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想升官发财死后宫乐文该被鄙视吗

学校不必鄙视升官发财-中新网
学校不必鄙视升官发财
  今年开学典礼上,复旦大学杨玉良校长讲了一番话。他在解答了“大学是什么”之后,接着问:为什么要上大学?他引用了复旦老校长李登辉在上世纪20年代说过的话:如果你是为了升官发财来到复旦学习的话,那么你在学校会受到鄙视。
  升官与发财,本来是两个意思完全不同的词组,也可以说应当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中国人喜欢把“升官发财”联在一起说,那是因为中国几千年来“升官”与“发财”确实是密不可分的,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时至今日,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升官发财”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嘴上不说“升官发财”,实际上干的却是“升官发财”。不然,何以解释批量产生的贪官?倘若复旦老校长讲的是这种“升官发财”,那就不仅仅是在学校里会受到鄙视的问题,到了社会上还会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遭到人民的唾弃。
  但是,我想复旦老校长讲的不是把“升官发财”联在一起的这一件事情,而是说的“升官”、“发财”这两件事。放在上世纪20年代,倘若复旦老校长说学校会鄙视为了升官或发财来到复旦学习的大学生,我以为与那个时代人们看到的升官、发财的都是一些什么人,用的是什么手段,走的是什么途径,以及升官、发财的人都干了一些什么有关。况且,那个时代的复旦校长也不是什么副部长级官员,校长如此说也是很硬气的。现在,由副部长级官员校长引述老校长的话,无论是鄙视升官还是鄙视发财,都有些怪怪的。
  复旦今天能够做到鄙视升官或发财吗?9月18日《作家文摘》第2版,以大半版篇幅摘要刊登《“最富教授”史正富》一文。此人在复旦读本科、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任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在胡润百富榜上的财富为15亿,3年后这一数字跃升至65亿。据介绍,他搞投资生意,复旦大学的不少老师,都曾是史正富募资的对象,史给大家的回报承诺是“四年翻番”。复旦是否鄙视升官我不敢置一词,但我敢说仅仅从复旦拥有中国或是世界“最富教授”,以及复旦不少老师把钱交给史正富搞投资生意,足以证明复旦一点也不鄙视教授发财。复旦的教授可以一边搞教学研究一边发大财,学生为了发财来到复旦学习,难道就应当在学校受到鄙视吗?那样,学校的教育难道不是“二元教育”,学校的人格难道没有分裂?
  中国的大学,早已经有人学着国外大学的样子,搞出了大学培养出多少官员、多少亿万富翁之类的排行榜。古人说,学而优则仕。中国古代办教育、搞科举制度,就是为了培养、选拔官吏。今天,上不上大学都可能有发财的机会,但若要升官,不上大学一样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事情。这不是鄙视不鄙视的问题,而是社会管理需要的历史必然。我们还有可能选拔个农民当副总理、卖菜的当人大副委员长吗?既然没有这种可能,既然官员都是从大学的高材生里选拔,为了升官上大学有什么必要鄙视?我倒觉得大学应当顺应历史潮流,在大学里认真教育那些想升官发财的学生如何升官、如何发财,毕业后走正路去升官发财。最可悲的是,在大学里鄙视那些为了升官发财上大学的学生,一旦这些学生毕业后升了官或发了财,大学又引以自傲,如获至宝,如数家珍,当成榜样让学生学习。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编辑:陈杰】
>相关新闻:
>教育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您所在的位置:
上大学为升官发财 该否被鄙视
冯川叶 来源: 
东南网-福建日报9月24日报道 本网记者 冯川叶
“如果你是为了升官发财来到复旦学习的话,那么你在学校会受到鄙视。”近日,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引用了复旦大学一老校长上世纪20年代说过的这句话。经媒体报道后,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力挺校长,认为这是近年来高校少有的淡定和平和,也有不少人认为“鄙视升官发财”的言论不仅有失偏颇,而且有虚伪之嫌。
拍砖:校庆的座上宾不都是升官发财的?
校长关于鄙视升官发财的讲话,网友抨击的不少。网友“悲情的小鸟”说:“在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总额比重很大的今天,许多人砸锅卖铁上大学,凭什么不能期望获得一些基本的物质回报?理想也是要吃饭的,我们什么时候修炼到了‘因升官发财来读书’就要被鄙视的境界?”
网友“推粪车”则认为“鄙视升官发财”是一个很奢侈的想法,他说:“如今的大学毕业生甚至不足以应对生存的压力,这样的态度对他们来说颇具阿Q色彩。”
有网友认为,校长的此番话颇有虚伪之嫌。网友“山花烂漫时”说:“要问问校长,既然鄙视升官发财,为何校庆时升官发财的都是座上宾呢?”
撒花:教育正当的升官发财途径更重要!
校长这句“如果为了升官发财而来学习会受到鄙视”,有人抨击,也赢来了不少叫好声。网友“追逐的梦想”说:“如今社会浮躁和功利的心态对大学的侵蚀已经非常严重了,是时候给大学生们吹吹清风,让他们保持淡泊、平和的心态。”
网友“rose rose”认为,大学生如果在功利心态的引导下求学或进入社会,往往容易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不利。
“其实校长的话并不是真正鄙视升官发财,而是希望大学生们能有更高的思想层面的追求。”网友“纷繁”十分认同校长的观点,“大学是思想的源泉,只有大学生的思想层度提高了,国家的教育才会有希望。”
时评作者也纷纷发表看法,浙江晏扬就认为,教育学生“升官发财”正道更有意义。他认为,升官发财本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有些人为了升官发财不择手段,罔顾法律和规则;有些人升官之后贪腐堕落、为所欲为;有些人发财之后为富不仁、横行霸道。某种意义上,正是这些败坏了“升官发财”。
他建议,大学与其教学生鄙视升官发财,不如教育学生必须通过合法、正当的途径升官发财;升官之后要廉洁自律、服务于民,发财之后要遵纪守法,履行作为富人的社会责任。这样的教育对学生、对社会也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黄丽红
【字号 大 中 小】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09-04][ 09-04][ 08-26][ 08-26][ 07-30][ 07-1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
举报邮箱: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7
国新办发函[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白)010-(夜)用户ID:& 48910
用户名:& 廖良光
昵称:& 红尘有爱
大学生的正确人生观需要多方努力
&,,,,,(919),,,,&
| &(0) | &(2904) | &新闻热线5广告热线5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为升官发财上大学真会受鄙视?
  魏奇峰
  近期沪上高校密集开学。开学典礼上,大学校长的讲话往往被视为对大学精神的阐释和对该校学生的期待。校长杨玉良问学生:为什么要上大学?他引用了复旦老校长李登辉在上世纪20年代说过的话:如果你是为了升官发财来到复旦学习的话,那么你在学校会受到鄙视。(9月19日《东北网》)
  复旦老校长李登辉这一番苦口婆心的话,试图为该校的新生种下一个有价值的报复和理想,并想纠正“通过学习而达到升官发财”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其初衷值得肯定。但是,在这个到处充满世俗和名利的世界,为升官发财上大学真会受鄙视?这个观点值得商榷。当然,很多人的确在潜在的思想和认识中,早已将升官和发财“绑架”在了一起。但是,有句话叫“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的是好猫”可见,一只猫的好坏,与它华丽的颜色和外表并无关系。当然,也不能用财物的多少来界定一个官员的好坏。
  财,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中的财,也有贪污受贿、挪用国家公款中的不义之财,更有钱财交易、权色交易中的昧心之财。所以,我们不能将所有的财全部扔进黑色的染缸里,应将其分门别类的去看待和处理。只要是取之有道的财,那么,这个人不管是官员还是商人,甚至是平民百姓,我们应该用尊重的眼光去看,因为,这个人是通过辛勤劳动或智慧而赚取的报酬,它是光荣的,值得肯定的,其来源也是合法的。如果像复旦大学老校长李登辉所说的一样,那就犯了严重的主观主义错误。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这是很多有志向的人的一个愿望。从中可见,只要学识渊博,便可从见习、代理等职做官,而做官的目的,并非全是为了发大财。因为官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为民请命、鞠躬尽瘁的清官和好官,也有私欲膨胀、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还有精通世俗、博取功名利禄的政客。如果是一个清官、好官,通过正常的渠道而变富,而且给老百姓办了好多好事和实事,试问,我们有何理由去鄙视他?
  升官是一个人生努力和奋斗的目标,而发财是官做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况且,官二代后,还有官三代、官四代……;而富二代后,也还有富三代、富四代……。试想,在这个世界上会有人希望自己是穷二代,然后儿子再做穷三代,孙子继续做穷四代吗?毋庸置疑,肯定没有这样的人。还有一点,那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当官的可以衣锦还乡,送礼的、说情的踏断了他们家的门槛,简直让别人羡慕嫉妒恨。而此时,一个穿的破破烂烂的人,浑身散发着汗味和脚气味,试问,在这两个人中,受到鄙视的会是谁?不言而喻。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5
时评点击排行榜
江南都市报
新参政文摘
|&江西大江传媒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备案号:
江西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大学最该鄙视的是升官发财吗_网易教育
大学最该鄙视的是升官发财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时至今日,大学与世俗社会间有形无形的围墙正在消失,要求它“独善其身”或不现实,但是我们的大学,不能失去此种内省的动力。
楚天金报讯 与往年大学校长的言语诙谐不同,今年,开学典礼上,校长们都不约而同从常识和经典谈起,和学生聊聊“大学是什么”以及在大学里他们不希望看到同学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譬如,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就引用了该校老校长李登辉的话说:如果你是为了升官发财来到复旦学习的话,那么你在学校会受到鄙视。(9月19日《中国青年报》)
每年的大学开学与毕业典礼,校长们稍微非同寻常的说辞都会形成新的舆论话题。杨玉良校长所言的“为升官发财上大学会受到鄙视”被舆论聚焦,即由此而来。我认为:单纯的过度的为升官发财上大学,当然难以被接受。即便是今天,大学也应该有其不苟同于世俗的气质,过度功利化的大学目的只会消解大学教育的厚重感。
可即便如此,我也并不觉得“为升官发财上大学”就最应该被鄙视。说到底,抱着何种目的来就读高校,它指向的只是学生个体的选择,倘若选择不背离法规良俗,就不能被加以道德化指责,这是开放的大学精神所至少应该尊重的。况且,说到“升官发财”,它蕴涵的更是某种延续至今“学而优则仕”的社会价值取向,只要做官能够以公共利益为重,发财后能够有健康的财富品质,有力地回报社会,合理的“升官发财”理念,未必不值得击掌。
我揣度,开学典礼上,杨玉良校长之所以直陈对“升官发财”理念的反感,是因为身为高校的日常管理者,他直接察觉到了大学生心态渐趋浮躁的现实。可大学是否去省思过此种“致命的庸俗”是如何产生的呢?除却整个社会的实用主义心态侵蚀外,大学本身是否助推了“升官发财”理念的流行?
大学应该提供帮助学生回归到“崇高”的动力。可反观现实,大学在这方面做得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以说,大学本身的浮躁恰恰是浮躁的大学生目的之重要成因。大学治理中挥之不去的行政化,对高官富豪校友唯恐不能极致的炫耀,那些有钱有权者获得大学学位乃至荣誉性教职岗位的轻而易举,它们的大行其道,莫不都在展示出“升官发财”的巨大现实收益,这些校园里客观的存在,必将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们更浮躁,更远离冷清且枯燥的学术、理想追求。
没有无缘无故的大学生“升官发财”的执着理念,它从来都有着自身的生长土壤。时至今日,大学与世俗社会间有形无形的围墙正在消失,要求它“独善其身”或不现实,但是我们的大学,不能失去此种内省的动力。表达对浮躁大学目的的不认同是必要的,但大学更要与种种功利化现实作战,重新仰望星空,这样的道路且阻且漫长。
稿源:楚天金报
作者:王聃
本文来源:荆楚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升官发财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