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头被打了个包怎么办头起了一片包 拍片子没事 医生说是外伤 做不了法医鉴定 现在出现 头疼 头晕 耳鸣 报警有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6|回复: 0
微信扫一扫 转发朋友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当前版块已开启挖坟预警模式,日之前所发贴将无法回复!
站长推荐 /1
【新浪舆情通】麻辣社区与新浪舆情通独家战略合作,特向您推荐使用【新浪舆情通】政务舆情监控专用平台!掌握互联网大数据核心技术能力,及时发现并快速采集舆情信息。对重大、突发事件快速识别和定向追踪,帮助政府单位、企业及时掌握网络动向,以便正面引导舆论及宣传。并支持舆情报告专家定制服务。免费体验请点击
|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 四川麻辣社区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被陌生人击打导致脑部流血、脑部骨折,CT显示脑子里有气泡,医生说有生命危险,请问可以治好吗_突袭网-提供留学,移民,理财,培训,美容,整形,高考,外汇,印刷,健康,建材等信息
被陌生人击打导致脑部流血、脑部骨折,CT显示脑子里有气泡,医生说有生命危险,请问可以治好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17:49:18
&&为了解决用户可能碰到关于"被陌生人击打导致脑部流血、脑部骨折,CT显示脑子里有气泡,医生说有生命危险,请问可以治好吗"相关的问题,突袭网经过收集整理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解决办法,请注意,解决办法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同意其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被陌生人击打导致脑部流血、脑部骨折,CT显示脑子里有气泡,医生说有生命危险,请问可以治好吗"相关的详细问题如下:现在在医院重症室观察,医生说暂时不需要手术,但是很担心,怕不做手术会不会有后遗症,不做手术脑部的骨头裂开会不会自己长好?要不要手术?===突袭网收集的解决方案如下===解决方案1:医生说暂时不需要就不要做了 人的骨头会自己长的 身体也有自我修复功能 听医生的话吧 让身体自己修复看看 有必要手术的话医生会告诉你最好做手术的答:不是ct机有问题,而是操控ct机的医生思想岀现了问题,受了对方的好处后而改变初衷。答:你好,你说的情况,要看你现在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没有,脑出血肯定不会的,否则你就不会上网咨询了。脑震荡只能说不排除。答:你是怎么知道【 脑子里有液泡】。?答:其实这只是一种感觉而已,比如在紧张的时候,感觉大脑在振动,神经蹦蹦跳的!大脑受伤后,神经元将会进行愈合,脑子里有气泡只是就是愈合时的感觉了!答:确定?如果确定,基本上只有三个原因: 1.外伤后颅骨或颅底骨骨折;2.颅内感染(产气杆菌);3.脊柱开放性外伤(很少见).
你可能还关注
淘宝折扣专区&img src=&/v2-e6b135e7bbb_b.jpg& data-rawwidth=&1619&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19& data-original=&/v2-e6b135e7bbb_r.jpg&&最近在玩电影《醉乡民谣》里的《Five Hundred Miles》,发现一把吉他扫和弦并不能还原这首歌的味道。所以,想cover完美的五百英里,就叫上朋友来合一曲吧&br&&p&OST里的曲目可以在这里听到:&a href=&/?target=http%3A///%23/song%3Fid%3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网易云音乐&i class=&icon-external&&&/i&&/a&,编曲比电影里的版本更丰富,所以以该版本为准&br&&/p&&br&&p&A大调,基本走向为1625。从歌里可以听到主要配器有四个:&/p&&ol&&li&低音和弦的吉他&br&&/li&&li&旋律吉他&br&&/li&&li&高音和弦的吉他&br&&/li&&li&间奏的提琴&/li&&/ol&&p&简化一下的话,必不可少的还是两把吉他:一把仅负责低音和弦;另一把负责高音和弦和旋律。其实一般弹唱只要一把琴,扫对了和弦就可以,但如果你试过大概也会觉得味同嚼蜡。然而,作为整曲的基础,不妨还是从和弦开始&/p&&br&&br&&h2&1. 琴一,低音和弦&/h2&&p&从前奏旋律吉他清脆的 Do Re 两音后开始,直到曲终,和弦部分都在勤恳的做着它应做的工作——扫和声。既然是最基本的,那么它就应该避免过于显眼。贾老板就是这么做的,他始终遵循着一个节奏型&/p&&img src=&/v2-bef94da94ad0e4d1bff1_b.png& data-rawwidth=&191& data-rawheight=&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1&&&br&&p&本曲中这个节奏型需要注意的仅有&/p&&ul&&li&2,4拍首是小节内的强音,且倾向强调高音弦部分&br&&/li&&li&1拍是次强音&br&&/li&&li&3拍最弱,可酌情省略后半拍&/li&&/ul&&br&&br&&p&和弦走向方面,A大调的1625对应着 A, #Fm, Bm, E 这四个和弦,以第一段歌词的前半部分为例&/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
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code&&/pre&&/div&&p&值得注意的是,连续出现了三个小节的 Bm 和弦。换我编曲的话,大概很容易会把第二个 Bm 换成四级的 D,那样的话也就平庸了很多。编曲者对二级小和弦的执着增加了这首歌感伤的气氛,然而相对的,我们需要处理和弦重复出现的尴尬。原版中把第二个 Bm 的首拍省略,造成其是前一小节延续的效果&/p&&p&接下来的后半部分与以上完全相同,如下&/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code&&/pre&&/div&&br&&p&第二段在编曲上出现了细节的变化,如下&/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
Lord I'm one, lord I'm two
lord I'm three, lord I'm four
Lord I'm five hundred miles
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
Lord I'm five hundred miles
away from home
&/code&&/pre&&/div&&p&可以看到,相比于之前,本段的前半部分用了连续四个 Bm 来使 II→ V→I 的和弦进行延后完成。错位感使曲子鲜活,把可以终止式的地方用悬而未决的五级和弦解决,巧妙的很&/p&&br&&br&&p&间奏部分,以及后面的两段,采用的是与第二段完全相同的和声,即前半部分并不终止而是挂在 V 级和弦,姑且记录如下&/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Bridge)
----------
Not a shirt on my back
not a penny to my name
Lord I can't go back home
this-a way
This-a way, this-a way
this-a way, this-a way
Lord I can't go back home
this-a way
----------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
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code&&/pre&&/div&&br&&h2&2. 琴二,旋律部分&/h2&&p&全曲涉及器乐的弦律部分主要有两处,第一处就是吸粉万千的前奏,以简谱记之 (1弦5品的 A 音记为 1)&/p&&img src=&/v2-dfd101ec7cae384f2db09131_b.png& data-rawwidth=&896& data-rawheight=&1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6& data-original=&/v2-dfd101ec7cae384f2db09131_r.png&&&br&&br&&p&间奏部分记简谱如下&/p&&p&&img src=&/v2-b0b9b815662fadaa7d4c60fbf9fab379_b.png& data-rawwidth=&888& data-rawheight=&2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8& data-original=&/v2-b0b9b815662fadaa7d4c60fbf9fab379_r.png&&如果不想看那么多延音号,我还敲了只标记了该弹的音的简化版。佛祖心中留&/p&&p&&img src=&/v2-094503fdabe2caa8050eb65_b.png& data-rawwidth=&882& data-rawheight=&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2& data-original=&/v2-094503fdabe2caa8050eb65_r.png&&这两段旋律都可以由第二把琴弹奏,代价是弹奏的时候不得不放弃高音和弦。尽管如此,有琴一低音和弦托底,效果应该不会太差。……我还没有试过&/p&&br&&br&&h2&3. 琴二,高音和弦部分&/h2&&p&该部分是琴二的主体,变调夹七品,弹的内容完全跟随琴一的和弦走向。从头至尾,除去弹奏旋律的部分,都要用高音和弦来充满。和弦按法图示记录如下 (并不需要把所有指位都按满,只是标记了可能需要的所有音)&/p&&p&&b&A&/b&&/p&&img src=&/v2-6bb32ea073f1b59f8de36_b.png& data-rawwidth=&204& data-rawheight=&18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4&&&p&&b& #Fm&/b&&/p&&img src=&/v2-b0a678c6db_b.png& data-rawwidth=&195& data-rawheight=&19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5&&&p&&b&Bm&/b&&/p&&p&&img src=&/v2-33dcdb27d0e88c5cadccc1_b.png& data-rawwidth=&191& data-rawheight=&1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1&&&b&E&/b&&/p&&img src=&/v2-ca4edb5dce05a6f0170b_b.png& data-rawwidth=&179& data-rawheight=&1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9&&&p&正是这些高把位和弦的分解让这首歌清亮而富有颗粒感,也就是所谓 “原汁原味”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右手节奏基于经典的 【T 1 2 1 T 1 2 1】,时有微小的变化。为了最大程度还原原版,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同时也不失为 “好的编曲” 的教科书范式&/p&&ol&&li&如果是三把琴的组合,那么在旋律吉他弹前奏时,该琴弹 2 3 4 弦,以造成更加清亮的氛围&/li&&li&如果是两把琴的组合,那么舍弃掉前奏部分的高音和弦转而直接弹前奏旋律。并且,旋律最后一小节要变为图示中的 A 和弦分解,并且有意强调二弦十品的 A 音以填补旋律&/li&&li&前奏之后,人声出现时右手要弹 3 4 5 弦,以给人声让位。每段人声结束,和弦回归到 A 时,右手和弦音向高处游走,并交待出短促的 1 3 音 (图示中 A 和弦的一、二弦音,出现时间可以去原曲中感受)&/li&&li&同样是相同和弦多次出现的问题,采取的办法仍然是延过第二小节的首拍,造成&img src=&/v2-cacbf207cb6e_b.png& data-rawwidth=&382& data-rawheight=&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2&&的效果&/li&&li&最后一个 trick 就是在间奏的中间(第八小节),因为旋律有一个过渡式的 2 3 4 上行,和弦也有所变化。原版中采取的处理是&img src=&/v2-9bc219c2bbe5d58bddddba1_b.png& data-rawwidth=&253& data-rawheight=&4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3&&其中,E 转置了三度音为根音,按法是&img src=&/v2-3f9ca22af3f_b.png& data-rawwidth=&176& data-rawheight=&19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76&&紧跟着的 D 同样转置了三度音为根音,并且此时旋律吉他音为 3,是此和弦原根音 4 的大七度音,有较强的游离感,按法是&img src=&/v2-b02bc8c3fa78_b.png& data-rawwidth=&153& data-rawheight=&1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3&& Dsus2 的按法是&img src=&/v2-bf6d8f1fb993d5e57b3b0dd26c69cd50_b.png& data-rawwidth=&168& data-rawheight=&18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68&&最后一个很标准的四级和弦 D 是&img src=&/v2-1bb4fb6eb2a_b.png& data-rawwidth=&199& data-rawheight=&18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9&&图中其它弦因不需要弹而略去,右手弹奏方式不变—— 【 T 1 2 1 】。编曲者借以上处理营造出了 【7 6 5 4】 的根音下行,这也是音乐在需要过渡时候的常用处理手段&/li&&/ol&&br&&br&&p&除以上之外,仍有许多繁琐的小细节,不值得一一说明,大概很多也是录音者兴致所至即兴的结果。从几年前听到这首歌后,就一直心心念念到现在,直到今天把它剥皮见肉的分析一番才算圆满。祝大家玩的开心&/p&&br&&br&&br&&p&-------------------------------------------------&/p&&p&用到的工具 &/p&&p&&a href=&/?target=http%3A///hexianzhizuo.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吉他和弦制作_在线弹吉他_木木吉他网&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3A///Zhipu-inde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番茄简谱V1.0 beta1&i class=&icon-external&&&/i&&/a&&/p&
最近在玩电影《醉乡民谣》里的《Five Hundred Miles》,发现一把吉他扫和弦并不能还原这首歌的味道。所以,想cover完美的五百英里,就叫上朋友来合一曲吧 OST里的曲目可以在这里听到:,编曲比电影里的版本更丰富,所以以该版本为准 A大调,基本…
我非常喜欢微博用户&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entevol%3Frefer_flag%3D_&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nt_evo &i class=&icon-external&&&/i&&/a&写的科学小品,好看又过瘾,放上来三篇:&br&微博地址:&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entevol%3Frefer_flag%3D_&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br&转自他的微博:&br&&blockquote&1&br&如果有一天你拜访了曼哈顿的第五大道,可以注意一下路边行道树。你也许会发现一棵非常不友好的树——它的树干上缠绕着巨大而尖锐的棘刺。这些刺有的能长到比人的手掌还长,刚出生时还是柔软而嫩绿,但很快就会变得坚硬无比。倘若你走累了想倚靠树干歇息一下,必定会被扎得头破血流。&br&&br&它叫美国皂荚(Gleditsia triacanthos)。它的拉丁文种加词意思是“三刺”,想必命名人也对它印象深刻。&br&&br&可是这些刺毫无用途。它们虽然巨大尖锐,可是太长也太稀疏了。常见的食草动物——比如鹿——几乎不会被这些刺困扰,它们灵巧的嘴不需太多工夫就能绕过尖刺啃到树皮,就像蚂蚁从篱笆的缝隙间穿过。&br&&br&这没有道理。皂荚不应该做这样毫无意义的事情,它们不可能费心费力建筑一道无用的篱笆,在蚂蚁的世界里对抗巨人——&br&&br&——除非,有巨人曾在此驻足,生态学家盖伊·罗宾逊说。&br&&br&远在有第五大道之前,远在任何大道之前,远在人类还没有抵达美洲之前,在曼哈顿,在整个北美,曾经生活着一种巨兽。它叫乳齿象。它和今天的大象差不多大。它很可能是一种喜欢吃树皮的动物。&br&&br&它随着一万三千年前人类的到来而灭绝了。&br&&br&没有关系,树还记得。乳齿象在这里生活了至少几百万年,美国皂荚也在这里生活了至少几百万年。它们是老邻居,哪怕是充满敌意的邻居。在今天的非洲,金合欢树为了抵御非洲象而演化出了长而锐利的刺;完全可以想象,百万年前美洲的皂荚树也做出了一样的尝试。哪怕乳齿象已经一万三千年不曾拜访,基因也不会那么快被遗忘;它和它的刺还将留存许久。谁知道呢,也许再过一万三千年,第五大道就会深埋在尘埃之中,布朗克斯动物园里大象的后代又将在美洲漫游,重访每一个遥远亲戚所曾踏足的故地;树也将想起久远的恩怨,它的棘刺又将重新派上用场。&br&&br&但是故事还没有完。树也记住了人。&br&&br&Sharon Levy. Once and Future Giants: What Ice Age Extinctions Tell Us About the Fate of Earth's Largest Anim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br&&br&&br&2&br&1895年,植物学家约翰·麦德利·伍德在南非见到了一棵漂亮的树。它站在一片小森林的边缘,看起来就像是一株棕榈,长达3米的叶子弯曲成优雅的弧形,远远望去就像是浓密的伞形王冠。&br&&br&伍德拔下了树周围的几株蘖生苗,把一株寄给了伦敦。它将被命名为伍德苏铁(Encephalartos woodii)。它很可能是这星球上最后一棵伍德苏铁。&br&&br&两亿多年前,苏铁曾经遍布世界。铁树的森林延伸到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伴随了恐龙从诞生到衰亡的全部历史。苏铁的生长很缓慢,往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开花;但它们的寿命很长,它们不急。侏罗纪时代,地球上20%的植物可能都是苏铁。&br&&br&但今天苏铁只剩下大约300个物种,伍德苏铁是其中一员。它的祖先也曾经历了二叠末、三叠末和白垩末的三次大灭绝,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冰河时代。它很可能也曾经繁盛过,但终究无法与更高更快的被子植物竞争;它也许曾经广泛分布在非洲大地,但今天只剩下了这最后一株。&br&&br&而苏铁是雌雄异体的植物。这是一株雄树。&br&&br&此刻它还不会灭绝。它的克隆体生长在全世界的植物园里,但是这些克隆体当然也都是雄性。所有这些克隆和它的遗传特征都几乎完全一样,突变带来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它们将这样永远静止下去,直到最终消失——或者,直到找到一株雌树,绽开金黄色的美丽“花朵”,结出饱满的种子,重新踏上演化的漫漫旅途。&br&&br&然而植物学家已经在南非的森林里搜寻了很久,直到今天依然一无所获。&br&&br&托尔金以另一种方式想象过这个场景。在他笔下的中土大陆,有一个种族叫做树人。他们是森林的牧人,外形像树,能够移动和说话,只是非常缓慢(树人的寿命很长,他们不急)。树人的雌性成员在很久以前的战乱中消失了,许多树人们相信她们只是躲避到了遥远而不可触及的世界角落,但这一切都只是猜测和传说。一切迹象都表明,树人作为一个种族终将消亡。&br&&br&除非……&br&&br&不,不应该有除非。无论读者如何心怀不可能的希望,托尔金知道雌树人不会复活。她们不应该复活,这将是一个廉价的奇迹。奇迹也许真的会发生,一株雌性的伍德苏铁也许还藏在非洲某片无人涉足的森林里——但是,苏铁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即使挽救了这一棵树,也不能改变任何事情。&br&&br&或许就这么看着它凝固在时间里,看着它成为一个伟大的克隆,经人之手传遍所有的庭园,然后随着人类文明一起消失吧。这将是一个孤独的结局——但有些时候,孤独才是最真实的。&br&&br&Donaldson, J.S. (2003). 'Encephalartos woodii'. 200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br&&br&3&br&1954年,生物学家F.A.Brown从康奈提格的海边挖下来了一批牡蛎(Ostrea virginica),放进了千里之外芝加哥一个地下室里的水族箱。他是一个生物节律研究者,他知道牡蛎会随着潮水的涨落而起居。&br&搬入新居的头两个星期,什么都没有改变。牡蛎们依然按照它们正常的规律生活:它们时而缩回去,时而张开壳,捕捉海水里的浮游生物,喂养自己,一切遵循着遥远的康奈提格海岸的潮起潮落。&br&但是接下来的两星期里,发生了一件难以解释的事情。它们依然像潮水一样起伏,但是它们的高潮期行为却不再和康奈提格的潮水吻合了。不是佛罗里达,不是加利福尼亚,不是多佛,不符合科学所知的任何一张潮汐表。&br&经过反复计算,Brown意识到一点:这是芝加哥的涨潮时间。&br&但是芝加哥没有海。&br&这些牡蛎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地下室里,生活在玻璃箱的人造海水中。但它们知道海的存在,它们的祖先已经在海边生活了几亿年;它们可以离开海,海却不会离开它们。Brown猜测,也许牡蛎是感知到了气压的变化,从中反推出了潮汐应来的时间、自己应有的节律。没有任何一只牡蛎是有意识地在做这一切——但在某种深层的意义上,它们正想象着这样的一片海,一片不存在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海,在那里会有潮起潮落,而它们会随着海的节律而开合。&br&芝加哥没有海,但牡蛎带来了海。&br&F. A. Brown, Jr., Persistent activity rhythms in the oyst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1954.&/blockquote&
我非常喜欢微博用户写的科学小品,好看又过瘾,放上来三篇: 微博地址:
转自他的微博: 1 如果有一天你拜访了曼哈顿的第五大道,可以注意一下路边行道树。你也许会发现一棵非常不友好的树——它的树干上缠绕着巨大而尖锐的棘…
&img src=&/v2-de3500eaf521fab9f03c523bbf588181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de3500eaf521fab9f03c523bbf588181_r.jpg&&Pianofanie老师探寻新的线索讲授乐理,感知音乐。&p&【乐理课程第一期】系列目录:&br&&/p&1. &a href=&/p/& class=&internal&&乐理知识讲重点第一课(音程)&/a&&p&2. &a href=&/p/& class=&internal&&乐理知识讲重点第二课(五度循环圈)&/a&&/p&&p&3. &a href=&/p/& class=&internal&&乐理知识讲重点第三课(调性与调号)&/a&&/p&&p&4. &a href=&/p/& class=&internal&&乐理知识讲重点第四课(移调)&/a&&/p&&p&5. &a href=&/p/& class=&internal&&乐理知识讲重点第五课(调式)&/a&&/p&&p&6. &a href=&/p/& class=&internal&&乐理知识讲重点第六课(和弦结构)&/a&&/p&&p&7. &a href=&/p/& class=&internal&&乐理知识讲重点第七课(和弦标记)&/a&&/p&&p&8. &a href=&/p/& class=&internal&&乐理知识讲重点第八课(织体) &/a&&/p&&p&9. &a href=&/p/& class=&internal&&乐理知识讲重点第九课(节拍与节奏)&/a&&/p&&p&10. &a href=&/p/& class=&internal&&乐理知识讲重点第十课(装饰音)&/a&&/p&&p&11. &a href=&/p/?refer=pianofanie& class=&internal&&乐理知识讲重点第十一课(记号与术语)&/a&&/p&&p&12. &a href=&/p/& class=&internal&&乐理知识讲重点第十二课(踏板)&/a&&/p&&p&【乐理课程第二期】系列目录:&/p&&p&1. &a href=&/p/& class=&internal&&趣味乐理第一课(五度相生律) &/a&&/p&&p&2. &a href=&/p/& class=&internal&&趣味乐理第二课(纯律)&/a&&br&&/p&&p&【视频示范】系列目录:&br&&/p&1. &a href=&/p/& class=&internal&&Pianofanie弹奏简易钢琴教程&/a&&p&2. &a href=&/p/& class=&internal&&Pianofanie弹奏现代钢琴教程&/a&&br&&/p&&p&【旅行日记】系列目录:&br&&/p&1. &a href=&/p/& class=&internal&&穿越时空遇见你 - 欧洲音乐之旅(1) &/a&&p&2. &a href=&/p/?refer=pianofanie& class=&internal&&穿越时空遇见你 - 欧洲音乐之旅(2)&/a&&/p&&p&3. &a href=&/p/?refer=pianofanie& class=&internal&&穿越时空遇见你 - 欧洲音乐之旅(3)&/a&&/p&&p&4. &a href=&/p/& class=&internal&&穿越时空遇见你 - 欧洲音乐之旅(4)&/a&&/p&&p&5. &a href=&/p/& class=&internal&&穿越时空遇见你 - 欧洲音乐之旅(5)&/a&&/p&&p&6. &a href=&/p/& class=&internal&&穿越时空遇见你 - 欧洲音乐之旅(6)&/a&&/p&&p&【学琴心得】系列目录:&/p&&a href=&/p/& class=&internal&&写给教师、家长、学生的话 &/a&&p&【音乐欣赏】系列目录:&/p&&p&1. &a href=&/p/& class=&internal&&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a&&/p&&p&2. &a href=&/p/& class=&internal&&印象钢琴-水之嬉戏&/a&&/p&&p&3. &a href=&/p/& class=&internal&&一曲一世界-恰空&/a&&/p&&p&4. &a href=&/p/& class=&internal&&水上皇后-天鹅&/a&&/p&&p&5.&a href=&/p/& class=&internal&&吉普赛旋律-妈妈教我的歌&/a&&/p&&p&6.&a href=&/p/& class=&internal&&童话与音乐-鹅妈妈组曲&/a&&/p&&p&7.&a href=&/p/& class=&internal&&民间乐曲-百鸟朝凤 &/a&&/p&&p&8.&a href=&/p/& class=&internal&&文明摇篮-黄河颂 &/a&&/p&&p&9. &a href=&/p/& class=&internal&&80、90后那些年难以忘怀的游戏BGM&/a&&/p&&p&10.&a href=&/p/& class=&internal&&钢琴弹奏《欢乐颂》插曲两首&/a&&/p&&p&【新书推荐】《&a href=&/p/& class=&internal&&简明乐理知识&/a&》&br&&/p&&img src=&/v2-bfbfe29b4a42cbfd4b5b91_b.jpg& data-rawwidth=&1057& data-rawheight=&6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7& data-original=&/v2-bfbfe29b4a42cbfd4b5b91_r.jpg&&
Pianofanie老师探寻新的线索讲授乐理,感知音乐。【乐理课程第一期】系列目录: 1. 2. 3. 4. 5.
&p&我们对于自己大脑的认知水平(无论是相对还是绝对)跟我们对浩瀚银河系的理解差不多。&/p&&p&走过科研坑的人都喜欢以数字说话:&/p&&p&&b&1.&/b&&b&最最起码的,现在我们都不太清楚自己的脑子里长了多少神经元。&/b&一个非常非常粗略的估计是大概1000亿(10^11)。最近一个研究提出比较精确的数字是860亿。误差大概是。。。几百亿吧。&/p&&p&是的。因为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力安全准确地识别出完整大脑中(不论活的还是死的,很实事求是地说)的神经元。不仅如此,离达到那个程度还差着—— 十万八千光年吧。&/p&&p&那么这个数字是怎么粗略估计出来的呢?像碾黄豆一样,把组织样品碾碎了溶解了,再做组织染色标识出来,然后过仪器数的。说实在的,差几百亿都是低估了。&/p&&p&所以这个数字跟对银河系恒星数的估计到差不多:1千到4千亿吧,误差可能有那么两三千亿,往少里说。&/p&&p&连这么一个最基本的基准值都没有,那些说什么大脑有多少潜能啊,能不能被人工智能超越啊,等等等,其实跟讨论有没有外星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消磨时间的扯淡。&/p&&p&参考文献:&/p&&p&&a href=&///?target=http%3A//jneurosci.org/content/25/10/251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sotropic
Fractionator: A Simple, Rapid Method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Total Cell and
Neuron Numbers in the Brain&i class=&icon-external&&&/i&&/a&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9 March ) ; DOI:
&a href=&///?target=http%3A//dx.doi.org/10.1523/JNEUROSCI.5&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dx.doi.org/10.1523/JNEU&/span&&span class=&invisible&&ROSCI.5&/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Equal numbers of
neuronal and nonneuronal cells make the human brain an isometrically scaled-up
primate brain &b&DOI: &/b&10.1002/cne.21974&/p&&p&&b&2. 好吧,我们大脑里神经细胞数跟银河星数差不多。你以为这就算完了?差得远着呢。&/b&&/p&&p&除了神经细胞,大脑里有着许许多多古里古怪的似神经非神经的细胞,可是它们对所有的大脑功能有着绝对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细胞打个喷嚏,神经细胞就得生病,算轻的。&/p&&p&其中很重要又很神秘很特别的一种叫做神经胶质细胞(glia cells)。这类细胞不是神经细胞,不能传导电脉冲,但是长得酷似神经细胞,都是各种星星(八爪章鱼)状。&/p&&p&神经胶质细胞虽然早在1846年就被发现(by Rudolf Virchow),但是可以说直到本世纪才开始引起注意。它们究竟是干什么的呢?打个比方说,如果大脑是一块集成电路板,神经细胞是电线加节点,神经胶质细胞就是其他剩下的 -- 绝缘覆膜、支架、整合器、放大器。。。&/p&&p&如下图,描述了三种主要的星状细胞跟神经细胞的关系:绿的、深棕色、以及浅蓝色。像不像绝缘膜、支架、和整合器?&/p&&img src=&/v2-e3ccbfb823aa0a952b021cf71561e59a_b.jpg& data-rawwidth=&518&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 data-original=&/v2-e3ccbfb823aa0a952b021cf71561e59a_r.jpg&&&p&不过目前我们对于这一庞大家族的各种神秘功能,了解得真的是一星半点都不到。那么这种细胞大约粗略估计有多少呢?差不多一千来亿吧。&/p&&p&&b&3.那么两种对于大脑功能最重要的细胞加一块两三千亿,基本就是银河星数。你以为这就算完啦?差得远着呢。&/b&&/p&&p&就好像恒星只占银河系很小的一部分一样,这些细胞其实吧,对于大脑功能并不是很重要。那么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它们之间的连接。不能正常连接的神经就跟没有接头的电线一样,一点用没有,还尽捣乱。&/p&&p&到目前为止我们了解比较清楚的一种神经连接称作突触,就是下图中金黄色闪闪发光的小凸起,在放大的插图中有更详细的显示。这种突触就像电线的接头一样,把电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把整个神经网连接起来。&/p&&img src=&/v2-2e5f60caf685ceaafc6cb660f392fa54_b.jpg& data-rawwidth=&384& data-rawheight=&4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4&&&br&&p&那么一个神经细胞有多少这样的突触呢?5千到1万,也是最最粗浅的估计。所以整个大脑里这种突触的数目就在10^14-15的级别了。远大于银河星数。&/p&&p&而且你还别小看那么小一个小疙瘩的作用。它们才是基层干部,是真正负责脑功能的。记忆、认知、感觉等等各种高等脑活动的主要都是神经突触的变化,而不是神经元级别的变化。而各种脑部、神经系统的疾病,比如吸毒成瘾,抑郁,甚至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症等等,最先影响的也是神经突触。&/p&&p&&b&4.百万亿的神经突触挤在大脑那么小的一个空间里,是什么概念呢?比这种密集度可不知道要多多少倍。可是你以为这就算完啦?差得远呢。&/b&&/p&&img src=&/v2-94af2fc49da2a5_b.jpg& data-rawwidth=&432& data-rawheight=&2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2& data-original=&/v2-94af2fc49da2a5_r.jpg&&&p&因为这百万亿多的神经突触其实只不过是神经突触的一种,又称作化学神经突触 (chemical synapse)。而我们目前了解到的至少还有两种其他的信息传递方式:电突触(electrical
synapse) 和长距离信号传导(long-range signaling, 又称retrograde signaling,比如一氧化氮NO)。&/p&&p&那么这两种信号传导方式是什么数量,在一百多亿神经细胞中怎么分布,和百万亿的化学突触是怎么排列组合的呢?&/p&&p&&b&这样的问题。。。呵呵。。。目前就是开脑洞玩的。&/b&&/p&&p&所以啊,对于一只在深坑里蹲过的科研狗来说,真心对人工智能不看好。对于一个我们理解得跟对银河一样少的系统,有可能复制出一个类似甚至超越品吗?表示深度怀疑。&/p&&img src=&/v2-bb8_b.jpg& data-rawwidth=&594& data-rawheight=&3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v2-bb8_r.jpg&&&br&&p&最后,看在烧了那么多神经突触的份上,咱给个赞行吗?要知道点赞刺激神经突触增加,增强神经网路丰富性(通俗说就是变聪明)哦!&/p&
我们对于自己大脑的认知水平(无论是相对还是绝对)跟我们对浩瀚银河系的理解差不多。走过科研坑的人都喜欢以数字说话:1.最最起码的,现在我们都不太清楚自己的脑子里长了多少神经元。一个非常非常粗略的估计是大概1000亿(10^11)。最近一个研究提出比较精…
你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来自一颗爆炸了的恒星, 你左手的原子与右手的原子也许来自不同的恒星。 这实在是我所知道的物理学中最富诗意的东西: 你的一切都是星尘…… 因此,忘掉耶稣吧, 星星都死去了, 你今天才能在这里。&br&
——Lawrence M. Krauss&br&&br&&br&第一次破百了,&br&谢谢大家,谢谢科学,谢谢诗,谢谢星星&br&我们都是科学,是诗,是星星&br&&br&&br&这么老些赞了。。那啥谢谢啊,再补充一些吧,有评论问到这话想表达啥,我把回复加在这:&br&&br& 这段话出自物理学家Lawrence M. Krauss的书《A Universe from Nothing: Why There Is Something Rather Than Nothing》,内容大概是关于他对宇宙、世界和生命的理解和思考,我对这话的理解是:构成你我的基本粒子,曾经是满天星辰,是山川河岳,是飞禽走兽,在未来也终将再次化入茫茫宇宙,我们本身就是宇宙和时间的一部分,我们本身即是历史,是现在,也是未来。这一切,仔细想想的话………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卵用,但是却十分动人啊&br&&br&不知道题主原来是想要科学解答还是开脑洞,我这好像也都不是,勉强算是个浪漫的机灵吧&br&&br&&br&我天2k了,人品都瞎在这了;看到这段话的时候非常喜欢,很高兴可以和这么多人分享;其实答案偏题了,内容说法本身也不够专业准确(感谢几位朋友的指正和分享),不过就暂时忘了那些吧,权且相信自己曾经真的是星星,看看宇宙会不会有趣些&br&祝大家精神抖擞,自由自在&br&…&br&who are we? Just a speck of dust within the galaxy&br&…&br&yesterday i saw a lion kissed a deer&br&…&br&and the lambs are on the run,searching for meaning&br&…&br&But are we all lost stars, trying to light up the dark&br&…&br&——《lost stars》
你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都来自一颗爆炸了的恒星, 你左手的原子与右手的原子也许来自不同的恒星。 这实在是我所知道的物理学中最富诗意的东西: 你的一切都是星尘…… 因此,忘掉耶稣吧, 星星都死去了, 你今天才能在这里。 ——Lawrence M. Krauss 第一次破…
尼采的作品,越往后跳跃性越大,还是先读他早期的作品为好。先读《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这本书尼采并未写完,生前也未发表,但是篇幅小、思想清晰,适合初学者阅读。&br&&br&读这本书需要对前苏格拉底哲学有一定的了解,推荐先看文德尔班《古代哲学史》或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这两本书都有中文译本)。《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有两个译本:周国平译本和李超杰译本,都可用。也可搭配英文译本看。尼采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当时还正与瓦格纳交往,文风上并不像中后期那样文学性那么强。读过策勒尔再去读尼采,就能明显感觉到:同样是谈古希腊哲学,学者和思想家果然不在同一个水平上,高下立判。&br&&br&不建议先读二手文献,因为尼采的东西并不像康德、黑格尔,他的作品本身就有艺术性,需要读原著才能体会到其魅力所在。另外,先读二手文献,很容易被误导;尼采的思想比较难把握,解释也很多样。刘小枫读尼采,引得很多人跟风,其实只是通过刘小枫来理解尼采,这就容易被牵着鼻子走。不过,归根结底,还是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或哲学素养再读才好,没有点文化修养,读尼采很容易走火入魔。没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特别是中文系的本科生)应该慎读尼采,笔者在中文系和哲学系见到过不少读尼采读成自大狂的,日常言谈举止都很怪异。&br&&br&笔者有个老师读胡塞尔的《笛卡尔式沉思》,花了四五年时间,读了好几十遍。很赞赏这种读书态度,其实一旦读通、读透了一本书,再看其他的书,都会觉得游刃有余了。就像牟宗三读康德的三大批判,也是费了很大精力,但读通了这几本书,水平就上一个大层次,就能提出独到的见解。这才是读哲学的正确态度。笔者也花了两年多时间读《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零零碎碎地读),这本薄薄的小书大概读了八九遍,仍意犹未尽。某个地方有时候觉得自己了解掌握了,但转回头发现里面另有玄机。这就是读经典的好处,好的书总会让你有意犹未尽之感,值得反复玩味。有时候读到某个地方觉得特别深刻,但又没法说出个理来(这应该是读尼采经常会遇到的情况),这就很麻烦,需隔段时间再读。&br&&br&读过《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接着应该读《不合时宜的沉思》。这是本论文集,也比较好读。笔者目前只读了其中一篇《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也是反复读了很多遍。至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什么的,笔者现在是想都不敢想。&br&&br&若想接着往下读,需要有如下修养:①文学方面:歌德是必须要精通的。歌德这个人了不起,他虽然是个文学家,但却哺育了德国几代的哲学家。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等都对他崇敬有加。《浮士德》是必须要看的,这本书也是相当难读(特别是下部)。②音乐方面:瓦格纳的音乐必须要有了解(这个无需多说)。若要了解瓦格纳,必须对西方的古典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③哲学方面:精通叔本华的全部著作。这个是哲学方面的修养。必须要读《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摘编和补遗》等等。而若要理解叔本华哲学,又必须对康德哲学有一定的理解(这是叔本华自己说的)。④宗教方面:必须对古希腊宗教、基督教和印度教有一定的了解。古希腊宗教需要着重了解其神秘主义的一面,比如酒神崇拜。基督教是必须要了解两方面:天主教的圣徒传统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文化遗产。印度教需从叔本华处了解。&br&&br&以上只是想说明,读尼采是很难的,甚至要比读康德还难。尼采的哲学根植于深厚的文化教养,读者若没有这方面的积淀,理解起来难免不切。每个人读尼采都能读出自己的一点心得,但是切不切就成问题。很多人读尼采读得稀里糊涂,却自认为了不得,觉得自己成超人了,这是很可笑的。如果你能老老实实地把《纯粹理性批判》或《作为表象与意志的世界》读完、理解透,那时候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再去读尼采就会谦逊许多。
尼采的作品,越往后跳跃性越大,还是先读他早期的作品为好。先读《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这本书尼采并未写完,生前也未发表,但是篇幅小、思想清晰,适合初学者阅读。 读这本书需要对前苏格拉底哲学有一定的了解,推荐先看文德尔班《古代哲学史》或策勒尔…
一位朋友,成都姑娘。&br&&br&她出身很一般,小门小户,父亲做点小生意,母亲全职主妇,家里还有个弟弟。长得也不算漂亮,就是成都女孩儿的好看,大家心里都有数:个子不高,皮肤较好,眼睛圆溜溜的,小鼻子小嘴,倾国倾城是绝对没谱的,最多算个小家碧玉。&br&&br&成都姑娘从小就立下了以婚姻改变命运的鸿鹄大志,注意,是从小。她对自己最大的投入放在了两个地方,一是钢琴,二是英语。她可以不买衣服,不买化妆品,不买包,不逛淘宝,但在钢琴和英语上,花钱不手软,自己又肯吃苦,锤炼十年,见了成效,在大学里找了个不错的男朋友——这不是结束。&br&&br&靠着此名男朋友,成都姑娘很快找到了意中人,男友的好哥们儿,一名富二代。富二代家里经营新能源发电,手握多家上市企业,花钱如流水,成都姑娘一见倾心。但她不心急,没有主动贴富二代身上去,而是反其道行之——&br&&br&在同富二代保持“普通朋友”关系的前提下,她对自己的男朋友更好了,好到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的地步。富二代看在眼里,惦记在心里——一是为自己哥们儿高兴,找了这么个贤妻良母;二是为自己惋惜,妈的,老子这么有钱,咋就没找到这样一个女朋友?&br&&br&成都姑娘不急,她把这出戏,一演演了两年,直到两年后,姑娘大学毕业,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和男友分手了——毕业季分手季嘛,这有什么不得了的?大家都不会责怪她的,更不曾想她这里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动机。&br&&br&凭借不错的外貌和流利的英语,成都姑娘考上了阿联酋航空的空姐,而富二代听说完美女友分手了,便开始试探性地与她暧昧起来。成都姑娘有脑子,与他暧昧五次,便要板脸一回,而且摆出贞洁烈女的模样,从来不与他谈性方面的东西。富二代大喜过望,没想到妹子不仅贤惠,还是朵白莲花啊!随即大肆对她发动攻势,最后甚至夸张到,成都姑娘要值机飞往哪个城市,富二代便要打飞机去那儿看她的地步。&br&&br&在如此激烈的攻势下,成都姑娘终于答应了富二代。谁知姑娘还留了一招,那就是“交心不交人”。姑娘说,虽然我们谈恋爱了,但我必须保持处女身,我不能给你那个。任凭富二代怎么威逼利诱坑蒙拐骗,姑娘不为所动,口交也好,乳交也罢,就是不送出那层膜。富二代只急得抓耳挠腮,两人交往不到一年,富二代便娶了她。&br&&br&富二代的妈妈,也就是成都姑娘的婆婆,原本是反对这门婚事的,嫌姑娘出身不好。谁知见了几次后,便被这女孩的英语和钢琴折服了,觉得虽然家里没钱,但知书达理,而且看上去很懂事。特别后来在一些社交场合上,成都姑娘的英语和钢琴为她大大加分,来不来便要为诸位献上一段激情四溢的奏鸣曲,或者抑扬顿挫的英文演讲,给富二代家里在各界来宾面前赚足颜面。于是,婆婆也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了他俩的婚事。&br&&br&成都姑娘悉心运作四五年,终于如愿以偿嫁入豪门,然而,这不是故事的结尾——&br&&br&嫁入豪门以后,成都姑娘才发现,自己的老公,虽然有钱,但在家里,几乎说不上话。第一,除了自己老公,豪门家里还有两个儿子,大哥是家族企业目前的掌门人,二哥是技术总监,自己的老公,也就是三弟,不过是个游手好闲的傀儡。第二,自己的老公,学生时代得过白血病,身体羸弱,性生活的质量很低,自己结婚三年都没有怀孕的迹象,而且,老公保不准啥时会旧病复发……&br&&br&成都姑娘倒也不慌,先是怂恿老公从婆婆那儿套到数百万,在成都开了几家咖啡店,作为自己的养老保险。老公身体弱,没有性生活,这倒无妨,外出约炮就行——&br&&br&但这不是成都版《昼颜》,姑娘十分有分寸,并不愚蠢似马蓉。她只约女生。&br&&br&成都除了gay,les的数量也非常可观。这名成都姑娘不是拉拉,但她外出约炮只约T,而且她以为,许多T的床上功夫,不知比平均身高不到170的四川男生高到哪里去了。对此,她说,就算偷情被逮了,也可说是姐妹约会;而且许多男生都是生殖器崇拜,对他们来说,没有插入的sex,压根都算不上sex。&br&&br&当然,成都姑娘是必须要个孩子的。自己跟老公没戏,据说,她现在已经把眼光放到了家族的掌门——大哥身上。准备拿出当年钓老公的那一套,在大哥身上如法炮制。该女子究竟会翻船还是飞黄腾达,我也十分好奇,让咱们拭目以待……&br&&br&更新几个片断:&br&1、有人问答主是真是假?自然是真事。至于你们信不信,那跟我何干?反正这种故事,是真是假,也不妨碍咱们小老百姓过日子,我何必脸红脖子粗地跟各位较真?&br&&br&2、成都姑娘的一位固定炮友拉拉,是我的朋友。我也有幸跟这成都女孩儿见面过,挺好一姑娘,待人接物十分老道,如沐春风。前几回还拘谨,后几回便放开了。隐隐约约地告诉了我们些事儿。有一次,大伙儿吃着饭喝着酒,她兴高采烈地跟咱们吐槽她婆婆有多极品多傻逼,谁知这时一个电话来了,成都姑娘马上拿起手机,用堪比林志玲甜度的声音对着话筒喊了起来:妈~&br&&br&3、我个人不觉得她的手段有什么不对。她的心机只为自己过得更好,不为害人,何错之有?&br&&br&4、至于那些质疑我在黑成都的回复,我只想借用《蝴蝶梦》里的一句话来回应:“一个人如果过于敏感和涉世未深,有许多话其实并没有恶意,而他听起来却都像是含沙射影、指桑骂槐”。&br&&br&5、利益相关:我是成都人。
一位朋友,成都姑娘。 她出身很一般,小门小户,父亲做点小生意,母亲全职主妇,家里还有个弟弟。长得也不算漂亮,就是成都女孩儿的好看,大家心里都有数:个子不高,皮肤较好,眼睛圆溜溜的,小鼻子小嘴,倾国倾城是绝对没谱的,最多算个小家碧玉。 成都姑…
下辈子,我想倒着活一回。&br&第一步就是死亡,然后把它抛在脑后。&br&在敬老院睁开眼,&br&一天比一天感觉更好,&br&直到因为太健康被踢出去。&br&领上养老金,然后开始工作。&br&第一天就得到一块金表,还有庆祝派对。&br&40年后,够年轻了,可以去享受退休生活了。&br&狂欢,喝酒,恣情纵欲。&br&然后准备好,可以上高中了。&br&然后变成了个孩子,无忧无虑地玩耍,&br&肩上没有任何责任。&br&不久,成了婴儿,直到出生。&br&人生最后九个月,在奢华的水疗池里漂着。&br&那里有中央供暖,客房服务随叫随到。&br&住的地方一天比一天大,然后,哈,&br&我在高潮中结束了一生。&br&&br&——伍迪艾伦
下辈子,我想倒着活一回。 第一步就是死亡,然后把它抛在脑后。 在敬老院睁开眼, 一天比一天感觉更好, 直到因为太健康被踢出去。 领上养老金,然后开始工作。 第一天就得到一块金表,还有庆祝派对。 40年后,够年轻了,可以去享受退休生活了。 狂欢,喝酒…
&b&60%的汉族是5000年前5个超级祖先的后代&/b&。&br&&br&&b&说明&/b&:由于涉及到古人类,&b&所以本文不考虑少数民族,只考虑汉族为主体的华夏人。&/b&&br&事实上,汉族人口一直占有90%以上。&br&&br&&b&相对于文明论,我个人更倾向于人论&/b&。&br&也就是说:只要华夏民族的人还存在,那么,我们就有希望,如果我们这个民族肉体消灭了,那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br&&br&&b&——————3个超级祖先贡献40%——————&/b&&br&首先介绍其中的3个超级祖先,这三个的研究文章如下:&br&在严博的这篇文章里&br&Y Chromosomes of 40% Chinese Descend from Three&br&Neolithic Super-Grandfathers&br&作者发现,从Y染色体来推测, 40%的汉族祖先来自6000年左右这三个超级明星。&br&这三个人,可以命名为农民甲乙丙。&br&&img src=&/1fd02a4ffc7d7ea43f936f_b.png& data-rawwidth=&236& data-rawheight=&1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6&&&br&我们知道评估人类进化,有两套标准,一个是母系遗传的线粒体,一个是父系遗传的Y染色体。&br&这里讲述的是y染色体,我们把全世界现代人的Y染色体分成了20大类。&br&&img src=&/8cbe8a9902d2_b.png& data-rawwidth=&699&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9& data-original=&/8cbe8a9902d2_r.png&&&br&中国所在的东亚地区,&b&最多的Y染色体类型是O、N、C、D&/b&,还有少量的Q、R、J等等。计算各种类型(单倍群)在东亚的遗传年龄,可以明显分出三个遗传地层。C和D在东亚已经有了4-6万年,东亚主流的O和N在东亚不会超过2万年,而其他稀少类型大多只有数千年历史。地理分布上也有明显差异,C型沿海分布,观察早期沿海的考古遗址(贝丘)人骨遗骸,形态非常接近澳大利亚土著&br&&br&而中国人Y染色体最大的类别是O3a-M324(占中国人口的一半以上),而在5000年前,M324产生了三个大的分支(&b&我用红框标记了&/b&):&br&一个在M117下,Oα, &br&一个在F444下, Oβ&br&还有一个在F11下,Oγ&br&这三支,是40%中国人的祖先。&br&&img src=&/abe42c1cf99ebebb65048c6_b.png& data-rawwidth=&1019& data-rawheight=&7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9& data-original=&/abe42c1cf99ebebb65048c6_r.png&&更有趣的是这三个星状大扩张发生的时间分别是在5400年、6500年、6800年前,这三个年代正好分别对应考古文化中高庙文化、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鼎盛期的开始时间。&br&&br&中国北方全面转入农业阶段的时间也正好是6800年前,这也与黄河中游的&a href=&tel:&&&/a&年前的仰韶文化、黄河上游&a href=&tel:&&&/a&年前的马家窑文化以及黄河下游&a href=&tel:&&&/a&年前的北辛-年前的大汶口文化等的时间相契合。&br&&b&虽然汉族现在人口这么庞大,但是汉族中相当大的部分是当年生活在关中平原、山西盆地里的华夏部落的后裔,这一点得到了证实。&/b&&br&&br&&b&——————2个超级祖先贡献20%——————&/b&&br&&img src=&/f843c4bda3cfec71b57b04771dab6b2f_b.png& data-rawwidth=&408& data-rawheight=&1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8&&&br&&br&&b&除了上述三个超级祖先,还有俩个&/b&&br&一个是C3下面F1144的下游扩张,即南支,扩张时间可能比O3的三大簇略早,&br&另一个是O1a1下面F78的下游扩张,年代可能只有4000年不到。&br&这两支的人口大概也各占了汉族的10%上下!&br&&br&&img src=&/ddba19c98cfa08a12310_b.png& data-rawwidth=&426& data-rawheight=&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6& data-original=&/ddba19c98cfa08a12310_r.png&&&img src=&/0ffcda1a725ffe4c39d4e2e_b.png& data-rawwidth=&277& data-rawheight=&5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7&&&br&好了,上述的5个人,共同贡献了中国60%的汉族,牛逼enough!&br&&br&&b&——————汉族南迁—————&/b&&br&虽然历史上,我们自诩和平,甚至认为我们自己是&b&通过文化感动了周边的&/b&其他人。&br&子曰:“&b&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b&”这句话被引申为华夷之辨的来源,但是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句话的解释,夷狄即使有领导者也不如没有诸夏领导者治理的好。可见这句话,是一种广义上的民族自豪感。&br&当然,这句话被后人改的&b&面目全非&/b&,甚至成为“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华夏而夷狄者,则夷狄之”这种谬论(据说是元朝许衡改的)。&br&仿佛我们应该用先进的文化去感动对方,然后对方就乖乖的束手就擒,成为我们的新成员。&br&&br&然而,事实上,无论从历史还是从基因证据,都告诉我们,这纯属谬论,不过是一些幻想罢了。&br&在这个话题下,大家举了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汉族是一个善战的民族。&br&《左传o成公十三年》云“&b&国之大事,在祀与戎&/b&”,&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汉族善战吗? - 中国历史&/a&&br&&blockquote&1汉族打满了全场,从匈奴,鲜卑,突厥到女真,蒙古,就跟踢球一样,汉族这边是丢了几个球,可是对面球员都被我们踢残废了&br&2嘴上说着爱好和平被人欺负,身体却很诚实地从黄河流域的一片发展到现在的大公鸡呢&/blockquote&&br&而基因证据也证明了这一点,2004年金力教授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了汉族的南迁过程。&br&Genetic evidence supports demic diffusion of Han culture&br&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发现,汉族史上有三次大规模南迁&br&&img src=&/4d231cc0dbf037d44e81f9f_b.pn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5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4d231cc0dbf037d44e81f9f_r.png&&&br&第一次发生于西晋时期(公元265-316 年),迁徙人口约90 万(大约当时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br&第二次发生于唐代(公元618-907年)规模比第一次大得多;&br&第三次发生于南宋(公元 年),迁徙人口近500 万&br&&br&而比较神奇的是,南方汉族的父系和母系结构不太一样,即Y染色体和线粒体数据这个时候不匹配了。&br&就父系而言,南方汉族的主体基本上是从北方汉族而来的,而就母系而言,现在的南方少数民族的母体对南方汉族的贡献更大。&br&Y染色体显示了&b&汉族主流存在&/b&,而线粒体却存在其他种族成分。&br&什么原因呢???很有可能被征服的部落男子牺牲了吧。&br&&br&不过作为汉族,我觉得,比例下降不是好事啊,还好开放二胎了。&br&&img src=&/0fe25cb6d399d680c916c495a6c96193_b.png& data-rawwidth=&683& data-rawheight=&2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3& data-original=&/0fe25cb6d399d680c916c495a6c96193_r.png&&各省汉族人口比例&br&&img src=&/9c47f66d7e70287b3ffa7df583c47e2b_b.png& data-rawwidth=&848& data-rawheight=&6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8& data-original=&/9c47f66d7e70287b3ffa7df583c47e2b_r.png&&&b&汉族比例最高&/b&的三个省份依次是&b&山西&/b&(0.9974)、&b&江西&/b&(0.9966)、&b&江苏&/b&(0.9951),&b&比例最低&/b&的三个省依次是&b&西藏&/b&(0.0817)、&b&新疆&/b&(0.4048)和&b&青海&/b&(0.5302),其中,只有新疆和西藏的比例低于50%。&br&&br&&b&————人群迁徙————&/b&&br&&b&关于华夏文明的传播,相对颠覆的一点是,我们事实上更多的是人群传播。&/b&&br&&br&&br&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我们是culture,就像传教士似的,把文化传播到华夏大陆和周边,然而,现代分子学证据却告诉我们,我们本质上依然是人群迁徙,我们在传播文化的时候,也把人带过去了(说的那啥点,左手论语右手刀)。&br&&br&&br&这一点在分子人类学上很关键,是有严格的区分的,就是我们有两套理论&br&&b&demic:人群迁徙&/b&&br&&b&culture:文化传播&/b&&br&打个比方,小麦从西亚传入中国,这是culture,即文化传播进来,但是西亚人没进入。而我们汉族进入江南,这是demic为主,即我们的人过去了,然后顺便把文化带过去了。&br&&br&之所以有文明论,因为一来华夏文明在古代(1840前)我们整个东亚地区一直是领先的文明,再加上我们的文化传承,使得我们误以为我们主要是靠文明传承(包括很多怀柔政策也是如此),然而基因证据却告诉我们,事实上,华夏人,其实在基因传承上丝毫不差,华夏族从黄河流域一小块扩张的过程中,事实上就是一个血缘系统扩散的过程,而非单纯的文化扩张。&br&所以形成了今天华夏主体民族血缘体系上的相对一致,如下图所示。&br&&img src=&/89d068e8d4e3eaba3bda9c2_b.pn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3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89d068e8d4e3eaba3bda9c2_r.png&&这是2006年另一篇文章的内容,图中的各民族成分,绿色为东亚类群O&br&Male Demography in East Asia: A North–South Contrast in Human Population Expansion Times&br&&img src=&/6d322f4eabd23a70bc140ec705ed52a8_b.png& data-rawwidth=&920& data-rawheight=&6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0& data-original=&/6d322f4eabd23a70bc140ec705ed52a8_r.png&&&br&&br&&br&感谢 &a data-hash=&b3e70ae84db03fa& href=&///people/b3e70ae84db03f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居士说& data-hovercard=&p$b$b3e70ae84db03fa&&@居士说&/a& 指正,我去查询公报后改正数据。&br&以后还是要亲自确认一手数据。&br&&br&——————一些科研的tips和问题——————&br&有耐性看到现在的朋友们,这里说一些内容,也是不少知友问到的问题&br&&b&1,关于样本问题&/b&&br&大家都知道,全国普查,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所以,一般采取抽样调查,如何抽样,往往就涉及到了很多统计学的内容。事实上你们看到的无论是发病率还是其他发生率,都是统计抽样的结果。&br&&b&2,关于三个人或者五个人的身份问题。&/b&&br&我之前在另外一个答案里,引用复旦李辉教授的说法,称之为三皇五帝,被很多人认为不严谨。事实上,我认为这三个人对应的应该是三个有地位的人(多妻)&br&&b&3,关于其他可能性&/b&&br&这个一直是我强调的一个内容,比如,会不会存在最初的华夏族被屠杀光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幸存者效应。&br&还有会不会分离时间事实上计算的不对。&br&这些让我回答,我会说,有可能。&br&但是,在科研里,讲究的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br&按照现有的证据,现有的算法,我们只能得出这三个共祖。而其他的可能性,需要证据支持。&br&&br&这种理念我一直在强调,类比的就像,有没有鬼?恐龙有没有文明等?都是一个道理。就是,按照现有条件和证据,我们不支持鬼或者恐龙文明的存在,所以我们就认为是不存在的,但是,你要问我有没有可能啊,我当然会说, 有。
60%的汉族是5000年前5个超级祖先的后代。 说明:由于涉及到古人类,所以本文不考虑少数民族,只考虑汉族为主体的华夏人。 事实上,汉族人口一直占有90%以上。 相对于文明论,我个人更倾向于人论。 也就是说:只要华夏民族的人还存在,那么,我们就有希望,…
尴尬关键词:&br&&br&佛说、佛问、佛沉默、500次回眸、擦肩而过、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有那么一对、女孩、很漂亮、善解人意、偶尔、时不时、耍耍男孩、男孩、很聪明、懂事、相处中、总能在、淡淡的、在乎她、每当吵架、自己不好、自己的错、仍然、非常爱、打消了、这个念头、没有联系、一直在忙、不打扰、发条信息、给男孩、话说得、很重、甚至提到、分手、心急如焚、挂断了、没人接、电话那边、声泪俱下、车祸、心痛到、哭不出来、失去、想起、瞬间明白了、无限眷恋、内疚、不爱了、别太温柔、单向的、学不会、说再见、怅然若失、目光相遇、重逢、三年后、微微一笑、沉默了、17岁、爱上、最真诚、最执著、青春娇媚、折翼天使、忧伤、愣神、错失了、好不好、若有若无、她的背影、泪湿、胸襟、颤抖着、凝视着、心扉、胆小鬼、拥抱、说爱他、聊到很晚、永远不懂、因为爱你、奔跑、信任你、想听听、分担、亲密、坚强、伤痛、无法自拔、隐瞒、困扰、花心、请珍惜、含着泪、很痛苦、被拒绝、分手后、拉黑、不在乎、忍不住、可悲的、爱的时候、宁愿高傲、委屈自己、不该等、残忍的、伤害别人、善良的、伤害自己、暗恋、哭、不代表、我屈服、退一步、不象征、我认输、放手、不代表、我放弃、微笑、不意味、我快乐、忘记、过了、淡了、散了、越来越深、越来越浅、敢不敢、这么疼、女朋友、彼此的天使、甜到哀伤、我哭、我笑、孤独、失去、拥有、某个理由、有点害怕、怕得到他、怕失去他、怀念的、习惯的、譬如、别离、思念、爱与被爱、成正比、成反比、对的时间、遇见对的、遇见错的、错的时间、一声叹息、一种无奈、一种幸福、一种悲伤、披上嫁衣、因为、累了、携手一生、两种老公、两种人生、疼她、下半辈子、唯一要求、默默地、强势的、不懂事、碰上一个、互相的、甜言蜜语、哄她几句、一个微笑、呵护、感恩、温暖、体贴、很感性、廉价的、无比的财富、收获彼此、欣赏、真理、琉璃般、做不到、忘记你、试着让自己、走快一点、一个人、里面唱的、轮到自己、零点零一分、爱情之外、不爱了好吗、随便牵手、随便放手、会呼吸的痛、女孩的唇、不敢抬头、晶莹的泪花、得了胃炎、不会拒绝、今生的诺言、难舍难分、总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堪一击、想了很多、不可能的、继续下去、后悔、为什么连朋友都、没得做、有一种爱、叫祝福、我们和好吧、我死了心、真的怕了、期待什么、等待什么、如果有、会是怎样、一场梦、终于懂得、醒来、唯一能、熟悉人、陌生人、这么无奈、把悲伤、留给自己、可以忍住、可以假装、没有奢望、只希望你、过得比我、快乐幸福、我想我、不会后悔、不想让你、内疚、不开心、只能选择、默默离开、妒忌你、每时每刻、强忍起疼、慢慢的走、承受、请你铭记、门当户对、潜力股、作梦的年龄、用尽全身力气、不顾一切、只换来、半生回忆、毫无杂质、这个人、注定今生、最美好、最单纯、最美丽、来爱她、给了她、陪伴她、不许先挂她电话、不许对她大声说话、可以让她、翻你手机、陪她逛街、不能说累、不说她傻、不说她笨、不伤她心、不许骗她、不欺负她、不凶她、不对她、摔东西、不许说她丑、不许说她胖、陪她看电视、吵架一定、你先道歉、发现美女、不许斜眼、逗她笑、说到做到、随叫随到、陪她一起疯、她累了就背她、要学会、做饭给她吃、每天要、打电话给她、她打电话、一定要接、不叫她做、不愿意的、她煮饭时、陪她一起、快乐时要、一起分享、痛苦时要、一起分担、为她、做个大男人、不许和前女友、联系、她生病时、要监督她、吃药、为她洗脚、陪她散步、要相信她、不许拿她、和前友友比较、抱她在怀里、学会自己检讨、她失落时、要安慰她、她哭时、紧紧抱着、要给她暖被窝、她生日时、第一个、浪漫和惊喜、散步时要、她的左侧、无论多久、都要新鲜、要接受、她的过去、在她睡醒、给她一个吻、下雨时、为她打伞、夏天时、给她擦汗、记得她的爱好、曾拥有你、叫我心酸、已是曾经、好多人的心声、不出意外、爱的卑微、不要怀疑、没有理由、没有希望、有的时候、其中滋味、自己知道、罢了、仰望45度角、看了不哭找我、如此男人、谁是谁的谁、很优美的、校内情诗、当一个女生、真的喜欢你、她会、唏嘘不已、夹了张字条、我对你的爱、净重21克、女孩哭了、很伤心、整个晚上、比泰山重、比恒山久、彻底碎了、一副暧昧、撕心裂肺、太天真、彼此的心、肆无忌惮、流下、渐渐开始、愈合、两张电影票、傻傻的笑、睡的好熟、盼望这天、冷冷的、不敢相信、没有回答、选择沉默、转身离开、最多能活、三个月、烛光晚餐、不以为然、莫名其妙、一丝惊讶、哭笑不得、小题大作、开始泛红、别说了、长久的沉默、生活里、去旅游吧、别难过、永远不知道、不会再有、来爱她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br&&br&看唍哒都葽点赞哟!伓橪伓會涬福!莪們壹定要狠狠的涬福!
尴尬关键词: 佛说、佛问、佛沉默、500次回眸、擦肩而过、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有那么一对、女孩、很漂亮、善解人意、偶尔、时不时、耍耍男孩、男孩、很聪明、懂事、相处中、总能在、淡淡的、在乎她、每当吵架、自己不好、自己的错、仍然、非常爱…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3648 人关注
2966 条内容
3125 人关注
126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拍底还是拍头击打乒乓球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