却当着全班人的面批评她,小女孩随即大哭起来,自此便不会说话了,小女孩的妈妈带孩子去看病,把所有的责任都怪在老师的头上。这个报道给我的印象很深刻,看完报道以后我就在想,孩子为什么连这样的一点小小的挫折都接受不了呢?在当下我们一直强调赏识教育,却忘记了要适当的进行挫折教育。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甚至是&独二代&,他们遇到的普遍问题就是,听到的表扬声太多,批评声太少,所以经常是一遇到批评就接受不了。
&&&&&&&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我那四岁的小外甥,我的小外甥聪明、可爱、懂事,人见人夸,在他三岁左右的时候,他有了这样的一个意识;我在大人们眼中是优秀的,我想要什么他们就给我什么,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小孩子不可能什么事都由着他,有时候姐姐只是不答应他的要求,他便会嚎啕大哭,为了不让他哭,姐姐和家里人就一直这样顺着他意思。后来我就跟姐姐交换意见,我告诉他,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不能什么事都按他得意思去做,他做得不对地方你们一定要批评,要说出来,不能一味的表扬他。如果我在家,他做的不对我是一定要说他,批评他的,如果事情严重的话,我会对他更加的严厉。我一直遵循的原则就是;好的就表扬,错了就一定要批评。所以,不管是在家里管教孩子,还是在学校教育学生,鼓励和批评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鼓励、表扬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是正面的教育。如果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摒弃批评,一味表扬,学生将长期处于一种人造的实验室环境,犹如温室中被精心呵护的幼苗,没有接受风雨的洗礼,当他们最终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时候,将无法面对无法承受失败与挫折。这是一种永久的伤害,是应该引起每个教育者的警觉。当然,我们批评和惩罚的方式要因人而宜,因事而宜.可以是严厉的,也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进步,真的学到知识,学到学习的方法(我的教育手段不包括打骂之类的极端方法)。&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 因此,批评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关键要做到批评有度。
&&&&&&& 古人云:&孝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这里强调了表扬的功能。一位教育家说过:伟大的教师莫过于善于激励学生。有什么样的好方法做到有效地表扬学生呢?我曾试过这样几个方法:
1、拇指称赞法。学生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或是做对了一道题,或是为人为集体做了一件好事,老师都可以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此时无声胜有声。
2、微笑点头法。如学生举止文明礼貌,教师对之微笑点头。此法有&暗送秋波&之妙。
3、悄悄话儿法。跟学生谈心时,故意压低声音,说几句&悄悄&话,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他的知心朋友,因而听到了表扬,会暗自使劲,赶上或超过自己的竞争对手。
4、家长转告法。教师将学生的进步电话告诉家长,家长会及时地传送给孩子,其孩子听了,心里显然是甜滋滋的,当然会干劲倍增。
&&&&&&& 每个老师都应当掌握表扬学生的艺术。抓住表扬的最佳时机, 正如雨水,之所以成为甘霖,亦可以为洪魔,在于是否&好雨知时节&。表扬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厉;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剂,让他振作起来;当学生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之中,表扬如黑暗中的明灯,让他重燃希望。学生做了件好事,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纪律有所好转,老师提问虽没答对却能认真思考,今天上课又没迟到等等,都是表扬的好时机。每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表扬的渴望,老师应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们。其次,把握好表扬的分寸 表扬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是向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表扬要做到言如其实、恰如其分。过轻的表扬让学生失望、泄气;过头的表扬有时让学生产生自满情绪,或者反过来认为你在取笑他。表扬应措辞恰当,有时还要在表扬时与教育相结合,或者表扬中有批评,这样有褒有贬,是非分明。最后,采取灵活的形式 表扬通常以口头表扬为主,但不仅限于此。手势、表情等都可以使用。不同形式的表扬可以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如表扬一同学有进步,可以说&嗯,不错!&;也可以向他竖大拇指;可以向他显露惊喜之色;可以向他微笑点头。总之,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毫不吝啬自己的表扬,使学生心情愉悦地去争取下一次表扬。 如果说哪里有进步哪里就有表扬;那么,哪里有表扬,哪里就有进步。
&&&&&&& 批评和表扬一样都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批评的目的有二,一是教育本人,二是即教育本人又叫班上同学引以为戒&俗话说&杀鸡给猴看&。难道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只有采用这种&黑色批评&吗?难道批评不能是&绿色&的吗?现在人们要吃&绿色食品&,买&绿色家具&、进行&绿色装修&、走&绿色通道&、建设&绿色社区&、使用&绿色手机&&&所以批评可以是绿色的,而且更应该是绿色的。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并自觉设立目标,争取进步。
1、语言暗示批评
&&&&&&& 批评不一定是正面地直接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这样做既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加重学生的自卑感,而且还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上投下阴影。我们可以运用&语言的魅力&来暗示学生的错误,让其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并且自觉地改正错误。绿色的&批评&如春风拂面、春雨润物,虽悄然无声,却深入学生的心田,使其愉悦、主动地根据老师的暗示,向老师期望的目标靠拢。这种批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都是极为有利的。
2、表扬式的批评
&&&&&&& 我发现所有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要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望&&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长期得不到关注,会形成&赏识饥饿&。所以,有这样一句话:孩子,仿佛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是阿!谁又何尝不是呢!
&&&&&&& 班上的高艺林作业经常字写得不整齐,作业本不干净,挨老师们的批评也是家常便饭。一次,他的作业又像往常一样,书写脏乱、错误百出。于是,我故意在课上让他站起来,用欣赏地语气说:&今天,我发现赵鹏博的作业中有一个字写得很好看,希望你继续努力,争取每一次的作业都能像这个字一样写得干净整齐,好吗?&他涨红了脸,第二天的作业果然有所好转。我又及时表扬了他:&你们看,他是不是对自身好好反思了一下呢?一个要求上进的好孩子,我们祝贺他!我相信高艺林身上还有许多优点,等待我们大家去发现。&
于是&表扬&,这个最简单的赏识办法,成了日后我教育高艺林的一大&法宝&。从某种角度讲,孩子怕的不是训斥和抱怨,而是赏识和感动。
3、激励式的批评
&&&&&&& 我们批评孩子只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使孩子健康成长,记得一位教授说过,爱学生,还要注意激励学生。孩子的成长需要激励。 可见,激励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
&&&&&&&&一天刚下课,闫文博就第一个快速地走出了教室。我急忙随后追了出去,只见闫文博一路快走,直奔厕所而去。虽然,他的快走在楼道里很显眼,但是可以看出他是有意识的地加快步子走,而并非小跑。他回来的时候,我高兴的拉住他的小手说:&刚才老师看见了你的快走,你还真聪明,有急事也不跑。&他看着我,不好意思地说:&我这样做既不违反学校的规定,又不会给班里丢分。&我蹲下身来,耐心地说:&如果下次在楼道里,你能走得再慢一些就更好了!&他点点头,一口答应了。事后,我又观察了几次,他的脚步确实在一天天地减慢。
当老师能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学生,以&绿色&的批评期望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用情感的力量激发其上进心。在孩子的眼睛里没有了自卑、没有了恐慌、没有了失望,那满眼绿色将指引着他们走向胜利、走向成功。
&&&&&&& 鼓励是交易与批评式教育都应该有&度&。不存在用一者否定另一者的问题。鼓励式教育与批评式教育都有其特定的适应对象和适应范围,任何一种手段都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圣药,老师应该采取和种方式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所遇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鼓励教育与批评是教育的运用都应该有必要地限度。批评应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过分的批评与惩罚容易导致学生自卑、胆怯。但是过分的表扬鼓励容易使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会让他们形成为我独尊、霸道等不良性格,难以经得起人生道路的坎坷和曲折。因此,鼓励表扬也好,批评惩罚也好,都应该有个合理的限度。表扬有度,批评无痕是教育的极高境界,只有教育的有心人才能做到。愿我们共同努力,做教育的有心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提倡和鼓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