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材料蓄热系数数大的材料在节能上有什么优势

常功率平面热源法测定建筑材料蓄热系数的研究--《福建建材》2016年07期
常功率平面热源法测定建筑材料蓄热系数的研究
【摘要】:对常功率平面热源法测定建筑材料的蓄热系数进行数学建模,根据半无限大一维非稳态传热模型得出建筑材料蓄热系数随测试时间变化的数学表达式,并对热脉冲法测定材料蓄热系数的装置进行简化,得到适用于测试建筑材料蓄热系数的简单装置,并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岩棉板、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为样品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热流密度与测试时间一定时,试件的过余温度与试件的导热系数成反比。导热系数较小的样品,蓄热系数随测试时间先减小而后趋于稳定,导热系数较大的样品,蓄热系数随测试时间先减小而后逐渐增大。导热系数较小的样品,其蓄热系数基本不随热流密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导热系数较大的样品,其蓄热系数随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U50【正文快照】:
建筑材料蓄热系数是计算建筑围护结构热惰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其测试的准确性对建筑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能耗都将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关于建筑材料蓄热系数的检测方法尚未有正式的测试标准,只是在行业标准JGJ 51-2002《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建筑技术;1981年10期
王惠敏;;[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陈鑑光;;[J];机械工厂设计;1957年04期
孟庆林;[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孟庆林,陈启高;[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7年01期
孟庆林;[J];太阳能学报;2002年05期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朝贤;;[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学术文集[C];2010年
魏铁群;;[A];全国建筑节能技术与设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备注/材料蓄热系数
材料的蓄热系数可通过计算确定,或从附录四附表4.1中查取。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2:59:00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最新公告:
本站所有期刊杂志信息均包含杂志社真实投稿电话,以及投稿邮箱,投稿请点击以上期刊栏目选择相应期刊直接联系杂志社。
建筑材料论文发表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墙体结构及保温性能的研究文
  1 日光温室围护墙体结构研究
  在传统的温室设计理论中,墙体和后屋面的主要作用是承重和隔热。而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墙体和后屋面则要求既能承重、隔热,又能载热,即白天蓄热,夜间放热。与普通日光温室相比,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在提高温室前屋面采光性能的同时,加强了墙体和后屋面的保温蓄热性能,白天得到的热量只有一小部分透过墙体和后屋面散失到室外,大部分热量蓄积在土壤、墙体和后屋面,夜间再传递到室内。所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墙体和后屋面与地面一样,白天是蓄热体,夜间是放热体,即热源。
  日光温室墙体应牢固、支持力强、不易损坏。早期的墙体结构多是厚度较大的夯实土墙或草泥墙,造价低,占地面积大,防水能力差,经常出现坍塌现象。后来,墙体结构发展为红砖墙,造价高,且单薄的砖墙保温能力有限。此后,人们试着在砖墙中间夹隔热材料,关于日光温室组合墙体的研究就此展开。
  董仁杰等在建立求解验证日光温室热环境理论模型时提出,温室后墙对保证温室热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其夜间的作用大于白天。翟国勋的研究表明,温室后墙内侧200 mm以内的温度波动较大,证明日光温室后墙能贮积太阳能。赵东等认为晴天时墙体白天积蓄的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在夜间释放到空气中;阴天时的主要热源是墙体散热。围护结构是一个大的蓄热体,其白天吸收大量太阳能,夜间释放出热量,在温室中起着积极作用。
  为增加墙体的保温蓄热能力,一是设计异质复合墙体,内层选择蓄热系数大的建筑材料,外层选择导热率小的建筑材料;二是加大厚度。
  目前,常用的墙体有单一材料墙体(如垛土墙、砖墙等)和复合墙体(如红砖+苯板+红砖、红砖+珍珠岩+红砖、粉煤灰砖+苯板+红砖等)。郭慧卿、李振海等的研究表明,从稳态传热的角度看,热阻作为墙体热工性能评价指标具有局限性,还应综合考虑墙体材料的其它热物理特性,如材料蓄热系数。蓄热系数较大的墙体,无论其厚度如何,地温及气温均难以优于由膨胀珍珠岩一类高效保温材料参与复合的墙体。建筑物的保温性能用围护结构的总热阻R来评价,RR越大,其传热量越小;D值是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表征结构的热稳定性,结构的D值大,室内温度波动小。对于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白义奎,王铁良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D(或R+D)值作为评价指标,要求外墙D&3.0(K&15 W/(m2&K)),日光温室应尽量采用较大的R及D。
  虽然红砖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墙体建筑材料,但烧制实心黏土砖除开采大量的土地资源外,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红砖的替代产品&&加气混凝土砌块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红砖比较,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容重轻、保温隔热性能好、防火性能强、几何尺寸大、施工效率高等优点。张立芸等通过对加气混凝土墙体的结构性能进行分析,认为加气混凝土是一种适宜的替代红砖的新型建筑材料,其与聚苯板构筑的异质复合墙体具有相对优越的热特性,能增强温室北墙的蓄热体作用。
  2 日光温室围护墙体保温性研究
  日光温室特殊的围护结构及保温措施,在不加温或少加温的条件下即可越冬生产。墙体作为温室的围护结构之一,对温室内的热环境有直接的影响。陈端生对几种温室墙体的温度分布进行测试,但对温室墙体的传热特性缺乏理论研究。国外学者对温室墙体的传热及能耗进行理论分析及实验测试,但由于其所研究的温室结构与我国的日光温室结构不同,故无法直接照搬国外的研究模式。理想的日光温室墙体不但向外放热量小,而且热稳定性好,能有效提高日光温室的节能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墙体的传热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温室的建造起指导作用。
  佟国红等对结构相同、墙体材料不同的温室进行温度测试,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室内,复合异质墙体夜间内表面温度比纯砖墙内表面温度高3.7 ℃;室外温度相同时,复合异质墙体温室的夜间空气温度比夯实土墙温室高3.0 ℃。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复合异质墙体对室外温度扰量的衰减倍数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墙体的123倍、是纯砖墙的9.5倍;单位面积复合异质墙体全天向室外传送的热量是纯砖墙的1/17。
  光照是节能日光温室获取能量的最主要来源,而保温设计是保证日光温室冬季正常生产的关键环节。提高温室的保温性能、降低能耗,是提高温室生产效益的最直接手段。节能日光温室主要由围护墙体、后屋面和前屋面三部分组成,前屋面是温室的全部采光面。一般情况下,应尽量加大前屋面采光面的面积,并采取合理的采光角度,以获得最大的太阳辐射;夜间一般用保温被覆盖或在内部设置二道幕。受日光温室采光面的限制,前屋面改变的空间很小,因而在加强温室前屋面保温设计的基础上,加强和改进围护墙体的保温性能至关重要。白义奎对几种常用单一材料墙体及复合墙体的保温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层异质复合墙体具有热阻大、蓄热、隔热、保温性能好的优点,但存在自重大、造价高、受周围环境尤其是湿度影响大等缺点。白义奎等在分析铝箔绝热热工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缀铝箔聚苯板空心墙体设计,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墙体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对于如何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国内外很多专家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为日光温室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研究大多采用传热学理论,通过温度分析的方法,计算分析各种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及热环境。
特别说明:本网站内容都来源于互联网,供浏览者学习、欣赏,使用原则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者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此外,使用者如对本网站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力人的许可。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我们的服务
杂志申请收录邮箱:; 投诉建议邮箱:
国家信息产业备案号码: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81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联系邮箱:
优先推荐期刊
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材料蓄热系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