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子欲孝而亲不在待的意思?

查看: 4399|回复: 9
子欲养而亲不待 --孝不能等
在线时间24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 && &子欲养而亲不待---孝不能等!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力推荐)
导读:现代的年青人在日常生活,除了上班外还有好多锁碎的事。有时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慢慢我们会忽视对父母的关心。当我们想起来给父母一个电话时,已经是两三个月了。孝在当下,下班了坐车上顺手给父母一个电话,问一声今天吃什么了,对父母来说已是最大的安慰。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后悔莫及。
【原文】:
  孔子适齐,中路,闻哭者之声,其音甚哀。孔子谓其仆曰:「此哭哀则哀矣,然非丧者之哀矣。」
  驱而前,少进,见有异人焉,拥镰带素,哭者不哀。孔子下车,进而问曰:「子,何人也?」
  对曰:「吾,丘吾子也。」
  曰:「子今非丧之所,奚哭之悲也?」
& && &&&丘吾子曰:「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
  曰:「三失可得闻乎?愿子告吾,无隐也。」
  丘吾子曰:「吾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后,还丧吾亲,是一失也;长事齐君,君骄奢失士,臣节不遂,是二失也;吾平生厚交,而今皆离绝,是三失也。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请从此辞。」遂投水而死。
  孔子曰:「小子识之,斯足为戒矣。」自是弟子辞归养亲者十有三。
——《孔子家语•致思第八》
【白话易解】:
  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走半路时,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 &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
  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孔子于是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
  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
  丘吾子哽咽地说道:「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
  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第三大过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
  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听了孔夫子的教导,从这以后,学生们告辞孔子而回家奉养父母的达到了十三个之多。
& && & 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我们因为求学离家在外,之后又因为工作,又或因为成家、养育子女种种原因,无法抽空回乡看望父母时,却忘了,父母已一年比一年更加衰老了。
& && & 似乎,人生总也有忙不完的事,在一推再推之后,能奉养父母的时间,也随之流逝。丘吾子的悲伤,谁能真正体会到呢?少年离家,可至年老回来时,一踏进家门,却再也见不到父母了!错过了奉养父母的机会,是人生多大的遗憾,逝去后,怎么能追得回来呢?
& && & 《论语》有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当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上会有越来越多的不便,此时,正是需要我们在身边照顾的时候。记得有一位女士,因远嫁外地很少回家,有一次她回家时,却发现年老的母亲走路一跛一跛的。一看才知道,原来,母亲因为年纪大了,无法弯下腰来剪自己的脚指甲,使得指甲长得太长而嵌入肉里,造成流血、流脓。当女儿看到母亲这双受伤的脚时,不禁难过得哭了,母亲多么需要她的照顾啊!于是从此,她每周都会回来看望母亲一次,为母亲泡脚、剪脚指甲。
& && &&&在我们小的时候,需要父母的照顾才能长大;可当父母年老需要我们照顾时,我们能否也陪在他们身边,像当初他们照顾我们一样,帮他们穿衣,给他们盖被子,为他们剪指甲,挽着他们一起散步……
& && & 时光易逝,在我们还有机会尽孝时,莫要再等待,丘吾子的遗憾警示我们:行孝不能等!
在线时间24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飞机上接受意大利《机会》杂志记者采访。记者问他:“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比尔·盖茨没有回答记者往往希望听到的“商机”二字。他说: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
在线时间24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强力推荐——
&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佛说:什么是戒,孝顺父母就是戒,如果没有佛,就把父母当做佛来侍奉,[size=+0]你一念孝顺,供养一次父母一丁点东西,这样的福德就超过你供养一百位高僧百千万亿年。这是真实的话,并不是比喻。
& & 孝顺供养父母,这个福报是现世报,福德太大了,就算是苦厄命运,也根本挡不住自己的福德。
& & 孝顺供养父母,哪怕只是做一天,生活都会有不可思议的改变,一年不抵触顶撞父母,能灭尽三十年戾气,之后你缺少的,一齐到来,不顺的,都自动顺遂。你就算拿一个月孝顺供养父母,让父母高高兴兴,你手头上的这件烦恼事都会自动化解的。
& &如果要积累大福德,积累现世就可以享受的福德(如顺利好姻缘,工作顺利,资财积聚,重要考试发挥出色,各种申请不被拒,乃至现实生活一切福德顺意),只要不抵触顶撞父母,面容柔和笑对父母,和父母说话柔声软语快快乐乐,这些基本的东西要拥有是没有阻碍的,鬼神看你孝顺父母,他非常尊敬你,丝毫不敢障碍你,这么好的改命方法,大家却不知道,太可惜了。
& & 如果想要仕途顺意,通常是从小就不抵触父母的人,因为他从小每天都受父母印气生助,非常强大,别人比不过。还有就是注意不要说中国古代圣贤如老子,孔子,高僧大德的坏话,一说就完蛋,别想升迁,除非大忏大悔。
& & 毕恭毕敬的对父母,让父母高兴喜悦,有一点好东西,都要拿来供养父母。
& &毕恭毕敬对父母,这是增长官禄最快的,没有比这更快的,你尊长,那自然你也要成为长,受人尊;
& & 供养父母,则是增长资财最快的。
& & 说句大家不爱听的话,不管一个人怎样说自己的心地孝顺,一个人不供养父母,他这个穷字非常大的写在脸上。
& & 所以,佛陀教导我们的是一念孝顺,一念孝顺之后还有一句是:些许微物供养父母,你不能光有一念孝顺,念完就没有供养的下文啊。
& & 平时多少都要拿出财物供养父母,不要抱那么紧,不要找借口说老婆孩子房子需要钱,你这个样子,以后你老了,你孩子一样不会供养你,连借口都和你一样,这叫:父形子肖。
& & 改命,永远是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的。
& & 如果你做不到,你根本不可能改命,因为积福没有损福快。
& & 抵触顶撞父母的人,怎样改过来呢?
1. 佛像前好好忏悔自己抵触顶撞父母师长, 一件一件事的想, 一件一件的忏悔. 你想得出来的, 马上忏悔. 造业后要尽早忏悔, 能忏悔多少忏悔多少.
& & 然后把你感觉到父母对自己好的事一件一件的想, 一件一件对佛说
& & 然后来重点了, 开始磕头, 磕头磕下去一个, 别急着起来, 要说一句: 弟子从今以后再也不抵触顶撞父母了. 要磕头108个, 磕一个要说一句.
2. 得到父母原谅, 这一点至关重要.
& & 打个电话给父母, 怕你不好意思说肉麻煽情话(其实就是应该说的时候了, 因为这就是解怨结真言啊), 你闲聊式的不经意说说也好, 比如: 我觉得以前老是抵触顶撞你们真是不对, 哎, 对不起噢. 以前我经常惹你们生气, 让你们身体都不够好, 哎, 对不起噢, 我觉得我要是有我这样的小孩, 我一定经常都堵气在心里经常都不开心.
& & 我朋友这样来一句, 从来都恶声气对他的父母很意外, 然后说: 没有对不起, 其实你小时候很乖. 结果变成父母开始赞美他, 他更意外.
3. 经常发短信关心父母, 比如爸爸晚上早点睡, 少喝点酒.&&
& & 我敢肯定你的父母会把这条短信偷偷反复看上无数遍.
& & 从小抵触顶撞父母的人, 要每天发一条短信关心父母, 或者问候父母, 或者说点幽默话逗笑父母, 每天都要.
4. 从此再也不要抵触顶撞嗔恨父母, 多对父母笑笑.
& & 父母说话我的嘴角要像上弯, 绷着脸最笨了. 而高声发气, 声音会比狼叫还难听.
& & 父母说得对, 我就说对.
& & 说得不对, 我也说对, 有道理.
& & 说得实在我接受不了, 我就无奈又可爱的笑笑. 叫我装个顽皮可爱, 不是难事吧?
& & 口舌上争什么呢? 口舌争从来解决不了问题, 只会让父母难过.
在线时间24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想不想将来的小孩子高声抵触顶撞摆脸色你? 不想就赶快改过来, 不然这个因果逃不掉, 每天都被小孩惹一肚子气, 至少二十年如此, 够呛.
5. 不抵触顶撞父母, 也不要再抵触顶撞其他长辈, 上司. 我要贵, 就一定要尊长, 否则我贵不起来的. 我抵触顶撞父母的时候, 要明白, 这就是古人说的&贱&, 这就是定贵贱的地方.
& & 菩萨为什么恒顺众生?
& & 因为他福大, 智慧大, 所以他不会去做折福事.
& & 我们没福气的人, 就老是做折福事, 而且抵触顶撞父母的人, 就是最没福报的人, 生活中没有一样顺遂的, 我见过就算聪明读书成绩好, 可关键考试却会砸.
& & 伸手不打笑脸人. 笑一笑很重要, 父母嗔我笑, 父母怒我笑, 父母不高兴, 我连忙软语上前谦虚可爱的问有什么事. 我这样柔顺可爱笑容的对待父母, 父母怎么可能对我冲得起来? 连批评我都不好意思.这个是转父母最重要, 最有效的方法. 我朋友的母亲看她就发怒发嗔, 什么话伤人就说什么, 歇斯底里得很, 就这样已经二十年了, 可是她就做了一个月对父母始终是笑颜软面软语, 搞定了, 母亲看她可顺眼了, 一点儿不想批评她.
& & 我要有转父母的态度, 我就用柔顺可爱笑容民主去转他们. 而不是他们发气, 我就顶, 我这是被转了, 入魔了. 如果不理睬父母, 让父母有气憋心中, 下面马上会提到, 很严重.
& & 经常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对父母说对不起, 一遍一遍真诚的对师长, 对自己伤害过的众生说对不起.
8、父母如果不高兴我说的话. 我切记不要让父母留气在心中, 因为这样其实很严重.
& & 父母心中堵一丝气, 我当天的工作, 考试, 乃至般般事, 都不会顺利的. 而且父母自己憋气在心, 他自己要生病, 我自己要生头痛病. 我要是知道父母有气不管, 那真是太严重了, 这就是长期倒霉日子的预兆. 古人看你气色就知道你什么不顺, 你抵触顶撞父母,脸上马上大大的写上贫贱, 让会看的人看得清清楚楚.
& & 如果父母挂我的电话,摔我的电话,我要尽量短的合适时间就打过去,尽早的消除父母的气,我一定要陪好话,要记住: 目的就是化解父母心里的气, 我说什么不重要,父母说什么,不重要.
9. 过去自己如此抵触顶撞父母, 轻贱尊长毁灭的福德太巨大了.要把福德找回来,只有每天带着孝顺感恩的心给父母洗脚, 自己端水倒水, 要细致的洗, 洗干净要用干爽的毛巾擦很干(擦不干容易烂表皮), 把父母的袜子穿好, 注意袜子不要穿出褶皱, 不然咯脚的, 穿好袜子裤脚要放下来,要细心,要温柔,要有爱。
10. 每个月的工资无论如何都要抽部分出来供养父母. 恭敬孝顺拿财物供养父母对改财运是非同一般的好.
11.爸妈叫我们,我们要马上应声,不能拖拉。爸妈叫我们做事,我们要马上去做,不能偷懒。
& & 如果一个人生活上般般都不如意, 受尽各种痛苦折磨, 这一般都是因为从小抵触顶撞父母.
& & 我观察到网络上很多女孩子最痛苦的就是感情.
& & 姻缘本来就是和合二字, 经常抵触顶撞父母, 是丝毫和合气都没有的, 搞到全身戾气, 所以无法有顺遂和睦的感情.
& & 父母, 长辈, 上司是什么呢
& & 父母生我, 所以是生助我;
& & 长辈, 上司, 长生幼, 也是生助我;
& & 感情对象是什么呢
& & 对象, 对象, 相对之象, 就是对冲我;
& & 没有父母师长生助你, 对象来和你较量, 你就要受欺负.
& & 所以想要姻缘好, 第一个就是不要再抵触顶撞父母师长, 经常让父母师长喜悦, 让父母师长来生助你, 这样感情就欺负不了你
& & 现在开始, 立刻改, 不出一年, 好姻缘就到 。
& & 孝顺父母生出的气蕴,是天地间至贵至珍生气最强的气蕴,养得住一切福德,镇得住生活中各种不顺包括担心忧愁恐惧.
在线时间50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9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24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果卿居士:天下最不能等待的是“孝顺”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佛告訴了父母對我們的恩德:“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有十德。一名大地。於母胎中為所依故。二名能生。經歷眾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恒以母手理五根故。四名養育。隨四時宜能長養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六名莊嚴。以妙瓔珞而嚴飾故。七名安隱。以母懷抱為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導引子故。九名教誡。以善言辭離眾惡故。十名與業。能以家業付囑子故。”
有一首歌是勸那些不在父母身邊工作的人要“常回家看看”,還感動了不少老人流下眼淚。我無法形容父母的眼淚是辛酸的、悲傷的,還是苦澀的。每一對夫妻與他們的兒女都有自己的因緣和經歷,尤其現在的年代,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如果孩子一能自立,就不顧父母感受選擇遠離父母,或者是為了出國掙大錢而遠渡重洋,我覺得這就是一種不孝順的行為,除非是國家安排公務不得不離開父母。就算有的父母同意你去遠地掙大錢,那也是忍痛割愛,為了兒女的幸福,作父母的可以放棄一切,但他們的心會時時沉浸在思念兒女的痛苦之中。
作兒女的,在為自己編織的“幸福”裏面是應該包括父母的幸福在內的。如果我們的父母常常感到痛苦的話,我們就是有嬌妻愛子,住別墅、開賓士、穿金飾鑽,也不是真正的幸福。為什麼我們的老祖宗有“父母在不遠遊”的教誨呢?人生無常,我們不知道父母什麼時候需要親人扶一把,什麼時候需要送上一杯水,更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突然永遠離開這個世界。等我們趕回來,就是喊破喉嚨、哭瞎雙眼也不能減輕對自己良心的責備,會遺恨終身。
《現代因果實錄(二)》“新的生命之路”一章裏的來信作者萬新生是位年長的上層人物,我女兒為了讓他生信,問他:“你是不是有塊心病,一想到就會難過得吃不下飯?”他瞪大雙眼問:“什麼心病?”果霖問他:“你父親是不是不在了?”他說走了三年了。“他住院病危時,是不是打過電報要你回家,你是不是因為在遠地執行任務沒能及時回家?後來,等你趕到家時,你父親已入土多日了。”他聽到後竟放聲痛哭,全身都在顫抖。見此狀我們也深受感動。他是在執行國家任務而不能回來。我們若是貪圖享受而將年邁的父母扔在家裏而不顧,捫心自問,我們還有作人的資格嗎?愧為人子啊!
比爾·蓋茨,一個世界最有錢的富翁。他曾在飛機上接受義大利《機會》雜誌的採訪,記者提了三個問題:第一是最不能等待的是什麼?第二是誰不會第二次敲門?第三是現在最需要抓住的是什麼?
令記者吃驚的是,比爾·蓋茨沒有說到記者最希望聽到的“機會”二字,他說天下最不能等待的是“孝順”。因為,等你認為你有足夠的財力和能力來孝順父母的時候,他們可能已經來日不多或已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子欲孝而親不待”。
孝順並非只是金錢和物質的供給,在你力所能及範圍內,時時要想到父母方方面面的需要。比如飯後端上一杯熱茶;好天氣扶老人外面走走;常談談自己在外面的見聞;時常徵求老人的意見,讓老人感覺到兒女對自己的尊重;回家時帶一些老人愛吃的點心等等。
& &&&要記住孝順是沒有第二次的,趁現在父母健在,當時時抓住孝順不放手。為人子女而不知孝順的人,《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得很清楚:“若有男女背恩不順。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發惡言子即隨墮。或在地獄餓鬼畜生。世間之疾莫過猛風。怨念之征複速於彼。一切如來金剛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護。”《地藏經》裏也說得很明白,想知道的人請親自去讀一讀,定能開啟自己的智慧大門。
摘自《漫談梁皇寶懺》
在线时间242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30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在线时间304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Powered by子欲养,而亲不待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子欲养而亲不待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子欲养而亲不待
上传于||文档简介
&&子​欲​养​而​亲​不​待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别留“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丁雅莉(江苏泗阳)
2015年,我28岁了,不折不扣的迈入了大龄剩女的行列。自从毕业之后我一直在杭州萧山一家外贸公司上班,爸妈也在萧山一家工厂打工。在这里我们无房无车,过着清贫却也有滋有味。
老家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走后,过年回家的机会和想法也越来越淡了,有时不是不想回家,而是面对老家空无一人的房子,家前屋后的荒凉,想念爷爷奶奶的情绪就会一涌而来,渐渐明白有些事情不愿意去做只是在逃避一部分情感。
小时候我应该算是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吧,父母在我小学时候出去打工,爷爷奶奶照顾一切生活起居。爷爷是工人有些退休金,但还是很典型的农村老人,爱劳动,闲不住。他是2009年10月份走的,那个时候我刚到南京读书,很突然。以至于我不愿意回家,因为这样就可以告诉自己爷爷一直在家里,没有离开我。
从2009年开始我便每年都到杭州父母身边过年,现在想想这是我最最遗憾的事情,我们总是在可以陪伴的岁月里面少了陪伴,而在失去的时候感到遗憾后悔。每年过年给奶奶打电话,她就会絮絮叨叨地说:今年在大妈家吃的年夜饭;今年在二妈家吃的年夜饭,你们在外面好好的就行,我不去你们那里过年;年纪大了坐车不方便,家里没有人看家不行的;对面你三奶奶给你介绍对象你什么时候回家来看看;还是找个老家人靠谱的,女孩子也不要走得太远,不然我以后都去不了你家看看的……
写给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大孩子们,别给自己留下遗憾,回家过年。(来源:齐鲁晚报)
本文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24499条
评论140215条
评论128698条
评论120399条
评论111844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子欲养而亲不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