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爸爸怎么教育孩子一定要参与孩子的教育

父亲与孩子眼中的“父亲角色”有何异同,听听他们各自怎么说
今天是父亲节,“父亲”对子女意味着什么,应该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
父亲节前夕,6月16日下午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成立20周年暨“发现父亲”论坛举行,众多教育领域的学者、官员以及一线教师聚在一起,对“父亲”这一角色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发挥作用进行了讨论。
论坛发布的“父亲参与子女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席现象较重,更多扮演了“供养者”角色。“培养孩子就是彼此的成长,不要错过。”参与论坛讨论的专家说。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缺席较多
在论坛间隙放映的《我的父亲》视频中,不少孩子形容自己的父亲“幽默、勤奋”,但希望“爸爸能花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而该论坛发布的“父亲参与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在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席现象较重,更多扮演了“供养者”角色。
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介绍,该报告对上海市某小学近400名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最终结果显示,在父亲供养者角色明显,父亲参与结构性缺失;父亲是规范者,“远其子”现象较多存在于父子关系中;父亲参与需要意识和行动,工作是父亲参与的关键性阻碍因素;父亲对孩子学校教育的关注不够,缺席现象比较严重。
“整体来说,父亲参与‘家校联系’最差,给予‘间接支持’最好,‘情感支持’水平较高。” 郁琴芳说,所谓“间接支持”,即主要为孩子提供经济支持,给孩子母亲以鼓励和情感支持。
调查发现,相比日常生活过程中的陪伴和互动,父亲更愿意给孩子做好人生发展的领航者,给孩子制定各种教育规则,当孩子犯错时才来管教和惩戒孩子。而涉及到情感交流部分,父亲的参与度明显下降,有22%的父亲很少“拥抱、亲吻孩子”,而有超过三成的父亲不会对孩子说“我爱你”。
此外,调查还发现,很少参加学校家长会的父亲超过四成,能够“了解学校各项活动及进展情况”的父亲只占到总数的35%;能够“与孩子的老师交流和通话,了解孩子在校表现”的父亲占27%;而能够“作为家委会成员或家长代表,经常为学校出力、出谋”的父亲比例最低,仅占6.7%。
具体从不同群体的父亲来看,文化程度较高的父亲参与整体表现好于文化程度略低的父亲。
以月收入5000元划分高收入、低收入群体,收入低的父亲在生活照料、教育约束、学业辅导等方面略低于高收入父亲,但在陪伴互动、教育规划、间接支持方面强于高收入父亲。
陪伴是守望,不是监管
黄浦区教育学院院长奚晓晶在随后的“发现父亲”论坛讨论中分享了一个故事:她曾问起一名出租车司机最难过时是什么时候,这名司机说是过年——万家灯火庆祝节日时,自己尚在城市里穿行开车,觉得再也熬不下去了。直到他看到自己女儿写的作文:父亲为自己和两个弟弟在外奔波,作为大女儿,我要多为这个家操持。
“绝大多数父亲,包括我的,都是普普通通的,没条件带孩子去城郊开垦一块花园,带孩子去看电影、出国旅游,但子女仍然成长得很好。作为父亲,对于孩子,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连接’。”奚晓晶说。
“ ‘发现父亲’就是要发现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 奚晓晶认为,父亲不会像母亲那样给孩子生活上的百般照料,但会适时地对孩子的成长给予必要的指正。“只要这样的影响力不缺失,就不失为一位好父亲。”
参与“发现父亲”论坛讨论的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婧娟对此认同。她曾负责政府主导的家庭教育课程项目,她在实践中最深的体会是,父亲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正在“弱化”。
“我们常说父亲要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但不能狭隘地将此理解为时间和空间上的陪伴,精神上的陪伴也很重要,要给子女精神上的回应。”李婧娟认为,父亲的角色不是非要和母亲一样,“生活上的照顾让母亲来发挥自己的优势,父亲要更多给予精神上的监管”。
“陪伴是守望,不是监管,规定孩子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李婧娟说。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周飞在讨论中讲到自己对“父亲背影”的理解:一是父亲需要在孩子看得见的地方,二是这意味着父亲要走在孩子的前面,给予正面的引导,三就是“言传身教”。
专家们也注意到了当下经常出现的一类父亲——“孩子气的爸爸”,比如很多年轻父亲甚至和孩子抢手机玩游戏。这样的“父亲”应该如何进行角色转变?上海市教科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所长汤林春认为,每一个年轻的父母,要让自己的孩子变得优秀,成为负责任的有正能量的孩子,“自己也要有正能量,做好示范”。
“培养孩子就是彼此的成长,不要错过。”汤林春说。(澎湃新闻记者)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国内院校查询
海外院校查询
"被挑衅后打人"犯法吗?
负一半责任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5136096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请爸爸们多参与孩子教育
  中国宁波网  
11月10日 09:54
  进教室时有些不好意思,脸上的神情带着不解。前天晚上6点半,鄞州区德培小学200多位一年级学生的爸爸,按学校要求来参加家长会。“为什么一定要让爸爸来开会?”找定位置坐好后,爸爸们开始小声地议论了起来。
  “有多少爸爸常跟孩子玩?请举手。”德培小学教导处主任郑定利一个提问式的开场白很快揭开了谜底。记者看到,面对提问,爸爸们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只有十多位爸爸举起了手,有的在举手时还有些犹豫。
  “看来,一年级学生的爸爸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时间不多,我们之所以举办这次家长会,是想呼吁爸爸们要和妈妈们一起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郑定利说。记者在会场上随机采访了几位学生家长。在酒店当大厨的周师傅说,他很少有时间和女儿交流,所以女儿跟妈妈比较亲,有事都找妈妈。在单位当驾驶员的侯师傅说,除了早上送女儿去上学是他的事外,女儿的学习和教育都由妻子负责。
  在为爸爸们做了一个“父亲如何教育孩子”的讲座之后,学校特地邀请了几位经常参与孩子教育并频频出现在家长会上的高年级学生的爸爸现身说法。305班曹琳的爸爸说,他工作再忙,每天晚上都会陪女儿学习1小时。“开了这个爸爸家长会后,我决定以后少搓麻将、少赴宴会,要多花点时间陪陪孩子。”一位一年级学生的爸爸说。
  据德培小学校长周自逸介绍,目前在家庭教育中,母亲处于主要地位,很多父亲认为教育孩子是母亲的事,很少参与。其实父亲的作用是母亲所无法代替的,父亲所表现出来的独立、坚毅、果断、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孩子上小学时,学校里接触的老师大多数是女的,回到家里又是妈妈管,孩子们的性格在变得温和细致的同时,也会变得胆小怕事。所以学校呼吁一年级学生的爸爸也加入到教育孩子的队伍中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爸爸对孩子的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