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前降支中段颈动脉闭塞最严重后果植入三个支架严重吗

Reverse-CART技术逆向开通冠状动脉闭塞病变-7
作者:[1]&[1]&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1]&&
文章号:W<font color=#8896&&
16:20:10&&
文字大小:
【病例名称】Reverse-CART技术逆向开通LAD-CTO-7 【患者资料】郭XL,男,67岁 【手术时间】日 【简要病史】冠心病、下壁心肌梗死4月,发病时行急诊介入治疗,于右冠状动脉植入1枚4.0×21mm药物支架。既往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史。 【造影结果】左主干未见狭窄,左前降支近段狭窄80%,分出大间隔支处100%闭塞,左回旋支迂曲,大钝缘支中段以远弥漫病变,狭窄最终80%,右冠状动脉粗大,原植入支架血流通畅,远端可见向左前降支的侧枝开放。
【病例名称】Reverse-CART技术逆向开通LAD-CTO-7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患者资料】郭XL,男,67岁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手术时间】日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简要病史】冠心病、下壁心肌梗死4月,发病时行急诊介入治疗,于右冠状动脉植入1枚4.0×21mm药物支架。既往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史。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造影结果】左主干未见狭窄,左前降支近段狭窄80%,分出大间隔支处100%闭塞,左回旋支迂曲,大钝缘支中段以远弥漫病变,狭窄最终80%,右冠状动脉粗大,原植入支架血流通畅,远端可见向左前降支的侧枝开放。(图4.7-1至图4.7-4)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手术器械】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指引导管:7F JL4.0、7F JR4.0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微导管:Finecross(130)、Corsair(135)、Finecross(150)、Corsair(150)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指引导丝:BMW、XT-R、Sion Blue、Sion Black、Gaia 1st、Gaia 2nd、Conquest pro、RG3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突破闭塞段指引导丝:Gaia 2nd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治疗经过】7F JL4.0指引导管经右股动脉入径至于左冠开口,7F JR4.0指引导管经右桡动脉入径送至右冠开口,Corsair(135)微导管支撑下XT-R指引导丝尝试正向通过(图4.7-5),逆向造影提示进入假腔,保留XT-R指引导丝,在Finecross(130)微导管支撑下先后尝试Gaia 1st、Gaia 2nd、Conquest pro指引导丝正向通过,均进入假腔(图4.7-6),故改予逆向途径开通(图4.7-7)。经7F JR4.0指引导管在Finecross(150)微导管支撑下送入Sion Blue、Sion Black指引导丝尝试通过逆向侧枝,最终将Sion Black指引导丝送至左前降支闭塞段远端(图4.7-8),更换为Corsair(150)微导管(图4.7-9),并予Gaia 2nd指引导丝尝试突破闭塞段,采用Reverse-CART技术,正向沿指引导丝先后送入1.5mm、2.5mm、3.0mm球囊扩张LAD近段,逆向Gaia 2nd指引导丝内膜下寻径突破闭塞段进入左前降支近段(图4.7-10),并前送进入左冠指引导管,通过RG3指引导丝,完成体外导丝交换,经正向Finecross(130)微导管,更换为BMW指引导丝,先后送入1.5×15mm Sprinter、2.5×15mm Sprinter、3.5×15mm Sprinter球囊由远及近依次扩张左前降支近中段病变处(图4.7-11),沿导丝置入2.75×29mm药物支架于mLAD,以14atm释放(图4.7-12),在近段串联置入3.0×29mm药物支架于p-m LAD,以12atm释放(图4.7-13),并于LM-LAD串联植入3.5×18mm药物支架,以12atm释放(图4.7-14),再送入2.75×15mm NC/Sprinter、3.5×15mm NC/Sprinter球囊后扩张支架内,复查造影LAD结果满意(图4.7-15、16)。术毕。术中共用造影剂优维显300ml,肝素12000U。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策略分析】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1.本病例在处理时首先采用考虑正向开通,并采用平行导丝技术,但导丝无法正向进入闭塞段,故而改予逆向途径。针对目前CTO治疗中导丝完全无法进入闭塞血管腔的原因,目前主要有几个考虑:①闭塞病变时间长,病变纤维帽坚硬,导丝无法刺破纤维帽;②病变闭塞部位特殊,使导丝前行力量被分散,无法进入病变,比如无残端的CTO病变,或闭塞处发出较大分支等;③导丝走行方向不正确,未找到真正的闭塞开口。基于上述原因,要仔细分析造影结果,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策略,如患者病变纤维帽坚硬,可在微导管支撑下更换头端较硬的导丝;针对特殊的病变,要根据具体部位、角度选择导丝和合理的对头端塑形,必要时采取特殊的技术手段,如边支导丝技术、边支球囊锚定技术等。无论选择何种导丝,采取何种技术,前提都是导丝进入的部位和走行的方向确实使血管的闭塞处,如不能确定血管闭塞的位置而轻率的选择了坚硬的导丝或粗暴的尝试,极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使手术失败。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2.本病例左回旋支开口情况尚可,故术式选择支架cross over,但如果左回旋支存在病变,应注意保护回旋支,一旦回旋支闭塞,可能会发生严重的临床后果。因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需要双支架技术,故选择7F强支撑指引导管,但应注意避免指引导管损伤左主干,需要术者在操作中谨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转载请注明:内容转载自365医学网&
?上一篇:?下一篇:
作者简介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简介:  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
该作者其他相关文章
课件下载排行
音频在线听
音频排行榜医学会议频道
聚焦转化医学和多学科融合
MedSci梅斯医学APP下载
大家还在关注:
经桡动脉逆行导丝处理左前降支(LAD)完全闭塞(CTO)
作者:傅国胜&&&来源:MedSci原创
版权声明:本文系梅斯MedSci原创编译整理,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如需获取授权,请点击
相关资讯:
猜你感兴趣
资讯分类阅读
关注Medsci
声明:MedSci(梅斯医学)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专业医生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请咨询专科医生。
MedSci备案号
扫码领取IF曲线
IF连续增长的期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上消化道出血致胃大部切除术一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阵发性胸痛1个月,于入院。患者每于快步行时出现胸骨后疼痛,休息10 min左右可缓解。入院体检:体温36.7℃,血压:146/84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73次/分,心音有力,A2P2。腹部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28 g/L。便潜血阴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无ST-T改变。诊断: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后给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及调脂药物,同时加用泮托拉唑及磷酸铝凝胶。行冠脉造影示右冠脉近中段弥漫病变,最重90%狭窄(图1)。于右冠脉串联置入三枚支架。术后阿司匹林300 mg,余治疗同术前。术后5 d出院。出院后第10 d出现黑便伴头晕,乏力。血常规:血红蛋白101 g/L;便常规:黑色软便,潜血阳性。追问病史,院外饮食不规律,未服用泮托拉唑及磷酸铝凝胶。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消化内科急症,上消化道出血(UGH)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增加,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因此,老年人又常常合并多器官疾病,生理功能、病理生理的差异,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呕血。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急性大量出血死亡率能达到10%,60岁以上患者的病死率更高达30%~50%[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来我院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86例,其中男106例,女80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67.7岁。临床表现为呕血47例,黑便159例,部分患者黑便和呕血均有,上腹痛41例,休克23例,患者有头晕、心悸、血压下降等表现,部分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肺心病、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均为阳性,血红蛋白1000mL者38例。经内镜确诊165例,上消化道钡餐造影21例,胃及...&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年度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共计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0~70岁,平均57.5岁,30例患者的病程为9~30年,其中病程在10年以下的患者为15例,其余15例患者的病程在10年以上。所有患者均符合第5版内科学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诊断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标准是在患者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基础之上伴随有黑便或者呕血的现象,并且排除了其他的出血原因[1]。1.2研究方法对我院的30例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具体项目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以及临床治疗的措施。对慢性肺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所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做出分析并且总结临床治疗的经验和教训。1.3症状体征30例患者中出现呕血和咖啡样呕吐物的为9例,出现黑便症状的为19例,出现呕血加黑便症状的为11例,出现上腹疼痛症状的为10例,出现烧灼感的为...&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引起的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肝胆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高达40%,是常见的内科急重症[1]。近年来,内镜止血因具有疗效确切、止血速度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8例行内镜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2例。在患者的知情同意下,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4例,其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53.2±6.3)岁,其中非静脉曲张性出血36例,静脉曲张性出血28例;治疗组68例,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54.1±5.7)岁,其中非静脉曲张性出血38例,静脉曲张性出血3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为探讨基层医院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进展,本文回顾分析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87例的治疗结果及相关文献资料。上消化道出血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胃镜下的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资料与方法年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87例,男241例,女46例,男女之比5:1,年龄20~86岁,其中20~39岁93例,40~59岁135例,60岁59例。临床表现:呕血121例,便血160例,有溃疡病史212例,首次出血201例,出现休克98例。病因及诊断:根据典型病史、急诊胃镜、手术及病理证实,消化性溃疡出血104例,食道静脉曲张出血80例,胃癌出血23例,其他80例。结果全部病例均经内科及胃镜下治疗,234例出血停止好转出院,16例行胃大切手术,15例转上级医院,20例因肿瘤放弃治疗,死亡2例。总治愈率82%。讨论在治疗过程中,病因分析、出血量的估计、再出血的判断、密切观察病情、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决定着患者的治愈率。出血量...&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亦属此范围[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血便。虽然近年来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技术明显提高,但上消化道出血仍然是内科常见的危急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科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7例,现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7例,男74例,女23例,年龄16~94(55±3)岁,其中≥60岁42例;均根据呕血和(或)黑粪、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结合呕吐物或黑粪隐血试验呈强阳性、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下降等实验室资料作出诊断。有其他合并症40例。1.2方法1.2.1实验室检查:97例均作肝、胆囊、胰、脾、肾脏彩色超声检查,以及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肝功、肾功、肝炎标志物、呕吐物或黑粪隐血试验等实验室检查。除12例年龄较大既往有明确...&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左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病变PCI术1例 - 心血管内科讨论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389|回复: 0
左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病变PCI术1例
阅读权限2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患者,女性,62岁,主诉阵发性胸痛11月,PCI术后1月。患者11月余前于活动后出现阵发性胸痛,位于心尖部及左侧腋下,呈隐痛,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出汗,持续时间不等,可自行缓解,就诊于外院,予美托洛尔口服控制心率。患者自觉无明显好转,遂口服中药治疗4月,自觉略有缓解。近2月患者自觉胸痛加重,向左臂及后背放射,呈隐痛,夜间多发。至我院就诊,行冠脉CT:冠脉三支多发混合/软斑块伴管腔狭窄,左前降支近段及右冠中段闭塞,左旋支近段几近闭塞,左前降支中段浅表心肌桥。发病以来精神可,胃纳可,大小便无殊,体重无明显增减。
日行冠脉造影术,造影结果提示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左前降支近段发出第一对角支完全闭塞,第一对角支未见明显狭窄;左回旋支中段狭窄最重90%,钝缘支未见明显狭窄,左回旋支远端向左前降支及右冠远段提供侧支。于右冠中远段病变处由远及近串联植入Xience Prime2.75×38 mm及Xience Prime 3.5×33 mm依维莫斯药物支架,术后患者自诉上述症状明显改善,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调脂、扩冠等药物治疗,现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既往史:既往体健,右腿行手术,否认传染病史、输血史、史,预防接种史随社会进行。否认其他系统疾病史。
入院检查:T 36.5℃;P 78次/分;R 18次/分;BP120/70 mm Hg。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体征。
初步诊断:1. ;2. 稳定型心绞痛;3. PCI术后;4.糖耐量异常。
患者于心导管室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7F动脉鞘。穿刺右侧桡动脉,植入6F动脉鞘,送入5F TIG导管行左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左前降支近段发出第一对角支后完全闭塞(图1),第一对角支未见明显狭窄;左回旋支中段狭窄最重90%(图2),钝缘支未见明显狭窄。6F JR4导管行右冠造影见右冠原支架植入处管腔通畅,未见再狭窄,左室后支、后降支未见明显狭窄病变。右冠提供侧支供应左前降支。
& & & & & & & & & & & & & & & &
根据造影结果,判断该患者为双支血管CTO。目前右冠已开通,从右冠PDA发出一根非常粗大的侧支血管供应前降支,而且该血管没有太多分支,因此决定选择逆向导丝技术。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并商量后决定进一步行左前降支介入治疗,取6F EBU3.5左指引导管经桡动脉送入左冠口,7F AL 0.75SH指引导管经股动脉送至右冠口,采用逆行导引钢丝技术,两根0.014&Sion联合150 cm Corsair导管经后降支-间隔支-前降支侧枝血管送至前降支中段,推送Corsair导管联合Sion及Fielder XT导丝送至前降支近段,但是无法通过闭塞段,正向将135 cm Corsair导管联合Sion及Fielder XT导丝送至前降支近段,在正向导丝指引下,换用Gaia First导丝逆向成功通过闭塞处送至左冠指引导管内(图3),推送Corsair导管至左侧指引导管内,换用330 cmRG3导丝逆向送出EBU指引导管尾端完成导丝体外化,两根Sion导丝分别送至回旋支及第一对角支远段保护,在此过程中RG3导丝有一段在假腔,但是假腔很局限,经RG3导丝尾端正向送入Tazuna 2.5×20 mm球囊于前降支闭塞病变处8atm×10秒扩张(图4),复查造影示前降支恢复前向血流,残余狭窄70%,原Tazuna 2.5×20 mm球囊于回旋支病变处以12 atm×10秒扩张(图5)。
于回旋支中段植入Firebird2 2.5×29 mm雷帕霉素药物支架,12 atm×10秒扩张释放,再以Hiryu 2.75×10 mm非顺应性球囊于支架内以12~16 atm×10秒扩张塑形,复查造影示支架扩张满意,无残余狭窄,TIMI血流3级(图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送入IVUS导管,由前降支中段逐渐回撤至左主干远段弥漫变形成处。于前降支中远段植入Firebird2 2.5×33mm雷帕霉素药物支架,以12 atm×10秒扩张释放,近段至左主干串联植入Firebird2 3.5×18 mm雷帕霉素药物支架,以14 atm×10秒扩张释放,再以Quantum 4.0×12 mm非顺应性球囊于左主干-前降支支架内以12~16 atm×10秒扩张塑形。复查造影示支架扩张满意,无残余狭窄,TIMI血流3级(图7),对角支及回旋支开口未受累及。复查IVUS示支架扩张满意,贴壁良好,支架边缘无夹层征象。
手术成功,拔鞘以8F Angio seal血管闭合器封闭股动脉穿刺部位,TR-BAND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桡动脉穿刺处,术中用肝素10000 U、造影剂310 ml,术终血压130/70 mm Hg、心率70次/分,患者无不适主诉,术后右下肢制动6小时,注意局部渗血情况和生命体征监测。术后水化12~20小时。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降支狭窄80不放支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