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并非来自地球工业活动是否加速了地球的熵增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作者:胡文政
发布时间: 09:50:51
熵增死神现前台,慌逃狼藉弃盘杯。炼狱换血千般苦,舍此何唤救命来。&里夫金的《第三工业革命》(英文版2011年,中文版张体伟,孙豫宁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就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原理作为其理论基础而言,本书是其《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英文版1981年,中文版吕明 袁舟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的续篇。里夫金是多产作家,其作品还有《同理心文化》、《氢经济》、《欧洲梦》和《工作的终结》等,但在我国影响最大的当数《熵》和《革命》。里夫金的著作渗透了对人类终极命运的伟大情怀。一、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通常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被定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主要根据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器的广泛运用,包括用机器制造机器。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止时间为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中期,主要根据是电力的广泛使用。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中后期至今,主要根据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 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的发展。里夫金不强调划分工业革命时间细节上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它的划分根据,因此他只是粗略地把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依次定为19、20和21世纪(第2章)。其中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起始时间是21世纪初,顶峰为2050年,其后便处于稳定时期(第9章)。里夫金称 “基础设施”是划分工业革命的根据。但他的“基础设施实际上是通信技术和能源的有机结合”;通讯技术是监管协调处理经济体系的中枢神经系统,能源是血液起维持经济运行和繁荣的作用;他说:惟有“历史上新型通信技术与新型能源系统的结合,预示着重大的经济转型时代的来临”;根据这个标准,他对三次工业革命做了如下划分(第2章):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煤为能源的蒸汽动力机技术进入印刷业,提高了印刷速度和降低了印刷成本,使得新闻媒体成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工具;并使得期间在欧美的公立学校培养了大批劳动人才,能够对以煤炭为动力的蒸汽铁路和工厂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操作。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20世纪头10年,它是电信技术包括后来的电视、广播、电话与燃油内燃机结合;电气化迎来了批量工业制造品的时代,尤其是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大批量的生产,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受时空限制的社会,并导致人们对石油开采的持续增长的需求。第三次革命是“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任何一个能源生产者都能将所生产的能源通过一种外部网络式的智能型分布式电力系统与他人分享”。第三次工业革命有五大支柱:(1)向可再生能源转型;(2)每大洲建筑变成微型发电厂收集可再生能源;(3)使用氢等储存技术储存间歇式能源;(4)互联网将每大洲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多余的能源能被电网回收通过联网被各大洲其他用户分享;(5)运输工具变成插电式和燃料电池动力车,其所需电量通过全球电网平台买卖。五大支柱不能分割,只有融合在一起才能实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转变。二、死神—理论和现实本书的理论基础与《熵》相同,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即在总能量不变下,能做功的能量是递减的,不能做功的能量即熵是递增的。按照这个原理,太阳最终会因其总能量消耗殆尽而变成白矮星,并带来整个太阳系的死亡。对于地球而言,其总质量是个常数,即使在太阳的有生之年,地球也会因为人类的经济活动使得其不能做功的能量递增,各种空气、水、土地、和固体的污染即是熵的堆积;新技术虽然能够节约资源和减缓污染,但新技术在使用时也要消耗能量,因而熵增可以变速但其本身是不可逆的(第7章和《熵》)。理论上要更好地理解本书,应当首先阅读《熵》,最好也同时阅读物理学家保尔·戴维斯的《宇宙最后的三分钟》 (傅承启译 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是遵循熵增原理的。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在200年间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所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产生了协同效应:地表温度上升,北极地区冰层融化使得白色反射能力丧失和黑色吸收热量能力减少即地球散发热量减少,这又提升了地表的温度并加快雪的融化;这一反馈回路及其乘数效用几乎没有止境(第1章)。2007年3月,有100多个国家2500名科学家参与的联合国气候报告(90年代以来的第四份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地球温度可能上升30C;这个温度将导致树木生长速度下降,使得20-70%动植物在百年内大量灭绝;温度每升高1度,大气保水量增加7%,水的分布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和会有更多的水灾和旱灾,飓风强度及其数量会增加,1/6全球人口靠山上雪水熔化用水的人将得不到用水,永久冻土层的消失也将会使得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导致地球温度再急剧升高(第1章)。2009年12月,192个国家政府首脑聚集哥本哈根讨论工业化引起气候变化的影响,欧盟提议:到2050年所有国家将二氧化碳排放限制在450ppm(浓度测量单位,百万分率),温度上升将控制在2度。尽管地球生态系统会受到影响,但人类仍能够生存。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所长詹姆斯·汉森的研究组认为,当前二氧化碳水平是386ppm,按现在的工业化水平,本世纪末或稍后的温度将上升6度,这将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汉森提出的让碳排放降到350ppm的水平,是拯救人类文明所必须的程度。但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政府争吵不休互相指责对方,各国最终没有为限制碳排放达成协议。气候变化导致的地球温度和化学变化,将引起动植物物种大规模灭绝、甚至是人类的灭顶之灾,但各国领导人却不能就拯救人类达成共识(第1章,第9章)。另一方面,石油的减少和对原油的的需求增长使得原油的价格从1966年每桶24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47美元,这带动了大豆大麦价格上涨了1倍、小麦上涨了2倍、大米上涨了4倍;建筑材料、药剂、和包装材料的价格也猛升,甚至是金融市场的崩溃。 里夫金指出: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为避免全球经济的剧烈动荡,需要保持每天不低于7000万桶的石油生产量,这需要在未来25年里投入8万亿美元去开采尚有剩余油的油田和新油田。2010年经合组织34个最富有国家石油进口费用从年初的2千亿美元上升到年底的7.9千亿美元,2010年欧盟和美国的石油进口费和美国的石油支出分别增加了700亿和720亿美元;高油价导致经合组织2010年的GDP下降了0.5%,2010年发展中国家石油进口费用上涨了200亿美元相当于GDP下降了1%(第1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基于化石能源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人类仍然拒绝承认这一现实,仍在寄希望于找到越来越少的石油和天然气,并寄希望于用核能来替代化石能源。世界有442座核反应堆,发电量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6%,核电要达到全球总发电量的20%才能对防止气候变化起一点作用。但这需要耗资12万亿美元在442座基础上再建1千座(第5章)。核能虽然不产生二氧化碳,但它不是清洁能源,放射性物质和核废料对人类的健康、动物和环境都是威胁。20世纪8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三里岛核事故、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2011日本地震与海啸引发的福岛核泄漏,引发了各国政府推迟建设新的核电厂、并降低了对这项技术推广的期待(第1章)。反应熵增原理所出现的严酷现实,都预示着再沿着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老路走下去,在太阳有生之年,等待人类的只有死神的提前到来。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目的就是要“拯救我们共同的生物群落,为后代回复地球的正常状态”(第9章)。三、救命—换血能否带来可持续发展?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换血革命,能否具有持续发展的经济能力?《革命》认为,既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能源形式化了半个多世纪能够完成向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能源形式转型,那么第二次革命向第三次革命的转型也是可能的。《革命》从五大支柱方面论证了这种可能性(第2章):在第一支柱即可再生能源生产方面,太阳光线一小时的照射产生的能量足以支撑全球经济运行一年;斯坦福大学一项研究预计,利用现有风能的20%就能提供现在世界用电量的7倍。以欧盟为例,欧盟40%的屋顶和所有建筑物15%的表面适合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如此能产生1万亿瓦特电能,满足欧盟所需电量的40%。2009年欧洲光伏太阳能占世界总量78%,领先于日美中;风力发电占新能源发电38%,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4.8%。欧盟计划在2020年前可再生能源提供20%的电力,2030前达到35%,如果欧洲的光伏发电能够达到电网的市场平价,则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与将使用化石燃料或核发电的成本相当,或更低。如果再把水力发电和地热考虑进来,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就能够为第三革命的转型提供支柱。第二支柱方面,即每个建筑物都建成小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厂。以欧盟为例,如果欧盟的1.9亿栋楼都安装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备,那么欧盟就有了1.9亿个小型的光伏发电厂。第三支柱方面,即可再生能源的储存技术。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受到昼夜、季节等影响,其供应是间歇式的,而化石能源的供应具有稳定性。因此,要保证间歇式供应的可再生能源具备稳定供应的特点,就必须发展可再生能源储存技术。里夫金认为,氢气的较大灵活性可以作为长期的储存介质。为了把氢作为可再生能源储存介质,2003年6月,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在布鲁塞尔会议上宣布了一项欧盟授权的价值20亿欧元的氢能源研究方案;2006年,德国总理默克尔同意了里夫金的建议,为优化新型存储技术提供了大量资金;2007年,欧盟主席巴罗佐宣布了一项价值74亿欧元的公私合营的欧洲氢能研究联合技术行动方案。第四支柱方面,即互联网将每大洲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传统的化石能源生产在地理上集中,实行自上而下的电力输送和供给控制;它由大型主机供电、高压和超高压、特高压电网输电,其智能主要是通过智能仪表和传感器将电网数字化,实现监控电流量、提高电流在电网中的输送效率、降低维护费用、精确了解用户的用电量。可再生能源在地理上是分散的,其电流量与天气变化、室内温度、家电用电量相联系,其发电厂是清洁和小型化的。因此,可再生能源的供求可以通过地理上分散的台式和笔记本电脑相互连接来调节与整合,把传统电网建成使用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化能源网,使智能型能源网络遍布全球的家庭、办公室、工厂、交通工具和物流。在信息能源网中,公共事业公司变成信息能源网络的管理者,从能源销售者变成服务提供商,用专业技术管理他人生产的能源;生产者同时是消费者,根据电流的动态定价自动调整用电量,把多余的电量通过互联网销售给其他地方的需求者。欧盟计划通过1万亿欧元投资,在未来10年建成世界最大分布式智能电网网络。第五个支柱方面,即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运输工具。第三次工业革命,要变以化石能源为动力的运输工具为插电式电动车和氢燃料电池车,以减少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美国政府2011已投资24亿美元生产插电式电动车,电力公司正在高速公路停车场车库和商场安装充电设备;德国戴姆勒汽车公司打算在2015年大规模生产氢燃料电池车;预计到2030年,插电式电动车的充电站和氢能源燃料电动车普及全球,到2040年75%的轻型汽车可由电力来驱动。《革命》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生产力在技术进步推动下的每一次提高,都带来GDP的增长,但却带来了就业岗位的大量减少。根据上世纪50 -70年代、80-90年代的制造业这方面数据的趋势预计,到2040年全球制造业工人数量将从1.63亿减少到几百万,服务业、零售行业的就业情境也是如此;智能技术在以后几十年中大规模代替人类劳动,就业形势就会更加严峻。但今后40年内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性建设还会需要最后一次大量增加劳动力:全球致力于建立可再生能源信息网络的五大支柱建设,会创造上万个新兴行业和上亿个就业机会。因此,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转型具有带动经济发展的现实性((第2章,第9章)。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因此革命也必当是全球性的,才能为人类健康生存带来生机。前荷兰邮政总裁彼得·巴克认为: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导致国际航运成本上升,政府碳排放收税提高了物流成本,使得商贸的大部分增长已变成洲际贸易,因此化石能源模式下的全球化正转向洲际化。里夫金借用了巴克的洲际化概念,认为可以通过信息能源网络联结欧盟、东盟、非盟、南美联盟和北美联盟内部各国,并逐步建立各大陆的信息能源网络,对地球生态系统进行合作管理。这种可再生能源能源的合作管理还会使得全球在人权网络、健康型网络、救灾网络、基因库、粮食银行、信息网络、环境网物种保护网络等方面得到合作管理。他认为,只有建立起这种全球生物圈意识及其管理,才能降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带给整个人类的死亡威胁(第6章)。四、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现状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际操作面临的阻力主要来自政府和垄断集团。美国财政于2002-08年给予化石燃料工业的联邦能源补贴为720亿美元,而给予同期可再生能源的补贴只有290亿美元。化石能源的说客每年耗费数十亿美元操纵舆论、资助自己的教育机构、控制政客俯首帖耳,让选民相信美国的希望在石油产业。据美国《国家杂志》报道,2010年大选中,20个共和党议员中有19个质疑气候变化,公开反对关于全球变暖的立法。奥巴马政府虽然支持减少碳排放的实验性技术、支持可再生能源,但实际上做的却是相反的一套:批准了大规模修建火电站项目;花费高达1600亿美元的预算,投资中西部西南各州安装巨型、集中地风能和太阳能厂,建造超级高压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实行的是还是集中式的层级管理;将人口稀少地区的电能输入到东部人口密集的地方,高压网的费用则分摊给百万消费者(第6章)。关于中国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里夫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支柱在中国变成了单独立项建设,中国政府仍然沿用自上而下的管理形式;这说明中国还不理解把所有项目连接在一起的功用;中国的集中管理体制很难加入分散合作式的伙伴关系,相较之下印度的前景则要比中国乐观(第6章)。尽管政府的传统集中管理体制和垄断集团的利益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构成障碍,但里夫金还是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在2050年会基本完成,这种信心源于许多力量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支持:2008年10月24日,全球80个公司和行业协会首席执行官和高管聚集华盛顿,表达支持第三次工业革命(第3章)。意大利罗马市政府接受第三次革命的生物圈概念,并着手制定一个40年期的罗马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城市计划(第3章)。美国圣安东尼奥市计划在2010-30年期间,用平均每年支出160亿美元中的8亿美元实现能源转型,其余支持二次革命的基础设施防止转型引起的崩溃(第3章),并计划于2030年底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可再生能源产量提高20%(第3章)。摩纳哥现有能源的17%是海洋发电、供热制冷能源的25%来自燃烧物发电,其余用电来自法国的核能。但它仍然计划提供补贴30%帮助业主将住宅建成微型绿色发电站,计划于202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5千万千瓦时,其中30%由屋顶太阳能电池板获得;直径100米的海洋光电太阳能电池板系统已经在波斯湾的阿布扎比投入使用(第3章)。荷兰乌德勒支省用房地产税资助新开发区按清洁能源模式改造旧建筑,计划到2020减少30%温室气体排放量,2040实现所有建筑的碳中和(第3章)。日,欧洲中小微企业联合会(有1200万个企业和5500万雇员)、欧洲合作联盟(有37国家和161个全国性合作组织,代表16万个合作型企业、540万个工作岗位和1.23亿个成员)、和欧洲消费者组织(代表30个欧洲国家的40个消费者团体)与欧洲议会的五个主要政党集团共同签署一项宣言,号召欧盟27个成员国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建设提供总体规划(第5章)。2011年3月7日,西班牙两个主要工会联盟和西班牙中小型企业联盟、西班牙合作社、非营利性企业联盟以及西班牙消费者联盟,宣布在西班牙推动第三次革命(第5章)。英国卡梅伦政府、德国默克尔和 意大利工会都表示支持第三次工业革命(第5章)。五、新的生产方式催生新经济关系、新教育和新人性《革命》没有马克思的语言,但透露的却完全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它从能源生产、分配和消费转型的视角解释中央集权式体制、贫富差距扩大、政府与垄断集团利益关系链、偏重经济效益的教育、漠视自然和地球困境的人性所产生的机制,以及如何改造、转变这种机制的途径。1、化石能源出现在特定地域,需要政府动用大量武装力量占领矿源确保其安全,需要大量资本对其开采、加工与运输,需要大的金融机构为其融资,因此,石油、电力、为其融资的金融业、公共事业和商业建筑都是巨型化的企业(第4章)。巨型化的企业的管理,最好的模式就是按照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建立的金字塔式的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因此,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的控制模式,从宏观到微观企业都是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命令体系。这种模式不论对于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都是无差异的(第4章)。在可再生能源互联网模式下,太阳能、风能、水资源、地热、生物能、海浪和潮汐能的分散性,不需要大规模投资、集中生产与输送,甚至偏远和贫困地区都可以通过小额贷款安装微型发电站(第4章),这就能从宏观上、地理上、体制上改变传统的中央集权的能源管理体制;分散采集和发电再通过智能网络整合分配电力,决定了会产生分散式的合作性组织结构而不是层级结构。即使对于城市的旧建筑改造,也不需要集中管理体制,譬如由业主改造房屋节能,租户将节省电费在固定年限内按比例返还给业主,以补偿业主的改造费用,业主再次出租房屋可提高房租(第4章)。巨型企业逐渐分化转变成分散的小型企业,企业内部的自上而下的集权管理也就会随之消失(第4章)。2、企业内部中央集权模式下的收入分配结构,是上大下小的倒金字塔式。美国最大几个公司首席执行官平均工资对普通工人的工资,1980年为42倍,2001年为531倍。年美国收入增长的80%属于1%的人,2007年最富有的1%的人口收入占国民税前总收入的23.5%,这导致整个社会的中产阶级数量减少和赤贫人口增加,而且找不到适当的措施来确保财富的平均分配(第4章)。互联网的市场交易已经有了许多现成的模式,它的议价人性化、产品展示和论坛,使得这种扁平式合作型的市场交易具有节省交易成本、信息公开化和集体信任感的特点。可再生能源互联网借用这种现成的形式,便具备了节省交易成本等优点。其次,由于可再生能源的很多来源本身是免费的,加上分散和小规模地采集、并通过互联网交易,因此可使得可再生能源的收入分配更加平等和公正(第4章)。3、在化石能源模式下,政府通过立法、补贴支持垄断企业,垄断企业通过竞选献金选择政策和立法的代言人,通过操纵舆论批评对某些商业行为进行限制的立法。年,美国的石油、煤炭和电力工业就花费了5亿美元游说政府反对通过关于气候变化的立法。政府与商业之间的联系黑箱化,行贿和滥用职权并行(第4章)。可再生能源模式及其网络的建立,可以通过降低、消除垄断、信息公开化,使政府和企业的关系透明和公开化(第4章)。4、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关于科技发进步的内在动力,被认为是来自约翰·洛克和亚当·斯密认定的人具有自私、功利和贪婪的本性(第8章)。渗透着这种思想的欧美教育体系的目标,是激发人类内在的生产潜能、培养高效的劳动者去实现经济效益;各个学科互相独立、界限分明;教师以权威方式自上而下灌输信息和以事实形式存在的概念,学生背诵和按规定规则回答指定的问题,教师对学生评估的实际上是记忆能力(第8章)。在高度现代化的社会里,绝大多数人生活在人工的环境里,与自然界和其他生物隔绝,不关心其他生物、不关心地球面临的困境,把自然当作工具看待,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满足人类需求的资源。生态心理学家认为:生态危机的重大因素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隔离,对自然感到疏远,判断力和想象力不是来自自然,而是来自书本,人工节奏代替了自然节奏;人与自然的隔绝还导致精神病的发生,人类的身体、情绪、和认知发展等精神状况正在受到这种环境的威胁(第8章)。第三次革命的教育任务,是确立全球人的生物圈保护意识,生物圈意识会改变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生成的人类行为和意识,决定减缓气候变化,防止人类灭绝。不形成生物圈保护意识,第三次工业革命就会失败。生物圈保护意识的核心概念是生态同理心。生态同理心是指,由部落社会只同情本部落的人、农业时代只同情有血缘的人、工业时代只同情有相同思维相同国籍的人,到同情生物圈内的所有生物。而培养生物圈同理心的关键是,建立人对人、对动物的“亲自然情结”。这种富有爱心和合作的新人性的建立,需要把教学模式从竞争性比赛转变成互相合作、充满关爱的学习体验、学会信息共享而不是私人储存,培养学生为全人类的福祉和整个地球负责的理想和终极情怀。第三次工业革命会强化互联网上的合作,并使之变成全球学习、横向体验、强化同理心、生物圈保护意识的环境。培养学生有全人类福祉的终极情怀,需要在学校建立扁平式的学习方式,扁平式学习方式的主要内容有:解释和交流共享的经历,把发现万物的相互联系作为寻找真理的目标;学生相互提问题、交换思想、分析和提出意见,从被动的教育变成自我教育,把获得知识从自己的事情变成团体的事情;养成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观点、接受批评、乐于助人,树立为整个团体负责的心理和同理心素质;建立跨学科、跨文化、分散式合作的学习方式(第6章)。就第三次工业革命所要达到的拯救人类的终极目标而言,《革命》并没有突破《熵》的限界:“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地球这个封闭系统中与自然和解、与生态系统和平相处、医治地球遭受的创伤,让人类等生命形式在地球上居留的时间能更长一些”(《熵》P61)。因为地球会随着太阳的死亡而死亡,故若把这种思想看成消极的坐以待毙的情绪,则突破这种限界的方向应当如戴维斯的《宇宙最后的三分钟》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能够克服因石油耗尽而引起的能源瓶颈效应,如果能够稳定世界人口的增长,如果对地球的生态破坏能够加以限制……发展空间探测技术和各种现人所不可思议的技术”(戴维斯P54);如果“为了维持生存而尽力减少不必要的额外开支——这种开支总是越积越多而给他们造成了困难,并借以考察他们为对付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避免的逻辑结局所表现的聪明才智”(戴维斯P63)。这样,“在太阳把地球烤枯之前,他们有充裕的时间撤离地球。他们可以一个接一个地寻找适宜居住的行星,并且不断地继续下去”(戴维斯P54)。通读全书,感到有两点不足:传统能源不可能全部退出经济发展领域,作者对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在整个经济中的结构、关系和不同作用缺少分析。作者的观点和叙述显得散漫杂乱、引文和数据没有出处,要对全书提纲挈领很费周折。但这丝毫不妨碍我们领略作者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深切关怀,丝毫不妨碍我们从阅读中得到巨大的满足。-&&&&&&&&&&和王勃《九日登高》韵: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今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王勃(元650-676),字子安,唐代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著有《滕王阁序》。&
京ICP备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基于熵理论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宏观发展研究
下载积分:400
内容提示:基于熵理论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宏观发展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8:57:5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4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基于熵理论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宏观发展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没有人类,地球上会减少很多热闹。
假如地球上没有了人类
有没有想过,如果人类完全灭绝,现在的地球将变成什么样子呢?这当然只是个假设,但是很有意思,因为一旦没有人类,现有生态系统都将被颠覆,地球完全变样,森林、草原、河流、城市、建筑将完全换位,动物的统治秩序也将改变。很多科幻片都有这样的设想,当然掺杂了很多相关信息效果,科学家们则根据自然规律描述了我们难以想像的场面。在以下的故事中,让我们亲身感受这些场面。
  
  在百万年的进化和发展中,人类终于成为地球的主宰,从北极冰洋的海豹到非洲荒漠的蚂蚁,任何一个生物群落都受到人类行为的干扰。天空、陆地到海洋,绝大多数生存资源被人类控制和支配,地球整体生态系统的架构也以人类活动和居所为中心。然而,人类统治地球是否就是最好呢?不可否认,人类的工业化行为给自然环境带来深重灾难,海洋被严重污染、大气被严重加热、表层土壤严重流失、数量众多的物种相继灭绝。想到这些,我们对地球的展望变得黯淡,自然的惩罚终有一天将爆发,到时候,彻底消失的会轮到人类吗?
  不过,...
没有人类,地球上会减少很多热闹。
假如地球上没有了人类
有没有想过,如果人类完全灭绝,现在的地球将变成什么样子呢?这当然只是个假设,但是很有意思,因为一旦没有人类,现有生态系统都将被颠覆,地球完全变样,森林、草原、河流、城市、建筑将完全换位,动物的统治秩序也将改变。很多科幻片都有这样的设想,当然掺杂了很多相关信息效果,科学家们则根据自然规律描述了我们难以想像的场面。在以下的故事中,让我们亲身感受这些场面。
  
  在百万年的进化和发展中,人类终于成为地球的主宰,从北极冰洋的海豹到非洲荒漠的蚂蚁,任何一个生物群落都受到人类行为的干扰。天空、陆地到海洋,绝大多数生存资源被人类控制和支配,地球整体生态系统的架构也以人类活动和居所为中心。然而,人类统治地球是否就是最好呢?不可否认,人类的工业化行为给自然环境带来深重灾难,海洋被严重污染、大气被严重加热、表层土壤严重流失、数量众多的物种相继灭绝。想到这些,我们对地球的展望变得黯淡,自然的惩罚终有一天将爆发,到时候,彻底消失的会轮到人类吗?
  不过,如果人类现在就在地球上突然消失,情况是否会逆转呢?这个满目疮痍的地球是否会变成香花竞放,溪水奔流的伊甸园呢?海洋里是否会重新充满各种鱼类,我们的那些水泥建筑会否因为树根、水和种子的力量变成灰尘?需要多长时间,人类在地球上的痕迹会彻底消失?如果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并跟随自然规律找到最接近正确的答案,我们将前所未有地惊诧于自然的恢复力,在大自然伟大的“清扫行动”前主动屈膝。
  想知道无人的地球将是怎样,韩国和朝鲜交界的非军事区或许能提供答案。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双方于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议,在双方边境上划出一块长250公里,宽4公里的无人地带作为军事缓冲区。除了偶尔有士兵巡逻走过,或者有难民从这里逃走以外,这块土地基本上没有人类的足迹。在被划定为非军事区之前的5000年,这里的土地一直被当地农民以水渠划成相隔的小块,密集种植水稻。而今天,那些分界线已经消失,这里成为一块沼泽,沼泽的主人之一是一群群列队的丹顶鹤。它们时而以整齐阵型掠过浅草和灌木丛,时而降落在水边,它们的脚步是那么轻,因而不会引爆埋在地下的地雷。除了丹顶鹤之外,这里还生活着其他数十种鸟类。在高倍望远镜的镜头中,韩国的鸟类学家和观鸟者一一辨认出,它们都是目前地球上最稀少的鸟类,其中包括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白颈鹤,在日本和韩国,白颈鹤被认为是最尊贵的鸟类,是“和平的使者”。
  和平到底在哪里呢?非军事区的北侧是韩国首都首尔的近郊,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首尔不断向非军事区推进,以确保随时可以完全“入侵并管理”非军事区。另一侧,朝鲜在非军事区旁边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工业园。两方的举动引起国际科学家的关注,他们成立了一个名为“非军事区论坛”的组织,试图把非军事区两侧的广大地盘发展为自然保护区和永久的和平公园。
  如果韩国人和朝鲜人在一天之内全部消失,那么朝鲜半岛是否将完全变成和现在的非军事区一样呢?这种情形只有在两国境内所有河流上的大坝都自然消失后才可能出现,这些大坝截断了河流或者改变了河流的方向和速度,虽然为半岛上的人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电力,但是对生态的破坏是最致命的。当人类消失后,在100年到150年内,朝鲜半岛上人工建造的大坝会被自然力瓦解,到那个时候,各种各样的生物才能真正繁荣起来。
  首先,森林会重新出现,没有了砍伐,由橡树和樱桃树组成的森林会蔓延整个半岛,与之相随的是水獭、亚洲黑熊、麋鹿、已经几乎消失的亚洲豹会在森林中出现,树木将越来越多。目前仅在中国和朝鲜小块范围内生存的、数量稀少的西伯利亚虎也将迅速繁殖,朝鲜半岛的纬度和气候非常利于西伯利亚虎繁衍,它们将迅速成为森林的主人。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预测说:“野生食肉动物最开始会以家畜为食,人类消失了,但是他们豢养的牛、羊、马、猪甚至狗的后代还能存在100年到200年,逐渐消失的原因是大部分被猎杀。狗将在100多年内变成野狗,但是野狗也会很快灭绝,因为它们根本没有竞争力。”
  如果整个地球上的人类都突然消失,那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物种大战。像斑马、淡菜、火蚁和葛根(一种野生块茎植物)这些野生物种将和人类畜养和耕种的物种争夺地盘,与此同时,人类改造自然的任何成果都将在短时间内消失。例如,人类通过艰难育种得来的纯种马将在不到50年的时间内全部“退化”成蒙古矮种马(Przewalski’s Horse),这是目前地球上仅存的野马品种。其他人类亲手培育出来的动物和植物品种,包括外形变化多样的纯种狗、特别甜的富士苹果和中国的高产水稻,将在100年到200年内被彻底“清扫”出地球,至于1000年到2000年之后,世界将恢复原始荒原,和人类出现前基本一样。
  新生的荒原会很快吞噬城市,正如现在危地马拉北部的丛林覆盖了当年的玛雅金字塔和城邦国度的建筑一样。从公元800年到公元900年,因为连年干旱和持续不断的内战,导致农田不断萎缩,拥有2000年辉煌历史的玛雅文明走向衰落直至消亡。仅1000年之内,丛林就将所有伟大的建筑物覆盖或摧毁,从外面看不到任何痕迹。亚洲柬埔寨的吴哥窟也是一样,被成片森林掩埋,以至于很长时间内,人类都没有发现这些古代建筑奇迹。
  玛雅人当年对地貌的改变是很有限的,仅在森林的空地中开发农田用于耕种。而今天的城市铺就了大面积的道路和各样建筑物,就如同一个人造的沙漠,因此自然夺回其领地的时间可能需要更长。纽约联合学院民用建筑系主任杰米·艾哈迈德说,在没有了人类的维护和市内取暖后,不断重复的季节性结冰和融化将很容易摧毁纽约的城市建筑,其他北方城市的命运也类似。从11月起,所有建筑都要承受低温考验,屋顶要堆积整个冬天的积雪,路面要覆盖可能厚1到2米的雪,3月开始进入冰雪融化期。如果不加维护,10年之内,路面和建筑物的水泥就会开裂、渗水,裂缝随着时间推移而扩张,当足够宽时,杂草就会乘虚而入,即便没有人撒种子,风也会让这些植物到处播种,甚至不是纽约原产的植物,例如中国的椿树也会在这里扎根成长。只要5年的时间,建筑物中就可能生长出树木,树木的破坏力是杂草的百倍,它们的根将彻底摧毁所有道路和下水设施,下水管爆裂将使纽约本就存在的地下水位过高问题变得更严重。
  在纽约,官方不开采地下水,地表因为土壤越来越少,能吸附的水分有限,植物相对也很少,通过树叶蒸发的水分也有限,再加上密集的高楼大厦遮挡了阳光,自然的蒸发更加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纽约市必须在地铁附近安装水泵,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地下洪水,一旦地下水将地下土壤冲松,地表的建筑和路面势必塌陷。
  美国布鲁尼克斯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教授埃里克·桑德森说:“在1609年,荷兰船队刚刚到达纽约曼哈顿地区时,那里曾有30到40条河流,当然今天已远没有这么多了。如果纽约人全部消失,下水道将因为无人使用在数年内全部淤塞,来自天上的降水,只能在地面上选择奔流入海的途径,因此河流将重新出现,而形成的河道和400年前基本是一样的。所有支撑在地铁隧道和路面之间的钢架,因为被水浸泡,在20年内会全部腐蚀,到时候市内纵横交错的地铁隧道都将成为敞口的小水沟。”
  一开始,因为土壤还不够深,因此城市里的大部分地区只能生长杂草。200年内,随着腐叶不断积累,土壤不断积聚,杂草的地盘将被橡树和枫树取代。城市里出现森林景观从人类消失后200年开始。因为打雷,树木和草丛很容易发生自然火灾,这些火当然也会烧掉人类建筑中原封未动的文件、支票和文化典籍。因为空气污染得以缓解,常青藤、维多利亚爬行者等攀援植物生长速度成倍翻,它们很快就将建筑物的外观完全遮蔽,这些攀援植物的根系和枝叶会破坏水泥建筑,使其结构变得松散。大约在200年之后,水泥建筑陆续开始倒塌,建筑材料中的石灰渗透土壤,改变了土壤的酸碱度,此时的土壤不再适合橡树和枫树生长,鼠李草和桦树、橄榄树则填补了它们的空缺。也有一些外地的、喜欢碱性土壤的植物,它们的种子会被鸟类带到这里。
  人类耕作的植物全部消失,如胡萝卜、西兰花、卷心菜等,它们将“退化”成我们不认识的野生祖先的模样。至于人类所建的房子,玻璃框架结构的将是最先倒塌的,估计在50年内就完全消失,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其次,保存时间最长的反而是那些年代久远的、石头砌成的房子。因为没有了工业污染,酸雨将大大减少,不再腐蚀石头表面。在无人的地球,无论是金字塔,还是某个乡间的石头小教堂都有机会继续矗立几千年时间,即使没有任何维护。相对道路和住所,桥梁的存在时间将更长,因为桥梁的建筑要求是最高的。在人类消失后,一般的桥梁都可能继续存在好几百年时间。而那些专门为火车运输修建的桥梁,有可能继续存在1000年。当然这都是在没有大地震的前提下。
  原本就在人类社区附近游荡的动物种群,例如郊狼、浣熊和鹿将最先繁荣,随后是猛禽和熊将出现在森林中,最后轮到了狼。青蛙的鸣叫声会在残垣断壁间回响,由于海水潮水反涌带来了海产,如淡菜、海带,会在内陆水沟中繁殖,由海鸟带来的贝类,也将在“城市”的水道中出现。
  消失的是什么呢?当然是那些完全依赖人类生存的物种。数亿年以前,在炎热非洲诞生的蟑螂,在当今地球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是一旦人类消失,它们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了。冬天在没有暖气的房子里,它们的数量会骤减,不到100年的时间,除了像非洲这样的炎热的地方还有蟑螂外,冬季寒冷的地方基本上再没有蟑螂的影踪了。因为没有了人类产生的垃圾,老鼠开始闹“饥荒”,它们有相当数量会被饿死,另外相当部分被红尾鹰、猫头鹰等猛禽猎杀。现在盘旋在城市上空、漫步在中央公园、由游人喂养的鸽子群也将完全消失,小部分会重新返回野生鸽子的生活状态,大部分则被野生动物猎杀。
  但是别忘了,人类消失后,留下的是一个污染严重的地球,而不是一个一张白纸的地球。在土壤和海洋中沉积的重金属,在数百年时间内可能会被植物吸收、循环、再吸收,最终完全稀释。但是各种化工工业和核子工业遗留的污染可能要在地球上存在上亿年时间。这些污染将对新生动植物带来怎样的影响,目前科学家们还无法预测。可以想像的是,一旦人类消失,地球上存在的数以百万计的化工厂很有可能发生泄漏、石油开发点也可能出现泄漏,这些都将给自然造成沉重负担,在数百年时间里影响水源和空气。但是最可怕的还是核子,所有的核电厂、核设施和核弹头,一旦没有人类维护,一定会发生泄漏,将造成怎样的影响,目前科学家们完全没有能力预测。
  一个可借鉴的例子是美国前洛矶山武器库,这里邻近丹佛国际机场,在二战时期曾是化学武器的生产基地,生产了大量芥子毒气、神经毒气和燃烧弹。二战结束后,这里改为生产杀虫剂。在1984年的美国全国环境评估中,这里被评为全美国污染最严重的地方——附近的河流中几乎没有任何生物,鸭子如果放进去,上岸后数分钟就会死亡,驶过附近河流的船只一个月内底部就会严重锈蚀。然而今天,这里是野生动物保护区,孕育着数量众多的草原野狗和以它们为食的白头鹰。这种变化似乎太戏剧性了,但是在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之前,美国政府花费1.3亿美元和无数人力,抽干了附近所有河流和湖泊的水,重新注入干净的水。如果没有人类干预,残余的化学剂将慢慢释放其危害,时间长达几个世纪。
  人类出现前,陆地上的森林大多是相连的,飞鸟和森林中生活的陆地动物迁徙范围不受约束,原始森林从欧洲的乌拉尔山脉延续到海边,从美洲的五大湖区域延伸到火地岛。而现在的欧洲,这样的原始森林仅剩一块,那就是位于波兰和白俄罗斯之间的比亚洛维兹亚森林(Biaowieza Forest),这里将为我们提供无人地球之景象的线索。
  在比亚洛维兹亚森林,菩提树能长到50米高,比它更高的是挪威云杉,还有已经有500年历史的橡树,它们可能有100米高。这些巨大的树木,光是树皮就有10厘米厚,从啄木鸟啄出的洞就可以测量出。而树林下面的灌木、蕨草和地衣都是巨大无比的,在其他森林绝对看不到这样的惊人尺寸。树林中回响的是猫头鹰的叫声,是橡树果落地的声音,是野狼的嚎叫。在欧洲这块被人类开发过度的土地上,能保存这样一处原始森林几乎是个奇迹,历史上这片森林的高度私有化成就了这样的奇迹。
  14世纪,立陶宛公爵宣布这片森林成为自己的私人狩猎地,后来的几个世纪,这里都没有人大规模进入。1888年,森林被割让给俄罗斯,幸运的是,它又成为了沙皇的私人领地。之后得到森林统治权的是德国人,德国人开始在这里相对大规模地伐木和狩猎,但好在时间很短,没有造成实质性破坏。1921年,这里成为波兰的国家公园,但是当时的波兰实际上是在前苏联的左右下,受前苏联控制,森林中还有砍伐发生,但是时间很短暂。随后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德国纳粹得到了森林,纳粹二号人物、空军元帅赫尔曼·戈林是个狂热的自然爱好者,他宣布整片森林为保护区,禁止任何人为破坏。二战之后,森林的全部归属权回到了前苏联手中,有一次斯大林到华沙访问,据说在一个喝醉的夜晚,他同意将森林的2/5划归波兰所有,这就是今天的比亚洛维兹亚森林。
  这个森林的景象,既是几百年前欧洲的景象,也将是人类消失以后,大约300年后,大片土地上出现的景象。更令人惊奇的是,在今天的比亚洛维兹亚森林,还能看到最原始的野牛,大约有600头。在森林中波兰和白俄罗斯的交界处,前苏联人曾修建了一道铁丝网,目的是防止国民逃往波兰。尽管狼在铁丝网上钻出了洞,鹿也能越过这些铁丝网,但是这群野牛——欧洲大陆上最大的野生哺乳动物群落——却被铁丝网一分两半,一边各有大约300只,它们交换基因的机会也因此被割断。铁丝网今天属于白俄罗斯,在列宁像都还没有被移走之前,白俄罗斯人还没有拆除铁丝网的打算。野牛因此遭受基因不断退化的打击,对疾病和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减弱,将有灭绝的可能。
  如果野牛在欧洲绝种,这将是历史上大型哺乳动物集体消失的另一个例子。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保罗·马丁在他的实验室里存放了一堆保存完好的干粪便,那是他在美国大峡谷的一个洞穴中发现的。这是一个体重约100公斤的大树懒留下的,如此大的树懒在今天已经鲜见,但是在人类第一次出现在美洲时,这只能算是树懒中的“小个子”。当时的美洲大陆,巨型树懒数量众多,最大的体型和现在的大象差不多,光是在当时的美国沙漠中游荡的树懒就有超过1000只。生物学家把体重超过500公斤的动物称为“巨兽”,在没有人类的原始时代,美国巨兽的数量是今天整个非洲大陆巨兽数量的三倍,当时犰狳(生活在美洲的浑身长满尖刺的小型哺乳动物)是现代犰狳的5倍大,当时的熊是现在熊的两倍大,当时头上长角、食草的箭齿兽和现在的犀牛差不多大,当时的老虎也是今天老虎体型的将近两倍。那个时代生存的巨兽还有巨大的海狸、猛犸、乳齿象等等。但一个区域的巨兽总是在很短时期内全部灭绝,气候的极端变化和外来疾病或许是灭亡的原因,但是更多古生物学家认为,人类的猎杀是真正原因。古生物学家马丁说:“当古代人类学会使用工具和群体围猎后,地狱的大门就被打开了。”他补充说,在世界任何地方,人类出现的时间都与巨兽大规模灭绝的时间奇妙吻合,最初是6万年前在澳大利亚,然后是13000年前在非洲大陆,接着是6000年前在加勒比海诸岛,最后是2000年前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
  当人类从地球上集体撤退,哺乳动物将越来越大,因为它们没有了人类这个最可怕的敌人,只要体型发展到一定大,就基本上没有天敌,哪怕因为体形大影响到奔跑的速度,也没有关系。因此,现在的老虎、狮子、豹子、熊等都会变大,就连长颈鹿、羚羊、斑马这些以奔跑逃命的动物,体积也会相对变大。
  然而,在地球上有一个地方避免了巨兽遭遇大屠杀的株连,那就是海洋。体型同样巨大的鲸、海豚和鲨鱼逃过了这场浩劫,原因就是原始人类对这些海洋巨兽的捕杀数量有限,不足以影响整个物种。当哥伦布的船队首次扬帆出海时,海洋内至少有10多种海洋生物,体积比船队中最大的船还要大,而且不完全是哺乳动物,当时的航海日志曾记录,在古巴海岸附近,其中一艘船曾撞上一只巨大的绿色海龟,那只海龟的体重估计超过500公斤。那时候的海洋只不过是500年前的海洋,情景如何呢?当时船队的周围有成群的鲸;鲨鱼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它们会游到内陆的河流中,伺机捕捉前来喝水的牛羊;当时的珊瑚中游动着体重超过400公斤的石斑鱼;只要在海里扔下一个篮子,捞起来,里面肯定有一条鳕鱼;在近海的所有岩石上爬满了蚝和其他种类繁多的贝类;海滩上躺着数以百万计的海象、海牛和海豹。
  但是人类对海洋的掠夺几乎可以说是残忍的,就在100多年内,人类已经把大陆附近几乎所有珊瑚礁摧毁,把大陆附近几乎所有海床的海草拔光,到2000年,世界上所有的鳕鱼捕捞公司都破产了。数千年前原始人类对陆地巨兽的捕杀,今天正由现代人类在海洋中重复,区别在于原始人类用了数百年时间,而现代人类只用了几十年时间。
  幸运的是,尽管人类利用机械过度捕捞、采用卫星系统追踪鱼群、延长对海洋哺乳动物的捕杀期,但是海洋巨兽并没有完全灭绝,原因是海洋不仅比陆地更大,而且它是相连的。如果人类全部消失,500年前的海洋景象不用500年时间就能恢复。虽然澳洲著名的大堡礁终将被紫外线杀死,这片珊瑚礁已有7000年历史,是人类污染的牺牲品之一,但是新的珊瑚礁会陆续产生,它们的命运要好很多。在人类消失后,空气中存在的过量二氧化碳会在200年内被完全吸收,而大气的温度会因此下降5℃-8℃。因为再没有氯和溴被释放到空气中,地球臭氧层将在数十年内被自然修补,到那个时候,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伤害将少得多。重金属和各种毒素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断被稀释,但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不可回收塑料袋和泡沫饭盒可能在十几万年后依然存在。
  城市和建筑可能很快消失,但是人类离开后相当长的时间,其影响力仍然继续发挥,横跨河流的数以万计的大坝就是遗祸之一。300年到400年内,所有大坝都将自然瓦解,此时河流能够正常奔流,它们将得以与海洋完全循环,新的生命轮回又开始了。但是没有了温室效应,冰川的威胁就更临近了。在过去10万年中,冰川曾经三次覆盖整个地球,没有人类,它的脚步可能更快。冰川来到时,已经成熟的树林会被冰川铲倒,所有的物种将经历严寒考验,留下来的为数不多。冰川消退后,地表不再有植物,最浅层的将是难以分解的PVC塑料、玻璃和铜,这是电线的主要成分,当然也是人类的“遗产”。
  当大地变暖,还会出现已经不叫人类的、类似人类的生物,他们渐渐发明工具,将发现那些PVC和玻璃,并使用它们,这比我们的老祖先起点高多了,当然他们不会知道这些“财宝”是从哪里来的。还有一点,他们和我们的远古祖先不同,他们可能在地下或山谷中发现一个密封的金属盒子,费力撬开后,发现里面是花花绿绿的东西,那是今天的富人们存在银行里的保险箱,一般来说,里面的纸币,无论是美元还是欧元,可以保存100万年。
- 科技发展的很快、
- 或许到100年后、 人真的可以回到过去、
- 但只是或许、 因为生态系统是不能被篡改的、
- 否则历史就不复...
当然会灭绝了,现在的科技发展是越来越快了,但这些科技将加速人类的灭亡。如果将地球上的生物比喻成细菌,那人类就是从古至今毒性最强的细菌了。以往的细菌对地球的影响力...
会!肯定会毁灭!
不过,不用担心,你的有生之年是看不到的。
那将是老鼠,昆虫和一些海洋类的动物(比如章鱼)的天下。而且五大洲将在次化为一个整体!
   老鼠的个体也会变的很大(像狗一样,它会成为陆地上的霸主...
#日照晓彤渔家#离第四海水浴场走多少时间
答: 春雪会计是北京会计培训机构中分支学校最多的一家专业会计培训学校,目前在北京有23所培训网点,春雪会计只针对会计专业进行培训,不涉及其他培训内容。
答: 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第五大行星:
轨道半径: 149,600,000 千米
(离太阳1.00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 12,756.3 千米
答: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位于北纬31度东经103.4度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到16日14时 汶川地震死亡22069人 受伤168669人,...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挖地球最深多少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