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三理科的,喜欢做题不习惯背书,怎么办

  说了这么多,可以总结一下:  1、背诵、记忆、刷题、应试、理解、现实运用,这些并不矛盾。背诵和刷题是手段,记忆和应试是效果,理解和现实运用是目的。  2、背诵在前,刷题在后。没有背诵,刷题的记忆效果就打折扣;先背牢基础,刷题效果才能更好体现。实际上,没有背诵基础的刷题,可能仅是记答题过程(更无法举一反三了)。  3、刷题对于应试有特殊效果。我总结过,记得在老唐贴里。但是,刷题对于知识现实运用负面效果更大。因为,现实中没现成的题可刷。能做现成题的解法能力,不能算知识的真正理解。而背诵基础,却对现实情况转化为知识问题有帮助(概念、定义、一般方法,与现实对接更紧密)。大学时,对于知识的理解最好不要刷题。  4、还有一个理解分歧。背诵指记住并大声说出来,记牢后刷题效率更高。通过刷题记忆了基础知识点,其实是默背,在刷题时要同时解决解题运用和记忆两件事,效率不确定。假设其它情况相同(比如刷题数量一样),复述肯定比默记的记忆效果好,不容易遗忘。想想疯狂英语,想想童子功背诵过的那些东西,再想想刷出来的那些知识是否不用就忘。  5、再说一遍,中学的知识理解,其实是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记忆。一样是各自背清楚了,然后记忆相互之间的关系。单个的概念与定义都搞不清,又如何知道相互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呢?背公式是最典型的关系记忆。  6、先背下基础,包括独立知识点和关系记忆,然后刷题,是最一般的应试路径。背诵不是不刷,而是做好准备再刷。  此坛有个示范,就是老唐对女儿的辅导(现在处于背基础与开刷之间),一年后的结果让我们拭目以待。祝福!
  理科,要的就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用学习文科的方法来学习理科,LZ不管你是不是狗屁的教授,这不是误人子弟吗?去尼码的死记硬背
  这个道理与现实共通。举例:比如练武术,先扎马步,练身体,然后学套路,最后上场评分。如果认为在套路练习中也能练基础练身体,只练套路,最后结果就是业余与专业的区别。足球也是如此,不练基础上场就踢,也能练身体练脚法练技战术,但是,还是业余。成年后,就算有专业辅导,不回头练基础,依然是业余球员。  这点上了大学更清楚,老师解题能力未必比好学生强,但是,对于基础概念、定义、公式意义、现实运用方面,却远远强于学生。老师授课时,天天在背。
  这个LZ实在无法言喻。基本上属于老中医卖中药治癌症是一样的招数:患者死了,反正是绝症,患者有好转,那医术就吹上天,当然,还得同时用正常的治疗手段了,中西医结合嘛。
  少一点想当然,少一点非此即彼,多一点对现实的思考,对自己大脑有帮助。  有位网友说的很好,文科看似只要背,其实要加强理解与做题;理科看似做题是指向,其实要加强背诵基础。那些理科学不下去,要转文科的学生,究竟是不会做题的表面现象原因,还是因为背不下记不住甚至排斥抽象语言?这是每个家长需要细致观察的。数学也是语言,阅读习惯与自然语言不同,那些觉得自己学不进数学的文科生,究竟是自己阅读习惯改不了,还是智商不够?这也是需要自己去体会思考的。  人的第二信号系统,就是个条件反射系统。不靠不断强化,还有其它捷径?此坛比以前有进步,体现在,现在是在背诵与刷题,同为学习手段之间的争论了。而以前,是在空洞无物扯淡“素质”“能力”的想象与不断学习、复习、强化手段之间的争论。
  马克  
  有意思  
  背个毛,坑家长,坑学生,不理解就去多理解,死记硬背下次还错,数理化背了能提高2分?
  @崖畔老榆   作者用词可能有些误导。“背诵”给人的感觉就是硬背。主要用于内在逻辑推理性不强,缺乏必然性的东西。例如古诗词,古人用词很优美,很恰当,却没有必然性。也就是说,在某名句里,可以用这个词,也可以用那个词都能说得通。至少在理论上如此。  而数理化的东西,定律啊,公式啊什么的,都从最基本的定律,最基本的等式推导而来,逻辑性很强,而且有必然性。也就是说,朝某个方向推导,必然得到现存的那种结论。所以很多人主张文科的东西硬背,而理科的东西主要靠理解。理解了,几乎不用刻意去背,就能很深刻地记住,而且才能灵活运用。如果没有理解,而是死记硬背的话,不但事半功倍,而且也很难灵活运用。照LZ所说,天资不是很聪慧的孩子,更加缺乏天才的类似于过目不忘之类的能力,更应该尽量通过理解记忆。  我自己就是学理科的(化学)。2001年大学毕业至今13年了。期间从来没有从事过专业工作。但是我到现在很多物理化学的定律,公式任然记忆的很清楚。这就是理解记忆的好处。我相信,如果死记硬背的话,10多年不用,当初记的再牢的东西也忘记的差不多了。
  马可乐!
  数理化背多了,顶多拿几个选择分,还是要多做题,在做题中更容易记住公式概念。
  最经典的
理科狗路过
  本月中旬Game2即将上架绿色傲剑,注册游戏送礼包,进群()送礼包,让你分分钟超越其他人。还在等什么赶紧参与进来哦!  
  呵呵,不断有人,用怎样背,去反对背。就如同,还有人,用怎样尝试,去反对不断尝试。白马能反对马吗?  可惜,来反对的人,都无法举出一个中学“理解”的具体事例,来反对背诵。我辛苦一下,用个事例说说:  动量P=MV。这是动量的定义,你背不背?大声说出来背和心里默记,哪个记忆效果好?  不知道P表示动量,它的定义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你还能做关于动量定理的题?P指动量,M指质量,V指速度,有人说这是理解,它和背有何区别?  冲量I=Ft。这是冲量的定义。同上  两者关系是什么呢?动量变化量=冲量。这就是动量定理:P1-P2=I。  现在问:你准备背下它,还是准备不记住,每次做题时推导它?  我来推导一下:根据F=ma(牛顿第二定律)  代入V1-V2=at,这个式子你准备背下,还是看一眼就能理解这是个经验归纳?  整理得:MV1-MV2=Ft  背下了前面两个定义不?  P=MV和I=Ft  动量公式获得:P1-P2=I  有人说,记住了这个推导过程,就叫理解。不记推导过程,只记动量公式,就叫背诵。我说这是扯淡,无非是想说自己更高明。中学时,这个推导只可能是背下来的,否则,一个孩子没有对物理学的常年思考,怎么知道要把牛二代入一个简化的运动学方程?  完整背下来,当然比单个背下来,记忆效率高,解题运用效果好。但是,这不就好比,语文中,背文章的指责背字典的吗?再说了,主楼是在说背字典吗?
  从单个背,到整体背,到相互关系背,到与题目之间的关系背,这就是大学之前通识教育的主线。别把自己想太高了。真理解和在现实中运用,要继续学习和训练强化的路还长着呢。除非你以为高考是学习终点。
  这样的讨论狠有必要。
  思考下  
  老榆:谢谢你了,你为我专门开的帖子,我已经回复不了了,就在这和你道谢。你说的和我想的是一致的,只是落实到我儿身上就要打折扣了。因为首先我和他爸水平没你高,俩孩子水平肯定也不一样,还有就是我们没有时间。每天到家整完饭已是8点多了,最多看他3个小时,其他时间他肯定是不自觉的。现在暑假白天在家就是游戏、睡觉和打球,就等着晚上回来我们打理他。这几天晚上都困得不得了,白天他玩的太累了,也只能让他睡了。但是你教我的方法我都记住了,也在部分落实了。我准备这个暑假语文该背的成语、错别字、拼音、古诗词背了,把基础题部分码好了。还有英语,我准备把你给的新概念让他自己白天看,希望他能自觉些。还有钱生也给过我建议的,再一次感谢!谢谢你们了!等孩子开学后,我再给你汇报他的学习情况,希望能给你带来好的消息。
  @崖畔老榆 谢谢!先收藏了!
  回复第218楼,@质量与密度  老榆:谢谢你了,你为我专门开的帖子,我已经回复不了了,就在这和你道谢。你说的和我想的是一致的,只是落实到我儿身上就要打折扣了。因为首先我和他爸水平没你高,俩孩子水平肯定也不一样,还有就是我们没有时间。每天到家整完饭已是8点多了,最多看他3个小时,其他时间他肯定是不自觉的。现在暑假白天在家就是游戏、睡觉和打球,就等着晚上回来我们打理他。这几天晚上都困得不得了,白天他玩的太累了,也只能让他睡了。但是你教我的方法我都记住了,也在部分落实了。我准备这个暑假语文该背的成语、错别字、拼音、古诗词背了,把基础题部分码好了。还有英语,我准备把你给的新概念让他自己白天看,希望他能自觉些。还有钱生也给过我建议的,再一次感谢!谢谢你们了!等孩子开学后,我再给你汇报他的学习情况,希望能给你带来好的消息。  --------------------------  请告诉孩子,不要打游戏。要自我控制。  
  马克以后用  
  mark  
  @崖畔老榆
15:18:00  作者:等待中 时间: 10:32:00   物理怎么背?   比如:.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⑴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⑵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⑶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⑷在两极点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在地球上其他位置时,重力不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  —————————————————  这些东西你不理解,背了也白搭,理解了根本不用背,我今年都36了,多少年都沒看过物理了,早忘了,但你贴的东西我看了后立马就明白了,我能给你说考场上公式忘了我会重新推出来吗?理科靠背是瞎搞笑  
  先收藏,慢慢看。我当年学业的失败,就是基础知识的不扎实和性格的原因。小学初中在农村,竞争力小,随便混混就是前几名。加之家庭条件相对较好,形成了孤芳自赏的性格。考入市里的重点高中后,才发现无论任何方面都是天外有天,失去了以前的优越感,产生了自卑,加上初中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非常吃力。高中成绩一塌糊涂。说到这里,有的父母说教育从娃娃抓起,现在幼儿园都在学小学的东西了,算术,英语,拼音都在学。想请教下楼主老师怎么看?我迷茫中,诚心请教。  
  有争议的话题,刘敏  
  厉害  
11:46:00  呵呵,不断有人,用怎样背,去反对背。就如同,还有人,用怎样尝试,去反对不断尝试。白马能反对马吗?   可惜,来反对的人,都无法举出一个中学“理解”的具体事例,来反对背诵。我辛苦一下,用个事例说说:   动量P=MV。这是动量的定义,你背不背?大声说出来背和心里默记,哪个记忆效果好?   不知道P表示动量,它的定义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你还能做关于动量定理的题?P指动量,M指质量,V  —————————————————  这些都不理解,你还学啥物理啊,高中物理和大学普通物理在理论上深度是一样的,只是大学物理引入了微积分等新的数学方法。  
  逛天涯,发现这么个奇葩帖子,竟然还有背数理化的。。。怪不得中国出庸才,全是些傻逼在教育孩子。本人高中物理奥赛曾经得过复赛全省第一,化学奥赛初赛全市第一,对数理化的学习还是有点心得,我谈谈我的看法。  理科看中的是理解能力,而不是背诵能力,就拿高中物理来讲,力学以及电动理论里面,绝大部分其实可以用牛顿三大定律来解释,这三大定律非常好记,但是高中物理难点恰恰在力学,特别是功能转化,对牛顿力学理解越深,才能在力学中走的越远,要知道当初牛顿力学提出后,人们觉得牛顿已经发现了所有的物理规律,因为世间一切运动皆可由其解释,这是古典力学的高峰。高中物理没有跳出古典力学的范畴,但真正学懂牛顿力学的非常少,特别是在复杂的、变向、带加速度的运动体系中,很多人搞不明白,找不出计算等式,就是因为对物理过程、对力学的理解还停留在楼主提倡的背诵阶段。  至于楼主所说的状元认为数理化学习就是反复与熟悉,这简直是个误解。还是那句话,理科最重要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当状元的,对数字和理科的理解能力是很强的,你自己一个庸才,拿人家的话当做背书的理由,这尼玛不是搞笑嘛。印度数学家拉马努金就是个例子,这人根本没学过数学,当然也不可能背过楼主所谓的定律,但不影响人家成为大数学家,理科最重要的是对数字以及规律的理解。在大学,有些人天天埋头背数学,还是不会做高数题,考试不及格,有些人平时不上课,考前花了几个小时,将高数看了一遍,能考80多,这尼玛差距根本用背书解释不了。  我劝楼主,你这一套还是收起吧,庸才就是庸才,背几条定律也不可能成为天才。
  老师的帖一定要记号
  放假前,老师通知暑假里有场报告《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请来一个外国诺奖获得者现身说法。我心想,这种励志教育么是我家小子最需要的了,特意报了名。  结果小子听罢大呼上当,说老师是个标题党。因为他没有什么令人敬佩或是感动的地方。  他叫布鲁斯,爸爸妈妈一个英国人一个德国人。9岁那年,同学知道他怕蟑螂,捉了只放他书包,后来他发现了那只已经被压扁了的死蟑螂,观察了一分多钟,鼓起勇气把它扔了,后来就再也不怕蟑螂了,再后来他就喜欢上了生物学。同学们都去Play football(孩子说应该是指橄榄球),但他不去,他专注于他的生物学了,于是被当成了异类。后来他因此得了个奖,他很高兴,觉得很值得。他看到美国,很多人得了病,却无法得到及时治疗,要么要很多钱,要么要等很长时间,于是他就想通过研究发明合适的医药,让人们都能得到便捷有效的医疗。后来有一天,同事发给他一个短信,说他得诺奖了,他还以为一定是同事在开玩笑。  插一段题外话,孩子说无锡电视台的人真没素质,采访完了,又不走,在那儿不停讲话,现场唯一一个手机响就是他们的,好多地方本来就听不大懂,被他们一吵就更没听清,,,作为大人,确实应该汗一个。  孩子说,老师是标题党,是真的吗?  我倒是觉得,学习本来就应该像这个布鲁斯一样,没有考试,没有应试,没有背书!只有热爱,只有理想,只有钻研。
  记号留着自己娃娃看!  
  考试和应试,只是选拔的需要,不是学习的需要,别搞混了,虽然我们都逃不去应试的网,但作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若是分不清这个,把真正的精英淘汰了,却把一般般的人当宝贝,岂不悲哀!
  麦考密克秘密看
  作者:@纯心捣乱 时间: 22:40:00  对了,贝勒兄,您充满悲情地说别人欺负您这个考生家长了,您如何如何对考生心焦,可我看到同一时间内,您在我的贴子里骂T生,到道桑的贴子里说转基因,玩的那叫一个爽。如果您需要证据,我是可以提供的,不信的可以查贝勒那段时间的回复。  有人说,您根本不是那位考的父母,我满好奇的,您到底是考生的什么人啊?真的不是父母吗?   ——————————————————  私生子
  其实,论坛上,真站在帮助孩子,帮助别人角度上,尽心尽力发帖写回复的,大家都可以看到。只是站在自己角度来论坛休闲娱乐,说话总是离此坛主题万里的,大家也可以看到。  建设这个论坛的根基,是服务于孩子和家庭教育,而不是什么流量和人气。这是为论坛而论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从那些陌生的,以前从不发言的家长们,对楼主表示的感谢中,能看到闲人看客嘴皮喧闹下的真实。
  其实理科说白了也是背诵,其实很多人不会做题都是因为连G=mg都不会,他能算出来重力?如果你不知道重力受力分析是垂直向下的,你怎么进行受力分析?  
  回复第228楼,@复活的肥皂  逛天涯,发现这么个奇葩帖子,竟然还有背数理化的。。。怪不得中国出庸才,全是些傻逼在教育孩子。本人高中物理奥赛曾经得过复赛全省第一,化学奥赛初赛全市第一,对数理化的学习还是有点心得,我谈谈我的看法。   理科看中的是理解能力,而不是背诵能力,就拿高中物理来讲,力学以及电动理论里面,绝大部分其实可以用牛顿三大定律来解释,这三大定律非常好记,但是高中物理难点恰恰在力学,特别是功能转化,对牛顿力学理解越深,才能在力学中走的越远,要知道当初牛顿力学提出后,人们觉得牛顿已经发现了所有的物理规律,因为世间一切运动皆可由其解释,这是古典力学的高峰。高中物理没有跳出古典力学的范畴,但真正学懂牛顿力学的非常少,特别是在复杂的、变向、带加速度的运动体系中,很多人搞不明白,找不出计算等式,就是因为对物理过程、对力学的理解还停留在楼主提倡的背诵阶段。   至于楼主所说的状元认为数理化学习就是反复与熟...  --------------------------  学习不光是理解,还需要部分背诵,高手两者都要兼顾,确切地说是理解上背诵。  部分公式确实可以快速推出,一些基本公式还是需要乱熟于胸。  高考试题量很大,时间紧什么都推,不现实的。  
  回复第214楼,@T生  呵呵,不断有人,用怎样背,去反对背。就如同,还有人,用怎样尝试,去反对不断尝试。白马能反对马吗?   可惜,来反对的人,都无法举出一个中学“理解”的具体事例,来反对背诵。我辛苦一下,用个事例说说:   动量P=MV。这是动量的定义,你背不背?大声说出来背和心里默记,哪个记忆效果好?   不知道P表示动量,它的定义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你还能做关于动量定理的题?P指动量,M指质量,V指速度,有人说这是理解,它和背有何区别?   冲量I=Ft。这是冲量的定义。同上   两者关系是什么呢?动量变化量=冲量。这就是动量定理:P1-P2=I。   现在问:你准备背下它,还是准备不记住,每次做题时推导它?   我来推导一下:根据F=ma(牛顿第二定律)   代入V1-V2=at,这个式子你准备背下,还是看一眼就能理解这是个经验归纳?   整理得:MV1-MV2=...  --------------------------  同意的,学习我觉得该这样。  
  不刷题什么都是免谈
  @爱啦金秀贤 240楼
18:52  不刷题什么都是免谈  ------------------------------  不过刷题也是有方法的。特别是看不进去书的时候,刷题很有用。爪机不方便,不多说
  马克  
  先顶再看  
  楼主受教了,以后给孩子看。
  做个记号先。要用到还得十几年。。。
  家有马上上高三的孩子,做个记号慢慢看。  
  背数学?物理?  我从没想过靠背的人能得高分。  我的情况跟上面的某位朋友差不多,在学习数学物理的时候都是理解了就记住了,考试的时候不记得自己推导一下公式就行了。  我觉得LZ说的方法很蠢,绝对不可行!!
  做为一个理科和文科两极分化严重的人,我就想问下政治历史是怎么背的啊.....  
  个体差异放大了如各类动物的差异:狗狗教法,猴猴教法,猪猪学习法。  楼主与大家都没有说错,但都是因为自己及子女相似于某类并针对于这类的经验总结,有时会因为自己与子女或学生不从属于一类产生的学习方法不一产生困惑,烦恼。  本人也是失败者,以自己的经验以为如我学习就行了,小学放养,初中认为考个高中会吃个晚饭那么简单,随便考就可以轻松考上,也不管,但其实子不是我。本人小时学习不好,留级过,到4年级有点开悟,然后不动,到初二下半年小悟,25岁开悟,基本各类可以惯通。高中前渎书不看书,初二开始听到耳朵就明白,基本不做作业,外语根本记不住,零分差不多,因为有选择提,中考8分半。高中很少做作业,就是看教课书,反复看,自己认为比老师理解透彻。成绩吗中下,但大考总是前几的,外语始终不通。现在吗认为当高中的各科教师没有问题,学过的东西根本不会忘,并能很好地结合实用,做题有的公式忘了,但知道方法,姑且名为代入公式法,再难的题也可以从逻辑找出一条线,代入公式就完成了,教自己孩子用过。本人认为文科里的历史与社会学生应该很好的学习,但就是没有好老师,懂的老师很少。  楼主的道理方法确实非常适合于90%的 学生。这是现实。90%的学生确实需要反复的刺激练习才能掌握。
真正的人才只有1-2%,很轻松就可以学好。这就是有些人认为只要理解就可以的原因了,但95%的人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理解。  为什么差异很大,其实学过佛法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学习的好坏大部分是前世的累积(反复的读书),思维的习惯也是如此。性格更是如此,贯性非常强大,以至于江山易变,本性难改,因为他是几亿亿亿年的累积经验。每个人的狼性羊性鬼性仙性的种子都有,但多少的差异非常大,再好的人也有坏的时候,反之也一样。
而做人的时候是最容易改变人的个性的(比极乐世界、天仙、鬼、畜生、地狱等),因为人有强大的意识理性(第6识),所以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可以教得象1-2%的那批。但时间努力过程会差异很大很大。  哈哈,大家要努力珍惜做人的一生哦,因为做人的机缘(几率)非常低非常低。
  为儿子留着,九月要上小学了。
  几号  
  回复第249楼,@680120  个体差异放大了如各类动物的差异:狗狗教法,猴猴教法,猪猪学习法。   楼主与大家都没有说错,但都是因为自己及子女相似于某类并针对于这类的经验总结,有时会因为自己与子女或学生不从属于一类产生的学习方法不一产生困惑,烦恼。   本人也是失败者,以自己的经验以为如我学习就行了,小学放养,初中认为考个高中会吃个晚饭那么简单,随便考就可以轻松考上,也不管,但其实子不是我。本人小时学习不好,留级过,到4年级有点开悟,然后不动,到初二下半年小悟,25岁开悟,基本各类可以惯通。高中前渎书不看书,初二开始听到耳朵就明白,基本不做作业,外语根本记不住,零分差不多,因为有选择提,中考8分半。高中很少做作业,就是看教课书,反复看,自己认为比老师理解透彻。成绩吗中下,但大考总是前几的,外语始终不通。现在吗认为当高中的各科教师没有问题,学过的东西根本不会忘,并能很好地结合实用,做题有的公式忘了,但知道...  --------------------------  非常同意。  有些人是活了几世的人,有些人则刚从畜生道轮回而来。  学习的过程也是修行的过程,生活也一样。  今天在这里夸耀智力的,也许下世就是条招人喜爱的宠物狗。  
  我个人觉得理解很重要 尤其是数学的定理之类的 自己如果能推论得出公式定理 那么题型发生变化时也知道怎么应用~  当然 如果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背诵 尤其在考试时 就如鱼得水了~
  我记得化学元素周期表最搞笑,亲爱的皮蓬,太贪养不来,让美女归林,牛奶要加钙,后面还有忘了。  
  顶了才能看到,这什么破手机。  
  数学靠背的到后期绝对是累赘。。。会用才是王道。。。线性代数怎么背?复变函数怎么背?工程院校毕业工作三年还在用这解决具体问题
  @崖畔老榆   别逗了 无论什么科 死记硬背都是最下乘的方法,而且效果不好 真的  摇头晃脑望天读书是不行的
  觉得楼主说的有道理,上初三的时候,每天都会要默写物理概念,化学公式,基础的概念都没掌握,怎么做题了  
  记号下!
  记号,  
  我都没有背过,不知道以后怎么教育小孩啊,因为老师讲过一边就记住了,然后就是不停地刷题,但是每次考试的时候,看题就会了,还是熟能生巧比较好。  
  别吵了,别吵了。  正方反方的观点我都看了。总结来说,反方的观点其实从另一方面证明的正方的观点。  说不用背,不能背的,只不过是用了另一种在他们看来更无痕,更聪明的方法把理科的公式定理背下来了而已。他们把他们的方法称之为理解,推导,活学活用。那些现推公式的,也是由前一个公式,定义推导出来的,那这个“前一个公式,定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哦,脑子里本来就有的,嗯,这个是理解来的,怎么来都行,就是不能说是记住的那样显得自己没有学习方法,智商不够。就算是1+1=2,你也是理解来的,但你那么费劲的强调理解,最后也是为了记住,别不好意承认啊。好像不说别人死活硬背就显不出自己聪明来,有本事,高考,你就凭着1+1=2再推个勾股定理来!多么高大上,不然阅卷老师怎么知道你是真的学会了,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呢?  平时没记住,多推几次就好了。那怎么才算“好”了呢?还不是记住就好了。  万法归宗,还是要记忆。有人跟着老师的讲解在课堂上就记住了,有人眼过一遍就记住,还有人需要课后读50遍才能记住。谁又比谁高大上呢。  并不是死记硬背就是没消化。你先消化再记住,就不允许别人先记住再消化?
  老师讲数理化要理解,你就多背背,  老师讲语文要多记,多背,你就多理解,多归纳多总结  反着学
  我儿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教他背了首《月子弯弯照九洲》,并没讲意思,觉得飘零的感受讲了孩子也体会不到。结果春节的时候,我们带着孩子回老家过年,刚到孩子爷爷家,行李还没安置好,孩子自己在外面的戏台玩,从上面摔了下了,骨折,位置很刁钻,也不知是当地的医院是要创收还是怎么样,几家医院都表示要做手术打钢钉。于是我们就决定做手术,但要回到我们工作的城市做这个手术,于是大年三十那天,我们抱着孩子坐在回来的车上,心情都不太好,谁也没说话,结果儿子小声地问我:我们现在是不是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我很震惊的,一年多前教的这首民歌,没想到孩子在这样的情境下想到了它。  废话这么多,我想说的是死记硬背的东西在脑子是可以渐渐变成自己的理解的。具体到初高中的学习上来讲,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在做题的过程是会被消化被吸收的。  在学童泡了两年,慢慢知道自己当初为什么是学渣,不踏实,老师一讲,就觉得自己懂了,会了,飘飘然。其实能懂到什么程度了呢?背公式,背推导过程真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态度。有这份踏实劲,不是学霸也能混个伪学霸。哈哈
  记忆联想套用应用,显然不是思维或能力,或不必然。理性或思维是什么,是真问题。理性训练是否可能,是真信心。至于2006说的文字联想情景和情感,几乎不算知识,在理性或审美或道德。因为探讨的是数理化。
  数理化的理解,是指以理解为主;世界上不存在没有记忆的理解。人类所有的思维都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的。(苍蝇的记忆时间据说可有1秒钟)所以,只要有思维,就有记忆。  而学习中的理解与背诵,应是相对意义上的,才有讨论的必要。  这本来是很明显的事实,是用不着说的,可有些人非要强辞夺理,所以不得不说明这个基本事实。
  先留名
  回了趟老家,跟两个高二娃聊天,多了些感想!  唉,一般娃靠老师,是靠不住的。不是老师不行,而是顾不过来!一个班50多人。县中学啊!  
  回复第264楼,@yeyushi2010  老师讲数理化要理解,你就多背背,   老师讲语文要多记,多背,你就多理解,多归纳多总结   反着学   --------------------------  同志,照你这么说,老师都是坏蛋啊?  
  另外,西安市五大名校,从试验班到重点班,到普通班,都是五十多人,不知道其他城市如何?  
  立刻当然需要背诵。连公式都不会,怎么做题。有人说到考场上现推。我不否认有些许计算能力超群的人,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现推总比直接背要慢吧?有人说高中公式太多,背不完,我只能说,尽最大努力背吧,至少要把常用公式,常用反应式背牢。  另一方面,我认为刷题也很重要,做各种各样的题,最主要的是通过做题总结方法。以前有种说法叫一题多解,我认为也很重要,通过对比不同的解法,总结那种解法效率最高,速度最快,以达到高效考试的目的。
  跟贴不习惯了
  用进废退,让“背”给耽误了什么,自己知道。
  勤背诵,记忆力得到充分锻炼和加强,记忆力是智力的基础,记不住东西,学习会陷入困境,都认为理解重要,光背不理解,错的就没影了,光理解不背也好不到那去  俺最后再和巴泥
  回复第272楼,@深谷老榆  另外,西安市五大名校,从试验班到重点班,到普通班,都是五十多人,不知道其他城市如何?   --------------------------  五十多人是少的。汉中都是六七十个人一个班。就这娃要考不到A,连个高中都没的上。真心是上高中比上大学难啊  
  说说我前两天回老家跟两个马上就要进入高三的女孩的交谈情况。  县城高中,应该是县一级的重点了。西安市五大名校,暑假基本不放假,即使放假,顶多两个礼拜。县城的高中,放假二十多天,8月多开学正式高三学习。各门功课还都没有学完,开学后先花一部分时间把课本学完,然后进入复习阶段。而西安市五大名校,第一阶段复习已经开始了。  这就是差距。  这个县城中学,每届学生700多人,每年985学校考入大约50多名。每年也零星有考入清华北大的。  跟我聊天的这两个女孩,都是家长带来的。平时考试名次都在300名左右。据她们自己说,每年这个名次,能上二本。  通过与这两个女娃的交谈,我发现以下问题。
  第一,道理明白了,动手执行却执行不了。执行力差。  比如,我去年国庆节回家,就跟她俩谈过,英语每篇课文背下。数理化概念、定义、定理、性质等背下。她们没做到。  第二,舍本逐末。觉得课本简单,老师发的习题册有深度,喜欢做习题册上的题。对课本比较陌生。  第三,对数理化背诵和记忆的理解不到位。  我提到数理化背诵和记忆的时候,一个女孩说,她经常见到她们一个同学早上背诵数理化。我说,错了。早读时间只能留给语文和英语。数理化的背诵和记忆跟语文英语是不一样的。
  关于英语课文的背诵,女孩说,难得很,背不下。  我说,是你心里有障碍,你觉得难,所以不原意背诵。  我说,你回家去,把英语课本拿来,我给你说咋背。  女孩骑车跑回家,把书拿来了,我一看,不是课本啊,是习题册,西工大出版社的。  见我问她,女孩说:课本在学校放着呢,假期没有带回家。我问;这本习题册是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女孩说:不是,老师没有布置暑假作业,是我自己拿回来做的。  我说:你舍本逐末啊。那我就用这个习题册上的文章做范例,教你怎么背诵。  我打开一篇文章,给女孩说:你把第一段给我读一下。  女孩读了。我说,你把第一句再读一遍,女孩又读了。  我说:把书合上,第一句说啥了?  女孩结结巴巴,背得不准确。我说,你刚才读,我都记下了,然后我给她背了一遍。她很惊讶。  我说,你再把第一句读一遍,她又读了。我说,把书合上,背一下。这次她背下了  依次,第二句、第三句。第一段就这么三句。都背下了。  我说:你看,背诵难么?
  由上面的英语背诵,可以看出,老百姓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放松了对孩子的严格管教。某些孩子失去了勤奋用功的传统。  坐在旁边的爷爷,苦笑了一下。  也就是说:许多孩子们变懒了!  懒人能成为人才么?
  关于我说的“每门课达到自己老师的水平”,“象老师那样熟”,许多人不认可,即使我的同事,孩子也明年高考,也不认可。他们认为,让孩子达到老师的水平,不可能。  我问你:咱们看过一篇小说,是不是都记住了?看过一集电视剧,是不是都记住了?  为啥,咱学了一节数学课,就没记住?  这是由于观念问题而引发的方法问题,思路不正确,方法就不对头!  另外,我说:其实,中学老师的水平,都不如他的学生。  许多人也表示反对。  我反问:学生们都考上清华北大、985院校了,他老师啥学校毕业的?  如果学生们都不如他们的老师,那社会就不发展了。
  掌中天涯看不见评论,改的啥版啊!  
  学习了!  背诵把基础打扎实,更上一层就容易多了
  谢谢楼主,这些观点我以前跟马上初二的儿子沟通过,熊孩子不服,今年孩子多少体会到升学压力了,把方法贯彻下去。  
  我非常认可您的方法。背诵就是学习的根基。
  我非常认可背诵的方法,此乃根基。无可争辩。
  当年考大学,物理和化学我选了物理。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物理不需要背.  公式我都不背,更不要说概念了.  考试的时候经常忘了公式只好当场推导,搞得时间经常不够.当然题目做到后面实在重复的次数太多,已经不需要背了,想忘都忘不掉了.  数学物理这种东西,主要还是靠理解.  理解了不需要背.不理解背也没用.  中学到底有什么理解不了的概念知识哪?完全是个方式方法的问题.  认为自己的孩子笨,理解不了.逼他去死记硬背.才真是害了孩子.
  数理化确实应该先看懂定义,在记住公式,题型反复做
  收藏了
  先马朱!  
  @固夷京
19:17:00  支持教授观点,下面是清华学霸孙振宇的部分数学学习理念:   【数学】   其实掌握了课本,一般的数学题就都可以做了。但是我们往往对“掌握”这个词理解不够,所谓“掌握”是指这些知识技巧你都烂熟于心。没有任何抵触与疑问,你脑中会浮现它们清晰的图像。   课本基础而简单,但最基础的才是最重要的,最简单的才是最有力量的。   (全部方法大家可以自己去“百度”)   【做题时首先要确信自己没有概念性问题,   其次才是技术性问题。   而这两方面都可以在课本上找   到,要学会见微知著】   。   几条建议:   【对照考纲,把要求的知识内容自己照课本反复推导   4   次;再演算例题,注意每题都   要总结】   。然后再做高考试题(那些乱七八糟的辅导书不要买,都是垃圾)   ,也要反复练习,说白   了高考考的是熟练。在这个意义上,高考数学几乎是文科了。  ———————————————  
  搞清楚概念是为了明白道理;  背诵概念是为了巩固知识;  大量做题是为了强化记忆。  知识只有记住了才是自己的,你没有记住,那就不是你自己的,而是老师的。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