膑骨关节炎,由受寒引起,及怕空调,艾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哪个穴位?

膝骨关节炎循证针灸实践
膝骨关节炎循证针灸实践
汽车维修宝典
主体内容来自《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膝骨关节炎》——中国针灸学会膝骨关节炎针灸治疗总原则:舒筋利节,活络止痛选穴以阿是穴及局部经穴为主,可结合辨证及循经远端取穴。建议将针刺作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基础疗法,应用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各期,可结合温针疗法、电针、推拿、中药、理疗、功能锻炼等综合施治,也可使用艾灸、穴位注射、刺络拔罐、火针、针刀等疗法。以缓解疼痛、保护关节功能、阻止和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善生活质量为治疗的主要目标。概述膝骨关节炎,属于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是指膝关节关节面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变及结构紊乱,伴随软骨下骨质增生、软骨剥脱,从而使关节逐渐破坏、畸形,最终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退行性疾病。此为骨科临床常见病,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缓慢发生发展的关节疼痛、僵硬、压痛、捻发音、肿大且伴有功能活动受限,严重者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疾,是引起老年人疼痛和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病属于“痹证”“骨痹”的范畴,为肝、脾、肾亏虚,风、寒、湿邪外袭,客于局部,经络不通所致。《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 “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症状及体征膝骨关节炎早期症状: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疼痛,上下楼或站起时尤甚,无明显畸形。中期症状: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晚期症状: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体征可有摩擦音,髌骨研磨试验阳性,髌周压痛阳性,股四头肌萎缩,关节肿大或者屈曲挛缩甚至僵直,韧带无力、骨性增大、软骨破坏、半脱位及挛缩,还可引起关节的排列不良而造成畸形。此外,患者在晚期还可见肌肉萎缩、关节不稳定等。膝关节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髁间棘增生,关节边缘骨赘,关节面下骨板硬化,关节内游离体形成等。对于关节的物理检查可为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诊断标准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X线(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mL。中老年患者(≥40岁)。晨僵≤30分钟。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膝骨关节炎的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膝骨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正常。Ⅰ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Ⅱ级: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Ⅲ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Ⅳ级: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中医诊断标准及分型诊断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初起多见腰腿、腰脊、膝关节等隐隐作痛,屈伸、俯仰、转侧不利,轻微活动稍缓解,气候变化加重,反复缠绵不愈。起病隐袭,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人。局部关节可轻度肿胀,活动时关节常有弹响摩擦音。严重者可见肌肉萎缩,关节畸形,腰弯背驼。X线检查:骨质疏松,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质硬化,以及边缘唇样改变,骨赘形成。查血沉、抗“O”、黏蛋白、类风湿因子、血尿酸、肾功能等,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相鉴别。中医证候诊断标准阳虚寒凝证主症: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次症:屈伸不利,天气变化加重,昼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稍减。舌淡,苔白,脉沉迟缓。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主症:关节疼痛,胫软膝酸。次症:活动不利,运动牵强,舌质偏红,苔薄或薄白,脉沉弱,尺脉尤甚。脾肾两虚、湿着关节证主症:关节疼痛,肿胀积液。次症:活动受限,舌质偏红或舌胖质淡,苔薄或薄腻,脉滑或弦。肝肾亏虚、痰瘀交阻证主症:关节疼痛,肿胀肥厚,痿弱少力。次症:骨节肥大,活动受限,舌质偏红或舌胖质淡,苔薄或薄腻,脉滑或弦细。针灸治疗概况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可缓解疼痛、晨僵,改善关节功能,减轻关节肿胀,阻止和延缓疾病的发展,保护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多数病人预后良好。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可以早、中、晚分期治疗。在明确分期及病因的基础上,对症治疗。总的原则为舒筋利节、活络止痛。早期,以通经活络、行气止痛、补益肾气为主,选取局部穴位,辨证论治。中期,行气活血、消肿止痛、补益脾肾,局部选穴结合辨证治疗。晚期,舒筋活络、理气止痛、补益肝肾,采用局部选穴为主,结合辨证治疗。名医经验名医经验现代名医在选穴、治疗方面,多以局部阿是穴和经穴为主,发现足三里、阳陵泉、犊鼻、膝阳关、风市等穴用得最多,与现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基本一致;同时,注重结合辨证取穴,刺法多选用毫针刺法、火针、刺络放血拔罐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人体常用的防病保健要穴,具有补脾益气、和胃调中的功效。最早见于《素问·针解篇第五十四》:“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足膝腰部疾病、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疗效,还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防御疾病能力,对改善和缓解抑郁症、神经衰弱也有一定的作用。足三里穴阳陵泉,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阳胆经。合(土)穴。八会穴之筋会。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处,并有膝下外侧动、静脉。主治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便秘,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膝肿痛,及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小腿抽筋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阳陵泉犊鼻穴属足阳明胃经穴位,出自《灵枢·本输》:“刺犊碧者,屈不能伸。”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穴性属土,在蜂针疗法中,该穴应用十分广泛。 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在髌韧带外缘;有膝关穴节动、静脉网;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总神经关节支。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配阳陵泉穴、足三里穴治膝痛。向后内斜刺0.5~1寸。膝阳关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原名阳关。《千金要方》名关阳。《针灸大成》名足阳关。近称膝阳关。别名寒府、阳陵、关陵,属足少阳胆经。在膝外侧,当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另说在阳陵泉上5寸(《千金翼方》)、2寸(《针灸资生经》);“在膝眼旁1寸”(《针灸集成》)。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和膝上外侧动、静脉。主治膝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膝关节炎,下肢瘫痪等。直刺0.5-1寸。艾条灸5-10分钟。风市经穴名。出《肘后备急方》。属足少阳胆经。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和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瘙痒,脚气,及坐骨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荨麻疹等。直刺1-2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风市穴针灸治疗和推荐方案选穴处方特点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选穴以阿是穴及局部经穴为主,包括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内膝眼、犊鼻、梁丘、血海等。阴陵泉经穴名。出《灵枢·热病》。属足太阴脾经。合(水)穴。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一法“取曲膝之横纹尖头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有胫神经,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深层有胫后动、静脉。主治腹胀,水肿,黄疸,泄泻,小便不利或失禁,遗精,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膝胫酸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内膝眼属经外奇穴下肢部穴。屈膝,在髌韧带内侧凹陷处。梁丘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郄穴。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另说在膝上3寸(《千金要方》);在膝盖骨上尽处陷中(循经考穴编》广注)。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治膝胫痹痛,鹤膝风,胃痛,乳痈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血海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百虫窠。属足太阴脾经。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或屈膝,以对侧手掌按其膝盖,2-5指向膝上伸直,拇指向膝内侧约呈45°角斜置,指端尽处取穴。另说在膝上二寸半(《针灸甲乙经》);在膝上三寸(《千金要方》注);在膝上一寸(《类经图翼》)。布有股前皮神经,股神经肌支及股动、静脉肌支。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五淋,湿疹,瘾疹,阴部痒痛,股内侧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膝盖上方。对其按摩或针灸可治疗痛经、荨麻疹、产妇酸痛等症,女士午饭前按摩还可帮助祛除面部雀斑。血海穴结合辨证及循经远端取穴:阳虚寒凝,加命门、关元等;命门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本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在人体重力场中为位置低下之处,脊骨内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体表督脉,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故名命门。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属累穴,精宫穴。气血物质为地部的水液。命门穴主治症状为: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老人斑、青春痘等。关元经穴名。出《灵枢·寒热病》。别名三结交、下纪、次门、丹田、大中极。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募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萎,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并有强壮作用。直刺1-1.5寸。艾炷灸7-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关元穴肝肾不足、筋脉瘀滞,加肾俞、承山等;肾俞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肾之背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及外侧支,第二腰动、静脉后支。主治遗精,阳萎,遗尿,溺血,泄泻,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虚喘,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水肿,腰痛,及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肾俞穴承山经穴名。出《灵枢·卫气》。别名鱼腹、肉柱、伤山。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有小隐静脉和深层的胫后动、静脉。主治小腿痛,腰背痛,霍乱转筋,便秘,痔疮,脱肛,及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脾肾两虚、湿着关节,加肾俞、三阴交等三阴交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另说:“在内踝上八寸”(《千金要方》):“在内踝上一寸”(《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为胫神经;并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主治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萎,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以及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孕妇禁针”。三阴交穴肝肾亏虚、痰瘀交阻,加肾俞、太溪、地机、丰隆等。太溪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另名吕细、内昆仑。属足少阴肾经。输(土)、原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和胫神经,前方有胫后动、静脉。主治咽喉肿痛,齿痛龈肿,耳聋耳鸣,视力减退,咳嗽,气喘,咯血,消渴,不寐,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小便频数,腰背痛,足跟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地机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入门》作地箕。别名脾舍。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郄穴。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一说:阴陵泉下五寸,与巨虚相对”(《循经考穴编》)。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分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主治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痢疾,月经不调,痛经,遗精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地机穴丰隆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络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布有腓浅神经及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咳嗽多痰,气喘,胸痛,癫狂,痫症,下肢浮肿,腿膝酸痛,下肢痿痹,高血压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丰隆穴注意事项减少膝关节的负重和大幅度活动。后期病情严重,活动严重受限时,可使用拐杖或手杖,以减轻关节的负担。关节局部可配合热敷、推拿等疗法。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应注意掌握针刺强度,防止出现晕针等情况。膝关节进行针刺时要注意深度,火针、针刀等疗法要严格无菌操作。病变周围伴有骨结核、骨肿瘤时禁针,关节处施灸时禁止瘢痕灸。患者自我护理膝骨关节炎一旦发生,尚未有治疗方法可改变其病程,因而在预防方面应多加注意。如减轻体重,尽量避免大的膝关节外伤,避免反复的膝关节屈曲和负重,均是降低膝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因素。自我行为疗法减少病变关节的应力和承重,建议参与自我管理项目,包括力量训练、低强度有氧运动、神经肌肉训练和参与一些体力活动,保持关节的正常关系和活动,但要避免过多行走或上下楼梯。膝关节肿痛严重时,应予休息。过度肥胖的患者应减轻体重,以减少对病变关节的压力。必要时可使用手杖或拐杖,个别膝关节不稳定者可穿戴护具。适当的膝关节屈伸运动,主动加强股四头肌锻炼,改善股四头肌肌力。注意天气变化、关节保暖,避免潮湿受冷。推荐方案膝骨关节炎膝关节疼痛、晨僵、肿胀、功能受限者,建议采用毫针刺法。膝骨关节炎膝关节疼痛较剧、遇寒尤甚、晨僵、肿胀、功能受限,证属阳虚寒凝、湿着关节、筋脉瘀滞者,推荐采用温针疗法。膝骨关节炎膝关节疼痛较甚、畸形、肌肉萎缩、功能受限者,推荐采用电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关节疼痛较甚、晨僵、功能受限者,可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关节功能受限、疼痛、晨僵、挛缩屈膝畸形明显,证属阳虚寒凝、筋脉瘀滞、痰瘀交阻者,建议采用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关节疼痛较甚、晨僵、肿胀、屈膝畸形、功能受限,证属筋脉瘀滞、痰瘀交阻者,可采用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关节隐痛、遇寒尤甚、晨僵、功能受限,证属阳虚寒凝、肝肾不足、筋脉瘀滞、湿着关节者,可采用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关节肌肉粘连、功能受限、疼痛、晨僵、挛缩屈膝畸形明显者,建议采用针刀治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汽车维修宝典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给自己心爱的它不一样的养护!
作者最新文章&去年冬天膝盖受寒想用艾灸不知道哪个穴位
去年冬天膝盖受寒想用艾灸不知道哪个穴位
发病时间:最近3个月
去年冬天膝盖受寒
想用艾灸 不知道哪个穴位
补充说明:没治疗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精选回答(2)
擅长:擅长中医中药治疗中医内科、脾胃病科、针灸推拿科等科室常见病和多发病。
对膝关节艾灸的话是很好的,尤其现在是夏天,比较合适,主要穴位就是内外膝眼、足三里、阳陵泉。
擅长:月经不调、不孕不育
膝盖疼痛是由于过度使用关节或者关节周边发炎以及温度或湿度不适应引起的。血海穴、涌泉穴、尺泽穴,也可以很有效地消除膝盖的疼痛。
向医生提问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艾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法(附穴位图)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艾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方法(附穴位图)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按摩及艾灸哪个穴位对关节炎效果好。
按摩及艾灸哪个穴位对关节炎效果好。
健康咨询描述:
按摩及艾灸哪个穴位对关节炎效果好。按摩及艾灸哪个穴位对关节炎效果好。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妇科避孕流产
微信扫描关注直接与我沟通已扫1790次
&&&&&&病情分析:&&&&&&关节炎常见的症状是大关节的疼痛肿胀,主要会影响到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肩关节等大关节,一般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常是呈游走性的.&&&&&&指导意见:&&&&&&关节炎的治疗方法1、物理疗法:可选用热疗、中药熏洗、蜡疗、超声波、离子导入等治疗,能缓解疼痛和伴发的肌肉痉挛,有助维持及恢复关节功能。
疾病百科| 关节炎(别名:胯关节骨磨损有旋窝)
挂号科室:骨科
温馨提示:患者平时可以进行正确、适当的锻炼,居住的房屋最好向阳、通风、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可分为数十种。我国的关节炎患者有1亿以上,且人数在不断增加。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好发人群:老年人群
常见症状:关节疼痛、关节肿大变形、活动受限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推拿治疗、物理治疗
参考价格:59
参考价格:22.5
参考价格:29.9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适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椎炎...
参考价格:¥15
1.各种急﹑慢性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
参考价格:¥8.9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
赞赏:医生
医生,随时向其咨询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1元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灸膝关节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