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呼吸科哪个医院好,儿科,哪科医生最累

小儿科、呼吸内科、心内科哪个科室最累?_百度宝宝知道呼吸科医生推荐的10本书,你最喜欢哪一本?
呼吸科医生最喜欢哪些书?让我们用数字来回答!
来源丨医学界呼吸频道
医学不止是一门科学,一个好医生除了应在科学上狠下功夫、提升专业技能以外,还要修养自身,培养人文情怀。这是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医路漫漫,路上少不了书籍的陪伴。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其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值此新一年的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医学界特举办大型投票活动,让广大的医生读者自己选出最好、最有帮助的10本书。
从医路上读过的这些书里,哪些曾在你挫折的时候鼓舞了你?哪些在你得意的时候警醒了你?哪一本专业类书籍是你书柜里的“镇柜之宝”,读完受益匪浅?哪一本人文类书籍是你的“心灵导师”,可以抚慰灵魂?
上一周,医学界呼吸频道发布了《想学好呼吸?这些书千万不可错过!》一文,邀请医生读者推荐好书。他们都推荐了哪些书?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文末有投票,欢迎各位踊跃参与!
1、《呼吸病学》
钟南山教授主编的《呼吸病学》第二版,也是内科医师和呼吸科临床医师的经典必备,是呼吸科医师案头、办公桌前的最好助手。第二版相对于第一版修订了一些内容而且更加偏向于临床应用,在内容上适当减少基础理论部分,增加临床病种及诊治部分,特别是增加了少见病的病种叙述。
2、《机械通气与临床实践》
由俞森洋教授主编,书中编者系统、全面、深入地阐述了机械通气的相关知识。既适用于初学者,也适用于有相当呼吸机应用经验的临床医生,以提高医者的机械通气水平为目的。书中每章开头有提要,结尾有该章重点和关键问题,并附有思考题或讨论题,适合呼吸内科医师、ICU医护人员阅读,也可供临床从事危重病救治的医护人员、研究生和医学生阅读参考。
3、《高分辨率肺部CT(第3版)》
肺部HRCT自1986年首次用于临床后便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其中Webb教授等是肺部HRCT的倡导者和积极研究者,1990年,他们出版的第1版肺部高分辨率CT一书,便受到了热烈欢迎,至今已出版了第3版,书中详尽地介绍了肺部HRCT技术、诊断进展和经验,被认为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全面、最详尽、最权威的有关部HRCT基本表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的流程,既有理论又有实际可操作性。目前国内有潘纪戌的翻译版本。
4、《呼吸危重症学》
俞森洋老先生的另一着作,系统、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呼吸危重病学领域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知识和近年来临床及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与上面的机械通气与临床实践简直是株连合璧。
5、《呼吸科临床心得》
该书是湘雅名书《湘雅名医心得丛书》之一。好的临床经验能启发临床医师反思自己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纰漏,从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呼吸科临床心得》紧密结合呼吸科临床实践,对“气道疾病”、“肺部疾病”、“胸膜、纵隔疾病”及“其他”等四大块内容的临床经验进行了归纳、整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高度的概括性,有助于提高呼吸科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疾病诊治能力,可供呼吸科医师、研究生参考使用。
6、《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
为何要推荐此书呢?本书囊括91例经典呼吸科病例,覆盖呼吸疾病的主要病种,以病例分析的模式通过对患者的实际诊治过程的学习,培养读者正确的临床诊疗主动思维能力。刚步入呼吸领域的童鞋们不妨一试,毕竟看结合病例学习不像其他专业书籍那样枯燥乏味。
7、《药物比较与临床合理选择(呼吸科疾病分册)》
由童荣生、刘跃建、杨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物比较与临床合理选择(呼吸科疾病分册)》包括呼吸科各疾病的概述以及治疗该系统疾病药物的基本内容、各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及相关药物的特点和多种用药选择,再以列表形式重点介绍本类药物具体品种的药效学、药动学参数、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对照与鉴别,以及用药期间检查或监测项目表、药物对试验检查结果的影响表,药物对尿液、粪便颜色变化的影响表等。本书内容实用、编写形式新颖,有利于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对于临床呼吸科医生有指导意义。
8、《协和呼吸病学》
《协和呼吸病学》一书是由蔡柏蔷、李龙芸教授主编,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主的90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与教授共同精心编写而成,本书第2版选稿秉承第1版的宗旨和特色,主要以呼吸内科临床为重点,但不同于一般临床教科书,编写过程中既认真总结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的临床经验,又尽量注意与国际医学接轨,新增加“指南解读篇”,解读了近年来国际医学界发表的系列重要临床指南。全书资料翔实、内容新颖、系统全面、信息量大,是一部相当实用的呼吸病学专着。经典中的经典。
9、《牛津临床呼吸病手册》
《牛津临床呼吸病手册》为呼吸医学提供方便快速的参考指南。既适用于门诊也适用于病房。并有专门章节讲述常用的临床操作和重要的技术和参考信息。书后附有肺部常用的解剖结构图、肺功能和血气分析量表,易于在临床实践中快速查询。本手册集权威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各级医师和相关护理人员的良师益友。读此书时你会发现,此书文笔不多,但句句经典,能起到点睛的作用。牛津出品,必属精品。
10、《胸部 CT 和 MRI》
本书为国际着名医学出版商LWW公司出版的一部经典参考书,目前为第4版。涵盖了心脏、主动脉、肺动脉以及纵膈、气道、肺、胸壁、胸膜等部位疾病,是一本较全面的胸部影像诊断图书。本书内容丰富,贴近临床。作者始终认为准确的影像学诊断需要对临床信息予以熟悉和理解,而不是简单的影像解读,所以,在临床知识方面也有很多叙述。本书图文并茂,不仅有80余幅精美的彩色照片,还有2500余幅精心挑选的影像学图片,图像清晰,并有详细的附图说明,使我们对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有深刻的认识,参考价值较高。不可多得系列。
投出你的一票吧!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医学界将公布“医生最喜欢的十本书”书单,还没有看过这些书的医生们可以按图索骥,看起来啦!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界哥书店所有~
界哥书店:医护专属书店,为医学界500万粉丝推荐最新鲜的好书,长按下方二维码,可以进入书店挑选书籍~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
资讯排行榜
工人在塔台上操作搅拌机,不慎右手卷入料斗。紧急之下,一台大推土机相继将消防...
近日,河北唐山,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麻醉休息室里出现这样一幕:一名3岁患...半个医生千名娃,儿科医生“荒”在哪?
日08:46&&&来源:
原标题:半个医生千名娃,儿科医生“荒”在哪?
“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表述,回应了社会上关注的“儿科医生荒”问题。
千名儿童仅0.53名儿科医生,全面两孩时代来临儿科医生需求迫切……去年以来,儿科医生紧张、人才缺乏、儿童看病难等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广州、上海、南京等地还先后曝出医院儿科停诊限诊的消息。
一些人大代表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认为,国家中长期的政策导向已经很明确,相信在未来儿科医生将不再是个问题,但当前儿科医生的一些“着急事”仍需尽快解决。
服务需求与服务能力严重不对称
“近年来,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状况正逐步得到缓解,但儿童看病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卫计委主任李利表示,“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14岁以下儿童有2.2亿,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85后’这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旺盛期,我国儿童卫生事业发展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
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25860家医院中儿童医院只占99家,所有医院的儿科床位加起来才277679张,只占床位总数的5.6%。同时,2014年底,全国儿科执业(助理)医师约为11.8万人,仅占全国执业(助理)医师的3.9%。
“这也就是说,我们只用5.6%的病床解决占总人口18%的儿童们的住院问题,一床难求自然也就在所难免。”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儿童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胡梅英说,近年来,儿科资源紧张、人才缺乏问题突出,儿童专科医院人满为患。儿科医疗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当前儿科医学的现状已严重不对称,薄弱的医疗力量将难以保障我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儿童的健康服务。
“工作量大、风险高、收入少”造成儿科医生后备力量不足
由于儿科疾病特征及部分家长为了自己上班不请假,许多儿科病人就诊时间就放在了节假日、周末及夜间。
“儿科医师超负荷工作、延时工作状况比比皆是。”连续几年关注儿科医生的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李秋表示,近期统计我国每个儿科医师接诊人次是其他医生2.4倍。另外,放射、超声麻醉等儿科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儿科专科护士也存在大的缺口。
李利介绍,我国高等教育从1998年开始改革,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取消儿科系招生,采用宽口径培养临床医生后,愿意从事儿科的人越来越少;同时,由于儿科工作量大,风险高,收入少,近年来,各地儿科医师流失现象也很严重。
胡梅英说,和成人相比,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让患儿配合检查治疗更耗时费力,单位时间内治疗患者人次更少。“以心脏超声检查为例,成人躺下即可检查,一台设备8个小时可为60多个人完成检查,但小儿不配合需要镇静睡着后才能检测,每天最多30多个。”
一方面是更加繁重的工作量,但另一方面从单个患者的住院费用来看,儿童诊疗带给医院的收益又远低于成人。江西省一设区市综合医院儿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成人患者人均住院费用9000余元,而儿科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仅为3000余元。
稳定现有儿科医生队伍以解近“渴”
几位受访的代表同时指出,随着“两孩时代”的到来,原本紧张的儿科医疗资源将更难满足需求,建议国家从加大对儿童医院建设投入、加强儿科医师培养、提高儿科医务人员待遇等方面着手,破解儿科医生“荒”。
由于儿科运营成本高,收益低,无法自行解决医院改扩建及大型医疗设备购置所需的经费,也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胡梅英建议,政府加大儿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对儿童专科医院的基本建设投入。
“38所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增加研究生儿科专业招生数量,力争到2020年达到在校生1万人;将儿科学专业化教育前移,力争到2020年每省(区、市)至少有1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层次专业教育。”李利认为,卫生计生部门也应加大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规模,实施儿科医师转岗培训,进一步拓宽儿科医师培养渠道。
“一般而言,培养一名合格的儿科医师需要十年左右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当前最紧要还是稳定现有的儿科医师队伍,防止人员继续流失。”胡梅英说。
“政策层面上增加儿科医师的职称、晋升、收入的支持力度。”李秋表示,从儿科专科设置等学科发展方面增加投入,引导其他医学专业的人员转行成为儿科医师;增加儿童专科医院的数量或扩大儿童专科医院规模。要保障儿科医生的合理待遇,充分调动儿科医生从事儿科工作的积极性,缓解目前儿科医生转行转岗较多的问题。(新华社记者刘奕湛、郭强、陈国洲)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朱书缘、谢磊)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