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种植基地是不是骗人的他还有几年的发展趋势?

您当前的位置 :
白芨种植前景好
日 10:03     [
说起白芨,也许您不太熟悉,和目前山区乡镇大面积种植的白术只是一字之差,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中药材,它的药用作用十分广泛。以前我们这里山上的野生白芨很多,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野生白芨资源日渐枯竭,于是人工栽培白芨在一些地方逐渐规模化起来。早几年,我县西溪股份合作农场就在街头猫认湖村边的山岙里试种起白芨,这段时间,山岙里的白芨开花了,这里的花景却有一种别样的春天美景。
眼下正值白芨花期,在街头镇猫认湖村的西溪股份合作农场里,有30多亩的白芨,我们看到一朵朵紫色白芨花竞相开放,很是娇艳,规范化移植的白芨依次整齐排列,预示着白芨在我县规模化种植的成功,这是农场主於国保为中药材白芨构建的温馨家园。
白芨属于兰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甘根、朱兰、紫兰等,它的块茎作为药用,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润肺止咳等功效。随着白芨食品的开发利用和印染业、美容业的发展,白芨用量日趋增多,价格呈连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去年收购价成倍上涨。一直在外经商的於国保早几年就瞄准了这一商机,萌生了回家种植中药材白芨的想法。2014年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於国保开始从山上挖来野生的白芨进行试种。
白芨喜欢温暖、阴湿的环境,野生山谷林下是他最佳的生长环境。以前我县山区乡镇的一些山林中就有很多野生的白芨,说明我们这里的气候十分适合它的生长。但要让它通过人工规模化种植,在种植栽培上必须选择适宜的环境和土壤。
白芨喜欢生长在林下,所以农场里套种上了橘子、枇杷等果树。另外为了保持土壤通气疏松,农场都采用人工除草,於国保还尝试用杂草、稻秆来覆盖,采用仿野生栽培方式种植,经过试验后效果不错。
天台中药材首席专家姚国富说:“一般来说白芨的生长环境在林下,现在我们都发展林下经济,在三分遮阴七分阳的环境下,最适合它生长,所以在基地里栽种一些枇杷等其他水果,主要起到一定程度的遮阴作用。
白芨生长到三四年就可以采收了,药用、食用开发价值都很大,市场前景好,去年市场上的白芨价格更是翻倍走高。目前每公斤干货的价格在800到850元之间。
於国保说,白芨近几年的种植前景好,效益高,如果有朋友想种,可以去他的农场看看,取取经。
稿源:   编辑:奚晋阳   责任编辑:奚晋阳   
关注网站微信公众号精彩不错过
浙新办[2007]29号
天台县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
浙江在线技术中心 提供技术支持即将发展白芨种植的一定要谨慎
近年来作为的白芨价格逐年高涨,四大药材交易市场的交易价格已突破500元/公斤,并且需求大于供给,可谓是中药材中“明星”,发家致富的好路子。但对于即将从事白芨种植的种植户,您认真的思考过吗?您对白芨这种植物了解吗?您对白芨市场了解吗?种植药材不是不挣钱,种植白芨种好了也能挣大钱!但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本人并非专家!但对白芨也有一小点了解(涉及白芨组培三年),写这些观点不过想给即将种植白芨的药材种植户提个醒、泼点冷水、多思考一下。如本人的观点不对,您就当放屁好了。
先谈一下白芨这种植物。白芨是一种地生,白芨原产中国,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产自陕西南部、连云港、南通、南京、句容、宜兴、溧阳、上海、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和贵州,是一种分布极广的植物,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有野生分布,也就是说在全国大部分地方都能栽培。
白芨品种较多,据《中国植物志》【2】记载,白及属Bletilla Rchb.全世界约有6种,分布于亚洲的缅甸北部经我国至日本。我国产4种:华白及Bletilla sinensis (Rolfe) Schltr.
Schltr.(产云南蒙自,泰国也有分佈);小白及Btetilla formosana (Hayata}
Schltr.(产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西、台湾、广西、四川、贵州、云南中部至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察隅。日本琉球也有分布);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 Schltr(产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白及Bletilla striate (Thunb.ex A.Murray)
Rchb.f.(产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地有栽培。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我国目前栽培的白及品种除了有少量的“小白及”和“黄花白及”以外,绝大多数地区栽培的是白及Bletilla striate (Thunb.ex A.Murray)
Rchb.f.,其种源90%来自于“安徽群落”、“江西群落”和“贵州群落”,种植面积大致是贵州占25%,云南占15%,四川占15%,湖北占13%,安徽占12%,江苏、广西、湖南和陕西各约占5%。这与海南大学石晶《白及属植物资源与利用》【3】&描述的情况大致相同。所以目前进入中国药典的是“安徽群落”、“江西群落”和“贵州群落”的紫花三叉大白芨。
我国白及人工栽培正处于起步的初期阶段,随着野生资源的枯竭,价格也水涨船高,白芨种苗的价格也是暴涨。在利益的驱动下,一是绝大多数种苗采取疯狂采挖野生资源进行无性繁殖(切块繁殖或销售种球);二是直接使用野生白芨果荚繁殖(组培或直播),根本未对栽培品种也未进行家种驯化、优化和改良;三是引别个地方的栽培种都还存在品种在当地适应性的风险。所以目前种苗市场可谓“鱼龙混杂”,近5年,白芨种苗产业各地开花、火热异常,不仅覆盖云、贵、川、渝、陕这几个传统产区;连鄂、湘、皖、赣甚至是河南、河北等非传统区域也有大量种植公司供应种苗,发动农户种植。目前在网络搜索中药材种植上,其百度搜索结果数量仅次于“头号热点”铁皮石斛。作为种植户来讲,引种不慎,必导致繁殖系数少,种植产量低,质量标准不高,甚至达不到药典要求。
(一)种苗
白芨由于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自然繁殖系数低,也是野生资源迅速枯竭的主要原因。目前繁殖主要采取切块茎繁殖、种子直播和组培三种方式,第一种块茎繁殖,由于技术要求低繁殖方法简单、用时短和苗较健壮的特点,是目前主要的种苗来源,也是种植户较接受的种苗。但正因如此,目前随着全国各地种植白芨积极性高涨,白芨卖种苗更赚钱。我们简单算一笔账,一公斤鲜白芨可以加工成干品0.3公斤左右,按照收购价400元(公斤价,下同)计算,大约可以收入120元;但如果切成块茎做种,则可以出苗100-120株,按1.5元/株—3元/株,则收入大约在150元-360元之间,远高过加工卖干品收入。所以直接导致目前市场成品白芨少,不断推高成品价格,大家都在炒种苗,特别是这种种茎苗;第二种是组培苗,近年由于组培技术的推广,且用白芨种子进行组培繁殖,就组培技术难度而言是简单的,近2年白芨组培苗大量出现在市场,但组培苗驯化技术和条件限制,一般种植户驯化成活率低,主要是组培企业自己进行驯化,所以组培苗成本较高,一年驯化苗低于0.8元/株,育苗企业就很难盈利了,但由于该技术可周年大规模生产快速提供大量种苗,会对种茎苗形成冲击。
第三种是直播苗,由于白芨种子的特性,种子直播技术要求极高,目前已有成功的案例,虽育苗时间长,但成本较低、条件要求小、单位面积繁殖基数极大的优点,该技术一旦成熟大量蔓延其价格优势将直接取代种茎苗和组培苗。换个角度来说就是,一旦直播苗大量上市,组培苗企业将无利可图基本退出,种茎苗在性价比上毫无优势,继而大量作育苗用的种茎进入成品市场冲击成品市场价格。
从种植户的角度在种苗选择上,不论是种茎苗还是组培驯化苗不建议舍近求远,选择就近的种苗可大大降低品种在当地适应性的风险,最好是实地考察育苗基地。否则,三年后后悔也来不及了。
(二)种植
一是种植时间长,白芨种茎大苗,从移栽到成品需三年,组培驯化苗或直播苗则需要少4年多的培育时间,所以对此要有充分的考虑;二是种植成本高,大田一亩需种株,买苗种植也需要1万---3万元/亩的投入;三是大田种植条件要求不低,白芨喜阴、喜潮、不耐涝、不耐旱、喜有机质高的偏酸性土壤,第一年移栽需搭建遮阴棚,否则死苗率高,大田必须水源条件好,如果遭遇干旱,则更是损失惨重;四是在追求高产栽培的同时要注意药材的药效含量,按照修订的药典标准白芨多糖含量最低不低于14%,家种白芨和野生白芨的差别会有多大?是否会像家种羌活一样在药效上、价格上和野生品差异明显呢?
由于白芨属于小品种,历史上药用量一直不大。白芨每年需求量为:二十世纪50年代,160~280吨左右;二十世纪80年代320~420吨;到了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为200~300吨。进入21世纪以来,医药领域用量增大,如
“快胃片”、“白芨颗粒冲剂”、“白芨糖浆”等都是以该品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新药,中医药处方饮片用药也在逐年增加;另外近几年,白芨作为原料也进入了化妆品市场,还走进了化工、陶瓷等领域,如香烟烟头用的黏合剂、装裱字画的黏合剂、染布用的着色剂以及橡胶制品、高级陶瓷等。但除了化妆品市场用量有所增加外,由于白芨价格飞涨,其他领域弃用白芨启用其他替代材料,所以总体上需求还是停留在医药和化妆品行业。2006年白芨市场需求突破1000吨以上;2007年市场总需求量突破1500吨以上,2008年1900吨,2010年2100吨,2011年2200吨,2013年1800吨,2014年2000吨。白芨按目前的市场价格,需求不但不会拓宽,而且还会逐年减弱。
具不完全统计,全国白芨种植面积2013年1万亩左右,2014年种植在1.5万亩,2015年种植超过3万亩,2016年预计超过10万亩。随着推广力度的增加,相信2年后白芨货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将得到彻底缓解甚至供过于求!&目前,白芨种植可谓“火爆”,搜索2015年、2016年的新闻都可以看到云南、贵州、安徽、陕西、浙江、四川都作为精准扶贫的产业,大规模立项种植和大力度扶持,新闻里随便一个项目都在几千亩。如云南普洱市“2014年,在宁洱镇民安村,计划投资4500万元,建设白芨组培种苗基地建设项目,现建成组培生产车间3200平方米,现代驯化大棚10万平方米,标准化、规模化示范基地5000亩和林下仿生种植基地15000亩”。所以预计2016年超过10万亩的种植面积都是非常保守的。2年后光2015年种植的3万亩白芨将产出6000吨的成品(按最保守估计每亩产出200公斤干品计算),大家可以自行判断到时的白芨价格会是何等惨烈!
现在上网随便一搜索,白芨种苗推广铺天盖地,新闻里什么地方的某某种植户亩产12万元等等,亩产几万元、十几万元,记住是过去和现在!是在热炒种苗时的收益。
所以,投资育苗和种植一定要谨慎!谨慎!谨慎!
��热炒种苗时的收益。
所以,投资育苗和种植一定要谨慎!谨慎!谨慎!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白芨种植前景
白芨种植前景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凤林白芨种植户喜获丰收 亩产值达21.7万元
来源:&&&&作者:毛土有 吴新明&&&&时间: 08:36:21&&&&「」
  近日,市农技人员来到凤林镇凤溪村中药材种植基地,业主周有华欣喜相告,他种植的白芨亩产值达21.7万元。
  2009年,周有华在亲朋好友及相关部门支持下,开始试种白芨。经过几年的摸索,成功掌握了一套紫花白芨人工种植技术,目前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多亩。
  去年底,在相关部门牵线搭桥下,周有华将一批紫花白芨出售到陕西,鲜块茎收购价每公斤140元,亩均产量1550公斤,亩产值达21.7万元,喜获丰收。这在全国中药材研究与种植行业引起不小轰动,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专家学者、种植业主络绎不绝。
  据悉,白芨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茎供药用,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同时在美容和工业行业用途广泛。目前,全国中药材白芨市场主要来自野生,尚无大规模人工种植。经过多年的无度采挖,资源量急剧减少,无法为市场提供充足货源。
  在市农业部门引导下,近年来,我市加大白芨种苗人工培育和产业化种植力度。截至去年底,全市白芨种植面积达150亩,初步形成白芨产业链,从良种繁育、种苗驯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白芨新产品开发等都有主体在生产、研发。
  &今年将加大力度、加强引导,重点推进白芨产业化发展,把白芨培育成为我市中药材产业的一大亮点。&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温馨提示:凡注明“来源:江山新闻网”均系江山新闻网原创作品,转载时敬请注明“来源江山新闻网及作者姓名”。
「编辑:周丹丹&&&责任编辑:周丹丹」
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
江山新闻网版权所有 &copy &|&关于本站&|&广告服务&|&联系方式&|&诚聘英才&|&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芨种植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