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十三位乳腺癌患者自述我们可以交流一下吧。

医生说,乳腺癌患者有自己的行为性格特点
原标题:医生说,乳腺癌患者有自己的行为性格特点
你有“乳腺癌性格”吗?【这年头凡事都追求性格,但若提到“乳腺癌性格”,恐怕没人会觉得这样的性格有多独特、多有范儿。这种性格你听着可能陌生,但在业内却不是新闻,乳腺科医生甚至说,“是不是乳腺癌,有时候我们看表情就知道个大概了。”每年10月都是乳腺癌防治月,我们谈过乳腺癌的饮食因素、婚育因素,也聊过如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次,我们来谈谈乳腺癌的“性格问题”。A□通讯员 钱莹 金陵晚报记者 朱菁菁 报道医生说:是不是患者看神情能猜到如果有一个人和你说,“你是不是乳腺癌患者,我看脸就能猜到。”你多半要觉得这个人是在招摇撞骗。可在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病中心主任陆澄教授眼中,一个人是不是可能患有乳腺癌,从她的神态、表情上,确实能看出点端倪。“当然不可能是靠脸看病,但看神态还是能看出一些的。”陆澄说,“那些神情抑郁、闷闷不乐、愁眉苦脸的人,最终被诊断为乳腺癌的比例确实要高一些。”这当然不是医生们在“以貌取人”,而是肿瘤与性格的问题了。陆澄解释,这有两方面的可能。如果确实患有乳腺癌,得了肿瘤没什么人会觉得开心吧,神情抑郁一些总是有的;再者,有些性格和行为模式的人,就是更容易发生肿瘤。这也不能否认。乳腺癌本身也酿“心病”乳癌患者最担心“性生活”问题B研究说:乳腺癌患者应对模式更“幼稚”如果说性格、行为模式问题可能无形中增加你患上乳腺癌的风险,那么乳腺癌作为一个巨大的创伤事件,无疑又会影响到你的心理状态。陆澄说,国内外都有调查显示,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都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这很容易理解,生了病,还是肿瘤,换了谁都会压力山大的。不过乳腺癌患者的情况又有独特之处。“乳腺癌对于患者的打击,不仅来自于生命受到威胁,更来自于‘女性魅力’、‘自我认同’方面的打击。”陆澄说,健康的乳房对于女性的美丽和魅力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如果女性患上乳腺癌,甚至需要手术切除乳房时,首先就是对自我的一个怀疑和摧毁:我还算女人么?我还能结婚生孩子么?陆澄做过一个研究:调查门诊500位生存5年以上的乳腺癌患者,看看她们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结果“性生活”排在了关键词第一位。“我有一个患者,乳腺癌术后5年了和丈夫完全没有性生活,这让她非常苦恼,也担心自己的婚姻出现问题。还有一个患者,才上大学,对于她来说如果以后再不能结婚,不能生育,那即便肿瘤痊愈了代价也太大了。”陆澄的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国外某著名期刊上,他告诉记者,过去10年大家都是关注乳腺癌的预防、发现和治疗,而如今,乳腺癌早期发现率大大提高,80%以上的患者都可以长期生存,它成了临床治疗效果最好的一种恶性肿瘤。可患者生存下来以后,活得怎么样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问题。“现在医学界对于早期发现的肿瘤,会尽量采取保乳手术;无法保乳的患者,医生会在手术同时进行修复;患者后续治疗期间要接受相关心理疏导,家人也要给予更多支持。同时,有些患者最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把相关的正确观点告知她们,这可以大大降低她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钱莹 朱菁菁当然,你可能觉得上面这些更多的是“说说而已”。这年头讲究有证据有真相,所以我们来看证据吧。南京曾经有专家对临床的乳腺癌患者和良性乳腺疾病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他们发现,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在肿瘤发生前一年,都遭遇过一些很不愉快的事件,比例达到84%。这些事件可不是今天你出门运气不好跌了一跤这么简单,它们大都是一些可以对生活带来比较大影响的负面事件,例如家人生病/去世、工作不顺、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等等。不过这些烦心事,每个人一生中难免要遇见,可为啥你不生病我就病了?专家们又进一步研究了这些不同人群的应对模式,结果发现,乳腺癌患者在遭遇负性事件时,往往采取一些更“幼稚”的应对模式。“在遭遇不愉快的事件时,每个人的反应不同的。有的人自嘲一下,幽默应对;有的人寻求他人帮助,解决问题;也有些人牢骚不断、行动却为0;甚至干脆眼睛一闭做鸵鸟,期待天上掉馅饼问题突然都消失……这要是事不关己呢,谁都知道那些只会发牢骚、逃避的应对方法不好,可很多人恰恰就是这么做的。”陆澄说,而这种不成熟的应对防御方式,并不能解决问题,带来心理的平静,甚至还可能拖出更大的问题,带来更严重的情绪冲突。从研究结果来看,在乳腺癌患者中,恰恰就是选择这些不不成熟应对防御方式的情况更多见。可见“什么性格的人,得什么类型的病”倒真有一定道理。C给建议:别让乳腺癌真的成“心病”其实在心理学上,有种行为模式被称为“C(Cancer)型性格”,又叫“肿瘤性格”。顾名思义,这种性格就是和肿瘤关系密切。一句话,你凡事越是多思多虑、情绪纠结、抑郁难平、苦苦压抑,那么你离肿瘤就可能越接近。陆澄说,乳腺癌可能更容易受这种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因为乳腺癌是一种和内分泌关系特别密切的肿瘤——它和你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而乳腺就是雌激素的一个“靶器官”。咱们都听说过内分泌失调,也知道情绪不好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所以性格不佳、情绪不好的人,和乳腺癌的关系就更密切些。“在肿瘤的成因中,不外乎是遗传因素和行为因素。在行为因素中,我们关注了当事人的生育情况、母乳喂养情况、饮食运动情况……可很少关注性格、兴趣和行为模式。可就临床感觉来看,后者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前者。”陆澄说,一个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人,不仅患上心理疾病的风险更低,出现心身疾病的风险也比较少,而乳腺癌其实也可以算是一种心身疾病。“从这个角度来说,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其实对于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来说,也有很大意义。”陆医生告诉你3个真相得了乳腺癌后,我还能有夫妻生活吗?真相:可以,但在放疗、化疗期间(治疗后半年内)应禁止,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免疫力低下时发生不必要的感染。以后的随访和内分泌治疗期间,你都可以像其他女性一样拥有正常的性生活。得了乳腺癌后,我还能生育吗?真相:可以,但有时间上的限制。25-35岁的女性,一般3年内不推荐生育;35岁以后的女性,5年内不推荐生育。得了乳腺癌后,我还能哺乳吗?真相:当然可以!如果你的另一侧乳房还能够哺乳,那么更应该母乳喂养,这样还能大大降低对侧的乳腺癌发生率,可谓一举两得。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病因详情荣誉共建机构:/乳腺癌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有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具有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比如雌激素、孕激素及泌乳素等,其中雌酮及雌二醇对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关系。另外,营养过剩、肥胖、脂肪饮食,可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从而增加发病机会。
易感人群荣誉共建机构:/乳腺癌
1、本身即患有乳癌或卵巢癌、有乳癌家族史(第一代亲属(母亲、姐妹等)中,如果有乳腺癌发病,这个家族就属于高危人群);2、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育、40岁以上未曾哺乳或生育;3、初经在12岁以前、停经过晚(如:55岁以后才停经者);4、过于肥胖;5、经常摄取高脂肪或高动物性脂肪、爱吃熟牛肉;6、曾在乳部和盆腔做过手术;7、过度暴露于放射线或致癌源(例如:经常施行X光透视或放射线治疗);8、经由其他癌症转移至乳房(例如:患子宫内膜腺癌者);9、有慢性精神压迫;10、不常运动。
症状荣誉共建机构:/乳腺癌
乳腺癌1、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2、乳头溢液。非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3、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4、乳头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5、腋窝肿。大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检查荣誉共建机构:/乳腺癌
1、视诊触诊。注意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外形有否异常,皮肤有无炎症样改变及等。检查时五指并拢用手指掌面及手掌前半部分放于乳房上触摸,查左侧时用右手,右侧用左手,不要抓捏,触摸顺序是逆时针由内上开始依次内下、外下、外上、乳晕区,以免遗漏。压迫乳晕,有否溢液排出及性质。检查锁骨上、下、腋窝。2、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像检查可清晰了解组织形态、边界、有无肿物、大小、形态、性质(囊性或实性)等情况,为肿瘤良恶性鉴别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超声检查对30岁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超声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3、热图像检查。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增殖快,血管增多,肿块表面温度增高,即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所以近年来渐少应用。4、检查。可用于不能触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5、标志物检查。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检查方法有:癌胚抗原(CEA),铁蛋白,单克隆抗体等。6、活体组织检查。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目前检查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只有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
诊断鉴别荣誉共建机构:/乳腺癌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检查(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乳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多数患者是自己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来医院就诊的,少数患者是通过定期体检或筛查被发现乳腺肿物或可疑病变。可触及肿块可采用针吸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明确诊断。若临床摸不到肿块是靠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可借助影像学检查定位进行活检,病理学检查是乳腺癌诊断是金标准。
治疗详情荣誉共建机构:/乳腺癌
1、外科手术在乳腺癌的诊断、分期和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是利用放射线破坏癌细胞的生长、繁殖,达到控制和消灭癌细胞的作用。手术、放疗均属于局部治疗。3、是一种应用抗癌药物抑制癌细胞分裂,破坏癌细胞的治疗方法,简称化疗。4、内分泌治疗是采用药物或去除内分泌腺体的方法来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减少内分泌激素的分泌量,从而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5、是近年来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与化疗药物相比,是具有多环节作用机制的新型抗肿瘤治疗药。中医治疗肿瘤强调调节与平衡的原则,恢复和增强机体内部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治疗肿瘤的目的。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及中医药治疗,均属于全身治疗。
护理方法&荣誉共建机构:/乳腺癌
术后护理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病人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及静脉复合麻醉下施行手术,术毕回病房后应给予平卧位,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病人清醒且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避免或减轻术侧肢体水肿。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早期局部用负压吸引或胸带包扎、沙袋加压以助皮片附着,避免皮下积血、积液。注意负压引流是否通畅及术侧肢端血运。2、防止术侧肢体发生水肿和功能障碍。避免在术侧肢体上行静脉穿刺,并适当抬高。术后3天开始帮助病人活动上肢,先由肘部开始逐渐扩展到肩部。锻炼方法为自己进餐、梳头、洗脸及手指爬墙活动,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3、加强心理护理。由于乳腺癌术后影响病人的形体美,因此多数病人情绪极其低落,表现出烦躁、自卑,甚至缺乏治疗信心。护士除应主动与病人沟通并得到病人的充分信任外,还应尽可能采用她们最容易接受的实施方式,勤巡视、多交谈,介绍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教化疗和放疗的不良反应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4、协助生活护理。术后病人卧床期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责任护士应依照Orem的自理模式给予完全帮助、部分协助、支持教育等不同方式护理,满足其自理需要。5、饮食护理。术后病人的饮食相当重要,除需增加热量外,还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以促进组织生长及伤口愈合。心理护理
1、自卑心理。患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居多,她们因乳房疾病或外观的改变,怕遭丈夫的嫌弃,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性患者,由于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不适,情绪很不稳定。
2、绝望期过后的强烈求生欲望,患者经过不同心理过程之后归于平静、准备接受事实的心理状态,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持以积极的态度,特别是术后正接受的患者,对化疗药物盲目依赖,忽略自身的免疫状况。
3、抗药心理,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化疗后,常有严重的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毛发脱落、血管损伤等痛苦。。
4、恐惧乳腺癌,由于对恶性肿瘤的认识程度不同,患者往往有恐惧心理,害怕死亡,寝食难安,反复向医护人员和患同种疾病的患者打听与自己疾病相关的信息,此时医护人员与家属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耐心。
5、怀疑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被确诊乳腺癌的病人大都怀疑是误诊,心理矛盾,情绪紧张,想方设法从各种渠道获得有关乳腺癌的检查和诊断方法。
6、悲观与失望的心理,患者一旦得知所患乳腺癌无疑时,常表现为极度悲观和失望,情绪低落,优柔寡断,对治疗措施抱以淡漠态度,甚至出现绝望轻生的念头。
并发症荣誉共建机构:/乳腺癌
1、乳腺癌患者少数在早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乳头溢液。乳腺癌肿块生长速度比较迅速。乳房可有“桔皮样”改变,肿瘤表面皮肤凹陷,乳头偏向肿瘤所在的方向,乳头内陷等。而到乳腺癌晚期通过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可以并发其他一系列的症状。2、乳腺癌患者到中晚期可出现“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食欲不振既是恶病质的原因,又是恶病质的临床表现。可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及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生命危险。3、乳腺癌后期可出现淋巴转移,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而且肿大的淋巴结数目不断增多,互相粘连成团,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对侧腋窝淋巴转移。乳腺癌后期还可以出现远处转移,乳腺癌会转移到肺部,出现胸痛、胸水、气促等症状。脊椎转移可以出现患处剧痛甚至截瘫等,肝转移可以出现黄疸、肝肿大等。 
预防详情荣誉共建机构:/乳腺癌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2、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交活动,避免和减少精神、心理紧张因素,保持心态平和。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婴幼儿时期注意营养均衡,提倡母乳喂养;儿童发育期减少摄入过量的高蛋白和低纤维饮食;青春期不要大量摄入脂肪和动物蛋白,加强身体锻炼;绝经后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平时养成不过量摄入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等饮食习惯,少食腌、熏、炸、烤食品,增加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胡萝卜素、橄榄油、鱼、豆类制品等。4、积极治疗乳腺疾病。5、不乱用外源性。6、不长期过量饮酒。7、在乳腺癌高危人群中开展药物性预防。美国国立癌症中心负责开展了三苯氧胺与雷洛昔芬等药物预防乳腺癌的探索性研究。建议女性朋友了解一些乳腺疾病的科普知识,掌握乳腺自我检查方法,养成定期乳腺自查习惯,积极参加乳腺癌筛查,防患于未然。
饮食保健荣誉共建机构:/乳腺癌
宜吃食物1、宜多吃具有抗乳腺癌作用的食物,如海马、鲎、眼镜蛇肉、抹香鲸油、蟾蜍肉、蟹、赤、文蛤、牡蛎、玳瑁肉、海带、芦笋、石花菜。2、宜多吃具有增强免疫力、防止复发的食物,包括桑椹、猕猴桃、&芦&笋、南瓜、薏米、菜豆、山药、香菇、虾皮、蟹、青鱼、对虾、蛇。3、肿胀宜吃薏米、丝瓜、赤豆、芋艿、葡萄、荔枝、荸荠、鲫鱼、塘虱、鲛鱼、泥鳅、黄颡鱼、田螺。4、胀痛、乳头回缩宜吃茴香、葱花、虾、海龙、抹香油鲸、橘饼、柚子、鲎禁忌食物1、忌烟、酒、咖啡、可可。2、忌辛椒、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3、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4、忌公鸡等发物。
荣誉共建机构
北京振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
北京振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是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单位。院长王振国是集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于一身的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医院以王振国牌系列抗癌产品和独特的治疗手段为依托,采用中西医结合冲击疗法、生物治疗、中药介入,辅以心理疗法、膳食疗法为一体的治疗与康复模式。
本词条全部内容由荣誉共建机构及智愿者共同编辑。
目前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是“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早期发现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前提。
在癌症发生前你有8次机避免第一次机会:晚上少玩一会儿、多睡一会儿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晚上早点上床睡觉,是一次难得的防癌理疗。这是因为,癌细胞本身就是细胞分裂中所产生的不正常细胞,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而人体的细胞分裂,又恰恰...
导读:病毒不仅会让你疼痛、咳嗽、流鼻涕。一些“肿瘤病毒”还会导致癌症。
癌症虽然不好治,但是,它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在癌症出现之前,我们本来有很多次机会规避它。而这些机会能不能被我们所抓住,就另当别论了。
当癌症患者刚刚得知自己患有癌症时,首先患者的心理反应是否认患有癌症的事实,这种否认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强大刺激对于心理的伤害。但是,当残酷的现实再一次清晰的摆在癌患面前,否定机制就会被打破,很多患者这时会进...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新乡医学院学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90次
参与编辑人数:150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11:43
本词条内容由智愿者及荣誉共建机构合作共同编辑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
北京振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是北京市医疗保...
扫码免费获得此书, 新用户手机专享特权。
贡献光荣榜乳腺癌患者不能吃这些鱼
核心提示:乳腺癌患者不能吃的鱼类主要有鲳鱼、蚌肉、带鱼、黄鱼、虾、螃蟹等水产品,这类食品大多咸寒而腥,对于体质过敏者,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发作如哮喘、荨麻疹等,同时,也易催发疮疡肿毒等皮肤疾病。
温馨提示:
一双筷子、洗个澡都会引发癌症?但只要做好8件事就能一辈子远离肿瘤。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抗癌 学习癌症预防绝招。
  很多的患者由于不重视饮食习惯常常加重乳腺癌的病情,为了让患者对饮食方面的禁忌有所了解,下面就给患者们讲解一下乳腺癌不能吃什么鱼?希望给下面的讲解能够帮助乳腺癌患者们减轻病情。  乳腺癌饮食禁忌:  1、禽畜类主要有:鸡头、公鸡、鸡翅、鸡爪、老母猪肉、猪头肉、鹅肉、牛羊马驴狗鹿肉等,这类食物主动而性升浮,食之易动风升阳,触发肝阳、肝风脑晕等宿疾,此外,也易诱发或加重皮肤溃疡。鸡蛋虽不属发物,但也不宜多吃,一般一天不宜超过2个,尤其是、、、高热、肾脏病、病人,更不宜多吃。原因是鸡蛋内含大量蛋白,但它们属于异性蛋白,有相当一部分人吃了异性蛋白后出现病态反应。  2、蔬菜类:主要有竹笋、芥菜、南瓜、菠菜、雪里蕻、茄子等,这类食物易诱发皮肤肿毒。  3、果品类:主要有桃子、杏、芒果等,前人曾指出,多食桃易生热,发痈、疮、疽、疖、虫疳诸患,多食杏生痈疖,伤筋骨。  4、食用菌类:主要有蘑菇、香菇等,过食这类食物易致动风升阳,触发肝阳头痛、肝晕等宿疾,此外,还易诱发或加重皮肤疮疡肿毒。  5、海腥类:主要有鲳鱼、蚌肉、带鱼、黄鱼、虾、螃蟹等水产品,这类食品大多咸寒而腥,对于体质过敏者,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发作如哮喘、荨麻疹等,同时,也易催发疮疡肿毒等皮肤疾病。  患有乳腺癌吃什么好的快  1、 a 可促进组织再生,加速伤口愈合;维生素k主要参与凝血过程,可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b 族维生素缺乏时,会引起代谢障碍,伤口愈合和耐受力均受到影响;维生素c 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出血,促进组织再生及伤口愈合。因此,患者术前一定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或水果食品)、蔬 菜(或蔬菜食品)、或者是补充维生素片。
  2、乳癌患者必需摄取足够的蛋白质。如果饮食中缺乏蛋白质,就会引起营养不良性水肿,对乳癌术后伤口愈合及病情恢复不利。高蛋白饮食,就可以缓解因某些疾病引起的蛋白质过度消耗,减少乳癌术后 并发症,令乳癌患者尽快康复。  3、饮食多样化,营养均衡:饮食要平衡、多样化、不偏食、不忌食、荤素搭配、粗细搭配。烹调时多用蒸、 煮、炖,尽量少吃油炸食物。饮食调养可以给予益气养血、理气散结之品,巩固疗效,促进身体康复。如山药粉、糯米、苡仁、菠菜、 丝瓜、海带、泥鳅、鲫鱼、大枣、橘子、山楂等。  除了乳癌病人手术后的饮食要注意,身心都要有良好的护理,积极乐观虽于癌症患者虽然不容易做到,但也要努力,因为只有这样对病情对生存质量才有帮助。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肿瘤治疗...[]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关注“39健康网”公众号,免费问医生!
身体总有点病痛,又不想跑医院?体检报告出了,数据看不懂?把问题发给我们的万名医生吧!微信扫一扫或搜索公众号“39健康网”并关注,随时随地专家答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并不是所有的维生素都对预防乳腺癌有效,只有维生素A对预防乳腺癌有一定的效果。今天食神要为大家推荐的食材是适合在冬季食用的、能有效预防乳腺癌的蔬菜——红椒。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人的肠道是一个重要的身体器官,包括大肠和小肠,它们既能……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传言,沐浴露中含有一种名为尼泊金酯的防腐剂,可能会诱发乳腺癌。但是专家表示,尼泊金酯是法定的合法防腐剂,但使用时有一定的剂量限制,通常目前为止,并没有科学依据表明它与乳腺癌的发生有特别的关联,因而常用沐浴露可致使乳腺癌的说法是不科学的。报料电话:0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邵逸夫医院随访1959位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临床研究15年报告 女人一生患乳腺癌的几率为1/8-1/7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发布《乳腺癌临床研究15年的演变》,可以说这是我省15年来乳腺癌诊疗的&缩影&。
  邵逸夫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由肿瘤外科牵头,肿瘤外科副主任赵文和主任医师说:&乳腺癌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公元前2800年就有。世界上文献记录的第一例恶性肿瘤就是乳腺癌。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呈上升趋势,成为女性第一大恶性肿瘤。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上升势头也很猛。据统计,我国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为52/10万,农村为42/10万。&
  为了解我省乳腺癌患者的情况,邵逸夫医院肿瘤外科自2000年建科开始就致力于乳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2011年,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整形科、病理科、B超室、放射科等十几个科室,联合成立了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乳腺癌临床研究15年的演变》是他们多年努力的结晶。15年来,他们随访了1959例乳腺癌患者,诊断时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85岁,平均年龄为51岁;II期患者比例最多,患者5年生存率为93.8%,10年生存率为85.1%。
  40岁-60岁是乳癌&主力军&
  人体的乳腺由皮肤、纤维脂肪组织、乳腺腺体组成,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赵文和医师说:&虽然,乳腺并非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也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
  &与欧美国家不同,我国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要年轻10-15年,呈&M&形,即在绝经前后各有一个发病高峰,40岁以下女性有个小高峰,约占13%,围绝经期(40岁-60岁)是另一个高峰,约占66%,70岁以后发病率就下降了,仅占6%;欧美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约2/3患者都发生在停经后,发病年龄持续增高至70岁以上。&
  赵文和医师说,在他们随访的人群中,诊断时年龄最小的是22岁,最大的85岁。其中,41岁-50岁占36%,51岁-60岁占30%,是两个高峰年龄。
  绝经后肥胖最要警惕
  从未生育、初产年龄推迟、母乳喂养时间缩短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对很多女性来说,上述原因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相比之下,赵医师更想提醒注意的是,绝经前肥胖、缺乏运动,以及逐渐西化的饮食方式。
  赵医师说,一直以来,欧美国家都认为高BMI(体重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米数的平方)与绝经后妇女乳腺癌高风险相关。这是因为,女性在绝经前,雌激素主要在卵巢里产生。绝经之后,卵巢就不能再产生雌激素了,这时皮下脂肪中的一种叫做芳香化酶的物质发挥作用,将脂肪转化为雌激素,那么,肥胖者风险自然随之增加。
  有数据显示,女性绝经后BMI&24的人患有乳腺癌的风险比BMI<24的人增加了4倍。
  九成患者属于I、II期,5年生存率超9成
  任何疾病都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乳腺癌也不例外。15年随访数据显示,I期-IV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是97.6%、93.8%、75%、23.8%;在美国,I期-IV期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是95%、80%、50%、18%。赵医师分析说,这既得益于我省乳腺癌诊疗水平的提高,也与民众健康意识增强、坚持体检,能早发现早治疗有关。
  1959例患者中,I期患者占36%,II期患者占54%,III期患者占9%,IV患者1%,这组数据也证实了赵医师的观点。&临床上,将IV期定义为已存在远处转移,无法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目前,该期国际平均比率为5%。&赵医师说,&III期患者主要是指肿块已在5厘米以上,并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这类患者部分可以通过放化疗进行降级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相比IV期患者治疗效果也还是不错的。&
  近四分之一的女性选择保乳
  赵医师还说,除晚期患者外,乳腺癌均需要外科切除。是否保乳取决于两点&&病人自身的意愿、病情是否允许。其中,安全是大前提。对女性来说,乳房是非常重要的身体组织,是女性的标志之一。因此,在切乳前,医生会和患者进行充分沟通。总的保乳率为25%,相比之下,年轻女性保乳率较高,达33%。
  若万不得已切掉了乳房,赵医师说,也无需过度伤心。目前,我省乳房重建技术还是比较好的,有些患者重建后的乳房比自己原来的还要好看。
  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
  赵文和医师提醒,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果近亲中有一位患过乳腺癌,那么其他人患病风险将增加1.5-3倍;如果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患病风险将增加7倍。发病的年龄越轻,亲属中患乳腺癌的危险越大。
  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就是因为母亲患乳腺癌,自己又存在癌基因的突变做了乳腺预防性切除。赵医师说,预防性切除确实能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打比方,她以前患癌的风险为80%,切除后,她患癌风险可能降至10%以下。
  女人一生患乳腺癌的几率为1/8-1/7
  定期自查、体检非常重要
  赵文和医师说,一个女人,一生患乳腺癌的几率为1/8-1/7。建议&&
  1.女性成年后,每次月经结束后自查乳房。
  看看两边是否对称,乳头是否有溢液,摸摸是否有肿块。虽然大部分患者可能摸不准,但可以让大家有这个意识,能够提高警惕。
  2.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40岁后每年做一次钼靶。
  高危人群在医生指导下辅助磁共振检查,这样有助于乳腺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癌前病变甚至更早的阶段预防肿瘤的形成,把乳腺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46岁的李女士是赵医师的患者,她是个非常注重健康的人,一直都有乳房自查的习惯。14年前,她无意中摸到乳房有个肿块,马上来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乳腺癌。赵医师说:&她发现得很及时,来时肿块不到2厘米,肿块分子分型属于LnminalA型,乳腺癌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60%,但该型年轻女性治疗若不积极,预后比40岁以上女性要差一些。结合她的情况,我们就给她做了切除,术后整形、化疗。&
  考虑到李女士的发病年龄较轻,赵医师叮嘱她术后2年内随访要密切些。&她的依从性很好,从三个月一次,到半年一次,一年一次,她每次随访都很准时,这么多年来,一次都没落过。&赵医师说,&她的心态也很好,从不忌讳自己的病情,当身边的人遇到乳腺方面的问题来咨询她,她都积极解答。&
  1959例中男性占0.6%
  男性患乳腺癌可能与肝炎有关
  男性也有患乳腺癌的可能。赵医师说,此次随访的1959例患者中,男性占了0.6%,最大的72岁,最小42岁,平均年龄57岁。在欧美国家,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为0.5%-1%,中非的发病率最高,约为5%-6%,这说明乳腺癌不是女性的专利。与女性患者不同的是,男性患者的发病年龄比女性大10岁,且晚期的更多一些。
  &有研究认为,中非地区男性患乳腺风险较高原因与该地区肝炎发病率高有关,因为,乳腺癌的发生与体内雌激素紊乱有关,而雌激素是在肝脏灭活的。&赵医师说,他就曾接诊过一个男性患者,患乙肝多年,因肝区长了个肿块来就诊。检查时意外发现,他左侧乳房也长了一个肿块,结果,肝脏肿块开出来是良性的,乳房开出来的是恶性的。不过还好,还算早期的。
  我国是个乙肝大国,且男性肝炎患者也不少,是否预示着我国男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会上升?赵医师表示,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但乙肝患者有这个意识是需要的。(都市快报)
乳腺癌|欢爱几率
责任编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乳腺癌患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