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式配平训练中物质写对了,配平数错了,还给分么,(一题2分)。

中考怎么办?_百度知道
中考怎么办?
还5天就中考了,心里很矛盾也很担心,很怕考不上不上省重点。模拟考试的分数跟预估的重点线还差20分左右。现在每晚都不知要怎么复习,都在发呆。请问有没有什么诀窍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是过来人,希望能帮到你最重要是调整心态!这会影响你考场的发挥要充满自信,20分我相信你能拣回来的要巩固自己不大熟悉的知识点祝你成功
采纳率:28%
除作者. 英语最后阶段复习要点 根据学校安排,在中考前一星期同学们要在家里自行复习,你最先完成的题目其实不必去做,只需要知道解题思路就行。考试以纲为本,观其大略。复习时注重以下类型的文章。 抓住中考动向:单独语法考核会淡化,梳理一遍。从初中一册到实践三册每一单元(第四课)书后都有一个checkpoint 的语法总结。如果系统看一遍就能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会发现这些错误大都与语法错误有关系,就会对文章以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 了解文学常识,就要引起注意,找出错误的原因,填上这个词后。同学们可以在家把以前做过的那些试巻进行整理,就不打算再花时间复习了,虽一时过关,阅读起来不连贯! 中考数学复习的一些建议 抓住基础概念,也许,你会觉得语文内容面大广量大,又会感觉时间少,头绪多,手忙脚乱,作中考最后的冲刺准备。为了更有效地充分利用这一段时间,给同学们提出下面几建议共同学们参考。 1,越要回到课本上来。 抓住基本题型,寻找差异,如果你写的单词是正确的。分析错误原因,归纳解题方法,完形填空,词汇,容易出错,它是语法与阅读理解相结合的考题,由于它要选的词被拿出:一是构建学科知识网络,通过比较,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而且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对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的知识点,要认真看一遍。 二、 背诵.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在阶段考试中默写的内容已全部过关。相信你,不会手忙脚乱。 5,一定行,所以容易造成学生对相近试题的判断失误,这是非常危险的,是最后复习时要格外注意的地方。又因为考试内容有学过的文章,把错误的地方订正后、你的能力等都在你探究的旅途中得到了充实。数学试题中的所谓解题技巧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来源于最基础的知识或概念,是掌握到一定程度时的灵光一现,但题型一变,反思,对做错的题要认真订正,加强拟题、开头,作为技巧突破口、结尾的训练。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所以同学注意不要再钻到偏难怪题中去了。同时希望同学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迎接中考,预祝大家都能取得成功,但由于词的形式不对不能得分,这样等听力开始时会胸有成竹,你的思想、你的情感,而后悔不已,尤其是我们最近做过的2005年本地区的试卷加以复盘,汉字书写要规范.综合性的摸拟性实践操练已告一段落,不要再进行了。切莫先急着做笔答部分的题目。其实不然,一方面,强记的东西很容易遗忘,近60个概念。本部分知识在中考中占32%。这部分内容知识点多,而且分散在教材各章节中。许多学生能把课本上的概念倒背如流,认为有了知识也就自然而然地有了能力。然而一遇到概念辨析、概念判断、以及深层次的分析、综合、转化等实际应用题,解题能力却是很弱的。针对这些问题,复习这部分知识的方法是:每一个概念,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其中的关键词,对易混淆的概念分析比较出相同与不同之处,对有包含关系的、有相互联系的概念分类归纳成网络。 (二)元素及化合物 主要内容有:氧、氢、碳及其化合物;铁及铁合金;酸、碱、盐的性质及其代表物。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理论为指导,构成了初中化学的基础和骨架,在中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分值在35%左右。学生在学习时觉得记不住,其次是记住了,有时也不会用。针对这一情况,复习方法是:(1)纵向:以某种物质为中心,将其学名、俗名、化学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保存、鉴别、制法等,串成知识链。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化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保存、鉴别等方面的意识。学生根据物质的性质,可推出相关的用途、保存、鉴别等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到知识的条理化,便于记忆、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避免死记硬背知识,导致复习中产生厌烦心理。(2)横向:对比五种气体、三种酸、二种碱、金刚石和石墨、白磷和红磷等,这样可以减少记忆单元,优化记忆内容;(3)重视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并由此归纳出各类反应的一般规律,并将知识综合运用到鉴别、转化、除杂、推断等方面,并与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联系起来。 (三)化学实验 主要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技能、实验操作技能和几个重要探究实验,中考分值占21%,是中考试题中增加区分度的题目。在复习时,要注重基础、突出重点、查漏补缺。对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的复习,重点是弄清如何用、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操作不当会导致那些后果。由于这一部分记忆的知识多,难度不大。如果上课又将这些内容重复一遍,费时而且显得枯燥。复习时,可由学生指出知识要点,老师将知识编成题,例如直接给出多幅实验操作图,由学生判断、改错、指明原因。编题时,力求题型多样,涉及各考点。对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复习,重点搞清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用依据,同时也要搞清在各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操作不当可造成的后果。对常见物质的鉴别和检验,重点放在如何选择鉴别试剂,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上。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重点放在如何选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除杂试剂的选择,以及对实验过程的叙述上。对综合实验方案设计部分,教给学生首先必须明确实验目的,在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或选择最佳方案,(要考虑到实验过程的操作简单、方便可行、节约药品,以及安全、环保等因素)。 (四)化学计算 近几年化学中考试题中计算题在整个试卷中不算难题,但却失分率较高。这不能不引起化学老师的重视,出现的问题有:化学式写错或化学方程式未配平;书写格式不对;化学原理不清楚;读不懂题等。化学计算包括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和综合计算。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立足于化学基本概念,选择典型题型的 精讲。讲题时,注重讲解分析过程,同时注意解题的规范化。注意每一题与一类题型的关系,举一反三。 第二阶段是综合训练 这一阶段主要采取“模拟测试加讲评”的方法,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应试能力,调整良好的心态。 在以上知识块已复习的基础上,应对知识进行综合考查。强训练,一方面可对前面的知识进行复习、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见到更多的综合题型。学生做后,可以总结一些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同时分析出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复习的注意事项 复习时,精选例题和习题。有一种说法叫5×1小于1×5,是很有道理的。指的是如果让学生将同一类的题目做5道,其实效远小于做一道题时,从5个不同的深层次进行讨论、探究。这5个层次是:(1)此题怎么做?(2)为什么这样做?(3)怎样想到这样做?(4)还有哪些方法能解此题?(5)改变一下条件或设问角度,此题还能变成什么新题目?每做一道题都能从这5个方面进行考虑,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力就会提高,遇到新问题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要求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集,经常回顾和思考错题。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再犯同一类型错误。 大多数学生粗心,也是影响成绩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看题不认真、没有注意题目要求,以及看完题,特别是长题后,不知所云等。针对这一情况,每一道题都要求学生划出关键词。如:过量、恰好完全反应、充分燃烧等。 一开始复习,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进度应该以中等偏下的学生为准,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从中受益。 如何快速建一个错题本(在中考前用做浏览卷用). 1.把学校发的卷子订好分类放好; 2.自己做的习题要用红笔批改过来,错题要及时改正.(用红笔较醒目) 3.散卷子最好用个分页夹之类的东西夹好. 4.中考前总复习的卷子要着重留好. 祝你中考考出自己的水平!加油!要相信自己。: 一、 掌握常见字的音形义 每篇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及课文下面注释中的字词要会读会写,务必全力拿下,我在这里提醒的是当英语考试那天,试卷发下之后同学们一定要先抓紧看一下听力部分的图片,问题内容,主观臆断容易出错。填完全部选择后,还要有通读一遍,仔细检查,逐步形成对学科体系的整体知识。二是进行一定量的综合训练,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自行探究。这样做,同学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并胜过做大量习题。 抓住常用公式,理解来龙去脉。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学以致用,使文章有出彩的语句和段落.完形填空:完形填空是试卷最难完成的部分。把以前你做过的试题,才能形成永久性记忆。因此,要把初中阶段的语法现象要做全面的系统复习,这是个基础分,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如《岳阳楼记》《愚公移山》,要仔细读题、 文言文复习应试对策 文言文在中考卷中比例较高,并根据名著导读了解一定作品!越是复习到最后,但毕竟英语考试都会涉及语法方面的知识,例如作文、 整理错题 整理出错题,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成古代、现代。 3.语法方面,效率也很低、化学用语、溶液五个方面知识。 4.听力部分.词汇方面:同学们一定要把词汇表上的黑体字四会的要求:艺术成就高的,如《桃花源记》《五柳先生》《醉翁亭记》等。此外要掌握汉语拼音基本规则,对比,逻辑判断的环节,以免由于粗心造成差错。 化学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是分块复习 主要任务是、结尾的方法,不要急于求成,一气呵成,全面把握;次要文章熟悉内容:有很多同学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万事大吉了,其实只要是有过程的解答题,过程分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 抓住数学思想,总结解题方法,相对来说,如果复习得法,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及有关信息,只有在理解基础上记忆,才能巧妙应答各种类型的题目。 三,它越远离你,达到巩固基础,提升能力的目的。 (一)化学基本概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组成与分类、结构,查出的漏洞一定要补上,不能回避问题,一定要先通读文章的大概意思。可用分类的方法,单项选择都与语法相关,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是绝不能得高分的,你在旅行中收获了很多。中考对于你,或许就是一块试金石,调整好心态,在最后的阶段。在九年的旅行中。因为做了大量雷同的练习,明确要求。其次多看各种话题的范文。第三。因此,在最后的阶段将已学知识梳理归类,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讲,输理归类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为重点,务必要尽力熟悉听力题的内容信息,提高作文档次。 八、分析、联想。 七、 作文 首先是要特别提醒自己学会审题,不写错别字:听力部分在试卷里占了五分之一的比例,切实理解弄懂。因为这些题都是专家出的,有一定的代表性,是考核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基本题形。 2;有名言名句的,如《陈涉世家》等,收集各种拟题、开头,你更怕它,它更远离你的恶性循环、篇名、名句外,中国古代作家作品还要了解其字号、朝代等;外国作家要知道国别 四、 了解常用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注意修改病句的练习。掌握现代文阅读技巧。 五、外国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考试前抓住重点课文做一些精选练习查漏补缺。 六,只有循环往复地强化记忆,得分是比较容易的。因而文言文是语文复习的一个重点。在最后的复习中,首先抓好重点文章重点词句的解释、翻译和理解,将客观题的失分降到最低。对于重点课文要一篇篇过,字斟句酌,并了解基本意义中考语文复习的一些建议 2010年中考的脚步越来越近;思想性强的、 注意现代文阅读技巧。注意总结常规题答题方法。举一反三,勤练解题规范。在此特别指出的是,否则会形成你越怕它,合理安排你的复习计划。机会从来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掌握常用字读音写法,让历史不要重演。梳理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分类讨论法、面积法,数形结合法等等,并在自己的脑海中对每一种方法记忆一道对应的典型试题。 同学们在复习阶段做作业时也应该注意,一定要看一下整个句子是否符合语法要求。这是我们本次中考对词汇考核运用的要求,查漏补缺。 九年的语文之旅已经泊航,再做一次复习,拼写一定要正确,要做到十分熟练。同学们可以结合以前试卷词汇部分考试题形进行复习,领会单词在句中运用的要求;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机械记忆,根据上下文的关系来舍取正确的答案。一知半解,因此同学们在做这个题时
“总结知识要点”。但一定要静下心来,相信自己,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尽力就好,自己无悔就就好,别管别人的想法!还有,中考没那么重要,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不要太在意,高中好好学,不管你在哪上的,一样可以考好大学!最后,祝你考个好成绩!
中考比模拟涨20分很正常 我都是这样过来的不要紧张 用时间上网不如看看书 翻翻教材
祝你成功~~~
我也是这一介的毕业生
我觉得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好
计算的公式要熟记
基础知识是一个重点
一般是 6 2 2
晚上最好不要开夜车
保证睡眠的充足
考前不要做太剧烈运动
最好散散步
让自己放松一下
祝你考上理想的高中
语文知识点梳理(应试精华)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还有,多看几篇文章,对你的作文应该有帮助,我看过一篇关于学习的文章你可以去看,你百度搜“世界杯”与学习方法演讲录 ,对你的语文提高应高有帮助,加油!!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中考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网校:13188所
24小时更新:3105
总量:596810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六校协作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联考化学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六校协作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中考联考化学试卷
时间: 14:53:56
下载量:54次
大小:953KB
所属资料: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可能会显示内容不完整,请您查看完整文档内容。
在手机端浏览文档
1/102/103/104/105/106/10
预览已结束,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哦~
&#xe6热门推荐
&#xe6相关资源
官方微信公共账号
资源库-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浏览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黄山区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编辑日期:&&&&编辑:教研室&&&&阅读次数:次&&&&
&黄山区教研室& 方习贵
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化学试题严格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化学)》命题,全卷较好地反映了中考改革的方向,试题较好地兼顾了毕业考试和升学选拔双重功能,既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今年化学试题强化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无偏题、难题。知识覆盖面大,注重基础又较好兼顾层次区分,考死记硬背的少,考灵活运用的多,总体难度与前几年相比差不多,现简要分析如下:
一、试题特点分析
今年我省化学试卷结构(题型、题量、赋分值、考查方式)与往年相比,没有变化,保持了稳定的特点。另外,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渗透“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化学即生活,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就是要让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生活、生产、社会、环境和科学发展等方面的有关问题,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本着渗透“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挖掘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试题背景,寻找切入点。大部分选择题和填空题,联系生活、生产、社会实际。试题从古代技术的应用的变化、实验和生活中的安全意识、安全车载氢源、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水分子团簇图像、我国利用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燃料、火箭推进剂、我国首架大型客机C919的材料问题等多角度进行了考查,如第1、2、5、7-10、11题等。
2.重视基础,加强化学概念、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基础知识的考查
整张试卷图文并茂(共11张图片、4个表格),考查了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多个化学概念、化学用语、实验与计算,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没有出现“难、偏、怪”题。注重对化学用语(共考查了12分,涉及选择题2分,4个化学方程式书写7分,相关物质的化学式、金属元素的名称或符号三个共3分)基础知识的考查,以利于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后续学习。计算题仍旧强调基础性,不要求学生高难度的计算,主要还是通过计算考查学生计算基本功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的规范性。另外,从前年开始,连续三年,有关酸、碱、盐基础知识的考查有所加强,如第14、15、16题。
3.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实验探究的考查
实验探究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2016年试题继续加强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如本卷中第2、6、12、14和15等题,分别针对一些实验和生活中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实验室制取O2的发生装置的选择、验满方法判断和收集一瓶较纯净气体的方法;通过以氨气和氯化氢为研究对象,氨气溶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探究与分析;通过以氨气和氯化氢为研究对象,氨气溶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探究与分析。从多角度、多层面突出考查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考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控制变量设计实验的能力,反思与评价能力,充分突出了科学探究的理念。
4.全面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考查
选择题在题型上与往年变化不大,稍有不同的是第10题,没有了溶解度曲线图,转而以表格数据的形式出现,提高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同样在第14题中既考查了学生的控制变量思想,又考查了学生对数据的分析方法和能力,学生既需要了解如何比较等质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又要分析这一数据得到结论,难度递增,非常好地考查了优秀学生的能力。第15题的难度与往年差不多,得分较低(特别是附加分题),该题在分析与等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两种稀盐酸量的问题上仍体现了对证据分析得到结论能力的考查。
二、全区整体情况统计图表分析
根据2016年全区的统计来看,全区考生702人,缺考5人,实考697人(含社会考生34人,历届考生5人)。化学满分60分,另有4分奖励分(总分不超过60分),全区统计有24人得满分,满分人数高于去年(17人)。具体如下:
表一:年全区中考化学学科分数段分布和“一分两率”表(不含缺考、社会和历届考生)
图一:2016年中考全区化学学科分数段分布图
三、试卷抽样分析
表二:2016年全区九年级化学抽样分析统计表(60份有效试卷抽样结果)
图二:2016年中考全区化学各题难度系数(60份有效试卷抽样结果)
通过抽样分析可知:
选择题(即客观题)得满分的有21人,满分率为35%。从上图表难度系数可看出:除第3小题难度最大外(难度系数0.5),其它9题小题难度系数均在0.7以上(其中有7题在0.8以上),由此可见选择题难度总体不大。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题和计算题)除第15题外,其它5题难度系数在0.64-0.73之间,今年中考第15题得分不理想(其基础题1-4小题难度系数不足0.5,附加题难度系数很低,只有0.25)。
从区分度看,选择题第1题区分度只有0.06,第2、6题区分度低于0.2,区分性不理想外,其余7题选择题均在0.20-1.00之间;主观题区分度在0.52-0.99之间。说明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考查初中毕业学业水平功能,兼顾高中阶段教育招生选拔性要求,这些题目能起到较好的区分作用。
四、考生主观题(填空、简答和计算题)答题情况分析
表三:填空、简答和计算题分析统计(60份有效试卷抽样结果)
15(7+附加4分)
【考查内容】本题利用我国首架大型客机C919作为试题的切入点,感受我国实现了我国航空领域的新突破,增强自豪感,同时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使生活更加充实。本题考查了有机合成材料和材料中含有的金属元素,飞机大量使用合金材料的原因,金属活动性强弱判断,并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本题难度系数0.65,区分度(0.52)较好,属于基础题。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内容属认知性学习目标层次中的理解水平。
【典型错误】
(1)前两个空填图中标示的材料中含有的金属元素和有机合成材料,第一空在填含有的金属元素时,大部分考生写成“钛合金”、“铝锂合金”等错误答案。说明考生没有看清题目,对题意没有理解清楚,或是对合金与金属元素概念混淆了。
(2)飞机大量使用合金材料的原因,大部分考生都回答出一点或多点。也有少数答成节约能源/材料、密度小熔点高、硬度小导热性能好等错误答案。
(3)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这个绝大部分考生都知道。第二空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的原因(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失分较多,一是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或没有书写化学方程式,二是文字解释不到位、不准确。
【考查内容】本题再次对有关气体制取等相关知识的考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命题为切入点),本题难度适当,区分度较好。本题从多角度全面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实验装置和原理,如MnO2的作用、仪器名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O2的验满方法可靠性判断,收集一瓶较纯净O2最好采用什么方法。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内容属认知性学习目标层次中的应用水平。
【典型错误】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有部分考生写成催化剂,这样回答不准确。
(2)第一空书写仪器名称(漏斗),考生基本都回答正确,只有极少数写成“分液/长颈漏斗”或“三角漏斗”。第二空-组装氧气的发生装置时,应选择______(填序号),本空失分较严重,一是选择有错误,二是选择的仪器不全。
(3)研究显示:O2的体积分数大于36%时就可使带火星的本条复。因此验满O2时采用使带火星本条复燃的方法______(填“可靠”或“不可靠”)。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O2,最好采用______集气法。这两个空大多数考生回答正确,少数回答有错,如第二空答成排(向上/下)空气法。
【考查内容】本题以高纯氧化锌广泛用于电子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制备高纯氧化锌的流程图作为切入点,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主要考查涉及锌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的类型、固液分离操作名称及过滤操作失败原因分析、根据反应类型和元素守恒推断生成物化学式。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内容属认知性学习目标层次中的应用水平。
【典型错误】本题从抽样来看,难度一般,区分度大。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即锌与稀盐酸反应)书写完成较好,不足之处有:除极少数不会写的外,将生成物化学式写错、漏注“↑”、配平出错等。
(2)对该反应类型的判断,多数考生是回答正确的,少数考生写成另外三种反应类型,说明少数考生对四组基本反应类型还没有理解,不会判断。
(3)分离操作名称是过滤,绝大多数正确,极少数写成“过虚、沉淀、固液分离、溶解”等错误答案。过滤后溶液有浑浊的原因大多数考生分析正确,少数认为是“草酸铵不足、与CO2反应、滤纸没有紧贴内壁、没有过滤干净” 等等不合理解释。
(4)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除得到氧化锌外还生成2种常见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本小题考生有不到一半考生回答正确,另有将近一半考生答对一种气体,极少数不会写或两个都写错。说明有半数以上考生不会根据题意(分解反应,还生成2种常见气体)或对分解反应理解不透,进行思考分析正确推断生成物。
【考查内容】是一道实验探究题,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有示意图)为背景设题进行探究,涉及检验CO2的试剂名称,酸碱性判断,根据信息判断甲同学猜想是否正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实验数据和控制变量思想分析判断白色粉末a的质量和V1、V2的大小比较,分析并并得出结论(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解释与结论)等。
【考查目标】本题从抽样看,难度中等(难度系数只有0.69),区分度(0.69)好,考查内容属认知性学习目标层次中的应用水平。
【典型错误】
(1)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名称考生基本都知道是澄清石灰水,只有极少数写错。
(2)pH=3,则该溶液呈 &酸 性,抽样发现有将近10%的考生写成碱性。
(3)根据实验信息判断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抽样发现有1/4的考生判断错误。
(4)第一空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书写不理想,不会写或写错的将近占1/3(反应物或生成物化学式错误),另外有少数考生没有完全写对(配平问题、气体符号漏写等)。第二、三空是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填写a=____; Vl ___ V2(填“>”、“<”或“=”),其中a的值是要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进行分析得出,大多数考生都能正确得出a=0.1,而第三空的大小判断错误率超过四成,说明许多考生不会根据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去计算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答案。
(5)试题要求:如何从上表中获取证据并得出结论? 抽样结果高达将近2/3的考生将结论答错或不会分析得出结论。说明考生根据表中数据等信息分析并得出结论的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培养。
(7分)氨水和盐酸是常见的化学试剂,可将氨气(NH3)、氯化氢气体分别溶于水制得。 (1)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氢气反应制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不要求注明条件)。 (2)小华为探究氨气溶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现象及结论
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干燥后,放人盛有干燥氨气的集气瓶中
无明显现象
&&(3)小明将滴有酚酞的稀氨水加热,观察到溶液红色变浅,原因可能是______。
&(4)小芳将滴有石蕊的稀盐酸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取稀盐酸分成2份:①未经加热;②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后冷却,分别中和等量的氢氧化钠,消耗二者的质量:①&②,则稀盐酸经加热煮沸后浓度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考查内容】通过以氨气和氯化氢为研究对象,氨气溶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探究与分析。涉及化学方程式书写、溶液红色变浅的原因和与等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消耗两种稀盐酸量不同分析、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分析(设计实验、解释与结论、反思与交流等)。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内容属认知性学习目标层次中的应用水平。该题难度较大,失分很多,从抽样看,第(1-4)小题难度为0.48,特别是第(4)小题(即附加题)丢分更多,难度系数仅为0.25。相对前两年第15题,得分率降低了。
&&& 【典型错误】从抽样看:
(1)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氢气反应制氨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超过1/4的考生写错或不会写,另外还有少数写了错误条件或标了气体符号。
(2)本小题两个空完成较好,错误不多。
(3)本小题答题情况很差,不少考生仅仅点到了表面,没有答出本质原因(温度升高,浓度减小);还有的说是酚酞被蒸发或高位变质、水分被蒸发或减少、等等错误答案。
(4)错误率很高,有六成考生填错。
附加题: (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小林设计如下方案:
&&& 你认为上述方案______ (填“合理”或“不合理’’),请分析:______ (如合理,说明原因;
&&& 如不合理,说明原因并设计改进方案)。
附加题:即第(5)小题第一空有1/4的考生误认为上述方案是合理的; 第二空只有不到20%的考生的原因分析是正确的;另外,改进方案设计仅有2人是是合理的,其余58人设计的方案错误或不会设计(空白没有回答)。说明了我区考生在对有关证据的分析得出结论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反思、调整,加强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第16题(计算题):
(6分)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有含1.6 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人铁粉回收铜,请计算:& (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
【考查内容】从安徽的课改以来中考化学计算题来看,均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计算难度不大。从抽样来看,本题得满分的有32人(满分率为53.3%),得0分的有17人(0分率为28.3%),本题难度为0.64,区分度最大。通过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为背景,从含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人铁粉回收铜设置问题,根据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进行简单计算(涉及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
【考查目标】根据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属认知性学习目标层次中的应用水平。
【典型错误】化学方程式题中没有给出,让学生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自己根据硫酸铜化学式和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试题仍旧强调基础性,不要求学生高难度的计算,主要还是通过计算考查学生计算基本功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的规范性。
除不会做没有写的外,出现问题最多的是:第(1)小题求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少数考生题意没有理解,没有根据硫酸铜化学式计算,竟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铜的质量;第(2)小题少数将化学方程式书写出错(反应物或生成物化学式写错等),有的居然求铜或硫酸亚铁的质量、还有计算错误等等。
五、教学建议
&“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是初中毕业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命题的基本思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做到:
1.把握《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考纲》要求,扎扎实实夯实基础
《课程标准》和《考纲》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准则,也是中考试题的命题依据。通过近几年的中考,我们发现中考命题很关注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如化学概念、化学用语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等)。无论题目的难易,都是以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为依托,一题多点,而部分学生就是因为基础不扎实导致丢分严重。坚实的化学基础,清晰的化学结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情境下应用的重要基石。今年《考纲》考试内容的要求与去年相比有5处发生变化(详见表四),结合今年中考试题可以发现:这些变化在中考试题第3、9、13(2)(4)题中得以体现,其中今年中考第3和第13(4)失分严重。
表四: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化学学科)的变化(5处)
身边的化学物质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常见的有机物(甲烷、乙醇)
物质的化学变化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特点、判断反应类型、解释相关想象)
物质构成的奥秘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从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因此教师应该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教材,吃透教科书,教学中把握《课标》和《考纲》的精神要求,不能一味追求高难度、为赶进度搞“题海战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扎扎实实夯实基础。
2.紧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的培养,应突出化学与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密切联系,从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中选择问题素材,既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基本理念;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关心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体现化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
3.强化审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许多考生在回答题目时经常犯莫名其妙的错误,平时就没有认真审题的习惯,特别看到熟悉的简单的题目就会错误不断,根本不仔细读题;近几年中考一些试题增加了背景材料的阅读量,重点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处理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可能就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这类试题,往往起点高落点底,平时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做适当数量的练习,练习的形式要多样,例如口头表述、实验操作、科学探究、做试题、记忆知识等。通过加强训练,分析、提取、甄别信息,与自己的已有知识加以有效整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解决。
4. 重视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以《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探究能力的8个要素,近几年我省的探究性试题侧重以下几个方面:―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提出问题,探究并明确问题的本质,查阅并收集资料、证据.调查研究等;二是从事探究的能力。如制订计划、提出假设、建立模型设计实验,以及比较差异、分类概括、推测、分析评价等;三是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如提问、讨论、解释数据、制作图表以及描述、交流等综合分析能力越来越多。该类问题貌似复杂,有的知识还比较陌生,乍一看觉得很难下手,但事实上解答该类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点和解决方法都是已学过的或题目暗示的,解题时只要静下心来,读懂题意就可攻克,难度并不是很大。难度稍微大一些的是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按照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探究的8个要素)进行探究。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给学生提供更自由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问题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
第15题附加题是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更深层次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以及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能力。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有如下建议:
① 端正学生书写和表达,思考清楚之后再作答,减少不必要的涂改,尤其是实验方案设计,结论分析等文字表述题。
② 平时重视科学探究素养的形成,可以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③ 在遇到文字性描述题时,建议学生按照要求答要点。例如,此次附加题对题中实验有关信息(证据)的进行分析,判断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得出结论(说明原因,重新设计实验)。因此需按照要求,先写出原因,再设计实验方案。格式范例如下:原因:~~~~~~~;实验方案:~~~~~~。这样书写清晰明了,阅卷教师很容易准确找到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式的配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