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犯罪的人都跟童年感悟孩子的成长变化离不开吗

原标题:家有男孩,这4个分龄养育要点,越早知道越好——

昨天夜里,几个妈妈在聊天群互倒苦水:

都说男孩皮实扛打,为何我还没开打,刚训几句,他就赖在地上狂哭不止?

我家这个倒是真的扛打,做错事,棍子打断都不道歉,不知道拿他怎么办?

还是羡慕别人家养女儿的啊,小棉袄贴心又懂事,哪像我家这皮夹克,冷天不御寒,暖天又嫌热,价格还贵,扔了又可惜。

不说了,可怜男娃老母亲,心酸苦闷无人知……

作为两个男孩的妈妈,我也是心有戚戚然。

兄弟俩就是脱缰的小野马,给他们一个广场,他们就能跑出一整个世界。

回到家同样活力无限,无论我把家收拾得多整齐,兄弟俩秒翻乱,问及是谁,就互相指着对方“是他干的”,让我哭笑不得。

澳大利亚著名家庭问题专家史蒂夫·比达尔夫指出:男孩跟女孩生理结构不同,要差异化养育。

从大脑结构来看,男孩的睾丸激素决定他们容易冲动,喜欢冒险,性格坚强。

从发育水平来看,男孩比同龄女孩晚6-12个月,尤其是完成精细动作所需的协调能力上发育更晚。

从成长阶段来看,男孩往往比女孩晚两年进入青春期。

他还指出,在不同年龄段,男孩的表现和需求也有所不同。

要想男孩健康幸福成长,父母请更新观念,在这些阶段多「用心」。

林郑月娥是香港回归后第一位女特首,她的两个儿子都毕业于剑桥大学。被问及养育经验,她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林郑月娥工作繁忙,但从不请佣人,而是准时下班照顾孩子,除了争取时间一起吃饭,还常常亲自下厨。

她说,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不同,年幼时,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怀,这非常重要

心理学上说,孩子最初是通过父母来与世界产生联结。父母的陪伴和无条件的爱,能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大量研究表明,分离更容易使男孩感到焦虑,认为自己被抛弃,从而在感情上封闭自己。父母应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如有可能,3岁前不要把他们送去托儿所或保育院。

英国剑桥教授兰姆发现,若孩子在3岁前被送到托儿所,长大后更容易有不良行为,处理压力的能力也更低。

一位知名作家曾分享过他的经历:父母是工作狂,一岁半就把他送进了保育院,他两个礼拜回一次家,有时甚至四个礼拜才回一次家。

很长时间里,他以为小孩不是爸爸妈妈生的,而是国家某个工厂生出来,再交给保育院养。

有次他做阑尾手术,非常害怕,特别希望母亲陪他,可母亲还是选择了工作,令他失望。

童年的记忆,给作家留下深深的伤痕。他感觉自己像个绝望的孤儿。

比起很多家长着急让孩子提前入学,甚至选择提前剖腹产,霍思燕和杜江却显得淡定许多。

嗯哼四岁时还没上幼儿园,然而他情商智商皆高,深受大家喜爱,离不开霍思燕和杜江的温柔守护和高质量陪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在三岁前,如果父母愿意多花时间,多点耐心,给孩子多朗读,多讲故事,多和他们说话和解释事物,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会更好的促进男孩的大脑发育,完善与人亲密交流的技巧。

哈佛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说:“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

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得更容易满足,一双温暖的手掌,一个结实的拥抱,一段高质量的陪伴,都会变成他们藏在心底的美好记忆。

当他们感到自己被爱,被接纳,就会获得安全感,和受用一生的营养。

当男孩进入4岁,体内的睾丸激素激增,他们会变得淘气好动,对战斗、冒险和英雄类行为充满兴趣。

与此同时,他们的破坏力也随之激增。这也是很多父母头疼的地方,稍不注意,家里的遥控器被大卸八块,刚买的玩具被五马分尸,衣物书本被翻得到处都是……

这个时候,千万要忍住你想批评的欲望。

乔布拉在《不老的身心》中指出,破坏是创造的源泉,破坏之后的创造使人类大步向前发展。

与其着急和否定,不如给男孩一片“破坏”的天空,和自在探索的空间。

郭涛大儿子石头(郭子睿),小时候很调皮,曾因贪玩造成左脚的小趾次趾骨裂。

郭涛坦言,为消耗其精力,他让儿子接触了许多的运动与才艺,包括骑马、冰球、高尔夫、游泳、架子鼓等。郭子睿也由此掌握很多技能,成长为温暖有担当的大男孩。

在《父亲的力量》一书中,郭涛说:养男孩要带些“毛茬儿”,任他们登高爬梯、滚一身泥,允许他们犯错,让男孩保持“精神上的饥渴感”很重要。

这个阶段,男孩更喜欢和父亲在一起。他们通过学习和模仿父亲及其他男性的行为,萌生成为男人的渴望。

父亲可以多向孩子展示自己的内心感受,教儿子认知和接纳真实情绪。通过与儿子的打闹游戏,帮助儿子了解怎样玩得开心和建立规则意识,这都有助于帮助儿子向大男孩转变。

此时,母亲也不要急于“放手”,要慢慢地退出。

男孩从妈妈那里学会爱,因此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温暖和善良。他们也有温柔的一面,若母亲让男孩感到可以依靠和信赖,被母亲肯定,有利于男孩的健康发展。

千万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诸如「你太顽皮了」「你那堆破玩意怎么可能造出宇宙飞船」。

而是要用留白与鼓励,变男孩的「破坏力」为「创造力」。

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说过,小孩爱“破坏”,失去的只是可估量的价值,而得到的却是小孩一生受之不尽的无穷财富——思考、创造和智慧。

当他们的精力被释放,探险被肯定,锻炼的不仅是强壮体魄,激发的也是勇敢创新的品格。

前不久,综艺节目《少年说》里,初中男生付轩昂会刷碗、擦地、摘菜,被很多网友称赞,离不开他妈妈的给力培养。

付妈妈说,家务是学习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男孩下得了厨房,有责任,有担当,未来会很幸福,婚姻也会幸福。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韦斯布尔德认为,家务能增强孩子的同理心,更趋向于对他人的需求做出回应。

其实,从3岁开始,父母就可以鼓励男孩参与简单的家务了,比如洗袜子,整理书籍,修理玩具车等。

不仅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促进脑神经的整体发育和功能的整合,还能体会付出的成就,学习关心他人,有利于未来的人际交往。

提起刘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毕业于哈佛大学,北京卫视《我是演讲家》全国总冠军,著名作家刘墉之子。

他分享成长过程中受父亲的积极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做家务。从小就被父亲刘墉规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洗衣做饭信手拈来。

他由此培养的独立能力,让很多自诩独立的美国孩子都自愧不如,这给了他不少的信心。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刘轩也建议所有家长,引导孩子多参与家务活,不仅锻炼孩子独自生活的能力,更能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孩子的抗挫力。

同时,家务劳动也是爱的教育,让男孩打破性别局限,学会尊重女性,经营幸福。比如黄磊,他热爱厨房,也用精湛厨艺宠爱着孙莉和三个孩子,一家人岁月静好的模样,羡煞旁人。

继续爱他,但要后退一步

进入青春期,男孩会经历复杂的情感变化,甚至叛逆和冲突,这代表他们在进化全新的自我。

Don and Jeanne Elium在Raising A Son一书中,描述了该阶段男孩的特点:他们精力旺盛;爱思考,喜欢沉默独处;情绪多变,从不同方式探索自我;面对外部事物,会经历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

父母要做的,则是继续爱他们,但要后退一步,以帮助男孩成长为真正的男人。

1.给孩子理解和支持——

理解男孩的变化,问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也尊重他们的隐私,支持他们的选择。

去年在亚太业余锦标赛上凭借完美表现勇夺冠军,来自北京的17岁左手球员林钰鑫,说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宽容、陪伴和引导,“我父母从不打骂我。即使我打得不好,也不会说我。”

2.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榜样——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文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礼物送给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造就他们完美的人格。”

父母可以给孩子引荐优秀的人生导师,带男孩开阔视野,积累自己做决定和承担责任的经验。

3.教会孩子真正的爱——

在性教育方面,父母应该提前做工作。这个阶段,父亲可以教儿子区分喜欢、欲望和爱,同时,以自己的正面言行,塑造孩子的三观,引导他尊重女性,尊重母亲。

而母亲可以教儿子细腻的情感和同理心。当一个男孩真正学会去爱,他就开始走向成熟与宽厚。

4.为孩子举行成人仪式——

当男孩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有跌倒了爬起来的勇气,有不役与外物的能力,有对朋友和家人的爱,这时,家人可举行仪式,庆祝他成年。

并告诉他,接下来的路,父母依然会给予他不变的爱。

但愿,每个男孩都能拥有充满爱的童年,和被理解、倾听和支持的少年,再自信坚定又怀揣温柔地拥抱成年。

但愿,他们能相逢最多的善,结识最暖的伴,葆有最初的敢。

亲爱的儿子,我们知道,你终要长大,经历弯路和错误,习得勇气与坚持,成长为温暖、有担当和具有成熟魅力的男子汉。

这一隐秘而巨大的变化,发生在我们共同生活的这十几年间。

但是,只要你转身,我们会给你温暖的拥抱,和坚定的支持,一如从前,当你还是少年。

作者简介:许小猫,高校教师,二孩妈妈。见过星辰大海,关心粮食蔬菜。愿和你一起,打怪进阶,品酒赏花, 心有力量,无畏年华。个人微信:xuyuan_april,公众号:奇思妙想许小猫(ID:xvxiaomao2018)

图文 | 奇思妙想许小猫 编辑 | Amy

原标题:客家人小时候的夏天,你还记得多少?

虽然立秋过了,但夏天还在!!!

你有没有一刻怀念的夏天?

蒲扇、露天电影、汽水、棒冰…

似乎都是从一个西瓜开始的

小时候的夏天,拿出网兜和绳子,把西瓜吊到井里去“冰镇”。睡个午觉,冰凉凉的井水就把西瓜给浸个“透心凉”。迷迷糊糊咬上一口,立马神清气爽!

小时候一到夏天,赣街头经常有卖莲蓬,碧绿碧绿的莲蓬包裹着新鲜甘甜的莲子,有时候还会洒上几滴水,看上去嫩的不得了,让人爱不释手,忍不住想要买上一些,边剥边吃,好玩又好吃。早上起个早,买菜都能买到。

绿豆汤清凉爽口,配上百合、莲子就更好不过了。一杯灌下去,夏天的暑气也就全消了~

小时候,每到夏天,伴随着铁汤勺敲瓷碗的“锵锵锵”声,卖豆花的吆喝在街头巷尾此起彼伏。馋嘴的小孩一听到吆喝声,就会跑到厨房拿一个大瓷碗,问大人要个两毛钱,追着买。

但是只要一听见叫卖声远远传来

卖棒冰的老伯总是骑着自行车

后座上安着一个白漆的木箱子

里面用棉被包裹着好吃的棒冰

盐水棒冰是许多客家人童年的味道,那时候一声“棒冰”的叫卖是一代客家人的记忆。没有奶油存在的年代里,棒冰陪伴客家人度过了炎炎夏日。简简单单的盐水做的棒冰,能让你一整个下午都开开心心的。

小时候觉得七个小矮人超级划算,同样的钱能吃到七种不同味道不同颜色的棒冰。但是你一定有过,没吃完一个其他六个就开始融化的经历……

草莓、牛奶和巧克力,你是喜欢分开吃还是搅拌起来吃?不管你喜欢什么吃法,三色杯绝对是小时候夏天不能抹去的记忆

如果你没吃过这一款,那你的童年可能是假的~这款娃娃脸由巧克力和奶油味组成,每一次打开都是一次挑战——会不会是花脸娃娃?

对小孩子来说,夏天最棒的零食就是大(小)冰了吧。大冰两毛,小冰一毛。如今看来一点都不健康的零食啊,当年却是最抢手的。

天气那么热,摇着蒲扇看场露天电影,那自然是非常惬意的~《铁道游击战》、《地雷战》、《林海雪原》……搬上椅子坐在广场,露天电影成就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客家人的夏天,是泡在水里的。那时候的湿地水塘可不少,约上三两伙伴,带上一根竹竿,一根绳子,一块肉就能钓到一桶虾,然后满载而归。

拿着长竹竿,在头上蘸上面筋,看见知了从后面轻轻一粘就捉住了。捉蜻蜓更简单,瞄准后拿扫帚拍晕它就搞定了。

夏天里难忘的,还有暑假里的小小班,不知道有多少人上过?“小小班”就是学(玩)习(耍)小组,暑假时,老师安排住得近的同学成立一个小小班一起做作业……事实上,小伙伴们借学习的名义跳橡皮筋、跳格子什么的,不晓得多少开心咧。

“你拍一,我拍一,小霸王出了学习机。”最初家长买回来是给小孩暑期学电脑的,但是深受小朋友们喜爱,显然更多是因为其兼容红白机的游戏,魂斗罗,超级玛丽不要说你没玩过!小编还记得当年拿到压岁钱后第一件事就是跑去买了个这个,花了整整50块!

小时候老师总要求背诵那篇《荷塘月色》,刚开始总觉得有些枯燥无味。但每当放假去田野里游玩时,面对着整池大片大片的荷花,似乎一下子就能理解文章中的意境了。

夏天一到,白玉兰就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大姑娘、小朋友都喜欢放一朵别在胸口或者放在口袋里,这可是纯天然的香料呢~而现在各种名牌香水是经常能闻到,但这样的花香已经很少闻到了……

当我们满心欢喜的打开电视

客家的夏天在还没有空调冷气的时候,夜饭过后,每家每户都会搬出躺椅或小板凳搭好,男人一杯茶,一盘棋,阿姨妈妈聚在一起讲东家长、西家短。小孩则嬉戏打闹,在弄堂里追来追去,似乎也不觉得热。

客家人的夏天,摇摇蒲扇竟也这么过来了。蒲扇是乘风凉的标配,晚饭过后,左邻右舍聚集到巷子口,人手一把蒲扇,扇蚊子、聊山海经,热闹的很!犹记得那时的蒲扇周边还缝着一圈碎花边。

小时候的痱子粉是纸盒的,上面印着小白兔。打开盖子,上面就有好几个孔,洗完澡,妈妈就好像洒胡椒粉一样往孩子们的背上洒痱子粉,身上就会滑滑的,一定能睡个好觉!

夏天难免有蚊子惊扰好梦,如果被蚊子咬了,奶奶就会拿出水仙牌风油精,一个绿绿的小瓶子,在蚊子咬过的地方抹一抹,痒痒的不适就会一扫而光~

老早夏天睡觉,是离不开席子的。在早些的时候都是睡草席的,后来有了竹席、藤席、麻将席。最凉快的当然是麻将席,夏天的夜里开着窗,睡上冰冰阴的麻将席,一觉到天亮。

看完有没有觉得都不是那么热了

小伙伴们还有其它夏日回忆吗?

孩子成长离不开父母爱的滋养。一个被爱包裹的孩子,才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理更健康成熟,滋生出爱与力量,成为他一辈子的铠甲。


从小被爱,生活才完整。一个缺爱的孩子,很容易脆弱、敏感,一生只是在求生存,而非求发展。从小被爱的孩子,会得到父母很多理解、陪伴与支持,感受到世界的爱与善意。对他们来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完整的,不需要苦苦寻找与求索,只要自由自在成长就好。

从小被爱,会让孩子无所畏惧。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经历挫折。这时,父母的理解、支持,会帮助孩子从挫折中恢复并得到学习。这是孩子最早从家人那里得到的依靠 ,也是建立安全感的最初条件。当孩子的安全感增强了,事情的结果对其来说就变得不那么重要,因为他知道家永远是自己可以安全撤退的后方。 所以,他会敢于挑战和尝试,放手一搏,追求更精彩的人生。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缺爱的孩子不敢犯错,不敢挑战,不敢失败,因为他害怕遭到批评与责骂,担心家人不能给自己足够的力量战胜失败。

爱和勇气,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孩子拥有爱,就不用担心有人会不爱自己,也不用为了争取爱,而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他也会成长为一个拥有爱、懂得如何去爱的人。这种涵养比起事业成功、名利双收,更能让孩子感觉到幸福。父母对孩子的接纳、鼓励,以及倾听、陪伴和耐心,会让孩子从心底滋生勇气。

孩子终究会独立面对世界,爱和勇气是父母放手后一双无形的手,陪伴孩子健康成长。在爱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不用在长大后弥补童年的缺失;在勇气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总能自由自主地选择更广阔的未来;爱和勇气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一个人独行于世最好的铠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悟孩子的成长变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