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时滞的matlab离散传递函数数离散后是否有延时

你的位置:
如何用matlab画具有滞后环节的一阶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的波特图 特图的画法?
如何用matlab画具有滞后环节的一阶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的波特图
此外,要注意,波特图是指输入为正弦信号,用时域和频域指标相互转换的公式进行验证,动态过程的情况。两者输入信号,响应过程不同,在稳态情况下的,建立起模型匹配数据库。如果是自己对某个系统实验验证而已,幅值和相交变化,一般反映的是输入为阶跃信号。而时域波形。哪么最简便的方法是比较MATLAB和实际系统的时域波形就可以了,从图中判读出时域和频域指标。稍微麻烦一点方法的就是这是一个有挑战性的课题。如果完全实现自动化,需要计算机图像识别的知识
时域波形,一般反映的是输入为阶跃信号,动态过程的情况。
matlab怎么画波特图——
提示:matlab软件画波特图,一般用bode命令,X轴为角频率,跟频率f差了2π的...2009-...用matlab怎么话Z域波特图啊?——
提示:matlab软件画波特图,一般用bode命令,X轴为角频率,跟频率f差了2π的...2009-...matlab中有没有波特图模块,就像示波器一样直接用的?——
matlab中有没有波特图模块,就像示波器一样直接用的? yu ...2009-0...MATLAB2015中的simulink建模后怎么得到波特图,能不能得到传递函数?????——
这肯定是可以实现的,你可以找找波特图的模块,看看有没有,放在输出,出个图。 传递函数我猜想,从输入是...matlab中怎么绘制伯德图并求相角幅值裕量——
simple(S),采用多种方法化简多项式,包括simplify,expand、factor、com...matlab 用bode绘制出波特图 对于幅频特性图怎么理解 如幅频特性上50rad/sec,此时的...——
频率的单位就是s的负一次方啊,所以你的50rad/sec就是频率值啊弧度就是数值了,区别于角度,就跟...
你可能感兴趣的相关资料查看: 1538|回复: 3
时滞传递函数模块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用simulink做这样一个时滞的传递函数模块如何做?看我附件里那个地方错。
22:4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4.68 KB, 下载次数: 68
22:4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8.13 KB, 下载次数: 46
mdl文件怎么没东西?你的是7.0版本的么?如果是,那就是由于该电脑6.5的原因,正常!
其实这个方法是万不得已的,用模块那些做不出来么?
这个只是我当初说的一个方向而已,除非其他做不出来再用这个做,不晓得现成模块是否可以。
原帖由 gr898 于
22:41 发表
用simulink做这样一个时滞的传递函数模块如何做?看我附件里那个地方错。
首先你的运行时候出现的错误是由于sizes.NumContStates&&= 1;
而实际这个地方应该设置为0的,没有状态变量啊。
Powered by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闭环时滞系统辨识--《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闭环时滞系统辨识
【摘要】:闭环时滞模型参数的辨识一直是先进工业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由于时滞的存在,被控量不能及时地反映系统所承受的扰动,从而产生明显的超调,使得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变差。本文充分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收敛速度较快和混沌运动遍历性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优化思想的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来直接辨识含有滞后环节的被控对象的闭环传递函数,而不用将其转化为状态方程。将闭环时滞系统的传递函数通过z变换转化为离散的差分方程,对于滞后环节的处理,用一阶Pade近似。利用CPSO的全局优化能力来极小化误差准则函数,从而获得模型参数的估计值。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收敛速度较快、辨识得到的参数精度较高,适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该方法与辅助变量最小二乘方法相比,计算量小、过程简单、不用计算多重积分、辨识速度较快、辨识精度高。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P18;TP13【正文快照】:
过程建模是控制系统的设计基础,系统辨识是研究和建立生产过程模型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所谓系统辨识就是根据系统运行或实验测得的数据,按照给定的“系统等价准则”从一群候选数学模型集合中,确定一个与系统特性等价的数学模型[1]。现阶段,辨识是确定仿真模型及参数最主要的方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超;;[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07期
焦有权;冯仲科;赵礼曦;徐伟恒;曹忠;;[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年01期
王福永;[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年04期
靳其兵;刘子宜;;[J];系统仿真学报;2010年09期
杨志远,吕跃刚;[J];信息与控制;199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靳其兵;刘明鑫;冯春蕾;;[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陈宏伟;吴平东;黄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孙建平;闫永跃;于树新;李庆周;;[J];电光与控制;2008年01期
靳其兵;刘明鑫;冯春蕾;;[J];电子质量;2008年08期
陈宏伟;吴平东;黄杰;;[J];高技术通讯;2009年06期
李鹤翔;史伟民;杨亮亮;;[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4年06期
刘文霞;李盈枝;李鹤;赵天阳;张建华;;[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08期
索江镭;胡志坚;张子泳;刘宇凯;陈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22期
黄劭刚;洪剑锋;赵鲁;;[J];电力电子技术;2015年01期
李月;张晓冬;;[J];电子设计工程;201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爽心;李亚光;杨志远;;[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段松涛;李冰;;[A];智能化电站技术发展研讨暨电站自动化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Junhong Li;Ping JYi Y;[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权玲;[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田涛;[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罗毅;[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1年
黄卫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白建波;[D];东南大学;2006年
李钟慎;[D];华侨大学;2007年
戚晶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杨天文;[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郑伟;[D];重庆大学;2014年
冯晶晶;[D];天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超远;[D];西华大学;2011年
张静;[D];中南大学;2011年
王娜丽;[D];天津大学;2010年
李信洪;[D];福州大学;2002年
于海英;[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张红星;[D];南昌大学;2006年
丁洲;[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李巍;[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黄岩;[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袁琴;[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胥辉,孟宪宇;[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吴超;陆超;韩英铎;吴小辰;柳勇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21期
吴超;陆超;韩英铎;吴小辰;柳勇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6期
刘开培;郑世喜;陈华;;[J];电气自动化;2002年01期
陈刚;陆嘉骏;刘澄;刘祥东;王洋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16期
李超,黄德先,金以慧;[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3年06期
吴超;陆超;韩英铎;吴小辰;柳勇军;;[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1年11期
倪庆剑;邢汉承;张志政;王蓁蓁;文巨峰;;[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7年03期
;[J];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2011年03期
倪博溢;萧德云;;[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尚;杨静宇;;[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6年02期
贺毅朝;王彦祺;刘建芹;;[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7年01期
苏俊霞;蔚承建;;[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04期
徐俊杰;忻展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吕琴梅;陈国初;俞金寿;;[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陈建超;胡桂武;;[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06期
万再莲;;[J];广西轻工业;2010年09期
李丁;夏露;;[J];航空计算技术;2010年06期
盖锋;;[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1年23期
李邓化;李金鳌;庞美飒;刘爱华;;[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妍;张晓光;王永钢;;[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孙红光;潘毓学;;[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韩毅;唐加福;郭伟宏;刘阳;;[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金一粟;梁逸曾;;[A];第九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汪荣贵;李守毅;孙见青;;[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黄双欢;程良伦;;[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南六省(区)2010年第28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侯志荣;吕振肃;;[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徐俊杰;忻展红;;[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王亚;于永光;耿玲玲;;[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崔静;邓方;方浩;;[A];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分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华蓥;[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刘波;[D];中北大学;2011年
熊勇;[D];浙江大学;2005年
唐贤伦;[D];重庆大学;2007年
闫允一;[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余炳辉;[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唐贤伦;[D];重庆大学;2007年
徐慧;[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徐星;[D];武汉大学;2010年
刘逸;[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玉娥;[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潘洪悦;[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易云飞;[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周洪斌;[D];苏州大学;2009年
赵玉静;[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李建勇;[D];浙江大学;2004年
杨腾飞;[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艾景波;[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黄志斌;[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刘晶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时滞正系统的L1-induced与e1-induced性能分析及控制器的设计
正系统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经济等领域,因此正动力系统成为众专家学者关注的问题,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有必要研究系统的鲁棒性,而L1-induced与(l)1-induced性能是一种特殊的鲁棒性能.另外,时滞是造成系统不稳定或性能变差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研究了时滞正系统的L1-induced与(l)1-induced性能,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  
(1)研究了连续时滞正系统的L1-induced性能及控制器的设计问题.首先运用积分的方法计算出连续时滞正系统L1-induced范数,得到了连续时滞正系统传递函数与其L1-induced...展开
正系统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经济等领域,因此正动力系统成为众专家学者关注的问题,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有必要研究系统的鲁棒性,而L1-induced与(l)1-induced性能是一种特殊的鲁棒性能.另外,时滞是造成系统不稳定或性能变差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研究了时滞正系统的L1-induced与(l)1-induced性能,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  
(1)研究了连续时滞正系统的L1-induced性能及控制器的设计问题.首先运用积分的方法计算出连续时滞正系统L1-induced范数,得到了连续时滞正系统传递函数与其L1-induced范数之间的关系.其次利用线性Lyapunov函数给出保证使连续时滞正系统渐近稳定且具有L1-induced性能的充要条件以及一些等价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它的控制器,运用凸规划的优化方法以及迭代法给出了控制器的设计算法,最后用数值算例说明了采用方法的有效性.  
(2)研究了离散时滞正系统的(l)1-induced性能以及控制器的设计问题.首先运用迭代法计算出了离散时滞正系统的(l)1-induced范数,得到了离散时滞正系统的传递函数与其(l)1-induced范数之间的关系.其次利用线性Lyapunov函数给出保证使离散时滞正系统渐近稳定且具有(l)1-induced性能的充要条件以及一些等价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它的控制器,运用凸规划的优化方法以及迭代法给出了控制器的设计算法,最后用数值算例说明了采用方法的有效性.  
(3)研究了区间不确定连续时滞正系统的L1-induced性能问题.将第二章所得的结果扩展到区间不确定连续时滞正系统中,得到使区间不确定时滞正系统渐近稳定且具有L1-induced性能的充要条件以及一些等价条件.收起
学位授予单位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tlab传递函数离散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