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前几天地震心里阴影了,心里有阴影,总担心我们的北京首都也会发生破坏性

拒绝访问 | vcd.jhcb.net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vcd.jhcb.net)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8f6c5baa6d03abe-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1976年,张庆洲17岁,一张瘦长的脸总流露着阴郁,那时,他是个文学青年,把法国作家萨勒日的《瘸腿魔鬼》前前后后了好几遍,期待有一天自己也能拥有魔鬼的能力,揭开城市的房顶,洞悉人世的秘密。在天津铁失路局的唐山段,他因发表在《河北日报》、《天津日报》上的小小说而出名。之前,他还在著名的开煤矿工作过半年,他们一家是1974年从天津塘沽搬到这里的,住在路北区。7月27日傍晚,张庆洲前往天津,参加天津铁路局内的通讯写作研讨会。在站台上,他碰到了刚刚从天津回来的大姐。火车开动时,风吹起了姐姐额前的短发,这真是个炎热的日子,如果不是火车开动,车站上一丝风也没有。天津比唐山繁华得多,在天津百大楼,张庆洲陪着年长的同事马庆奎为他的两个女儿买花布,单位里人人都知道这两个女儿的模样俊俏。7月28日凌晨賣,张庆洲被一阵地震的惊呼声惊醒,他光着脚从招待所的四楼跑出去,加入楼下逃离的人群,四层高的楼房的1问已裂开了一道深深的裂缝。第二天的会议开不成了,张庆洲多少为这次行程而懊悔——偏偏就赶上了天津的地震。在天津的铁路局,他们被告知震呻可能在塘沽,要去那里抢险。在前往塘沽的路上,他看到了越来越多倒塌的房屋,越来越多的尸体和逃难人。但是,在抵达了塘沽之后,他们又被告知震中是唐山。铁路与公路交通业已中断,张庆洲他们只能靠双腿走回去。  “我突然发现一眼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了”,张庆洲清晰地记得7月29日下午回到唐山时的第一印象,“所有熟悉的景象都消甚至找不到原来的路。“原来宽阔的马路变得狭窄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盖着白布的尸体,而原来的小路,则干脆被瓦砾、尸体所吞没。濛濛细雨洒在地面上,将血水冲得到处都是。回到路北区的家里,张庆洲看到妈妈坐在楼房的废墟上发愣,妈妈后来他说,地震发生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我的小儿子逃出去了。”前天还在火车站挥手告别的大姐以及二姐的5岁的女儿都遇难。马庆奎买的花布也毫无用处,他的两个女儿都未能躲过灾难。  
以后每年7月27日的夜晚,唐山所有的路口都有人在烧冥纸,纸灰满天飞舞。  “这里不是‘9?1 1’后鄘的纽约,也不是耶路撒冷”,在谈到唐山的纪念形式时,张庆洲说,他觉得自己的《唐山警示录—一七?二八大地震漏报始末》像是这股“纪念抗震三十年”庆典中的不和谐音。这本书的命运坎坎坷坷,2000年初稿写完后,没有出版社能出版它,它必须通过国家地震局的审稿部门,到2004年时,张庆洲几乎放弃了出版的打算,将精力投入了长篇小说的写作——审查机关对于虚构作品似乎没那么严格。接下来,有人告诉他,国地震局更换了局长,他试着再次寄出书样,出乎他意料的是,新局长宋瑞祥不仅表示支持,还作序推荐。书的命运多少像是青龙县在那场地震中的命运,距离唐山不过1 15公里青龙县的47万人在那场劫难中无一人伤亡,仅仅是因为该县主管地震工作的王春青及时地将地震预测带给了县委,而县委书记冉广歧宁愿丢官职,也要把震情预测传递给每一户。即使如此,这本书在首版印刷了2万册销售之后,它的出版社已被要求不再印刷。  ---------以上摘自《中国纪事》,许知远,海南出版社。      大毁灭前的最后—个黄昏    日星期二丙辰年七月初一  几天断断续续的连阴雨过后,火辣辣的太阳照耀了整整一天。  黄昏降临的时候,燥热依然悄无声息地弥漫着。人疲倦了,树木疲倦了, 整个唐山都疲倦了。一缕一缕的炊烟像柔柔的黑纱,轻轻融人夏日黄昏迷迷蒙蒙的天空。  唐山人无法忘记和亲人生活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过后,数十万亲人的生命结束了, 还有数十万幸存者由此而改变了一生!那些与唐山大地震有关的中国地震界的官员、专家以及工作者们,无论在这一天做了什么,他们都不应该忘记。  刻骨铭心的黄昏。  千古遗恨的黄昏。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黄昏!  与大地震有关的还有一座美丽的小山城——青龙满族自治县。  在这个无法忘却的黄昏,这里是另外一种场景。远处的山尖缓缓地刺破了夕阳,西边的半个天就被染红了。整个县城一片悲壮。路边喇叭的“东方红,欢阳升”听不见了,滚动播放着的是临震警报, ‘地震随时有可能发生…地震……“    县委书记兼县长冉广岐坐阵帐篷,—一脸的庄严,指挥青龙满族自治县47万人民创造着人类灾害史上的伟大奇迹!  青龙县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春青—……这个大山的儿子,是他带来了大地震即将来临的信息。信息的来源地在哪里?9个小时后的震中区唐山!
通报信息的人是谁?地震科学家汪成民。他是哪里的地震科学家?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  青龙距唐山1 1 5公里。,冉广岐指挥青龙人民创造着奇迹,一无所知的唐山人民却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唐山的夜,出现了一阵一阵的藕荷色的地光。池塘里的鱼翻白,改变了少女般内在的性格,不是默默地调剂盈亏的水源,而是急剧地上升或下降,有的还疯了似的冒泡翻花!跟人臆难与共上千年的狗声嘶力竭地狂吠不止,俨然得到了天旨, 想告诉人们这即将来临的滔天大祸!  夜愈来愈深。一阵阵藕荷色的光仍在闪烁。乘凉的唐山人陆续走进了自己的家。中外宾客也回到了下榻的地方。渐渐地,唐山市的大街小巷变得空空荡荡。  唐山和青龙,同一个月亮, 同一片星空。  我和数以百万计的唐山人一样,将近三十年了, 多希望这是出自某个大导演杜撰的灾难巨片,我们的亲人有再次醒来的那个瞬间。可是它不是。真实的悲剧比虚构的故事更惨烈!  青龙能做到的,
唐山为什么不能?  七?二八不是法定纪念日。新闻媒体总是尽着天职和良心,年年关注七?二八年报道七不忍说又不能不说的七二八,/人类无法忘记的七?二八。    七?二八那1E个黑色的瞬间,把百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骤然变成  了巨大的炼狱。写幸存者们无法接受这血淋淋的现实,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姐妹之间兄弟之间说笑着睡了,
睁开眼睛亲人竟与自己阴阳相隔!数以十万计的遇难者又演绎出了多少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的人间悲剧。亲人们走了,,已经走了很远。一日三餐,多少女人吃饭时多摆上一双筷子;漫漫长夜,多少男人给不再回来的亲人开着门;孤儿们一夜之间仿佛都一起长大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为儿孙烧起祭奠的纸钱…。  七二八,全城自发的悼念日。  在我采写本调查的过程中,脑海中始终航行着—艘船——一泰坦尼克号。它沉人大西洋海域已经将近一个世纪了,不同肤色的人们至今还在怀念它。我相信,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悲凉的爱情故事。  人类需要在震撼人心的悲矇剧中吸取更深刻的教训。我们是水手,是乘客,也是设计者。  唐山大地震要比泰坦尼克号惨痛多少倍!  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应该想一想对于人类生死攸关的问题:在我们居住的星球上,唐山大地震的惨痛悲剧会重演吗?这是摆在行政管理者、科学家和公众三大群体面前的一斗酋无法绕过去的难题。歹无论命题多么尴尬,;都需要人类去勇敢地面对和思索。  人需要生存。人都有生存的权利!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关注楼主。
  唐山地震监测网发现了什么  本章叙述的是工作在地震台、站及监测点的唐山人。  在采访中,我感到了他们对家乡那种深刻的爱。在平时,这种爱或许不怎么明显,可是当大劫难即将来临之时, 却表现得那么强烈!唐山是生养他们的故土。这里有他们牵肠挂肚的家,有恋着他们的女人,有血浓于水的兄弟姐妹,还有静静流淌的陡河,袅袅的炊烟…—他们像小燕啄泥一样,年年月月辛劳奔波着,构筑了不怎么富有却温馨的小家。一个一个的小家,组成了可爱的故乡。  他们一——旦得知故乡显现了大震的征兆,
便不顾一切地捕捉地震的信息了。故乡不能毁灭,家不能毁灭,亲人的生命不能毁灭啊!  他们捕捉到了临震的信息。  他们曾声嘶力竭地告急!  这一切没有感动上苍。父老乡亲大都还在睡梦中,一场大毁灭席卷了整个唐山! 他们从此沉默。 新闻界也从此沉默。
这是为什呢?是因为唐山大地震是中国灾害史上不光彩的一页吗?假如唐山  本地震预报成功r i新闻界会怎样呢?  这不夕公平。  他们是唐山人的骄傲。人尽管他们不是哥白尼也不是海力布,只是一介草民。草民该做的他们做了,草民不该做的他们也做了。他们很优秀,优秀的事迹却沉埋了二十多年。  我寻找他们,从冬天找到夏天,从夏天又找到冬天。  面对地震专家的否定,他再次发出临震警报      马希融,高级工程师, 回族,11933年7月生。1 95 5年参加工作,后进修矿井地质瓜物探专业,任职于开滦马家沟矿地测科、地震台。  河北省人大第六、七、八届常委。  马希融身材魁梧,方形脸透着一股豪气,性格有点倔犟。让我想起回民英雄马本斋。在我众多的采访者中,他是最难采访的人。不愿提及过去。我顶着寒风三顾茅庐,他才向我和盘托出保藏已久的珍贵史料。  日开始,马希融发现,一直平稳的地电阻率值出现了异常变化:北偏西20度测道地电阻率值大幅度下降,北偏东69度测道也出现了急速下降现象。  他相信他的地电阻率监测系统。这在1976年是颇为先进的观测设备,是他亲自自参与组装和测试的。然而,他还是反复地仔细检查,结果是仪器正常,线路无损,周围的环境也没有干扰。  科学严肃地向他昭示:地电阻率下降,反应了地壳岩石应变积累的加速发展,预示着近期要发生强烈地震!  马希融明白,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一定要慎重,一定要精确。他夜以继日地观测计计算,结果:北偏西20度测道,55月28日至6月14日地电阻率值下降幅度达17%;北偏东69度测道,6月7日至18日累计下降幅度8 %。  马家沟矿地震台毕竟只是一家,他又与其他台站进行交流,并且注意了对地下水和动物变化的观察。他最终肯定了自己的结果是准确无误的。  日,马希融正式向国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和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公室作出短期将发生强震的紧急预报。  国家地震局来人了。  7月14日上午,两名地震专家到达了发出紧急预报的地方。专家听了马希融的汇报,看了监测设备,又检查了线路,没发现任何问题。专家却认为地电阻率下降是由于干扰引起的。国家地震局地震专家和唐山市地震工作者的对话很干脆,也很正常,但却像刀子一样在马希融心里剜了将近三十年。    专家:如果按照你的意见,唐山不就在地震中毁了吗?  马希融:我是这个看法。  专家:如果真是大震,发生前将有很多小震。  马希融: 如果先发生大震,而后发生小震群呢?  专家: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震例。  马希融:昌黎后土桥是专业地震台,极距比我台长得多,探测深度也深得多,为什么近两个月来曲线形态与我台那么一致?  专家:后土桥地震台内外线很乱,现在也不承认是异常了。  马希融:您看我们地震台呢?  专家:很好。以后我给你寄一些资料来,你好好学习学习吧。  马希融是个倔犟的回族汉子,他竟敢在专家的结论面前不退缩。这位专家毕竟不是一般的专家,是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负责地电的专家!马希融还是蔫了一回,但从科学的角度他不服,仍然坚持自己的判断。他夜以继日地继续严密监测地电阻率的异常。  令人惊悸的重大异常,在他的视野中愈来愈清晰。  7月26、27日,相对平稳的北西道和北东道地电阻率值突然出现了同步急剧下降的现象:‘北偏西20度下降幅度达12.4%,北偏东69度下降幅度达3.8%!  为什么大幅度下降之后,曾出现了37天的相对平稳?  为什么又出现了同步急剧下滑的现象?  ……  燥热折磨着马希融。  回族英雄马本斋驰骋疆场是一种征服,马本斋的后代征服地震预报难关也是一种征服。不同的只是,马本斋要征服的目标明确具体,马希融要征服的目标扑朔迷离。不屈不挠的征服欲望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宝贵品质。  马希融的结论产生了:两个测道地电阻率大幅度下降,预示着地壳形变加剧,岩石出现微破裂。随着地壳裂隙增多,含水量增加,导致了地电阻率值大幅度下降。之后,地电阻率相对平稳,说明应力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而出现了危险的暂时平衡。26、27日地电阻率出现大幅度急剧下滑现象,表示大地震的应力高度积累所形成的暂时平衡尸,平衡被打破,微破裂加剧,随之而来的将是大地震的发生。  马希融的额头上汗珠滚落。  是报,还是不报?  报,万一不震呢?  引起社会动荡,影响“抓革命、
促生产”,扮演一回“狼来了”的孩童角色……  不报,如果震了呢?  数以百万计的鲜活生命……一名地震工作者终生的耻辱……一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的历史罪人…  他望着沉甸甸的观测记录,想到近日来动物的异常变化,他犹豫了许久,终于拿起了电话,向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公室左继年作了强震临震预报:地电阻率的急剧变化,反映了地壳介质变异,由微破裂急大破裂,比海城7.3级还要大的地震将随巨时可能发生…  历史将会记住这个时刻::日18点。  融发出强震临震预报9个小时以后,震惊中外的大地震摧整个唐山!  掘犟的马希融哭了。  
  他带着眼泪也带着腰伤,
冒着余震的危险,把生死置之度外,  在属于他的那堆废墟上扒着,寻找那些洒满汗水和泪水的地震观测资料。马家沟的人看见了,
他顾不上给自家盖简易棚,他顾不上去看望在地震中被砸伤的老伴。他把一腔热血泼洒在地震预报事业上了。仅仅过了15天,他就修复了仪器,投入到紧张的地震监测工作中。  月初,他准确地预报了1 1月15日发生在宁河西部的6.9级大地震。他再次宣告了他的成功不是一种偶然!  在以后的日子里,马希融又成功地预报了多次5级以上的地震,国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也多次把先进称号送给了马希融。  马希融想要的不是这些。  马老师,我顶着凛冽的寒风“三顾茅庐”你跟我说早已看透了名和利,一再劝我别釆写你了。你到底想要什么呢?    1977年的早春,马希融接到一封来自北京的信。是那位地电专家,写于日。  信中说:  ……  1 976年7月中旬我去你处,由于自己水平有限……结果辜负了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对人民我们是有罪的….  唐山地震……作为我们地震工作者来说心情十分悲痛,据传马师傅对我意见很大,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关于形变电阻率,7.8级震前的反映是应该肯定的,你们的预报意见是震前几大家预报意见中震级最大的一家,我们虽然漏报,但增加了我今后的信心,该说明地震前有人能够做出预报….  我注视着国家地震局地震专家的来信。  个民族能够正视本民族的弱点,
这个民族就有希望。一个人  能够知道自己的过失,这个人就还能进步。
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  个人,
无视自己的弱点和过失,
那就是很危险的事了。  我相信这是地震专家真心的忏悔。      特大地震预报产生于震前14天  历史狠狠地戏弄了国家地震局一回,叫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长了—一个记性,他也忒该长个记性(好像还不仅仅是记性)了!  无论谁坐上那把椅子,在以后的若干年里,
走马灯似的局长们谁也无法抹掉这个记忆。  日(距唐山地震l4天),远在唐山主持召开了京津唐张渤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会议期间,近百名中国地震界的官员、
专家和工作者到唐山二中参观地震科研小组的工作。
田金武老师手中的教鞭在“地震数据曲线图”上滑动,边讲解边分析,列举了土地电、地应力和磁偏角异常的确凿数据,郑重发出地震警报:  1 976年7月底8月初,唐山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有可能达到8级.  有人问,你说有一个大震在哪儿呢?  田金武说,大地震就在脚下。  李伯齐和王书蔚的回忆令我震惊!  唐山二中地震科研小组成立于1973年。唐山市地震办的杨友宸;那阵正忙,他跟唐山二中领导谈,也跟他看得上的人谈。组长田金武老师太不一般了,不仅仅是唐山市三、四、五届人大代表,六十年代初就曾应邀参加周总理召集的全国“神仙会”,成员也是这所重点学校的高手:数学老师李伯齐,物理老师王书蔚。  科研小组成立之初就埋设设备,地应力、土地电,还有地倾斜的测量仪。地应力测量仪是三河地震地质大队出的。地倾斜测量仪也是买的,总坏,李伯齐就动手做了一个。阿基米德说你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把地球撬起来。他利用杠杆原理,因为地倾斜量非常小,就做了一个杠杆放大,看得清清楚楚的。他们每天测数据,绘出图表,
然后开个小会,就带着这个结果去会商。每周三市里会;从1973年坚持到1976年,风雨无阻。日,在唐山市地震会商会上,田老师代表唐山二中科研小组提出:“京津唐地区今年7月底、8月初将发生大地震,震级在7级以上,可能达到8级。”  时隔三个月,唐山二中科研小组将预报的京津唐地区缩小为唐山地区。  王书蔚老师说,实际上,说我们七,二八地震测得准,就算是一个偶然吧。临震预报世界上还没过关呢,咱们一个小组又算得了什么呢。但我们说有一个大震,是按图纸数据讲的。  李伯齐老师把一张图摆罢在我面前。十多年过去, 图纸已经很陈旧了,似乎还有一些泥土的痕迹。  李伯齐老师黯然神伤。他说;这是1976年的原始图,笔迹是田金武老师的。你看这条曲线是磁偏角,—直上升,地震前几天突然下来了!这条曲线是土地电,5月份是上升的趋势,进入7月份达到高峰。图纸上的数值很清楚,是一点点地上升,然后又有规律地降下来了, 绝不是仪器出了毛病。图纸标得很明白。  尤其是地应力,你看,它开始挺稳定吧,然后就变化,变着变着就出格了。1 975年12月份出格,没办法记录了。又过了几个月,直到7月份,又一点点地降回来了,我们一直记录到7月27日,你说仪器不好?可图上显示,把这个大过程都记录下来了。地应力测量仪是1 97 5年3月份买的,北京三河地震地质大队的。  在国家地震局召开的现场会上,我们就是把这张图放大了挂墙上了。用数据说话,按照我们的理解和认识进行分析。田金武当时不搞教学了,天天研究它,他也敢说话。当时我们自己觉着挺狂似的,这个地震怎么这么大?  是王书蔚讲的结束语,我们报了一个大地震,到底怎么样呢?那就让实践来检验吧。三种仪器都有显示,我们也说了也震了。你说不科学?可我们记录的数据是百分之百的准确!  至于我们的认识那就是另外的事了。  李伯齐、
王书蔚非常钟爱地震预报事业。地震当天,亲人们的;遗体还没料理,他们就扒出了地震的图纸和资料。那一年年一月月;的多少记录本,没地方放也不能烧了它们!当时正是大伏天,一会;下雨一会晴。夫妻两个蓬头垢面的,把图纸资料一张张地弄干净,一点点地摩挲平了,保存到小窝棚里。他们说,干了这么多年,积累的图纸资料或许有点用处,供专家做研究吧。  
  唐山大地震以后,地震专家们蜂拥而至。什么地球所的,什么地应力的,什么什么的都来了。专家看资料他们就讲解。他们也往飞机场那里送过资料,觉着国家现在还保存着呢。这对夫妻说,自己受伤害了,别人再别受伤害了。北京的地震专家瞅着废墟上的小窝棚,也挺感动的。专家说,你们都这这样了,还把图纸资料保存得这么好,
你们也不是专业搞地震的。  1976年底,国家地震局在石家庄召开全国地震总结会。王书蔚老师应邀出席会议,并代表二中地震科研小组发言。王书蔚老师平时血压偏低,想起地震遇难的亲人,血压突然就高了……  在小组会上,唐山的代表议论纷纷,对地震局的个别专家很有看法。向与世无争的王书蔚老师说话了,地震局根本就瞧不起这些群测点,不屑一顾,说什么土里巴叽的。他们挺洋气的还测不出来呢。咱们的地应力好像就在地表,他们能打到岩石层,谁瞧得起。  但也不能说太深奥!  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短临预报,,无论地震界的专家学者们如何看待唐山地震监测网的简陋仪器,也无论地震界的官员们今天如何评说群测群防,他们应该承认这个不容置疑的事实:田金武们按照地震预报三要素曾经成功地预报了唐山大地震!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特大地震最精确的短临预报。据我所知,截止到目前世界各地还未见报道。  田金武带着遗恨走了。他领导的科研小组给故乡人民留下了一份精确的临震预报,还有他那双永远也合不上的眼睛。  唐山地震后,河北、天津和北京等省市地震界的同仁都对田金武的遇难深感痛惜。辽宁省地震局的一位负责同志感慨地说:“田金武是尤其不该忘却的人。  一生做成一件事很不容易。  先生,您是做成了——件事才走的。  (照片:王书蔚、李伯齐和孩子们,三个小孩,二子一女)  (全家福 1972年)
王书蔚、李伯齐夫妇和孩子们。  们。三个孩子仅中间的李一兴幸存。李一冰和李一凡都震亡了。他俩都是唐山二中地震科研小组的小成员。  
  王书蔚家照片  
  王建功照片
  滦矿务局短临预报意见搬给谁了  王建功,1922年生人。  54年至1974年12月,在开滦矿务局地测处任职。  1 975年1月,任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公室主任。  我和他家人约见王老时,老人患脑血栓正在住院。他出院后我便去采访。老人背很驼。头发大都白了。脸上没有血色,满是疲倦与沧桑。我本不想打扰老人,可是王老所在的开潆矿务局在唐山有着举足轻重的啦,王老管辖的地震办公室就多达1 1个。不采访不行,与老人的对话只能简短再简短。  唐山大地震,老人记忆犹新。  张庆洲:开滦矿务局地震台网是如何设置的?  王建功:矿务局成立了地震办公室。各矿厂也成立了地震办,矿务局出钱购置了监测仪器。像林西、赵各庄、吕家坨、马家沟、唐家庄、开滦机厂等都相继成立了地震监测台、站。  开滦矿务局下设1 1个地震办公室。  矿务局地震办公室4个人,各厂矿地震办大约裕4至5个人。  矿务局地震办设在地测处。各厂矿地震办设在地质科。    张庆洲:开滦矿务局投入这么多人力财力,
研究地震又与出  煤无关,
成立时有难度吗?  王建功:我亲自一—个矿一个矿地督促。  张庆洲:您能讲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王建功:这个事….(老人面露难色)那阵儿我有看法,;可  是咱们不能说。  张庆洲:为什么?  王建功:不但伤小人物还伤大人物。咱们认为这样,人家认为那样,不好说!  
  张庆洲: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异常?  王建功:地震半年前左右吧,各矿厂都出现了异常。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  张庆洲:有人说,马家沟地震台的马希融发出了临震预报,你作为他的上级,你知道他报给谁了吗?  王建功:马希融报过不止一次,他报给我了。他来电话说,我把图纸资料整理出来了,是给你寄去呢还是送去?我说你也别寄也别送,我这里有你的图纸资料,咱们在一块也研究过。你送来,咱们还得研究,还得通过领导,那就耽误事了。你直接往地震局报,给我留一份就中。  张庆洲:我听马彩欣(唐山地震后调入局地震办)说,七二八前几天石家庄开了一个地震会,
您意识到要发生大地震,曾带去了‘书面地震预报意见,是吗?  王建功:1 976年7月24日左右吧,我去参加省地震局的会。临走之前,我写了地震预报意见。那是一份正式报告,复写了三份:—份给矿务局领导,—份带到石家庄,一份留底。  张庆洲:您的预报意见根据是什么?  王建功:我根据开滦系统各矿厂地震办报上来的意见,总结分析了他们的图纸资料和预报意见,提出在7月底8月初,唐山将发生5级以上的强震。  张庆洲:您亲自交给局长的吗?  王建功:自见不着局长。局长办公室外面有秘书,咱连秘书都很少见着哇。我给局办公室,由局办转给局长。  张庆洲:您到石家庄以后,地震预报意见交了吗?  .王建功:交省地震局了。  张庆洲:会议册了几天?  王建功:开了两三天吧。那边开着会,这边就震了。  张庆洲:您什么时候回来的?  王建功:当天就回来了地震发生在哪儿不知道,开始说东北,然后又说唐山。我们说要是唐山我们就回去了。  地震就把地震会搅散了。  张庆洲:在我采访过程中,有人说杨友宸如果不上干校,抓住这次地震就有点希望,是吗?  王建功:你要说这个话, 我可就要说了。杨友宸要是不走,唐山大地震就抓住了。  张庆洲:为什么?  王建功::地震前半年开始吧,异常现象就越珠越多了。市里会商会上各单位都发表预报意见,五级六级的都有。我印象最深的是二中,田老师敢报大震。  我们开滦系统就有11个地震飴站,观测手段跟专业旦队伍相比差不了哪儿去!  杨友宸敢抓也敢坚持意见。我就说这个话,他要在,这个地震就是抓不住,在震前也嚷嚷出去了。  我们计算为8.4级,艮报了6级左右  吕兴亚,
. 1日生,
山海关人。  1 955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河北省重点高中——山海关一  1958年因成绩优秀被保送到北京大学,
因身体原因因辍学,:山海  中留下了这个品学兼优的高材生任教。  1 998年5月1 1日退休。  他没有大学文凭,却是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地震界承认这位预报过海城、唐山、宁河等震惊中外大地震的杰出人物,邀请他出席了“全国地震战线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议“(1977年12月,北京)。  20世纪末。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我采访了鲜为人知的吕兴亚。  采访前一天晚上,我与吕老通电话,他说明天早上要去取水样。10点你再来吧。我大惑不解,老人不是早就退休了吗?  我见到他的时候,很难把他和他曾经预报的海城、唐山、宁河等令世人震惊的大地震联系起来。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不大像这个时代的人。我们谈话时,吕老的夫人也在场。  张庆洲:您退休了还搞水氡化验?这么大雪,路还滑。  吕兴亚:那就推着自行车走,
当拐棍。  张庆洲:市场经济了,没有更适合您的工作吗?  吕夫人:渤海中学是私立学校,总请他他就是不去。  吕兴亚::我观测30年了,中断一天也不行。  吕夫人:渤海中学董事长说,给月薪一千,还给房,还不用坐班。要是放不下水氡观测,还给他专门找一—口井。  张庆洲:
为什么不去呢?是不是地震局给的报酬更多?  吕兴亚:我说了你可别笑话我,早年一分钱也没有。80年代吧,唐山和秦皇岛分家了,你猜给多少?一天一毛钱,这两年秦皇岛地震局来了个新局长,说这也太少了,就一年给360块了。  夫人:他不会挣钱也不会花钱。前几年我说给他做一件衣裳, 他说做那干什么,还得花布票!你说,都什么年月啦。  张庆洲:您现在的水氡分析数据报给哪儿?  吕兴亚:报秦皇岛市地震局。然后由他们报国家地震局,可能是入网了吧。我这个点有30年了。我连续观测这么多年,,扔了可惜呀,尽义务也不能扔!  吕老从1970年测报地震至今已整整30年,退休在家仍然搞水氡观测。楼下的贮藏室别人家放杂物,他家建了个小试验室。我参观的时候,心灵深处产生了—种久违的震撼!  写字桌中间是化验水氡的仪器,陷牌是上海电子做器厂出品,型号FD——105K。
左边是一个小型真空泵,
右边摆着一个厚厚的记录本,封面上印着:  
水氡观测记录  
FD-105K  
使用时间:1999年12月——2000年
负责人:吕兴亚  
国家地震局制  观测记录本旁边是一个试管架,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试管。我望着吕老的苍苍白发,心底油然升起一种敬意。我记得一位伟人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chinese charcitic
  吕老就快一辈子了,他向地震部门几乎是无偿提供着每一天的水氡观测数据。中国的北方冬天很冷,有雪也有冰;夏天很热,有雨也有雷;春天又常常是风沙弥漫。为了保证水氡观测质量,他把水点选在距山海关1理的疙瘩岭山区的天然自流泉,每天往返34华里取水样。对每一次观测,每一个数据,每一条曲线,从来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取得了大量原始数据,,仅地磁一项就积累了十万多个数据。他们从未草率地对待任何一个异常,轻易作出一个结论。每当出现明显趋势异旨或有短临预报时,都会加密观测次数和分析会商。  30年了,他取水样化验从未间断一天。30年了,吕老也吃五谷杂粮,身体就没有不适的一天吗?我望着吕老送给我的史料,在遗憾的同时更感到一种心痛!  我与老人相视无语,只有石英钟有节奏的嗒嗒声。在整整30年的风风雨雨中,吕老真的老了,我不知道吕老坚持至今的取水样化验氡值的日子还有多远。应该记住这位老人,我想。  吕老轻轻地从茶几上的史料中抽出一张泛黄的八开纸,笑容在脸上骤然凝固了。他的声音很沉重。    吕兴亚:这是山海关一中于1 976年7月7日和22日先后两次向河北省、天津市和唐山地区地震部门提出的书面预报意见:7月中下旬,渤海及其沿岸陆地有6级左右地震。  张庆洲:您能像讲课那样,通俗易懂地讲一下唐山大地震前的预测预报情况吗?我是外行,读者们大都也是外行。  吕兴亚:这是地应力、水氡、,磁偏角旬均值变化曲线图.地应力最早出现异常。1 975年7月以前曲线是平稳的。1 975年8月至1976年5月,曲线已形成鼓包形趋势异常,异常幅度高达70微安。我们断定这是大震前兆。月份曲线开始回升,并出现跳动。7月中旬地应力仪表针大幅度摆动,有时还出现小幅度颤动,二这反映了震源局部岩层产严生了微破裂的应力变化,可能震源岩层即将发生大破裂。  地应力不断积累加强,,地下岩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就发生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受到压力影响,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方迁移增强,含量会发生变化。1 975年8月初,氡含量50几个埃曼,1 976年4月高达89.1埃曼。我们认为这是大震前兆。1 976年5月氡值大幅度下降,
7月又有回升趋势,;突跳变化明显,预示进入临震阶段。  磁偏角异常变化从 0日开始,1 976年3月10日出现峰值,连续渐变异常182天,最大变化幅度3.5’左右。  根据连续渐变天数T,计算震级为8.4级。  因为没有报大震的经验,只报了6级左右。  发震时间:我们在1 976年7月7日和22日上报预报意见时,主要根据磁偏角日均值曲线快要恢复到日异常开始的水平,也就是说整个异常临近结束,又综合了地应力、水氡、土地电异常变化,认为这次地震很可能在7月中下旬发生。  
    震中估计:从变化曲线上看,连续渐变异常段磁偏角是向西偏的,故震中在我台站西部地区内。当时我们已积累了六年多的经验,从磁偏角曲线特征上分析,这次地震很可能发生在渤海及其沿岸陆地。  张庆洲:这样一个大异常,哪一级地震专家来核实过?  吕兴亚:唐山大地震前夕我去石家庄开地磁会去了。我把测报小组的工作交给了教物理的何老师。1 976年7月26日我返回山海关。何老师说,唐山地区地震队来了两个同志,看了仪器设备也看了坐标图,认为异常确实存在,让咱们继续观察。  张庆洲:你们计算是8.4级,为什么只报6级左右呢?  吕兴亚:如果报8.4级不是太大了吗?我们还做不到那么精确。
反过来说,当时报6级左右也是很犹豫的,因为计算是8.4级。  .张庆洲:大地震一天天临近的时候,,您着急吗?  吕兴亚:时间进入1 976年7月下旬以后,,我的神经就绷得很紧了!就连走路、吃饭、说话都绷着弦,因为异常太大了!  七•二八夜里大地一晃,我腾的一下夹着大闺女就跑出来了。  日,山海关一中向河北省、天津市、秦皇岛市以及唐山地区地震队等地震部门发出了书面地震预报:1 1月15日(±3天),西南部的天津、沧州可能发生7.1级地震。  月15日,天津宁河一带果然发生了6.9级强震。  我注视着泛黄的地震预报底稿陷入沉思。山海关一中对海城、唐山、宁河大震的预报无疑是成功的,只是震中位置还精确不到具体地点。吕兴亚说,对一个单独台站来讲,要准确地预报震中位置很难,最好是多台站、多手段的综合分析。  我想,唐山大地震前夕,许多台站都曾发出过临震警报,关键性的综合分析工作应该由谁来做?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收到这些信息了吗?如果收到了,他们至少也应该在百忙之中交代一下。如果没有收到,这些弥足珍贵的地震预报意见还沉睡在哪一级官员的办公桌里呢?    这个大震最低6.7级,最高可达7.7级  侯世钧,1 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  1 964年8月,分配到唐山地区乐亭城关中学(“文革”期间更名乐亭红卫中学),任初高中物理课理化教研组长。  1969年,渤海地震后,红卫中学成立了地震测报小组。  1970年1月,参加首届全国地震工作会议,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他对日大地震后的序列强余震基本做出了准确预报,为此被评为河北省科技先进工作者,并被推荐为参加首届全国科技大会的候选人。  侯世钧,圆脸盘,个不高声调也不高,很慈祥的老人。  他把满满一提袋资料小心翼翼地展现在我面前。那份极其珍贵的地震预报意见,1 6开纸上方的订书钉一层锈迹。我抚摸着这些珍藏了二十多年的史料,只觉眼中一潮。  唐山震后时间不长,一名记者来到了乐亭红卫中学。侯世钧跟他谈了很长时间。记者说,这些事不可能见报,但是作为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有可能写一写也不一定能发表。记者说,没法说!还真没见报。  当时去红卫中学参观的人多极了。什么地球物理所的,什么生物所动物所化学所的,.一拨一拨地来看资料,了解情况。  乐亭红卫中学有三种观测手段: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出的地应力仪、地磁偏角测量仪和地温测量仪。再就是他们埋设的土地电,极距75米,地下走电缆。乐亭没有大工厂,干扰小。土地电埋设在田野里,就连小工厂也没有。  侯世钧成功地预报过多次地震,震级和发震时间主要是依据地应力,趋势参考土地电,几种手段各有千秋。  乐亭红卫中学从1969年成立地震测报小组,一直到1976年唐山大地震,在将近8年的时间里,一天观测三次,,早8点中午12点晚5点,每晚填图、分析。这项工作要持之以恒,风雨无阻,一天也不能中断。  从1 974年开始,他们每天给地震办报数据。那阵儿是手摇电话机呢,摇几下总机电话员出来了,然后让她接县地震办。给地区地震队是用信报,特意印了一个表,三天一报数。  1 975年1 0月出现异常。唐山地区各监测台站关于地震的呼声比较高。1976年5月,二中田金武老师给他写来一封信,探讨内蒙古和林格尔地震以后的异常趋势,震情是结束了,还是一个新的转折?他回信说,和林格尔地震后是有变化。1 975年1 2月开始出现异常,和林格尔地震是一个转折,异常还是继续发展。  1 976年6月,乐亭县地震办公室在县招待所召开了地震会商,乐亭红卫中学正式提出:  七月中下旬,我区附近将有大于五级的破坏性地震。  日,异常越来越明显,幅度也加大了。侯世钧思想斗争了好长时间,又发出了书面地震预报意见。为什么有思想斗争?侯世钧说,发书面地震预报意见是一件慎之又慎的司事,如果发了而没有震,那怎么交待?谁也不是瞎发的。当时华国锋有指示,京津地区5级以上地震要在24小时内作出预报。  虽然是慎之又慎的大事,侯世钧认为大地震即将爆发,所以才。发了书面临震预报意见,并加盖了学校的公章。  侯世钧沉默了。他双手捧给我一份信函。由于年代久远,纸页之间有点粘,我一点一点地翻开了这页尘封已久的历史。  地区地震办公室负责同志:现将我们这里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从1 975年1 2月23日到1 976年4月1 0日,我们这里东西道土地电出现正弦形异常,原来以为是4月6日河(和)林格尔6.3级地震所引起的,现在看起来不是。因为,即(既)然有那么明显的长趋势异常,就应该有明显的临震异常,可是没有。据此,我们推算在7月中下旬我区附近将有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此预报意见早在6月初县地震否?  另据地应力1 35度档情况看,也出现了长趋势异常,且坡度  。-幅度都较大。  磁偏角从4月初也有长趋势异常。南北道土地电也出现了明  显异常。  另外,
根据东西道土地电日均差“二倍法”推算,7月23日  渤海将有较大一点的地震发生,i.因为这有长趋势异常背景值得注  意。综合以上情况,
我们预报:  在7月23日前后我区附近西南方向将有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  发生。  如需要可供资料。  致以革命敬礼  乐亭县红卫中学地震科研小组  日  说明:原件一式两份上报地区地震队和地区地震办公室。原件加盖“乐亭县红卫中学革命委员会”公章。很显然,这不是临震预报的原件,是发出原件后追发的一封信函。文中在分析趋势性背景时,提到了日内蒙古和林格尔地震。这是在中国地震史上很重要的一次地震,因为在这以后再也没有发生4.5级以上的地震,又过了1 13天便爆发了唐山大地震。  日,唐山地区地震队两个专家来核实异常情况。他们开始并不是特别相信。侯世钧把东西道土地电、南北道土地电以及南北异极土地电、地应力、地磁等预报依据和图纸资料介绍给他们以后,他们又考察了仪器设备情况,心里也不安了,说回去详细向队里汇报,二有什么情况保持联系。地震专家要走了,侯世钧就有点急。  他说,我们这里异常变化非常明显了。又说,根据我的计算,这个大震最低是6.7级,最高可达7.7级!  乐亭红卫中学书面预报意见只报了“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为什么又强调这个大震最高7.7级呢?侯世钧说,还不敢那样报。一是缺乏报大震的经验,二二是5级以上就要逐级向上报了。白纸黑字,这是要承担责任的!  1 976年7月23日下午,地震专家走了,这一走,就如泥牛入海,再无消息了。乐亭开始下大雨。校园里有一口地震观测井,原来打水要系上三四米长的绳子,;地下水位涨上来,坐在井沿就能洗脚。显然,这不仅仅是下雨的原因。  日,雨仍然下着。呈米字形的四道地电,有三道把表烧毁!从1969年至1976年,下过无数次雨,但从没有微安表同时烧毁的现象。只能换上新表继续观测。这一天侯老师终生难忘。  也许是太相信自己的数据和图纸,,也许是太相信自己的分析和结论,也许是知道大震即将来临,他望着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再也受不了了,竟然在课堂上宣读了地震预报意见。下课了,他还鬼使神差地通报了一些教师。  这样做严重违纪。他知道。  侯世钧的临震预报是7月23日左右,白纸黑字无法更改。如果说24、25日没有震,他还不是特别担心的话,那么到了26、27日,侯老师全身的神经的的确确是绷紧了!  
  安继辉地震工作记录
  一份特大地震的完整震例   姜义仓,1932年4月生人,高级工程师。天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975年,任开滦赵各庄矿地震台台长。 姜义仓个头不高,鼻梁上有一块伤疤,那是大地震给这位地震台台长留下的痕迹。老人思维敏捷,谈起唐山大地震,那烙印般的记忆却时常打乱他的正常思维,积蓄已久的激动、愤怒和悔恨,搅成一个硬硬的死结,恐怕这一世是解不开了。   新台长张力秋三十多岁,一头浓密的黑发蓬蓬勃勃,方脸盘,很实在。他在一旁很少插话,静静地聆听着老台长的回忆。  新老台长陪我参观了地震台,外观不怎么起眼的二层楼,一层各房间竟都是监测地震的仪器设备。有压磁地应力仪和地震记录仪,24小时自动记录;也有先进的体积式应变测量仪,微机自动控 制,每天出图。  在一张大蓝图前面,我们不约而同地站住了。这张蓝图长2 米,高1米左右,图纸上方的黑体字震撼人心: 图中纵坐标是地应力、土地电和磁偏角;横坐标是1975年7月至 1 976年12月每一天的日期。三种监测手段,每一天的数值,构成三条 蛇一样的异常变化曲线,惊心动魄的唐山大地震明显地呈现出来!   这就是历史。  压磁地应力仪(北京地质仪器厂制造)安装在76米深的井底, 这口井打到了唐山石灰岩。1975年7月至1 1月中旬基本平稳,日开始呈上升趋势,)1、2、3号受力元件上升最高达5欧 姆,以后始终在这个高值范围内波动,一直到日才缓 缓下降,7月15日恢复到原位,异常持续长达270天!1976年7月中 旬下降,预示着岩石破碎,能量即将释放!   土地电的南北(SN)和东西(EW)两条曲线在唐山大地震前两个半月就出现了正异常变化! 磁偏角的变化曲线,从日开始就出现了大异常,数值始终居高不下。赵各庄矿地震台与唐山二中的磁偏角图形为什么惊人地相似? 姜义仓回忆说, 唐山市地震办每周三的会商会议都讨论得十分热 烈。各个单位都带着图纸和数据,会商时说白话不行。田老师就敢 报大震,他很有经验,他的磁偏角一下来就有地震。对海城等几次 地震都预测核实过,很准确。  1976年7月中旬,国家地震局在二中召开的现场会,我们都参 加了。田老师讲,唐山地区于7月底8月初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可 能达到8级。在以后的会商会议上,他的预测始终不变。他的图形 反映了大地震,田老师报8级大地震,参加会商会的人都清楚。   姜义仓遗憾地说,我报的是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  唐山大地震以后,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的专家来了,给了我们一个公式,根据我们这张图的数据计算:正是8级! 我们没有这个公式,我们震前不懂啊! 我们只知道要有一个大地震,但不知道大到8级!我们也是粗心,1 976年7月26日早晨雾气蒙蒙的,马路上行人的头发都白了。 就没有想一想,咱们这个地区冬天有雾,夏天哪来的大雾。我家邻居养的金鱼从鱼缸里跳出来了。林西南沙河的鱼在水面上翻白了……   多少宏观异常!  .唐山大地震以后,几次6级以上的强余震我们都预报成功了。因为我们懂了。姜义仓老人陷入悔恨之中。那张巨大的蓝图,仿佛变成了蒙蒙盖 尸体的布单。地震专家们,在大地震之前来赵各庄地震台一趟多好 啊!你们是不知道这里有这么 给我们一个公式也行!   姜义仓并没指望地震专家来唐山。   地震台台长脸一扬,鼻梁上那块伤疤更显眼了。他说,杨友宸 是市地震办主任,他很能干哪!他要是不去干校,我估计这个大震 百分之六七十要报准了,这个人要立功的!唐山大地震中长期预报 已经有了。各个监测台站都昼夜监测,积极性特别高。杨友宸很有 魄力,抗美援朝的军人。其实,1976年进入夏季以后,各台站的异常就出现了。市里每周三的会商会上,他都强调:海城地震抓住了,唐山也要抓住!各个台站也有这个决心。杨友宸很可能把地震监测网的异常资料,连同动物的异常,全部综合在一起,向市领导告急。   我心里一惊。我采访了唐山地震监测网的那么多人,几乎都有 姜义仓这种看法,说如果杨友宸不调走就如何如何,他给地震监测 网留下的印象怎么就这么滚深?我说,您能举个实例吗? 地震台台长愣愣地瞅着我,又笑笑,,似乎看透了我的疑惑,实 例?走,咱们看看那些挂图去,今天还有它的实用价值! 在水化学分析室的东墙上,是《地震知识》的挂图,—一共1 8 幅。挂图是塑料膜压的,立体感很强,有地球内部构造,地震前兆 地光地声,动物异常表现,水井冒泡翻花形态,地震避难场所,伤 员的救护,地震烈度实况……整个地震全过程的再现! 大地震发生以后,赵各庄矿地震台抢救仪器设备的同时,也扒 出了全部《地震知识》挂图。这些挂图凝聚着杨友宸的心血。二十 多年过去了,联合国的官员们来时,都伸出了大拇指! 我们的“土”东西,老外们却很感兴趣。 赵各庄矿地震台大事记记录: 1 995年2月1 4日
香港有线电视台拍片。 1 996年7月26日
:联合国十年减灾委员会主席埃罗博以及科 尔博士参观并拍照。 1 996年1 1月1 1日
加拿大两名记者采访拍照。 1 997年1月26日
联合国灾害科学与公共行政管理相结合全 球计划项目国际研讨会代表四十多人参观。 1 999年12月3日
德国中部电视台拍电视片。……我无法全部摘录下来。希腊、俄罗斯、日本等好多国家和地区 的专家和记者们先后来到这里参观拍照和录像。我们的土东西呀, 本土的,浸着血泪的土东西!蓝眼珠黄头发的老外们,唐僧一样不 远万里而来,就为一部真经。可是,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多地震 的国土上,有几人当回事了?我凝望着杨友宸的杰作终于明白了 唐山市地震监测网数以百计的地震工作者为什么怀念杨友宸;也似 乎明白了,我在采访杨友宸的的时候,老人为什么泣不成声。   我离开了地震台,走在赵各庄静静的小路上,一轮血红的夕阳 正缓缓地下坠。一辆手摇车迎面缓缓地摇过来,我可爱的家乡啊,在哪都能看见手摇车!记起大毁灭前的最后一个黄昏,我心底陡然涌上一阵酸楚。   二十多年倏然而过。我采访了唐山下 站和监测点的当事人,他们各自都知道自己发现了临震异常,消息 比较灵通的也只知道两三家有异常。我列举了几处有代表性的临震 异常之后,他们竟都惊讶了。   二十多年了,人们不知道在这场大劫难之前,各种监测手段曾 出现过许多的临震异常,而且不是震前一两天才出现的!比如赵各 庄矿地震台从月中旬出现异常,1976年7月中旬结束,异 常长达270天! 他们还各自跟我说过这样的话:唐山大地震以后,地震专家们 来了,一拨儿一拨儿的,要图纸要资料,有的借了还了,有的干脆 就没还。我恍然大悟,为数不多的地震专家们,也知道唐山大地震 之前曾经出现过许多临震异常!   我终于理解了中国地震界的苦衷。  
  有光就有阴影   向唐山交了一份什么答卷   友宸满头白发,中等敦实个头,,一口东北话嘎嘣脆。1 932年出生于东北吉林扶余县五家站,正值天寒地冻的农历癸酉年正月十五日。人世给予这个婴儿的却不是热闹的花灯。1945年13岁,独自流浪到长春当童工。不知是何年何月,沿途乞讨到唐山。吃着百家饭就长大了,而且还穿上了军装。1949年南下解放海南,在广东英德剿匪中立大功一次。 3年抗美援朝任作战参谋,荣立三等功,与连长因分配水(上甘岭一役)的问题干架,三等功又免了。事后,连长很不落忍,说以后争取吧。他甩了一句:“争取啥呀。战争结束了。”   1955年进入江西南昌步校。当时中国颇有名气的军官摇篮。一生最辉煌的岁月在这里度过。因静脉曲张住进海南陆军187医院,与芳龄20的海南护士符玉英自由恋爱。出院后,一个礼拜一封情书,历时三年,很是体现了东北人执著的个性。   1957年舌头上下一动就溜出了五个要命的字:苏联不咋样。那 阵儿有个黑色的5 %,就把他扒拉到5 %里头了,定为“严重右 倾”。苍天在他痛苦之时,恩赐他与贤慧温柔的海南姑娘喜结连理。  1958年被押送到哈尔滨红旗农场劳动改造,在冰天雪地中继续 锻造性格。1960年到唐山房产公司工会,海南女人第一次看到北方的雪。1968年受命组建唐山市地震办公室。这是组织上第一次启用 他,他便把一腔子热血哗哗啦啦地倒出来了。 “严重右倾只能用不能升”,那也没关系。  若干年后,江西南昌步校党组织没忘记饱受委屈要过饭的苦孩 子,千里迢迢来函一封。他就拿着盼了近30年的公函找到唐山的党 织。组织说,档案给你清了,那不算个事儿。他说,我可是当了 30年的事儿。磕磕绊绊的人生路,;无论风雨雷电,无论酸甜苦辣,东北汉子就这样一路走过来了。敢爱敢恨敢说敢负责。他的顶头上司王俊起说他“不惧官”,在奴性味十足的偌大一群人当中,“不惧官”的 能有几个。他常去市委书记许家信办公室串门儿,也说点地震预报 的事,关系不错。谁都以为他是地震办公室主任,其实他不是,组织还没任命呢。   他抓唐山市地震办全面工作。中国地震界知道有一个“唐山杨”。 1968年,地震地质科学家把唐山划进了地震危险区。唐山市地 震办公室匆匆上马。开始是仨人,一部电话一间房。杨友宸想,组织上把人命关天的事交给咱,这样胡弄不行。他就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干起来了。   建立地震观测点很难。谁拿这个当回事。学校是教书的,开滦是出煤的,农民是种地的,你在人家那里建点,给人家啥甜头?地震办啥也没有!地震观测点不建不行。杨友宸就骑着自行车,在唐山市方圆几十里这个大圈里跑,跑有条件搞地震观测的基层单位。找那些头头说,一回不中二回,二 回不中三回,磨破了嘴皮子也得说。大清早,包两个馒头夹点红糖就走,到谁家那儿要点水喝就算。那辆永久28寸自行车每天跑百八十里地,愣是骑坏了!也不知过了几个年头,他就跑下来了四十多个地震观测点!有唐山八中、二中、十中、自来水公司、电厂、钢铁公司、东 八里庄、西八里庄、王撵庄、赵各庄、曹家口、常各庄、范各庄、 殷各庄、洼里、新城子、供电局,哦,供电局下属的变电站建了几 个。开滦是大户,十几个矿厂竟然都建了。 这就是遍布城乡纵横交错的唐山地震监测网!   地震监测台、站、点,再辛苦也能建起来,可上哪去找合适的人,这可是科研陛质的工作,国家教委不可能给你一批大学生!这个杨友宸还真找来了,各厂、矿、学校的人都个顶个的棒。就说开滦矿务局吧,各矿监测台站的负责人,大都是地质院校的本科生。学校呢,大都是教物理化学的老师,也是大学毕业生!    这批知识分子哪来的?说来与年代有关。那年头的“臭老九” 在杨友宸眼里可是不臭。就说八中的吴宝刚、周萼夫妇吧,,从天津大学下放到八中。只因为吴的岳父是国民党少将军医。杨友宸跟书记王明忠说,这样的人别压着,这问题那问题到底是啥问题?“老右倾”打着市政府的旗号,点名让他们搞地震。书记说好吧好吧,听你的。
“老右倾”说,你们不发奖状我们发,我不怕。  最难办的是庄里的事。庄里主要是观测水位,水面到井口一天差多少。每天观测两次,18点以前用电话报市地震办。那阵子郊区总机不花钱:费用由政府兜着。一年一年地坚持下来,到唐山大地震之前,有的观测点人员换好几茬了。每次换人了,他都得去手把 手地教新人,怎么测怎么报。比如磨土豆粉条用水量大,井水下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报的时候要报清楚。每次来唐山开会都给他们点补助,超不过10块钱,再给一个小本啥的。也就这点小甜头。一点小甜头也是钱,架不住人多呀。钱谁出?科委主任王俊起工作多管不过来,几个副主任又都不愿管。杨友宸报了预算不给批,就直接找财政局长汇报。他说,预算一千八。局长说,早知道是这个数早就批了!  唐山市地震办对震情捉摸不定时,杨友宸和各厂矿的地震监测 人员开展了关于地震活动的周期性规律研究。白天工作多顾不上学 业务,晚上空荡荡的大楼就剩他一个。他就看地震史料,地震专题 研究,摸索地震活动的规 1975年2月海城发生了7.3级地震,杨友宸去过云南通海也去过辽宁海城。云南通海1 970年1月5日大地震,震级7.7级,震源深度1 2公 里,震中烈度10度多。死亡一万五千多,可是没有一个有效的地震预报监测网,没有预报。现场太惨了。  海城大地震,震级7.3,震中烈度9度多。海城地震前几个小 时,辽宁省领导拍板:海城、、营口可能发生大地震。临震紧急预报,辽宁南部一百多万人撤离了建筑物。海城地震波及了6个市、 10个县,却仅有一千三百多人死亡,占全地区人口的0.016%。海 城创造了海内外公认的“世界奇迹”。 这两次大地震形成了强烈反差!那么,唐山呢?国务院(1974年)69号文件已经明确提出:京津唐渤张为危险区域,“立足有震,提高警惕,防备六级以上地震的突然袭击。” 有的专家根据华北北部近年长期干旱,措词更是触目惊心:“华北有发生七级左右强震的危险。” 通海和海城毕竟是县城,而唐山是重工业城市。唐山市区的人 曰总数就多达一百多万! 唐山是重蹈通海覆辙,还是海城之后的再度辉煌? 唐山市地震监测网夜以继旧地工作,不敢掉以轻心 1975年底,唐山市自来水公司的水氡出现了异常。赵各庄矿地 震台和唐山二中观测站的地应力相继出现了异常。他们加强了对地 质、水质物理化学因素的化验观测。杨友宸请来了天津地震局的专 家,联合搞了一次在全国尚属首次的地下抽水破坏性试验。这是秘 密进行的试验。取得了多项数据,发现了一些与发震有关的因素, 分析结果是:地震危险已经逼近唐山!1976年初,中共唐山市委主持召开了唐山市防震工作会议,作了关于当前唐山市地震形势的报告。在会上还通报了田金武、马希融、周萼、李伯齐、安继辉,还有杨友宸本人对地震地质、水质化学某些发震因素的化验检测结果和地震与气象的关系,地震活动规 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公布了唐山地震中短期预测。唐山市方圆50公里内,在月份或下半年的其他月份将有5-7级强震发生。杨友宸无法忘记,当时全场一片寂静。 中共唐山市委主持召开的这次会议,是唐山防震工作的重大转 折。各部门相继成立了防震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和推动了防震 工作的深入开展。 1976年春天,唐山又出现了干湿严重失调的反常气候。这些异 常都引起了唐山地震监测网的忧虑和不安。   杨友宸白天跑各个监测台站,回来以后接各个点的电话。按市 地震办的规定,每天18点以前报数据。市地震办分别按土地电、地磁、地应力、水氡、水位各种监测数据绘制动态图,然后向河北省地震局汇报。电话由总机接,要哪儿给接哪儿,很方便。还经常跟沈阳、济南、天津等地地震局沟通情况。唐山地震监测网的信息渠道已经四通八达,畅通无阻!   1 976年5月,国家地震局在山东济南召开华北水化学地震会商会议。在会上,杨友宸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对当前京津唐渤地区,特别是唐山地震形势的看法。  杨友宸指着数据图表,列举了唐山近期对水氡及其他水质化学 成分的检测结果。这些数据来自唐山市自来水公司和唐山市发电厂,化验手段是先进的,数据是准确的。他详细分析指出了异常变化和发震征兆,向地震界的领导、专家和同行们郑重提出:唐山在近两三个月内有可能发生强烈地震!   山东、天津等省市的代表表示赞同。有的省市代表也提出了异议。 最后,会议强调指出:从目前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前兆异常看,以唐山为重点的京津唐渤地区年内有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危险性。要求有关地区丝毫不能放松防震工作。要密切注视近期地震发展趋向,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杨友宸星夜赶回唐山,传达了济南5月会议精神。 全市地震工作者昼夜监视着不平静的故乡。唐山二中、八中,开滦马家沟、赵各庄矿相继传出最新震前征兆。唐山十中、电厂、钢铁公司,开滦各厂矿、洼里、王撵庄、殷各庄、新城子等地震监测网点以及陡河地震台、市自来水公司、省驻唐水文工作站也发来临震异常资料和地震预测报告。  杨友宸深感时间紧迫。可主管地震办工作的王俊起不在家,去唐山市交通局整顿“软、散、懒”班子去了。 杨友宸直接找到了市委书记。许家信书记听完汇报,指示:由王耐林副主任(副市长)负责,立即召开地震工作紧急会议,唐山 市所属各单位第一把手参加。当晚18点左右,唐山市地震工作紧急会议召开了!会议室门窗紧闭,与会者脸色凝重,从“不准记录不要传达” 几个字中,第一把手们掂出了此次会议的分量。 王耐林主持会议。杨友宸向几百名与会者通报了唐山地震形势:唐山在原有的发震背景中,又有新的发展变化。近日来发出地震预报的单位增多,频率很高,呼声很大。因此我们认为,唐山近期存在着发生强震的危险。临震预防工作刻不容缓,要抓紧组织实施。 杨友宸发言结束,会场依然很静。不知道第一把手们此刻的心 情。一阵沉寂过后,他们才悄悄议论开了。 。王耐林作指示:鉴于临震前兆和异常现象尚不明显,因此,紧 急动员群众采取防震措施为时过早。但必须用临震姿态狠抓防震工 作。要高度重视地震前兆的发展变化,发现宏观异常现象要及时上 报,以便迅速采取相应的防震措施。 杨友宸叙述的鲜为人知的内幕,令我感到震惊! 老的眼睛泪光闪闪。
  “唐山大地震,我们从1968年抓起,— 直抓到快摸到它了,不敢掉以轻心哪!那么大的一张地震监测网, 那么多不敢眨一下的眼睛。我在哪一次会商会上不提到海城?海城 抓住了大震,唐山也要抓住大震!你采访去吧,我相信唐山地震监 测网的人都记得。可就在这个时候,组织上通知我去104干校。” 大震即将来临,唐山市地震办负责人的工作却结束了。   采访归来当夜,我失眠了。杨老那张满是无奈的脸,分明还隐藏着许多内容!组织上通知他去104干校,是哪一级组织?到底谁代表组织?不管是谁,只要在那个位置上就可以以组织面貌自居吗?我决定继续采访。 在杨老的住宅,我进行了第二次采访。杨友宸简陋的会客室依然整洁。海南大婶依然在忙碌着什么,她说海南都是女人干活。—笑,她出去了。我开门见山地问道,您昨天讲,在书记许家信知道震情紧迫后,立即连夜召开了“唐山市地震三工作紧 会议”。副市长王耐林指示:“必须以临震姿态狠抓防震工 作。”可是组织上又通知你去1 04干校。到底是哪一级的组织,总该有个具体的人找你谈话吧?  
  杨友宸斩钉截铁地说:“党支部代理书记李世信。我说,我还得落实震情呢。他说,这是组织决定,地震办的工作你甭管了!我说,我就声明我不负责了!他说,你甭负责!”杨友宸摇了摇头,长叹一声。可是我真的不放心,地震办其他同志业务不熟。一个女老师调来时间不长,一个从焦化厂借来的小杨,还有一个徐自然。可是定了,我不去不行。我对小杨说,情况很严重,千万注意啊!“我也叹了一口气,杨老,您临走是什么心情?杨友宸又摇了摇头。心情?我知道地震办的现状,我也知道大地震迫在眉睫。我跟老伴说,唐山震情危急了,近些天可能发生大震,你和老人、孩子们千万注意啊!我就讲了地震一旦发生应该怎 么办。”“我家住在小山,那里是唐山地震受害最惨重的地方。我家里 人都幸存了,可是我……我心里更难受!我心里有伊我作为地 震工作者,悄悄地嘱咐家里人……我没辙,真没辙啊!!”老人眼里闪着泪光,声音发颤,是我撕开了老人的心!我转移 了话题。您在干校的情况呢?“一天也不得安生!干校的同志对我不错,照顾我掏大粪,我 掏着大粪心里也急呀。清早起来我就转悠,可咋转也转不出那扇大 门。干校的规定,不许请假不许出门!名义上是改造世界观,实际 上是劳动改造。我的罪名有三条: ……:是不听党的指挥(跟军代表对着干),二是光拉车不看路 (还承认干劲)。三是违反财经纪律(用卖废报纸的钱,买了一架照相机,为了保留资料)。 我注视着杨老:“假如你不走,唐山会发布临震预报吗?”   “我想,我会尽力争取。一个中等城市有权发吗?我先要和河 北、天津、沈阳等省市地震局沟通,但这不是请示。为啥争取发 昵?唐山地震前,我虽然没在唐山,可我知道发现了多少微观异 常。唐山二中田金武,地震三要素报的不是一般水平;唐山市自来 水公司安继辉的水氡不是小异常;马希融的形变电阻率直接捅到了国家地震局;贾庵子、河沿庄……变电站的地电微安表都烧毁了, 唐山市地震监测网的微安表烧了多少块!宏观异常呢?能写一本书。   唐山市四十多个地震监测站点,他们一天一报,这是规定啊! 我不在就不报了?退一万步说,他们就是都不报了,我这个人也呆 不住,骑自行车一天能跑好几个点,啥宏观微观异常掌握不了? 我想,我能说服市委书记,许家信这个人不固执,会发布临震 预报的。市委书记有这个权力,然后向省里备案。 、唐山市防震工作紧急会议,其实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我相信杨友宸老人的话,因为唐 不容忽视的是,唐山市地震办是一个政府职能部门,只因为一个人 –的在位与否就出现两种结局,这是多么可悲的事! 我按照我的思路继续采访,竟然出现了不应该发生的,我想不 到,也不敢想象的大事情。这种事就发生在大毁灭即将来临之际! 张庆洲:您当时不在地震办,其他同志不掌握情况吗? 杨友宸:唐山地震以后,我就去地震办公室扒图纸资料。有 人看见了就问,老杨翻啥呢?我说翻雨衣。我就把图纸资料,也 有雨衣和棉被一块翻出来了。我打开了“地震记录本”。 1 976年7月26日空白。 1 976年7月27日空白。 地电、水氡、地下水……所有的动态曲线图一律截止到1976 年7月25日0 26、27日是大震前出现异常最多的两天,而这最关 :键的两天都是空白! 我就急眼了,我就骂街了:啥事啊,妈的! 当时有一顶帐篷,我把这些图纸资料和地震记录本就堆桌子 上了。有人打听过这个事,再过几天,地震记录本和图纸资料不 翼而飞! 张庆洲:是小杨拿走了吗? 杨友宸:不可能。他震亡了。 二十多年前的隐秘第一次泄露出来! 老人的眼睛一点一点地合上了。
“你不知道,唐山这些搞地震 监测的人,可惜了,可惜了啊!” 张庆洲:您要是不走,悲剧有可能改写吗? 杨友宸:我不能这样说。当时有人说过,唉,1 968年到1976 年,风风雨雨多少年;:最终却没有报出来。 24万人,惨哪。Oo, 杨友宸老人哭了。冬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杨友宸苍老的 脸上,泪珠滚落一颗又滚落二颗。 在采写杨友宸的日子里,我经常失眠。 那次成功的“唐山市地震工作会议”向世人昭示着什么?原本 应该载人史册的重要会议,也跟唐山地震废墟二道销声匿迹了吗? 那个党支部代理书记李世信,代表哪一级组织通知杨友宸上千校, 从而导致了唐山市地震办公室群龙无首?   茫茫人海,,尚不知李世信在阴间阳世。一个代理党支部书记似 乎还不敢擅自作主,在大震迫在眉睫之际,f勒令唐山市主管地震工 :作的负责人去干校,也许他只是个传声筒而已……假如这个推理成 立,他是谁的传声筒呢?许家信是一个圆滑的政治家,在“文革” –牛多年出任市委书记就是明证。他结束了在唐山的政治生涯,也许 将这个惊天秘密永远带到了另一个世界。昔年掌握生杀大权的当权 者们已经先后辞世,谁是知情者,谁又是始作俑者?唐山大地震与 其他惊天大惨案一样,总要留下令人遗恨的千古之谜吗?!   退一步说,杨友宸去干校是组织的决定,不可抗拒。唐山市地 震办公室的其他人呢?即将临震的最后两天,地震记录本,以及地 电、水氡、地下水等,所有的动态曲线图为什么是空白?谁是渎职 者?!也许这人已经震亡,良心早已腐烂,也许这人苟活人世,偷走 证据的那一刻就想到了死不认账…。。, 或许,那个鬼的世界会将此事调查清楚,超过24万的冤魂不会 甘心情愿地做屈死鬼,一定会调查个水落石出。 我恨我自己无能,所以寄希望于鬼的世界。  
  我总觉着有一种犯罪感     刘占武,日生人。 1962年毕业于唐山二中。 1967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 1 968年分配到中科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研究。 1970年至今在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监测中心台(原唐山地区地震 队)供职,现任台长,高级工程师。 在一个很普通的黄昏,我采访了这位与唐山大地震失之交臂的地震专家。每年清明节,他都去一个叫后于家店的地方,在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里,埋葬着唐山大地震中遇难的地震工作者贾云年等人。“给他们填一锹新土吧。”他说。   清明,鬼节!   唐山市四周有许许多多像后于家店这样的坟地,埋葬着数以十 万计的唐山人的骸骨,也埋葬着许多来自各地的遇难者。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的荒冢,被人世冷落了一年,在这一天才盼来了亲人的脚步声。在那个黑色的瞬间,亲人们骤然含冤而去,薄薄的一层黄土阻隔了阴阳界遥遥的思念。这一天,唐山人大都是天刚蒙蒙亮就起来,从市区向四周的坟场奔去。我每年去果园坟场,目睹这一年一次阴阳界那种撕心裂肺的交流。活人大都是默默地填坟,默默地诉说,也时而响起女人悲愤的哭声!唐山的鬼们便也知道了中国的巨变。这种巨变不仅仅是唐山的繁华,不仅仅是市场经济,还有政府正在走向开明。   唐山大地震令刘占武悔恨了二十多年。这犹如一块裹尸布,日 夜笼罩着已不再年轻的心,二人世间没有一个人能够帮他揭开。他抽 烟抽得很凶,深沉的声音有点嘶哑,仿佛横贯唐山市的呜咽流向远方的陡河。  “我总觉着特别遗憾,有一种犯罪感似的!”他说。  刘占武先生很坦荡,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掩饰,尽管我已经给他讲了本调查的初衷:实事求是地给后人留下一份真实的历史。他还是忏悔。男子汉那种震撼人心的忏悔!唐山大地震漏报了,他想了许久,想了许多。我写到占武先生的章节时,他的光明磊落,真的让我好为难。他坦然承认自己在唐山地震预报过程中的失误。我调查过许多人,发现真的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面对唐山24万具尸骨欲盖弥彰!占武先生绝不是那种“提起裤子就不认账”的廉价男女。他的高尚品格令我景仰。  我想应不应该笔下留情?然而,我不能违背写作初衷。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监测中心台管辖陡河、昌黎后土桥、凤凰山、何家庄、北戴河、滦南和迁西共7个专业地震台。属于专业地震队伍。唐山大震前,刘占武是中心台业务组组长,负责七个地震台的业务工作和分析预报。中心台本身在胜利桥有一个地电手段,也要进行观测。   唐山地区设有地震办公室。那阵儿是双重机构。国务院69号文件下达以后,层层进行了传达贯彻。刘占武印象特别深的是,国家注入了相当可观的一笔资金,对七个地震台的线路、仪器进行了更新改造。测震仪器达到了双套配备运行。再就是选建新的台站,因为沿海那边缺少一个地震台。1974年开始新建滦南地震台,1976年刚投入运行就地震了。  1975年,昌黎后土桥地震台的地电出现了明显变化,数值一直连续下降。到1 976年上半年,下降的速率相当快,按一般情况看很 不正常了。他们先后三次到昌黎后土桥地震台检查。昌黎地电是比较专业的观测手段,线路呈十字架形,各一千米的长极距。埋设在田野里,基本没有其他干扰。他们刨开地线检查没问题。爬上电杆把可能漏电的线路重新包 了一遍,避免下雨漏电带来误差。还把极板重新埋了一次。地电数值还是继续下降。在六、七月份,雨季快到的时候。他们考虑是否仪器漏电了,就又检查了仪器。这样处理了两次还是无法阻挡下滑的势头。第三次是7月上旬。他们又去把仪器标定了一下,看仪器本身有无问题。仪器标定完了,依然是下滑。时间已经快到七•二八了!中心台的同志很着急。  有一个搞地电的专家,叫石蕴璇。他是1952年地质学院毕业 一直在野外勘探部门搞地电观测。日晚上6点多钟,他跟刘占武说,小刘,昌黎的问题我总不放心,是不是大震的前兆。别以为是仪器本身或者是外线路有干扰,这样咱们要吃亏的。咱们要分析要重视啊!   那天夜里不是刘占武值班。他们在院子里分手时刘占武说,这 样吧老石,咱们明天上午准备准备,下午会商。就这样分手了。老石遇难了。刘占武说,我想老石在遇难前也是很后悔的。我们抓住这个异常,要是多做一些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   刘占武一口接一口地吸烟,我们中间烟雾腾腾。在他的叙述过 程中,每提起一个遇难者,他便沉默一阵,烟雾也浓烈一阵。  张庆洲:唐山大地震之前,你们还掌握其他震兆吗?  刘占武:唐山二中的田金武和李伯齐二位老师到我们监测中心台来过。他们已经提出了大震的概念,我印象中是7级。唐山八中和马家沟地震台,我们也给予过指导。我们感到奇怪,马希融、田金武提供的数据和昌黎后土桥地震台的数据有点吻合,一直像台阶一样下降。7月份,马希融也提出了大震的概念,他跟我们讨论过。   唐山市的地震台站真的很厉害。还有两个观测站,曾经发出了地震警报。山海关一中吕兴亚预报:山海关西南100公里左右(唐山南火车站至山海关火车站为1 35公里),在7月底8月初将发生6—一7 级地震。乐亭红卫中学侯世钧预报7月2 3日前后,将发生6-7级地震。  张庆洲:吕兴亚和侯世钧报给谁了?  刘占武:报给我们了。  张庆洲:还有记录可查吗?  刘占武:这么多年记录是没了。可是,确实是报给我们了。   我由衷地钦佩刘占武先生承认失误的勇气!山海关一中和乐亭 红卫中学地震监测站曾经成功地预报了唐山大地震,真的是鲜为人 知!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监测中心台的记录都没有了,刘占武先生不 、说谁知道。唐山大地震漏报真相已经跟二十四万尸骨一道沉默了二 十多年! 刘占武武先生很坦诚,他说,他组织人员对异常现象进行了落 实。石蕴璇和宋宝田(均在地震中遇难)到乐亭红卫中学。他和曹 玉田到山海关一中。他们从两个监测站回来以后,对两家的预报意 见进行了讨论。 乐亭红卫中学是用“二倍法”得出的7月底8月初的发震时间。 中心台对土地电的“二倍法”有点疑惑。山海关一中呢?吕兴亚的 磁偏角反映的应该是地磁场的变化。但是他报得太准确了,而且震 级又这么高,有点接受不了。这是7月中旬左右的事,距大地震仅 有十几天的时间。 中心台向唐山地区地震办公室作了汇报。汇报说,首先应该肯 定他们的大胆预报,
这种探索精神是可嘉的。第二,从科学的角度 来说,现在是摸索阶段,不能说人家完全不对。第三,中心台认为 还要继续观察。地区地震办主任赵绍文是行政人员,自然是尊重专 业地震工作者的意见。 此时距七•二八已经很近了。   唐山地区和唐山市两家地震办公室,不大沟通情况,只是一年 组织一次会议。市里参加地区的。 刘占武也提到了杨友宸。他说,可惜的是杨友宸上千校去了。 他的责任心相当强,别人就难说了。他不是专业地震工作者,对地 震的研究很了不起,分析能力也相当强。建立地震观测网的时候, 上厂矿下学校,骑着自行车一一个点一个点地跑。他不是党员,就找 书记们做工作。+人家厂矿是以生产为主啊。他要人家腾房子,买仪 器设备,还得找观测人员,他建了那么多的观测点,二中、八中、 电厂,还有马矿、赵矿…… 杨友宸善于把这些异常串联起来。一串联情况就明了,异常情 况就能集中起来,这样领导就便于下决心了。他敢跟市长汇报,找 谁他都敢!向唐山人民打个招呼,应该说是能办得到的。   海城地震前也就是打了一个招呼。 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监测中心台是专业地震队伍,已经掌握了一 些地震前兆,也有人发出了地震预报。唐山市地方地震工作队伍也 发现了大量地震前兆,也有人发出了临震预报。如果专群结合,历 史就有可能改写。刘占武是这个观点。  
  真的吗????
  接楼上这位,这么大事,楼主难道还造假吗?  套用珍珠港名言:“这不是小说、这不是小说、这不是小说!”
  张庆洲:我听说大地震之前,河北省地震局曾派出了6人考察 组来唐山,他们没发现什么异常吗? 1976年6月下旬,河北省地震局派了5个专家1个司机来调查地 震地质情况,搞地貌调查,也查阅一些历史资料。他们临走那天, 跟中心台的领导交流了情况。刘占武也在场。   省局专家提到地貌异常,意识到了有新的活动,但是还拿不 准,要回去跟领导汇报。身为专家之一的贾云年特别指出,地貌变 化已经反映了地层变化,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按断层学 说,断裂有一个演变加速过程,;地壳应力场变化太剧烈了。在河北 北部,京津唐一带可能要发生比较大的地震。   刘占武说,
“断裂有一个演变加速过程”是这样的,亡次大地 震爆发前,它总会先有局部活动 纹,嘎巴嘎巴地响到一定程度以后,,咔的一声骤然断裂了。 省局专家那次地震地质调查,给刘占武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 象。苏英俊是带队的,老资格的大学生。贾云年也就是三十四五岁 的样子,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学的地球物理专业。他爱人陈非比现 在地震出版社,也五十七八岁了吧。他们夫妻都是业务尖子,相当 有才干。科大的高材生确实是高人一筹啊!   刘占武感叹,贾云年要是活着,应该是了不起的专家了。 那是大地震即将发生的晚上,因为天太热,有人说连夜走,有 人说第二天走,最后还是决定第二天走。 一念之差,六个人全部遇难。   ……   苏英俊的儿子后来到唐山,把苏英俊火化了,儿子抱着父亲的 骨灰盒回家了。司机呢,当时他家人开车来把尸体运走了。贾云 年、周士玖、黄钟和王素吉4个人,埋葬在后于家店小树林里了。 跟他们埋在一起的,还有石蕴璇,以及付长河全家。 每年的清明节刘占武都去上坟。 唐山大地震中,刘占武的胳膊被砸断,胸椎八、九、十节砸坏 了,险些沦为截瘫。那段经历像一把锋利的)9子扎在了这位地震专 家的心坎上,不知哪年哪月才能拔 生已步人老年,回忆那一幕还是泪光闪闪。 我爱人把我运到了飞机场。飞机场到处都是伤员和死尸,也 分不清哪个是死的,哪个是活的。那三天,夜里下雨白天曝晒, 活人死人一块遭罪。后来来了医疗队,我爱人就把我架了过去。 大夫问我是哪个单位的。我脱口说出了工作单位。人们叫着喊着 就围上来了,也有捋胳膊卷袖子 地震咋不砸死你! 大夫,不给他治! 不给治,疼死他拉倒! 我望着父老乡亲们,哭了。 作为一个地震工作者我无话可说。 我爱人急哭了,拼命地叫,我是医务工作者,母亲死于癌 症,我也是没办法呀!地震和癌症一样,人类认识不了啊。他作 为地震工作者不想立功吗?一个军人也跟着劝,谁都有良心,谁 愿意唐山死那么多人! 刘占武伤势很重,8月初被抬上了火车。唐山至古冶(约25公 里)这段铁路正在抢修,不知走了多长时间,也不知是怎么走过来 的,他转到了本溪钢铁公司医院。  
  我跟谁都不说话,闭着眼睛冥思苦想。这么一个大地震,这 么多临震异常,怎么连个5级的概念都提不出来呢?再不行,提 -4级也是一个交待啊!怎么就一点招呼都没打,总觉着对不起 唐山人民,有一种犯罪感似的! 就这样想。 昌黎后土桥地震台的异常,山海弃关一中和乐亭红卫中学的短 临预报,田金武和马希融的大震概念,我们收到的异常资料也不 少,怎么就没让地区地震办公室组织会商呢? 我应该建议他们,可是我没有。 我恨我自己! 种痛苦持续了好多年。 家里人偶然提起地震,我也不吱声。  刘占武1 0月8日回来了,唐山人民正在游行庆祝粉碎“四人 帮”:他到飞机场参加了地震工作队。地震工作者只能监测余震 歹,不能让唐山人民再遭到伤害。他们通过无线电台收集各县资 料,组织会商。还在飞机场设了地震台 。…一天睡不了三四个钟头。春节也不回家。 家就不要了。 一直坚持到1977年5月份。   .唐山大地震发牲以后,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地震界一层一层的 大大小小的官员和专家们都相当重视唐山了。不知为什么,朴实、 忠诚、豪放中又有点倔强的唐山人并不买账。 刘占武作为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监测中心台台长,他思考了将近 三十年,这位地震专家认为应该 显然,这是一一个很敏感的话题。 刘占武先生大口大口地吸烟。唐山大地震像山一样沉重,压得 中国地震界喘不上气来。将近三十年了,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论始终 没有结束。有人极力掩饰漏报真相,互.企盼时间像黄沙一样慢慢地抚 平一切。也有人极力想把真相大 相信终究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这两种人都有一套堂而皇之的理 当然还有各自的方法和策略。 其实,唐山地震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悲剧。悲剧的本身似乎已经 不很重要,唐山人该承受的都已经承受了。重要的是摒弃偏见,从 整个预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真正汲取 免唐山大地震悲剧重演!   刘占武:我估计,1 976年7月25号以后,各种宏观异常(如井水、动物)就开始出现了,到了7月27日晚上应该是最密集的时候。大震后,我查了查电话记录本却没有记载。我不知道唐山地区地震办和唐山市地震办有无记载,我们监测中心台没有接到这方面的信息。震后曾经搞过调查,宏观异常都调查出来了。井水升降冒泡、翻花,狗咬主人猪不进圈……相当的丰富。大地震之前出现了大量的宏观现象是肯定的 但是为什么报不上来?这就是说我们宣传的力度不够,老百姓对地震前兆现象认识不够。在地震预测科学还不过关的情况下,宏观异常必须要抓住!而要发现大量的宏观异常,仅仅依靠地震工作者是不够的,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另外,唐山大地震之前,唐山市地震办公室掌握一些异常,我们中心台也掌握一些异常,非常遗憾的是两家没有沟通情况。如果及时沟通,搞一个联合会商,我估计情况要好得多。因为异常现象和预报意见已经比较丰富了。联合会商起码能引起地震工作者的警觉,提出一个震情情况,这个可能性还是有的。这事太遗憾了! 再一个原因呢… 刘占武仍然大口大口地吸烟,眉心的川字纹骤然深了许多。他显然有些顾虑,也许在斟酌怎么说才合适。我的录音机沙沙地转动,忠实地记录着历史。他沉默了一会,才缓缓地抬起了饱经风霜的脸。   刘占武:可叹的是,国家地震局对唐山大地震重视程度不够,汝没有组织专业工作者下去捕捉临震。起码当时这个概念不明确,也没有组织召开大的会商会,召开的行政会议却比较多。唐山地震以后我常常想,国家地震局要是重视,上边会商,下边也会商,逐级沟通地震异常情况,向唐山人民打个招呼是很可能的!   张庆洲:青龙县也就是打了个招呼。唐山大地震漏报了,没人给唐山一个说法,勉强说得过去的说法也没有。24万多人就稀里糊涂地走了,唐山百姓问一声为啥,这不能说过分吧。  刘占武:我就说这个!你光说科学水平太低,对地震认识不了,这么三言两语地说说,说不过去啊!唐山大震前已经出现了 那么多临震异常现象,我们竟然一声招呼也没打。古今中外的地 震史上没有先例,24万人一次性地死亡。24万具尸体是多少?堆成山!    一直到返退休以后,我还会关心地震事业。我们有好多老同志 退休了还到单位去,不给返聘费也去。邯郸中心台的老专家吕梦麟是老科学工作者了,尽管他早就退休了,一到礼拜三就到中心台去。马家沟矿地震台的马希融退下来以后,也总去唐山市地震局。   我有生之年是不敢忘记地震预报了!  
  1 967年, 地震地质科学家聚焦唐山   中华民族需要勇于探索与献身,十甘于寂寞又淡泊名利的优秀儿 女。黄相宁便很优秀。 黄相宁的办公室很简陋。办公桌上堆放着杂乱无序的资料。台式 风扇很旧了,孤零零地蹲在一个角落,不厌其烦地为主人扇着热风, 嗡嗡声中夹杂着哐当哐当的声响。水泥地面满是大大小小的坑。 从黄相宁的谈话中,能感到他心灵深 退休了,头发已经花白,但那双略带血丝的苍老的眼睛,分明还闪 着一种不屈不挠的坚毅。 我们的谈话没有离开唐山,以及唐山地震带给他的那份无奈。 黄相宁说,我们从1967年开始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一句话,时光倒流了33年!   华国锋说,党中央国务院不怪你们   多事的1976年。   艘载着10亿人口的共和国之船。舵手毛泽东病人膏肓。:“四 人帮”在甲板上上蹿下跳。大批老帅悲愤难平。政治的迷雾笼罩着整个中国。 历史上多少大悲剧往往是天灾人祸搅成的一团难解之谜。唐山大地震以20世纪最惨烈的自然灾害永远地载人了史册。国内外新闻媒体曾予以充分报道。其中李先念等六位中央领导接见开滦矿务局李玉林的报道,;尤其令世人瞩目。 然而,还有一次鲜为人知的重要接见,新闻媒体至今未予以报 道。   华国锋、江青、纪登奎和吴德曾于日,子召见了国 。家地震局的三位注定要载人史册的人物:支刘英勇、梅世蓉和黄相 昔年的首长有的已经解甲归田,有的已经告别人世。老被召见人 在人世的仅存两位:梅世蓉和黄 些高层领导人出面,而在于国家地震局如何就唐山大地震漏报经过 作出解释。毛泽东主席在病中,华国锋、江青等人在某种意义上来 说就是“天”“了。   黄相宁先生思维敏捷,富有条理,将近三十年了,那一段历史 几乎能倒背如流。刻骨铭心的事是无法忘记的。气它会在记忆中反复 出现,年年月月夯实着记忆。   二八清晨,唐山还在呻吟还在流血的时候,国家地震局在 北京三里河国家科委大楼紧急召开了在京单位震情会商会。在大楼 频频晃动的情况下,黄相宁向与会者汇报了曾经上报国家地震局的 文字预报意见。   新华社记者当即对此发了内参。   7月28日夜里10点半左右,领导派车送黄相宁回家。从地震地 质大队分析预报室驻地到德胜门外北郊西三旗。 刚到交道口东大街,便看见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的张士英守 候在街上,:他十分焦急地对黄相宁说,快!带上你的预报意见赶陕 跟我走,华国锋总理召见你。刘(英勇)局长和梅世蓉已经去了。 他们坐上国家地震局的小轿车。   在车上张士英说,新华社记者写了内参,把你上午在会商会上 讲的内容报上去了。华总理让你谈这个。   1 1点半左右轿车开到人民大会堂北门外。黄相宁立即下车进人 会堂,一名军人间明他的身份,立即带他到台湾厅。   黄相宁看见刘局长和梅世蓉副主任正在向华国锋总理汇报。在 座的还有江青、纪登奎和吴德。 黄相宁坐在指给他的座位上。 这时,梅世蓉的汇报已近尾声。她说,唐山地震十分出人意 料,震前没有出现像邢台、海城那样的前震。震前什么宏观微观前 兆都没有,故它是一次突发性地震。这种突发性地震是不可预测 的,根本不可能预报预防。 梅世蓉汇报完以后,华国锋说,黄相宁同志请你来讲讲,你们 当时是怎么预报的? 黄相宁听见梅世蓉副主任那样说,就觉着相当的为难,可他面 对的毕竟是国务院总理!华国锋看到了内参,{他不能不说实话。   黄相宁说,唐山大震前,地应力出现了明显的前兆异常,据此 结合地震地质条件,我们提出了1 976年7月20日前后,8月5日前 后,在集宁、繁峙一束鹿一张家口一带、京津唐地区的宝坻一宁河 及其东南渤海海域,将发生5级左右的地震预报意见。   随即,黄相宁起立把上报国家地震局局长和分析预报室的地震 预测报告的文字意见,i还有华北地区地应力异常主应力方向交汇震 中图放在桌上展开。华国锋等人 也来到桌前。   黄相宁指着预测报告的文字,—,字一句地念预报地震的三要素 和主要预测依据,边念边解释主要的地应力曲线异常和异常主应力 方向,震前交汇出来的宝坻经唐山到乐亭的三角形地震危险区域。 最后黄相宁说,我们在唐山震前虽然做了预报,但报的震级太 低,没有达到保卫四大(大城市、大水库、大厂矿、交通枢纽)的 目的,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这样大的损害,我们这些地震预报工作 者心里十分内疚,万分难过!   华国锋说:
(真“这次唐山地震,国家和人民遭到了巨大的损害。 震后我们立即派出了解放军、医疗队奔赴唐山抗震救灾。党中央、 国务院不怪你们,地震战线的同志们要放下包袱,团结一致对付地 下之敌,要决心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 召见结束,是7月29日凌晨两点多钟。   电风扇嗡嗡地转着。黄相宁和我相视无言。他老了,白发已悄 然爬上了双鬓。黄相宁缓缓地说,你看看这张照片。写字台玻璃板 左上角压着一张四寸黑白照片。照片是航拍的,唐山市大毁灭后的 鸟瞰全景。也许是年代久远,也许是主人当初的泪痕,二有些已经模 糊了。望着照片上一片连着一片的废墟,我心底猛地打了个寒战。 黄相宁站了起来,这是唐山地震的惨景!我要让自己永远也忘 不了!我从来不宣传唐山地震前我们作出了短临预报,因为觉得心 里对唐山人民有愧。我是研究唐山地震地质工作最早的人之一,从 1 967年就开始做工作,李四光让我们抓住这个地震,将近IO年 最后还是没有抓住,这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我,我内心真的很难 过,一说起这段,我就特别难过啊。 黄相宁哭了。这是一个科学家的眼泪,是一个男人的眼泪,也 是一个老人的眼泪。 他哭得很伤心,断断续续地说,我没在人前哭过,但在家里哭 过好多次,我觉得非常对不起唐山人民。 黄相宁涕泪俱下,我无法劝慰这位优秀的地震科学家。我记起 地震中超过24万无辜死去的遇难者,也低下了头。我只是机械地重 复着:黄老师,你尽力了;黄老师,你尽力了。   黄相予作为一个地震科学家,在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之前, 曾经发出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临预报。严格按照地震预报“三 要素”的要求,黄相宁报的震级还偏低,地点还未精确到唐山市, 只是时间大致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雄无敌3地震阴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