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气旋是低压气旋与反气旋示意图是高压呢?

2.3《常见的天气系统》(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说课稿
2.3《常见的天气系统》(二)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2.3《常见的天气系统》(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及分析。
一、分析本课教材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的内容。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乃至全章的重点和难点,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学习本节内容具有理论联系生活的作用,对学生了解常见的天气系统,普及天气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理解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天气图及学会分析对应的天气情况。
2.判读、绘制气旋和反气旋的示意图及其天气图;学会识读简易天气图,听懂天气预报。
3.理解锋面气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4.了解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件演示、做手势辅助及学生动手等方法,让学生尝试运用空间模式和对比分析法,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理。
2.通过读图分析比较,让学生理解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天气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析气旋、反气旋与天气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三、教学重、难、疑点分析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学情特点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一)教学重点:
1.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天气特点。
2.锋面气旋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2.锋面气旋的理解。
(三)教学疑点:
“锋面气旋”两侧冷暖锋的成因。
四、教法、学法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但推理能力较差,对复杂的问题,认识上存在着局限性,还不能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因此,教学中我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接受程度,通过巧妙设疑、积极思考探究,逐步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和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
为了更好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取以下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及依据
1.比较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3.探究式学习法
以上教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学法指导
1.重视学生图文转化习惯和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2.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判别,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可指导学生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五、教学过程分析
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抽象、难懂,每次讲到这儿,我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比又画,学生还是不理解气旋与反气旋在水平方向上、垂直方向上大气的流动状况;不理解锋面气旋的运动状况及对天气的影响;甚至不理解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我就思考,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与方法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掌握呢?单纯的平面图形不会达到直观的效果,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不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营造动态立体的运动效果,显示气旋与反气旋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的大气流动状况呢?同时又可从实际出发,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怯学到愿学再到想学,觉得学习气旋与反气旋这样的知识是一种乐趣,不再抽象、难懂,而且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为解决这个难题,我就从学过的知识入手,分三步走,由简到繁,深入浅出,通过图形的变化,给同学们一个简明的理解与思考过程。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的优势。
首先,给出一组水平等压线示意图,根据气压梯度力,让学生画出任一点的风向。并让学生明确水平等压线只是理想状态,实际海平面等压线是弯曲的,有的甚至是闭合的。第二步给出一组位于北半球等压线闭合的图让学生画出周围四点的风向,学生通过图不难发现大气的流动状况(如图一)。第三步我借用多媒体技术把这组等压线做成立体(如图二),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空间感,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心气流的运动状况及对应的天气情况(如图三)。
通过这一组图的变化讲解,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绘出北半球反气旋、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示意图,并分析所对应的天气状况。
锋面气旋的理解与认知相对于气旋与反气旋而言难度又有所加大,内容既有气旋与反气旋的相关知识,也有锋面的相关内容;既有宏观的理解,也有微观的认知。基于同学们在学习中的认知难点,所以对于此内容的处理也采用以上方法。
第一,从微观上认知锋面气旋的成因:首先我先在高压脊两侧各取一点A、B(以北半球为例),让学生画出这两点的风向,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高压脊两侧气流是相离的,不会形成锋面(如图四)。其次用相同的方法,让学生分析低压槽C、D两点的气流运动情况(以北半球为例),从而得知在低压槽两侧的气流则是相遇的,能形成锋面(如图五)。低气压的气流状况叫气旋,从图五中可以看出气旋与锋面易相伴而生,故称锋面气旋。
第二,从宏观上认知锋面气旋的性质与运动方向:以北半球而言,首先判断低压槽两侧C、D两点气流的冷暖情况,低压槽北侧C点的气流来自极地方向,故较冷,而低压槽南侧D点的气流来自赤道方向,故较暖;其次在形成锋面的位置上画出锋线的符号。根据北半球气旋在水平方向上整体逆时针辐合的运动状况,可以推出C点的气流推动着D点的气流在做逆时针方向移动,故C、D气流交汇处形成了冷锋,而图五中E点的低压槽处形成了暖锋(如图六)。
第三,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锋面气旋的理解:气旋在水平面上是动的而不是静的,比如说北半球的气旋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是逆时针辐合,这种动态的运动就会导致天气的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不能光备课本,同时还得备学生,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备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为解决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应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高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能力较强,但他们不满足于了解是什么,而对于为什么更有兴趣。
2.了解知识点在全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分解知识点,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3.熟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根据各知识点的不同特点,应用不同的平面或动画技术来帮助同学们理解。
4.从实际出发,用所学知识解决或认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与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与运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8299所
24小时更新:2562
总量:5734354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同步练习:9-2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人教版含解析)
2016届高考地理一轮同步练习:9-2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人教版含解析)
资料类别:
所属学科:
适用地区:全国
所属版本:
资料类型:暂无
下载扣点:2点
上传时间:
下载量:3429次
文档大小:615KB
所属资料:无
内容简介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做考题·打造能力03
(2014·北京文综)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完成1~2题。
1.气旋(  )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解析: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和空间定位能力。根据经纬度可知,①位于大西洋,A项错误;②的移动方向为自西南向东北,B项错误;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③的移动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C项错误;④位于太平洋低纬度地区,形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D项正确。
2.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
C.极地东风
D.北赤道暖流
解析: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④形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向东北方向移动,东亚地区夏季主要受东南季风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B项正确。东南信风位于南半球,极地东风位于高纬度地区,均不会对东亚地区产生影响,因此不会影响气旋的移动方向,A、C两项错误。北赤道暖流是风海流,不会影响气旋的移动,D项错误。
(2013·课标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完成3~4题。
3.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
A.14日14时
B.14日19时
C.15日4时
D.15日11时
解析:低压中心与甲地距离略大于140千米,由移动速度可知,约14小时之后控制甲地,较接近的是选项B。
4.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
解析:由等压线分布可知,气压南高北低,依据影响我国的常见天气系统判断,该地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我国的时间为夏半年,4、5月份,东南丘陵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部,选项D正确。
(2014·南阳市第二次联考)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3 000米高空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R处有一个相对于地面静止的探空气球。读图,回答5~6题。
5.P地和Q地对应的地面上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B.两地皆为晴朗天气
C.P地对应地为阴雨天气,Q地对应地为晴朗天气
D.P地对应地为晴朗天气,Q地对应地为阴雨天气
解析:图示3 000米高空气压分布形势,P为低压中心,Q为高压中心,则分别对应近地面高压和低压中心。近地面低压中心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易成云致雨;近地面高压中心气流下沉、气温升高,不易成云致雨,天气晴朗。
6.若这两个天气系统同步向西移动,24小时后Q气压中心将移动到R处。则未来24小时内,R处探空气球测得的风向和风力情况是(  )
A.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增大
B.风向逐渐变得和以前相反,风力逐渐减小
C.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增大
D.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减小
解析:未来24小时内,R地保持在Q高压中心的西侧,风向基本不变;等压线逐渐变得稀疏,风力逐渐减小。
(2014·郑州一模)2013年7月,高温热浪席卷我国19个省区市,高温日数20天以上的区域达18.9万平方千米。读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回答7~8题。
7.影响甲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解析:7月份,西太平洋高压(副高)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甲地),气流下沉增温,出现持续性的晴热天气。
8.当天,乙地区最高气温也较高,下列叙述与该地出现高温天气无关的是(  )
A.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B.沙漠地表,增温较快
C.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
D.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
解析:乙地位于40°N附近大陆内部塔里木盆地,而西太平洋高压(副高)影响范围局限在我国东部地区。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预览已结束,如需查看所有内容,请下载资料!
对不起,此页暂时无法预览!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21.低压天气系统的特点 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由于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形成云雨——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21.低压天气系统的特点 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由于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形成云雨天气.而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形成晴朗天气. 系统 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从四周流向中心.使气旋中心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被迫上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所以每当气旋过境时.云量就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夏秋季节.在我国东南沿海经常出现的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2)锋面气旋 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锋面气旋是我国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冬半年在我国东部地区十分常见.除整体自西向东移动外.还应注意比较冷锋与暖锋的移动速度.如果冷锋移速较快.则冷锋附近形成较窄的雨区.并伴有大风降温,暖锋雨区较宽.持续时间也较长.若冷空气势力很强.冷锋便追赶暖锋.直至暖空气完全被抬升.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被冷气团占据.气温明显下降.云和降水逐渐消失.天气以冷.晴.干为主. 一般气旋是辐合上升系统.特别是锋面上气流上升更为强烈.常常产生云.雨.甚至有暴雨.雷雨.大风天气.一个成熟的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是.气旋的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的降水天气.气旋的中部是暖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 系统 反气旋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外流出后.垂直方向上高层的空气就自上而下来补充.形成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其中所含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例如.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经常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出现“秋高气爽 的好天气. (3):存在锋面的低压系统.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多见于温带地区.人们习惯称之为锋面气旋.在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是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压系统及其影响下的天气比较 气 旋 反气旋 气压状况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气压梯度力方向 从四周垂直指向中心 从中心垂直指向四周 气流流向 北半球 逆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 顺时针方向四周辐散下沉 南北球 顺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 逆时针方向四周辐散下沉 天气状况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我国典型的天气 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出现的台风天气 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冬季暴发的寒潮天气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是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P1、P2、P3代表数值不等的等压线。据图回答题。【小题1】此天气系统的气压与气流状况是(&&&& )A.低气压、气旋B.高气压、气旋C.高气压、反气旋D.低气压、反气旋【小题2】甲、乙、丙、丁四点中可能出现晴天的是(&&&& )A.甲地、丙地B.乙地、丁地C.甲地、丁地 D.乙地、丙地
图是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P1、P2、P3代表数值不等的等压线。据图回答题。1.此天气系统的气压与气流状况是(&&&&)A.低气压、气旋&&&&&&&&&&&&&&&&&&&&&&&& B.高气压、气旋C.高气压、反气旋&&&&&&&&&&&&&&&&&&&&&&& D.低气压、反气旋2.甲、乙、丙、丁四点中可能出现晴天的是(&&&&)A.甲地、丙地&&&&&& B.乙地、丁地&&&&&&& C.甲地、丁地 &&&&&& D.乙地、丙地&
有关气旋与反气旋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气旋又叫低气压,在它的影响下常出现晴朗天气B& 反气旋又叫高气压,在北半球由中心向外按逆时针方向流出&C&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D&蒙古高压是一种冷性反气旋。在它的影响下,常出现大风、降雪等天气&
有关气旋与反气旋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旋又叫低气压,在它的影响下常出现晴朗天气B.反气旋又叫高气压,在北半球由中心向外逆时针方向流动C.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D.蒙古高压是一种冷性反气旋,在它的影响下,天气寒冷
图是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P1、P2、P3代表数值不等的等压线。据图回答题。1.此天气系统的气压与气流状况是A.低气压、气旋B.高气压、气旋C.高气压、反气旋D.低气压、反气旋2.甲、乙、丙、丁四点中可能出现晴天的是A.甲地、丙地B.乙地、丁地C.甲地、丁地D.乙地、丙地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9-2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9-2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32次
资料类型:备课学案
文档大小:2.27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微专题9 常见天气系统
考点二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抓重点·掌握规律02 讲基础·整合知识01 做考题·打造能力03 限时规范训练
温 示 提 馨 请 做:做考题·打造能力03 (点击进入)
温 示 提 馨 请 做:限时规范训练 9 (点击进入)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常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讲义.ppt 2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等压线分布图 气旋与反气旋读教材图2.37北半球气旋、反气旋,完成下列问题。(1)两图近地面气压有何差异?(2)两图近地面气流运行方向是怎样的?(3)由图看出气旋和反气旋中气流在垂直方向的运动方向是如何的?分别形成怎样的天气?(4)画一画:在笔记本上画出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热带气旋强度等级和分类判断所属的天气系统及所在的半球***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二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学习目标定位一、课程标准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二、学习目标1.分析说明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重点)2.能够判读简易天气图,并进行天气特点及天气形势分析。(重点+难点)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自主阅读教材P56思考:1.什么是高气压?什么是低气压?2.什么是高压脊?什么是低压槽?3.什么是气旋?什么是反气旋?1.重要概念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区别(1)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2)气旋与反气旋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指气压状况指气流状况低05低05低052、低压(气旋)系统(北半球)思考:低气压系统(气旋)会带来什么天气现象?因为在气旋中心是垂直上升气流,如果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大,就容易产生阴雨天气。低05热带和副热带海面上生成的热带气旋,中心风力达12级时称之为台风。台风和气旋的关系?台风登陆时,多伴有暴雨、狂风、雷电等。台风眼台风危害:破坏农业、交通、通讯、公共设施等。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热带低压名称≥12级10~11级8~9级6~7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风暴。不同的国家对热带气旋有不同的称谓,中国和东亚地区称为台风,在大西洋地区称为飓风,印度洋地区称为热带风暴,澳大利亚地区称为旋风。常识: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尺度气旋。高05高05高053、高压(反气旋)系统(北半球)思考:高气压系统(反气旋)控制下的地区会带来什么天气现象?由于在反气旋中心是下沉气流,不利于云雨的形成。所以,在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晴朗无云。高05秋高气爽生活中的地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自主探究完成课本57页活动内容我国典型的天气天气状况中心垂直气流南半球北半球水平气流气压状况反气旋气旋气流气压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逆时针辐合顺时针辐散顺时针辐合逆时针辐散上升下沉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冬:冷夏:热)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4、气旋和反气旋判断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气旋北逆南顺反气旋北顺南逆ABCD****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气旋与反气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