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绩与想不想当大明星就是我有关吗

你的位置: >
> 陶昕然:不想当明星的“安陵容”
  一部《甄执》让陶昕然火了,她成就了安陵容,安陵容也同样成就了她。在天津的制高点――天塔与陶昕然相约,没有墨镜遮面,没有华丽的妆容,坐在记者对面的她健谈、坦诚、没有明星架子。她说自己很幸运,毕业三年就遇到了这么好的角色,她很珍惜,也很感恩。聊起明星梦,她甚至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其实我不是明星,我的梦想是做艺术家。”
  辞掉湖南卫视工作
  2007年,陶昕然从天津音乐学院毕业,因为家在湖南,父母希望唯一的女儿能在身边,就帮她找了人人羡慕的湖南卫视的工作。当时,老师们都不无惋惜地跟她说:“昕然,你很有表演天赋,不去做演员会很浪费,我们觉得很可惜。”在湖南卫视,陶昕然待了不到半年,就发现自己要疯了,“我觉得那份工作不属于我,那个地方不属于我,我应该去演戏。”
  于是,陶昕然毅然辞掉了那份在众人眼中很耀眼的工作,买了张北上的车票。在北京租好房子,安顿好一切之后,她打电话将这个决定告诉妈妈。“在电话这一头,我都能想象到她在那青筋暴起的样子,她说:‘天哪!我给你安排好一切,你怎么说走就走了?’我告诉妈妈,我可以去演戏,我应该去演戏,我觉得我不做一个演员,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觉得演员这个工作才是最适合我的。”平静下来后,家人接受了她人生的这一重大选择。
  到了北京后,她的大学恩师、天津人艺著名表演艺术家常汝言将她推荐给了曾经拍摄《还珠格格》的导演李平。“常老师给李平导演打电话说:‘我给你推荐一个演员,叫陶昕然,她现在没有什么作品,但是她是我的得意门生。’后来陶昕然跟李平导演见了一次面,对她的表演有了初步了解后,李平导演就将《黛玉传》里的探春一角给了她。陶昕然说,李平导演敢启用完全没有名气、没有代表作的自己,在《黛玉传》中出演主要角色,她真觉得上天给了她太多的厚爱。
  遇到安陵容
  拍摄《黛玉传》后没多久,陶昕然有个机会去见了《甄执》的导演郑晓龙。当时的陶昕然既没有经纪公司,也没有经纪人,她就拿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带着一些剧照,去了《甄执》剧组。“我当时印象特别深刻,屋子里好多人,各路帅哥靓女、有名气的腕儿,我觉得自己特别渺小,对面就坐着《甄执》的导演。我发现每个人见他都特别紧张,女孩子见到他椅子都只坐半边,我当时特奇怪她们怎么这么紧张。后来轮到我了,我很放松地倚在椅子背上,没有任何期待,我想这样大的戏肯定选不上我,我算老几?我是谁呀?”聊了不到二十分钟,郑晓龙导演突然对她说:“你来演安陵容吧。”听到这话,整屋子的人都惊呆了,而陶昕然依然淡定地坐在椅子上。“我没看过小说,不知道这个角色有多重要,我很淡定。她们后来跟我说,‘我们都觉得你这女孩内心强大得有点假’。”郑晓龙翻看着陶昕然带来的剧照,一下被她饰演的贾探春的那张剧照吸引住了,他抽出那张照片,对着身边人说:“我要的安陵容就是这样子。”郑晓龙将那张剧照抽出来,马上就贴墙上了。当时剧组的墙上一面贴满了男演员照片,一面贴满了女演员照片,而陶昕然的剧照就紧贴在孙俪后边。“见我的照片贴得那么靠前,应该是很重要的角色,然后我也开始不淡定了,椅子也坐半边。然后我从剧组出来一下楼就飞起来了,我都想不起那五节台阶我是如何蹦下来的了。”
  安陵容这个角色倾注了陶昕然很多心血,在生活中,陶昕然很愿意敞开心扉,勇于表达自己,而安陵容却是另外一种性格,很内向。有人问陶昕然,演安陵容最难的是什么?是不是要去练滑冰,把自己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是不是学唱歌,还要背很多半文半白的台词?陶昕然说都不是,最难的是开朗的她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让自己体味孤独,贴近角色,这对她来说是最痛苦的。
  珍爱饰演的角色
  出演《甄执》后,陶昕然被贴上了安陵容的标签,这让她一度很沮丧,于是她对这种带点反面性质的人物有些排斥,类似的角色她连剧本都不看就推掉了,她害怕自己被定型。出于机缘巧合,陶昕然接拍了央一刚刚播完、现在正在地方卫视热播的电视剧《我在北京挺好的》。在这部剧之前,她曾和制片方有过两度合作。当她在西安拍戏的时候,制片人曾火急火燎地找到她说:“昕然,我有部戏想找你来演。”陶昕然礼貌地答道:“好,我们再合作。”后来,长达半年的时间,这个制片人都没再找陶昕然,陶昕然就拍别的戏去了。拍完后,那个制片人又火急火燎地来找陶昕然。后来陶昕然了解到,其实这部戏最开始把她否定了,因为她太年轻了。“他们开始攒班底时,发现演员年龄都特别成熟,就我太年轻,他们可能觉得我在团队里太跳脱了。但缘分就是这样微妙,他们最开始定的演员怀孕了,后来就让我去救场。”
  《我在北京挺好的》播出后,陶昕然有一次回到天津,路过人民公园时,听到了里边传出了自己的声音,抬头一看,原来是一群大爷大妈在看电视。他们广场舞不跳了,搬了两个硕大的电视在那里看《我在北京挺好的》。陶昕然很意外,她原以为这部剧受众面很小,没想到会这样受大家欢迎,但紧接着她也有些忐忑,因为她饰演的徐晓园有些任性、尖刻,“我想,完了,攻击我的人又该来了。虽然还是有个别观众不理智,但我依然珍爱我遇到的每一个角色。”
  关注留守儿童
  陶昕然是个很感性的人,看到微博上转发的那些处于困境的孩子,她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前年,她在西安拍戏的时候,看到一个诗人转发的关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一个贫困生的微博,看完后,陶昕然顿时如鲠在喉。“当时很多人给孩子打学费,我正好在西安拍戏,连找了三个学校才找到了那个孩子,我送了他两本书。之后,我向学校财务要了他的银行账号,他并不知道我后来又为他捐了款。”
  看过了太多留守儿童的新闻,陶昕然就很想去山里看看,于是她推掉手头所有的活动,只是去看看那些留守儿童的生活。“在那样一个环境中,我泪流满面。我就想,如果能像搭积木一样每个人做一点,也许那些孩子的一辈子就改变了。在我需要向前迈一步的时候,总能遇到拉我一把的人,我很感恩。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希望自己是那个能去拉一把的人。”
  自言没有太多计划的陶昕然心里一直有个梦想,那便是拍摄一部关于留守儿童的电影。她说演员这个职业给了她光环,但也给了她责任。“我想通过这样一部电影,让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我希望找到好的导演和剧组团队,它可能会是一部偏文艺的电影,我自己就饰演里边的问题少年,一个缺少爸爸妈妈管教而长歪了的孩子。”
  浓浓的天津情结
  在湖南出生,在天津上学并签约天津经纪公司,现在在北京生活,这三个地方都给陶昕然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对于天津,她更是有着别样的感情,她说自己有着“严重”的天津情结。
  陶昕然喜欢天津安逸的生活,在接受采访时,她曾被问到在天津该怎样生活?她说在天津她可以不带着脑子生活,可以完全放空自己,因为天津人太实在了,自己可以懒懒地生活,安心地跟任何人交谈。喜欢天津,不仅是因为这里是自己生活过的城市,也因为这里有给了自己机会的老师和关系密切的闺蜜。“如果常汝言老师没有给李平导演打电话,我不可能去演探春,如果没有演探春,郑晓龙导演就看不到那张剧照,所有的事情都是连锁反应的。我也会告诉我的闺蜜,你永远不用担心我会在那样一个圈子里把你忘记,我喜欢旧人、旧事、旧物,在我心里,你有撼动不了的江湖地位。”
  陶昕然的微博都是自己写的,里边记录了她的生活状态。曾有厂商希望她在微博上转发他们的产品,但她都拒绝了,而唯一的一次就是为闺蜜演的话剧做的宣传。“有一次,我闺蜜去北京演话剧,结束以后我就站在台上给她助阵,并在微博上为她吆喝,我希望他们的票房更高。我告诉她,任何时候,我能为你做什么,你就告诉我。”每次回天津,她都不忘探望一下老师,也会和闺蜜像学生时代一样去逛街,但她有时总觉得自己是被“赶”出商场的。“我去商场第一层,看着化妆品柜台,不一会就发现有人在偷瞄我,瞄就瞄吧,反正不影响我,再到第二个柜台,发现瞄我的人越来越多了。上楼吧,结果一看,身后的人全跟上来了,我上三楼吧,他们也都上来了。大家很热情,会对你的职业很好奇,他们会喜欢我,他们没有影响我,只是我觉得我影响到大家购物了,所以我走开了。”
  作为一个标准的“吃货”,陶昕然喜欢各种美食,她不仅会去街边小摊吃东西,也会去菜市场买材料做自己拿手的可乐鸡翅。“有记者曾问我,你敢去吃街边小摊吗?我说有什么不敢,蹬着帆布鞋,穿着短裤,戴个帽子就去了。别人认出来怎么办?我不承认呗。有次买菜的时候,一个大爷买着买着菜,就转过来对我说:‘你看过《甄执》吗?’我说看了两眼。他说有没有人说你长得像那个安陵容?我说:‘是吗?我这么漂亮她那么丑,像吗?’然后大爷就被我聊得无语了。”
  尽管《甄执》后,陶昕然为更多观众所熟知,但她庆幸自己没有膨胀,她很感恩真实不做作的自己。“我不希望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装作谁也不认识。曾经有媒体问我,你觉得明星是什么?我就说:‘明星就是三分气质七分装。’对,我就这样直言不讳,我希望我做真性情的自己,无需恭维无需取悦。”她莞尔一笑,说道:“我的方向是艺术家而不是当明星。”
  本报记者 贺雄雄
  (转载请注明摘自《天津广播电视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totii网立场。)
感谢来源:新浪娱乐()综合编辑!
转载请注明: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广州青年最不想当官员和明星 四成想有钱有车有楼
09:55 来源: 羊城晚报
[ 字号:大 中 小 ]
昨日上午,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发布《广州青年理想与现实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了80后、90后、00后青年。结果显示:广州青年最不想当的是官员和明星,不少青年想创业。
不想当官员和明星
当代广州青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调查显示,青年人最想成为 “有一技之长的人”(占47.2%),其次是“有道德的人”(占41.8%),随后是“有学问的人”(占41.8%)、“有钱有车有楼的人”(占40.2%);而希望成为“有权的人”只有14.9%,成为“有人崇拜的明星”低至3.8%。
青年人的理想随着成长稍微变化。关于“曾经的理想”这一项,中学生的前三位是:“成为某领域专业人士(如XX家、警察、律师等)”(占56.4%)、“考上理想学校”(占22.8%)、“自主创业”(占8.9%);
大学生的前三位是:“成为某领域专业人士”(占32.1%)、“找到一份好工作”(占30%)、“提升自我价值”(占12.3%);
社会青年的前三位是:“成为某领域专业人士”(占27.2%)、“自主创业”(占24.7%)、“成为有钱人”(占17.3%)。
关于“目前的理想”这一项,中学生的前三位是:“考上理想的学校”(占79.8%)、“父母身体健康”(占56.7%)和“有优异的学习成绩”(占55.8%);大学生的前三位是:“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占52.9%)、“享受大学生活”(占22.5%)和“继续深造”(占21.6%);社会青年的前三位是:“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占48.2%)、“创业,自己当老板”(占37.3%)和“拥有自己的房子”(占27.3%)。(记者杨辉、通讯员陈桂芳)
青年想成为“四有新人”
有一技之长的人 (占47.2%)
有钱有车有楼的人 (占40.2%)
有道德的人 (占41.8%)
有学问的人 (占41.8%)
编辑: 张高山
         2  
真实的日本
人民币怎样印的
真正土豪太太
日本女抢嫁中国男您现在的位置:&>>
晓飞:我想出名,但不想当明星(图)
山西晚报网-- 17:27
晓飞(左)和涂鸦画家BAZ(右)在一起晓飞正在忘情地主持节目太原有个年轻人创办了一家本土网络电台,还起了个名,叫搁料说到Hip-Hop,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穿着宽松外套、肥大的嘻哈风格裤子、不修边幅又爱装酷的小子。但眼前这位搁料网络电台的开创者、Hip-Hop的忠实拥趸和推广者晓飞,看起来却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22岁的他是个身高1.87米的大个子,穿着整齐,人很干净,只有下巴上的一撮小胡子略有点玩世不恭的艺术家气质,网上人称Afro或晓飞。刚来报社时,他显得有点拘束,后来笑着跟记者说,你们这儿气氛有点严肃,不像我们平时做节目,气氛特别轻松随意。当太原最牛的Rapper山西晚报:你在搁料网络电台上用的名字Afro,挺有意思的,有什么来头吗?晓飞:这是一部美日合拍的动漫《AfroSamurai(武士阿非)》里主人公的名字,他是个爆炸头武士,他的执著精神很激励我,所以拿来用了。山西晚报:搁料网络电台是什么时候开办的?晓飞:2009年6月份我大学毕业,10月份就开始着手创办搁料网络电台了。山西晚报:你创办这个网络电台的初衷是什么?晓飞:就是想做这么一个平台,推广自己的音乐和团队,让大家了解并接受Hip-Hop文化,多结交一些朋友。山西晚报:搁料网络电台的受众大多是年轻人吧?晓飞:对,基本上都是30岁以下的。山西晚报:你想把搁料网络电台做到什么程度?目标是什么?晓飞:我想把搁料做成一个相对庞大,人气比较高的本土网络电台。我要当太原最牛的Rapper(说唱歌手)。我想成名,但不想当明星。山西晚报:想成名,又不想当明星,这话怎么讲?晓飞:听众不一定要认识我,但一定要知道我的音乐。总之,我想让人们通过我和搁料网络电台了解Hip-Hop文化,听我的音乐,包括我喜欢的和我创作的。山西晚报: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晓飞:接触Hip-Hop六年来,现在我在太原的Hip-Hop圈内应该说已经小有名气了吧,毕竟我是太原惟一的一个职业Rapper。虽然我另有工作,但也是与Hip-Hop文化有关的。我曾经在太原组过两个团,一个叫StreetMan,一个叫火柴人。可惜合作人都去外地发展了,只有我还坚守在太原。Hip-Hop是来自美国街头的一种黑人文化,也泛指Rap(说唱音乐)。这种来自黑人的街头文化,自由、乐观、张扬有朝气,所以,我还不定期地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举办这些活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太原年轻人开始喜欢并接受这种文化了。处女作丢失了山西晚报:你的专业是计算机网络,但现在做的都跟Hip-Hop有关,是怎么迷上Hip-Hop的呢?晓飞:纯粹是出于兴趣。以前,我只是单纯地喜欢打篮球。2004年,代表世界花式篮球最高水平的美国哈林巫师篮球队来太原表演,看了他们的比赛以后我就被街球(即街头篮球,Hip-Hop文化中的一种),这种张扬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展示自我的街头文化吸引了。没看表演前,我觉得只有高个子才可以打篮球,看了这个比赛,我知道只要喜欢,低个子同样可以打。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接触并学习街球,其间认识了很多朋友,也买了很多街球教程的VCD去学习。那些VCD背景音乐大多都是Hip-Hop风格的,感觉很“给力”。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尝试接触Hip-Hop,接触Rap。山西晚报:你自己创作的第一首歌是在什么时候?晓飞:就是在2004年。山西晚报:2004年你应该还在上学吧?有时间、经费录歌?晓飞:我利用课余时间,在家里用最普通的耳麦和电脑录啊。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自己开始学着用相关的软件,录好后就发在音乐翻唱网上。山西晚报:那时录的歌还在吗?晓飞:很多都丢了,当时就是当玩物的,没好好收藏,连最初用的账号都忘了,找不回来了,现在觉得挺可惜的。用太原话做Rap节目山西晚报:搁料网络电台现在主要有哪些栏目?晓飞:主要分三块吧,“搁料飞行员”是一档综合类音乐节目,由我向听众介绍、推荐欧美音乐、流行音乐等;“搁料调料王”是一档调侃类节目,每期会发起一些话题与网友互动,大家可以回帖,展开对话题的讨论;“搁料瞟一眼”是访谈类节目,邀请的嘉宾包括歌手、乐队、DJ、制作人、画家、街头艺术家等等与Hip-Hop文化有关的人。比如说请过BAZ,他在山西的涂鸦界是比较有名的,还有色彩街舞工作室的主理人中秋、核子乐队等等。山西晚报:我听过你们的电台,你们本身做的是欧美的Rap,但很多时候却用太原话在做,有人提出过质疑吗?会不会说这种风格不伦不类?晓飞:这种质疑目前还没有吧,有去了外地的太原朋友听了还说感觉很亲切呢。其实Hip-Hop本来就是一种随心所欲的、不排斥其他风格的音乐和文化,跟流行、摇滚之类的曲风都能融为一体,甚至有种京味说唱,就是把Hip-Hop和京剧元素融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这种尝试应该不算不伦不类。我原来主持时略有点港台腔,后来觉得有点做作,就也加了些太原味进去。虽然没有人质疑我们的风格,但有人质疑我们的实力,说我们做不大。加之太原Hip-Hop本来就比较落后,比较小众,这种质疑的声音也许会更多一些,不过,我会坚持的。山西晚报:你们网络电台的点击率如何?晓飞:我们平均每周出三期节目,每期点击率大概500左右。山西晚报:在所有做过的节目中,你自己最满意的是哪一期?晓飞:没有最满意的,都一样。山西晚报:那听众反响最好的节目有哪些?晓飞:《摇滚史记》和《潮流文化》那两期反响比较大。山西晚报:从哪儿可以听到你的音乐呢?晓飞:到http://artist/afro/可以听到我的音乐;到可以听到我们的节目。用工资养活电台山西晚报:都有哪些人来你们搁料网路电台玩?晓飞:我们是一个玩Hip-Hop的综合性圈子,Hip-Hop包含的内容其实很广泛,有说唱啦、涂鸦啦、B-Box(即Beatbox,一种用嘴模仿各种声响来做节奏音乐的口技)等等。山西晚报:搁料网络电台现在有几个工作人员?具体怎么分工的?晓飞:主要的工作人员就3个吧,分主持、摄像、技术等,我主要负责音乐和设计,也做主持人。山西晚报:搁料网络电台是你发起的,那么另两位跟你是合作者关系还是你的下属?你给他们发工资吗?晓飞:是合作关系,我们纯粹就是朋友,不发工资,平时做活动也是大家一起出钱的,采取AA制,或者谁挣得比较多谁就多出一点。比如我的合作者大波挣得就比我多,他出钱就会多点。山西晚报:那两位是播音主持或音乐专业的吗?你跟他们是怎么认识的?晓飞:不是,都是非专业的,一个是同事,另一个是在网络论坛上认识的,完全是凭兴趣爱好走到一起的。山西晚报:你刚才说,做活动还需要你们自己出钱?晓飞:对啊,我们做活动基本上赚不了钱的。比如说9月5日,我们在铜锣湾和色彩街舞工作室合办的一场Hip-Hop演出,卖出十几张票,每张20元,也就200多块钱,其他基本上都是赠票,而办演出至少要花五六百块,剩下的钱全是我们自己掏。山西晚报:用工资来养活电台?不觉得亏么?晓飞: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什么亏不亏的。何况,做搁料网络电台其实花费并不算多,只是精力占用得多一些。况且前期的付出是为以后的发展做铺垫的,要打出自己的牌子,投入一些资金是难免的。山西晚报:你们三个都有正式的工作,那什么时候做节目呢?晓飞:我们的采访一般都安排在下午6点下班以后。山西晚报:搁料网络电台运作复杂吗?晓飞:不太复杂。如果是营利性质的会复杂一点,因为要考虑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听众、获取利润,但我们这是纯娱乐性质的,不追求利益,自己和朋友能从中得到乐趣就好,所以不怎么复杂。小时候音乐课不及格山西晚报:你以前专门学过音乐吗?晓飞:没有,从来都没学过乐理,小时候音乐课还老不及格。山西晚报:没有音乐基础对你的音乐创作不会有影响吗?晓飞:没有太大的影响吧,因为Hip-Hop本来就是很街头很随意的一种文化,像那些唱Rap的黑人,一般都比较穷,都没有音乐基础,靠的就是一种感觉,就像不上驾校也可以学会开车一样。不过,某些时候还是有一些影响的,所以,我已经在学习乐理了。山西晚报:Hip-Hop对你的人生有没有影响?晓飞:当然有啊,我以前很内向的,学习成绩也不好,别看我现在挺高,可是初一的时候只有一米五几,特别自卑。后来开始接触Hip-Hop,慢慢就变得开朗自信了。因为Hip-Hop就是一种很张扬,让人自由展示个性的文化,没什么限制,很容易让人变得大胆、自信,而且玩Hip-Hop的人在一起交往都很随意,不论年龄大小,一点儿不见外,不客套,打个圈内通行的手势,来一句“Hey,what'sup,man?”(嗨,哥们,最近怎么样?),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跟外国朋友也能这样很轻松地交流。山西晚报:你觉得玩Hip-Hop,做网络电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晓飞:挑战自己,突破局限吧。之前我从来没有过播音主持方面的基础和经验,开办搁料网络电台以后我就自己做主持人,一开始发音吐字都不专业,还动不动就大脑一片空白,思绪接不上茬,现在就轻松自在多了,比较游刃有余。山西晚报:你说太原的Hip-Hop发展并不好,比较落后,以前一起玩Hip-Hop的朋友也都去外地发展了,那你为什么还留在太原?晓飞:因为我是太原人,对自己家乡肯定会有感情的。而且觉得对太原的Hip-Hop文化推广还没有付出足够多的努力,我想再多投入一些精力,尽我所能让更多的太原人更多地了解Hip-Hop文化。后记:采访结束的时候,晓飞说,现在人们越来越拜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喜欢文化,能静下心去体会文化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而人们总该有点文化信仰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做好搁料网络电台,推广Hip-Hop文化,就是他的一个理想。在传播Hip-Hop文化的道路上,也许他未必能够达到想要的高度,但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不怕挫折,有个朋友说的一句话我一直记着———‘哪怕没有成功,至少我们轰轰烈烈地失败过。’”是的,成功并没有我们想像得那么重要,有理想的人就是幸福的。祝愿晓飞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祝他的搁料网络电台、搁料TV越办越好!本报记者 刘剑 实习生 李泽晖关于“戏路”:想往实力派发展 不想当动作明星_新浪重庆新闻_新浪重庆
关于“戏路”:想往实力派发展 不想当动作明星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日字号:|
&&& 说“戏路” &&& 想往实力派发展,不想当动作明星&&& 拍完《艋舺》,赵又廷再火了一把。但他却出人意料地淡出了一年。在遮遮掩掩的娱乐圈里,他会跳出来坦然承认恋情,他也会在最当红时,随性给自己放个长假,“我需要休息,怕哪一天累了就拍不好了。”&&& 华商报:会不会想通过这部戏脱掉“奶油小生”的帽子?&&& 赵又廷:完全没有,因为动作明星完全不是我向往的,电视版中我的形象其实留给观众印象蛮强烈的。真要定型的话,我想往实力派发展。&&& 华商报:你拍戏的标准是什么?&&& 赵又廷:我标准还蛮高,因为我爱惜自己,很挑,不太会接没意思的戏,主要得看那个故事能不能吸引我,打动我。&&& 华商报:爱情片、动作片,你喜欢哪一类?赵又廷:绝对不是动作戏,太累了,太危险了。而且我其实喜欢释放的是内心在演戏上表现出来的能量。&&& 华商报:你出道短短三年,就成为炙手可热的演员,压力会不会特别大?会担心新人取代你吗?&&& 赵又廷:完全没有压力,因为靠的还是自己努力,但是不好好把握的话,就没有下一次。我觉得,要是真的有作品展现给大家看的话,不会有人忘记你。我一点都没担心过被取代,如果现在面临一个重大的选择,比如说家庭与事业之间的选择,那真的很容易做出一个决定。家庭、爱情、友情这些是一辈子的,但事业最好的阶段也就是20年、30年,我相信如果我不做演艺圈也能随便找到一个好工作。&&& 华商报:从出道到现在,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赵又廷:长大了。其实我一开始就很幸运,我爸爸是演员嘛,我从小就看着他,尤其是对于演艺圈,我会有比一般人深入的了解,踏入圈子我有心理准备,导致我抗压性很强,把什么都看得比较淡。
  [2]  
24小时排行
新浪重庆新闻、爆料平台:好耍的、突发的、新鲜的、求助的…随时@哟 ……
微博爆调查刘晓庆自曝不想当明星:感觉言承旭林志玲和好自己活了200年(图)
  7月1日起,在古都西安的阿房宫遗址上,一出名为《阿房宫赋——刘晓庆之夜》的歌舞剧每日都在精彩上演。至此,刘晓庆成为第一个在光景区里实景演出歌舞剧的影视演员。本报记者千里赶赴西安,在刘晓庆入住的旅店里和她聊起了这部由她主演并投资的歌舞剧,及她近来的生活和未来的打算。眼前的刘晓庆,并不似传闻中那样的张狂,而是一脸亲和,快人快语。
  就喜欢测验考试新颖的事
  影视演员、制片人、主持人、作家、老板、评委……刘晓庆似乎一直变幻着各种角色,这一次,她居然又搞起了当下最时髦的实景演出,不但主演了这部舞剧,还参与了投资。
  辽沈晚报:为什么要投资并主演这样一部实景歌舞剧?
  刘晓庆:可能和我的个性有关吧,我喜欢做新颖的事,这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以前没有做过,所以有兴趣。其实一开端,这个项目的董事长找到我的时候,我和经纪人都觉得这怎么可能呢?我们哪有时间去演三个月歌舞剧?电影、电视剧还拍不完呢,光看剧本都忙不过来。后来,他们很有诚意地又来劝过好多次,我都没答应。
  结果有一天,我一下本身想通了。我看过许多世界级的歌舞剧演出,像红磨坊的啊,拉斯维加斯的啊。但是我们国内一直没有太好的歌舞剧演出,我就想也许这个可以测验考试。
  辽沈晚报:那么就艺术性来说,你觉得《阿房宫赋》在你的艺术生涯中会成为又一个代表作吗?
  刘晓庆:填补我的一个空白!在影视方面,《武则天》、《小花》、《原野》我已经有太多代表作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原来刘晓庆也会跳舞。
  一直很不喜欢当明星
  演员刘晓庆,其实早在1992年就到场中国作协,又曾因10年不动笔写书而遭到舆论的批评。在中国娱乐界,刘晓庆是率先带头出书的明星。最近,刘晓庆的两本新书也进入了撰写阶段。
  辽沈晚报:新自传已经开端写了?
  刘晓庆:今朝正在撰写两本书,一本是写我这三十年间在娱乐界经历的事,暂定名《我的传奇人生》。还有一本是写美容的书,暂定名叫《如何做一个美丽的女人》。但是现在有点进止不下去了,我实在写不出,人参2两,燕窝多少,这样的话。我实在没什么保养秘方,别人还都不信。
  辽沈晚报:如果让你再选择一次,你想过回普通人的生活吗?
  刘晓庆:我一直都很不喜欢当明星。做心理压力太大,大家对你的要求很高,简直刻薄到完美,不容许你有一点失误。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也想可以自由地出去散步,随便跟人家吵吵架。但是,那样也不会有这么富厚的生活了,我经历了太多事情,有时候感觉本身像活了200年,我写自传可能这回45万字都打不住了,我有太多的事情可以说了。
  我的人生就像打台球
  “影视一姐”,“亿万富姐”,“话题女王”……刘晓庆最近又多了一个“封号”叫“微博霸主”。每天她都会更新微博,有时甚至每20分钟就更新一次。有人因此怀疑发微博的是不是刘晓庆本人?刘晓庆对此不得不再三强调“怎么又来了,要说多少遍才相信是我亲手写的呀?
  辽沈晚报:你的博客和微博现在很活跃?
  刘晓庆:对,用手机就能上,微博很简单很好玩。有时候微博粉丝一天就增加3万多人,真是挺激动的。过来我拍完戏回家有几麻袋的观众来信,没法一一回复的,现在有微博多方便啊。今后写书,微博也能用得上,看看我那一天都干了些什么。
  辽沈晚报:看到你的微博最新更新的一句话是:“命运负责洗牌,但玩牌的是我们本身。 ”
  刘晓庆:其实,我的人生就像是打台球。原来想打这只球,但球根本没有朝希看的方向去,而是横冲直撞到了别的地方;把从未想过的球打进了洞里,结果不但得了分,似乎还比预想的高了。
  没人天天爱看女强人
  刘晓庆有句名止叫“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关于她的成功,她的风波,她的争议,包括她的婚姻,一直都像她扮演过的角色一样常变常新,扑朔迷离。
  辽沈晚报:那您经历了这多磕磕绊绊以后,还会感觉幸福吗?
  刘晓庆:很幸福,我一直抱着感激的心情在生活。
  辽沈晚报:那有没有想过暂停演艺事业,安心回回家庭?
  刘晓庆:我一直在这样做啊!你们看我很忙,其实我有许多时间伴随家人的。一个好的女演员必定也要是个好的女人,观众喜欢你也是因为你是个真实的女人,没有人喜欢天天看个女强人,女战士。
(陈妍妮) (来源:辽沈晚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想当明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