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够进入UCLA读美国计算机硕士读几年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6841|回复: 39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 小时人品币19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好友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 积分
人品币190 帖子
本帖最后由 花种子 于
18:38 编辑
看到了《致我们一起走过的申请季》征文活动,萌发了跟大家分享的冲动!让我们一起向那些申请岁月致敬吧!
一直有一个留学梦深藏于内心,挣扎了许多年,出不出,回不回,像是围城,一直困扰着我。
留学并非是官二代富二代的专享,普通的你也值得努力拼搏,去享受一次次机遇的洗礼,洗尽铅华经历不一样的人生。
一切源于水木清华飞跃版的信息,这里有许多phd全奖的机会,TA、RA机会,让我了解到美国留学也是有奖学金的,于是从2012年9月开始,我终于鼓起勇气,开始学习GRE,我对我妈妈说:我要考托福GRE,以后有什么好的机会我不想错过。妈妈很支持我,于是大三这一年开始与英语结缘。
在新东方报了一个班,刚开始什么都不懂,但是每次去上课都觉得特别充实,老师的课堂效率很高,短短的几个小时,嘴巴像机关枪一样巴拉巴拉的说,刚开始的前几节课我居然跟不上,后来就慢慢适应了。新东方的老师授课水平还是可以的,幽默风趣,也开阔了我的眼界,老师经常在课上分享他阅读的书籍,学习英语的资料等等。
上完GRE已经是11月了,12月期末考试,1月份进行一个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寒假赶工,根本没有时间学习英语,那段时间非常崩溃,挤不出时间学习英语,作为项目组长又不能抛弃这一切去学习英语,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寒假。结果寒假一点都学不进去,寒假结束后回到北京刷了一个星期的GRE,几乎等于裸考,上战场了,居然没上300分。回到学校3月份继续进行项目。我知道英语是出国的第一关,项目经历什么的都只是锦上添花,但是我实在是无法抛下这一切不管,我只能安慰我自己,现在觉得很辛苦,说不定能够挖出一个大萝卜。3月末,项目拿到了最高的荣誉,我开始投身于学习托福上。
没有报周末走读班,报的是50元的特惠班,感觉也是相当不错,便宜又能大概了解托福到底怎么考,需要什么资料,如何获取考试信息等等。5月份学校的课少多了,这个月我拿来冲刺托福,一个月的时间,每天花8个小时做TPO,考试之前上了xdf的考前特训,效果还是有的,一战96,也算是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然而我还想再刷分,将成绩刷上100。6月份开始准备期末考试,语言准备搁置了一段时间。
我无比痛恨自己的专业方向,作为一个小方向,不仅要学习计算机技术,还要额外学习铁路信息技术,暑假的时间很紧张,本来想再考一次GRE,赶在9月份申请季之前搞定语言考试,结果这个专业非让我们去实习,没有办法,实习结束后我又开始刷托福了,这个时候我并没有考虑去美国,因为家里并没有那么多钱,所以就刷托福,去新加坡(留在当地工作三年可以减免学费60%)或者欧洲的一些有奖学金(学费免,再给生活费)的项目。当时在家里学习托福的效率非常低,加上自己的大意,觉得多考4分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当时在家比较颓废,又不想在学校学习,因为天气太热了,在家睡到9点起床,早上做一套阅读,中午等着吃饭,下午睡个午觉,2点开始继续刷听力,做到下午5点,晚上看看留学信息,做做运动就一天。这段时间,我自己创建了一个qq群,受到群里面的人的影响,发现新加坡香港的一年硕士不好就业,但是又十分不愿意读博士。认识了一个好友,他鼓励我再考一次GRE,争取拿全奖去美国读博士,我当时并不想读,甚至想转专业,学习市场营销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后来9月份开学前投了一份实习,开学后就开始实习。这个暑假的托福考试还是惨败,94分。
实习的一个星期
开了一些职业规划,对未来充满希望,热血沸腾,进到公司实习的岗位也是市场推广类,进去后,PM对我一点都不理会,有什么活就叫我干,做的都是网络宣传语,吆喝噱头之类的语言,工作第二天就要求我加班,回到宿舍还要做到11点,进公司第一天连个简单的项目介绍都没有就让我直接上手,做的不好就骂,压力非常大,我也开始看清楚了现实,也许我真的不适合市场营销,这样的工作,做十年和一个做一年的人相比,有什么优势?于是一个星期后,我辞职了,我想清楚了,我想要一个替代性比较小的职业,工作10年后肯定比工作1年的人有巨大的优势的职业。于是我还是选择继续学习计算机,尽量争取美国全奖phd。
重新拾起GRE
9月10号,在学校里找到安静的自习教室后,在网上看了许许多多考了gre接近满分的经验帖子,开始买材料,争分夺秒的备考,准备在11月初之前将成绩考出来。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去准备,中间还要继续看留学的信息,作为一个diy党,我几乎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来泡论坛,如何制作英文cv,写ps,推荐信,网申,选校,这一系列都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的,顶着考GRE的巨大压力,还有几门铁路课要上(大方向的同学早已经没有课,真心亏),期中考试,都赶在一起,这段时间压力非常大,脸上长了很多痘痘,好不容易好了很多,又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痘痘飙出来。那段时间不愿意见到熟人,满脸的痘痘让我抬不起头。有一段时间要跟考研党抢座位,我6点钟就起床了,有的时候6点起床了还是没有抢到座位,孤军奋战,将gre单词书要你命3000背了7、8遍,书都翻烂了,拼命地做题,刷题,做阅读。全身心投入到gre中,此时很多人已经开始网申了,看到别人在论坛上发帖子说申请结束,到处旅行,我显得无比捉急。考试前做了几套模拟题,分数不理想,不是自己想要的320+,我当时就无比崩溃,2个月准备gre还是略显仓促。anyway, 还是硬着头皮上战场,考了312,非常糟糕,但是没有办法。我只能拿着这个成绩去和往届的人作对比,选择排名靠后的学校。
考完试11月10号,ps酝酿了很久,一直无法下笔,眼见着12.1号的deadline就要来了,我找了几个学长的ps来看,还是觉得无法下笔,这时候又咨询了一家中介,我跑去听了一下他的意见,非常心动,ps cv 推荐信都帮我写,需要5000多块钱,跟妈妈说了之后,妈妈觉得太贵,让我自己弄,没有办法,我硬着头皮,看着学长的ps,觉得不错的就修改一下为己所用,三天时间,头脑风暴,包装自己,终于把ps初稿写出来了。然后连忙给一个评价很高的文书机构修改,叫sunwrite,改的非常专业,3天后准时返回修改润色过后的稿子给我。准备投申请。自己一个人搞这么多东西的缺点就是容易跑偏。我当时不知道美国的学校要求SOP而不是PS,一个qq好友提醒之后,我当时又崩溃了,找到一个上课的时候认识的学长,他搞起了留学中介,让他帮我写文书,当时UCLA12月1号截止,就在一天的时间,他帮我从ps里面提取出有用的部分,将800多字的ps,修改为500字左右的sop,我又自己上学校官网看了看学校的教授的研究方向,在文书中着重提了一下某个教授的研究方向,提交了这份申请,CV改了至少有10次。12月11号有香港大学的教授过来面试招生,我去打了个酱油,不小心过了,MSC很水我也知道,还是跟爸爸说有几个申请申了一般,我想把它继续完成,爸爸也没说什么。12月15号又有一大波学校截止日期来临,我又报了一个GRE,还想再拼搏一下,12月6号考试,结果还是惨败,311分。剩下6天时间又提交了几份申请,12月22号又刷了一次托福,这期间申请忙一忙,选校定位各种纠结,英语又捡起来学一学,看教授信息,陶瓷等等。根本就无法专心备考提高分数,12月22号的托福还是惨败,90分。越考越低,我已经彻底失去希望了,破罐子破摔,起起伏伏,跌跌荡荡,让我开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随遇而安。最后提交了几所deadline比较晚的学校,一共申请了11所美国的学校,有phd有master(因为当时粑粑对我说master先申着,万一phd全军覆没……)。
石沉大海的等待
从12月25号开始,申请几乎告一段落了,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1月1号收到了普渡大学的拒信,第一封拒信,伤心了一阵子,我开始各种猜想,各个学校都拒了,我就只能去香港读msc,这段时间我还是没有停止陶瓷,新年的时候有教授给过我funding的offer,学校排名太差,教授是印度人,拒之。后来学校的老师联系到英国的一个教授,通电话后给offer,奈何英国学校的排名太低,爸妈没允许我去,拒之。等待,等待了3个月之久,3月22号,收到了UCLA的congratulation。 看到这封邮件的时候,我静静的,流下了两行眼泪,万万没想到,也无法想象的到,我这一路过来坎坷无数,终于有学校要我了。共申请了5个phd,6个master,phd全拒了我,master除了UCLA,其余全部依旧pending。这就是语言的劣势,一所学校申请的人太多了,除了看语言,看GPA,PS CV这些材料估计就扫一眼。我相信UCLA是一个非常负责的学校,同样获得录取的也有GRE TOEFL分数不高的人,UCLA看重的不是语言成绩,而是综合能力。感谢这一路上帮助过我,改变我命运轨迹的人。
去美国读书再也不是一个梦,埋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为之奋斗了4年,参加学术竞赛,项目,保持绩点,败在英语上,却又让我幸运的碰到一所不看重英语成绩的学校。感恩,感谢。
总评分:&人品币 + 10&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484 小时人品币31456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精华6好友
签到天数: 13 天人品币31456 帖子
真心祝贺YamYam梦想成真!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9 小时人品币313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10帖子精华1好友
签到天数: 13 天人品币3130 帖子
祝贺,加油!!~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837 小时人品币19168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精华2好友
叫我致富哥!
签到天数: 263 天人品币19168 帖子
真心祝福你!美帝相见!!!
Toughen up, because New York City never sleeps.
MS Finance Candidate '15, Simon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 小时人品币99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好友
小学一年级, 积分 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人品币99 帖子
为之奋斗的,必将会有收获,棒!为你点赞!你是红领巾,你是好榜样!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82 小时人品币19316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精华0好友
签到天数: 257 天人品币19316 帖子
付出就有收获~ 恭喜楼主又验证了一次 我又相信奋斗了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 小时人品币16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精华0好友
小学一年级, 积分 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 积分
人品币16 帖子
拉拉啦,努力终有回报?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82 小时人品币1973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0帖子精华0好友
高中一年级, 积分 19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签到天数: 4 天人品币1973 帖子
太羡慕小伙伴了,真棒!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6 小时人品币1062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0帖子精华0好友
初中二年级, 积分 10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5 积分
人品币1062 帖子
楼主绩点一定非常高。。。。。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 小时人品币19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好友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 积分
人品币190 帖子
花种子 发表于
真心祝贺YamYam梦想成真!
谢谢~~ 常怀感恩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 小时人品币19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好友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 积分
人品币190 帖子
cathyzhu 发表于
祝贺,加油!!~
谢啦~~~~~~~~哈哈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 小时人品币19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好友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 积分
人品币190 帖子
chrislong227 发表于
真心祝福你!美帝相见!!!
great!!!!~~~~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 小时人品币19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好友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 积分
人品币190 帖子
哈利的斗篷 发表于
付出就有收获~ 恭喜楼主又验证了一次 我又相信奋斗了
必须相信,我也开始相信坚持一定会有好结果!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 小时人品币19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好友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 积分
人品币190 帖子
<font color="#910219 发表于
楼主绩点一定非常高。。。。。
87,比起很多人真是很一般,本校保研都保不上的~~哈哈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2 小时人品币704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0好友
初中一年级, 积分 7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3 积分
签到天数: 2 天人品币704 帖子
励志贴,加油,GT同样不高的人路过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5 小时人品币833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0好友
初中一年级, 积分 8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4 积分
人品币833 帖子
感慨。。我几次托福也是越考越低很崩溃,还要边工作边申请,申请到最后也不确定能出去,很煎熬。前几天才给了个offer,终于可以去了。&&我有个朋友也申请UCLA,成绩比你好些,到现在全军覆没,还没一个好消息。。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 小时人品币19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好友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 积分
人品币190 帖子
Elina 发表于
感慨。。我几次托福也是越考越低很崩溃,还要边工作边申请,申请到最后也不确定能出去,很煎熬。前几天才给 ...
申请这个东西本来就是说不定的,你准备去哪个学校?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70 小时人品币4178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10帖子精华19好友
签到天数: 2 天人品币41780 帖子
我们最近在统计offer,楼主能按这个格式回复下么:
本科学校:可以写211 985之类 如果不愿意透露具体的学校
本科专业:
经历:(包括工作、实习、科研经历、论文、学术会议等)
申请学校和项目:
录取的学校和项目:
尽自己所能给留学申请者提供帮助!祝大家都拿到满意offer!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9 小时人品币1186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0帖子精华0好友
初中二年级, 积分 118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 积分
签到天数: 63 天人品币1186 帖子
Cong !!!看后很励志,感谢楼主的分享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7 小时人品币81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0帖子精华0好友
初中一年级, 积分 8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 积分
签到天数: 2 天人品币810 帖子
同意GT很惨飘过 但是真的感谢这些学校可以认真去衡量其他背景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 小时人品币19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好友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 积分
人品币190 帖子
zzjoy 发表于
同意GT很惨飘过 但是真的感谢这些学校可以认真去衡量其他背景
是的!这才是美国公平的教育,不以分数论英雄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 小时人品币19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好友
小学三年级, 积分 1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0 积分
人品币190 帖子
jasonstyle520 发表于
我们最近在统计offer,楼主能按这个格式回复下么:
本科学校:可以写211 985之类 如果不愿意透露具体的学校 ...
本科学校:北京某211
本科专业:计算机
本科GPA: 87.6/100
经历:水实习两个,科研经历三个,竞赛获奖5、6个,美赛二等,国赛北京市一等,英语演讲一等
申请学校和项目:UCLA,berkeley,UMass armherst, purdue, Austin
录取的学校和项目:UCLA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5 小时人品币145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好友
小学二年级, 积分 1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 积分
签到天数: 4 天人品币145 帖子
yamyamyuo 发表于
本科学校:北京某211
本科专业:计算机
本科GPA: 87.6/100
楼主的背景还是很好的啊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770 小时人品币41780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10帖子精华19好友
签到天数: 2 天人品币41780 帖子
楼主愿意来参加尚友学堂YY在线讲座跟大家分享下申请经验么?
尽自己所能给留学申请者提供帮助!祝大家都拿到满意offer!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9 小时人品币958 注册时间阅读权限80帖子精华0好友
初中二年级, 积分 9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0 积分
签到天数: 7 天人品币958 帖子
楼主你好,我现在大三,专业金融。想问一下你UCLA为什么会比较不注重英语,楼主是申什么专业的?
海外网友专属勋章
已经海外的ladies and 乡亲们
拿到工作或留学申请的Offer
DIY申请,并拿到3个以上Ad或Offer, 并在版面上晒offer
优秀版主勋章
尚友论坛版主中表现优秀者
托福高分勋章
105分及以上
财富100强勋章
积分排行前100名(随积分变化,可跌出排行榜)
来了这么久为何不进去看看?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您也可以使用其他账号登陆:  GPA 3.0可以申请留学美国UCLA研究生吗?申请美国留学,GPA3.0算不上什么高分,但也基本符合了大学数院校招收研究生的最低GPA要求,很多名校都是GPA3.0的学生可以申请的,但是如UCLA这样的美国一流大学,GPA3.0可以申请研究生项目,但是并没有什么优势,部分专业对GPA要求也比较高,尤其是博士项目,如统计学硕士申请最低要求GPA3.2,博士申请最低要求GPA3.5。  GPA3.0可以申请的UCLA研究生项目  土木工程  GPA3.0可以申请UCLA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课程,UCLA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申请要求toefl不低于87分且听说读写分别不低于17、24、21、25分,GPA最低要求3.0。  在线教育(工程硕士)  UCLA在线教育(工程硕士)项目申请要求具备以下条件:  1、获得计算机科学、数学、化学或物理专业学士及以上学位;  2、本科大三大四GPA不低于3.0;  3、提供gre;  4、语言要求与土木工程MS项目一致;  5、GPA低于3.0的申请人必须符合3个条件:高GRE、高专业课GPA、牛推荐信。  教育专业  UCLA教育专业申请语言要求与土木工程MS项目一致,GPA要求不低于3.0,除师范教育项目之外的其他项目均要求递交GRE但无最低分数线。  以上仅选取三类GPA3.0可以申请的UCLA研究生项目,如需了解更多专业的申请要求请查询学校官网或咨询托普仕留学。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留学方面的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联系电话:400-686-991,托普仕留学官方网站:   留学路漫漫,托普仕留学永远是您最贴心的朋友。  更多精彩文章推荐:  【阿拉巴马汉茨维尔大学】/brand//640.html  【特洛伊大学】/brand//616.html  【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brand//13.html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12个月就能学完麻省理工4年的计算机课程,你信吗? - 知乎专栏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12个月就能学完麻省理工4年的计算机课程,你信吗?","author":"hsgm","content":" 
美国小伙斯考特·杨(Scott Young)完成了一个惊人的壮举:他在一年之内,学习了MIT计算机科学课程的全部33门课。最重要的是,这些课程都是他通过观看在线教程讲座自学的。对此,他的解释是自己使用了“超速学习”的理论和方法,从而达到一周就可以学完一门课程的壮举。不妨和领英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这种逆天的“超速理论”学习法是否有效?
很多人把关注点放在10天完成线性代数学习而忽略了他一共完成了33门课程,平均通过一门课程也就花一周半左右,用了一年时间搞定了正常要3年左右完成的课程。
大多数的人都经历过二、三周搞定一学期的课程,如果按这个时间进度的推导出大学四年的课程可以在8个月内通过考试,但这种事只要想想就能知道可能性有多大。
这里面其中一个区别还在于国内大多数的期末考试只需要死记硬背就能搞定,而MIT的公开课要求比较高,光靠背根本通不过,必须要理解才行,不信的话可以去看MIT公开课上的作业和考试题,在网上都能找到的。
记得有篇文章专门说过MIT内部专门为这个公开课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做了大量努力,没有要求过任何费用,至于MIT公开课是否需要软文做推广这个问题可以自已通过大脑去判断。
这个事情难度在于以下几点:1.注意力每天10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而且坚持了一年。Scott Young这12个月每周学习六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去除休息、吃饭、卫生间的时间,大约在10小时左右。这是时间安排不是在学校上课,完全是自己安排的,这需要很强的注意力和意志力。能稳定保持每天10小时的注意力非常困难,很早以前我试过类似的情况下大概2个月左右,就很难再坚持。以前做程序员也加过一年半左右的班,但回想一下,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还达不到10小时。而一个人注意力集中10小时要比多个人在一起更难一些。高考和研究生入门考试也没办法相比,简单对比一下课程数量就能分辨出难易。2.意志力每天学习10小时,10天左右就要考试一次,并通过,这个学习效率非常高,更不用说重复了33次。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时短时间集中注意力不难,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放松,只要持续二、三个月左右就会达到一个瓶颈,理解能力和心理状态无法继续,这个瓶颈会重复出现。就象考研时很多人前几个月都能坚持下去,但到6、8月之后就无法坚持。重复三次左右会面临一个临界点,度过这后就很容易继续了。持续一年时间严格按照计划来,并雷打不动的执行下去,这种意志力、执行能力和时间安排很恐怖,上学的时候因为在学校里,而且处于学习的氛围里这样做都不容易,更不说他已经毕业几年了,而且还有很多其它工作要做。这里面要特别注意两点:很好的放松、保持兴趣并理解所学的内容 。做不到这二点,很难坚持。有人问如何有效的放松?方法很多,这些放松技巧并一定能马上见效,可以多试几次找到适合自己的,掌握一个合适的度很不容易:了解自己的注意力曲线,接近或达到临界点时休息一下,别让自己的注意力透支;培养一门体育运动或学会一门乐器,太累的时候就去做一做,特别是运动比如慢跑效果很不错;规律、稳定的作息+良好的睡眠能解决很大的问题;每周1-2次的东北大保健;每周两次东北大保健或买个好点的硅胶娃娃定期泡个鸳鸯浴之类,做东北大保健时能起到一种非常奇妙的升华感觉,不管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坚持每天静坐;结婚之后规律的性生活,大致一周二次;定期的朋友聚会,互相聊聊天;阅读一本精彩的小说、看场电影、一顿美食或甜品;做白日梦,学会发呆;催眠术里还有专门的放松技巧,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教,要练习一段时间才能掌握他确实把兴趣和目标结合的很好,同时还把每周的笔记、习题分享在网上,确实是比较喜欢这门知识并从中体会到一些满足感觉才能这样坚持下去。3.学习技巧根据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归纳一段话:通过视频和主题阅读来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形成知识地图,通过对基础概念和知识点的深入理解构建知识体系的主体框架,理论来说就是用80%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20%最重要的知识点上。同时需要把新学到的知识点跟大脑中以前的知识点做好连接。并根据每节课的学习进度进行实时反馈测试掌握情况,找出理解中的弱点进行补充完善。最后通过合理的记忆和复习技巧对知识点进行巩固。这里面还有一个很关键的概念叫“刻意练习”,补充一下以前做的笔记(摘录自《异类》):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它的特点。特点一:只在“学习区”练习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只在学习区练习,是一个非常强的要求。一般的学校课堂往往有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特点二:大量重复训练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美国加州有个“害羞诊所”(The Shyness Clinic),专门帮助那些比如说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害羞心理。这个诊所的心理学家不相信什么心理暗示疗法,什么童年回忆之类,他们相信练习。他们认为使人害羞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观点。怎么治疗恐女症?做法是设计各种不同难度的场合进行对话训练。最初是在房间内集体对话,角色扮演。然后是到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讪要求约会。最高难度是有意在公共场合做出使自己难堪的事情,比如去超市把一个西瓜掉在地上摔坏。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正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包括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重复训练。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小提琴学校里,甚至有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的要求,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练习。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往往会不知所措。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读X光片诊断罕见病症的水平反而不如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 — 因为很少遇到这种病例,而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早就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定期地让医生们拿过去的旧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特点三: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曾经有过传道授业解惑。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从训练的角度,一个真正好教练是什么样的?John Wooden 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 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 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 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 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 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他们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特点四: 精神高度集中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科学家们曾经调查研究了一个音乐学院。他们把这里的所有小提琴学生分为好(将来主要是做音乐教师),更好,和最好(将来做演奏家)三个组。这三个组的学生 在很多方面都相同,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甚至现在每周的总的音乐相关活动(上课,学习, 练习)时间也相同,都是51个小时。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最好的两个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第三个组只有9小时。他们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时候和下午的早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还很清醒;而第三个组利用下午的晚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已经很困了。最好的两个组不仅仅练得多,而且睡眠也多。他们午睡也多。那么是什么因素区分了前两个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到18岁,最好的组中,学会平均总共练习了7410小时,而第二组是 5301小时,第三组 3420小时。第二组的人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以下内容摘自《影响力2》:对于简单的运动,只要50小时练习时间就能达到非常熟练的水平。随后技巧就会稳定下来。能娴熟加以运用,但却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是因为脑中的权衡告诉我们,为发现并学习新事物所付出的额外努力很可能只会带来不断减少的边际回报,因此我们停止学习。大多数专业人士一直学习提升自己,当他们达到一种“可接受的”水平时,便达到学习高原。比如:软件工程师一般在进入职场五年后达到能力的最高峰。在安德斯·埃里克森博士看来,提高不仅仅与练习有关,更与“刻意练习”有关。埃里克森发现,不论在体种技术领域,要成为佼佼者,在职时间和业绩水平之间并不存在相互联系。比如说一位有二十年工作经验的脑部外科医生,并不会因为工作时间更长而比仅工作五年的新人技术更精湛。他们之间的不同点与经验毫无关系,而与刻意练习有关。时间是必不可少的(许多领域的佼佼者从事自己的职业至少达十年或十年以上,如音乐作曲、舞蹈、科学、小说创造、下棋及得等等)但它并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关键因素在于明智地使用时间。练习的技巧才能使人臻于完美。何谓刻意练习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将这些技巧运用于关键行为,从而增强自身的影响策略?(1)要求在短时间内高度集中精力进行刻意练习要求全神贯注。不允许分心,学生们将这种能力视为最困难的挑战,优秀的音乐家和运动员认为,注意力是他们无法“刻意练习”的最大限制因素。(2)依据明确的标准提供及时反馈练习某种技巧所花时间的长短,远没有获得按照标准提出的明确而频繁的反馈重要。快速的反馈,特别是与最优秀者的比较之后,加入全力的投入,能加速学习过程。伊丝娜·里德告诉我们,极有效率的老师们一个关键行为就是,他们安排的教学与测试之间的时间跨度很短。一旦测试测试变得频繁,它就成为熟悉的事物,就不再是令人畏惧的大事。它使人们能看到自己在特定标准下的表现。(3)将成功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一直以来,影响力大师都知道设立明确且可实现的目标非常重要。首先,他们明白设立具体目标的重要性。人们声称自己明白这一理念,但实际上很少有人真正将其付诸实践。在关注具体成绩水平时,优秀者设立目标旨在改善行为和过程,而非结果。班德拉博士指出,要鼓励人们尝试自己惧怕的事物,必须给他们提供快速、积极的反馈,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要实现这一点,你可以提供明确具体的方法,并为这一方法设定短期、具体、简单且低风险的目标,以使复杂、长期、笼统、高风险的任务变成简单、短期、具体而零风险的任务。书中举了几个例子,比如篮球运动中,投篮命中率70%以上的与50%以下的人,训练方式完成不同,优秀球员关注的是技术性的目标,如“将手肘放在身体两侧”和“出手的角度”。差一点的运动员关注的是结果性的目标,如“这次我要连续得十分”。(4)准备应对挫折:增强抗风险能力在学习初期,用婴儿学步的方式保证成功在实现短期目标很重要,但如果学习者刚开始只有成功的经验,那么失败很容易使他们失去信心。初期的成功会使人们产生错误的观念,以为成功并不需要太多的努力。而一旦遇到问题,他们就会变得气馁。要有效的处理这个问题,需要付出努力、坚持不懈和韧性。因此,练习中应增加需要更多努力和韧性才能完成的任务。随着学习者们完成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不断从失败中振作,他们发现挫折并不是永远的路障,而是需要继续学习的信号。这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比如非常规律作息习惯、固定的体育锻炼、饮食上的配合、高质量的睡眠、放松技巧、实时反馈、主题阅读、刻意练习、加速理解、合理复习和记忆技巧,并把这几项都形成习惯,不断的进行调整,直到最终达成目标。最少要在这几项上面掌握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这些技巧单独拿出来一项并不太难,但每一项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想组合到一起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最少估计要3-5年左右才能掌握并形成习惯。Scott Young研究快速学习并开始写博客也有6、7年了,才达到现在的程度。超速学习理论和方法一直存在,并不只能用到考试就是日常生活中也一样可以使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入门水平达到专家水平,不提从各种书籍中知道的例子,单从身边认识或关注的人中举几个例子,这些人都应用了部分或类似的方法:秋叶学PPT从一般水平到国内的一流PPT专家并出书、培训也就花了一年左右邹鑫对GTD从一般爱好者到成为一个时间管理达人,出书并培训大概花了二年左右国内好几个世界记忆大赛冠军从接触到记忆术到成为世界冠军也就花了1年左右.世界大师的标准很低,低到练习3-5个月就能达到要求。(世界记忆大赛是个民间比赛,并不是正规的国际比赛)实际上类似的人不少,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而已,说实话这些方法都不难,而已早以形成系统的方法,但想真正掌握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看到效果的很不容易。很多人都缺少足够的耐心和自制力,对这方面的能力也没有过高的要求。对于上面提到这些能力我已经掌握了很大一部分,未来计划中包括类似的尝试计划,看看自己是否能做到这种程度。▲","updated":"T08:30:2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collapsedCount":0,"likeCount":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titleImage":"","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reviewers":[],"topics":[],"adminClosedComment":false,"titleImageSize":{"width":0,"height":0},"href":"/api/posts/","excerptTitle":"","tipjarState":"closed","annotationAction":[],"sourceUrl":"","pageCommentsCount":0,"hasPublishingDraft":false,"snapshotUrl":"","publishedTime":"T16:30:25+08:00","url":"/p/","lastestLikers":[{"bio":null,"isFollowing":false,"hash":"afb99b9e9ac14ef49747f","uid":098400,"isOrg":false,"slug":"xiao-xiao-shuo-59","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小小说","profileUrl":"/people/xiao-xiao-shuo-59","avatar":{"id":"aa21f7c7","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io":null,"isFollowing":false,"hash":"246ddfde65d0bcb7f5dbf5e","uid":716500,"isOrg":false,"slug":"xuangestallone","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xuangestallone","profileUrl":"/people/xuangestallone","avatar":{"id":"eee86f1b52afc6ee21e0d","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io":"看动漫的野生程序猿","isFollowing":false,"hash":"ff71b181daff80b9f7333c","uid":36,"isOrg":false,"slug":"elson","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name":"elsonwu","profileUrl":"/people/elson","avatar":{"id":"da8e974dc","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summary":"美国小伙斯考特·杨(Scott Young)完成了一个惊人的壮举:他在一年之内,学习了MIT计算机科学课程的全部33门课。最重要的是,这些课程都是他通过观看在线教程讲座自学的。 对此,他的解释是自己使用了“超速学习”的理论和方法,从而达到一周就可以学完一…","reviewingCommentsCount":0,"meta":{"previous":null,"next":null},"annotationDetail":nul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3,"FULLINFO":true}},"User":{"hsgm":{"isFollowed":false,"name":"hsgm","headline":"","avatarUrl":"/739aad7f2cea4e7dc4f69_s.jpg","isFollowing":false,"type":"people","slug":"hsgm","bio":"蛤里发","hash":"46cd8fc9522cedb4baf39a","uid":241000,"isOrg":false,"description":"","profileUrl":"/people/hsgm","avatar":{"id":"739aad7f2cea4e7dc4f69","template":"/{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badge":{"identity":null,"bestAnswerer":null}}},"Comment":{},"favlists":{}},"me":{},"global":{},"columns":{},"columnPosts":{},"columnSettings":{"colomnAuthor":[],"uploadAvatarDetails":"","inviteAuthor":""},"postComments":{},"postReviewComments":{"comments":[],"newComments":[],"hasMore":true},"favlistsByUser":{},"favlistRelations":{},"promotions":{},"switches":{"couldAddVideo":false},"draft":{"titleImage":"","titleImageSize":{},"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can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title":"","titleImageUploading":false,"error":"","content":"","draftLoading":false,"globalLoading":false,"pendingVideo":{"resource":null,"error":null}},"drafts":{"draftsList":[]},"config":{"userNotBindPhoneTipString":{}},"recommendPosts":{"articleRecommendations":[],"columnRecommendations":[]},"env":{"isAppView":false,"appViewConfig":{"content_padding_top":128,"content_padding_bottom":56,"content_padding_left":16,"content_padding_right":16,"title_font_size":22,"body_font_size":16,"is_dark_theme":false,"can_auto_load_image":true,"app_info":"OS=iOS"},"isApp":false},"sy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计算机硕士读几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