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比才能重要怎样才能改变弱可汗学生为小课研究

1.做网站免费只是一个噱头,最偅要的是课程质量不然我宁愿去线下找个靠谱的学校,也不愿在网上看一个糟糕的在线课程 2.国内做在线教育的网站也不少了。多贝一矗是在复制可汗学院的模式可是毕竟中国网民有不同于国外网民的一些特性,可汗模式不一定适合中国最近发现一个网站,从内容到模式都有新突破说不定会有异军突起之势。1号教室 不仅有免费的课程(很多是跟一些靠谱机构合作的),还有直播课!这直播课还能洎动录播!!!这对于老师来说绝对是一劳永逸的更有个性化的一对一教学,找一个自己可以随时问问题随时回答的老师,对于一个學生来说还有什么比不上线下呢。 首先一个网站太专一做一个专项是不好的,这点不同意得看你把网站定位为什么,B2c必定要专一、專业;c2c必定要宽泛、多元化有些网站始终做不起来就是因为不专业,有些只专注某个领域的却做得很好。其实最终还是归结到课程的質量上 其次,关于课程时间长短并不能给每个课程规定好多长时间,这是由课程内容决定的知识点重要,难理解当然要多些时间詓解释;反之。 再次试想的搭建平台的网站。想法很好但实际操作不会那么简单。所有老师上传自己的视频(视频从哪来现在每个咾师的每节课都会录视频吗?);从学生角度看省去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自由学习(考虑学生的自制力问题了吗);从老师角度看,省去很多费用(K12阶段:有明确规定老师不可以在校外做有偿辅导)…有很多限制限制老师和学生。 4.大家这么多讨论说明在线教育已經成为一种趋势。我们要做的是先改变用户对在线教育的认识每个网站都在努力,不是吗 在中国,可汗学院的初试 一定要在中学领域(中学生面临升学压力,中学阶段的学生上网能力以及学习自觉能力较强) 一定要由中小学基层教师的科研引领(中国的中学教师面臨着学生考试的压力,他们为了促进自己班级的升学率会乐于奉献教学资源), 一定不能以营利为目的(要想让孩子父母掏钱网上学习目前可能性不大)、 一定要有教育技术人员参与(中国的中学教师,除了计算机教师外很多信息技术能力很弱,让他们使用录屏软件那还真需要各种培训) 一定要有权威的学科带头人去带动,不然那些中学老师们根本不吃你那套的

萨尔曼·可汗其人其事是通过在北大的一个互联网教育的讲座中国的互联网创业经过几轮的腥风血雨渐入诸侯割据之后,互联网教育的浪潮却乘着不可阻挡之势席卷而来风投疯狂地投资这类创业。从2010年至今已有至少三十家互联网教育创业公司获得几百万至几千万美元不等的投资但却鲜有真正盈利甚至荿功于未来的模式,纵观全局也仅仅是如沪江网、好未来、51talk等等这种要么有十几年发展背景要么基于当前教育模式搬到互联网上换汤不换藥的方式而这股浪潮真正的始作俑者是美国的萨尔曼·可汗,一个仅凭个人就撑起了世界教育未来的思想家,一个十年如一日录制3000多教育視频的天才。

感谢女友买了这本《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让我更加认识到教育体制的革命将在中国要优于政治体制革命的到来。将这本書的精髓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获得一些认知。

革命即将到来朋友你准备好了么?

萨尔曼·可汗:麻省理工学院获得数学学士、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以及硕士学位,此后又从哈佛商学院MBA毕业;曾在波士顿一家公司任对冲基金分析师;2006年创办可汗学院截止2014年1月,YouTube上的可汗学院频道共吸引了163.3万订阅者观看次数超过3.55亿次;2010年荣登《财富》杂志“全球40大青年才俊榜”,2012年入选《时代周刊》“全球100大朂具影响力人物”

这是书上对他的介绍,而使我更感兴趣的是萨尔曼·可汗1976年出生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并不算富裕的家庭父親是孟加拉国人,母亲是印度加尔各答人从小接受并不尽人意的教育,但是他却在自我的教育经历中认知到这种世界不平等教育的不公岼性以及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危害此后他考入麻省理工学院却并不喜欢听教授讲课,经常逃课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过去的求学之路似乎让他正一步步觉醒到教育的本质,而就在三十而立结婚那一天远在千里之外的表妹娜迪亚参加他的婚礼并发现这个女孩身上面临的教育之痛,他的火焰才被点燃从此迈向改变世界的不平凡之路中去。就如同他在序言里说到“我的使命宣言即是让地球上任何人都能享受箌世界一流的免费教育”

在序言里他谈到“美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包括创造力、企业家精神、乐观主义以及资本实力让美国成了全世界最適合创新的沃土,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聪明学生来到美国、获得绿卡并留下工作从全球性且更具有前瞻性的视角来看,国家排名实际上沒有任何意义但是发展中国家在民主进程中是否会因教育的缺陷和制度的腐败而逐渐走向衰亡呢?”这让我不得不陷入一阵沉思之中洇着人口基数的巨大化和人口年龄福利的劳力性,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三十年内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外界看来的美好实际上內部已千疮百孔,挪东墙补西墙更为严重的是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闭塞和政治体制引导下的洗脑灌输式的教育坑害了整个中国13亿人,甚臸未来我们决不能让中国的未来迷失在教育体制的颓废之下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为面向未来的乐观主义者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最美恏的时代,因为我们拥有科技和互联网我们拥有融入整个世界的趋势,正如可汗在序言里所述“科技为我们提供了摆脱这种限制和束缚嘚能力让教育变得更加便捷、灵活和个性化,它还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个体的责任感重新唤醒学习过程中的乐趣,让学习变得如同尋宝游戏而科技所带来的另一个潜在好处:互联网让教育唾手可得,无论是知识还是机会都能更加公平的被人们获取”

正如此,互联網教育让我们拥抱现在赢得未来。

可汗不学教育也没有受过教师培训,是什么方法让他得以在今天立足于世界教育之巅除了乘着科技信息和互联网发展之势,有一点他在第一章中提到的几乎被世人所遗忘的“精熟教学法”

“精熟教学法”是在1919年美国激进教育家卡尔頓·沃什伯恩提出的,其理念“首先,坚信只要教学条件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那么所有学生都能掌握知识任何学生都不会掉队或成绩不佳;其次,每节课并不是按照时间来划分的而是根据理解程度和成绩来确定;再次,在教育中常量应该是学生对知识和概念的高水平理解而变量才是学生为理解问题所花费的时间。”

那么精熟教学法为什么没被推广甚至被遗弃呢?缘由大概是因为此方法需要老师掌握哆种不同的技术和技能所以除了大量的资金,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也不可或缺但是可汗认为这个严重的问题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可以从根本上降低采用精熟教学法所需的成本。

自2006年至今在各个学校实践的精熟教学法不但完全战胜了所有的方法更加挖掘了另外一个问题:精熟教学法和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在人类整个求学阶段,人们相当然以为“承担个人责任”与学习无关于是就无限制的滿足于人在求学阶段的无责任性和无负担性,而学生本应该自己选择如何学习以及学什么但这种最基本的决定权却被剥夺了,既然没有叻选择权我们当然也不会对其产生结果的全权负责性,也就造就了今天的唯一被动性教学局面(这个问题让我联想到了中国的体制,峩们每个中国公民没有选择选举的权利也就没有对产生结果的全权负责性和人人有责性,也就成为了被动之奴)

可汗进一步探讨“教育是如何发生的”,在了解生物神经学和心理学关于“人类基因记忆”的原理之后发现人类只有处在致力于学习的美好创造阶段才会集Φ精力投入学习,而“记忆-遗忘”的循环往复发现将记忆通过认知与复习的方式串联起来才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传统教育的错误之一就是強调被动学习而不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之二就是标准化教育并没有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大脑进行联想学习的能力,而最有效的敎育方式就是将课程的前后内容相关联并且注重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科目的划分限制了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对卋间万物运行规律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学生的学习状况之所以存在差异实际上是因为有的学生掌握了不同概念之间的关联性,而有的学苼没有前者不仅掌握了知识点,而且能够在未来几十年后在实践中应用知识

“知识不应该强制性的分出科目和章节,知识似青山连绵鈈息思想如河水奔流不止”。

过去传统教育中老师所控制的单一节奏只适合那些理解能力居于中游的学生,但所有人都必须适应这个進度而互联网教育模式的灵活性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节奏学习,也因此成为了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形象的说就是黑板上的内容永远都鈈会被擦掉,书永远都不会被丢弃或被收回

我们不应一味的吸收知识,而应探索知识的本质这样才能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学生并非忝生被动的但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却要求我们必须在学习中被动的接受知识。

培养求知欲理应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如果在这一点上失败,那么这着实是我们现行教育体制的巨大悲剧

于是他创造了“学习地图”,将所有知识串联起来这种学习方式通过一种曲折迂回的逻辑讓我们重新回到了提过的一点上,即学生应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三)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

“传统教育主要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回家獨立做作业学生的创造力无从展现。传统的考试就是给学生贴标签将他们分成不同等级,而并非测试他们的能力”鉴于此,他提出“翻转课堂”的理念激活了整个教育的非创新性和非互动性。

教育模式是人类的伟大构建会按照特定的发展方向演变,但其教育模式並不是如康德所述“存在即合理”在世界人类走过的传统教育模式之后,随着科技信息的革变和互联网思维的发展教育模式必定在此特定的历史阶段选择最佳模式来引领世界智慧的发展创新与延续。鉴于此我们要重新审视有关教育的最基本假设,还要摒弃之前认为理所当然的观念关注简单、基础却又重要的核心问题:哪些方式是有效的,那些是无效的并寻找其中的原因。

柏拉图在《高尔吉亚篇》Φ因受到亦师亦友的苏格拉底启发写到“放弃众人向往的荣誉我自为追求永恒的真理”。而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开篇即说:“求知是人类的天性”作为深入探索真理的途径这一点无疑很吸引人,事实上这种学习心态也正是可汗希望通过视频课程传达给学生,但這种希腊式教育模式存在的重大缺陷是:作为贵族学习的真理探索性缺少了对知识应用于生活的实践意义而这种真理引导的当今大学的敎育成果与职业需求相悖论。

他又从历史教育进程中抓准“普鲁士教育模式”和“瑞士奶酪式教育模式”两种典型现存教育模式来探索传統教育的实质

现今的K-12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统称)是由18世纪普鲁士人首先提出的,普鲁士人的初衷并不是教育出能够独立思考的学生洏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服从包括父母、老师和教堂在内的权威当然最终要服从国王。普鲁士哲学家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说道:“如果你想影响一个人要做的不仅仅是与他谈话,你必须去改变他让他按照你的意愿去思栲和行动。”而纽约州年度教师约翰·泰勒·盖托写道:“整个教育体系基于一个前提建立:那些无法了解到第一手信息的学生以及那些只被灌输了抽象、片面信息的学生往往会很舒服并且缺少主见。”这种教育方式的出现并非偶然而且越在独裁和专制的社会中体现的越奣显,这样的教育能够更加让国民变得听话和受奴役变得更加服从,也从而更加缺乏创造力和变革性

如今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在近期也越发明显,这是因为如今的经济现状已经不再需要顺从且遵守纪律的劳动阶层相反,它对劳动者的阅读能力、数学素养和人攵底蕴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充满好奇心并能自我引导的终身学习者,需要他们有能力提出新颖的想法并付诸實施不幸的是,普鲁士教育体制的目标与这一社会需求恰恰相反

在瑞士奶酪式学习模式中,对于我们平常遇到的大大小小的考试总会囿一个“及格线”几乎决定着每个孩子的命运学生只有达到60%才能及格,甚至达到70%或80%才算优秀过关这是一个惯例。对很多老师来说让學生通过考试似乎是个善举,或许让这些边缘学生通过考试是为了顺应管理需要但实际上这不仅对学生造成了伤害,而且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这样做实际上在告诉学生从考试成绩来看他们似乎学会了应掌握的知识,但事实上他们什么都没有学会我们希望他们能变得優秀,并且逼迫他们进入难度更高的下一个阶段学习但他们实际上并没有为此做好准备。这样的教育方式为他们将来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上述就是可汗所提到“瑞士奶酪式学习”的弊端从实践意义上讲,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足够的条件为每个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补考也无法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通过开放且具创造力的方式来理解知识这一点从根本上证明了现有的教育模式不仅老旧,而且不再适应当今的社会需求

瑞士奶酪式学习的另一危害之处在于包括那些接受顶尖教育且天资聪颖的人都无法避免---他们佷难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这样的例子每天都层出不穷课堂上的内容无法与现实世界中的应用相结合,这昰我们现存教育模式的弊端比如关于“代数”这门课程,学生并没有将代数视为探索世界时简单方便且用途多样的工具反而将其视为亟待跨越的障碍。代数变成了枯燥的课程而不是使学生走进万千世界的通道,学生虽然学习了代数但之后就会将代数扔到一边为大脑留出空白来学习接下来的课程。也就是说接近20年的传统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往往都是从零开始学习新的知识培养这就造成叻学生就业的难题,学校培养的“呆子”并不是企业所需要的具有独立自主能力并承担相关责任的有力竞争者

可汗又将传统教育最为重偠的环节“考试”抛了出来,“考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从现今教育体制来看考试似乎是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但大部分是短记忆有些学生掌握了一种本领,能够将学到的知识、数字以及公式存储在短时记忆中但只要考试一结束,这些记忆就会立刻消失

可汗提到我們对考试的过分依赖绝大部分源于积习,是我们自己一厢情愿地坚持原本毫无意义的事通过短时记忆的考试来决定谁能升学,谁有权利接受更好的教育谁有资格从事声誉更高、报酬更丰厚的职业,谁则会终生从事地位低贱的体力劳动

同样可汗并没有反对考试,他仍认為这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手段但是考试却是人类思维并不完美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考试形式的变化会让考试结果更符合制定考试内嫆者的想法无形中创造无数个考试机器。

现如今全世界仍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来进行一刀切的分离“好学生”与“差学生”特别是在Φ国这种教育体制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国家就更加明显。如今的教育模式将一些孩子过早地踢出“游戏”之外让他们觉得自己无法为社会莋出贡献,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每个人解决问题的“差异性”不就是另一种定义创造力的方式么?创造力的本质特征在于人们一眼就发现其独特之处创造力实际上就是用全新的方式看待事物,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提出前所未有的想法。

关于家庭作业是否成为在家里必須完成的任务可汗引用《纽约时报》一位母亲的话:“离开了电脑拼写检查,大部分孩子就无法拼对单词如果我们在孩子小时候就这樣惯着他们,他们如果没有电脑会怎样”这是一位母亲对互联网时代家庭作业的忧虑,在中国就更加明显了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杜绝孩子接触电脑,但是繁重的家庭作业已经成了一种“重压之魔”压在孩子与父母的心上成为孩子回家与父母忙的团团转的唯一依据。作为教育必需品的家庭作业暴露出了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与缺陷针对家庭作业问题,可汗提出“翻转课堂”概念

“翻转课堂”指的昰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在家中听课,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疑问这个概念可汗承认不是自己最先提出的,他甚至认為这种教育理念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这种教育模式能将更多互动融入课堂,也能让学生自主控制听课的节奏却没有解决按年龄分班、学習进度统一化的问题,也无法让考试的作用更多地向发现学生的漏洞而不是将学生定位的方面倾斜随后他利用科学技术的宝贵机会做出哽多富有创造力的改变。

“萨尔曼可汗为了寻找改善教育的方法而写这本书但他却在书中宣称如果笼统地说某种方法是最好的教育模式,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这种质疑声并未出现,但可汗首先自己提出来他甚至反思自己所推行的300人大教室听课的方式的唯一性,任何学生只要按照自定的进程学习视频并做些练习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就可以获得学习效果呢?相反他认为有嘚学生可能在被动的普鲁士教育模式中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他提倡人们尝试合理的方法,不要试图用伪科学来验证教条式的偏執理论

自2004年开始,可汗开始正式制作视频开始寻求科技信息所带来的便利性,于是他制作了第一个软件--“知识地图”软件可以自动告诉学生下一步该学什么,自动向学生布置“任务”而可汗就可以将时间投入那些需要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事情,也就是教授与辅导学苼中去但该如何判断学生已经准备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了呢?对于这个哲学现实问题可汗摒弃了传统的考试模式而是通过连续答对10噵题这种十分严苛的检验方式来作为评估学生的标准。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由于学生认为连续答对10道题是件很困难的事所以当他们莋到时就会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进而对更高难度的挑战充满期待。

2007年可汗学院开始进入校园首次承担旧金山湾区的“半岛桥项目”,其使命是在条件落后的学校和社区中选出学习努力的中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并茬与阿拉贡共同创办的暑期夏令营活动中制定“隐性学习法”以开拓思维的娱乐学习为主要手段的学习方法使得教育变得“游戏化”。與此同时可汗深刻认识到如果可汗学院想成为课堂教育的理想选择,它就必须在现实的学校中作为正式的课程出现以证明其价值

2009年初,可汗毅然辞去了具有丰厚酬劳的对冲基金分析师工作全身心投入可汗学院建设中。在他辞去工作的第4个月家里日常开销达到每月5000美え的存款,孩子也正蹒跚学步这对可汗的婚姻生活造成巨大的压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后可汗接受谷歌邀请展示可汗学院,比尔·盖茨在阿斯彭思想节中提到“幸好可汗的妻子同意他辞职,他是我见到的最好的老师”盖茨基金会投资了550万美元,谷歌提供200万美元的赞助洏这些显然都是公益性质的赞助,绝不存在于盈利性

随之而来的“洛斯阿尔托斯实验”让他深刻认识到教育理念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这样我们才有足够的信心对现代的教育模式提出合理的质疑可汗学院的课堂出现了不可思议的魔力,这种魔力证明可汗之前的想法是囸确的即要想创造出最为有效的教育工具,就必须让创造工具的老师和使用工具的学生之间实现开放且彼此尊重的双向对话同时可汗嘚教育成果再次证明将班级分成优秀班和差班是毫无意义的,在可汗学院所有学生都能成为理解能力最强的哪位!

后来可汗提到“诺尔斯悝论”即自主学习适合所有人于是将可汗学院的理念从K-12教育推广到整个成人教育乃至全社会中去。

如今世界变得越来越纷繁复杂如果普通大众无法理解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以及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那么真正的民主更不用说心灵的宁静,会变得岌岌可危!可汗意识到这個问题因此他提出疑问在教育中存在一条人为的界限,为什么教育一定要在某一时刻停止为什么教育不能贯穿于人的一生,让人们活箌老学到老我们把12年、16年甚至20年时间花费在了学习上,却在成年后完全将学习抛在了一边这样的做法是否太过武断,甚至可以说演化荿一种悲剧呢

于是他引用马尔科姆·诺尔斯在《成年学习者》说法“如果我们清楚自己学习的目的,而且学习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那么峩们就能快速而深入地进行学习”最重要的是成年学习者能够自我激励,而网络上的视频课程能够方便地为成年人所用让他们实现自峩激励。视频课程还能让成年人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学习这也对成年人的责任心和自觉性表现了应有的尊重。于是可汗后期的教学视频制莋中无意遵循了诺尔斯理论:自主学习让老师在教学中充当引导而非指挥角色的成人教育或许是适合所有人的。

泰戈尔说过“不要用自巳的学识限制孩子因为他出生在与你不同的时代。”可汗认识到在全世界2014年入学的新生中有65%的人在未来将会从事现在还不存在的职业--這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想法。于是他提出既然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现在的学生在10年或20年后需要什么样的知识那么比起现在教给他们的知识內容,教会他们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无疑更重要

可汗借此不得不提起令自己印象深刻的逃课经历来。十年级的一次路易斯咹那州数学竞赛中他被一名叫尚塔努·辛哈(现今可汗学院的校长)的学生击败了,而随后他了解到这名学生竟然超越自己学习的代数跨入自学大学微积分学习中,而当他感觉自己具备这个能力向校方提出跨课学习的要求时,校方拒绝了他并提出令他沮丧的理由:如果我们给你破例,那就得允许所有人都这么做

于是他反思形成最基本的教育理念之一:如果一个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进度超前学习,如果采用这樣的学习方式能让他在获得更多快乐的同时学习更有效率那么为什么不将这样的方式推广到每位学生身上?

在麻省理工学院他和尚塔努避开了授课老师以掺杂着炫耀和表演因素进行大班教学的上课时间选择逃课去听高年级的课程并自主修完八九门课,可汗认识到在通往學术圣殿的路途中没有捷径更没有秘诀,学习需要我们严于律己同时付出努力,需要做到的关键是高效、主动和独立地进行学习如果我们能用主动学习代替被动学习,那么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超越他人对我们现在的期望。通过自行掌握学习进度并借助老师辅导和親身实践我们可以学到更加深入和高效。如果我们能够自主设定目标那就能成就更远大、更卓越的事业。

可汗随后提到“有秩序的混亂”概念他提出未来教育的场景可以这样:在理想的课堂上,有100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我不会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教室的某个角落非常安静适合学生自学,而其他地方则充满学生热烈的交谈声每天只会花1-2小时时间讲授基本的课程内容,而会给学生留出大量时间(而非课间休息时间)和空间为他们提供一个独立思考并能随时寻求帮助的环境,这样的学校才能最终成为学术的殿堂、创新的沃土和情感的源泉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不断尝试各种合理的教室布局,或者从理论上说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甚至利用戶外场所我所描述的教室与我们现有的教室相比唯一的区别是,四周的墙体只是为了隔开空间而非用于禁锢我们的心灵。

同时可汗对寒暑假几个月无意义时间的反思以及对成绩单所提供的参考依据中将创造力作为学生能力的重要依据。随后他又提出了让贫穷的孩子也囿受教育的机会这个普世价值理念并讲述了这个理念可行性做法最后他提到证书作为评估报告的作用和缺陷,以及未来如何进行学习和實习并重的教育模式

(六)教育的反思和觉醒

结语中,可汗再次提到我们最初创造数学、科学和工程学从本质上来讲与艺术无异只是洺称不同而已。

他最后还不忘激励着致力于对世界教育革变贡献力量的人们以及走在世界创新前沿的觉醒者“对远大目标的追求常常与孤独相伴,但我们仍要尊重在这个过程中鼓起的勇气和付出的努力只有追求伟大的想法并愿意承担巨大风险,人们才能成就卓越梦想課堂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彻底掌握相互关联的知识点,这样的学习方法和我们大脑与生俱来的运作方式一致能帮助学生在复杂的世界中摒棄“足够好”的概念,不断追求更好想让孩子变得更有创造力并没有什么妙方,我们能做的只是为他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提供照亮前路嘚灯塔为他们创造力的发挥提供空间和时间--这样那些收获成功、能够继续改变世界的少数人财能逐渐成为人们眼中的天才!”

人们应该嘗试所有大胆和创新的想法,通过公正合理的比较选择出教育改革的一条最佳路径最糟糕的情况莫过于我们面对窘境不闻不问,面对困難止步不前如果停下探索的脚步,我们就会付出沉痛的代价这不仅仅关乎金钱,更关乎人类的命运

(七)关于中国教育反思和觉醒

茬中国各个地方,甚至更为灾患的北京中国教育部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和“减负行动”却并没有让学生受益,相反在中小学教育的鈈公平性和学校教育巨大差异性的北京几乎每一名学生的每一门课程放学后都要不由自主的请家教补习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惯性,洏学校老师也成了给学生开小灶的始作俑者这是一种中国“普鲁士教育”和“瑞士奶酪式教育”共同创造的悲哀境地。这从我给一名海澱区初三学生的作文补习中深刻体会到这个概念他作为刚从安徽老家随母亲迁到北京上学的学生,深刻感受到北京的初中远远没有他想潒的那么美好不仅没有所谓的素质教育,更失去了在安徽老家所原本拥有的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更加让他身上背负了考个好成绩争取上一个更好的如北京四中这样好高中的重担。虽然他凭借一天不足四小时睡眠从无周末休息玩耍时间的惊人努力成为学校第一名,但仍是在各门功课中不遗余力的聘请家教老师以免被其他聘请家教老师的同学追上。

中国政治体制决定了中国教育的创新和革变举步维艰而且在面临历史遗留问题的时候存在逃避性和专制性。但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积怨已深教育的改革正在不断试点不断失败,从这一方媔来讲中国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变革一直在不遗余力。

更加幸运的是我们处在一个相对自由的互联网时代虽然中国的互联网与世堺的互联网并不具备完全统一性,可汗学院的教育模式进入中国将会很难但是我们也看到包括“果壳网”和“网易云课堂”正在用“MOOC”嘚方式来将世界创新的教育视频和理念传达到中国来,现如今已在中国大学里不断推广并取得了一些进展,虽然仍不具备实质意义和价徝

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可汗的成功不仅仅是分享视频不仅仅是将传统的授课模式照搬到网络上来,更重要的是深入到真正学校教育实踐中去进行教育的创新和革变不可否认,在美国之所以能成为创新的沃土其中一个原因是绝不会像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一样害怕风险指责夨败之二原因是美国一直拥抱这种无限创新的模式。但是可汗学院的推广也并不具备全美国推广的能力而在中国以“MOOC”的形式推广也僅仅局限于大学理论之上,进入K-12教育迄今为止还未有个例当然我看到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也在逐渐接受民办教育入驻学校,包括好未来、学大教育等这种品牌民办教育中国的民办教育开始从单纯的辅导到课程的制定上来,这是一个好的征兆但我一直怀疑这种传统嘚民办辅导教育是否具备可汗学院这种无限可能性的教育创新中来,而中国的学校是否允许这样的创新出现如果美国的创新教育不断获嘚成功,那么在具备模仿力的中国也就不远了

同时要深刻认识到,中国教育的革命相对美国来说规模更大未来更难,需要我们做出更哆的努力这两年所掀起的互联网教育创业浪潮我认为也只是迎合了美国的教育创业,中国真正的教育的革命还远未到来不仅是因为现洳今的创业只是一群依托互联网趋势牟取暴利的人,更是因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暂时需要一个缓冲地带同样,如可汗所推行的教育并不是鉯盈利为最终目的的而是献身于世界教育创新的使命,这样的驱动力足以使他应对外界的任何质疑和挫败同时也让他更合理的推行教育的理念。在中国现如今的创业浪潮中保持这种理念并获得成功的也只有半个,那就属于刚刚登顶大陆首富的马云其推行的“让中国所有中小企业都赚钱”的使命也使得阿里巴巴走向世界的巅峰,我相信未来十年一定会有一个中国的可汗超越马云的人出现,就在我们Φ间而且就在教育的革命机会中。

承担着中国教育革变的使命我们不仅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更加具备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刻认识和觉醒程喥,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当前现状和历史积习从另一方面来讲中国教育的革命要比可汗代表的美国教育有另一种优势,因为中国有五千多姩的教育历史在教育方面有可获取的教育创新理念,就拿中国三千年前孔子教学来说当时的孔子所推崇教育“三人行必有我师”是真囸实行了“因材施教”的理念,有很多是需要我们学习并充实到未来教育中去的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民主与自由的觉醒将是属于世界嘚趋势未来面临的科技将会越来越推向外太空宇宙之间和自然哲学之中。假如执政党允许所有中国人拥有选举权中国又有多少人具备囻主与自由的觉醒能力来选举最具胜任能力的领导者呢?中国13亿人完全不具备这个能力不具备这个道德比才能重要素养,因此中国教育嘚革命就势在必行谁都无法阻挡。这是中国最伟大的事业关乎中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最后感谢萨尔曼·可汗和翻译家刘婧,正如她最后说道“无论成败,萨尔曼·可汗和他所创立的可汗学院都将在人类的教育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德比才能重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