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活动操作幼儿园区角材料投放放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幼儿园科学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效果的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幼儿园科学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效果的研究
文章作者 :
 发布时间: 14:57:53 阅读次数:8269
一、&&&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目前区域游戏科学区现状述评及本课题产生的背景  
材料的投放方式与效果的研究”这一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二、&&& 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科学区  
2.材料  
材料是幼儿活动场所和操作的物质对象,幼儿是否对科学区感兴趣,是否能够顺利地开展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提供,可以说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丰富而适宜的材料,可以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活动的条件和表现的机会。它是决定幼儿主动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活动兴趣。要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实现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必须为幼儿提供易于探索的材料来支持幼儿的探究,使幼儿通过操作主动获取多方面的经验。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活动材料应不断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怎么样”,不断促进幼儿从多个角度、用不同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也为促进幼儿进行持续不断的探索活动、促进幼儿探索意识的萌发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投放方式  
当前,区域活动已成为幼儿园实施课程和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活动区投放丰富而适宜的游戏材料也就成为我们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本课题所指的“投放方式”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目标导向式。这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高结构性材料投放方式, ,教师试图通过材料的玩法设计,引导幼儿按照要求来游戏,以此促进幼儿发展。第二,自由开放式。这是一种不预设教学目标的材料投放方式,即直接投放非结构性或低结构性材料,如积木、插塑、珠子、纸张、黏土以及各种废旧物品。教师不对材料作任何设计制作,也不对材料的玩法作任何规定,幼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可以变换花样玩。这种投放方式有助于幼儿更主动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游戏材料,产生自发性的游戏活动。第三,探索发现式。这是一种将教学目标隐蔽化的材料投放方式,即教师对活动材料进行大致的规划,将预设的学习目标落实到一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探索活动间接达成目标。探索发现式具体又有两种投放方式:一是问题情景式投放,即通过材料投放来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让幼儿通过探索逐渐接近正确的知识。二是经验系统化投放,即通过若干并列或递进的探索活动,让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经验。  
4.效果  
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或后果。本课题指通过恰当的材料投放方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皮亚杰指出: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从而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取得良好的效果。  
5.课题界定  
科学区域活动是对科学集体活动的一种延伸,是幼儿自主探索的另一领域,也是对幼儿科学教育实施个别化指导的好机会。我们应根据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安全卫生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物质材料,并适宜投放、科学合理地使用材料,才能有效支持幼儿的操作活动,维持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本课题旨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探究初浅的科学现象,积累观察探究的经验,初步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所以,科学区材料的投放方式恰当与否非常重要,它有利于调动每一个在科学区角活动的幼儿更加自主愉快地玩、做、学。它有利于每一个孩子探索欲和求知欲的发展。  
三、&&&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国外的区域活动已经能够形成了一定的思想体系,科学区的研究也在区域活动的研究下初具规模。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我发现国外区域活动研究主要是在实践方面的。如蒙台梭利提出了将教育领域划分为不同活动区的教育思想,将教室设计为各个区域,借助自制教具,达到教育目标。主要是让幼儿自己根据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材料,来促进幼儿的发展。美国学者约翰、托马斯主张各个区域之间要平衡,动区和静区要分开,以免互相干扰。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合理安排个区活动。在促进幼儿自我发展的同时,师幼互动很重要。巴巴拉.德恩认为,区域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通过创设丰富的活动区域来让幼儿从中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纵观国外对区域活动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是从教师角度出发,对区域活动进行了研究。主要表现在教师如何对活动区域进行划分、如何投放各区域的材料、如何对区域活动进行指导、如何创设区域活动的环境等方面作了实践研究,具有相对比较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  
&在我国,“区域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区域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类似于为每个幼儿开出的教育处方,是一种个别化的教育方案。近年来,北京、上海、江苏等一些学前教育发展比较快的省市也相继对区域活动进行研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区域环境的创设、区域材料的投放、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法的研究等。我国的一些幼教专家和幼教实践工作者,也都从不同角度对幼儿园区域活动进行了研究。如北师大的冯小霞教授、张燕教授、南京师大的赵寄石教授,华东师大的华爱华教授等都对活动课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材料的投放、环境的创设、教师的指导、幼儿间的交往能力等研究。可见,深入探究科学区材料投放方式与效果的研究仍是一个热点问题。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 “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因此,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将围绕《纲要》精神,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使每一个幼儿在愉快、自由、合作的环境中进行区域化科学的探索。  
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只有主动地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因此,我们将在研究中,以皮亚杰理论为指导,让幼儿充分与材料有效互动,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从而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取得良好的效果。  
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是行知合一,行是做,做是第一,知是第二。它是改变旧的传统教学方法,把单纯传授知识,死教书、死读书的教学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的轨道上来,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是一种推行手脑并用,要求教师把指导学生的学习,不只学会、能应用知识,且能会学,终身受益。因此,在活动研究中,我们将遵循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努力做到让幼儿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会观察,勇于探索。  
五、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1. 探索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科学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以及有效投放的原则。  
2. 根据大中小班各年级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索科学区投放材料的内容和策略。  
3. 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愉快、自由、合作的环境里进行区域化的科学探索。  
4.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幼儿园各年级科学区材料投放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调查、分析幼儿园目前在区域活动中科学区材料投放方式的现状以及幼儿在活动中呈现出的状态,对此进行述评。与此同时,通过问卷或谈话等方法,调查不同年级、不同教师、不同幼儿对当前科学区材料投放的反映。在此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  
2.幼儿园各年级根据调查现状中出现的问题,实施新的材料投放方式的研究  
皮亚杰的观点,只有主动的与材料互动,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投放得好、投放得巧,投放得当,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只有满足幼儿兴趣的材料才能促进幼儿的思考。结合大、中、小班幼儿的课程体系、年龄特点,分别实施相应的材料投放方式。我们希望给幼儿提供的材料是幼儿感兴趣的、乐于探索的,能使他们在快乐、自由、放松的操作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的。  
3.科学区材料投放方式与效果评价的研究  
主要研究在实施了新的材料投放方式后,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状态和效果。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愉快、自由、合作的环境中自主地进行区域化科学探索。因此,我们必须从幼儿的发展来论证。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第一,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访谈、观察、记录等方法手段切实了解、分析现阶段本园各年级范围内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科学区活动的现状以及材料的投放方式。  
第二,方案设计。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幼儿就其参加科学区区域活动的情况设计研究方案。  
第三,实践干预。要求全体研究成员按照研究方案设计步骤对区域活动中科学区的活动进行实践干预。  
第四,总结提升。在研究过程中,辅以适当的评价跟进,关注理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行动研究、案例剖析、观察记录等研究方法,凸显实践策略的实效与创新。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9~2012.12)  
1.确定课题、成立课题组。  
2.课题组成员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学习国内外有关理论,获得理论支持,进行理论的更新与提升。  
3.课题组成员根据实际状况,设计研究方案,包括设计问卷、设计观察记录表等。  
4.课题研究分工,确定成员任务,制订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3.1~2014.6)  
本阶段按照研究方案,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地开展研究。  
1.组织调查:按大、中、小三个年级组分别填写科学区域材料投放问卷,分析问卷调查情况;观察各年级区域活动中科学区域材料的使用情况,并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撰写《科学区材料的投放方式现状及成因分析》调查报告。  
2.选择本园大、中、小各一个班级开展研究,根据研究方案逐步推进,逐步探索。力求做到边实施、边完善、边总结,不断改进研究方案。  
3.针对需要,召开阶段研究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研究的经验,或召开专题研讨会、报告会等,实行过程指导;  
4.收集、整理过程性的资料,形成阶段性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整理阶段(2014.9~2014.12)  
1.每位课题组教师对自己分管的项目进行归类、总结;  
2.课题组作全面总结,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撰写研究报告;  
3.申请课题成果鉴定。  
1、调查法(谈话与问卷): 通过谈话与问卷了解现阶段本园各年级范围内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科学区活动的现状以及材料的投放方式,以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材料投放方式计划。  
2、观察法:教师通过观察班级幼儿在区域游戏科学区中的活动表现,了解班级科学区区域材料的投放情况,以及了解一些存在的问题,在掌握比较详实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分析与研究。  
3、资料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梳理同类课题研究的已有成果,加强理论探讨,为实践指明方向。  
4、经验总结法:总结研究中的有效经验,提炼概括,撰写论文。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科学区材料投放与幼儿活动所面临的困境。哲人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作为行走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我们深深地了解目前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材料投放存在的“困境”,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兴趣,影响着幼儿在活动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影响活动的效果。因此,因班制宜、因人而异的科学区材料投放方式与效果的研究是形势的召唤。  
2.制定更为合理的科学区活动材料投放方式的原则,重视幼儿在活动中利用材料、使用材料、操作材料的积极性、投入程度以及互动情况,从而更好地为幼儿参加科学区域活动服务,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欲望。  
3.本课题的研究,着重点是去探寻科学区材料有效的投放方式,使之更加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使每位幼儿都能在快乐、自由、放松的操作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在全园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氛围。  
可能的创新之处:  
1.探寻新型的科学区材料有效的投放方式,着眼于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活动探索,使之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力求使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独立自主、敢于尝试和发现问题理解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科学区材料投放方式的创新,充分挖掘了具有教育价值的科学区区域材料,让科学区活动发挥了其最大化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发展。也为幼儿园其他活动区域材料的投放方式提供借鉴。  
3.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科学区的材料,明显提高了幼儿园科学区活动的质量,幼儿的科学兴趣日渐浓厚。  
4.开展一系列有效的研究实践和展示活动,提高了教师科学区活动的指导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八、预期研究成果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课题承担者的科研水平与能力  
本课题主持人曾在“十五”期间,参加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区域性推进中小学研究性学习》子课题《农村小学开发利用研究性学习资源的研究》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参加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文化自觉的研究》工作,参加我园省级课题《园本课程全纳审美教育的研究》工作,并全部已顺利结题。先后有多篇文章在《江苏教育周刊》《江西教育》《成才导报》上发表,多次参加省“师陶杯”、盐城市优秀论文评比获一、二等奖。2003年1月,被东台市教育局聘请为“东台市第二届兼职教育科学研究员”。课题核心组10位成员中,有四位是中学高级教师,五位是小学高级教师。所有成员都具有多年的幼儿教育教学经验,均为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她们学历高、理论深、能力强,在各自的教育教学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主张,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抱以极大的热忱和期望。她们乐于潜心研究,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研究中去。课题组成员都曾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过多篇教育教学论文,主持或参与过多项省市级立项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多名成员在市级以上的教学比赛中获奖。她们有着踏实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水平,并且都取得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以从人力资源上确保本课题的顺利推进。  
2 .科研保障条件  
(1)学校成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学校教育教学资料丰富,信息技术设备齐全方便,,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观念,保证教师研究到位。通过开展活动展示、论坛研讨、外出学习、撰写论文等活动,引导研究人员进行广泛交流,在交流中学习、提高。  
(3)保证充分的科研时间:我们的实验人员都来自于教学第一线,将研究与正常的教育活动、区域活动相结合,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即开展科学研究,每天都有科学实践的时间。另外,合理安排研讨时间,课题组研究人员每周至少集中一次,讨论实践人员的实践观察记录,从时间上确保课题研究的持续深入。  
&我们相信,有领导的重视,专家的引领,全组成员勇于进取和协作互助,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任务!谢谢!&  
2013年1月  
  【责任编辑:xh_ycg】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建议您使用分辨率浏览本站效果更佳
主办单位: 苏ICP备: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浅谈科学活动中幼儿操作材料的合理选择和投放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浅谈科学活动中幼儿操作材料的合理选择和投放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0|
上传日期: 05:08:2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浅谈科学活动中幼儿操作材料的合理选择和投放
官方公共微信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日常科学活动材料投放问题及对策
日常科学活动材料投放问题及对策
摘 要: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在于激发探究兴趣,让幼儿体验探究过程,使之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分析幼儿园当前在日常科学操作活动中投放操作材料中存在着同类材料重复、递进材料跳跃、更换材料拖沓等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利于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关键词:幼儿;科学;活动;问题;对策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探究客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过程。科学学习的核心在于激发幼儿探究兴趣,让幼儿体验探究过程,使之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的立足点。然而目前许多幼儿园在日常科学操作活动中投放操作材料时,往往存在着同类材料重复、递进材料跳跃、更换材料拖沓等问题,期望达成的最佳探究效能低,幼儿科学学习中“伪探究”现象频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班额大,材料少。之所以要用“日常”两字作“科学操作活动”的定语,是目前幼儿园班额人数较多。日常科学活动面向全体幼儿,幼儿人多,教师精力有限,准备的材料相对少而简单,材料缺乏挑战梯度与趣味性,日常科学操作活动大多“走过场”。二是演示多,互动少。为省时间,教师往往以自己的操作演示为主,幼儿观察演示过程,与材料的互动频率低。观察后教师提问“蜻蜓点水”,不可能给每位幼儿陈述自己观察结果的机会,更难让全体幼儿通过一遍遍的实验、验证、再实验、再验证来获得正确的科学操作经验,降低了科学教育中自主学习的效果。三是展示多,常态少。教师外出观摩的评优课与展示课中,幼儿人数少,活动室空间大,操作材料及教具由多人准备,且材料精致、丰富,活动环节层层递进、严格把握时间。这样的观摩活动虽好但带有表演性,教师观摩后往往有“看看激动,回去不动”的现象。要在大班额情况下,让幼儿成为日常科学操作活动的主人,就要考虑活动材料的投放。选择怎样的操作材料,选择投放的时间与方式等问题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这类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将有效地帮助幼儿教师解决科学活动组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效地提高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教学质量。一、材料投放突出科学性与趣味性活动离不开材料。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材料最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具有科学性则是幼儿学习有效性的保证。科学性与趣味性两者关系是互补的,如活动材料只具科学性而缺乏趣味性,幼儿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欠佳;如活动材料只有趣味性,缺乏科学发现作用,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在活动材料的投放中,既要把握材料科学性,又要兼顾材料趣味性。例如,让幼儿体验事物的弹性时,可以投放诸如皮筋、橡胶、泡沫塑料等材料;体验光线的色谱及其特性时,可以提供三棱镜、凹凸镜、反光镜、透视镜等;了解空气的可压缩性时可投放气球、打气筒、皮球等。材料的趣味性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动态化、形象化、清晰化。富有趣味性与科学性的实验活动可以促使幼儿思维活跃,使学习过程变静态灌输为灵动接受,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二、材料投放关注随机性与自主性开展幼儿日常科学操作活动目的是要让幼儿在生活常态中学习。幼儿园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就无需尽善尽美,材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必需用品。幼儿可以通过生活材料观察到许多生活现象,并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材料“会翻滚的小桶”, 幼儿操作时,看到玻璃球从最上面的小桶里一路翻滚,最后落到下面的小桶里,他们只是觉得有趣、好玩。至于翻滚的原因,却始终没人能够发现。为促进幼儿探索,教师可以随机投放各种大小、质地的塑料球、玻璃球、纸球、钢珠,在大家共同探索中,幼儿终于发现了小桶翻滚不到位的原因,是在于小桶的内部结构上,最终懂得了小桶翻滚的原理。在活动材料投放上,教师应该注重全体幼儿自主学习需要,让幼儿去发现科学现象、感知大自然的奥秘。让科学现象引发幼儿的兴趣,让大自然的奥秘启迪幼儿的智慧。三、材料投放渗透整合性与动态性活动材料应考虑主辅搭配、动静搭配。幼儿在摆弄材料中,会发现问题。对此,教师不能简单地给予解答,而要通过增添辅助材料让幼儿自己探索,寻找答案。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材料的表面特征,描述材料的动态过程。例如,在小火箭发射活动中,教师问幼儿看到什么啦?幼儿答:“小火箭起飞了”问“它怎么会飞的?”答:“我用力拍可乐瓶子”等。为使幼儿在日常科学活动中具有较丰富的操作材料,在确定了每学期的活动主题之后,教师可根据科学活动的内容明确各种活动材料的名称、数量和规格,在教室的一角设立百宝箱,收集幼儿家中玩腻的玩具,为幼儿日常科学探索活动创造条件。四、材料投放融入规则性与创造性为幼儿提供的活动材料要符合充足、合适、有趣的原则,否则活动中就会出现争抢现象。如要“充足”,教师必须在班中建立良好的操作常规,投放材料时有效融入规则性。当材料充足时,教师可为材料提供合适的容器,幼儿操作后能将原材料归位放好;当材料实在稀少时,可采用共同探究的规则,以“结伴卡”“朋友卡”的方式小组结伴操作,例如,在三棱镜活动中,教师可以准备六个三棱镜。活动时把幼儿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再一分为二,其中一半在窗外活动,另一半在室内。室内的幼儿用三棱镜观察窗外的。然后内外交换,互相体验。这种分组轮流操作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活动效率。材料的投放还要注意创造性,使幼儿在反复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不断引发新疑问、不断尝试多维探索。例如,在“美妙的声音”游戏中,许多的幼儿都发现了储水量不同的瓶子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幼儿在不同粗细、高矮、材质、造型的彩色水瓶中,发现了美妙的乐音。创造性的材料能激发幼儿大胆探索、表达和创造。幼儿园日常科学操作活动的开展应该从各个班级实际情况出发,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富有安全性、趣味性、科学性的活动材料。以充分满足幼儿好奇心理与探究心理,有效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有效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让他们真正成为日常科学操作探索活动的主人。参考文献:[1]王任萍.幼儿园科学活动操作材料的选择和投放[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0(2).(江苏省昆山市绣衣幼儿园)
欢迎转载:
推荐:    如何科学地投放幼儿园科学活动材料;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感知和获取知识;应该怎样科学地投放区域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一、投放具有层次性及动态性的材料;(一)材料的层次性;一方面在活动区域中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在一定程度;另一方面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二)材料的动态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能;二
如何科学地投放幼儿园科学活动材料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通过操作材料来感知和获取知识的自主性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以教师的支持为辅的活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可以自主地操作、自由地交往、自由地发挥想象,激发创造潜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主要是通过与材料的交互作用而得到发展,因此,区域活动材料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物质媒介。但是目前,在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材料投放流于形式,固定的多,变化的少,有的甚至一成不变,不能让幼儿感到新鲜、有趣;投放的材料只求多,而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够,缺乏层次性和动态性;对部分材料的教育价值挖掘不够等等。
应该怎样科学地投放区域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激发幼儿创造潜能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投放具有层次性及动态性的材料
(一)材料的层次性
一方面在活动区域中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供给幼儿探索的空间,满足个体和能力有差异的幼儿获得不同的认知体验。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幼儿发展的水平,一种材料多种玩法,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需求,如果只是投放了同一层次的材料,只考虑大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这样就会阻碍了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幼儿的发展。
另一方面从材料的加工程度来讲,可为同一个活动区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材料的动态性
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能力的不断提高及时地进行调整和补充。无论多么有趣的材料,如果总是一成不变,也会失去其原有的魅力。当幼儿对原先投放的材料兴趣减弱时,应该及时进行补充、调整,根据幼儿新的兴趣和需要,改进和摒弃不适合的材料,开发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二、投放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的材料
(一)材料的目标性
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有的放矢的,是和我们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在材料投放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那些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例如,幼儿在探索物体的沉浮时,幼儿们对沉浮的现象非常感兴趣,教师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如瓶子、弹珠、木头、泡沫、回形针等。
(二)材料的针对性
活动区域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具有针对性。同样是结构区,结合小班幼儿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和小肌肉群不够发达的生理特点,可为他们提供体积适中、重量轻、便于搭盖、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在提供建构材料时,可以为他们提供需要更多拼插技能的建构材料,同时也要注重材料的多样性,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
三、投放具有可探究性的材料
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探究是幼儿在动脑思考基础上的动手操作,是幼儿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交织进行的活动。所以,投放材料时应考虑到材料能否支持幼儿动手动脑,积极探索。而那些能留给幼儿更多操作空间和创造空间的“半成品”最具有探究性。这是因为,相对于“成品”来说,“半成品”能够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间,更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而相对于“原材料”来说,“半成品”又蕴含了一定的线索,可以引导幼儿完成自己的作品,它适应对客观世界缺乏经验的幼儿的水平。
四、投放具有生活化的材料
很多教师为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挖空心思,其实,不是没有材料,而是我们不善于发现,周围有很多我们可以拿来做材料的东西。可以有师生变废为宝的作品,有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的小飞机,有巧手父母制作的电动玩具和印刷用的丝网,还有大家一起搜罗的各种纸张等等,甚至日常最普通的衣架都可以用来探索平衡的原理,幼儿在玩衣架平衡时可以清楚的比较水果的轻重,并可以自己动手用积木使左右平衡。生活即教育,区域活动的材料要打破局限,发掘一切可利用的资
源,真正做到生活化。这样的教育不仅能使幼儿通过操作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还能让孩子学会勤俭,学会珍惜和利用资源,还能让幼儿学会创造,体验到创 造能使简单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从而真正地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乐于创造。
五、投放合适数量的材料
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材料自身应富含着多种教育因素,根据幼儿兴趣和需求投放材料,一物多玩,活动区材料投放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如系鞋带,鞋带的颜色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穿插图片的数量应充足,以保证幼儿通过对材料的充分操作,提高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
对于区域活动材料的科学投放,随着区域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应边尝试边摸索,边进行边不断地改进,让幼儿在玩中学到知识,并养成开动脑筋、不断探索的精神,不断地做出总结和修改,使之日趋完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外语学习资料、行业资料、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93如何科学地投放幼儿园科学活动材料等内容。 
 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作者:魏丽辉 来源:《新课程? 教师》2013 年第 10 期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  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希望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到,所以,如何在大班正确的投 放区角活动材料非常重要,有利于每一个孩子探索欲和求知欲的发展。 一、科学区活动材料的...  大班科学区活动材料投放与活动指引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幼儿园大班区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 幼儿进一步地了解物质材 料的特性(如怎样才能把 这两个...  如何科学投放区域活动材料 区域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自我学习、 自我探索、 自我发现、 自我完善的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 式;它是将...  组织幼儿科学活动,以及幼儿科学教育的理论指导,较少 涉及到科学发现室的有关实际...通过观察我园幼儿使用科学发现 室, 我对科学发现室中需投放什么样的材料及如何...  科学区材料投放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3 张江经典幼儿园科学区材料 2014.11 有趣的皮 ...  他们对世 界的认识更希望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到,所以,如何在大班正确的投放区角活动材料非常重要, 有利于每一个孩子探索欲和求知欲的发展。 一、科学区活动材料的...  对于大班科学区材料的选择及活动 如何开展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去做好并深入学习的,只有正确的投放区角活动材料, 细心适时的观察指导才有利于每一个孩子探索欲和...  浅析幼儿园大班科学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 摘要: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可以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 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 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建构区材料投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