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2014深圳百公里徒步2014-23-317130

2014年春500公里特比环成绩初榜
· · · · · ·
· · · · · ·
快来抢沙发!
下一页&&&1&&&上一页历经4年涅槃地震废墟上崛起现代化新城(组图)( 14:08:00)_网易新闻
历经4年涅槃地震废墟上崛起现代化新城(组图)( 14:08:00)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重建后的玉树  玉树州人民医院玉树州红旗小学玉树州红旗小学的小学生在新校舍内认真学习本版照片均由记者张刚 摄12日,病人在玉树州人民医院的输液室打点滴。
  本报记者 卢明
  2010年4月至2014年9月,4年又5个月;济南到玉树,2000公里。一场地震,走过4年,跨越2000公里,援建让济南和玉树紧紧联系在一起。4年前,刚从四川抗震救灾前线归来的中建八局二公司未及休整就即刻赶往玉树灾区援建。带着“更高更强,追求卓越”的玉树精神,援建队伍克服重重困难,一座新城在废墟上崛起。
  安冲乡农牧民住房:最艰难险峻的施工站点、最先交付使用的农牧民住房;红旗小学工程:最高规格的新校园标志工程;玉树州医院:玉树州最大的民生工程;折龙达城镇居民用房:最具藏式风格的民居;烟草地块城镇居住组房:玉树州首个统规统建住房项目;民主路南商住组团项目:建筑面积最大的住宅项目……青藏高原腹地上的格桑花,在浓浓齐鲁情的浇灌下,绽放得更加娇艳美丽。
  责任坚守在高原上
  三级乙等医院最大民生工程完美收官
  日下午5点,阳光明媚。
  深吸一口,轻轻吐出,烟雾升腾,环绕在耀眼的夕阳下。孔令春坐在指挥部旁的土堆上,手里夹着香烟,眼睛望向远方。4年来,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家跟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真到了说再见的时候,挥别那一刻如同流水的光阴,难以抵挡。一半期待,一半不舍,往事像电影胶片,一张张放映在心头。孔令春陷入沉思,“这次真要走了,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来了,还真舍不得”。
  孔令春是中建八局二公司援建玉树州人民医院项目经理,4年前的9月13日,他带着满腔热情来到玉树。正在经历阵痛的高原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严重的高原反应让他体验了一把“死去活来”的感觉。“坚决不下去,一定要干下去”,带着这样的信念,孔令春在玉树一呆就是4年。其间,他跟家人团聚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超过2个月,而同时,一座现代化的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扎曲河畔、格萨尔王广场旁,融合现代化玻璃幕墙与藏式线条的玉树州人民医院格外显眼,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像极了展翅翱翔的雄鹰。玉树州人民医院是整个康巴藏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三级乙等医院,于日开工,日投入运营。为保证医院正常运转,孔令春又在那坚守近两年。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这么大的工程,应该说是一个奇迹。”玉树州人民医院副院长严进才说,作为玉树州最大的民生工程,医院总建筑面积39000平方米,配备50多个科室。
  孔令春介绍,自开工以来玉树州人民医院项目就被前线指挥部定为“抢工工程”,项目部将其定为“既保工期、又保质量”的良心工程。没电就购置发电机,没水就打井,没路就修路。5个月主体封顶,13个月交付使用,一个个奇迹在援建人员汗水的浇灌下产生。
  希望沐浴在阳光里
  可抗9级地震高标准小学成样板工程
  围着校园走,走到每一个地方他都会告诉你,这里原来是什么样子,建设中发生了哪些故事。一圈完毕,站在校门口,长叹一声,转身离去。任你再强大,也难以抵挡流水的光阴。4年,废墟瓦砾上立起红白相间的校园,不羁的小青年也已为人父。郭来强用自己的方式和他的红旗小学告别。
  郭来强是中建八局二公司援建玉树红旗小学项目的技术负责人。4年前,他来到玉树成为援建一员,彼时他的妻子已怀孕4个月。如今,即将告别,他的女儿已在家乡上了幼儿园。“红旗小学就是我们的另一个孩子,不光我,我们所有的人都很不舍”。
  在扎曲河与红旗路交界处,以高原红为主色调,搭配各种藏族传统装饰的红旗小学格外耀眼。红旗小学是玉树援建中的样板工程。也是所有灾后重建中唯一获得“全国建筑现场管理评价4星级”殊荣的项目。
  红旗小学项目经理田辉介绍,红旗小学最大的特色是独有的抗震设计,这种设计可以保证“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教学楼主体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砌体结构提高1度至8度,采用了最高等级的抗震钢筋,加入一种新技术—屈曲约束支撑,用来抵抗地震应力,使建筑物更有柔性,并留有滑动空间,即使发生倒塌,也可延缓倒塌时间,给人们逃生留出时间。正常情况下,抵抗9级地震没问题。
  整洁的校园取代了废墟瓦砾,琅琅的读书声不断传来。而之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援建者们在这里刻撒下一段终生难忘的记忆。
  “抢工工期紧、施工任务重、当地劳动力少、建材物资匮乏”四大“挑战”,“抢工时间高度集中、作业环境异常复杂、高原缺氧劳务工效低、经常停水停电”四大“考验”,一度成为横在援建者们面前的大山。为此,千余援建将士两班倒,机械24小时不停,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不超5小时,最终在玉树援建中创造了第一个施工奇迹。
  “他们的付出我们看得清清楚楚,千言万语就一句话,感谢!”红旗小学校长付文才说。
  浓情传递在草原间
  平均海拔3900米最险峻的工程最先交付使用
  除州中心项目,中建八局二公司还援建了安冲乡农牧民住房工程,在这最险峻的施工点,安冲乡农牧民住房工程成为整个震区最先交付使用的农牧民住房。
  安冲乡位于玉树北部,平均海拔3900米,年最低气温-28.9℃,最高气温24.4℃,距结古镇130公里,人口4000多,藏族占总人口99.9%。
  据介绍,中建八局二公司援建安冲乡农牧民工程,涉及2个村8个社441户,总建筑面积35280平方米。安冲乡农牧民住房工程施工量大,工期紧张,地点偏僻分散。援建村落地处深山,距玉树州中心140余公里,8个社施工地点最远相距110公里。这里山势险峻,进村就必须翻越海拔4600米的红土山崖口,生活必备物资严重匮乏,没水、没电、没网络、没手机信号,施工材料进现场都要经过卡车—机动三轮车—骡马驮三次倒运。最远的施工点布让村,需要走5公里盘山路,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
  艰难险阻没能阻挡援建者的步伐,科学编制施工方案、精心设计施工工序、高效组织材料供应、全程监控施工过程,他们用汗水和心血建起了最结实的家园。
  2011年刚到玉树的时锴只有24岁,是济南援建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一位。24岁,是风华正茂、激情迸发的年龄,毕业于济南大学的时锴用一腔热情书写着自己的青春。相比物质生活的艰苦,精神生活的贫乏才更加可怕。“刚进工地的时候我感觉像是把一只野兔关进了笼子。没网络,没手机信号,甚至连电都很难保证。孤独和寂寞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我,实在坚持不住了,我就对着山大喊大叫。”时锴说,很长一段时间他感觉自己像在做梦,而且已进入梦境最深层的空间,他自己就是一个世界。
  如今,时锴已经离开玉树到了新的岗位,相信这段难忘的岁月会永远镌刻在他内心最深的地方。
  记者手记
  把她放在心里,带走
  玉树,青藏高原腹地一个美丽的地方,长江、黄河、澜沧江在这里发源,格桑花在这里盛开。日清晨,地球深处的一阵悸动,瞬间夺走了数千人的生命,格桑花被鲜血染红,枯萎凋零。房屋倒塌,马路断裂,车辆砸毁,玉树一片废墟。7.1级地震,让这一天的玉树变成了黑色。
  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翠绿的青山上升起阵阵轻雾,整齐的楼房沐浴在朝阳之下……日,晴,微风。站在观景台上,美丽的玉树尽收眼底。经历4年涅槃,地震废墟上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悲伤的黑变成了幸福的红、宁静的蓝、祥和的橙,美丽的七色彩虹升起在玉树云端。
  4年前地震发生,四面八方的力量迅速汇集,废墟开始重生。4年后新城涅槃,为之奋斗的人们即将离去,告别这个他们倾注热情洒下汗水的美丽地方。踌躇、兴奋、难舍,各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默默回首,再多看几眼,感叹。静静沉思,把她放在心里,带走。不必挂念,远处的大山上,顽强的格桑花正在娇艳盛开…… (记者卢明)  作者:卢明
本文来源:舜网-济南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连霍高速2014公里在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