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数据云平台怎么玩

农业大数据怎么玩?来看看这些酷炫的创业公司
搜索热词:
农业大数据怎么玩?来看看这些酷炫的创业公司
日&#32;17:49&&中国智慧农业网 &&作者:&&<span id="hitcount
农业科研和生产活动每年都在产生大量数据,当前农业领域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粮食安全、土壤治理、病虫害预测与防治、动植物育种、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价格、农副产品消费、小城镇建设等领域,都可通过大数据的应用研究进行预测和干预。在数据的集成、挖掘和使用这些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创业机会。大数据的应用以及物联网的成熟,将弥补很多传统农业的不足,让整个产业更加科学合理。在美国,大数据早已经进入到每一寸农地,在智能化机械的助力下,农民更像工业流水线上的一名操作员,农业生产模式正在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以精准为特征的农业,正在让种植变得更加容易。在资本方角度,农业数据科技服务是近年来美国风险投资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在乳业巨头Land O’Lakes于2013年收购Marvx,农业巨头孟山豪掷9.3亿美金收购Climate。以及FarmLogs等农场管理服务供应商成功融资千万美元的催化下,类似的农场数据和软件服务公司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国外案例:1.&The ClimateCorporationThe Climate Corporation是一家为农民提供天气意外保险的公司。该公司通过2500万个远程传感器采集天气数据,同时结合天气模拟技术与大量的植物根部特性与土质特点等信息,并将信息通过地图技术绘制全美国的所有土地气候数据。在综合分析各种数据后,会通过系统推送给农民未来可能会破坏农业生产的极端天气,并推出相对应的保险业务,由农民自由选择合适的保险进行投保,从而使意外天气对农民的损失影响降到最低。Climate提供两款手机应用APP:Climate Basic和Climate Pro。Climate Basic免费,用户可以在平台上随时查看过往和跟踪现在(以及模拟以后)的降雨数据,了解作物生长周期以及其它重要指标,从而安排灌溉计划和分配资源。用户还可在终端接收Climate Basic的即时天气预警。而付费的Climate Pro通过传感器可以更加详细地监测土壤中的氮元素,帮助农民掌握施肥的最佳时机,既节省了肥料资源,也避免了过量化肥的污染。此外,Climate Pro还可通过收集分析降水、温度、土壤种类和作物生长周期信息,帮助农民及时发现和解决农田存在问题。目前Climate Basic已经覆盖了美国4.5亿亩土地作物面积,也就是说美国近45%的玉米和大豆已使用这个农业数据平台。而Climate Pro毎英亩收费3美元,已覆盖美国3000多万亩耕地面积。2.&PrecisionPlanting该公司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对土壤相关数据的分析,实现“非均匀播种密度”。也就是说,在Precision Planting提供的监测工具(SeedSense和FieldView平板电脑)帮助下,农民可以驾驶播种机在不同区域位置、不同土壤情况下进行不同农作物品种的不同间距、深度播种,从而极大优化农作物的种植,并帮助实现差异化灌溉,最终促成农作物增收。日,农业机械公司约翰迪尔宣布收购Precision Planting有限责任公司,Precision Planting产品具有能够为多品牌和传统播种机提供解决方案的广泛适应性,这种广泛适应性将帮助约翰迪尔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品牌的设备更新。3.&FarmLogsFarmLogs成立于2012年, FarmLogs提供云端SaaS模式农场管理服务,农民通过桌面WEB界面及移动端App来管理农场。中小农场主可以通过它计划、管理、监测、分析农作物生产过程,通过FarmLogs农场地图信息展示,可以掌握不同作物农作时间、获得每小时的天气信息,还可以及时了解各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动态。FarmLogs的突出特点为:农民通过移动终端,如Pad就可以实现上传农场数据,并获取分析结果,使农场管理更加便捷,将农民从原来繁重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来。FarmLogs公司CEOJesseVollmar称公司正在开发基于大数据分析,具备智能预测功能的农作物轮作优化的产品。同时也在探索使用低成本的蓝牙设备来监测农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数据,通过实时上传和分析,为农业劳作提供指导。至今,FarmLogs共发起过五轮融资,来自8家机构的投资金额累计15.83百万美元。4.&GranularGranular原公司名称为Solum 。在将公司原有的土壤分析业务出售给孟山都(Monsanto )之后,Granular现在的主营业务是为农民提供农场商业管理软件服务,包括计划、生产、营销、会计四个模块业务。软件最大的亮点在于:能够为农场种植的每个业务环节都提供云端数据分析服务,以辅助农场主决策。如:播种之前,软件会分析包括市场动向、土壤、病虫害、人力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判断种植哪些农作物最合适;在收获环节,会自动为农民制定农作物收割时间、注意事项、销售时间等工作计划与安排。Granular于日获得18.7百万美元B轮融资,累计融资共24.9百万美元。5.&Silent Herdsman公司的原名为EmbeddedTechnology Systems(嵌入式技术系统公司)。SilentHerdsman专注于牧场数据采集与监测,服务于奶制品及牛肉生产的农场主。农场主给奶牛脖子上佩戴监测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奶牛生长状况与行为,如健康状况、是否处于发情期等。当发现异常情况时,与SilentHerdsman系统相连接的设备就会发出警报告知农场工作人员。使用该系统可以同时管理规模多达1000头奶牛的农场,通过智能设备及信息系统的辅助,农场管理效率将发生质的改变。Silent Herdsman于2014年3月获得 ScottishEquity Partners (SEP) 领投的300万英镑的投资从以上几个案例可以看出,农业大数据与传统信息化的区别在于预警、预测、决策、智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的西北、东北等地也正吹起精准农业的热潮。不过在全国范围内,庞大的、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即使是在政策引导下,我们土地流转的百分比始终徘徊在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左右。而单个农场的规模,也远远比不上美国的农场规模。农民在种植管理上的顽固程度,也会让精准农业这一注定颠覆传统农业的新概念知易行难。但当下中国农村人口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留守的大多是妇女和年迈之人,青壮劳动力都已外出,这必然导致农业生产会进行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再加上国家政策对农业大数据的支持,还是出现了一批在数字化精准农业赛道上跃跃欲试的玩家。农业大数据在全国各地区的热度根据农业的产业链条划分,目前国内农业大数据创业公司主要集中在农业环境与资源、农业生产和管理和农业市场等三大类别。其中属于农业环境与资源类的佳格天地、大气候农业和华农天时专注于通过环境和农业大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系统,提供环境和农业解决方案。在农业生产和管理方面Insentek、洲涛智能、软通动力则通过研发传感器设备,供农场使用,传送实时数据到云端并呈现给用户,严格把控生产数据。智慧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则提供种养生产技术服务、集团生产管控、体系监测与研究、企业关联方服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五个方面核心业务。集星农业数据、利农信息科技和布瑞克信息科技主要为农业市场方面提供大数据服务。IT桔子数据库收录的国内10家农业大数据领域的创业公司案例分析:1.&佳格天地佳格天地成立于2015年,现为微软加速器第八期成员企业之一,创始团队有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科学家张弓、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科学家王蕴刚、专业卫星影像深度学习算法的顾竹博士、原孟山都中国市场总监张文鹏。佳格天地的技术优势在于,一是多元数据,通过卫星和无人机的数据源掌握全球30年的植被动态信息、东亚内50年的农业气象数据;二是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对包括卫星影像在内的环境大数据进行高维度的抽象和分析,获得适用于中国破碎细小耕地地块的农业信息。三是在空间数据的基础上,接入长时间历史数据分析和未来的环境预测,实现了时空一体的四维数据分析。佳格自己开发的时空数据分析耘境平台,将众多环境变量纳入到计算模型中,并结合实时更新的卫星数据,对农作物进行苗情监测、生长监控、病虫害预警、产量评估,并以亩为单位将数据可视化,优化管理水平,协助耘境平台的用户做出合理决策,从而最大化农作物的产量,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这样对每亩地的精准化管理,目前耘境平台可以给客户最高带来15%的产量提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而模型中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是在不断进化的,数据沉淀越多,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精度就越高,因此未来产量提高的比例会更大。目前佳格数据已经覆盖了200万亩耕地,10种作物,并于2016年完成A轮融资。2.&Insentek2016年,公司任命全新的管理团队,启动了从行业明星到行业颠覆者的嬗变。公司业务向开发智能硬件产品,提供云智能传感网络及服务的创新型企业转型。在全球物联网化以及智能化的背景下,公司及时调整业务发展方向,将“大数据智能战略”布局于新产品研发,通过自主研发的云智能传感器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数字化处理、分析、传输,为客户提供实时呈现地理位置分布、实时更新的云智能传感网络及相应的技术服务和支持,将生态智能硬件、生态大数据、智能灌溉服务确定为公司的新业务。今年Insentek计划在全国铺设几千个站点,其中包含与一些政府气象站合作的站点和独立农户的站点,基本覆盖全国3亿亩的灌溉面积。政府机构每年会有预算留给数据采集和监测,Insentek安排了代理人员来与他们打交道。针对农村则会采用信息服务的模式,也就是免费提供设备,然后对数据进行收费。3.布瑞克农业信息科技2008年布瑞克公司就投入巨资集合国内高端农业、IT、数据人才,独立开发出大数据级商用产品——布瑞克大宗农产品数据库及模型系统,目前已有1万6千个用户。2013年公司研发了“中国县级农业大数据应用平台”及“县级智慧农业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对区域农业资源、信息化程度的调研和分析,定义区域农业信息体系,设计区域农业信息的采集系统、存储平台、挖掘机制和展示平台,结合布瑞克农产品数据库,,在数据整合的基础上建立挖掘和分析机制,对关键产品的市场供需状况、价格走势等进行监测和预警,为地方农业产业规划、涉农组织经营决策、涉农金融风险分析等提供数据和研究支持。随着布瑞克在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供应链管理和风险管理逐方面经验的积累,它开展了专项咨询服务,针对企业贸易过程中供应链管理和风险管理精英人才匮乏的困境,提出专业套期保值顾问的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贸易管理咨询服务。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Android/IOS
Android/iOS235被浏览11405分享邀请回答9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2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农业大数据与现代农业发展探析_宋长青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农业大数据与现代农业发展探析_宋长青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互联网农业的生态圈与大数据
互联网农业的生态圈与大数据
国家林业局信息化管理办公室 http://xxb.来源:计算机世界
【字体:】
&&& 构建&互联网+农业&生态圈的关键不在生态圈中参与方的数量,而在质量。各参与方之间需要紧密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和行业痛点,各司其职,彼此形成业务支撑和良性循环。
  在日~29日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被列为&十三五&规划十项任务目标之一。这意味着未来农业现代化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机遇。农业现代化是我国长期以来追求的一个发展目标,其内涵在不同时期也有所变化。当下我们所追求的农业现代化不仅要实现在生产上的科学高效,在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都要科学高效。而要实现这些,仅靠机械化、自动化是不够的,还要依靠信息化和智能化,&互联网+农业&就是一条重要路径。任何行业的&互联网+&都有深有浅,&互联网+农业&如果往深处做,就必须做到两点:搭建生态圈和玩转大数据。
  搭建生态圈让&互联网+农业&走得更稳、更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巨头开始意识到,未来的商业竞争不再是一家企业同另一家企业的竞争,而是一个生态圈同另一个生态圈的竞争。因此很多行业的巨头企业都开始着力打造共融、共享、共生、共赢的生态圈,互联网行业尤甚。随着&互联网+&给农业带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范儿,提到&农业生态圈&这个词,大家想到的也不仅仅是山林湖泊等自然生态,而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精神和模式的商业生态圈。不同于其他一些行业,农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投身&互联网+农业&的企业只有搭建起一个和谐完善的生态圈,整合资源、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形成合力,才能在&互联网+农业&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当前一些国内企业已经意识到了构建生态圈对发展&互联网+农业&的重要性,积极布局农业产业链的各个关键环节。日,神州数码在第2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发布了&互联网+农业&战略,首度集中亮相了旗下六家从事&互联网+农业&业务的公司:中农信达、旗硕科技、村村乐、神州买卖提、神州数码金融云和杨凌农业云。这六家企业初步构建起了一个覆盖土地确权流转平台、农业物联网、农村社交网络、农村电商、农村金融和农业大数据的&互联网+农业&生态圈。
  构建&互联网+农业&生态圈的关键不在生态圈中参与方的数量,而在质量。各参与方之间需要紧密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和行业痛点,各司其职,彼此形成业务支撑和良性循环。这就像组建一支足球队,并不是召集11名会踢球的人就行了,还要依据教练的战术思想,结合前后场不同位置对球员技能的要求,为每个位置选择最适合的球员。唯有如此,11名球员之间才能进行最有效的配合,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而不是散兵游勇。那么&互联网+农业&都有哪些关键的产业链环节与行业痛点?
  规模化生产与土地确权流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无论是机械化、自动化,还是信息化、智能化,在本质上都是对各种先进技术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农业的规模化生产不仅能大大降低先进科技应用的成本,也能提升其应用效率。而土地确权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的前提。土地是农业之本,只有把土地的问题解决好,才能固本培元,做好农业现代化。中农信达目前的重要工作就是土地确权和流转,集建库、质检、交汇、平台为一体。通过确权不仅可以建立土地和农民之间的关系,而且也逐步积累起了关于农地的数据,包括土地的空间地理位置、实质归属人、土地性质、适合种植的作物等。
  农业物联网与智能化生产:提到&互联网+农业&,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农村电商。农村电商是&互联网+&在农产品销售流通层面的运用,而智能化生产则是&互联网+&在农产品生产领域的运用。围绕农作物的整个种植过程,旗硕科技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提供太阳辐射、雨量、风速、风量等环境的实时监控与干预,并能够根据作物的根系特点对不同土壤水分进行动态测量,掌握作物动态生长过程。过去人们喜欢说农业就是&靠天吃饭&,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人们觉得影响农业生产的不可控因素太多。利用农业互联网的智能化生产就是让人们能实时了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各种因素,了解农作物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并能进行主动干预,从而实现精准农业。
&&& 农村社交网络:无论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具体何种业务,必须要获得广大农民朋友的支持和参与,让农民本身互联网化。我国很多村镇都有一些乐于接受互联网新鲜事物、号召力强、执行力强的村民,把他们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对发展&互联网+农业&意义重大。&互联网+农业&不是城里人拿着互联网的技术和模式去改造农村,而要让广大农民广泛而深入地接受互联网,让他们拿起互联网的武器,形成合力去优化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村村乐就是一个面向农民的社交网络,目前拥有30多万村庄站长,1000多万优质会员。村村乐会通过网络众包的方式向各地会员派发可以赚钱的业务。目前主要做的业务是金融惠民、O2O电商、城乡分类和村村乐媒体。以村村乐媒体为例,刷墙广告是村村乐做得比较早的一种乡村媒体形式。村村乐把刷墙广告的任务通过网络众包的方式派发给一些村民,村民完成任务后可以拿到报酬。
  农村电商:仅仅用科学高效的方式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是不够的,还要卖好。过去困扰一些农民的痛点就是农作物的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信息不对称。农民朋友辛苦一年耕种、养殖出的农产品找不到好的销路,或卖不出好价钱。农村电商则是解决这一痛点的有效方式,它能够让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进行更有效的对接,避免因信息不对接所产生的生产过剩。另一方面,农村电商也有利于打造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更多利润。神州买卖提的主营业务是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其目标是&一县一品牌,一县一特色&,努力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村金融: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年)》,并强调发展普惠金融的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特别是要让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中央的高度重视未来势必会推动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我国村镇银行呈现规模化增长,在信息科技外包服务上的需求不断增长。神州数码金融云服务通过基于&云计算&的SaaS服务模式,为村镇银行提供运行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银行业务功能。神州数码将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共同打造&中国杨凌农业服务云平台&,并在此基础上申请成立国内首家互联网农民银行。
&&& 大数据是做实&互联网+农业&的重要基石
  许多传统行业&互联网+&的过程,在本质上都伴随着对行业大数据全面深度的采集和应用,&互联网+农业&也是如此。农业大数据主要包括农地确权数据、农地交易数据、农资数据、农技数据、农产品生产数据和农作物交易数据等等。形成数量可观、具备应用价值的农业大数据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农业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所能完成的,它需要整个生态圈共同长期积累。
  农业大数据涉及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数据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能很直接地发挥数据价值,转换为生产力。以耕种农作物为例,选择优质种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种子优质不优质,不仅在于种子本身,还在于种子是否适合这方土地。这块土地种过什么农作物、用过什么肥料和农药等等,掌握这些关于农地的大数据对选择合适的种子很有帮助,避免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尴尬结果。通过农地大数据了解一块土地的土壤特征,不仅对农民很有用,对种子公司也很有现实意义,便于他们向不同地区提供适销对路的种子。
  选到了合适的种子仅仅是个好的开始,进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生产同样非常重要,这是发展精准农业的基础。通过互联网设备和信息采集设备全面采集土壤、气象、水质、肥料、病虫害等各种信息,可以及时进行智能控制,减少病虫害发生,对水肥进行精准管理,让农作物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智能化生产过程中采集的大数据不仅对生产本身有作用,对生态圈中其他的参与方也很有益处。比如对从事农业保险服务的保险公司来说,当被保险人向他们反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保险标的遭受约定自然灾害后,保险公司往往还需要派专人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这种实地勘察不仅效率不高,而且也很难真正了解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具体情况。而农业物联网实时采集的数据则可以反映灾害发生时的真实风速、温度、湿度等信息。
  搭建农业生态圈与玩转农业大数据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神州数码所搭建的&互联网+农业&生态圈正在产生着海量的农业大数据,包括土地数据(土地确权、流转、金融等数据)、生产数据(气候、土壤、水、病、虫等数据)、三农数据(包括政务、农务、商务等数据),形成了完整深度、良性互动、可循环的数据生态系统。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表示,神州数码的核心优势在于对农业大数据的整合,通过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大数据耦合,发挥各个公司的优势资源,最终达到战略协同与聚力共赢。
  面对农业这片蓝海,当下国内掀起了一片&互联网+农业&的热潮。然而做好&互联网+农业&需要的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持久的耐心。农业生态圈本身的成长和农业大数据的积累都需要持久的坚持。互联网行业对速度极为推崇,讲究迅速试错、快速迭代等。然而具体到&互联网+农业&,它关系着广大农民生计和国家粮食安全,我们更需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做好积累,谋定而后动,在对这份事业充满热情的同时,还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陈哲)农业大数据怎么玩?来看看这些酷炫的创业公司
农业科研和生产活动每年都在产生大量数据,当前农业领域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粮食安全、土壤治理、病虫害预测与防治、动植物育种、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价格、农副产品消费、小城镇建设等领域,都可通过大数据的应用研究进行预测和干预。在数据的集成、挖掘和使用这些方面都存在着大量的创业机会。大数据的应用以及物联网的成熟,将弥补很多传统农业的不足,让整个产业更加科学合理。
在美国,大数据早已经进入到每一寸农地,在智能化机械的助力下,农民更像工业流水线上的一名操作员,农业生产模式正在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以精准为特征的农业,正在让种植变得更加容易。在资本方角度,农业数据科技服务是近年来美国风险投资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在乳业巨头Land O’Lakes于2013年收购Marvx,农业巨头孟山豪掷9.3亿美金收购Climate。以及FarmLogs等农场管理服务供应商成功融资千万美元的催化下,类似的农场数据和软件服务公司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以下是几个国外的案例:
1.The ClimateCorporation
The Climate Corporation是一家为农民提供天气意外保险的公司。该公司通过2500万个远程传感器采集天气数据,同时结合天气模拟技术与大量的植物根部特性与土质特点等信息,并将信息通过地图技术绘制全美国的所有土地气候数据。在综合分析各种数据后,会通过系统推送给农民未来可能会破坏农业生产的极端天气,并推出相对应的保险业务,由农民自由选择合适的保险进行投保,从而使意外天气对农民的损失影响降到最低。
Climate提供两款手机应用APP:Climate Basic和Climate Pro。Climate Basic免费,用户可以在平台上随时查看过往和跟踪现在(以及模拟以后)的降雨数据,了解作物生长周期以及其它重要指标,从而安排灌溉计划和分配资源。用户还可在终端接收Climate Basic的即时天气预警。而付费的Climate Pro通过传感器可以更加详细地监测土壤中的氮元素,帮助农民掌握施肥的最佳时机,既节省了肥料资源,也避免了过量化肥的污染。此外,Climate Pro还可通过收集分析降水、温度、土壤种类和作物生长周期信息,帮助农民及时发现和解决农田存在问题。
目前Climate Basic已经覆盖了美国4.5亿亩土地作物面积,也就是说美国近45%的玉米和大豆已使用这个农业数据平台。而Climate Pro毎英亩收费3美元,已覆盖美国3000多万亩耕地面积。
2.PrecisionPlanting
该公司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对土壤相关数据的分析,实现“非均匀播种密度”。也就是说,在Precision Planting提供的监测工具(SeedSense和FieldView平板电脑)帮助下,农民可以驾驶播种机在不同区域位置、不同土壤情况下进行不同农作物品种的不同间距、深度播种,从而极大优化农作物的种植,并帮助实现差异化灌溉,最终促成农作物增收。
日,农业机械公司约翰迪尔宣布收购Precision Planting有限责任公司,Precision Planting产品具有能够为多品牌和传统播种机提供解决方案的广泛适应性,这种广泛适应性将帮助约翰迪尔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品牌的设备更新。
3.FarmLogs
FarmLogs成立于2012年, FarmLogs提供云端SaaS模式农场管理服务,农民通过桌面WEB界面及移动端App来管理农场。中小农场主可以通过它计划、管理、监测、分析农作物生产过程,通过FarmLogs农场地图信息展示,可以掌握不同作物农作时间、获得每小时的天气信息,还可以及时了解各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动态。
FarmLogs的突出特点为:农民通过移动终端,如Pad就可以实现上传农场数据,并获取分析结果,使农场管理更加便捷,将农民从原来繁重低效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FarmLogs公司CEOJesseVollmar称公司正在开发基于大数据分析,具备智能预测功能的农作物轮作优化的产品。同时也在探索使用低成本的蓝牙设备来监测农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数据,通过实时上传和分析,为农业劳作提供指导。
至今,FarmLogs共发起过五轮融资,来自8家机构的投资金额累计15.83百万美元。
4.Granular
Granular原公司名称为Solum 。在将公司原有的土壤分析业务出售给孟山都(Monsanto )之后,Granular现在的主营业务是为农民提供农场商业管理软件服务,包括计划、生产、营销、会计四个模块业务。软件最大的亮点在于:能够为农场种植的每个业务环节都提供云端数据分析服务,以辅助农场主决策。如:播种之前,软件会分析包括市场动向、土壤、病虫害、人力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判断种植哪些农作物最合适;在收获环节,会自动为农民制定农作物收割时间、注意事项、销售时间等工作计划与安排。
Granular于日获得18.7百万美元B轮融资,累计融资共24.9百万美元。
5. Silent Herdsman
公司的原名为EmbeddedTechnology Systems(嵌入式技术系统公司)。SilentHerdsman专注于牧场数据采集与监测,服务于奶制品及牛肉生产的农场主。农场主给奶牛脖子上佩戴监测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奶牛生长状况与行为,如健康状况、是否处于发情期等。当发现异常情况时,与SilentHerdsman系统相连接的设备就会发出警报告知农场工作人员。使用该系统可以同时管理规模多达1000头奶牛的农场,通过智能设备及信息系统的辅助,农场管理效率将发生质的改变。
Silent Herdsman于2014年3月获得 ScottishEquity Partners (SEP) 领投的300万英镑的投资
从以上几个案例可以看出,农业大数据与传统信息化的区别在于预警、预测、决策、智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的西北、东北等地也正吹起精准农业的热潮。不过在全国范围内,庞大的、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即使是在政策引导下,我们土地流转的百分比始终徘徊在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左右。而单个农场的规模,也远远比不上美国的农场规模。农民在种植管理上的顽固程度,也会让精准农业这一注定颠覆传统农业的新概念知易行难。但当下中国农村人口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留守的大多是妇女和年迈之人,青壮劳动力都已外出,这必然导致农业生产会进行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再加上国家政策对农业大数据的支持,还是出现了一批在数字化精准农业赛道上跃跃欲试的玩家。
农业大数据在全国各地区的热度
来源:百度指数
根据农业的产业链条划分,目前国内农业大数据创业公司主要集中在农业环境与资源、农业生产和管理和农业市场等三大类别。其中属于农业环境与资源类的佳格天地、大气候农业和华农天时专注于通过环境和农业大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系统,提供环境和农业解决方案。在农业生产和管理方面Insentek、洲涛智能、软通动力则通过研发传感器设备,供农场使用,传送实时数据到云端并呈现给用户,严格把控生产数据。智慧农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则提供种养生产技术服务、集团生产管控、体系监测与研究、企业关联方服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五个方面核心业务。集星农业数据、利农信息科技和布瑞克信息科技主要为农业市场方面提供大数据服务。
IT桔子数据库收录的国内10家农业大数据领域的创业公司
案例分析:
1.佳格天地
佳格天地成立于2015年,现为微软加速器第八期成员企业之一,创始团队有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科学家张弓、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科学家王蕴刚、专业卫星影像深度学习算法的顾竹博士、原孟山都中国市场总监张文鹏。
山东某市上空拍摄的大棚卫星影像
佳格天地的技术优势在于,一是多元数据,通过卫星和无人机的数据源掌握全球30年的植被动态信息、东亚内50年的农业气象数据;二是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对包括卫星影像在内的环境大数据进行高维度的抽象和分析,获得适用于中国破碎细小耕地地块的农业信息。三是在空间数据的基础上,接入长时间历史数据分析和未来的环境预测,实现了时空一体的四维数据分析。
佳格自己开发的时空数据分析耘境平台,将众多环境变量纳入到计算模型中,并结合实时更新的卫星数据,对农作物进行苗情监测、生长监控、病虫害预警、产量评估,并以亩为单位将数据可视化,优化管理水平,协助耘境平台的用户做出合理决策,从而最大化农作物的产量,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这样对每亩地的精准化管理,目前耘境平台可以给客户最高带来15%的产量提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而模型中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是在不断进化的,数据沉淀越多,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和精度就越高,因此未来产量提高的比例会更大。
目前佳格数据已经覆盖了200万亩耕地,10种作物,并于2016年完成A轮融资。
2.大气候农业
大气候农业基于智能硬件打造农业物联网,建立起局部的农业大数据平台,并为农民农业种植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据了解,大气候自主研发的“农眼”智能监测系统是目前世界上集成化程度最高的农业监测产品,模块化的安装设计为更多监测设备的叠加预留了空间,从而实现更为全面的数据采集。当数据量达到一定规模,就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局部气象预报、病虫害预测、土壤情况监测,指导农民精准科学地完成每一个生产环节。
据大气候农业CEO易丙洪介绍,该系统由“农眼”智能监测系统、“气候云”大数据平台、“农眼”APP三款产品构成,以物联网传感和成像技术采集图像、土壤、气候等数据,传输汇集在“气候云”大数据平台并为用户推送种植指导,农户使用“农眼”APP进行科学化规模化管理。通过数据共享给消费者,实现了农产品安全全程可溯,为品牌打造提供数据支持。
大气候农业的CEO易丙洪此前是国内知名无人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负责开拓农业植保应用。三年期间,走访了了中国大部分县域农业植种区。公司的创始团队(8人)普遍有5-10年的创业经验。目前团队已完成20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3.Insentek
2016年,公司任命全新的管理团队,启动了从行业明星到行业颠覆者的嬗变。公司业务向开发智能硬件产品,提供云智能传感网络及服务的创新型企业转型。在全球物联网化以及智能化的背景下,公司及时调整业务发展方向,将“大数据智能战略”布局于新产品研发,通过自主研发的云智能传感器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数字化处理、分析、传输,为客户提供实时呈现地理位置分布、实时更新的云智能传感网络及相应的技术服务和支持,将生态智能硬件、生态大数据、智能灌溉服务确定为公司的新业务。
今年Insentek计划在全国铺设几千个站点,其中包含与一些政府气象站合作的站点和独立农户的站点,基本覆盖全国3亿亩的灌溉面积。政府机构每年会有预算留给数据采集和监测,Insentek安排了代理人员来与他们打交道。针对农村则会采用信息服务的模式,也就是免费提供设备,然后对数据进行收费。
4.布瑞克农业信息科技
2008年布瑞克公司就投入巨资集合国内高端农业、IT、数据人才,独立开发出大数据级商用产品——布瑞克大宗农产品数据库及模型系统,目前已有1万6千个用户。2013年公司研发了“中国县级农业大数据应用平台”及“县级智慧农业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对区域农业资源、信息化程度的调研和分析,定义区域农业信息体系,设计区域农业信息的采集系统、存储平台、挖掘机制和展示平台,结合布瑞克农产品数据库,,在数据整合的基础上建立挖掘和分析机制,对关键产品的市场供需状况、价格走势等进行监测和预警,为地方农业产业规划、涉农组织经营决策、涉农金融风险分析等提供数据和研究支持。
随着布瑞克在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供应链管理和风险管理逐方面经验的积累,它开展了专项咨询服务,针对企业贸易过程中供应链管理和风险管理精英人才匮乏的困境,提出专业套期保值顾问的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贸易管理咨询服务。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业大数据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