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大气科学专业怎么样

18被浏览20319分享邀请回答12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0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专业大气科学和大气科学类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专业大气科学和大气科学类有什么区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他的也不错哟,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当然大气科学是一个专业,因为人数较多,大气科学类的话是带方向的,比如这样大气科学(大气探测),分数最高人数最多的也就是大气科学专业了!希望对你有帮助,也就成为单独的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当然每个也是不同的专业。在南信大
采纳率:72%
来自团队:
区别很大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待解决问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物理学难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物理学难吗
更新时间: 20:02
JE中专网猜你喜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前身是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美誉的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中国气象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并...
大学招生信息
台湾世新大学有物理学专业吗
你好,我是台湾的学生,不知你是否为想来世新大学的交换生,个人曾回答过非常多类似的交换生问题.世新大学是一所典型的文科大学,拥有的都是属於文法商学及传媒专业,并无理学方面的专业.因此你想到世新大学交换是没有物理专业可供选择的,这方面都是若是物理又要偏向教育类专业,这方面只有台湾的师范大学,如台湾师大、高雄师大、彰画师大才比较适合.所以若只有世新大学可去交流的话,建议选择它最擅长的新闻、广播电视等传媒专业,假使没有兴趣的话只能打消来这交流的念头了.其他就转贴我在百度空间博客所写的概况:世新大学:位於台北市文山区,世新前身为世新新闻专科学校,一样是台湾少数可从技职体系的专科学校破格升成高教体系的普通大学,以新闻传播科系闻名,因此如果想往传播科系发展,建议可以选择世新就读.当然最好的广播电视、新闻专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物理学类,物理学,专业介绍
学制: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 初步训练,能在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及大中专院校、人力资源培训部 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物理、电子电器、微机应用等学科的教学、科研 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技术、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 物理学、理论力学(分析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 学、数学物理方法、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普通物理实验、近代 物理实验、固体物理、中学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技能基本训 练、多媒体CAI技术、人文社科类课程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大气科学专业(求学长帮忙)
还有学气象的毕业的基本去气象局,现在东部地区气象局非常难进,很多市局都必须是研究生。
徐州师范大学_物理学类_物理学_专业介绍
回答提供机构: 徐州,古称彭城,有4000多年历史,文物古迹众多,两汉胜迹荟萃,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今天的“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徐州,商家云集,交通发达,铁路枢纽是全国第二大编组站,高等级公路系统连接5条国道,现代化的徐州观音民航机场已辐射全国。徐州已成为新亚欧大陆桥东端最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江苏省重点建设的4个“特大城市”之一。 徐州师范大学始建于1956年,现校园占地2333亩,设有18个院系,54个专业,在校全日制研究生600人、本专科生15995余人。学校现有26个硕士点,有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教学实验中心和一批优秀课程。全校专任教师1255人,有教授128人,副教授301余人。学校是全国首批200所“有资格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现已与澳大利亚狄根大学、英
我是本科在读物理学专业,想考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研究生
考公费的就比较难,如果自费的话也不难,至于什么苛刻要求没曾感觉到。不过话又说过来,感觉目前在中国读研究生就是纯粹混一张文凭,浪费三年时间,毕业后一样不好找工作。如果你能力比较强,本科别业找份符合自己专业的工作,三年后的能力绝对比你读三年研究生所增长的能力强的多。
运城学院_物理学类_物理学_专业介绍
回答提供机构: 物理学(本科、学制四年)培养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专多能的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及相关领域的人才。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电工学、理论力学、中学物理教学法、理论武力概论、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微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
南京晓庄学院物理学光电技术专业怎么样
物电院是晓庄教授最多的院,此专业应该还是很好的,你可以去晓庄的网站中院系一栏去看看具体专业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物理学(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电子技术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光电子技术、Matlab、通信原理、应用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子线路常用软件、数字图像处理、材料分析基础、光电检测技术、显示器件驱动设计、液晶显示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综合电子设计等。就业方向:在新型光电产业等单位从事相关的产品开发、设计与监测、生产维护及市场推广等工作。http://pe./s/40/t/256/p/1/c/1231/d/1311/list.htm
东南大学的物理学类专业包括什么
物理系算挺cuo的,我们班跟着物理系上了一年课,师资力量完全不行,建议不要报
我提前批被西南大学物理学,含科学教育,录取了,请问这个专业好吗,我是免费师范生吗
师范大学毕业可以说是100%就业,如果想出省任教那要那机遇了,大城市不敢保证,县城是没问题,教不教高中,那要看你的本事了。
吕梁学院物理学专业怎么样
挺好,现在物理专业都比较吃香。
你好,我是台湾的学生,不知你是否为想来世新大学的交换生,个人曾回答过非常多类似的交换生问题.世新大学是一所典型...
学制: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实验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 初步训练,能在普通...
还有学气象的毕业的基本去气象局,现在东部地区气象局非常难进,很多市局都必须是研究生。...
微信扫一扫咨询技校问题
&本站QQ官方微博:@jixiaoJE &
Copyright &&&(JE中专网)&&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联系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科学学院是在原大气科学系的基础上于2006年8月组建成立的,其前身是1960年学校创建时建立的气象学系,是我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院系。学院下设大气科学系、气候学系和海洋科学系。校气象台、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学院实行“三位一体”的运行管理体制。另有资料同化研究中心、应用水文气象研究院、太平洋台风研究中心和南京大气资料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挂靠在学院。现有大气科学、大气科学(气候学方向)、大气科学(水文气象方向)和海洋科学四个本科专业,其中大气科学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有气象学、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三个硕士点,气象学、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地球流体力学和气候资源开发与利用四个博士点,设有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60年,气象学系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天气动力学和气候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天气动力学和气候学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天气动力学专业被批准为国家气象局重点专业。1993年,天气动力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气候学学科被确定为国家气象局重点学科。1998年,获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获准设立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气象学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7人,其中专任教师92名,专职实践教学人员25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23人、副高24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28名,有博士学位的64人,40岁以下教师博士化程度达100%。学院另有海内外兼职教授60余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6人、江苏省“青蓝工程”1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1993年,天气动力学学科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称号。1996年气象系被国家劳动人事部授予“全国气象系统先进单位”称号。1997年,气候学学科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称号。2001年和2004年气象学教师党支部两次荣获“江苏省普通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2年,气象学学科获“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称号。2006年,原大气科学系荣获中国气象局“全国气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大气科学主干课程群教学团队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大气科学学科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大气科学专业和气候学专业是我校发展历史最悠久的专业。遵循“科学与人文结合,成人与成才并重”的人才培养理念,强调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为我国乃至世界气象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业务、科研和管理人才。为了进一步加强学院学科建设,更好地为我国气象事业培养高层次理论与实践人才,学校特别设立了“大气科学学科特区”,在政策和经费上对这一优势学科予以倾斜。学院坚持把大气科学学科建设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坚持跟踪学科最新动态,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学科体系,不断丰富学科内容,学科规模日益扩大。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强化质量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原有“重基础、强实践,培养大气科学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加快国际化步伐,施行分层次、分类型培养。长期以来,学院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形成了“传、帮、带”的优良传统,逐步建立了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特别是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学院教学整体水平,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学院组建了课程群教学团队,目前已经形成了大尺度动力学、大尺度天气学、流体力学和数值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与气候模拟和气候变化及其统计诊断等12个课程群教学团队。经过长期的努力,学院的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优质课程,出版了《气象统计预报》和《中尺度气象学》等6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在内的多部在学科内有影响的精品教材,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0余次。如1988年,《小气候和农田小气候》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1997年,我校最著名的品牌精品教材《天气学原理和方法》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天气学原理和方法》把天气学的概念、动力学的理论和台站日常天气预报的技术和经验有机融合,是几代教师在数十年的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完善而形成的天气学精品教材。2006年以来,学院共有“短期气候预测基础”、“现代大气科学导论”、“数值天气预报”和“物理海洋学”等4门课程入选校级精品课程。“天气学”和“数值天气预报”于2006年分别入选江苏省一、二类省级精品课程,并分别于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年,《动力气象学》和《现代天气预报实习教程》等六部教材被列与中国气象局共建的精品教材。2009年,《天气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教材,“大气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学院注重特色发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理论与应用研究。自1960年建立伊始,气象系就建立了天气预报实习台,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开设了大量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将理论与实际技能密切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预报、观测等动手能力,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为毕业生快速适应业务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6年在中国气象局的财政支持下,由气象系天气预报实习台、气象业务自动化实验室和农气系农业气象试验站组建了达到当时国内先进省台水平的校气象台,成为学校气象类专业实习和国际气象业务培训的重要基地,得到中国气象行业及国内外来访者的高度评价。2008年,气象台被中国气象局确定为远程天气会商系统进高校的试点,并投资1000万元对气象台进行了升级改造,使之逐步成为具有中央气象台业务技术水平的开放式教学科研型气象台。2009年,受中国气象局委托,气象台开始承担全国气象部门预报员轮训工作,进一步丰富了气象台的教育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综合分析能力和主观预报能力的高端平台。作为科研工作的主要平台—气象灾害实验室创建于1995年,1998年被中国气象局批准为局属唯一的“中国气象局灾害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实验室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苏省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2004年实验室被遴选成为江苏省首批十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之一,更名为“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2008年实验室被遴选为“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台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50年来,学院科学研究工作蓬勃开展,科研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学院注重将理论研究与国家需要、科研成果与实际业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气象学科形成了国内大气科学领域中颇具特色、相对稳定的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大气环流动力学与短期气候预测、东亚季风与海陆气相互作用、台风与中尺度气象学和大气动力学和数值模式研究。学院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需求,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在原优势特色方向上组建了 “台风和中尺度气象” 、“季风与区域气候”、“气候模拟与预测”3个科研创新团队,各团队学术氛围活跃,科研项目承担能力明显增强,项目数量与科研经费都有了新的突破。2009年“台风和中尺度气象”创新团队被评为“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在学院气象学科特色优势方向基础上,创造条件,积极拓展符合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需求的新领域,培育新的研究方向,组建了资料同化研究中心、太平洋台风研究中心和应用水文气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和相应学术队伍。50年来,学院共获得各类校内外科技奖励140项,其中包括国际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科学大会奖1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省级科学大会奖4项。尤其是2006年成立学院以来,学院科研工作获得突破性的发展,近年来,学院承担或参与承担科研项目35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71项,省部级项目21项。2007年达到1540余万元,2008年突破3000余万元,余万元,2010年已达8700万元。五年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00余篇,其中SCI(E)收录论文160余篇,EI收录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6部。学院一直重视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1984年与英国爱丁堡大学气象系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此后又分别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和英国雷丁大学等20余所国外著名大学建立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学院邀请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等国的知名专家来院做客座研究,并先后选派了70余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到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进修、攻读学位或作学术访问。1998年,两名越南籍学生来我校报到注册,成为学院首批外国留学生,此后多个国家的20余名留学生和交换生来学院学习。同时,学院也有200余名学生通过联合培养和升学等方式到英、美、日等国的合作院校就读深造。学院通过设在我校的“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承办了季风气象、长期天气预报和气象行政管理等多期专题国际培训班或双边培训班,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1名气象科技人员接受了大气科学基础理论、气象业务和气象行政管理培训。近年来,学院举办了“世界气象组织培训中心教师研讨会”、“亚非季风气象研讨会”、“东亚夏季风预测联合会”、“人类活动对亚洲季风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印度洋变化与东亚季风气候国际研讨会”、“江苏省博士研究生全球气候变化学术论坛”以及每年一届的“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等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近20场,协办了“全球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华人大会”和“海峡两岸青年大气科学研讨会”。近年来,学院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300余人次来院进行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学院的学术水平、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学院从2006年开始每年举办夏季专题讲习班,面向全国气象部门的业务人员、科研院所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广大高校师生,邀请气象学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为广大师生和业务人员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已经成为学院的品牌学术活动。2007年、2008年分别开始举办的“学术沙龙”和“研究生学术论坛”推动了校内学术交流,营造了活跃的学术氛围。50年来,学院共培养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大批高素质业务和管理人才,其中专科毕业生150名,本科毕业生7888 名,硕士879名,博士82名。毕业生“踏实、肯干、能干”的优良品质,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学历学分得到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广泛承认。大量的毕业生成为我国各级气象部门的业务和管理骨干,有相当数量毕业生已是国内外科研院所知名学术带头人和杰出科学家。同时,还为西藏等地培养了大量少数民族气象工作者。学院现有本科生1934人、硕士研究生385人、博士研究生54人。近年来学院毕业生的升学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就业率近100%。长期以来,学院在注重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学院始终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自觉将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始终。学院认真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围绕学校“三个导向”,始终以学生为本,狠抓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推进学生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创新学生教育和管理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升,获各类表彰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近年来,获国家奖学金10人、省政府奖学金23人,章基嘉奖学金10人,玛丽英语奖学金18人,省先进班集体5个,省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12人,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1人,“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江苏赛区第一名1人,学院连续多年获“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集体荣誉称号。
该功能升级中,暂停使用。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 2017 院校大全
联系我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势专业推荐 什么专业最好_高三网当前位置: >> 正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势专业推荐文/叶丹  很多同学在选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时候都不太清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有什么优势的专业,高三网小编收集整理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优势专业,供大家参考。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推荐专业名称推荐指数大气科学4.9应用气象学4.8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4.7海洋科学4.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2电子信息工程4.6国际经济与贸易4.1通信工程4.7会计学4.5法学4.0大气科学专业介绍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大气科学类¥8089薪酬超过85%的专业北京市20%在北京市工作男生较多男60%-女40%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大气探测、气象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大气科学概论(地球科学概论)、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学、天气学、大气动力学基础、近代气候学基础等。就业方向:国家气象局系统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是县和地区级单位,一些毕业生不愿去基层单位就业,造成人才相对过剩。良好的就业前景对师资队伍规模、招生规模和国家对大气科学教育的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师资队伍规模偏小,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学生的要求,相关高校应对此加以重视。应用气象学专业介绍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大气科学类¥5310薪酬超过14%的专业北京市26%在北京市工作女生较多男41%-女59%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农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分析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等科研、教学和业务部门工作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大气物理学、天气气候学、农业气象学、遥感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学、环境科学概论。就业方向:应用气象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农业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信息分析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防灾减灾等科研、教学和业务部门工作。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雷电、雷电防护、建筑设计、电子技术、电气工程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能从事雷电监测,电子设备、信息网络系统、大中型建筑的防雷工程设计、审核和验收、施工,并能从事防雷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物理学、电路理论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雷电原理、雷达和卫星遥感技术、雷电监测与预警、电磁场理论、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技术、高电压技术、建筑设计基础、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防雷、接地技术、计算机网络及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的防雷保护、防雷工程设计、防雷工程检测审核与验收、低压电气系统、综合布线、雷击灾害风险评估等。就业方向: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气象部门、科研院所、各级防雷机构及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工作。   以上由高三网收集整理,想了解更多高校优势专业信息,请关注高三网推荐阅读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