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孩子着凉咳嗽吃什么药七岁了昨天夜里可能是着凉了吧现在醒来说心里难受想吐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转发朋友圈
(十五)活动范围& && &第三天开始,朱聪和柯伦迫不及待地进入工作状态。从成都出发到现在将近半个月时间,他们最主要事情不是工作,而是与自己的身体作斗争,不停地上山下山,变换环境,适应环境,也是该好好工作的时候了。想到有事情干,朱聪就格外兴奋,他不是一个特别勤快的人,也不是一个懒汉,来了就要认真工作。& & 早上,高原生活很简单,没有了清汤面和钵钵肉,只有一碗酥油茶,将就着吃几片饼干。饼干是昨天晚上在路边一家商店买的。此处名义上是乡场,没有宽阔的街道,没有繁荣的市场,商店就两三家,仅卖些日常生活用品,各种酒水,吃的有花生,饼干等几样。朱聪买了一斤夹心饼干,当早饭吃。柯伦则继续吃他的方便面,朱聪不想吃那东西,鸡精味儿太浓,闻着就想吐,很难说得上爱吃。& & 上课时间,他们两人一起,首先听了两位老师的汉语课。感觉与内地差距大,课堂上气氛不活跃,老师讲解多,学生参与活动少。倾向于知识传授为主,互动交流特别少,基本是满堂灌,不注重课堂效率,可能与老师的教学时间充裕有一定关联。但也考虑到,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学情,不敢冒然进行评价,只是对于存在的知识性的错误,进行了私下交流。给别人面子,就是给自己面子。& & 课间操时间,看学生做广播操,做得不怎么样,但态度挺认真,一切都是按照程序来,能做到这样,对于高原的学校来说,实属不易。第三、四节课,两人一起主要查看老师们备课情况,作业批改情况,学生作业本七零八落,无法做到整齐划一,平时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努力还不够。柯伦是教高中的物理老师,现在开始做小学老师的工作,多少有点“高射炮打蚊子,大才小用”。两个人一起检查,对于教学中存在问题,就由朱聪一个人来指正。他本来就是小学老师,教小学是他的专业,也不存在得罪人的事情。& & 中午,利用午间休息时间,校长召集老师们在办公室开会。办公室设在旗台后面的平房里,房子有几十年的历史,非常陈旧。会上,校长首先给所有老师介绍两位支教老师,宣布教育局对支教老师的任职通知,一下子他们俩都成了“副校长”,学校一共才十九位教职工,一名正校长,副校长日布,刘勇生副校长,加上他们两位新任的,教导主任,德育办主任,教育干事,其余是班主任,几乎都是“官员”,感觉挺好笑,官满为患。支教老师们也没把自己当事儿,也就是临时性地客串一下角色,像在演戏。校长在组织老师学习文件中,传达了教育局会议精神。并请两位支教老师谈一谈检查备课、随堂听课的具体情况,柯伦推举朱聪说,朱聪也当仁不让地说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他是个耿直人,有啥子说啥子,得罪人也不怕,也没有在乎过。柯伦比较圆滑,尽量不说得罪人的话,后来大家对他评价很高。对朱聪的评价不高,除了感觉他人很正直,工作很敬业,还略带讽刺地说:“太正了,早晚要当校长”。最后,进行工作分工,朱聪主抓普初工作的材料准备,他经历过“普九工作”,轻车熟路,负责材料督查,也是最得罪人的事情,工作任务又重,没办法,他没办法推辞,只能接受,而且还必须做好。& & 会上,黄校长为了两位支教老师的人身安全,特别给他们作了一个硬性规定,两人单独活动范围在学校附近两公里内,出门远行,需要有学校老师的陪同,否则,不能离开大家的视线,强调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故。对此,两人心中颇有疑虑,感觉一路走来,遇到的老乡都很善良,不像坏人。但是作为学校集体决定,还是要绝对服从,学校也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教育局可能也给校长们作了硬性的指令。& & 以后的时间,他们两人慢慢进入了工作状态。每天忙着手中的事情,感到很充实。对这里的教育基础,颇感震惊,首先,与老师们交流非常困难,双方语言习惯不同。有时候,自己一个人说了半天,老师们听不懂,等你说完后,再问你一句,“朱老师!你说些什么?”让他经常哭笑不得!他自己分析,问题出在哪儿,他要求自己降低说话的语速,尽量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多与老师们闲谈,在交谈中逐渐了解他们的语言习惯,表达习惯,待人尽量和善。本地教师的逆反心理较强,硬碰硬绝对不行,只能适得其反,他边工作边琢磨,慢慢地掌握老师们的脾气,秉性,工作开展起来就容易多了。& & 星期四那天,学校六年级有位老师请病假,教导主任让朱聪去代一节数学课,人教版六年级应用题教学。他长期教六年级,对教学内容非常熟悉,想上一节精彩的数学课。按照平时上课的习惯,上课前,先让孩子们唱一首歌,提提精神。哪里知道学生唱起藏歌就不停不,一开始就差点把数学课搞成了音乐课。至于他们唱些什么内容,朱聪一句也听不懂。一节课里,学生们没有回答过任何问题,木讷地坐在下面,一动不动,师生间几乎无法交流,各说各的,比比划划,像哑剧表演。学生们说什么,老师完全听不懂,老师说什么,学生知道否,老师也弄不明白。下课时间到了,朱聪喊下课,学生们呆呆地坐在座位上,有位班干部勇敢地站起来问:“老师!你说什么?”,朱聪几乎要晕倒。这课堂该怎么上,才能让学生明白。他这才知道,藏区教育事业要办好,可不是一般地艰难。看来他亲自上课,不是最佳帮助办法。能够通过交流,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学观念才是他们最应该做的。& & 后面,他们工作的重点不是去亲自上课,每天就是听老师们上课,再和老师们单独面对面地交流,每节课后,指出存在问题和不足,交流各自的处理方式,哪种方法更好,更有效,完全坦诚相待,不带半点偏见。时间一久,老师们理解了,支持了。刚开始时,有些老师对立情绪很浓,有位汉族老师,来此地工作五六年了,对待有人听课,报无所谓的态度,不备课,不做教具,一本教科书,一个作业本,讲起来天马行空,哪里天黑那里歇。在交换意见时,他对朱聪的意见不以为然,甚至恶狠狠地说:“我觉得课就该这样上,县长来听,我是这样上的,省长来听,我还是这样上,国家主席来听,我还是这样上!我就是我!”。对待这样的老师,朱聪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厚着脸皮去找他,一次又一次地交谈,找机会交心谈心,慢慢转变其看法,最后让他感动,成为支教老师的好朋友。思想通了,工作关系就顺了。 学校学生几乎全部寄宿在学校,管理是个难题,吃、住、学都要老师负责,老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肩负保姆的责任,任务十分繁重。好在老师们都是吃住在学校里,以校为家,把学生当做子女。藏族学生长得非常高大,严酷的自然环境养成了彪悍的习性,因为言语不合,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每周都有人把长刀子带进校园里,为了杜绝打架斗殴时,动刀子杀人等恶性事件发生,学校行政经常组织夜间突击检查,翻看寝室内外,收缴长刀短刀等武器。每次检查下来,看着堆在办公桌上的一把把明晃晃的藏刀,心里发怵。刀子都非常锋利,闪着寒光,有的刀子甚至能够刮胡子。要在打架时,挨上一刀子,小命休矣。实在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时时在提醒老师们,不能放松安全警惕。 那天,学校组织搜查寝室,朱聪第一次走进学生宿室,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屋里简直太臭。满屋子弥漫着一股汗酸味儿,酥油味儿,两种气味混合在一起,刺激着人的神经,让人心里作呕,特别想吐。按常理应该开门开窗,通风透气,学生们却把将门和窗都堵得严严实实。气味儿太浓时,他们点燃几支藏香,用藏香的气味熏一熏,空气成分变得更加复杂,藏香味麻痹了人的感觉神经,暂时闻不到气味,实际上气味还是存在于空气中。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健康怎么保证,实在是一个大问题。朱老师想不到,也不可能想到,在寄宿制学生寝室里会遇见这样的情景,但是它却真实地存在着,急切需要大家一起去改变它,扭转它。 在平时的工作中,老师们的工作量已经很大了,在课时负担很重的情况下,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朱聪还是极不情愿地提出卫生方面的要求。校长对此非常支持和欢迎,立即采取针对措施,进行清理和整顿。也有些老师不理解,说怨言,发牢骚,借机发火的都有,他们不能也不敢放弃不管。只是需要学校领导出面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转变思想观念。
(十六)外出打猎& && &高原上,就是空手行走在平路上,也与平原上背着二十公斤货物一样累,学校每周工作五天半,星期六上午上课,下午放假,周日下午收假,学生回学校上晚自习。 劳累了一周,好不容易等到星期六下午。有老师给校长建议,带两位成都老师一起去野外打猎。柯伦格外兴奋,朱聪也很兴奋,到野外打猎,打到打不到猎物,倒在其次,野外奔跑所带来新鲜和刺激,是年轻人喜欢的。柯伦和朱聪商量,他们自己出钱购买打猎所用的猎枪子弹,为本地老师减轻经济负担。根据两人私下里进行的分工,工作上的事情,朱聪多操心,生活上的事情,柯伦多操心,紧密配合,相处友善。生活上的事由柯伦操办,生活费用两人均摊。朱聪发现柯伦真是一位理财高手,善于拉关系,生活安排很合理,花样百出,让人惊奇不已。 经过朱聪深入了解,原来柯伦的父亲是位大厨师,经常帮人办酒席,他从小跟着父亲办事,在一旁观摩,懂得不少东西,厨艺挺高。他为人也豪爽,从不为小事斤斤计较,是一位难得的好搭档。柯伦通过学校藏族老师与本地人联络,购买一盒小口径步枪子弹,五十发子弹花费六十元,朱聪感觉挺便宜,对柯伦大加赞赏。& & 星期六下午,是外出打猎的最佳时间。天公也作美,艳阳高照,原野里还留有秋天的影子,草色变黄,青稞早已收割完毕,掉落在地里的青稞穗子,是野鸟觅食的对象。成群的野鸽子在田野里寻找青稞粒子,一声惊叫就会飞起一大片。柯伦眼睛高度近视,戴着眼镜,本不是打枪的料,加上身材较瘦,大家对他的枪法不报任何希望。他也就是想体验一下放枪的感觉,拿枪对着一群野鸽子放了一枪,连瞄准也不瞄准,居然一枪打中两只野鸽。成群的野鸽至少有上千只,群体活动,本来特别好打,但是朱聪连续放了两枪,连毛都没有打下一根。朱聪看着结果,一脸无奈,只能怪自己运气太臭,不能怨谁!& & 高山上跑起路来,气喘吁吁,特别累。加上运气不好,对打猎失去了兴趣,老师们让朱聪在路边看守摩托车,看护打到的猎物。他一看是节省体力的美事,高兴地答应了。许多事情都像命中注定,这么多人打猎,只骑一辆摩托车,还让他看守。明显是一种照顾之举,他在路边山包上等候。把摩托车架在公路边,远看老师们时而奔跑,时而匍匐前进,慢慢靠近猎物。突然,远处传来一声枪响,紧接着,传来一阵赞叹声。朱聪知道今天肯定有大收获,不一会儿,就看见格西老师提着两只野兔样的动物跑了过来。他对朱聪说:“一枪打中两只,还是一对夫妻,正在亲嘴,被我一枪打穿,好运气哦!它俩黄泉路上正好有个伴儿!”,真是康巴汉子,不仅枪法好,人也幽默。朱聪高兴地赞叹着,问:“这是什么动物?”,他说:“是雪猪子,草原上多得很,专门打洞,挖食草根,破坏草场,牧民们都恨它,正好做我们的下酒菜!”,说完转身就走了。朱聪将那东西翻来翻去地看,块头比野兔子要大,毛呈土黄色,绒毛长而浓密,保暖性能一定不错。它的毛色颇像野草,与周围颜色非常协调,躲在草丛中,一般人不易发现。朱聪用手摸一摸它身上,身体还很暖和,肉很肥,脂肪很厚。朱聪一边欣赏这种动物,一边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感谢造物主养出这样的东西。今天能够见到,真是幸运!& & 朱聪正看得起劲,忽然,抬头看见一个身穿红衣的僧人,朝着自己走来。他不知对方要干什么,僧人对朱聪基尼哇啦说了一番藏话。他一句也听不懂,想起刚学过的藏话:哦呀!……(是,好),正好派上用场,赶紧说:“哦呀!哦呀!”,不管听没听懂,就一个劲儿地说:哦呀!哦呀!(是的,没错)。那红衣僧人见他没有任何行动,转身对着“雪猪子”的尸体,嘴里基尼哇啦念个不停。朱聪不知道什么意思,只好任由他念,念完后,目送他离去。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远远看见从远处跑过来一群红衣少年,手拿棍棒,气势汹汹地奔跑过来。朱聪猜想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赶紧将猎物收起来,挂在摩托车衣架子上,打燃车子,骑上摩托车就跑,那群红衣少年中,有人抄近道进行拦截,差点将把朱聪截住。朱聪骑着车子飞奔,少年从后面扔起了石头,有的石头贴着他头皮飞过,有的打在摩托车上,都没有击中朱聪身体。算朱聪运气好,没有受伤,也没有被俘获。如果被俘获,等待他的将是一顿暴打。朱聪骑着摩托车一路狂奔,一直跑到离学校很近的地方,才停下来休息,等候后面的伙伴回来。他在路边的大树下藏着,一直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看见几位老师从山梁上绕道回来,一脸晦气,非常狼狈。格西老师说:“哎!算你跑得快,被抓住就惨了,轻者将雪猪子埋葬,重者还要请僧人念四十九天经,要花很多钱的!我们都藏了起来,等他们过去后,才敢回来,好在大家都没事儿。”& & 一次充满野性的打猎之旅,变成了一次惊险的逃亡之旅,让人感叹不已。毕竟是年轻人,一场惊吓很快过去了,又恢复了平静。有收获就是最大的幸福。& & 晚上,由柯伦主厨,其他人帮忙搭手,将两只雪猪子剥皮,洗净,宰成小块,加工成红烧肉。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子旁,尽情地喝酒吃肉,唱歌助兴,白天所经历的险情,早已忘到九霄云外。& & 第二天,他们两人到商店里买了两瓶江津白酒,将两只雪猪子的油浸泡在酒里。据说雪猪子油很特别,泡在酒中,盛在玻璃瓶里,油能从玻璃里渗透出来,擦洗皮肤防冻伤,也是治疗风湿病的良药。两人准备期末带回家去,可能用得上,即使用不上,也算高原生活的永久留念。每当看到这些纪念品,就能回忆起一段充满野性的高原生活画面。 经过打听,原来白天所见僧人,乃是附近村子里寺庙的僧侣。佛教在此地盛行了上千年,佛教教义提倡不杀生,打猎便是杀生之举,寺庙要出面管束。老百姓如果发现了,要向庙里报告,知情不报,罪加一等,一般犯错的人要马上认错,将动物尸体埋葬,保证改过自新,才能得到寺庙谅解。如果态度不好,要求就会变得很苛刻,要让你为死去的动物,念经超度,助它升入极乐世界,体现佛教好生之德。& & 王一老师在本地呆了六年,非常了解此等情况,他对两位老师说:“老百姓家里生活需要杀牛和杀羊,都雇请外人来杀。每头牛三十元,每只羊十元,所请的人一般都是汉人,或者认为是低贱的人。你不会杀牛羊,也不必是专业屠户,藏族老乡会手把手地教你怎么杀,而且你只管杀死,把血液放到胸腔里就行了。至于分割剖析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认为牛羊是所请之人杀的,杀生的罪过就不在自己身上。学校里许多汉族老师,刚来的时候,在家乡连鸡都没杀过一只,更不用说杀牛杀羊,被藏族老乡手把手教会杀牛杀羊,每个宰杀季节能从老乡手里挣到近万元现金。那可是老师们一两年多的工资,金钱的刺激,让人分外眼馋,学校里许多老师都成了兼职屠户。每年进入十月后,天气寒冷,学校里老师们便不再空闲,杀牛杀羊的邀约不断,忙不过来。有时为了能请到老师们杀牛,许多人家还会送个牛头、羊头作为添头。杀生挣钱是老师们的一项额外收入,非常可观。我们每年的工资基本不动,全部交给老婆家里使用,光凭杀牛一项收入,就可以养活自己,回家后老婆孩子都非常喜欢,夸老公厉害!”& & 支教老师听了都大笑不已,原来还真不知道:在牧区教书有这样的好处,难怪还能留住人才,就是杀生害命,罪孽深重,怕佛主怪罪哦!柯伦说:“我们那里的老师要办个补习班,挣点辛苦钱,还提心吊胆,冒着被开除的危险,哪晓得这里的老师,不冒一点风险,就能挣到大钱!”,柯伦说“有机会一定要带我们去见识见识哦!”,“没问题!只要你们愿意!”,朱聪说:“你看吧!罪过都在你们身上了,老乡们用心险恶哦!”,王老师笑着答道:“不瞒你说,我专为杀生而来!老乡们需要我们承担杀生的罪恶,我们不杀生,他们也就没有肉吃,我们也是具有奉献精神哦,罪恶留给自己,好处留给老乡。有钱不挣,当我是傻瓜哦!”,& & 一番谈话,一场好笑,原来这里老师们的奖金都是藏族老乡在发,挣钱技术还挺简单,朱聪真为藏区百姓的思想观念而担忧。
(十七)羊肉火锅& && &星期天上午,柯伦起得特别早。他对朱聪说:“我们两人到学校已经一周,也该给老师们办一次招待了,我准备去买一只绵羊回来,做一顿羊肉火锅给大家吃,欢度周末,你看如何?”,朱聪说:“那当然好哦!就照你说的做就行了!”,他翻身起床,迅速收拾规矩,与柯伦一起外出寻人。原来柯伦早有准备,连羊的卖家都已经联系好了,因看朱聪最近工作太忙,没来得及给朱聪说。& & 卖羊的藏族小伙带着两人一起出门,柯伦到王一老师那里,借了他那辆摩托车,在商店里购买了汽油加满油箱,八元一升,贵的简直吓死人,在朱聪老家也就三元一升。他俩骑上王老师的150摩托,紧跟在藏族小伙子身后,往山上赶。藏族小伙的125摩托是单车,轻装简从,跑得很快。朱老师搭着柯伦,跑得较慢,因为山路弯多,路况不好,道路又不熟,也不敢跑得太快。藏族小伙子走一段路,停下来等一下,一直到比沙村山顶上,他们才把车子停下来,架在路边比较隐蔽的地方藏起来。由他带着两人前往老乡家里去,山路很远,一路上两位老师不停地与他攀谈,了解情况。他们得知,原来不是他的家里卖羊,而是他的邻居要卖羊。他叫罗布,只是买卖的中间人,他本来是王一老师教过的学生,后来年级高了,岁数也大了,家里不让他继续读书,回家种地,放牧。听王老师说学校里有老师要买羊,就赶过来,主动联系。说实话,这里的牛羊都不好卖,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牛羊,牛羊多的家庭有几百头,少的也有几十头。当地人一般是不会买的,只有乡上的工作人员,老师和铅锌矿上的工人会买一点。所以价格很便宜,牛肉每斤才卖三元,上好的腿子肉能卖到三元五角一斤,趸买还要便宜些。在县城里,白菜都要卖四元一斤,肉价简直太便宜了。牛肉卖白菜价不是不可能,在这里是肯定,看你在什么地方卖。& & 走了将近半小时,爬了几座小山包,来到一座藏房前,修得非常简陋。房子只有一层,黄泥筑成的墙体只有三面,一面连门都没有安装,屋顶用片石搭成,有许多窟窿,四处透风。室内人畜混居在一起,牲口早已赶上山去了,只剩下那头要卖的绵羊,用牛皮带子拴在墙角上。一个岁数不大身形佝偻的女人,满身污秽,在一边等待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在一旁玩耍。那女人一看朱聪他们到来,眼睛放出异样的光芒,用藏话说着什么。两位支教老师听不懂,只好请教罗布,他解释说:“女人问你们,认识刘木匠吗?”,“我们那儿姓刘的木匠很多,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个?具体姓名是什么?长相有什么特征?”柯伦答道。通过罗布的翻译,女人眼睛里充满了失望。& & 罗布告诉两位老师:“刘木匠是她的男人,从前,在这里修建乡政府房屋时,两人在工地上做工时相识,相好。然后同居怀孕了,刘木匠对她很疼爱,嘘寒问暖,给钱给物,无一不满足。孩子未出生,工程已经完工”,刘木匠对她说:“自己要先回家看看父母,征得老人家同意婚事,然后再回来娶她,一起回内地举办婚礼。”,“刘木匠回去后,再也没有音信。女人的肚子一天一天长大,每天站在山头眺望远方,等待刘木匠接她去做新娘。眼看就要生产,娘家人只能忍痛将她赶出家门,给她少量牲口作嫁妆。在亲戚朋友帮助下,她自己修建了一所矮房子,暂时栖身在里面。儿子出生后,日子过得非常艰难,终日与几头牦牛、几只羊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贫困。因为没有男人作坚强依靠,娘家人起初也给予照顾,后来渐渐不再理她,开始嫌弃她,她经常受人欺负,娘家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去管她,让她自作自受。村里的轻薄懒汉,都想和她睡觉,或者给点东西,或者暴力强迫,她不得不从,放弃尊严换取一点物质资料,生活像在地狱一般,每天只是盼望刘木匠能够早日出现,带她和孩子离开这里。每当见到汉人都会这样问,长久地苦苦等待,让她的精神逐渐崩溃。慢慢地大家都觉得她精神出了问题,一般人都懒得理她,很少有人和他接触。”& & 一个悲伤的故事,说得两位支教老师眼泪都差点流了下来。柯伦问:“那只羊要多少钱?”,罗布说:“她要六十元,少一分都不行!”柯伦说:“我给她七十元,把那根栓羊的牛皮绳子一并送我们!”,老师们的耿直出乎她的意外。她笑着点了点头,高高兴兴地收了钱,把绵羊从屋里牵出来。朱聪接过绳子的瞬间,看清了她的容貌,长得并不丑。身材挺高,手臂纤细,面容姣好,颇有女人味。或许是天真,或许是纯情,被不良同胞戗害,真是作孽啊!& & 两位支教老师一前一后,赶着绵羊走在回校的路上,羊已经预料到了危险,“猪羊入屠户家,一步步来寻死。”,变得不那么顺从。朱聪在前面拉,柯伦在后面推,并用树枝用力抽打它,打一下走两步,用草逗引,一点也不搭理。两人什么方法都用尽了,走了很长时间,还未到达摩托车停放的地方。离停放摩托车的地方,还有数百米的距离。停车的地方还在上面山头上,中间要经过一条小溪。羊死扛着不走,俩人早已累坏了,呼吸困难,上气不接下气,再也没有力气和它斗力了。只好将它栓在溪流边的白杨树上,两人在溪边一边休息,一边一商量,觉得与其让它抗拒,消耗力气弄不走,不如将它杀死,把血放掉,再扛到车上运走。& & 于是,说干就干,柯伦拿出藏在身上的刀子,刀口非常锋利,朱聪按住羊头,柯伦像平时杀鸡一样,用力割断羊的脖子,弄破气管,把血放慢慢放掉。羊血顺着溪水往下流,羊不停地挣扎惨叫,叫声惊动了周围藏族老乡。赶来了一群围观的人,有男有女,对两位老师指指点点,说说道道。支教老师听不懂,其中有位会几句汉话的人说:“你们两个蛮子!太野蛮了,哪有这样杀羊的!要遭报应哦!”,朱聪俩吓了一跳,以为犯了众怒。只好说:“羊是我们买来的,我们家里都是这样杀法,难道有错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啊?”,人们没听懂他的意思,还是在不停地骂,不停地摇头,然后逐渐散去了。羊的血流得差不多了,没劲儿再挣扎了,两个人一起用尽全力将羊的身体拖到摩托车边,捆绑在车子上,骑上车子往学校里赶。& & 回到学校后,朱聪对老百姓的话挺感兴趣,也很疑惑,将遇到的事情讲给阿伙布老师听。他听了后,哈哈大笑起来,慢慢说出了事情的原委:“本地杀牛和杀羊俱不用刀子,只用一把磨尖的改刀,在牛或者羊的劲部脊柱第四、五关节的缝隙处,用力一戳,将其中枢神经戳断,立即毙命,牛羊可以少受许多痛苦,对牲畜算是文明的杀法,你们那样放血杀属于虐杀,还把血放到河沟里,很不文明啊!要好好地检讨,并要改正错误哦!”。& & 还真是错了,从前,经常听人说藏族人野蛮,原来他们对待动物比汉人的做法文明许多,“人有人道,羊有羊道”,颇为讲究。这种杀法让“注水猪”屠杀者汗颜,古语说:“畜比人同”,善待动物,包括这种文明的杀法,也是一种善行。只因两种文化不同,交流互动有限,加上汉族骄傲自大,没有学习这种文化而已。看来只有加深对藏文化研究认识,多一份尊重,能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 & 同样的“文明杀法”,也见于其他游牧民族,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史记·匈奴传》)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物合一”,完全受生存条件驱使。蒙古人行军打仗,反“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常规,军队打到哪里,羊马驱赶到哪里,由于携带羊马数量有限,为充分利用牲畜,减少浪费,成吉思汗专门规定了屠杀方法:“用牛羊的膀胱两个,吹满空气,把骨管伸进膀胱的管孔。骨管上刻有螺丝纹。在兽的第四、第五肋条之间,刺个穴口把骨管插进创口,压迫膀胱把空气注入肺脏。这样做的时候,兽立刻死去。死状好像是被电击一样。这个杀法的好处是肉量增加70%,滋养力充分,脔肉柔软,味道也美,易于更长久的保存。”(《大统帅成吉思汗兵略》),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全部吸收兽类血和肠肚的营养,充分利用羊马为人类服务。相比较而言,藏族的杀法更科学更快捷。& & 下午,柯伦亲自操刀,对羊进行解剖、分解、煮熟、切块成火锅的材料。朱聪和其他老师给柯伦打下手,清洗各种火锅配料。柯伦在厨艺方面确实是个高手,从县城买来的火锅料,终于派上了用场。& & 天黑以后,整个校园里,火锅的香气四溢。学校里许多人从来没有见过吃火锅,特别是小学生,一波又一波地围在窗户上观看。不少本地的藏族老师,也是第一次看见,都跑来看热闹,学习怎样做火锅,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不同的饮食文化真正实现了水乳交融。 火锅晚餐在学生们进寝室睡觉后,正式开始。厨房里围坐了两桌,还有不少人没座位,只能盛在碗里站着吃。学校老师们加上修建学校的工人师傅,二十多人,一起品尝柯伦做的羊肉火锅。大家争先恐后地品尝柯伦的杰作,每一位品尝者都发出阵阵赞叹声,表示谢意。柯伦一看气氛差不多热烈起来,站起来致辞:“感谢大家对我们俩的关心和照顾,我们远离家乡和亲人,来到千里外的第二故乡,受到大家的欢迎与照顾,我们非常感激,一切尽在酒中!大家一起举杯共度愉快周末!”,大家共同举杯庆贺周末,启动筷子,开始大口吃菜,大口喝酒。 宴会逐渐进入高潮,酒儿喝起来,歌儿唱起来,大家越说越高兴,越说越投缘,两位支教老师的情绪完全融入了生活中。他们本不爱唱歌,也要来一曲,柯伦唱他拿手的英文歌曲,大家都听不懂,看他那表情很投入,很动情,大家的情绪都受到感染,热烈鼓起掌来。朱老师唱了一曲朋友所作歌曲《生活不相信眼泪》,大家倒是很能听得懂。虽然他的嗓音比不上藏族的天籁之音,大家还是报以热烈掌声,更多的人还沉浸在歌词意境之中。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许多事情,不管你开不开心,事情该来的还是要来。高高兴兴过是一天,哭哭凄凄过还是一天,为何要选择不开心呢?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在哪里!生活不会相信眼泪。阿火布老师说:“从前分到学校的女老师们,来的时候都哭,遇到困难哭,想家的时候哭,慢慢地眼泪没有了,人也坚强了,最后勇敢地坚持下去……,你这首歌唱得太好了,就是大家的心声啊!是生活的最佳写照啊!”每一个人都尽情喝酒,在似醉非醉间,许多心里话都说了出来。朱聪把感兴趣的生活话题提了起来,卖羊妇女的形象一直在朱聪脑海中浮现,他问:“谁认识从前在这里做工的刘木匠?”,人们一下子静了下来,许多人都不知道,只有阿伙布老师知道一点:“刘木匠我认识,但本名是什么?当时也没有问,弄不清楚,估计在内地也是早已成家立室的人,能说会道,把人家姑娘耍了,居然一去不返,害苦了一个姑娘,作孽啊!害人家一辈子!通过这件事以后,本地姑娘及家里人都不再那么傻了,立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自由恋爱可以,生小孩,先给抚养费四千元,然后才可以离开,不给钱别想走人,汉人很坏,很鬼!”,两位支教老师连忙解释说:“不管是汉人,还是藏人,里面都有好人,也有坏人,还要看具体人的品行!”。大家高兴了,什么话都可以说,有的老师说:“我们正科小学什么都好,就是女人太少,女老师太少了!”,有人随口说了一句怨言:“正科乡连天上飞的苍蝇都是公的,没有母的”,几位女老师在一旁听了,格格地笑了起来,有人接着说:“现在好点了,飞来几只母苍蝇!”,大家听了,又开心地笑了起来……& & 两位支教老师在这样的气氛中,逐渐融入了这个集体,慢慢加深了感情,交流的问题也多了。让人难以回避的就是男女问题,人是感情动物,孰能无情?在高原上,其实男老师女老师都是一样,从离开家门到学校上班开始,就是整整一学期。放假才能回家,见到自己的家人。像候鸟一样,开始一个漫长的等待周期。家在一头,工作地点在另一头,相距几百上千公里,那种相思之苦,分离之痛,远非内地人能够想象。平时在学校里,就像在一个大家庭里,彼此都是相互依赖的亲人,都是热血青年,大家都相互提醒,尽量不犯错误。不能像民工,或是矿上的人,做人的定力太差,糊里糊涂干了坏事,害了一个姑娘,伤了民族感情,这里虽然闭塞,但是人们淳朴,真诚,爱憎分明。席上有老师讲:“过去,学校里有位老师,因为年轻帅气,比较冲动,差一点就犯男女问题,那是在七月“耍坝子”钻帐篷的季节,他喝了点藏白酒,兴奋和激动中,来了“性趣”,将一个年轻姑娘的衣裤褪去,当他看到那姑娘黑漆漆的屁股时,顿然醒悟,想起了家中的妻子女儿,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 晚宴上,阿伙布老师喝高兴了,情绪非常激动,讲起当年和老阿妈恋爱的往事。从情歌对唱会上结缘,到耍坝子私定终生,遭遇父母反对,以私奔来威逼双方父母同意,最后成功结合在一起。现在名下已有子女六人,大儿子在康定读师范,小女儿在本校读六年级。说得大家一片羡慕,纷纷要求老阿妈重唱一曲当年打动老阿爸的那首情歌。老阿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也不客气,大方地站起来,开始了激情表演,高亢悦耳的天籁之音,引得大家一片掌声,阿伙布老师更高兴,更是兴奋异常,仿佛回到了青春年少时。柯伦郑重邀请阿火布老师,以后去成都玩耍,阿伙布老师说:“我一辈子最远只去过康定,感觉康定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特别多。不知道成都有没有康定大,我想肯定比康定要大一点哦!”,柯伦说:“成都比康定大很多很多!”,阿伙布听了后,像是相信了,又像是不相信,最后摇摇头说:“我怕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老了,不中用了!”,看看身边的小女儿,说:“这个愿望怕只有小女子去实现了!”,阿伙布年纪不算太大,虚岁才五十。只是在高原上工作生活的人,特别显老相,看他样子像内地六十开外的老头。不过他性格乐观,对支教老师很友好。朱聪问他许多有关藏族历史的问题,他都是有问必答,每当讲到藏族兴盛时,就无比激动,什么五次围攻中原王朝,多次进逼长安,汉族皇帝战败允婚等事时,眼里充满了自信,讲到毛主席老人家时,他充满感情地说:“毛主席是文殊菩萨转世,他派人到藏区拯救受苦受难的百姓,对藏族人民是真的好,十八军战士都是英雄好汉,他们和我们同吃同住,真是是好样的,当然,你们两个也是好样的!”,我问他:“你听说过当年红军长征,经过这里时发生的故事吗?”,他兴奋地说:“我听爷爷说:红汉人(红军)都是穷人,衣服破旧,穿着草鞋,打绑腿,披蓑衣,队伍很整齐,不抢老百姓东西,购物要给钱,是一支好队伍,就从我们学校前面的山沟里过去,翻越比沙村对面的山梁,走路到甘孜县去。”,我又问:“在你们这里打过仗吗?”,他说:“具体情况不知道,一般打仗都是要命的事,谁敢靠近呢?我没有听说过!”,当聊到邛崃的“邛”字时,他说:“藏语里邛就是酒,邛崃就是酿酒的地方,雅安,在藏语里是指牦牛的尾巴……”,最后聊到打箭炉(康定)一词,扯到诸葛亮这个人,他一下子激动起来,提高声音说:“诸葛亮这个老家伙,把我们藏族人欺负惨了!”,一看听话对象是汉人,口气一下又转变过来,慢慢地说:“那是过去的事情了,不过,现在要讲民族团结。”,朱聪赶紧说:“兄弟间还要吵架拌嘴,何况是两个民族呢!那么多的一群人,能不发生矛盾吗?你说是吧!”,他说:“是啊!不愉快的事情就让它翻过去吧!要向前看!”。朱聪赶紧自觉地转移了话题,尽量不去提及民族间不愉快的往事。& & 事实让他明白了一件事,民族间曾经有过的争斗,彼此间都会留下累累伤痕,都会深埋在心底深处,没有外力搅动动时,不会自动泛起,一经外力搅动,就能泛起浑水,玷污一池清水,要彻底清除干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切过去发生的不愉快事情,只能让它随时间慢慢沉淀下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 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即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工具,也是煽动民族动乱的根源,现在全世界都在提倡全球化,国家内部民族之间,如果不团结,就给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以可乘之机,便宜了那些一直对国家报有敌意的外部势力。凡是中国人,都要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情,坚决反对有损民族团结的事情。
娓娓道来。有趣
(十八)决斗现场 新的一周开始了,走在校园里,朱聪明显感到学校老师对他俩的态度在变化,变得友善,迎接他们的笑脸多了起来,与他们开玩笑的人,也渐渐增多了。他由衷地佩服柯伦,公关有了起色,真是感谢上天恩赐,有这样一位好搭档。工作开展好,全靠两人搭配得好。朱聪心里暗自庆幸,两人谈心交流多了,他心里认为柯伦是个值得信赖的伙伴。 朱聪继续投入到“普初工作”准备中,老师们工作配合有劲儿,工作落实到位,他心情好多了。有一天中午,他正在办公室里看收集到的材料。忽然,柯伦从外面气喘嘘嘘地跑进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对他说:“快点!快点!走!看热闹去!”,朱聪说:“吵嘴闹架?有啥子好看哦,弄不好伤了自己!”,“不去算了,后悔别怪我!”,朱聪马上放下手中的事情,跟着跑了出去,一阵疾跑来到三叉路口,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他看见路边站了不少人,都在围观两个人吵架,见到许多学校里的人,紧挨着站在一起。熟悉的人抱团在一起比较安全,出门在外,保证自己安全很重要。在距离二十米左右的地方,两个康巴汉子正在激烈争吵,一人身穿黄色短袖,另一位穿普通藏袍,一只胳膊裸露在外,不知为什么,也听不懂两人说些什么?所为何事?吵得特别凶,也特别生气,慢慢地开始抓扯,因为激动脸色通红,像戏里的关公,更像喝过烈酒,越说越激动,越说话越多,互不相让,情绪越来越激动。仁青老师小声对朱聪说:“要进行决斗了,不要发出任何声音,也不要去劝架!”,朱聪连忙应道:“哦呀!”。只见两人从腰间抽出了刀子,怒视着对方,刀子长短不一,较短的有一尺多点,长刀在两尺左右。朱聪的心开始砰砰直跳,周围看热闹的人,根本没人过去阻拦,劝架,都在静静地等待事态的发展。 静静的,能听见风吹过的声音,时间像静止一样。突然,短刀人唰地一刀刺向长刀人,杀进肚腹偏心脏的要害处,用力抽出,殷红的鲜血一下子涌出来,黄色的汗衫立即变红,他没有格挡,也没有躲避。他用长刀对准短刀人头部狠狠一刀砍下去,短刀人立刻头破血流,鲜血顺着脸颊往下滴。两个人对面而立,你给我一刀,我给你一刀,没有逃跑,也没有躲避,都硬挺挺地站着,咬牙切齿。血腥味飘散在空气中,远近可闻。这种气味,朱聪曾经感受过,那是在邛崃著名的“中巴车爆炸案”现场,那个血肉横飞的现场,他曾抵近观察,闻过那种浓浓的血腥味,今天又再次闻到,那么刺激神经。他肚子里在翻腾,特别想吐,又不能动弹,怕被人看成胆小鬼,瞧不起!康巴汉子真是快意恩仇,人生难得一见,果然如此,心中充满一种敬意,也有一种悲哀。 决斗在继续,但明显能看出,两人都没有开始时的力度了,只是凭着一股毅力在坚持,砍刺,动作已经变得非常机械,地上到处都有四溅的血液,砍掉的肌肤,两人全身上下,几乎没有完好的地方,渗透出的血液将两人都变成了血人,直至精疲力竭,倒在地上。双方家人忙着将各自亲人抬走,决斗就此结束。 回校的那段路,朱聪脚步沉重,心情更沉重。扪心自问,自许为山里汉子的他,从小见惯了杀戮,不管是杀猪还是杀牛,从来不眨眼睛,杀人现场还是第一次见到,震惊!这不是欧洲中世纪的决斗,而是康巴汉子间的对决,原因未明。他问仁青老师:“两人为何要打架自相残杀?有什么矛盾?”,他说:“是村长和村民间的矛盾,他们都喝过酒,正在说事情,谈不到一起,只好决斗定输赢。”,“打架定输赢就行了嘛,又何必要动刀子呢?”,仁青说:“本地规矩:抽刀就要见血,在吵架过程中,只要一方用手按住刀柄,怒视对方,就视为向对方发出决斗邀请。如果接受,就同样手按刀柄,怒目而视。敢于迎战,村里人把你当英雄。如果拒绝,就得认输服软,在本地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一般情况下,谁都不会服软,那样连子孙后代都会被人瞧不起!”,仁青继续解释说:“你都看到了,打斗中是有技巧的,长刀,砍最有杀伤力,短刀,戳最有杀伤力!”,朱聪又问:“两人都伤得那么重,医生能救活吗?”,仁青轻蔑地说:“根本就没有抢救的必要,都抱着必死的决心进行拼杀,也没有救治的必要。何况乡上只有一位藏医,还经常在县城里呆着。今天估计也不在,两人都活不了几小时了,回家交代完后事,可能就要升天了。这就是康巴汉子的榜样!两人都是好样的!”。 回到学校里,朱聪坐在凳子上,不想动。他的心还在砰砰直跳,眼睛一闭就出现鲜血涌出的景象,对于第一次看见现场的人来说,真是太吓人了。 朱聪在办公室见到黄校长,跟他聊了一下刚发生的事,他说:“不稀奇!我早见过了,这里就这个破规矩,为屁大点事情就要决个生死,你要是七八月间来,还能看见几百人争夺草场打仗呢!冲锋枪,步枪全用上,还打死打伤好些人!失败的那方连尸体都抢不回来,那才叫震撼!”,歇了口气他又说:“你们这些成都人,可能听都没听说过,这里是三县交界之处,经常发生争夺草场的流血事件,争赢的一方就有饭吃,争输的一方只有饿肚子,草场就是牧民的命根子。一座山包,一块草地都是用命换来的,大的家族草场很大,可以养几百头牦牛,穷的人家只能养十几头牛。我们学校仁青老师家就有两百多头牦牛,很富裕。更富有的人家,有上千头牦牛。在这里杀了人,也不用抵命,只赔命价!”朱聪挺奇怪:“什么是命价?”他笑道:“多么简单的数学问题,你是数学老师还明知故问!就是一条人命等于多少头牦牛,一般情况下,一条人命在本地值十头到二十头牦牛,地位高,能力强的男人,命价高些,妇孺老幼命价低些,但真正的康巴汉子一般不欺负弱小。具体怎样由双方家族通过谈判决定。例如村民甲将村民乙杀害,不管起因如何,乙方家族找到甲方家族进行谈判,甲方如果赔偿乙方家属命价牦牛数,所有仇恨一笔勾销。甲方如果不赔偿,则乙方家族所有男人都会向甲方寻仇,直至杀死甲方,才算一笔勾销。”,“杀人偿命,古今常理”,在这里怎么会这样呢?朱聪惊讶不已,同在一个国家,相隔一千公里,解放都几十年了,还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朱聪问:“政府为什么不管呢?”,他说:“山高路远,就是想管,也管不了,况且我们是民族自治,政府还得尊重民族习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私下摆平岂不更好,政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里千百年以来就是如此!”。 黄校长继续讲述:“你看我在这里当个校长,有啥意思?工资没比别的老师多拿一分,还要经常冒生命危险,不少本地老师,有时为了一点芝麻大的小事,喝得醉醺醺地找你说事,发牢骚,说得他高兴,没话说,说得他不高兴,就把手往刀子上面按,你说为难不?当校长要冒生命危险,很少听说吧!我们这里向来如此,以前,学校几任校长都是本地大户人家,才能够镇得住,工作开展艰难啊!”,听了黄校长倾述的苦衷,朱聪心里极不平静,民族地方的教育困难重重,是很多原因造就的,不能简单归结到某位校长,或者某些老师身上,开展工作的难度实在太大。像这样的事情,不知道还要经过多少年才能改变。
(十九)热卡村小 进入十月,天气越来越寒冷,一早一晚,温差特别大。 清晨,透过窗户看原野,收割完青稞的土地上,铺着一层薄霜,嘴里吹出的热气凝结成白雾,清晰可见。难过的冬天已经临近,高原生活最艰难的时间,对支教老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经过几周的紧张工作,学校各项准备材料,基本上符合了要求,差就差在硬件设施上,一时间没有办法解决。对于中心校的工作,朱聪心里有底,对于下面各村小的情况,连学校领导心中都没有底。检查组到来后,会不会去村小检查,也说不定,按照要求应该一切准备从严要求。首先应该下村小检查,把工作落到实处,学校领导们一起研究商量了一个方案,先从最近的村小着手,严格检查和准备。热卡村小、比沙村小在十公里范围内,离公路不远,被抽查的可能性较大,要求必须从严,准备必须充分。八垭村附近有三所村小,都非常偏远,距离基本在20公里外,山高路远,环境险恶。不抓紧时间,一天之内是走不完的,放在最后检查。要求作好准备的通知,早已经乡上的工作人员带下去了。对于八垭村小,黄校长很放心,它在公路沿线上,是去灯笼乡必经之路。有两位得力老师在那里镇守,都是康定师范的毕业生,素质高,能力强,应该不会有大问题。其他两所村小,距离太远,去肯定要去,但安排在最后。
热卡村小的位置在县城到正科的公路边上,距离公路约三、四公里,距离中心校八公里左右。黄校长决定安排周一去检查,先在学校里参加完升旗仪式。升旗仪式结束后,立即骑上摩托车出发。尽量争取在上午检查完所有工作,下午,和村小老师一起进村动员家长送子女入学。 一切都按计划进行,早上他们迅速吃过早饭。朱聪也开始吃方便面了,他们带来从县城带来的八箱方便面,已经剩不到一半了,看样子能够勉强支撑到月底。柯伦最先开始学习吃糌粑,慢慢适应了,已经不再反胃。朱聪在尝试吃一点,又怕吃多了,肠胃适应不了,产生病变,每次不敢吃得太多。“普初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关键时候,他对小学的业务熟悉,柯伦对中学的业务熟悉,在这里排不上用场,要是生病定会影响学校工作,是谁都不愿意看见的结果,朱聪的行为比较谨慎。 星期一早上,升旗仪式结束后。大家分别乘坐摩托车从学校出发,共四辆摩托车,除了朱聪和柯伦是搭车,其余二人骑单车,去学校的路全是下坡路,行进速度极快,路途视野开阔,弯度不大,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学校。 学校坐落在一个小山包上,三间平房一字排开,两边做教室,中间做教师办公室。两位教师,都是康巴汉子,家就在学校附近的村子里。学校因在公路沿线,能得到各方面的照顾,办学条件不错,是一所合格的村小。在校学生大约二十几个,每班就十几位学生。黑板和桌凳都是实木做成,牢固结实,虽然陈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两个教学班都使用纯藏文教学,作业书写,文字材料等都是用藏文书写,不看内容,仅看态度,也是挺认真的,应该不存在多大问题。学生太少,与上报数据相差较大,需要动员学生入学,接受学校正规教育。黄校长和几位老师一起商量,应该去村子里拜访一下村长,特别要做通村长的思想工作,他的态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村长家就在大山脚下,路是一条土路,距离很近,不便骑摩托车行进,如果要骑车将会绕道很远。那座房子远看很近,感觉就在山边,却足足走了二、三十分钟。让朱聪百思不解,行在高原上,对距离的感觉总是不准,看着很近,走起来却很远。实际上,那是由于在高原上,空气稀薄,光照强烈,能见度特别好,感觉很近,实际走起来距离却很远。 村长家房子是三层土楼,建在大山边上。房前临水,房面靠山。山坡上满是野草,草丛里长有高大灌木,灌木叶子被霜雪冻染,变得红彤彤的,一大片一大片连在一起,非常漂亮。村长家里的两个孩子,今天都没有去学校念书,在家里玩。看见老师来了,男孩子躲了起来,女孩十来岁,一点都不怕生人,对于陌生人早已见惯不惊。格西老师连忙问:“你爸爸在不在家里?”,女孩回答:“你问我的那一个爸爸?”,爸爸只有一个嘛!怎么可能有几个?不是胡说吗?支教老师奇怪的表情,逗得同行的老师们哈哈大笑,格西老师连忙说:“你的村长爸爸!”,女孩对着楼上用藏话大喊了几句,走出一个高大结实,脸膛黑黑的汉子,与学校老师,格西老师等交谈起来。 黄校长在一旁给两位成都老师翻译交谈的大概内容:请他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去读书,村干部要起好带头做用,给老乡们做个榜样。然后,黄校长给他介绍两位成都老师,说:“这两位老师是成都来的校长,非常关心你家孩子的学习,请你给他们介绍一下自己村子的情况。”,村长的藏名很长,无法记住。村长给老师们介绍了他的家庭情况:他们家是三兄弟共妻,生有四个孩子,老大是儿子,早已辍学,跟着自己的大哥,也就是孩子们的大爸,到高山草场放牧去了,家里有一百多头牦牛,需要照顾,他们两个人都很劳累,要山上开始下雪,才转场下来。二哥在县城开拖拉机跑运输,经常外出,家里呆的时间不多,几天前,到县城拉货去了,可能明天就能回来。自己在家里排行老三,在家里镇守,被老乡们信任推举,现在干着村长的差事。兼着在家照顾二个孩子和两个老人的起居生活,做庄家地的农活。老二是个儿子,早已辍学,在寺庙里当扎巴,学习念经。老三和老四在学校里读书。 村长边说话边招呼大家上楼。楼房底层是牛圈,用来关牦牛、绵羊等牲畜,粪味尿骚味很浓,非常刺鼻,牛粪中间是一条用片石铺成的小路,供家人行走。上二楼的梯子非常特别,不像内地的蒲梯,是用一根圆木剖成两半,在曲面上先用锯子直锯一锯子,再斜锯一锯子,敲出许多凹槽,上面仅能站一人,没有扶手,往上爬时,手脚并用,木梯一闪一闪的,感觉要掉下去。或者即将闪断似的,非常吓人。至于为何要做成这样的形状,黄校长解释说:“它具有防盗功能,当小偷进入楼上偷窃贵重物品,下楼时心里发慌,就会跌落地下,摔伤身体,容易被主人抓住。主人也可以从上面将梯子抽掉,放在二楼上,小偷就无法从底楼进入二楼行窃。由于楼层很高,上下都不方便,只有非常熟悉环境的人,才能自由进出,是件颇俱智慧的发明创造。 进入二楼后,屋内一下子变得富丽堂皇,藏式装修,格外漂亮。像唐卡一样美丽,雕梁画栋,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就像住在皇宫里。二楼是主人的起居生活空间,宽大的客厅,厨房,主人的卧室,几乎所有的房间都有窗户向外开,采光的窗口却很小,估计与冬天的风雪大有关系,开口过大,不利于冬季保温。楼房顶层房间主要用来储藏粮食,堆放杂物。楼顶是平的,用片石一层一层密密麻麻拼接而成,用黄泥填充缝隙,再抹平。经过长时间风吹日晒后,会出现许多裂口,每年都要进行修补,特别是雨季来临之前,要进行修补,提高雨季的防水能力。站在楼顶,极目瞭望四周,四面八方的情况,尽收眼底。在收获季节里,楼顶就是打谷场,用来晾晒青稞等。朱聪发现周围藏族人的房子都依山而建,既节约和保护了有限的耕地资源,又具有开阔的视野,方便对四周情况的观察,在对敌防匪斗争中,占据了地利优势。 几位老师参观完藏式土楼,回到客厅里。很快,女主人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酥油茶。喝着滚烫的酥油茶,感觉咸咸的,两位老师都比较适应了,居然喝完了两碗。酥油茶是咸茶,在高原上活动,身体盐分损失特别快,喝酥油茶不仅能补充盐分,还能补充油脂和多种维生素。不喝酥油茶的人,嘴唇会干裂,常患维生素缺乏病症。经常喝酥油茶,唇部像涂了唇膏一样滋润。在谈话的间隙里,朱聪一直在四下张望,他对室内美丽的藏族装饰很感兴趣,真是太漂亮了!只是他的理光相机拍照效果太差,不能如实展现美丽的室内装饰效果。 说实话,他们几位老师这次出来,并非要动员多少学生到学校,只是表示一种姿态,让村长们出面,效果可能比他们自己出面好得多。& &
回校的路上,黄校长进一步给两位老师作详细介绍:村长的家庭是典型的一妻多夫家庭,简单地说,就是兄弟几人共同娶一位妻子,组成一个大家庭。家庭中,妻子具有特殊地位,相当于汉族当家人,兼具管家和保姆的角色。妻子的卧室相对固定,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房间,家中值钱的财物都交给妻子保管。兄弟几人都是她的丈夫,共同拥有妻子,轮流到妻子房间里睡觉。如果老大想去,就把能代表自己的物品,挂在妻子房间的门框上。老二想去,会放上老二的东西。老幺想去,也会放上老幺自己的东西。东西不一定昂贵,可以是帽子,刀子,烟袋等东西,只要兄弟们能看懂就行,外人不一定明白。藏族人家庭传统道德观念很强,一向讲究和睦,不争不抢,相互谦让。如果老幺经常在家里,经常外出的兄弟回来了,他会自己主动让位,不会赖着不走,多吃多占。所生的孩子,都归家庭所有,不分彼此,都要给予相同的爱。对妇女的道德要求,就是要照顾好兄弟几人的饮食起居,生儿育女,赡养老人。如果她的某位丈夫离家出走了,那就是她做女人的失败,要受到社会谴责,长辈训斥。听说当女人发现自己的某个男人在夫妻生活上得不到满足时,会主动满足男人的欲望,不分白天黑夜,家里家外,只要避开众人耳目就行。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分家,保持家庭财产不分散,让财力集中,人力集中。为什么在生存竞争中,藏族男人打架可以玩命,自己死了,还有其他兄弟顶着,家庭不致于坍塌。剩余的兄弟继续照顾父母和孩子,没有后顾之忧。& &&&
& & 一妻多夫对自然资源是合理利用,减少浪费,减少对大自然脆弱生态破坏的好方法。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人们得以生存,不致于因为失去一个男人,家庭就垮塌了,而影响家庭的生计问题。如果一个家庭生的都是女孩子,那么也是一样,只能招进来一个男人,姐妹共夫,具体做法也一样,只是这种家庭结构,在藏区比较少,仅仅是特例。总体来说服从于整体不分家的原则,尽量减少分家带来的财产分散,人力分散,资源浪费大的弊端,力争在生存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在一妻多夫的家庭中,做女人当然比较难,要同时照顾几个大男人,让每个男人的欲望都得到满足,比较辛苦。而且这些康巴汉子都是身高体大,力壮如牛!经常听说有个别女人,因为身体素质差,受不了生活的折磨,特别是生小孩子后,因为卫生不洁,患上疾病,以致死亡的例子。出现这种情况,就要采取补救措施:妻子死了,由妻子的妹妹来填房。“妻子死亡,妹妹填房”,接着做这家的媳妇,由于继任妻子是孩子们的姨妈,有血亲关系,不致于虐待前妻的孩子,对孩子们的成长无不良影响,一家人容易搞好关系。 在高原上,要生存,就必须主动适应环境。适者生存,劣者淘汰,是大自然不变的法则。藏区女子都非常能干,严酷的生存环境让她们变得坚强,勇敢。她们不是弱不禁风的娇小姐,她们和男人一样干重活,有的甚至比男人还要能干。经常能在野外劳动中看见她们勤劳的身影,筑墙时,女人背土,男人夯土。工地上做重活的小工,几乎都是女人,很少见到男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要生存和适应环境,女人就得坚韧和顽强,男人就得像威猛的雄狮,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家庭,在高原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一妻多夫家庭,不仅藏族的贫苦人家这么做,即使是拉萨的大贵族,兄弟同妻也是普遍的习俗,这也许是藏族对生存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
确实让人难忘!
(二十)比沙村小& && && & 去比沙村小检查工作,是学校星期三必须做的事情。为了不影响中心小学正常的教学工作,老师们先进行了分工,柯伦和黄校长一起去岳达村小,朱聪和格西老师一起去比沙村小,两所村小与中心小学的距离都很近,不到十公里,尽管山路弯弯曲曲,道路泥泞难行,骑摩托车几乎可以直接到达学校里,交通条件不算坏。& & 星期三早上,当高原的阳光洒满大地时,朱聪他们已经走出了校门。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朱聪穿上波司登羽绒服,厚厚的保暖内裤,戴着手套,戴着头盔,骑车行走在高原上,倒不觉得寒冷。他看见格西老师身上衣服单薄,仅穿一件藏袍,看样子感觉很冷。问:”你冷不冷?能承受得住吗?”,格西老师说:“没问题!别看我这衣服单薄,实际上很暖和,因为这是羔儿皮做的,特别保暖”,羔儿皮就是刚生下来的小羊羔身上的皮,毛很长,绒厚实,保暖效果比羽绒服还要好,看着单薄,实际上非常保暖。& & 格西老师到学校工作了三年,对学校附近的情况很了解。他本身是嘉绒藏族,能说藏话,也能说汉话,双语水平很高。这样的人才对当地教育帮助极大,是偏远地区学校最需要的人才。他们出校门一直往上走,沿山坡折线行走,海拔逐渐升高,道路崎岖不平,坡度很大,摩托车不搭人都很吃力,跑了半个多小时,才总算登上第一道山梁。山头非常平整,颇具大草原气象,野草满地,没有牛羊践踏。牛羊这时还在高山牧场上,只有等到山上积雪时,才转场回来呆在这里,因此这里的草非常茂密,虽已枯黄,依然充满生机。& & 阳光普照大地,骑车在大平原上飞奔,感觉像在飞翔,胯下是奔驰的骏马。感觉像投笔从戎的班超,穿行在雪域戈壁,一股英雄般的豪情油然而生。冷风吹拂在脸上,让人充分感受到雪域的苍凉,生存的残酷。远山高耸入云,山上白雪皑皑,上午的阳光洒在雪山上,映出金碧辉煌的金山。翻上第二道山梁,格西老师支起了摩托车脚架,准备休息休息,晒晒太阳。朱聪问:“为什么不走?”,格西笑而不答,朱聪猜想一定有秘密。朱聪说:“早去早办事,事情做完才耍,心情也舒畅!”,格西:“这么早去,老师们都还没起床,打扰了人家的美梦,不好吧!好好休息一下,等他们起床了再去。”,朱聪说:“没起床就敲门!”,格西笑着说:“嗨!你还不知道哦!学校里的泽仁老师最有艳福,别的学校一个女老师都没有,他这里有两个,而且两个都和他睡在一间房子里,这么早去撞见了,脸面上不好看哦!”,朱聪说:“怎么可能呢!你别总是开玩笑!”,格西道:“你去了就知道了!”,他们两人在山头上晒太阳,也是要让摩托车的发动机休息降温,高海拔地区行车,要学会保养自己的摩托车。每当行走半个小时左右,就应该停下来休息,让发动机冷却一下再走,这样车子才不会拉缸,车子出问题罢工,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 休息了将近二十分钟,两人又出发慢慢行走,到学校附近时,早已日上三杆。& & 田间地头里,有一群老乡正在翻冬地。一位红衣少女正在地里劳动,她身材高挑,长裙飘逸,动作矫健,像走猫步的模特儿,美丽极了。朱聪对格西老师说:“我想过去和她照一张相片做留念”,格西说:“要出钱的哦!”,朱聪:“多少钱?”,格西答道:“五元钱!”。朱聪把相机调好参数,递给格西老师,爬上田埂,在距离姑娘很近时,他刚想开口说话,却突然停了下来,什么话也不说,转身就走了。格西老师感觉挺奇怪,忙问朱聪:“怎么了?我连照片都没有来得及拍!你就转回了!”,朱聪不好意思地说:“不照了,倒给我钱都不照了!”,格西说:“怎么不照呢?这样的美女很难看见,机会难得哦!”,朱聪解释说:“太臭了,我抵近后刚想说话,鼻子闻到一股异味扑鼻而来,让人心里发呕,像许多年不洗澡似的,那酸臭味儿让人真难受,谁还有心情再照相!”,他听了以后,笑得挺开心,前俯后仰地说:“这里姑娘一般都不洗澡,只在逢年过节,或者出嫁那天才洗澡”。& & 本地美女平时不怎么洗澡,外人难以想象。在这里却很正常,因为冬天天气太冷,感冒了会送掉性命。所以很多人平时都极少洗澡,只在重大节日或者重大活动才洗澡,穿上节日盛装,环境改变人的行为。& & 两位老师人还没进校门,先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比沙村小建在一座山梁上,背靠大雪山,学校周围零零散散住着许多户藏族居民,属于典型的农牧结合区。推开破旧的校门,走进学校,从里面看到门背后横七竖八地钉着许多木板,否则早就散了架。校园里映入眼帘的是斑斑驳驳四处坍塌的围墙,野狗从围墙缺口上往学校里乱串,争抢食物,追逐嬉闹。整个校园很宽敞,面积很大,房间很多,年久失修。走进学校教师办公室,感觉很破旧,经过修补,勉强能够使用。学生上课的教室也破败不已,缺乏维护,教室里四面透风,墙壁上有许多大洞,不要说防梁上君子,就连野狗都防不住。学生人数不多,估计不到三十人,设幼儿班、一年级和二年级三个教学班。学生主要是本村藏民家的孩子,不在学校住宿,放学就回家,属于走读生。教师有三位,一男两女,男老师叫泽仁罗布,一位女教师名叫泽呷,另一位叫志玛。泽仁老师和格西老师陪同朱聪到处观看,介绍学校具体情况。真是破败不堪,苦不堪言,简直不像学校。据说以前学校很不错,是原乡中心小学校。后来因为民间闹事,围攻并毁坏了乡政府,中心小学随政府搬迁到了下面村子里,该学校才降为村小。学校缺少人手,也缺乏维修经费,无法进行必要的维修。周围人家与上面对立情绪较浓,殃及学校,学生入学率很低,娃娃们去寺庙学经的人很多,到学校读书的却很少,几乎到了无生可教的边缘。& & 对于这所学校的存废问题,一直存在两种意见分歧,长期悬而未决。老师们虽然还在极力坚持正常教学,维持学校正常运转,但周围老百姓对学校教育认同感较差,可能因为政治原因,或者与某些事件的处理不当有关,具体细节不好详细抠问。& & 走遍全校发现,保存完好的住房只有一间,那就是现在老师们住宿的房间,听格西老师介绍说:最初,学校里只有一位男藏族老师,就是泽仁老师,他一个人在学校坚守教学岗位几年,人手不够,只能上教复式班。后来,上面分来两位女老师,一位是志玛老师,迅速成了他的妻子,两人同居占了一间房。另一位是泽呷老师,开始时,独自住一个房间,由于房子破旧,虽进行了简单维修,还是不够牢固,总会隔三差五地丢东西,盗贼几次挖空墙壁进屋内,拿走了不少生活必须品。有一天晚上,泽呷老师听到一阵敲门声,她以为是同伴在敲门,开门出去一看,没有发现有人,便四处查看。趁她没注意,一道黑影偷偷溜进了她的房间,藏到了床底下,欲行不轨之事。原来,一个村里无赖汉子,以耍朋友为名,屡次调戏泽呷老师,被严词拒绝后,恼羞成怒,夜里采用调虎离山之计,潜入泽呷老师房内,准备等夜深人静,泽呷老师熟睡时,对她实施强奸。泽呷老师看见屋外没有人,回到房间里,将房门堵上后睡觉。她睡在床上,回想起刚才的敲门声,来得古怪,心里很不踏实,翻来翻去睡不着,装着假寐。她总能感觉到室内像是有厚重的呼吸声存在,就穿衣下床寻找。那无赖一看被泽呷老师发现,便从床下钻出来,一把抓住泽呷老师的衣服,欲剥去,再强奸。泽呷老师拼命反抗,大声喊叫,用尽全力击打懒汉的要害部位。响动声惊醒了隔壁的泽仁和志玛两人,三人合力将无赖汉赶走。泽呷老师衣服被扯破,家具也打坏了不少,但是有惊无险,没让懒汉的阴谋得逞,值得庆幸。想起发生的一切,心里感觉挺后怕,还是吓坏了,夜里再不敢一人独住。只好暂时搬到泽仁老师房间里,三人一起住,泽仁老师俩口子住里半间,泽呷老师一人住在外半间,中间只隔着一道木门。这样住着,虽然不方便,影响了人家夫妻生活质量,但毕竟泽呷老师的安全有了保证。这样一住,持续了两年,想来只有等到泽呷老师结婚以后,情况才会改变。& & 当朱聪走进他们的寝室时,几乎惊呆了。所有窗户都用粗木条钉死,屋里黑嘘嘘的,白天都要点蜡烛,就像生活在地牢里,白日青光不见太阳。寝具炊具都摆放在一起,做饭时搬开,做完饭再搬回来,生活简直就是受罪。& & 泽仁老师的床头上挂着一条生牛腿,肌肉割得乱七八糟。虽然天气寒冷,还是有一股淡淡的臭味,弥漫在屋子里。朱聪感觉挺奇怪,就问:“干嘛不做成肉干,方便储藏!”,泽仁老师说:“这是我们每餐的干粮,中午肚子饿时,割一块生牛肉充饥,生肉干脆爽口,非常好吃。口渴时,喝一碗酥油茶解渴。日子就是这样,白天忙于上课,没时间去做饭!”。环境改变人,要生存就只有适应环境。吃生肉,时间长了,就适应了。在大山里生活,也没有太多讲究。& & 朱聪和格西老师检查了老师们备课本,翻看了学生作业本,到课堂上随意听了一节课。学校普初检查准备充分,材料齐全。对于不足之处,朱聪也没有客气,如实指出来,如:体育成绩一栏填写五十米跑的时间,从幼儿园到二年级,时间逐渐增多,学生长大了,反而跑的更慢,用时更长,明显不合常理。几位老师也谦虚地接受了。其他方面准备很认真,很充分,朱聪和格西老师感到满意,很快便完成了工作上的事情。& & 难得下村小一次,非常想四处看看。此处特别之处在于一个村子里,有两座大庙,一座位于学校前面五十米处的山坡下,另一座位于山斜对面的山坡上。他们两人从最靠近学校的庙宇开始参观,此庙好像属于藏传佛教的黄教寺庙,弄不清楚其存在的历史渊源,只感觉规模比较小。一座大殿,用泥石土法筑成,高大巍峨,屋顶金碧辉煌。大殿周围修建了许多僧侣住宿的房间,俱用土木建筑而成,就地取材,片石砌墙,木板装修,牢固结实。与学校仅相隔数十米,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不可同日而语。& & 朱聪和格西老师一起,按照藏族传统路线,沿着寺庙顺时针转三圈,拨动转经筒,累积公德,他虽不信教,但也只能入乡随俗。朱聪对僧侣们的活动情况,有点好奇。虽已正午,僧侣们的各项活动都在有序开展,许多小扎巴正坐在大殿前的横木上学习念经。儿童天性顽劣,有人偷懒耍滑,不认真念经。大喇嘛非常严厉,不时给予训斥。有个特别不听话的男孩被吊了起来,用木条狠狠抽打臀部,还不准啼哭。其余的小扎巴见了,都战战兢兢地认真读经书。他们时不时地用眼睛的余光瞟挨打的小扎巴,不少小扎巴的嘴角都有淤青痕迹,说明平时没有少挨打嘴巴。朱聪见此情此景,是难得之题材,赶紧拿起相机,准备拍照。大喇嘛及时发现了朱聪的企图,跑过来恶狠狠地说:“不准拍照!”。朱聪连忙解释说:“不是拍人,是在拍寺庙”,大喇嘛对他说:“拍可以,照一张照片十元钱!”,价钱太贵,朱聪出不起钱,只好将相机放下,继续在一旁围观小扎巴学习经文。& & 他们两人在大殿里象征性地捐了十元钱,权当参观买了门票。对于佛教,朱聪一点兴趣都没有,对于庙中陈列的唐卡,精美的酥油花,倒是很感兴趣。由于拍照要出钱,只好偷拍几张,庙里的光线很暗,拍得慌张,拍出的效果不好,想留下一张照片都很困难。& & 出了庙门,向山下望去,隔着一条小溪,一座大庙出现在山斜对面。那是一座更大的庙宇,房屋沿着山边修建,比这边的庙宇更宏伟,更有气势。他们两人并非佛教信徒,不需要对着佛像顶礼膜拜。要走过去会花费很多时间,到庙里又要花费许多灯油钱,只能望寺兴叹。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焉,远远地拍了几张全景照,然后离去。跨上摩托,骑车回校。& & 行走在高原上,到处所见,皆是一般景象。庙宇修得高大巍峨,气势赫赫,塔顶金光闪闪,塔下房屋连绵。相比之下,学校破乱不堪,难以为继。家长们对学生求学不支持,投工投劳也不积极。内地则不同,政府有雄厚的财力,修得最好的地方往往是学校。家长们对上学的需求强烈,上好学校的愿望更强烈。“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提了许多年,这里依然如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说了几十年,在这些偏远的地方,并不知晓。数百年来,这里依然在传统势力的统治下。国家兴旺,民族的振兴,需要教育的振兴。在西部偏远乡下,要改变现状,促进社会进步,绕开科学教育,实在不行。& & 在回学校的路上,他们两人走累了,呆在一座小山坡上休息。只见数百米外山梁上空,有只金雕正在盘旋觅食,一无所获,也降到地面,蹲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休息。金雕体型很大,站着足有一米多高。它根本不怕生人,朱聪本想惊起它,让它飞起来,好进行拍照。他用一块大石头撞击地上的巨石,发出轰轰轰的响声,金雕巍然不动,毫不畏惧。仿佛在说:“这里是我的天下,敢奈我何?”。格西老师说:“这种雕很特别,叫玉带金雕,通体呈黑色,嘴和脚呈金黄色,颈部有一圈白毛,身体高大,翼展可达到2米。吃鲜肉、腐肉都行,是藏民心中的神物,祖先灵魂寄托在它们的身上,谁要是敢打伤它,被藏民抓住后,轻者被痛打一顿,重则要为之送葬,并念经四十九天,花费数万元。”,据说金雕的大脑非常聪明,能将小羊抓住提起,飞向半空中,带到安全的地方吃掉。在牧区经常可以看见金雕将骨头抓起,飞向半空中,对准下面的岩石摔下,摔碎骨头,挑吃里面的骨髓。金雕的视力特别好,能从一公里外的空中看人的双眼,如果眼睛在动,它不会理睬你,如果眼睛不动时,它们就会飞下来吃你尸体。& & 晚上,听柯伦说起所去的岳达村小,和朱聪所见情况差不多,学校基本上破烂不堪,学生很少。各种迎接检查的材料俱用藏文书写,汉族老师看见了,如看天书,不识一字。
(二十一)八垭两枝花&&& &村小检查工作第三站安排,准备用二天的时间,将格沙村小和八垭村小一起检查。两所学校在一条路线上,但是海拔较高,道路难行,路上充满艰辛。& & 周二早上,出校门下行两公里,经生康多折向山沟里。沿着山间小溪边往高处走,经过两三个村落,便来到著名的格沙小学。之所以出名,不为别的,因为建校三十多年来,从来没有毕业过一名小学生。被教育局长会上点名批评,导致全县皆知。& & 学校自查小组到达时,校园里一个人也没有,空荡荡的教室铁将军把门,人员不知去向。上班时间,学校里既没有一个学生,也没有一位老师,实在是不正常。在周围老乡家里去打听,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村小负责人陈老师本周没来上课。学生放任不管,自己回家去了。了解他的老师们都说他是“专家”,上的是“专家课”,每周只上几节,像教育专家开讲座,少而精,光讲不练,也不批改作业。据说他是内地来的汉族,正规师范学校毕业,有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由于被分配到偏远乡下锻炼,心里有怨气,工作上得过且过,极端不负责任。他和前面的几任校长关系都很僵,局上领导经常在县城碰见他,批评教育了许多次,未见其改正。检查组来校突击检查,事前没有通知,他或许还在县城里玩耍。黄校长见此情景,脸色铁青,没说一句话。他或许在考虑替换人选,或许在想处理措施,没人打扰他的思绪。对于这样的老师,如果放任不管,就是对教育事业不负责任,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也极不公平。面对这样的处境,大家心里都很不舒服,一路上很少有人再说话。& & 从格沙村小出发,骑着摩托车一路往上,山路越来越陡,海拔越来越高。远处可以清楚地看见山顶的积雪,山坡上灌木丛,火红一片,黄草满山,煞是好看,拍出来的照片非常漂亮。& & “八垭”一词,藏语的意思是盛产美女的地方。这个地方因历史上常出著名美女,在全县都有名气,说到美女,让大家心情激动。对将要到达的地方,心里充满了期待。& & 八垭小学坐落在半山腰上,海拔高度非常高。四周属于高山牧场,周边空旷的原野上,有一个村子,零散地分布着许多户藏族人家。在秋末冬初的寒冷日子里,让人感觉非常荒凉。& & 老师们到达时,正当晌午。学校负责人叫切呷,矮胖个子,身体结实,说话办事火辣,颇像传说中的女汉子。另一位叫卓玛拉错,一般人都叫拉错老师,高个子,面部轮廓分明,长相俊美,丹巴人,正规师范学校毕业。从前听说丹巴有个美人谷,那里的女人非常漂亮,今日一见丹巴美女,果然名不虚传。到学校后,检查组首先检查了老师们的备课本,作业本批改情况,课堂教学实施情况。感觉很不错,两位老师整体素质高,教育教学能力强,没有给康定师范丢脸,精彩表现自然让大家没话可说。 & & 朱聪在校园里随意转了一圈,感慨颇深。学校教育硬件真是太差,教室里,学生们连坐的板凳都没有,是两位女老师自己动手用木头和钉子做的简易凳子。房屋低矮,只有一层,屋顶用片石铺成。天下雨时,屋里到处都在漏水。特别是雨季,漏水更厉害,墙上到处是雨水的痕迹。两位老师同居一室,在屋顶上方用大花油布钉住四角,中间一颗钉子定在房梁上,算是天花板,用以遮挡灰尘和雨水。墙壁用泥土筑成,墙体厚实,室内光线暗淡,白天也需要点上蜡烛,才能看书办公。两位女老师出于安全考虑,窗户全部用木板从里面钉死,仅留几个小孔透气。屋内摆放两张木床,放两张小凳子,摆放老师们随身用品包。床边墙壁上挂着一把明晃晃的马刀,给人以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印象。房屋中间,放着一张大办公桌,是两人一起批改作业的地方,寝室兼办公室功能。居室之内,很难见到女士用品,让人感觉不出这是美女教师的闺房,闻不到胭脂和香水的芬芳。& & 下午,黄校长带着一行六人去拜访本地村长,动员学生入学读书。村长家的房子也建在山腰上,与学校相隔不到一公里。房屋属典型的藏式建筑,与先前见到的许多藏房一样,一个地区的建筑风格总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许多房屋都是大同小异,只是规模大小有别而已。 从村长家回来,天色渐渐暗下来。在落日余晖中,两位美女老师将校园大门堵上。村子附近传来了狼的嚎叫声,低沉而悠长,一阵一阵,感觉非常恐怖,仿佛置身于恐怖电影中。然而现实却是真实的,就在眼前,不容否定。看来在牧区教书,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生存下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被吓死就算不错了。& & 晚餐吃挂面,柯伦下厨亲自操作。朱聪和高主任到校园去采摘莴笋叶子,切细加在面里做臊子。菜园是由花台改建,在里面种一点蔬菜,算夏季的小吃。品种还不少,莴笋早已开花,叶子老而未干枯,还能将就着吃,补充一点维生素。植株又矮又小,能够成活算不错了。朱聪两人正在采摘菜叶,从校门缝隙中可以看见墙外,有一群狼正在门边活动,龇牙咧嘴地在寻找食物。虽然相隔很近,起初朱聪以为是一群野狗,没太在意,高主任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提醒他不要离校门太近,也没做什么特别的说明。肯定是怕吓坏朱聪,才没有对他说那就是野狼。& & 直到后来,经历了许多事情后,他才知道那天黄昏所见的动物是野狼。在高原上,藏狗和狼,不仔细观察,无法区分。两种动物在野外活动,进行杂交,样子都差不多。只是狼更野一点,更瘦小一点,嘴角较尖,尾巴挺沉一直拖着,藏狗块头大一些。朱聪对狼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那恐怖的叫声中。对于狼的长相,一直没有抵近观察过,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当大家端起面碗吃面时,从村子高处传来一阵狼的嚎叫声,紧接着听到一声枪响,老式猎枪的声音,像放爆竹一样响亮。两位支教老师以为是猎人在打猎,心想肯定把狼打死了,说:“这下子狼该倒霉了!死翘翘了!”,拉错老师赶紧纠正说:“那不是在打猎,藏民对狼群一般很仁慈,不轻易杀生,狼群进村觅食,如果钻进了牛圈,羊群和牛群就有危险,人们会放上几枪,将狼群吓跑就行了,一般不会危及它们的生命。”,真是让人想不通,在朱聪老家那里,只要山上的野兽下山,有些还没有来得及危害人类,只要被人发现,全村壮年男人都要出动,带上猎狗去追捕,直到猎杀为止,从不放弃,既能猎取野物,也是一种娱乐和健身运动。有时打死的猎物,参与者每人只能分一小块肉,也绝不让它存在,危害人类。这里只是吓跑了事,文化不同,对待自然的态度就不同。切呷老师说:“狼群的存在,对于牲畜是一种威胁,牲畜也会时刻保持警惕,激发了它们生命活力,有利于羊群和牛群的健康成长,让它们很少生病。在野外放牧时,因为有狼群的存在,牛羊会按时回家,不用人们满山驱赶,狼群就像牧羊犬一样,被人们控制着,即利用它们,又防备它们,当狼群冬季饥饿过度时,人们还会主动往野外抛洒一些食物进行接济,让它们度过寒冬,不让它们饿死!”,朱聪像在听天书,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见藏族人的生存智慧不是一般啊!& & 晚上,住宿问题很大,四个男人,两个女人,两张床,只好大家都不睡觉,四个男人横着挤在一张大床上,背靠墙壁半坐半睡,被子刚好盖到胸口,对面两位美女也是这样,荷衣靠墙半睡,大家天南海北地吹牛,冲壳子。精彩的故事讲完了,就开些不及边际的玩笑,切呷老师说:“聪聪!我很喜欢你!留下来给我做老公吧!”,拉错老师也跟着说:“柯伦,我很喜欢你,留下来吧!我保证把你伺候得舒舒服服!”,柯伦听了,露出浅浅地笑容,淡定而从容。朱聪则感觉很唐突,以为玩笑开大了点,不过还能接受。他们两个人就这样被两位美女瓜分了,成了各自的老公。其实要说心里话,朱聪更喜欢拉错老师,切呷老师太女汉子了,属于能干型,泼辣型,不是他喜欢的类型,要是遇见了,肯定会当耙耳朵。她们两人继续许愿说:“我们只要求你们两人在此住上一周,一周后,把宝刀赠予你们俩。其余的事情你们就不用管了,孩子我们自己生,自己养哈!……”,越说越没有边际,反正都不用出血,说一说也不掉肉,两人也不吃亏,只管胡乱应着,瞌睡慢慢起来,就睡着了。& & 醒来时,天已放明,昨晚的玩笑话早已忘在了脑后,忙着清点东西准备回程。早饭,酥油茶配糌粑,朱聪只是吃了点,不至于饿死就行,他已经能够吃一点,也不反胃,比刚开始时好了许多。吃完饭,大家继续说工作,交代事情。将要出发时,黄校长设了一个圈套,对柯伦和朱聪大喊:“你们两位支教老师快来看,这个什么动物哦!钻进去了,快点帮忙逮住,快点!快点!”,两位老师连忙进屋寻找,落入圈套中,被他们从外面把门关上,还上了一把锁,几个人在一边看着,哈哈大笑,黄校长做着鬼脸对两人说:“你们两个被美女看上了,就留下来做新郎吧!我们要走了,拜拜!一周后再派人来接你们!”,他俩人这才知道中计了。解释已经没用,只有想办法破门而出,柯伦挺着急,朱聪仔细观察土墙不是很牢固,容易撬开,便从墙角处那张桌子上搬下一条腿来,当成杠杆,俩人一起用力,弄破了门锁,从房间里跑出来。他们并没有走远,见到两人灰头土脸,一幅狼狈相,笑得前俯后仰。& & 回到学校后,他们逢人便传扬支教老师的精彩事迹,硬是把俩人几乎气晕,越解释越说得起劲。从那以后,两位美女老师见了两位支教老师,都不称呼“某某老师!某某校长”了,直接“老公,老公!”地叫,传来传去,县上都知道了,遇见他们就拿他们开玩笑。一下子两人都成了大家的开心果,被人经常用来开玩笑。
(二十二)尼龙村小& & 按照学校工作安排,朱聪星期五去尼龙村小检查。尼龙村小是正科乡比较偏远的校小学之一。距离中心小学校路途遥远,道路难行。需要骑摩托车先到格沙村小学,再步行走三小时的山路。需要专人带路,对于外人来说,山形地势都差不多,极少树木,也无标志性建筑物。满山遍野只有草石,进山就像进了八卦阵,特别容易迷路。&&& & 另一所雄卡村小,与尼龙村小相隔一座大山,路况也很差,由黄校长,柯伦和一位当地老师一起去。朱聪这一路有格西、洛布共三人。听洛布老师说,这边路况要比去雄卡村小的路况好一点。& & 由于是星期五,经过休整,大家精力充沛,准备充分。连路上吃的干粮都准备充足,还带了许多矿泉水。由于路途遥远,并且当天就要返回。早晨大家起得特别早,天刚见亮就骑着车子出发,两路人马同行一段路,骑了很长时间,才到达格沙村小。& & 时间刚好八点半。校园内没有人走动,老师还在睡懒觉。格西老师用力敲打门框,睡眼朦胧的陈老师打开房门,看见许多老师堵在门口,一脸诧异。小伙子个子高挑,身材壮实,长得一表人才,据说上次差点犯男女问题的人是他。也难怪,不管什么民族,一见钟情者往往是帅哥靓姐,踏实过日子的往往是平淡夫妻。不知他为何流落藏区,里面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黄校长对于前次检查中发现的擅自放假,很恼火,进行了一番严厉批评。小伙子自知理亏,耷拉着脑袋,接受批评态度诚恳,没有顶嘴,也没有狡辩。& & 黄校长在发了一阵火后,情绪慢慢平静下来。转而进行安抚,嘱咐要认真干好本职工作,至于调动的事情,需要研究决定,要服从工作大局安排。不作为,不认真作为,就只能在更艰苦的地区长期干下去。说得他点头认错,口头作一番保证后,才满意。黄校简单地交代了工作要求,安排大家根据分工要求,迅速做了相应的常规检查。时间虽然很短,查出的问题却很严重,备课本上基本上没写任何内容,领回来就没动过。开学以来,做过作业仅批改两次,迎检材料丢在桌子下面的地上,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填写。对于存在的问题,黄校长很严肃批评,要求限期改正。 把一切工作安排妥当后,大家在学校分手。往上路段,只能步行,不能骑车,大家挥手告别,步行向各自的地走去。所骑摩托车寄放在格沙学校里,让陈老师帮忙看管。& & 从格沙村小出发时,已经九点过,太阳已经挂在天空,阳光普照大地。出校门分手后,朱聪三人顺山势往上爬,沿着河边徒步行走。& & 上午,山风不大,脸上能感觉到丝丝凉意。走了一段路程,身上开始发汗,运动产生的热量让身体暖和起来,呼吸开始变得困难,上气不接下气,感觉非常累。只好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再走。这就是高原行动的特点,缓缓行动,走一段,休息一段。耀眼的日光洒满大地,苍鹰在空中盘旋飞翔,寻觅地上的食物。朱聪尝试拍了几张照片,因为距离太远,拍摄效果不好,浪费胶卷,只好作罢。山势越来越高,人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休息的频率逐渐加大。抬头仰望,河谷两边都是高山,看着挺近,走起来却感觉挺遥远,光秃秃的,像被拔毛的肥猪,黄剌剌一大片。 洛布老师刚从学校毕业时,在尼龙村小工作过一段时间。先后找校长闹腾几次,被调到中心小学校。洛布走了后,村里的孩子眼见要辍学,只好请代课老师代课。对教学能力、教学质量几乎不做任何要求,能教多少就教多少,教了总比没教的好。学校所有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由代课老师自己做主。& & 现在的代课老师是村长家的小儿子,据说连小学都没毕业,在寺庙里学习过一段时间,回家后,因为村里人多数没文化,数他的学问最高,让他暂时代课,一代就是好几年。上面一直没有分配正式教师,即使有新老师分配到乡上,也没人愿意到这样偏远的村小长期工作。& & 路途遥远,走走停停,无聊乏味。一个多小时过去,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朱聪请洛布老师边走边讲故事。听洛布老师讲故事,转移了注意力,走路也就不觉得累,他说:“尼龙村主要是高山牧场,穷山恶水,环境险恶,在牧场上长大的人,被人叫做“牛场娃”,牛场娃从小跟着大人在山上放牧,极端恶劣的生存条件,能极大地催生人的生存潜能。他们好勇斗狠,无所畏惧,谁最勇敢,谁就是老大。抢劫财物是家常便饭,能抢才算英雄,不能抢,就是狗熊,要被同伴笑话,人一软弱,就会遭到别人抢劫。牛羊是他们主要财富,是生存的资本,牛羊不保,生命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每当遇到抢劫,他们都会拼死护住自己的财产,特别他们的牛羊。牛羊一旦丢失,就失去了生活来源,他们也性命难保,脱不了被饿死的命运。”& & “长期生活在极端条件下的人,会形成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就是非常有名的丛林法则。在外人看来野蛮残忍,很不理解,但在高原上却是合情合理,一切都要为生存而战。”& &“曾经听说有个人,犯了命案,家里穷,赔不起命价,便逃亡到高山上,住进岩石洞里。他们饱一顿,饿一顿,打到猎物时有吃的,打不到猎物就挨饿。有一天,他饿得不行,偷偷跑向牧人的牛群,用刀子从牛屁股上割下一块肉就开始跑,边跑边血淋淋地生吃。牧人遇此情景,也毫不客气地用枪把他击杀了。死的时候,嘴里含着带毛的牛肉,还来不及咽下去,就死了。生死之间,谁都不会含糊,保护好牛羊,就保护了一家人的生活来源。生活在牧场上的人,几乎都是全能,什么活都能干,几乎都是神枪手,百步外一枪毙命不算稀奇!”& &“牛场娃对生死看得很淡,我小时候看到过一个人,参与抢劫,被政府抓住,即将枪毙时,先游街示众,小孩子们看见了,也不觉得丢脸,还感觉他挺英雄,是好汉,没觉得可耻。人们普遍都这样看问题,不知道那是违法犯罪,是可耻的事情。这些道理是后来读书才知道的!”。 牛场娃生活在自己的高原上,按自己的意志办事,维护自己的价值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看,会有不同的道德评价。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生存下去。洛布老师说:“恶劣环境中要生存,就只有适应环境,比如牛场上的女人生孩子,必须在牛圈里生,生下来,要在地上放一段的时间,让他从小接地气,没有被冻死的,肯定是身体强健,遗传素质优良,长大后就是强者。体弱多病者,即使养大也是病夫,不仅不能生存,还需要别人照顾,没有什么价值!上万年的生存选择,锻造了藏家汉子的勇猛彪悍,锤炼了恶劣条件下的生活本领。环境改变人,人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你看你穿那么多,我们只穿一件羔儿皮就行了,一、二月天气,会更冷,多在零下二十几度,差不多也就这样穿,这些本领是从小锻炼出来的!”。在他的话语间,朱聪能感受到一个康巴汉子的自豪。& & 说着故事,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大家来到一片山间谷地,像世外桃源。两边是高山,中间一大片是平地,是一个冲击盆地。被村里人开垦出来种植青稞,青稞早已收割完毕,剩下一片白地。许多野鸟在地里找寻青稞粒子,行人走路声,惊起飞鸟一大片。两山之间入口处建有一座木桥,桥下一条小河,恰似一扇大门。谷地周围山坡上零散居住着许多户人家。& & 学校在村庄边缘,一层三间土坯房,黄泥片石夯筑土墙,屋顶片石铺成,黄泥抹平,地面泥土夯平,又被渗漏的雨水滴成大坑小氹,不甚平整。& & 教室里没有桌凳,学生都席地而坐,黑板用石板做成,没有粉笔,用有色的石头书写文字,三间教室里空荡荡,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连办公桌椅都没有。学生二十多人,分在两间教室里上课。朱聪到达时,天空变了脸色,下起了小雨。雨水从屋顶漏下,滴落在地面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教室里到处都在渗水,学生们站在室外屋檐下读书,所读皆藏文。朱聪也听不懂,看样子很认真。检查教学常规,三无:无备课,无作业,无检查材料,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出来,不知放在何处了。由格西老师代为转告普初检查的详细要求,要按照要求去做。那位老师只是不停地点头,口中“哦呀!哦呀!”地说个不停,究竟听懂没有,大家也不得而知,言语交流如此,让人没法生气。& & 午饭时间早过了,虽然路上吃过一点饼干,因为高原行走,能量消耗极大,感觉挺饿。代课老师邀请大家去他家里坐坐,大家都没有客气话说,跟在他身后往他家走去。学生放学,自己回家去了,也有部分学生跟在远处看稀奇,他们对外人挺好奇。代课老师家就住在学校上方几百米处的山坡上,和周围的藏房一样,只是代课老师家里比别的人家宽大。洛布老师说:“他家的住房不知道住了多少代人了,每一代人都会进行维修加固,他家在当地算很不错的家庭了!”。& & 进入房内,底层依然是牛圈,关牲畜,二层住人,是一家人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大家在客厅里坐下,围在一个小火塘四周,中间火上放着一壶酥油茶。代课老师忙着为每个人倒一碗酥油茶,盛糌粑的盒子端了出来,需要的请自便。洛布老师边喝茶,边往茶里加糌粑。没有酥油了,那位老师喊了一声,老阿妈从屋里切出一团酥油,放在盘子里。她手黑黑的,像三天没洗过一般,因嫌酥油的形状不规矩,将酥油搓了又搓,拍打成一个规整的形状。众人都不介意,只有朱聪心里不舒服,想吐又不敢吐,想吃又不敢吃。朱聪肚子确实饿,出于礼貌,必须吃一点食物。实在没办法,只能狠心咬牙吃一点。他在茶水里逐渐加入糌粑,将糌粑调成糊状,再捏成面团,像包汤圆一样,在面团里放上酥油包心,硬着头皮吃下去几个。稍微感觉肚子不饿了,就不吃了。& & 老阿妈非常喜欢朱聪,看他吃糌粑的样子,很满意,脸上挂满笑意,她又从屋里拿出几个黑嘘嘘的条状肉制品,对大家说:“哈缸!哈缸!”,朱聪拿着一看,是干牛肉,不知道怎样吃,洛布老师面露喜悦之情,连忙对朱聪说:“阿妈请你吃干牛肉,只有最尊贵的客人才能吃上干牛肉!”,朱聪连忙起身道谢,“卡祝!卡祝!”说个不停,生撇的藏话没有学好,惹得大家嘴都笑歪了。至于手上的干牛肉,看来看去,不知道该怎样下嘴。洛布和格西老师拿着就大嚼起来,津津有味。朱聪也照着嚼了一下,既干又绵,感觉还是生肉,难以下咽,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了嚼,尝尝味道。老阿妈在一旁看着,笑容满面,朱聪吃在嘴里,不好吐出,只能强咽下去,把剩余的都给了洛布老师。老阿妈看他不爱吃,忙去生火,炒了半锅青稞粒子,很快炒熟了,吃着很香,也合口味。朱聪是个好奇的人,在代课老师的带领下到处参观。在三楼顶上,他看到了许多晒着的元根,拔下来就吃,很舒服,也合胃口。吃一点炒青稞,再吃一点元根,总算将肚子填饱了,也不怕长路难行了。填饱肚子,交代完工作上的事情,已经是下午两点,他们不敢久留,和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着凉呕吐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