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建立一个先行地区的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系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研究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研究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15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研究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研究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8|
上传日期: 00:59:3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研究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关注微信公众号新高考 怎么办看看一个“新高考生”的三年
分享到微信:
邵阳网核心提示:作为&先行先试&地区之一,上海在三年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将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及其相匹配的课程教学制度和构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
作为“先行先试”地区之一,上海在三年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将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及其相匹配的课程教学制度和构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改革重点,在学生“选科”“走班”及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和经验。2014年9月,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标志,中国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提出高考“3+3”新政策。作为当年两个全国试点(另一试点为浙江)之一,上海率先启动新高考改革,该市2017届高中毕业生于今年迎来新政策下的首次高考。作为“先行先试”地区之一,上海在三年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将建立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及其相匹配的课程教学制度和构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改革重点,在学生“选科”“走班”及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和经验,特别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主。当然,改革中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选科”与“走班”在2017年高考中,毕业于上海市某高中的白晓舒按新高考的“3+3”模式考取了同济大学。白晓舒所读的高中,是民间所称的上海市“八大金刚”(仅次“四大名校”的八所重点中学)之一,而她所在的班是该校每年级仅有的两个“重点班”之一。根据3年前推出的高考改革总体方案,上海新高考将不再分文理科。学生除了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传统高考科目(以下简称为“大三门”)外,还根据学生特长和兴趣,从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历史、地理、思想政治六门科目中任选三门(以下简称“小三门”)参加“等级性考试”(以下简称“等级考”)。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并折算成相应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在此次改革之前,上海高考采取“3+1”模式,除了大三门之外,需从上述六科目中选一门。4门课每门均150分,总分600分。此模式在上海已实施二十余年(中间曾略有调整)。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过度偏科”等现象。而新高考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推出。在“3+3”模式下,理论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20种不同的“小三门”科目组合。实践中,各学校则根据自身软硬件条件设置科目选项。在上海曹杨中学,2017届毕业生中开设了12种组合,这使得这所一直坚持素质教育的中学仍有余力开设各种特色课程,而这些课程并不直接与高考挂钩。在白晓舒所读的这所高中,20种组合课程全部开齐,且在高一就都要学。高一学年结束之后,学生则面临“选科”。多名受访教师告诉记者,他们各自所在学校在选科问题上都主要由学生做主,老师仅提供参考意见,不会强迫。为了帮助学生合理“选科”,上海不少高中设置了“生涯规划课程”。以上海嘉定一中为例,除班主任之外,还为学生安排了“职业生涯导师”。此外还请各界专业人士到学校讲课,多方位指导学生做职业规划。与“选科”相伴的是“走班”。回顾高中三年,白晓舒对“走班”印象深刻,多的时候一天要走“五六回”“抱着超多书奔波在走廊里”“一下课赶紧跑去别的教室”。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高考新政实施以来,上海绝大部分高中学校根据师资、学生选科情况和校舍场地资源等情况,实施不同形式的走班教学。上海的“走班”可分为三种:一是“大走班”,即所有学科、所有学生都实施走班;二是“中走班”,即3门高考学科不走班,6门等级性考试学科采用全走班形式;三是“小走班”,以科目组合为依据,采用归并组合等策略重新安排教学班。白晓舒的学校采取了“中走班”形式。这意味着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张课程表,即“一人一课表”。由于有20种不同组合,排课相当复杂,学校自身难以做到,不得不借助外力帮忙。而在浙江,由于从7门课中选3门,共有35种组合,因此排课更加复杂。事实上,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帮学校排课表形成了一个新兴行业,有评论称其市场规模巨大,相关业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开设了12种组合的曹杨中学校长杨琳认为,“一人一课表”是未来方向,但学校还是应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走班”形式。目前看,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保留传统的行政班仍很有必要。嘉定一中校长管文洁认为,上海新高考在“走班”教学的推进方面不搞“一刀切”,他们学校依据学校软硬件条件,选择“中走班”形式。管告诉记者,由于课程编排上难度增加,该校依托第三方排课软件系统,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地理、生物火了经过一番“纠结”之后,白晓舒最终在“小三门”科目中选择了地(理)物(理)化(学)组合。其中地理成为她的首选科目,最主要的原因是“高二就能考掉,减轻高三压力”。按上海新高考模式,地理、生命科学两门等级考科目放在高二考。在新政策出台前,上海的高中是在二年级起才开设生命科学课程,因此2017届高中生被安排在高三下学期与2018届学生(时读高二)一起考。这样,对于2017年届上海高中生而言,地理成为惟一一门在高二时开考的等级考科目。这个以前相对“冷门”科目受到学生们的空前青睐。有资料显示,70%左右的学生在“小三门”中选择了地理。上海部分高中一度面临地理老师师资紧张的局面。“(地理老师)超级缺。”上海某中学老师李志杰对记者说,“今年还好,进了一些新老师。第一年改革时,我们学校都是请研究生来上地理课的。”李志杰任教的是上海一所重点中学。“现在形势越来越明朗,选这两门(地理和生命科学)的越来越多,可能以后百分七八十的学生会选。”李志杰说。这一变化在教育培训市场也有所体现。海风教育是上海一家面向中小学生的辅导机构,据该机构的杨老师介绍,以前地理、生命科学、历史等科鲜有人问津。新高考改革后,该机构在这些学科上的人员和研发投入均有增加。在教育学者熊丙奇看来,生命科学、地理成为等级考的热门选项,是考生权衡、博弈的结果,反映出新高考模式下的一种“功利化”趋势。根据上海市的新高考方案,等级考共分为A、B、C、D、E五等,学生的总量分别占15%至5%不等。从分数上看,等级考每门课的最高分差为30分。三门课相加最高分差不过90分。熊丙奇认为,由于“小三门”科目分差不大,导致“大三门”在高考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一些学校引导学生高二把地理、生命科学干掉,”熊丙奇说,“以便高三腾出精力主攻语数外。”对于上海不少家长而言,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之一,是让孩子多上一门或几门辅导班。高中三年,白晓舒一直上辅导班,而她周边同学也“基本没有不上的”。白晓舒前两年只学数学、化学。到了高三,除了语文、地理,其他4门都要上。在白晓舒选的3门科目中,她真正感兴趣的是物理。不过,与地理、生命科学成为热门科目相反,原本在“3+1”模式下属于热门的物理,却在新高考改革中遇冷。据李志杰介绍,他们学校物理老师以前一周满课时12课时,现在基本上都是6到8课时。由于课时减少,作为工资重要组成部分的课时费也少了。不过,在嘉定一中,选择物理科目的学生保持稳定。据校长管文洁介绍,这是因为物理是该校的优势学科,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抱有信心。学校在选科问题上也注意对家长和学生的同步指导。管文洁说,学校要为学生的三年负责,更为他们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负责。多把尺子量人才2016年5月,读高二的白晓舒参加了地理等级考。在高一下学期,她先通过了地理的“合格考”。按新高考方案,只有通过相应科目的合格考才有资格参加等级考。一年后,白晓舒参加上海新高考改革实施后的首次等级考。成绩出来之后再参加“大三门”高考。白晓舒的“小三门”等级考科目均为B等,她最擅长的物理也没能拿到A,拆合总分186计入高考成绩,而她的同学等级考则“普遍200+”。自己“全靠大三门拉回来”。据她介绍,身边有几个平常“大三门”成绩很好的同学,因为小三门失常,成绩公布后情绪受到影响,大三门也没发挥好。等级考科目的原始分满分都是100分,但考生的原始分并不公布。等级考每档差3分,白晓舒认为,换算为等级分之后,原始的差距有可能被放大,比如两名考生原始只差1分,但恰好分在两个不同等级,这样等级分就会差3分,白说这“不太合理”。“有同学对答案发现没错多少,查完分数‘吐血’。”她说。高考结束后,白晓舒先报了上海一所大学的自主招生,但未能录取。之后她凭借自己的高考分数填报并入围同济大学的“综合评价”招生,同济大学是上海“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的试点院校之一,入围面试考生的录取率为三分之二。其中考生高考成绩占60%,面试成绩占30%。要求在面试环节认真参考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未经面试不得录取。“综合素质评价”是上海高考改革“两依据一参考”中的参考,即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表现对高校招生录取起到重要参考作用。此项改革旨在改变传统高考中的“唯分数论”倾向,用多把尺子“量”人才。白晓舒认为,在综合评价招生中的面试表现也很重要。而面试时提交的相关材料,包括高中时参加竞赛、科研、学校工作等经历,会给面试加分。面试前,她还准备了一份简历,以让面试官更好地了解她对所报专业有一定熟悉程度,最后顺利过关。(本文中白晓舒、李志杰为化名)高考改革从2014年开始,已经走过了三年定型期。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地也加入了新高考行列,之后改革将陆续在全国铺开。而高考改革的重要意义,不仅和高中生直接有关,甚至对初中生的学科选择也有重大影响。/ 新中考,“小四科”首次入围,咋选科最有利2018年,北京中考生将迎来新中考,根据新中考方案,考试科目和分值均进行了调整,传说中的“小四科”——历史、地理、生物、思想品德将首次入围中考,这些过去在学生和家长眼中的“副科”变成了“主科”。“中考成绩的最大化”是否值得提倡新中考的最大亮点,在于增加了学生对于考试科目的选择权,尊重了学生的多元兴趣。这一方面意味着可以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扬长避短”,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学生将要承担选择带来的风险与责任。“新中考的选考科目要求,决定了学生不能只选文科,也不能只选理科,做到了文理兼顾,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前提下仍能得到全面发展。”北京交大附中校长戴文胜认为,这种自主选择是兼顾了发展的自主选择。尽管初三年级面临中考,但是学校在开足国家课程基础上,仍然为喜欢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的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这不仅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也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发现特长、培养特长。学校应该不短视,不倡导也不追求中考成绩的最大化。”揭秘中考生选科的5种情况学生自主选择可以让学生发挥优势,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个性,同时培养学生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这背后是学生的思考力和自我认识能力的提升。对学生而言既是好事,也是比较难的事。学生真的会选吗?能选准吗?对此,海淀区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学校长认为:“这真的是一个大命题,因为学生的选择与自我认识、兴趣爱好和能力基础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未来高中学习的选课都会有关联。我也在思考,但还没有完全想清楚什么才是最好的选择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学生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最大程度地展现自我优势,是新中考带给学生的最大利好。但是,学生到底怎样选科,才能真正实现把兴趣爱好转变成学科优势和发展追求?在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中学校长刘爱丽看来,关于新中考选科,学生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以考试成绩作为选科依据;二是以对任课教师的喜爱程度;三是以家长自认为重要的学科;四是以家长和学生自认为容易学校的学科;五是盲目、从众心理。刘爱丽建议,针对这几种情况,学校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指导,真正让家长和学生理解新中考选科的意义和价值,充分发掘学生个性优势,为今后可持续性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虽然选考的主动权和决策权在家长和学生手里,但科任教师要对本学科的学情了然于心。而这种学情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从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潜能、学习兴趣等多角度进行评判。“从学校层面来说,一方面,学校要不断探索完善走班制,管理评价也要同时跟进;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规划优势学科,在课上引入‘分层’,分层指导、分层要求、分层作业、分层期待,实行差异化对待。”北京宏志中学校长熊劲表示,教师一定要善于发挥学生的长处,新中考的一大初衷就是扬长,激发学生的优势和自信,从发展的角度去培养人。怎样才能避免新中考成为“小高考”新中考调整了中考考试科目和分值,三年后将面临高考。面对高考的压力和未来个人选择发展趋势,学生和家长会提前规划,而学校也会做出一些规划,使之实现连贯性。然而,对于学校来说,怎样才能避免把“新高考”的模式复制到初中,避免“新中考”变成“小高考”这种现象的发生呢?“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才是选择时最需要优先考虑的,中考不应该存在分数利益最大化的问题。”北京交大附中校长戴文胜认为,在高考对一些学科仍然比较重视的前提下,中考追求分数利益最大化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才是选择最需要优先考虑的。这其中包括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初中不要强化学科选择,要强化基础知识,面向学生做通识教育。”北京宏志中学校长熊劲表示,初中和高中的生涯规划是不一样的,初中时的生涯规划面向的是考入高中,而高中要根据兴趣、爱好、学科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来开展生涯规划。在北京樱花园实验学校校长郭锋看来,初中是给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学生在初中要学得“宽”,学校也要广搭平台,引导学生学得“宽”,“如果从初中就让学生学习高考的分科,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对初中生来说,并不能真正了解的自己兴趣所在,也势必会影响将来的人生规划。”郭锋建议,学校要鼓励引导学生发展兴趣,并在兴趣的基础上针对某个学科进行深度学习和探究,而不能将兴趣培养片面当成应对考试。来源 | 新校长传媒、南方周末、京城教育圈《ICT环境下英语高效课堂研讨会》蔡章兵(奇速英语创始人)全国中学英语教育专家、国培/省培主讲专家、连续三年担任CCTV全国中小学生英语电视大赛评委团副主席、CCTV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拼读大会全国组委会评审团主席、策划主编出版《奇速英语》等300多部英语图书、中国奇速英语国际教育研究院院长、全国教育图书十大杰出策划人、西部地区外语教育研究会理事、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教育界》杂志总策划/执行主编1讲座的主要内容1.阐述“兴趣+习惯+方法”六字英语教学理念。2.重点分享其独创的获得国家专利的六大英语教学法:(1)英语单词速记法(2)快速阅读法(3)高分完形关键词法(4)黄金语法口诀法(5)话题满分作文法(6)高效满分解题法3.加快英语教学信息化建设,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帮助老师、学校、教育局搭建英语教学专属平台。讲座的时长大约90分钟,具体时间由校方决定8天7夜速记六年小学/三年初中/高中词汇之旅如果您的孩子英语学习没兴趣,单词记不住,阅读丢分多,成绩波动大,想突破140分,请联系我们:■ 10月报名存1000元抵2000元(限本月前80名)■ 11月报名存500元抵1000元(限本月前50名)■ 12月报名恢复原价6998元■ 特训时间:日—2月10日■ 特训地址:奇速英语成都总部直营校区以上所有套餐价格包含一个学生人8天7夜的住宿、生活、保险学费冬令营服装等。以上套餐仅适用于日至10月31日。即刻报名何老师:2018年寒假“8天7夜小学/初中/高中词汇速记or小学/初中/高中阅读集训之旅”
原文链接: /a/8753
来源:网络转载编辑:湘江7号
分享到微信: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桎梏。当前,日益严重的城市噪音污染,以及无法控制的汽车尾气污染,人口增长导致的交通拥挤,重大工程和建筑使得绿地面积减少,工业与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等问题,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科学构建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具体分析对象的观测数据进行生态文明评价,是有效把握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状态,有利于实施城市生态建设绩效考核,强化城市生态风险预报预警等工作的推进和发展。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化,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已日益增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研究涉及面很广,评价的指标也千差万别,涉及到多角度、多要素、多学科,建设生态文明衡量标准以及评价指标的确定过程也将是相当复杂和综合性的。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考核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有效方式。其每项指标的确定都应该符合最新的发展理念,满足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能够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由此可知,要想全面反映出的生态建设仅仅用一两个指标是远远不够的,也是说明不了问题,而是需要反映各方面若干个指标来评价。而生态文明指标的筛选应根据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构建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需要集合这些能够全面的、系统的、简洁的反映生态文明状况的指标。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者在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成果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并且逐步确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对指标进行甄别选取,并在对不同的生态文明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中,发现现有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在生态文明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根据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设计原则,通过对前人研究理论的进一步分析和理解以及对城市生态文明指标进行反复讨论甄选,分析判断,确定了国土空间优化布局、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以及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最终确定了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在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计算的评价模型的指导下,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实证研究了针对武汉的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模型与方法,在此理论基础上结合湖北省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具体要就和武汉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套以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总目标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并在实证研究中以武汉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建设为例对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定量评价,为武汉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进一步推进了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论文整体包含有七章。每一章节力图能够进行合理的衔接,具体的内容包括: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是从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展开说明,然后通过大量的阅读文献,对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相关研究进展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现状。最后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和论文的写作框架,并提出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任务。本章首先以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分析为基础,分别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城市资源节约、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生态文明法律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分析了我国城市的发展基本模式;城市资源节约分析了城市如何集约高效利用资源,如何更好地保护资源;城市生态保护分析了保护的现状及保护涉及的内容;城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从城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涵,政府、市场、企业三个角度分析了法律体系建设的构建,第一个角度属于政府监管性制度,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等;第二个角度是以市场主体交易的形式来实施的制度;如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等制度。第三个角度救济性制度,是以行政责任追究和损害赔偿的形式来实施的制度,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这三类制度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体系。
第三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时间和经验分析。本章从我国各部委的角度列举并分析住建部、环保部、水利部、林业局、发改委等颁布的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从国家政府角度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予以解读。并且评价了厦门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城镇)指标体系”、贵阳市出台的“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指标选取、指标解释、评价指标的计算等方面评价了三个典型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分析得出厦门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部分指标计算方法有误,还有部分指标的欠缺考虑,使得最终结果仅满足了生态文明建设部分评价要求;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则实践性引入定性指标分析,但是分析指标数据的计算不合理且,对目标值的期望缺乏依据,并且各指标的权重个合理且关联在度较低;长株潭城市圈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比较了东中西部五个城市的生态文明水平但是指标的过多的选取城市居民的观念数据和法律法规的执行程度数据,此类数据统计难度大,缺乏可操作。本章深度评价我国三个典型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从空间结构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指标综合评价现有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为后文建立更科学的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评价提供借鉴。
第四章,我国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本章首先阐述了构建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原则、完备性原则、统筹协调性原则、区域独特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然后研究了城市生态文明指标的选取方法,对已有指标的借鉴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空间优化、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对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从众多指标中甄选并设计了20个评价指标,并针对上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方面分别一一详细解释指标选择过程、选择理由和指标计算方法。最终得出科学的城市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模型。
第五章,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本章首先阐述了构建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背景意义和发展现状,在持续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基础上,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从城市空间优化、城市资源节约利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构建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为基本途径,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情况出发,从武汉市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利用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武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结构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进行研究评价,然后针对武汉城市的特殊条件,提出一套契合实际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指标体系从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优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方面,从各类数据资料中选取了20个指标,在具体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来避免权重的主观性,计算生态文明建设指数,对武汉市年间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测定,得出最终的生态文明指数结果,根据所描绘的图形,对评价结果做出分析。从评价过程中印证了所构建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适用性。最后,对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了进一步落实《武汉市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发展建设城市生态文明,本章围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完善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提出了四条具体建议,为武汉市顺利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探索武汉市生态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生态文明型模式,提供科学参考。
第六章,构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建议。本本章首先总结了建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作用,并指出指标体系研究的不完善之处,在研究了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考核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规模、不同自然资源禀赋的城市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的评价指标,从考核的政府部门、评价系统、评价标准、考核评价体系和信息收集方面提出了具有差异性的对策建议,最后借鉴国外生态城市的建设经验为我国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提炼和总结论文研究的结论,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科学的政策目标。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问题,并对未来城市生态文明的研究的做出工作展望。
论文围绕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阶段的关系进行研究,并通过对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分析,以及结合十八大的要求和城市的不同类型、规模、发展阶段、城市地位、内涵等具体情况分析研究了建立科学合理城市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论文的创新点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研究评价已有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研究制定了符合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实际情况的生态文明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2.运用上述指标体系对中部特大城市武汉的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指标进行评价;
3.对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多学科理论视角,引入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社会学及统计学等多学科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在全面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变量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定性分析;对各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数理分析;最后立足基本理论,结合湖北省和武汉市实情,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分析,以力求研究结果与实际接近。论文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环节运用有机结合,研究工作所涉及的理论比较多,相关的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不能对所有的理论与分析方法都逐一试用和阐述,有些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从现有的研究结果为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路线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X82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寿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徐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胡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严耕;杨志华;林震;刘洋;吴明红;黄军辉;吴守蓉;樊阳程;张秀芹;;[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李向前;[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6期
谢鹏飞;周兰兰;刘琰;张爱华;庞涛;宋芳晓;;[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7期
张静晓;李慧;;[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黄肇义,杨东援;[J];城市规划;2001年01期
沈清基;;[J];城市规划;2006年07期
杨保军;董珂;;[J];城市规划;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雪,刘莹;[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2期
张耐红;;[J];安徽建筑;2009年05期
刘锋;陈琼琳;唐贤巩;;[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21期
张义丰;姜德华;高军;陈翠华;;[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史平平;尹君;张贵君;杨光;;[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董谦;刘秀娟;王军;;[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崔娟敏;孙向阳;季文光;许皞;;[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王笑言;陈黎明;;[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梁娟;叶漪;;[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朱占永;郭伟志;张海力;;[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汪家权;王振祥;胡淑恒;;[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王红玲;聂庆娟;;[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王海;尹珩;洪卫;;[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苏建雷;王宁;姚翔;;[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汪宇明;蔡萌;;[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陈北领;;[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叶斌;郑晓华;沈洁;李雪飞;;[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梁伟;王强;杨丹丹;;[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刘敬民;邹骥;周景博;李海萍;;[A];2005课题调研成果汇编[C];2005年
李孝坤;;[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洪涛;[D];兰州大学;2010年
李华;[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刘宇;[D];南开大学;2010年
冯金朋;[D];南开大学;2010年
刘青;[D];暨南大学;2010年
胡元林;[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安永刚;[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梁强;[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郭天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宫漫;[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芳;[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周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任中起;[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刘林;[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王少军;[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杨玉林;[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惠惠;[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王忠蕾;[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王鹏;[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凌娟;[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光清;毕于瑞;范继平;朱思诚;;[J];安全;2008年01期
张延安;郑昭佩;张文岚;;[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2期
张远航,邵可声,唐孝炎,李金龙;[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Z1期
程连生,赵红英;[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王祥荣,祝龙彪;[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5期
黄光宇,陈勇;[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6期
王树功,陈新庚;[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02期
张文和,李明;[J];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05期
李强;戴俭;;[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4期
戴均良;燕翀;;[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潘岳;[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陈寿朋;[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元;[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王薇;[D];中南大学;2007年
徐波;[D];同济大学;2007年
王闰平;[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江波;[D];同济大学;2006年
杜博洋;[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春;[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4期
张贡生;[J];中国环保产业;2004年09期
潘岳;;[J];绿叶;2007年09期
贾峰;;[J];世界环境;2007年06期
李劲松;;[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7期
吴永波;;[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薛松贵;;[J];中国水利;2009年20期
韩步阳;[J];东疆学刊;1999年02期
王芹;[J];中国环保产业;2003年11期
;[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建胜;;[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宁清同;;[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王如松;刘晶茹;;[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纪艳彬;;[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张明国;;[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王蓉;;[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王景福;;[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文祯中;;[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孙芬;;[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樊浩;;[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共洱源县委书记
许云川;[N];大理日报(汉);2008年
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书记
黄波;[N];重庆日报;200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杨通进;[N];光明日报;2008年
鲜晓荻;[N];贵阳日报;2008年
周华俊?鄢鸣;[N];丽水日报;2008年
张宏平;[N];四川日报;2008年
周静?实习生
段成柱;[N];贵州日报;2008年
中共珠海市委政研室
黄洪波;[N];珠海特区报;2008年
王兵 杨筱堃
赵国梁;[N];贵州日报;2008年
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王明初;[N];海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连芳;[D];河北大学;2012年
徐海红;[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许力飞;[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曹蕾;[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吴明红;[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杨朝晖;[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包双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刘会齐;[D];复旦大学;2009年
张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张鹏;[D];上海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罗晓娜;[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刘奇;[D];南华大学;2010年
李春红;[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谷体健;[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刘玉保;[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任艺;[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戴凤霞;[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陈光宇;[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秦小钢;[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立安全能力评价体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