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安乐窝是什么意思弃之 的意思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2011年~2015年安徽 2016年安徽中考命题预测
年份 考查篇目 考查形式 考查知识点 题型 题号 分值 2015年安徽中考文言文命题依然体现“稳中有变”的特点阅读材料立足于课内考查范围为安徽考纲规定的基本文言篇目。考查形式以单篇阅读或比较阅读的形式呈现。
纵观安徽省近几年的试题发现考查的主要内容有: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重要句子的翻译;筛选并提取文
2016年课内文言文考查的重点篇目有:《桃花源记》《陋室铭》《记承天寺夜游》《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
201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内单篇阅读 文言词汇 填空 15 5分
句子翻译 简答 16 4分
把握文意 简答 17 4分
把握主旨 填空 18 2分
《爱莲说》 课内单篇阅读 文言实词 填空 14 5分
句子翻译 简答 15 4分
把握文意 简答 16 2分
把握写作意图 简答 17 4分
《三峡》 课内单篇阅读 文言实词 填空 15 5分
句子翻译 简答 16 4分
把握文意 填空 17 2分
内容理解 简答 18 4分
《曹刿论战》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 课内比较阅 文言实词 填空 15 5分
句子翻译 简答 16 4分
把握文意 填空 17 2分
内容理解 简答 18 4分
2011 《马说》 课内单篇阅读 文言实词 填空 15 5分
句子翻译 简答 16 4分
概括要点 简答 17 3分
把握写作意图 简答 18 3分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并评析其思想内容。了解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等文学常识。”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建议是:“评价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
2015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文言文阅读的考点要求如下:
知道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正确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
概括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初步领悟古诗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课标篇目:十六篇。包括:孔子语录、《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2015年考试说明中不列为必考篇目)
第8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2015·安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百里奚举于市  (  )
(2)必先苦其心志  (  )
(3)曾益其所不能  (  )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
【思路点拨】 安徽中考文言文对词语解释题的考查一般设置五个小题考查的词语多为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文中多作通假字用通“增”意思是“增加”。联系语境可知“其”的意思是“他的”。
 (1)被选拔被任用 (2)他他的 (3)通“增”增加 (4)了解明白 (5)在国外;在外面指国外考点一:文言词语的解释
【方法指导】 1.文言实词:(1)扩词法。即给单个的文言字词组词把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注意扩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2)积累法。即注意积累教材中所学
(3)揣测法。即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上下语境推断语义。这种方法切忌脱离文本随意猜测。
2文言虚词:(1)对常见的文言虚词平时要注意积累归纳。【详见附录5】
(2)联系语境结合上下文。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中的“然后”很明显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3)熟悉语法能清楚准确地找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前面是“莲”2.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思路点拨】 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时不但要把握特殊句式还要注意抓句子中的关键词它们往往是得分点。如第(1)句中的“故”“是”都是古今异义词分别解释为“所以”和“这”。翻译第(2)句要注意“过”属于词类活
【参考答案】 (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2)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意思对即可)考点二:文言句子的翻译
【方法指导】 1.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句子六字翻译法: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人名、地名等。
(4)删就是文言文中无实在意义的虚词不译或重复的意思删去。
(5)补就是增补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与现代汉语规范不同的语序。
句子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信”就是要忠于原文的内容不随心所欲抛开原文凭空编造。“达”就是要通顺流畅不要使句子文白夹杂。“雅”就是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在准确传达原意的基础上尽量使语句生动优美。3.(原创)请用“/”给下面句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对句子朗读停顿与节奏的划分。答题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如“入”和“出”分别指“在国内”“在国外”很明显需要断开;文言断句和词性也有很大关系如:“法家”和“拂士”是两个语义并列的名词所以要断开;“者”在这里是一个代词含义是“……的情况”但是可以省略不翻译。它要同时指代前面一
【参考答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考点三:划分朗读停顿
【方法指导】 文言文朗读停顿与节奏划分的基本方法:
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语、动宾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注:主语是单音节人称代词此处停顿可忽略不计)如“先/不以臣卑鄙”;
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如“至于”“夫”“若夫”“盖”“且”等;
句首关联词语、承前的指示代词后要停顿如“若”“而”“然则”“故”“是故”等;
句首状语后要停顿;
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今齐地/方千里”、“今/天下三分”;
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如“人不知/而不愠”;
有省略成分或倒装的地方要停顿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
古人的姓、名、
上述只是停顿的基本规律,不应生搬硬套,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地理解句意后灵活运用。
4.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思路点拨】 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选文共两段其中论述人才造就的句子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
【参考答案】 客观因素: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因素:思想斗争的折磨。考点四:把握文意概括内容
【方法指导】 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了解全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找出相关信息。主要有三种方
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步骤是:
1.审读题干寻找区域。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在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从原文中找出或圈定与要求相对应的所有段落、语句再加以归纳概括。
理清思路划分层次。即结合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层次结构来归纳内容要点。要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要注意区别统摄段和支撑段从而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
根据实情准确表述。表述内容要点和中心5.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选文是一篇议论文此题考查中心论点的判断。判断论点要注意论点经常出现的位置:标题、开头和结尾。其实本文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不难发现选文第一段列举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道理第二段主要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从反面论证“死于安乐”。有了上面的论述结尾自然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结论。
【参考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五:
【方法指导】 把握主旨首先要对选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要点概括文段理解内涵;其次要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文言知识(主要观点、主要内容、中心句等)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确定文体把握特点。不同体裁的文章表现中心的方式也各不相同阅读时可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来把握文章的主旨。如果是写景状物的文言文需要把握住景物的特点有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
(2)精读首尾体味主旨。人们常常说“开门见山”“开宗明义”还常说“卒章显志”“结尾点题”等所以文章的首尾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意图。所以阅读时揣摩首尾能体味题旨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3)揣摩标题领悟内容。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大多能揭示文章的重点内容暗示文章的主旨。(2015·聊城)选文的观点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
【思路点拨】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考查学生感悟主旨拓展探究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理解文章的主旨并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来答题言之有理即可。要注意的是:回答时一定要有明确的观点充分的理由有根有据。对于列举事例题事例要具体典型符合要求。
【参考答案】 只有经受
?考点六:感悟评价拓展延伸
【方法指导】 解答这类试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阅读选文。要有针对性地反复阅读选文(包括链接材料)理解文中内容、情感再结合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2)善于捕捉信息。要运用恰当的组合对词义、人物、事件、主题思想或文学形象等重
(3)联系生活实际。要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提出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当然还要考虑观点的正确性。
(4)调动积累综合推理。这一类问题的答案在原材料中没有明确出现可以通过分析推断出来。但是原材料中的语句可能是不够全面的仅凭这些有时难以作出正确的回答。这就需要考生既要吃透原文又要充分调动知识积淀融会贯通进行推理找出正确答案。
(5)综合分析全面考察。要吃透题干要求把握内容要点看看是否有字数限制是谈感悟还是描述画面或者补充事例吃准表述的范 (2012·安徽)
曹刿论战(节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2015·南昌)邹忌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人物分析。人物分析首先要抓住文中人物的刻画方法其次要懂得概括文中事迹再从事迹中领悟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邹忌是一个充满考点七:人物形象
【方法指导】 人物形象分析包括了对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分析、对人物形象意义的分析和评价还有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写(通过描写主人公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其性格的方法)、侧面描写(通过描写他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主人公性格的方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对
分析人物形象要全面、多角度,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不拔高,也就是不用套话,要从文章出发,不使用一些概念性的语言,这样才能保证形象概括的准确。二是用语准确,符合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特点。 8.曹刿指挥作战邹忌委婉劝谏结果怎样?
(1)曹刿指挥作战的结果:________。
(2)邹忌委婉劝谏的结果:________。
【思路点拨】 本题是对文章内容异同点的比较。比较阅读的关键要抓住比较点区分相同点和相异点两文内容的相同点是“士”(或“谋臣”)勇于进谏而国王善于纳谏士”(或“谋臣”)运用他们的智慧辅佐国王战胜了敌国。《曹刿论战》写的是曹刿运用智慧使弱小的鲁军战胜了强大的齐军;《邹忌讽齐王纳谏》写邹忌运用高超的语言艺术使齐王认识到自己所受的蒙蔽之深因而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在朝廷上就战胜了对手。
【参考答案】 (1)鲁军打败齐军克敌制胜。(2)齐威王纳谏燕赵韩魏来朝。(意思对即可)考点八:比较探究
【方法指导】 对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观点、事件、段意、人物形象等)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比较材料中作品的不同情感倾向比较写作手法及艺术特色的异同等以及用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链接相关资料在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课内所学进行探究。
认真分析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文字逐项进行“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
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比较阅读的结果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答题时尽量用上语段原句。
1.解释下面句子加点的词。
(1)百里奚举于市(   )  (2)舜发于畎亩之中(  )    (3)征于色发于声(   )
(4)入则无法家拂士(   )
(5)劳其筋骨(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三处)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4.(考点四、考点六)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一、孔子语录
【考情盘点】 
考查时间 考查形式
2006年 课内单篇阅读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通假字 说 不亦说乎
古今异义 日 吾日三省吾身
三 吾日三省吾身
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故 温故而知新
可以 可以为师矣
一词多义 知 人不知而不愠
故 温故而知新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既克公问其故
虚词 而 人不知而不愠不义而富且贵学而不思思而不学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其不善者而改之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曲肱而枕之
(注:文段中部分词汇已在“文言词汇积累卡”中出现过故在课文在线中不再解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朋自远方来   朋:_______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___________
(3)不亦君子乎
君子:________________
(4)吾日三省吾身
省:________________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___________
(6)传不习乎
传:________________
(7)学而不思则罔
罔:________________
(8)思而不学则殆
殆:________________
(9)四十而不惑
惑:________________
(10)不逾矩
逾:________________
(1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________________
(12)不舍昼夜
舍:________________
(13)博学而笃志
笃: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通“悦”愉快)
为人谋而不忠乎
博学而笃志
(忠实坚守)
人不堪其忧
3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学而时习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可以为师矣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于我如浮云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学而时习之”与“温故而知新”都提到温习学过的知识这一问题两则语录强调的重点是否相同?
6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文中孔子的话加以分析。
7下面有关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不习乎?”是谈学习方法。“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博学而笃志”是谈修身做人的。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赞美了颜回贫贱不能移的品质颜回为了自己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讲珍惜宝贵的时光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发奋进取。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我们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
(2016·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见【课文在线】中第①④⑤⑨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温故而知新   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学而不思则罔
及鲁肃过寻阳
涉猎:全面广泛地阅读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10请你至少写出出自以上选文的三个成语。
11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
二、鱼我所欲也
【考情盘点】 
考查时间 考查形式
2009年 课内单篇阅读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通假字 辟 故患有所不辟
辩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
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 乡为身死而不受
古今异义 可以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是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一词多义 得 二者不可得兼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故不为苟得也
故 故患有所不辟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词类活用 加 万钟于我何加焉
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虚词 而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呼尔而与之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此之谓失其本心
则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为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注:文段中部分词汇已在“文言词汇积累卡”中出现过故在课文在线中不再解释。)
(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甚(     )
(2)患(     
(3)由(     )
(4)是故(     )
(5)非独(     )
(6)丧(     )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所欲有甚于生者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者不可得兼舍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3)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二)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蹴(     )
(2)不屑(     )
(3)奉(     
(4)穷乏(     )
(5)已(     )
(6)本心(     )
5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是亦不可以已乎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此之谓失其本心。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万钟于我何加焉\\而山不加增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复前行欲穷其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鱼”和“熊掌”分别比喻什么?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这个生活常理目的是什么?
9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写出与本文观点一致的两句诗。
10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_____论证和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
11“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
12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批判了什么?
1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
(2016·预测)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见【课文在线】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14下列文言句式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相同的一项是(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15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既出得其船
乡为身死而不受/为人谋而不忠乎
是进亦忧/是亦不可以已乎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7【甲】文中的“本心”是指什么?【乙】文第③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两文第③段都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考情盘点】 
考查时间 考查形式
2015年 课内单篇阅读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通假字 曾 曾益其所不能
拂 入则无法家拂士
古今异义 所以 所以动心忍性
入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士 管夷吾举
词类活用 苦 必先苦其心志
劳 劳其筋骨
饿 饿其体肤
空乏 空乏其身
动、忍 所以动心忍性
一词多义 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
拂 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
虚词 于 征于色
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而死于安乐也
则、者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然 人恒过然后能改
(注:文段中部分词汇已在“文言词汇积累卡”中出现过故在课文在线中不再解释。)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1.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畎亩(     )
(2)举(     )
(3)市(     )
(4)是(     )
2用“/”划出下面句子中该停顿的地方。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二)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恒(     )
(2)困(     )
(3)征(     )
(4)色(     )
(5)则(     )
(6)然后(     )
5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入则无法家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征于色于声而后喻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征于色\\发于声
人恒过\\国恒亡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大计亦死
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8“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
9.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1(2016·预测)全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认为国家要避免灭亡就需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12文章首先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然后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法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点。
13(2016·预测)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什么样的共
(2015·兰州)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甲】见【课文在线】
【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注】 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3)创业孰难(     )
(4)征与吾共安天下(     )
1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莫不/得之于艰难
玄龄与吾/共取天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17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文第2段用对比的方式论证了文段的论点。试对此作简要说明。
(2)【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四、曹刿论战
考查时间 考查形式
2012年 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古今异义 伐 齐师伐我
师 齐师伐我
间 又何间焉
鄙 肉食者鄙
牺牲 牺牲玉帛
加 弗敢加也
狱 小大之狱
可以 可以一战
词类活用 福 神弗福也
鼓 公将鼓之
下 下视其辙
虚词 其 其乡人曰
吾视其辙乱
以 可以一战
之 小大之狱
一词多义 故 公问其故
间 颓然乎其间者
安得广厦千万间
遂与外人间隔
奉命于危难之间
(注:文段中部分词汇已在“文言词汇积累卡”中出现过故在课文在线中不再解释。)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肉食者(     )   (2)以(     )
(3)专(     )
(4)对(   )
(5)信(     )
(6)孚(     )
(7)察(     )
(8)属(     )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用原文填空。
(1)长勺之战前曹刿请见鲁庄公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信于民”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二)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4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乘(      )
(2)败绩(      )
(3)驰[      ]
(4)辙(      )
(5)轼(      )
(6)遂(      )
(7)逐(      )
5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
(1)肉食者谋之   (2)弗敢加也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7用原文填空。
(1)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________。(限四个
(2)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②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既(    )          (2)作(    )
(3)盈(    )
(4)测(    )
(5)伏(    )
(6)靡(    )
10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彼竭我盈故克之。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认为可以迎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动作让我们再次领略到了他的“远谋”。
(3)从鲁庄公的“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可以看出他的急躁冒进行为。从而也再次印证了曹刿“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13这一段曹刿论述
14.理解选文填空。
(1)从文中看决定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既克公问其故”此句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5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
16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
(2015·河池)
【甲】见课文在线
【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小大之狱      (   )
(3)又何间焉
(4)先帝不以臣卑鄙
(      )
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可以一战   咨臣以当世之事
肉食者谋之
则汉室之隆
躬耕于南阳
受任于败军之际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0【甲】文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依据是什么?【乙】文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什么建议?请分别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1请选择曹刿或诸葛亮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考情盘点】 
考查时间 考查形式
2012年 与《曹刿论战》比较阅读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通假字 孰 孰视之
古今异义 地方 今齐地方千里
刺 能面刺寡人之过
谤 谤讥于市朝
修 邹忌修八尺有余
讽 邹忌讽齐王纳谏
私 臣之妻私臣
服 朝服衣冠
词类活用 服 朝服衣冠
面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闻 闻寡人之耳者
蔽 王之蔽甚矣
一词多义 朝 朝服衣冠
入朝见威王
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美 吾妻之美我者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朝 皆朝于齐
于是入朝见威王
能谤讥于市朝
上书谏寡人者
虚词 之 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
暮寝而思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燕赵韩魏闻之
于 欲有求于我也
能谤讥于市朝
皆以美于徐公
而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
暮寝而思之
与 客从外来与坐谈
(注:文段中部分词汇已在“文言词汇积累卡”中出现过故在课文在线中不再解释。)
(一)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昳丽(    )     (2)及(    )
(4)不若(    )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朝服衣冠
(2)忌不自信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诚(     )
(2)四境(     )
(3)甚(     )
5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三)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7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面刺(     )
(3)市朝(     )
(4)时时(     )
(5)间(     )
(6)期年(     )
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0.本文选自________。“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__________”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__________”的成效。
1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13选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要写“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4这篇短文在写作上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请结合短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15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够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
16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17邹忌劝谏齐王取得成功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语
(2016·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见【课文在线】第③段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以光先帝遗德    (     )
(2)闻寡人之耳者
(     )
19翻译下列语句。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0【乙】文中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建议采用分等赏赐的办法激励群臣踊跃进谏用【甲】文中的四字词语表达就是“________”;【甲】文用“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来预期察纳雅言的效果【乙】文则用“________________”来彰显纳谏的最终效果。
21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之后《中国成语大会》再次掀起人们学习汉字、成语的热潮。学习成语要追根溯源请从上面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成语写在下边。
【甲】文:
【乙】文:__________
22诸葛亮和邹忌都善于劝谏结合两文谈谈他们的劝说艺术对你人际交往的启示。
六、出师表
【考情盘点】 (近五年未曾考查)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通假字 阙 必能裨补阙漏
简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有 二十有一年
古今异义 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痛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感激 由是感激
涕 临表涕零
义 引喻失义
布衣 臣本布衣
词类活用 亲;远 亲贤臣远小人
忠善 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良实 此皆良实
优劣 优劣得所
奸凶 攘除奸凶
光 以光先帝遗德
一词多义 效 恐托付不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能 必能裨补阙漏
先帝称之曰能
所以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每与臣论此事
行 然后施行
必能使行阵和睦
任 受任于败军之际
临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益 有所广益
至于斟酌损益
虚词 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光先帝遗德
以塞忠谏之路也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咨臣以当世之事
于 还于旧都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苟全性命于乱世
(注:文段中部分词汇已在“文言词汇积累卡”中出现过故在课文在线中不再解释。)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疲弊(     )
(2)诚(     )
(3)遗(     )
(4)宜(     )
(5)妄(     )
(6)菲薄(     )
(7)引喻(     )
(8)义(     )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2)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4)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4概括此段中作者提出的建议。
(二)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5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宫中(      )
(2)府中(      )
(3)陟罚臧否(      )
(4)异同(      )
(5)论(      )
(6)昭(      )
(7)平明( )
(8)偏私(      )
6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3)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三)侍中、侍郎郭攸之、费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8解释上文中加点词
(1)志(     )
(2)虑(     )
(3)忠纯(     )
(4)简拔(     )
(5)遗(     )
(6)咨(     )
(7)裨补(     )
(8)阙漏(     )
(9)广益(     )
9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3)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四)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11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淑(    )
(2)晓畅(    )
(3)称(    )
(4)举(    )
(5)咨(    )
(6)行阵(    )
1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
(2)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五)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3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倾颓(     )
(2)论(     )
(3)计日(     )
(4)待(     )
14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6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布衣(    )   (2)躬(    )
(3)苟(    )
(4)全(    )
(5)闻达(    )
(6)枉(    )
(7)顾(    )
(8)驱驰(    )
(9)倾覆(    )
(10)际(    )
1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七)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任也。
18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寄(      )
(2)夙夜(      )
(3)明(      )
(4)奖率(      )
(5)驽钝(      )
(6)攘除(      )
(7)职分(      )
(8)任(      )
1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八)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九)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20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治(      )
(2)告(      )
(3)慢(      )
(4)彰(      )
(5)咎(      )
(6)自谋(      )
(7)咨诹(      )
(8)雅言(      )
(10)表(      )
2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2)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3)臣不胜受恩感激。
2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四个四字短语回答)
23诸葛亮在开篇分析了蜀国面临的形势请分别写出不利的客观条件和有利的主观条件。
(1)不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表三顾茅庐临危受命和“临崩寄大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25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提出了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26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请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用短
27.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
28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014·河南)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见【课文在线】第⑤⑥段
【乙】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
【注释】 ①缘贡:趁着进贡的机会。②才足贡数:仅仅满足进贡数量。③峭直:严厉刚直。
2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__________
(2)先帝不以臣卑鄙 __________
(3)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__________
(4)平居无私书 __________
3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使楚》)
而未尝不推以忠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曾》)
故人亲党皆绝之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奉命于危难之间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3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32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甲】文第2段主要追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2)两文同述为政与做人之道。诸葛亮建议后主要________包拯告诫后世子孙要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甲】文中一个词(短语)概括包拯这个人物形象。
      
七、桃花源记
【考情盘点】 (近五年未曾考查)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古今异义 无论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交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不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
津 后遂无问津者
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词类活用 尽 林尽水源
异 渔人甚异之
穷 欲穷其林
一词多义 寻 寻
志 处处志之
作 其中往来种作
设酒杀鸡作食
虚词 之 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闻之欣然规往
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与 遂与外人间隔
然 屋舍俨然
乃 见渔人乃大惊
(注:文段中部分词汇已在“文言词汇积累卡”中出现过故在课文在线中不再解释。)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缘(     )
(2)鲜美(     )
(3)缤纷(     )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用原文填空。
(1)描写桃林自然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_____
(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解释上文中加
(1)仿佛(      )
(2)若(      )
(3)才(      )
(4)开朗(      )
(5)俨然(      )
(6)属(      )
(7)阡陌(      )
(8)怡然(      )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其中往来种作男
6.用原文填空。
(1)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________。
(三)见渔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7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咸(    )
(3)具言(    )
(4)语(    )
(5)为(    )
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扶(     )
(2)向(     )
(3)及(     )
(4)遂(     )
(5)规(     )
(6)未果(     )
(7)问津(     )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2.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__________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请再列举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人为什么会“大惊”呢?
14文中哪句话表明桃花源人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不愿被打扰?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15渔人离开桃花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16作者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可是作者描绘出了这样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作者这样写作的意图是什么?
(2016·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见【课文在线】
【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选自《满井游记》)
17下列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忘路之远近/局促一室之内
便舍船从口入/屋舍俨然
波色乍明/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麦田浅鬣寸许/高可二黍许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20【甲】【乙】两文的第一段都涉及景物描写其用意分别是什么?
【考情盘点】 
考查时间 考查形式
2013年 课内单篇阅读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通假字 阙 略无阙处
古今异义 至于 至于夏水襄陵
或 或王命急宣
疾 不以疾也
良 良多趣味
词类活用 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寒 林寒涧肃
谷 空谷传响
一词多义 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绝 沿溯阻绝
绝多生怪柏
清 回清倒影
虚词 虽、以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之 春冬之时
其 其间千二百里
(注:文段中部分词汇已在“文言词汇积累卡”中出现过故在课文在线中不再解释。)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岩(     )
(2)嶂(     )
(3)隐(     )
(4)曦(     )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二)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沿(     )
(2)溯(     )
(3)宣(     )
(4)发(     )
(5)虽(     )
(6)御(     )
4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或王命急宣
(2)其间千二百里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素湍(     )
(2)绝(     )
(3)飞漱(     )
(4)良(     )
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四)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至(   )      (2)属(   )
(3)引(   
(4)故(   )
9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1用原文填空。
(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春冬清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1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________________”描写水势盛大又用“________________”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14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凸显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15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
16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是先写夏季景色?
17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是写水流湍急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它们的写法又有不同你能说说它们写法上有什
18.读本文第(二)段和下面一段文字说说二者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小石潭记》)
(2015·六盘水)
【甲】见【课文在线】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湖心亭看雪》)
1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略无阙处(通“缺”中断)
上下一白(全白)
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不见曦月(早晨)
20下列加点词的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
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
湖中人鸟声俱绝
其真无马邪
21对甲乙两文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甲文写三峡的山水时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乙文则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甲文写出了山的高大连绵水的清澈湍急;乙文写出了雪后西湖的空旷幽静。
甲文写水时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乙文写雪景是按未游西湖时、游西湖时的顺序来写
D.甲文中“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乙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都是从听觉的角度来进行描写的。  
22翻译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3甲、乙两文在写景中都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试比较两文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考情盘点】 
考查时间 考查形式
2011年 课内单篇阅读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通假字 食 食马者
邪 其真无马邪
材 食之不能尽其材
见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古今异义 是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安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等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词类活用 辱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一词多义 能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
一食或尽粟一石
虚词 之 虽有千里之能
马之千里者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策之不以其道
以 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且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注:文段中部分词汇已在“文言词汇积累卡”中出现过故在课文在线中不再解释。)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故(    )       (2)虽(    )
(3)祇(    )
(4)骈(    )
(5)槽枥(    )
(6)称(    )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二)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或(    )
(2)才美(    )
(3)且(    )
4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解释上文中
(1)道(    )
(2)通(    )
(3)执(    )
(4)临(    )
7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节奏。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其真无马邪?其
9.文段(一)中描述遇不到伯乐的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文中千里马的处境或遭遇:________。
10根据文段(三)说说千里马被辱没的原因。
11文段(三)中画线句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12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各喻指什么?“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13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是什么?请结合本文和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甲】见【课文在线】
【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用人之道》)
【注释】 ①上:唐太宗。②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正:只。
14解释加点的词。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上诘之(    )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4)安可诬一世之人(    )
15翻译句子。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16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了____________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者__________。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十、陋室铭
【考情盘点】 (近五年未曾考查)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古今异义 丝竹 无丝竹之乱耳
调 可以调素琴
形 无案牍之劳形
词类活用 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灵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乱 无丝竹之乱耳
劳 无案牍之劳形
上 苔痕上阶绿
绿 苔痕上阶绿
一词多义 往来 往来无白丁
其中往来种作
虚词 则 有仙则名
之 无案牍之劳形
(注:文段中部分词汇已在“文言词汇积累卡”中出现过故在课文在线中不再解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斯(     )
(2)惟(     )
(3)馨(     )
(4)入(     )
(5)鸿儒(     )
(6)白丁(     )
(7)素琴(     )
(8)案牍(     )
(9)形(     )
2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节奏。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孔子云:何陋之有?
4.用原文填空。
(1)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统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点睛之笔的句子是:__________。
(6)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8.文章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
9.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见【课文在线】
10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苔痕?上阶绿
可以调?素琴
11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怀民亦未寝(动词睡觉)
有仙则名(动词出名)
无丝竹之乱耳(制作乐器的丝、竹等材料)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3【甲】文写于作者被贬黄________的手法抒发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悲凉、壮志未酬的苦闷等复杂的思想感情;【乙】文作者因革新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安徽和州。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十一、小石潭记
【考情盘点】 
考查时间 考查形式
2007年 与《与朱元思书》比较阅读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古今异义 去 乃记之而去
居 不可久居
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词类活用 西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空 皆若空游无所依
斗、蛇 斗折蛇行
犬牙 其岸势犬牙差互
凄、寒 凄神寒骨
西南 潭西南而望
一词多义 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清 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似与游者相乐
游 皆若空游无所依
四面竹树环合
虚词 而 乃记之而去
潭西南而望
以 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出
全石以为底
乃 乃记之而去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篁竹(    )      (2)取(    )
(3)尤(    )
(4)冽(    )
(5)近(    )
(6)卷(    )
(7)坻(    )
(8)屿(    )
(9)嵁(    )
(10)翠蔓(    )
(11)蒙(    )
(12)络(    )
(13)缀(    )
(14)参差(    )
(15)披拂(    )
2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节奏。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全石以为底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伐竹取道下见小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不动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依(    )
(2)佁然(    )
(3)俶尔(    )
(4)翕忽(    )
(5)相(    )
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潭中鱼可百许头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三)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斗折(        )
2)蛇行(        )
(3)明灭(        )
(4)犬牙差互(        )
(5)源(        )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其岸势犬牙差互
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四)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五)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环合(    )
(2)寂寥(    )
(3)凄神寒骨(    )
(4)悄怆(    )
(5)幽邃(    )
(6)以(    )
(7)乃(    )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以其境过清不可
12.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1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14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文中写小石潭的概貌依次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从哪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3)写游鱼既有____态描写如“________”又有____态描写如“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为了从侧面烘托水的______。
(4)文章写潭上凄清的气氛其实就是流露自己____的心情这种写法叫________。
15选文一开头写作者见到小石潭“心乐之”后来又写“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你认为这样前后矛盾吗?说说你的理由。
16同为山水游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提到“乐”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多次提到“乐”两文中的“乐”的不同点是什么?
17.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1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小石潭的秀丽景色却使作者产生如此旷世凄情是什么造成的?假如现在让你去观赏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你会作何感想?
(2016·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见【课文在线】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可百许头(    )
(2)怀民亦未寝(    )
2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岸势犬牙差互。
(2)念无与为乐者。
21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甲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仿照示例赏析甲文中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赏析: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句中没有写“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十二、岳阳楼记
【考情盘点】 
考查时间 考查形式
2010年 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通假字 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古今异义 气象 气象万千
横 横无际涯
备 前人之述备矣
制 增其旧制
作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
国 则有去国怀乡
词类活用 废 百废具兴
先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 后天下之乐而乐
南 南极潇湘
北 北通巫峡
一词多义 极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感极而悲者矣
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或 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空 浊浪排空
通 政通人和
和 政通人和
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
云归而岩穴暝
一 一碧万顷
在洞庭一湖
虚词 乃 乃重修岳阳楼
而 而或长烟一空
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则 然则何时而乐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注:文段中部分词汇已在“文言词汇积累卡”中出现过
(一)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1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谪(     )
(2)越(     )
(3)政通人和(     )
(4)乃(     )
(5)兴(     )
(6)增(     )
(7)制(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二)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衔(      )
(3)浩浩汤汤(      )
(4)际涯(      )
(5)晖(      )
(6)大观(      )
(7)述(      )
(8)然则(      )
(9)迁客(     )
(10)骚人(      )
(11)得无(      )
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三)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7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淫雨(      )
(2)霏霏[      ]
(3)开(      )
(4)排空(      )
(5)曜(      )
(6)潜(      )
(7)薄(      )
(8)冥冥(      )
(9)斯(      )
(10)谗(      )
(11)萧然(      )
8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若夫淫雨霏霏
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四)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0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景(      )
(2)翔集(      )
(3)锦鳞(      )
(4)郁郁(      )
(5)一(      )
(6)璧(      )
(7)何极(      )
(8)宠(    )
(9)偕(      )
(10)把(      )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而或长烟一空
1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五)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六)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3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求(      )
(2)古仁人(      )
(3)为[      ]
(4)以(      )
(5)庙堂(      )
14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节奏。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6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文段(四)中描写水面月光的语句是:__________;描写水中月影的语句是:__。
(2)文段(五)中能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能表现作者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4)“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17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
迁客骚人的情:________________
古仁人的情:__________________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赏析句子。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
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0“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反问句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1文章第(五)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光辉写照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
(2015·北京)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见【课文在线】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2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2)则有去国怀乡(    )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春和景明
(2)时有小舫往来
25【甲】【乙】两段文字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甲】文中淫雨、阴风、浊浪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沙鸥、锦鳞、芷兰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乙】文中清风、湖水、______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______、巨浪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悲伤之情。“迁客骚人”和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醉翁亭记
【考情盘点】 
考查时间 考查形式
2010年 与《岳阳楼记》比较阅读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古今异义 时 四时之景不同
发 野芳发而幽香
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
开 日出而林霏开
颓然 颓然乎其间者
词类活用 山 山行六七里
翼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名 名之者谁
前 杂然而前陈者
一词多义 归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云归而岩穴暝
谓 太守谓谁
太守自谓也
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乐 山水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名 名之者谁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虚词 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于两峰之间者
而年又最高
泉香而酒洌
朝而往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往来而不绝者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也 环滁皆山也
太守自谓也
在乎山水之间也
(注:文段中部分词汇已在“文言词汇积累卡”中出现过故在课文在线中不再解释。)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环(     )
(2)蔚然(     )
(3)临(     )
(4)自谓[     ]
(5)辄(     )
(6)得(     )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山水之乐
(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霏(    )
(3)芳(    )
4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节奏。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负者(    )
(2)伛偻(    )
(3)提携(    )
(4)蔌(    )     (5)酣(    )
(6)弈(    )
(7)觥(    )
(8)苍颜(    )
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四)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
8.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已而(    )
(2)翳(    )
(3)上下(    )
9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节奏。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10将下面的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环境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乐亦无穷”在本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从写景转而写人和事具体描写了________、太守宴、________和________四个场景。(用原文回答)
12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滁州百姓生活的安乐、太平和富足从而突出太守治理有方?
13选段(三)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
14第(三)段末尾说:“太守醉也。”从全文看太守醉
15.作者被贬为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16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015·郴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选自《岳阳楼记》)
【乙】见【课文在线】第③④段
17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连月不开(   )  (2)杂然而前陈者(   )
(3)长烟一空(   )
(4)游人去而禽鸟乐(   )
18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9甲文第二段描摹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乙文第一段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20甲乙两文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并具体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十四、爱莲说
【考情盘点】 
考查时间 考查形式
2014年 课内单篇阅读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古今异义 植 亭亭净植
宜 宜乎众矣
词类活用 蔓 不蔓不枝
一词多义 清 濯清涟而不妖
远 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鲜 陶后鲜有闻
虚词 之 水陆草木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而 出淤泥而不染
(注:文段中部分词汇已在“文言词汇积累卡”中出现过故在课文在线中不再解释。)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可(    )     (2)蕃(    )
(3)予(    )
(4)染[    ]
(5)濯(    )
(6)清涟(      )
(7)妖(      )
(8)直(    )
(9)益(    )
(10)亭亭(    )
(11)亵(     )
2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节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二)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解释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谓(    )
(2)隐逸(    )
(3)君子(    )
(4)宜(    )
5请用“/”给下面句子标出朗读节奏。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用原文填空。
(1)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把莲的形象概括为“________”(用文中词句回答)。文中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8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有什么作用?
9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用“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我国很多的古诗词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坚贞的爱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10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11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你认为“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
12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什么?
(2016·预测)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刘禹锡《陋室铭》)
【乙】见【课文在线】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惟吾德馨(    )
(2)可爱者甚蕃(    )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4)濯清涟而不妖(    )
14下列句子中的“之”与“水陆草木之花”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故时有物外之趣
孔子云:何陋之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渔人甚异之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6甲乙两篇短文采用了哪种相同的写作手法?分别表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17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种价值?请谈谈你的看法。
十五、记承天寺夜游
【考情盘点】 (近五年未曾考查)
文言词汇积累卡
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
古今异义 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耳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念 念无与为乐者
词类活用 步 相与步于中庭
一词多义 遂 遂至承天寺
寻 寻张怀民
未果寻病终
空 庭下如积水空明
虚词 于 相与步于中庭
与 相与步于中庭
念无与为乐者
(注:文段中部分词汇已在“文言词汇积累卡”中出现过故在课文在线中不再解释。)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乐窝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