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而子不养亲不待待!是什么意思?

有个朋友是从外地来北京发展的,在这里呆了十几年了,虽然没有太大建树,但生活得很幸福,有房有车还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为这一份生活付出的代价除了常年奔波和辛苦工作之外,就是不能跟家里的长辈一起生活――并非他不愿意,而是老人离不开家乡。几天前大电话问候,他先是语气低沉,后来竟然哭了。原来他的祖母去世了,他忙着工作和照顾孩子,根本没时间回家乡看看,已经四年没见到祖母了。前些日子还想着找时间回去看看,没想到老人忽然离世,他说这一辈子都会因为这件事而觉得遗憾。我安慰他说,节哀顺变。生活幸福,这就是最好的。他却说,眼下自己挣经受着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这种痛苦不是亲人离世,而是子欲善而亲不待。古人说的那句话是这样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是告诫年轻人,长辈亲人健在的时候要好好孝顺他们,尽自己的本分照料和关心他们,不要等到父母长辈日暮残念时日无多了才想到要去孝敬;能够尽孝的时候多陪伴他们,不要等到想要陪伴照料的时候老人却已经离世了,给自己留下绵绵不绝的悔恨。这世上很多东西都可以等,孝心却来不及等,也不能等。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家人,时至今日想起他们,心底还是会有一些伤感触动。那年夏天,我陪一个远道而来的法国友人一同登长城游览,盘踞在绿色山中的万里长城雄伟壮丽,让他流连忘返,赞叹不已,拿着手中的相机拍个不停,我也终于能抽空歇一歇脚。这时,我注意到不远处,一个年轻人背着一位年迈的老人缓慢地爬着台阶,旁边跟着个老太太,手里提着水和食物,不停叫年轻人歇会儿。看得出来,那是一家三口人。年轻人早已满头大汗,身上穿的深色T恤已经湿透,脚步踉跄,几次差点跌倒,背上的老人轻轻拍打年轻人的肩膀,执意要下来自己走。年轻人背着老人又走了一段,然后才小心地将老人放下,一家三口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歇脚。年轻人不停用黝黑的胳膊擦汗,我掏了一包面巾纸递过去,他憨憨笑笑,接过纸巾先给父亲擦汗。闲聊几句,我知道了些他们的事。年轻人是外地人,是家里最小的儿子,独自一人在北京打拼好几年了,父母让他回家乡找份稳定工作,他不甘心,坚持留在北京。前段时间他接到母亲电话,得知年近70岁的父亲患了重病,唯一的愿望就是想来趟北京,一来是看看首都,二来也想知道北京到底有啥好,想知道儿子为什么非要留在这里。那天他们才下火车就大清早来了长城,年轻人说父亲的时间有限,耽误一天是一天。儿子带两位老人爬长城,一层层台阶对两个老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于是就有了我看到的儿子背着父亲爬长城的场景。年轻人感慨说,这些年漂泊在外,每逢过年过节要么有工作,要么想着多挣点加班费寄给家里让父母花,所以一年到头很少能回家跟父母团聚。不知不觉父母老了,这些年他却很少能在身边尽孝。所以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满足父亲的心愿,到了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原来给父母多少钱根本不重要,常回去看看他们那才是最重要的。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年轻人说得眼睛红了,他的母亲大概是看懂了儿子的心思,撇下老头儿过来插话,不住夸儿子孝顺,挣的钱都寄给了家里,换季的时候还给她和老伴寄衣服,说因为有了这个最小的儿子,他们老两口这几年过得很舒坦,不缺钱。母亲的话让年轻人更显窘迫,深深低下头去,很久没说话。没多会儿,他费力地的背起父亲继续朝前走,我望着蹒跚前行的一家三口,心里酸酸的,不是滋味。但我记住了小伙子说的那句话,给父母多少钱根本不重要,常回去看看他们那才是最重要的。孩童时期,我们总是缠着父母不愿离开;青少年时期,我们忙学习,忙考试,忙着顾及同学朋友,与父母渐行渐远;工作了之后,我们又忙于事业,无暇顾及父母;再后来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一边体会着为人父母的不易,一边继续着疏忽父母的行为。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明白了孝义,却做不到孝顺。终于到了我们的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可能经过打拼终于认为有了孝顺父母的能力,可是这时候才发现原来父母已经彻底老去,吃不动了,不爱穿了,他们最需要孩子的那些岁月,已经在孤独中悄悄溜走了。真的应该在父母健在的时候,趁着父母身体硬朗,多为他们做点事,多陪陪他们,常回家看看,多带他们出去看看世界,我们的爱和感激不该藏在心里,也不能用钱表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世上最让人痛心的一句话。我们有时候忽视甚至漠视父母,因为我们忙于自己做父母,父母一年比一年苍老,背不直了,眼不明了,耳不聪了,行动不利索了,骂不动我们了,因为他们老了。北京满世界都是外来打拼的年轻人,我深知他们的艰难和不易,为了生活为了梦想在孤独中奋斗,也把孤独留给了父母。但我真的很想对那些出门在外的年轻人说,父母年老了,他们不在乎孩子给了多少钱,不在意孩子满足了他们多少吃穿,他们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希望的是能多看看孩子,能多陪陪他们。“我把一切给你,只求一个回报:常回来看看。”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我们应该明白。漫漫人生路,总有忙不完的事,万事可待,唯独孝心不能等待。子欲养而亲不待,那会成为永远的痛。别让悔恨在自己的随意中铸成,在能够尽孝的时候,一定常看看父母,别辜负上天留给我们的每一个珍贵的日子,它越来越少。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励志故事:网友评论本类热门48小时热门负米养亲: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最大的悲哀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负米养亲: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最大的悲哀【点击数:】
【出处】《家语?致思》。【释义】借米以赡养父母,形容人非常孝顺。【历史典故】子路,春秋末年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是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父母去世以后,于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石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子路常常怀念双亲,感叹说:“真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赞扬他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成长心语】“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皋鱼在父母死后发出的叹息。这与子路的心态不谋而合。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我们能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一日一日地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会徒留终身的遗憾。孝养要及时,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时候,才思亲、痛亲之不在。然而,今天的很多孩子缺乏尊重父母、尊重长辈的美德,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想想看,一个连父母都不尊重的孩子,他怎么能算一个好孩子?他怎么能算一个好学生?长大后,他怎么能尊重老人、赡养老人?怎么能担负起家庭和社会的重任?“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子路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上一篇资料:
下一篇资料:
【古诗文翻译网】
――传播经典文化,浸染心灵之德,绽放美丽人生 【文言新视界,经典大舞台】☆&|&子欲养而亲不待 -美文故事-散文日志随笔- 文章阅读网
当前位置:>>>文章内容
子欲养而亲不待
来源:文章阅读网 时间: 17:27 阅读:
  这一次去世,让我再次理解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的意思。
  日早上八点左右,我的爷爷在我做饭的空档,找了一根绳子在都不常去的那间屋子自杀了。奶奶在做好饭后,四处找爷爷吃饭,逢人便问有没有看到爷爷,得到的答案全部都是没有,跑进跑出好几次都没有找到。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走到那间屋子去拿什么东西,推开门,便看见我爷爷对着灯,直直地站在那里,颈上还吊着一根绳子,当时把我奶奶吓惨了,急忙跑出去喊人,喊来几人后,把他的尸体取了下来,做好了一切后备工作,便给每个亲戚及子女打电话。
  我是在早上十点多知道这个消息的,他们并没有打电话给我,或许就是怕我着急的跑回去。很多亲戚都在扣扣群里面讨论这件事,当我得知是上吊自杀时,我的心不禁的打了一个寒颤,便在扣扣空间里发了这样一段话:“飘忽不定,昨日你还谈笑风生,今日却不知你为何要离去,想起你生前的样子,又想起了你死时的样子,让我有点胆战心惊,你潇洒的离去,留下了悲痛欲绝的一家人,特别是那已经和你相伴一生的奶奶。”是啊,人生本来就飘忽不定,不知何时会离去,今日死明日死有谁能知晓?此时还躺在床上的我早已睡意全无,抱头痛哭了起来。
  我回去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看到奶奶满脸的憔悴,近乎虚脱。心里的难受不言而喻,奶奶抓住我的手,边讲爷爷边流泪,我也忍不住的跟着留下了。为什么爷爷会想不开而上吊自杀呢?这个问题谁也搞不清楚,就连我的奶奶都一样。
  我大伯他们是第二天下午六点多才到家的,一到家的大伯就冲向棺材大声痛哭,谁也劝不听,说的全是自责的话,还说自己回来晚了,让您等了这么久。就连我那硬撑着的奶奶都劝不了。此时我站在旁边,突然觉得太假,其实你们如果坐飞机昨天就能到的不是吗?不就是嫌太贵吗?都什么时候了?知道自己很愧疚,为什么不早点回来看望?为什么不常回来看看?你都多久没有回来过了?你没有发现现在我的奶奶有多老了吗?老人只是自己的子女陪在身边。哭有什么用?自责有用吗?能让死去的爷爷死而复生吗?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时候不懂得,之后才知道自责……
  送完爷爷上山后,我便家回到了学校,但这件事,让我久久都不能释怀。以后,我一定不能这样对待我的,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的,我害怕这句话,它会让人付出惨重的代价。
  把手放在电子称上时,上面的数字便会不停地跳动,即使你自己觉得并没有懂。只要朝着它的致命点一击,它便会停止跳动。人的也是这样,相当,致命点很多。也很容易终止生命。
  爷爷,此时此刻的你在天上还好吗?天堂是什么样子呢?活着的人都想从自己的中想象出天堂的样子,以前想知道的您现在知道了吧?我也想探寻,我也想追随你的脚步,但是时间还未到……
  这边写好很久了,只是一直没有将它发表出去,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看这边文章,我只想说,这绝对真实,。这文是我早在15号回到学校就写好了。只是一直没有打出来,此时此刻,正坐在电脑前猛敲键盘的我,仍然对我的爷爷还有一种,在敲这些字时,竟然感到了莫名的害怕。
& 下一篇:
发表读后感:
本栏随机推荐文章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故事在线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欲养而亲不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