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同一池水ph值的范围是上午跟下午没有变动是为什么

&& 文章内容
如何调理鱼塘水质
[日期:] & 来源:市水产场& 作者:李卫华 & 阅读:5584次[字体:
&&& 夏季天气炎热,水温较高,是池塘养殖鱼类的生长旺季,也是各类鱼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广大养殖户要引起高度重视,应根据&肥、活、嫩、爽&的要求及时调控好水质,主要是采取以下七项措施:
& 一、选好水源定水质
池塘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温适宜、排灌方便、无工(农)业和生活污染的地方。有条件的地方,可设蓄水池对入池新水过滤消毒,以杀灭水源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一般可用25~30克/立方米生石灰或1克/立方米漂白粉全池泼洒;需杀灭虫害时,还可用0.5克/立方米90%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二、加水、换水调水质
&&& 夏季水温高,水质变化快,随着鱼体长大和饲料投喂量的增加,鱼类排泄物增多,极易造成池水污染,故应加强水质调节。一般每7~10天加注新鲜水1次,每次加水量为20~30厘米;每15~20天换水1次,可采用边注边排的方法,最好将排底层水排出,每次换水量为原池水的20%~30%。要求新加、换水没有污染,泥沙含量低,水温与池水温差以不超过&6℃~8℃为宜。具体加、换水应视池水的肥度、鱼群活动和池塘渗漏等情况灵活掌握,通常情况下,整个夏季鱼池应保持最高水位。
&& 三、搅动底泥改水质
&& 每15~20天,搅动池塘底泥1次,每次搅动面积不少于鱼池面积的1/3,以晴天中午搅动效果最佳,闷热、气压低天气时不宜搅动。搅动底泥的作用是:使池水上下混合,促进池底有机质分解,释放出池底中沉积、吸附的营养盐和微量元素,使营养盐、溶解氧在上下水层中平衡分布,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改良浮游生物组成。主要方法有:一是选择晴天上午,用钢丝绳或铁索链、长柄耙等往返拖动底泥;二是用水质改良机、吸泥机等机械搅动底泥,与泼洒生石灰水同时进行效果会更好,尤其是对淤泥较厚的池塘其改善水质的效果更为显著。
&& 四、增加溶氧优水质
&& 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机械增氧设备,适时开机增氧,以增加水中溶氧,为鱼类生长创造优良的水质环境。一般是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天气时半夜开,有浮头危险时提前开,每次开机2小时左右。无机械增氧设备的鱼塘,亦可选用增氧剂等药物进行增氧。
&& 五、使用生石灰调节PH值
&& 养殖水体的PH值是影响养殖鱼类摄食、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保持PH值的稳定是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手段。对PH值较低的养殖鱼塘,一般每半个月泼洒1次生石灰,用量为15~20公斤M亩,方法是将生石灰加水溶解后趁热全池均匀泼洒,晴天上午使用。泼洒生石灰可起到杀菌、消毒和改善水质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鱼类养殖池水的PH值应保持在7.0~8.5之间。
&& 六、使用生物制剂改良水质
&& 当水源水质较差或注水不便时,可使用活水宝、芽孢杆菌、光合细菌、EM菌液、底净宝等生物制剂,以增加溶氧,降低水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抑制病菌生长,改良水质和底质,增强免疫力,促进鱼类健康生长。生物制剂在分解有毒有害物质过程中需消耗水中的溶氧,故通常选择在晴天上午9:00~10:00使用,使用时应开启增氧设备或使用高效增氧剂。
七、科学投饵稳定水质
夏季是鱼类快速生长的季节,饲料投喂量较多,对水质影响很大,为了稳定水质,应把握科学投喂原则,以免造成水质污染。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类摄食等情况综合确定。天气晴好,水质清新,鱼类摄食旺盛时可适当多投,反之,则少投或不投。配合饲料以投下半小时内吃完为度;青饲料以当日吃完为宜。一般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次,上午9:00~10:00及下午2:00~3:00各投喂1次;青饲料每天投喂1~2次。要严格控制上午鱼类浮头时投喂和夜间投喂,以免造成病害。饵料要选择配方合理、营养全面、安全无害、粒径应与养殖鱼类的个体大小相匹配,并坚持&五定&原则,即定人、定时、定质、定量、定位投喂,以降低养殖成本,促进鱼类健康快速生长。为什么足球比赛都是安排在下午或晚上而没有安排在早上呢
为了让运动员达到最好的运动状态,更实在得反映出两队的实力,还有跟电视转播也有关系!
其他答案(共9个回答)
是生理上的问题吧~~~早上可能精神状态不好哦,呵呵……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西方人的生活习惯的问题咯。下午就不用说了,一般比赛都在下午!比如西班牙,由于是拉丁民...
8月20日22:00 2006年20岁以下世界青年女足锦标赛小组赛:中国队VS尼日利亚(直播) CCTV-522:55 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切尔西VS曼城(直播...
今晚有德甲比赛。中央五套直播。可能要晚点。
直播信号: CCTV78.2 星期四 00:00 奥运会男足 韩国vs加蓬奥运男足赛事``````` 时间```````````` 主队 比分 客队````` ...
答: 这是要留级的表现啊!9号的还有多少没生的啊!!
答: 我看足球比赛一般会选择这个和记娱乐【
】平台,网站稳定流畅,特别是这里的沙巴体育平台还可以看盘,参与投注哩。这是老牌游戏网站,有合法资质。...
答: 足球澳式足球(AustralianRulesFootball)为澳大利亚特有,澳大利亚澳式足球联盟(AFL)举行的比赛极受欢迎
答: 是啊 建议冷血动物要是问这类的问题 也要问关于足球的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农业科技(养殖业):常规鱼的养殖技术要点
文章来源:
德阳市科普资源网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访问次数:
<span class="WP_VisitCount" url="/_visitcountdisplay?siteId=33&type=3&articleId=
常规鱼的养殖技术要点
水产技师:李安辉
  水:有效调节和控制水质量是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的第一要领水是鱼类生活和生长的基础,故有&养好一池鱼,先管好一池水&的鱼颜。影响鱼类生长的主要水质因素包括水温、光照、透明度、溶解氧、PH、氨态氮、亚硝态氨、硫化氢、碱度、硬度、底混、有机物质等。
  池塘养殖对水的要求为&活、嫩、爽&。活一池水处以不断变化中,不幸、不滞死。每天上午水色应较淡,透明度大,PH较低:下午水色应浓一点。水沟浓、淡交替变化表明物质循环快。水华经条状或鱼鳞状为好,表明水质肥浓适中;水华支状,表明水质过肥。在下风处有油膜、具粘性、发泡等现象,应换水或加注新水。嫩&水色鲜嫩不老,表明易消化浮游植物多。如蓝藻等难消化种类大量繁殖,水色呈灰蓝或蓝绿色;浮游植物细胞衰老,会减低水的鲜嫩度,变成&老水&。爽&水质清爽,水而无浮膜,混浊度较小,透明度一般大于20&25厘米,水种溶氧量较高。
  调节和控制水质是池塘养殖管理经常性的工作。其措施主要有:1、选用良好的水源,水源以无污染的河水、湖水为好,故池塘应靠近江河或湖泊,井水经暴气、升温后也可以作为水源,每个鱼池应有独立的注、排水设备。2、池塘的清整和消毒,消除底泥,过厚的底泥易增加耗氧量、产生有毒物质。每隔1&2年应清除10&20厘米呈暗色的低泥,并经烈日暴晒。挖出的淤泥可以堆放池砍上作为青饲料的肥料。鲢、鳙、罗非鱼:底泥厚度在20&40厘米为宜,草、鲂、鲤、鲫鱼:底泥厚度在5&15厘米为宜。保持合理的水深,常规养殖池:面积平方米,水深2&2.5米;名特优单养池:面积平方米,水深一般1.5&2米。正确清塘,清塘药物以生石灰最好,但在碱性水体鱼池宜用漂白粉,养虾、蟹类的鱼池宜用茶粕。根据养殖及鱼病防治需要,使用集杀菌剂、杀螺剂、杀虫剂、除野杂鱼剂于一体的清塘药物将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使用集杀菌剂、杀螺剂、杀虫剂、除野杂鱼剂于一体的清塘药物将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3、适时换水或者加注新水,在高温季节,一般每10&15天需加水一次,在6&8月,需7&10天加注新水一次,加水时间应在晴天的下午3时之前进行。除了紧急救鱼外,严禁在阴雨天和傍晚加水。4、每月洒生石灰,使用生石灰的好处是提高池水钙离子含量和平衡能力、缓溃PH的变化,增加碱度、硬度;预防鱼病发生。施用量:水深l米,亩用15&20公斤。水质偏酸时应加大用量。 5、追施有机肥或无机肥,碱性鱼池或水质清瘦鱼池,因为浮游植物过少而造成天然缺氧。采取每隔10天追肥有机肥或无机肥的措施,选择下列两种方法:一是无机肥,尿毒每亩0.5&1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另加碳酸氢铵0.5&0.7公斤。二是有机肥与无机把的配合和适时使用,充分发挥肥效。有机肥应发酵,再泼洒。保持透明度30厘米左右,水色为豆绿色。6、控制大型浮游动物,鱼池中大型浮游动物过多池水变清、消耗溶解氧。方法为:一是养鳙鱼,二是用90%晶体池水溶解氧变化规律,合理使用增氧机的作用一是增氧,防止浮头、泛塘,二是有效改善水质、提高产量。开机时间:中午短、半夜长;凉爽短、闷热长;负债大、时间长,负债小、时间短。8、合理使用水质改良剂,一是生石灰,二是微生物制剂,有光合细菌、化能异养菌、芽孢杆菌和其他微生物制剂。具有独特光合作用能力,能直接消耗利用水种有机构、氨态氮。还可利用硫化氢,并可通过反硝化作用除去水中的亚硝态氮,从而改善水质、促进鱼类生长。三是水质改良剂,四是增氧剂双氧水、过氧化钙等;五是吸附剂沸石(每亩15&2 0公斤)活性炭(2&3公斤)可吸附氨态氮、亚硝态氮等有害物质;六是PH调节剂生石灰(每亩1 0&15公斤)、氢氧化钠等。
  种:1、选择理想的养殖品种,适合淡水养殖的水产品很多,主要推荐以下水产品:鲤;建鲤、颖鲤、散鳞镜锂、三杂交鲤、芙蓉鲤、锦鲤等。鲫:方正银鲫、异育银鲫、高背鲫、百花鲫、彭泽鲫、松浦银鲫、白鲫、湘云鲫、金鲫等。铟等:细鳞(斜颌)鲴、圆吻鲴等。罗非鱼类:泥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彩虹鲷(红罗非鱼)等。鲈类:加洲鲈、花鲈、尖吻鲈、大眼狮鲈、梭鲈等。其他名优鱼类:团头鲂、乌鳢、月鳢;黄鳝;泥鳅、鲥鱼;黄颡鱼;淡水白鲳;虹鳟、淡水鲨、青波、白甲、岩原鲤、雅鱼、鲟鱼等。2、鱼种的来源、规格和放养时间:鱼种规模,当年能养成商品鱼。放养时间,提早放养、提早开口摄食。放养方法选择睛暖天气中午前后进行,不在严寒、风雪天气进行,以免鱼种冻伤。3、合理放养。根据市场需求、池塘条件、鱼种来源以及肥料、饲料来源等,确定主养殖类和配养鱼类。密度:放足鱼种,合理密养,混:放养的鱼种要多品种、多规格,轮:轮捕轮放或一次放足、捕大留小,均衡上市,均衡上市,提高产量、加快资金周转、平衡鱼价。设计放养模式的原则:一是混养模式~主养1&2种鱼,适当搭配一些其它鱼类。混养鱼类:小规格鱼类,提供次年大规格鱼种,产量标准一每亩净产量500&1 000公斤,滤食性鱼类:吃食性鱼类=4:6,鲢:鳙3&5:1上:中:底层鱼=4-4.5:3&3.5:2.5&3,放养方式,老口小规格、仔口大规格,可减少放养量,发挥鱼种生产潜力,缩短养殖周期,鲫鱼、鲫鱼、团头鲂等不影响上市规格的前提下尽量多放,养殖一定数量的凶猛肉食性鱼类(如乌鳢、鲇、黄颡鱼等)控制小杂鱼类,提高放养殖类的生产速度,增强肉食性鱼类的产量。
  铒:1、投饵的计算:年投饵量,年投饵量=净产量&锥?舷凳??徊??(起捕个体重一鱼种个体重)&追叛?縺壮苫盥剩?胀抖?浚??菽昙苹?抖?亢驮碌陌俜直冉?屑扑悖?醒?扇&?旅刻斓钠骄???涎?陀谥醒??哂谇霸孪卵??卵?哂谥醒??日投饵料量的投饵率见正大鱼料使用说明书)。日投饵量=鱼体重&兹胀抖?驶虬疵看瓮段褂?0~80%的鱼吃饱为准。2、投二原则:对于水温要求在0&35度的温水性鱼类要按下面的规律投喂。对于热水鱼及冷水性鱼类,将在后面的内容中讲。
  看季节:中间(6&9月)量多(70一80%),两头量少(2 0-30%)水量大于10度,开食每次每亩投喂2-3公斤精饲料,水温大于1 5&20度,投喂嫩草,精饲料的投喂量为塘鱼总量的0.5&2%,水温大于21~25度精饲料的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4%,水温大于26&32度精饲料的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6%。看鱼:鱼活跃,食欲旺,抢食快,短时间内吃光,应增加投饵量;反之,需减少投饵量。鱼类发病季节应控制投喂量。定质一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饵料。及时捞出残饵一以免在水中腐败变质影响水质。定量一均匀投喂。每日投喂的饲料要在规定时间内基本吃完。不能忽多忽少,以避免鱼类因时饥时饱而影响消化吸收和发病。&匀&字当头,&匀&中求足、&匀&中求好。
  掌握投喂频率:在四川和重庆区域,配合饲料的投喂频率一般为:4月和11月每天2次(9:00、1 4:00时);5月和10月每天3次(9:0 0、1 2:0 0、1 5:00时);6-9月每天4次(8:3 0-9:00、11:00-12:00、1 3:30-1 4:00、15:00-16:00)。
  掌握人工投喂的节奏:慢一快一慢,少一多一少;在放养规模不整齐时,应强弱兼顾。3、摄食驯化:养成鱼类上浮摄食习惯,便于观察鱼类摄食、生长和健康状况。
  管:池塘日常管理应做到:1、勤巡塘,早(黎明)一检查有无浮头现象采取相应措施,中(午后)一检查鱼类活动和吃食情况,晚(傍晚)一检查全天吃食情况和有无残饵,半夜一天气异常时和炎热季节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一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救浮头和防止泛塘事故,注意观察水色变化和鱼类活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对策。2、保持清洁卫生,随时捞了池内残草、残饵、污物、死鱼,清除池边杂草,保持良好环境。3、调整投饵、施肥的种类和数量,根据季节、天气、气温、水质、鱼类生长和摄食情况确定投饵、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及时做好鱼病防治工作。4、保持适当的水位,及时注、排水;做好防早、防涝、防逃工作。5、合理使用鱼业机械,合理使用增氧机、水泵等,做好维修保养,注意用电安全。6、做好池塘管理记录一养鱼日记,鱼种放养和成鱼收获情况(日期、种类、尾数、规格、重量),每天投饵施肥的种类和数量,鱼类吃食和活动情况,水质管理措施,浮头和泛塘情况及采取的措施,发病情况、病害防治措施,死鱼情况(种类、数量、规格、)等,明确记录以上各项内容,以便统计分析,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并为以后的生产提供参考。
  防:水产养殖的病害具有发现迟、给药难、疗效差的特点。因此,水产养殖中更应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防病,谨慎用药。1、鱼类病害防治的一般措施一是改善水环境,应用生态系统观点,将生物、水、底池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运用各种措施,保持水体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按防病要求修建和改造养殖场。二是要求水源不带病原生物,也不含有毒物质。三是修建蓄水池,使养殖用水沉淀、消毒后进入鱼池;另要求不串池,以防发病鱼池池水将病原传播开。彻底清塘。包括清除淤泥、修整鱼池、使用各种环境改良剂。增强鱼体抗病力,选择不携带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的健康苗种及亲本;放养密度不能过高。因为密度过高、水质易变坏,使病原生物在鱼类个体之间的传播;合理投饵、施肥。肥源最好为发酵过的有机肥,慎用未经发酵的有机肥。夏季最好用无机肥,并掌握&及时、勤施&的原则;严格管理制度。要经常消除残渣剩饵,细心操作,并实行早、中、晚定时巡塘,认真观察养殖动物的活动和摄食情况。控制或者消灭病原生物,努力创造有于各种犹有益生物和饵料生物生存的环境,抑制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生存和发展,减少疾病的发生。使用药物对鱼体、食场和水体进行消毒,投喂药饵等对防治病害的发生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诊断鱼病的步骤与方法:掌握发病后鱼类的各种异常表现,如跳跃、狂游、旋转、呼吸困难、与水中固体物质摩擦、不吃食等。判断发病的缓急程度,确定是急性型痢疾还是慢性型疾病;急性型疾病一死亡率在短期内出现高峰;慢性型疾病一较长时间内死亡高峰不明显。检查患病机体,选择刚死或商活着的患病肌体进行检查;观察体表和体内的症状和检查各种大型病原体,确诊出疾病的类型。综合分析上面情况,对照鱼类常见病害认真分析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出疾病的类型。综合分析上面情况,对照鱼类常见病害认真分析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的措施除使用药外,还应包括环境改良剂的使用和不合理养殖技术及管理方法的改进。3、鱼病防治用药应注意的问题:注意新清塘药物的推广使用,注意药物之间的拮抗与协同作用,许多养殖品种对特定的药物敏感,应禁用。故使用药品时最好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注意药物的抗药性。长期单一使用一种药物,常出现最初用量少,以后用时增大而药效降低甚至无效的现象,这是病原体对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因此,在实际生产使用中,应交替使用同效的不同药物。鱼体浸洗应注意的一项,药物不应与容器存在反应;药物在水体内搅拌均匀;选择的药物不应对鱼有刺激性;浸洗时间应根据水温、种类、鱼的健康状况、放养密度等灵活掌握。一旦发现鱼有挣扎、浮头等,应迅速捞出并放入清水中。口服药物应注意的事项,预防时剂量可以小些,治疗时应加大;经常使用同一种口服药,易产生抗药性,所以需注意预防药物与治疗药物交替使用;预防时,按正常投铒量;鱼类发病要投药物时建议将投饵量减少到正常时的50&60%;第一天加倍用药,第二天至第五天改为一半用药量;口服药物一定坚持一个疗程,一般很少一次能解决问题。提高药物泼洒效果的建议,选择泼洒药物应是用量小、效力强、环境污染、对水体及水生生称毒害小的品种;泼洒药物要稀释均匀,池塘周边、增氧机边可以多泼。泌洒药物应在上风口若悬河处泼洒,保证上、下风口的药量的均匀性;泼酒药物时先停1&2餐,如需投饵,应先投饵,后泼洒药物;药物属于化学物质,与水体PH值、水质非瘦、水温高低及鱼体病情严重与否关系很大,所以药物实际使用浓度应有变动的幅度;施药的一般顺序为杀虫药在先,杀菌药在后,但有时根据情况灵活掌握;要注意药物之间的拮抗与协同作用。注意不同药物的施药时间:杀虫药:一般选择在太阳刚出来时、下午太阳落山后或傍晚投饵1&2小时后,杀菌药:一般在白天上午施用,光易分解的药物:如含碘类、二氧化氯类,应在太阳落山后下药为好;施药后应开增氧机,以利均匀。天气不好时,如闷热天、阴雨天最好不用治疗药物特别是杀藻剂,以免藻类死亡;用药后开始几小时要观察鱼的活动,若有浮头、靠边等异常现象,应尽快换水;如中毒请用药来解毒;鱼重症时,往往有少部分鱼已接近死亡,再加上药物刺激,有时在用药第二、三天比用药前多杀死一点,是正常现象。使用微生物制剂应注意的事项,使用无所谓制剂时要与化学杀虫药、杀菌药间隔三天以上;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时,采用先激活后使用的方法效果更好。即每10公斤枯草芽孢杆菌加红糖1斤,加水后浸泡2&3小时,并充氧,选择晴天上午溶解氧充足条件下泼洒。
  改:提高池塘养殖效益的核心措施为&&六改&&,即:1、改善放冬捕为常年轮捕轮放,方法是一次放足、捕大留小:多次放养、捕大补小。2、改单一鱼为综合养殖,方法是鱼一猪,每亩猪4&5头,每亩产肥水鱼200&500公斤;鱼一鸭,每亩喂鸭100&200只,每亩产肥水鱼200&400公斤;鱼一草,每亩鱼塘种草0.3亩,每亩产草鱼、鲂4 00&500公斤。3、改单养成鱼为成鱼池套养鱼种,降本增效,主养鲢、鳙:亩套团头鲂夏花尾,每亩获3.5&4寸冬片500&1200尾。主养青鱼、草鱼:亩套5寸左右新口青鱼80-120尾,年底可长至0.5公斤左右并作为来年大规格鱼种。4、改只养常规鱼为养常规优质鱼,亩套3&5厘米加州鲈30-40尾,增产15&20公斤加州鲈。亩套3&5厘米黄颡鱼100&150尾,增产5&10公斤黄颡鱼。亩套7&10厘米大口鲇30&50尾,增产40&90公斤大口鲇。
  5、改主养常规鱼为主养优质鱼。6、改发病才治为预防为主。(黄颡鱼、斑点叉尾回、淡水鲨针、翘嘴红白、加州舻鱼、青波、彩虹鲷、雅鱼)等优质鱼的养殖技术另作介绍。
  常见鱼病的病状及治疗方法:1、草鱼出血病:病原是草鱼呼肠孤病毒。危害草鱼、青鱼的鱼种,在温25度以上充行。症状是体表、肌肉或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地出现斑点片状出血,严重时肌肉全部发红,鳃出或苍白色,有时有腹水,肠道空血、糜烂、无食物。防治是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很难治疗。预防方法(1)、注射疫苗;(2)、苗种放养前用药消毒;(3)、平时用抗菌素、抗生素及中草药进行投喂。2、细菌性败血症: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河弧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危害鲫鱼、鳊鱼、鲂、鲢、鲮等,水温9&36度时暴发流行。症状是体内外广泛充血和出血,部分个本眼球突出,腹部膨大,有腹水,肝脾、肾肿大。预防方法是首先应清除过多淤泥及用清塘净彻底清塘;其次在发病季节搞好管理,经常采用生石灰水或含氯消毒剂如克菌灵、克毒灵等消毒,每月两次。3、肠炎病:病原是嗜水气单胞杆菌。危害草鱼、青鱼,其他吃食性鱼类在投饵不当时也可能发生。流行于3&10月。症状是发病初期鱼头部的色素逐渐加深直到呈黑色,离群缓慢独游,腹部膨大,鳞片易脱落,肛门及肠管充血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或脓血流出。防治是做好&四定&投饵,不投喂变质饲料,食肠经常消毒等。若病情较重,以克毒灵与杀毒灵交替使用效果为好;内腹大蒜+鱼康宁+肝肠宝。4、赤皮病:病原是荧光假单胞细菌。危害草鱼、青鱼,终年可见。症状是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鳍基部充血,鳍末端腐料。防治:小心操作,不使鱼体表受伤;鱼种下塘前用高效消毒剂消毒;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做好池塘消毒工作,每半月用一次克菌灵或溴氯海因。治疗时外用克菌灵或克毒灵或溴氯海因,内服抗菌消炎药。5、烂鳃病:病原是柱状嗜纤维杆菌。危害是青鱼、草鱼为主,鲢、鳙、鲤等鱼也有感染。终年可见,4&11月流行,6月和9月为发病高峰期。症状是病鱼体色发黑,呼吸困难。终年可见,4月&11月流行,6月和9月为发病高峰期。症状是病鱼体色发黑,呼吸困难,鳃部粘液增多并附着污染物,鳃丝肿胀,严重时鳃丝腐烂,软骨外露,鳃盖内表皮腐烂后形成&开天窗&。防治以预防为主,一是常调节水质,不施未发酵的粪肥;二是高温季节要坚持持勤换水,若换水较困难可以经常使用益池保以改善水质;三是鱼种下塘前用威力碘毒。治疗时外用克菌灵或克毒灵或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同时内服抗菌消炎灵或鱼康宁。草鱼的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往往相伴发生,通称草鱼&三病&,若治疗不及时,后果严重,所以养殖草鱼的池塘更要做清塘、消毒以及精心管理工作,以预防为主,防病于未然。一旦发病,要及时治疗。6、打印病: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危害鲢、鳙鱼种及成鱼,同池的草鱼也有轻度感染。四季都有发生,以夏、秋两季常见。症状是在尾鳍或肛门两侧出现圆形的红斑。随着病情的加重,病灶处鳞片脱落,表皮腐烂。防治是防止鱼体受伤,注意池水清洁。治疗外用克毒灵或克菌灵或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等,内服抗菌消炎灵或鱼康宁。若为亲鱼,应在病灶外涂抹消炎药膏。7、溃烂病: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的嗜水严种。主要危害鲤鱼、鲫鱼等。常年均可发生,4&10月流行。病状病形状不规则,病灶烂处鳞片脱落,表皮发炎溃烂,严重时烂股肉和骨骼,防治方法与打印并相同。8、烂尾病: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等多种细菌。危害青鱼、草鱼等,4&10月流行。病状是病鱼尾鳍及尾柄的表皮与肌肉的充血腐烂、严重时骨骼外露。防治:细心操作,防止鱼体受伤;鱼种投放前用威力碘或克菌灵或克菌灵或克毒灵等消毒。治疗方法同打印病。9、竖鳞病:病原是嗜水气单细菌。然害鲤鱼、鲫鱼等渗出液,鳞片外向张开,体表粗糙,有时其鳍其充血,鳍膜间有关透明液体。防治:在鱼种投放前做好消毒工作。治疗方法同打印病。1 0、白云病:病原是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等。鲤鱼、鲫鱼,一般冬、春季节流行,水温11&14度为高峰;感染迅速,传染广,死亡率高。主发于网箱养鲤和流水越冬池。症状是体表有许多点状或斑块状白色粘液物形成一层浆状的白色薄膜,覆盖在鱼体头部、背部及尾鳝部。严重时出现竖鳞或鳞片脱落,鳞片基部出血,腹部膨大,有腹水,肛门红肿。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呼吸困难。治疗:做好鱼种的消毒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尽量缩短越冬停食期,以增强鱼体的抵抗力。治疗时外用克毒灵或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等,同时内服抗菌消炎灵或鱼康宁。11、疖疮病:病原是嗜水气单胞细菌。危害鲤鱼、鲫鱼。常年可见,夏秋严重。症状:病灶处鳞片覆盖完好,皮下肌肉隆起,手摸有浮肿感,切开病烂有血脓流出。防治方法是避免鱼体受伤,保持水质清洁,做好鱼种下塘前的消毒工作。治疗时外用克菌灵或病毒净或杀毒灵等。内服抗菌消炎灵+复方中草药或肝肠宝。12、斑点叉尾回腐皮病:病原是柱状纤维粘细菌。危害又尾回,全年可见,夏秋较严重。症状是休一月及鳍部出现充血腐烂,开始出白色斑块,随后皮肤腐烂,部分鱼出现蛀鳍。防治方法是避免鱼体受伤,保持水质清洁,做好鱼种下塘前的消毒工作。治疗时外用克菌灵或病毒净或杀毒灵等。内服抗菌消炎药。13、水霉病:病原是水霉或绵霉感染伤水。危害养殖鱼类均可发生。发病季节主要在早春、晚冬、15&20度时较为严重。鱼孵可感染。症状是体表或卵的表面长有成团的灰白色絮状物。防治是细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在拉网或运输后,用威力碘浸洗鱼体;做好水体的消毒工作。治疗方法用克毒灵或者克菌灵。14、鳃霉病:病原是鳃霉。危害鲮、鳙、草鱼、鲫鱼等。没有彻底清塘和施效未经发酵的肥料,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池塘易发生。流行季节为5&10月。横直是病鱼呼吸困难,鳃上粘液增加,有出血、淤血和缺损斑块,严重时整个鳃呈青灰色。防治是对发病后的鱼应立即更换池水,同时施放生石灰或克毒灵或克菌灵或溴氯海因等,用病毒净效果更好。15、车轮虫病:病原是车轮虫。危害各种海、淡水鱼,终年发生,多见于5&8月。症状是体表粘液增多,鳃组织腐烂,鱼体发黑。有时苗种出现&&白头白嘴&&现象或成群绕池狂游,需镜检确诊。防治方法是全池遍洒克虫粉剂或优马林或驱虫散,或用浚冲双克+硫酸铜,也可使用苦楝树叶煮法全池泌洒,第二天于用氯海因或克毒灵或克菌灵等消毒。16、小瓜虫病:病原多子小瓜虫寄生于鱼的体表、鳍和鳃上。危害草、青、鲢、鳙、鲤、鲫鱼、淡水白鲳、罗非鱼等。主要在初冬及春季易感染,水温15&25度较易流行。症状是虫体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病鱼的体表、鳍条和鳃布满白色占状胞襄。严重感染时,病灶部分组织增生,分泌大量粘液,形成一层白色基膜覆盖于病灶表面。用针挑破白点可见球形虫体,镜检可确诊。防治方法用生石灰或清塘净清塘消毒,掌握合理的饲料密度并加强饲养管理。发病后用优马林或鱼虫清全池遍洒,非食用鱼可以用硝酸亚汞或醋酸亚汞药浴。为避免细菌感染,外用克毒灵或杀毒灵消毒,内服抗菌消炎灵。17、泡虫病:病原是圆形碘泡虫。危害鲤鱼、鲫鱼,夏秋季节较流行。症状是病鱼头部、鳍和鳃上有很多大小不一的乳白色胞襄。防治方法现在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用清塘净或生石灰氮彻底清塘;在冬季放养前用石灰氮溶液浸洗;流行季节用克孢灵或灭孢灵或鱼虫杀星全池遍洒,每半月一次;内服威力碘或克虫灵,连用3&7天。18、指环虫病:病原是指环虫。危害草、鲢、鳙、鲈、鳜、罗非鱼、金鱼等,春末秋初流行。病状是指环虫寄生在鱼体表和鳃上,破坏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鳃瓣浮种,灰白色。夏花阶段鳃盖张开,鱼体发黑。防治可用清塘净或生石灰清塘;平时可以内服克虫灵。防治时全池泼洒,隔天泼洒克毒灵或克菌灵或溴氯海因。19、三代虫病:病原是三代虫。危害一般养殖品种均或以寄生,主要流行春末、秋初。症状是病鱼鳃和皮肤上有大量粘液,呼吸困难。大量寄生时鳃盖张开。防治方法与指环虫相同。20、槽绦虫病:病原是九江头槽绦虫、马口头槽绦虫寄生存鱼的肠道中。危害草、青、鲢、鳙、鲮、团头鲂、鲫鱼等,全年均可发生,10厘米以上草鱼鱼种较严重。症状是病鱼瘦弱,体色发黑,不摄食。前肠因大量寄生虫而膨胀,严重时肠壁穿孔,剪开肠管可见白色虫体。防治是彻底清塘,使用清塘净效果最好。治疗时外用鱼虫杀星,内服克虫灵。21、鳍子宫线虫病:病原是鳍子宫线中的雌虫。危害鲤鱼、鲫鱼等,主要在春季流行。症状是在鲤鱼的鳞片下、鲫鱼和乌鳢的鳍条组织内、黄颡鱼的眼窝中有大型虫体,寄生部们充血发火。防治是大鱼用碘酒涂抹患处,用鱼虫杀星全池泼洒,同时内服克虫灵。22、棘头虫病:病原是棘头虫。危害鲤鱼、草鱼等,无明显流行季节。症状是病鱼瘦弱,体色发黑,常浮于水表面,不摄食;前腹部膨大如球,剖开腹部,肉眼可见血色虫体,严重时虫体堵塞肠道,使鱼失去平衡,并在水中翻动打转,直至死亡。治疗方法同嗜子宫线虫病。23、打粉病:病原是淀粉卵甲藻。危害草鱼、青鱼、鲢、鳙、鲤等,春末、秋初在偏酸性水本中易发生。症状是病鱼体表粘液增多,背鳍、尾鳍及背部先后出现小白点,逐渐蔓延至尾柄、身体两侧头部和鳃部。粗看与小瓜虫相似,但白点之间有充血的红色斑点,尤以尾柄处明显。严重时身体上的白点个个相连,重叠成片,体表全部成为白色,似果上一层白粉,所以叫打粉病。防治方法是常常用生石灰调整水质,使水体保持微碱性。发病时以施用生石灰调节水体的酸碱性为主,调节水质后使用克藻安。24、鲺病:病原是日本鱼鲺。危害青、草、鲢、鳙、鲮、鲤鱼等,4&12月流行。症状:肉眼可见体表虫体。病鱼极度不安,群集水面跳跃急游行动,严重影响食欲,常引起细菌的继发性感染。防治:内服或克虫灵预防。治疗时外用鱼虫杀星。25、泛塘:病原是缺氧。防治:加注新水或开增机,或使用速效增氧剂、双氧水等增氧。26、锚头蚤病:病原是多态锚头蚤病。危害草鱼、鲢、鳙、团头鲂、鲤鱼、鲫鱼、泥鳅等,全年可见,水温15&33度时严重。症状:病鱼体表或口腔处可见大型虫体,寄生处充血发红,烦躁不安,食欲不旺,继而鱼体消瘦。防治:内服大中华蚤危害1龄以上草鱼,同池鲢、鳙不感染,5&10月流德。鲢中华蚤危害2龄以上鲢、鳙和草鱼5&9月流行。症状:病鱼烦躁不安,大量寄生时鳃丝末端膨大、发白;肉眼可见鳃瓣边挂满白色蛆样虫体,又叫&鳃咀病&,常并发烂鳃病。寄生鲢、鳙鱼时,鱼体消瘦,在水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常露出水面,故又名&弄水病&;剪开鳃盖,明显可见白色蛆样虫体。防治:采用隔年轮养的方法预防。治疗时外用鱼虫杀星,一次性泼洒可以持续30天以上,是一般杀虫药物维持时间的2&4倍。
单位地址: 德阳市长江西路一段12号 邮政编码:618000
制作维护:德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号 最佳分辨率
纲要办: ( E-mail:
Copyright&月月鸟设计,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访问次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池水ph值的范围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