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锅炉排污水扩容器入口母管上不得装设截止阀

锅炉运行规程1
第一篇锅炉机组运行操作及事故处理第一章第一节设备及燃料特征设备特征及规范一、 锅炉型号及基本参数一、锅炉概述: 本锅炉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锅炉,该炉采用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其煤种的 适应性好,可以燃用无烟煤、贫煤、烟煤、褐煤、混煤等。通过向炉内添加石灰石,能 显著降低二氧化硫和 NOx 的排放,可有效降低对设备的腐蚀和环境的污染;其灰、渣活 性好,可以做水泥等材料的掺和剂或加工成环保型的砖。 本锅炉为次高温、次高压、单炉膛、平衡通风、固态排渣、自然循环、汽包型、高 温分离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半露天布置、全悬吊结构。在 7 米运行层标高设置了 混凝土平台,炉四周为钢平台,供锅炉检修用。锅炉本体包括汽包、水冷壁、过热器、 减温器、省煤器、空预器、床下点火油燃烧器、旋风分离器、炉墙、保温、护板、钢架、 平台、扶梯等。设备 数据 项目 型号 厂家 制造日期 出厂编号 试压压力 许可证级别 适用煤种 额定蒸发量 汽包工作压力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省煤器入口给水温度 一次热风温度 二次热风温度 水压试验压力 排烟温度1#炉 2#炉 3#炉 UG―75/5.3―M19 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2008.1 # 1 炉:S― TS― 08―59 7.11Mpa A级 无烟煤、烟煤、混合煤 75T/h 5.83 Mpa 5.30Mpa 485℃ 150℃ 138℃ 140℃ 7.3Mpa 130℃1备注 连续排污量 锅炉设计热效率 锅炉外形(高、宽、深) 炉膛宽度 炉膛深度 锅炉受压元件水容积 运转层标高 操作层标高 冷风温度 脱硫效率 钙硫比 石灰石颗粒度 一次锅炉烟气阻力 一次风道总阻力 二次风道总阻力 布风板面积 锅炉排污率 燃料消耗量 燃料颗粒度 锅炉总风量 锅炉出口烟气风量1.5t/h 85~90% 3×16248mm 6800mm 12700mm 水压试验时 38m3 7000mm 4200mm 20℃ ≥85% 2~2.5 〈2mm 380mmH2O 1050mmH2O 7000mmH2O 7.7m? 2% 15670kg/h 0~10mm /h /h锅筒中心线标高 34850mm煮炉时 30m3 即点火平台50%切割粒径 d50=0.25mm每台炉 1.5t/h 设计煤 50%切割粒径 d50=1.5mm二、锅炉承压部件规范(三台炉相同)序号 设备名称 汽包 波形板汽水分 离箱 旋风汽水分离 器 设计压力 额定工作压力 汽包水容量 高温过热器管 低温过热器管 低过进口联箱 低过出口联箱 高过进口集箱 高过出口联箱 吊挂管进口 材料 20g 装配件 235-A.F 装配件 235-A.F 规格 1500×60 单位 只 套 只 Mpa Mpa 吨 根 根 只 只 只 只 只 数量 1 1 20 6.04 5.83 10.5 120 各 60 1 1 1 1 1 640Kg 932Kg 932Kg 605Kg 621Kg 640Kg 932Kg 932Kg 605Kg 621Kg 单重 21 吨 总重 21 吨 备注 包括内 部装置 的重量1212Cr1MOVG 15CrMOG 20G GB5310 20G/GB5310 20G/GB5310 20G/GB5310 15GrMOG 20G/GB5310Ф 32×4 Ф 32×4 Ф 219×16 Ф 273×20 Ф 273×20 Ф 219×16 Ф 219×162 3 45678 9 10 11 12 13 14 15集箱 汇汽集箱 减温器联箱 锅炉出口 主蒸汽管 省煤器进口 联箱 省煤器出口 联箱 省煤器蛇形管 左水冷壁 下联箱 右水冷壁 下联箱 前水冷壁 下联箱 后水冷壁 下联箱 左水冷壁 上联箱 右水冷壁 上联箱 前水冷壁 上联箱 全悬吊膜式壁 左水冷壁管 全悬吊膜式壁 右水冷壁管 全悬吊膜式壁 前水冷壁管 全悬吊膜式壁 后水冷壁管 风室水冷壁管 集中下降管 进汽包给水管 水冷套进出管 汽包再循环管 事故紧急放 水管 给水母管 连续排污管 定期排污管15GrMOG Ф 273×20 20G/GB5310 Ф 273×16 15GrMOG Ф 219×9 20G/GB5310 Ф 219×16 20G/GB5310 Ф 219×16 20G/GB5310 Ф 32×4 20G/GB5310 Ф 219×16 20G/GB5310 Ф 219×16 20G/GB5310 Ф 219×16 20G/GB5310 Ф 219×20 20G/GB5310 Ф 219×16 20G/GB5310 Ф 219×16 20G/GB5310 Ф 273×20 20G/GB5310 Ф 60×5 20G/GB5310 Ф 60×5 20G/GB5310 Ф 60×5 20G/GB5310 Ф 60×5 20G/GB5310 20G/GB5310 20G/GB5310 20G/GB5310 20G/GB5310 20G/GB5310 Ф 51×5 Ф 325×16 Ф 108×4.5 Ф 76×6 Ф 57×3.5 Ф 57×3.5只 只 根 只 只 排 只 只 只 只 只 只 只 根 根 根 根1 1 1 1 1 54 1 1 1 1 1 1 1 32 32 55 55570Kg 879Kg570Kg 879Kg287Kg 259287Kg 259Kg380 Kg 380 Kg 381Kg 627Kg 611Kg 381Kg 381Kg 952Kg 380Kg 627Kg 611Kg 381Kg 381Kg 952Kg根 根2 220G/GB5310 Ф 108×7 20G/GB5310 Ф 25×2 Ф 38×3 20G/GB5310 Ф 25×23 三、锅炉设备技术数据表(三台炉相同)名 称 一、燃烧室,水冷壁及燃烧设备 炉膛形式 炉膛尺寸(高、宽、深) 炉膛出口温度(B-CMR) 炉膛设计压力 布风板的冷却形式 布风板的排渣口标高 水冷布风板的有效面积 给煤口数量 点火及低负荷用的油枪型式 油枪配备数量 单个油枪含油量(轻柴油) 供油压力 冷态点火总用油量 点火燃油种类 点火控制方式及点火器形式 钟罩式风帽 钟罩式风帽进风管内径 二、汽包 设计压力 额定工作压力 汽包内径 汽包外径 汽包直径长度 汽包总长度 汽包中心标高 汽包材质 蒸汽净化装置 旋风分离器直径 单个旋风分离器设计出力 旋风分离器数量 汽包水容量 锅炉受压元件水容积 锅炉受压元件水容积 汽包总重量(包括汽包内部装置) 三、水冷壁 设计压力 水冷壁循环方式 单位 数量 膜式水冷壁 3×00 水冷
3 床下热烟气点火技术 机械雾化 2 100~350 1.0-2.0 约 3.2 0#轻柴油 就地手动控制 高能点火器 Ф 15×8 孔 266 只 截面积 0.3759m2 Ф 40 266 根 截面积 0..04 5.83 00
20g 旋风筒+波形板 φ 294 4 20 10.5 水压试验:38 煮炉:30 21 6.21 自然循环mm ℃ Pa mm m2 个 个 Kg/h Mpa 吨Mpa Mpa mm mm mm mm mmmm t/h 个 m3 m3 m3 吨 Mpa4 水冷壁管管型 水冷壁管外径 水冷壁管壁厚 水冷壁管材质 下降管外径、壁厚 下降管材质 下降分配水管材质 汽水连接管 水冷壁受热面积 四、过热器 设计压力 过热器管管型 高温过热器管径 高温过热器管材质 低温过热器管径 低温过热气管材质 五、省煤器 设计压力 省煤器管排列方式 省煤器管径 省煤器管材质 六、空气预热器 型式 数量 管材 管径 一次风出口温度 二次风出口温度 一次空预器管子数量 二次空预器管子数量 七、安全阀 汽包安全阀形式、 汽包安全阀台数 汽包安全阀型号规格 汽包安全阀排气量(每台) 汽包安全阀起跳压力 汽包安全阀回座压力 过热器安全阀形式 过热器安全阀台数 过热器安全阀型号规格 过热器安全阀排气量(每台) 过热器安全阀起跳压力mm mm mmmm m2 Mpa mm mm无缝钢管 φ 60 5 20G/GB5310 Ф 325×16 左右各一根 20G/GB5310 20G/GB(左右各 3) 380 6.04(低过) 5.78(高过) 光管 合金无缝钢管 Ф 32×4 12Cr1MoVG Ф 32×4 15CrMoG 20G/GB 错列 32×4 20G/GB5310 卧式顺列布置 4组 Q235-A.F 下级采用考登管 Ф 42×3.5 Ф 40×1.5 138 140
全启式弹簧安全阀 2 A48Y-10 PN10 DN80 29.5 6.18(工作安全阀) 6.06(控制安全阀) 5.8 全启式弹簧安全阀 1 CA48Y-100I PN10 DN80 21 5.5膜式壁Mpa mm组 mm ℃ ℃ 根 根台 t/h Mpa Mpa 台 t/h Mpa5 过热器安全阀回座压力 八、分离器 形式 数量 设计分离效率 分离器进口烟气流速 分离器中心筒材质 分离器中心筒直径×壁厚Mpa5.18 高温绝热窝壳式旋风分离器 2 99.5 22 1Cr25Ni20 1280×8个 % m/s mm四、辅助设备形式及基本参数设备 数据 项目 型号 电机功率 出力 风压 转速 介质进口温度 介质密度 旋向 风机效率 调节装置型式 转动装置型式 风机支撑型式 叶轮直径 叶轮材质 主轴材质 机壳材质 风机总重 风机轴承形式 风机轴承润滑方式 风机润滑油 制造日期 产品编号 生产厂家 1#炉 Y5-48 21.7D 450KW 000 m3/h Pa 980r/min 180℃ 0.7742kg/m3 右旋(顺时针)% 调节门 弹性联轴器 悬臂支撑 φ 2200mm 15MnV 45#钢 Q345 6300Kg 滚动轴承 油浴 N32 机械油 907060 南通大通宝富风机 有限公司6引 风 机2#炉 Y5-48 21.7D 450KW 000 m3/h Pa 980r/min 180℃ 0.7742kg/m3 右旋(顺时针) % 调节门 弹性联轴器 悬臂支撑 φ 2200mm 15MnV 45#钢 Q345 6300Kg 滚动轴承 油浴 N32 机械油 907059 南通大通宝富风 机有限公司 3#炉 Y5-48 21.7D 450KW 000 m3/h Pa 980r/min 180℃ 0.7742kg/m3 右旋(顺时针)% 调节门 弹性联轴器 悬臂支撑 φ 2200mm 15MnV 45#钢 Q345 6300Kg 滚动轴承 油浴 N32 机械油南通大通宝富风 机有限公司 引风机配套电机型式及参数极数 相数 电压 绝缘等级 防护等级 安装型式 额定频率 型号 电机电流 功率 转速 恒转矩频率范围 出厂编号 轴承润滑剂 技术条件 出厂日期 重量 制造单位 6 3 690V H IP54 IMB 50HZ YJPZ450-6 462A 450KW 993r/min 25~50
SHC100 3F 2009 年 10 月 3950kg 株洲南车电机股份 有限公司 6 3 690V H IP54 IMB 50HZ YJPZ450-6 462A 450KW 993r/min 25~50
SHC100 3F 2009 年 10 月 3950kg 株洲南车电机股 份有限公司 6 3 690V H IP54 IMB 50HZ YJPZ450-6 462A 450KW 993r/min 25~50
SHC100 3F 3950kg 株洲南车电机股份 有限公司设备 数据 项目 型号 电机功率 流量 全压 转速 介质进口温度 介质密度 旋向 风机效率 调节装置型式 转动装置型式 风机支撑型式 叶轮直径 叶轮材质 主轴材质 机壳材质 1#炉 9-19 17D 450KW
m3/h Pa 1480r/min 20℃ 1.197kg/m3 左旋(逆时针) 900 79% 调节门 弹性联轴器 悬臂支撑 φ 1940mm Q345 45#钢 Q2357一 次 风 机2#炉 9-19 17D 450KW
m3/h Pa 1480r/min 20℃ 1.197kg/m3 左旋(逆时针) 900 79% 调节门 弹性联轴器 悬臂支撑 φ 1940mm Q345 45#钢 Q235 3#炉 9-19 17D 450KW
m3/h Pa 1480r/min 20℃ 1.197kg/m3 左旋(逆时针)900 79% 调节门 弹性联轴器 悬臂支撑 φ 1940mm Q345 45#钢 Q235 风机总重 风机轴承形式 风机轴承润滑方式 风机润滑油 产品编号 出厂日期 生产厂家3240Kg 滚动轴承 油浴 N32 机械油 09.09 南通大通宝富风 机有限公司3240Kg 滚动轴承 油浴 N32 机械油 09.09 南通大通宝富风 机有限公司3240Kg 滚动轴承 油浴 N32 机械油南通大通宝富风机 有限公司一次风机配套电机型式及参数工作制 额定频率 电压 绝缘等级 防护等级 安装形式 冷却方式 型号 电机电流 功率 转速 恒转矩频率范围 极数 相数 重量 技术条件 出厂编号 出厂日期 制造厂家 SI 50Hz 690V H Ip54 IMB3 IC411 YJPZ400-4 439A 450KW 1492r/min 25~50 4 3 3460kg 3F 9 年 10 月 株洲南车电机股 份有限公司 SI 50Hz 690V H Ip54 IMB3 IC411 YJPZ400-4 439A 450KW 1492r/min 25~50 4 3 3460kg 3F 9 年 10 月 株洲南车电机股 份有限公司 SI 50Hz 690V H Ip54 IMB3 IC411 YJPZ400-4 439A 450KW 1492r/min 25~50 4 3 3460kg 3F株洲南车电机股份 有限公司设备 数据 项目 型号 功率 全压 流量 介质进口温度 介质密度 转速 风机效率 1#炉 9-26 12.5D 250KW Pa
m3/h 20℃ 1.197kg/m3 1450r/min 77%8二次风机2#炉 9-26 12.5D 250KW Pa
m3/h 20℃ 1.197kg/m3 1450r/min 77% 3#炉 9-26 12.5D 250KW Pa
m3/h 20℃ 1.197kg/m3 1450r/min 77% 调节装置型式 转动装置型式 风机支撑型式 叶轮直径 叶轮材质 主轴材质 机壳材质 风机总重 风机轴承形式 风机轴承润滑方式 风机润滑油 产品编号 制造日期 生产厂家调节门 弹性联轴器 悬臂支撑 φ 1438mm Q345 45#钢 Q235 1250Kg 滚动轴承 油浴 N32 机械油调节门 弹性联轴器 悬臂支撑 φ 1438mm Q345 45#钢 Q235 1250Kg 滚动轴承 油浴 N32 机械油09.09调节门 弹性联轴器 悬臂支撑 φ 1438mm Q345 45#钢 Q235 1250Kg 滚动轴承 油浴 N32 机械油2009.09 南通大通宝富风 机有限公司南通大通宝富风 机有限公司南通大通宝富风机 有限公司二次风机配套电机型式及参数工作制 功率因数 电源 绝缘等级 防护等级 型号 电机电流 功率 转速 出厂编号 重量 投产日期 制造单位 SI 0.9 690V F 1P44 YJPZ355-4 243A 250KW 1490r/min 5kg 2009 年 11 月 株洲南车电机股 份有限公司 SI 0.9 690V F 1P44 YJPZ355-4 243A 250KW 1490r/minSI 0.9 690V F 1P44 YJPZ355-4 243A 250KW 1490r/min 1585kg 株洲南车电机股份 有限公司1585kg 2009 年 11 月 株洲南车电机股 份有限公司设备 数据 项目 型号 流量 全压 电机功率 转速 介质密度 介质温度 1#炉 VR21V3BoRK800 1047m3/n 13550pa 15KW 2900r/min 1.16kg/m3 30℃9流化风机2#炉 VR21V3BoRK800 1047m3/n 13550pa 15KW 2900r/min 1.16kg/m3 30℃ 3#炉 VR21V3BoRK800 1047m3/n 13550pa 15KW 2900r/min 1.16kg/m3 30℃ 产品编号 出厂日期 生产厂家09.12 南通大通宝富风机 有限公司09.12 南通大通宝富风 机有限公司南通大通宝富风 机有限公司流化风机配套电机型式及参数型号 功率 15Kw 电流 转速 电压 重量 出厂编号 出厂日期 生产厂家 TYPEy2-160M2.2 15Kw 28.9A 2930r/min 380V 123kg No. 六安江淮电机有 限公司 TYPEy2-160M2.2 15Kw 28.9A 2930r/min 380V 123kg 2009.10 六安江淮电机 有限公司 TYPEy2-160M2.2 15Kw 28.9A 2930r/min 380V 123kg 2009.10 六安江淮电机有限公 司设备 数据 项目 数量 型号 工作压力 输送距离 胶带宽度 精度等级 工作温度 输送量 整机重量 外形尺寸 出厂编号 出厂日期 生产厂家 1#炉 3台 WJGC-20 ≤0.34Mpa 8800mm 500mm 3 ≤150℃ 16t/h 5000kg × 1796mm 804 .10 江苏徐州华峰测 控技术设备厂计量称重式皮带给煤机 2#炉 3台 WJGC-20 ≤0.34Mpa 8800mm 500mm 3 ≤150℃ 16t/h 5000kg × 1796mm 3#炉 3台 WJGC-20 ≤0.34Mpa 8800mm 500mm 3 ≤150℃ 16t/h 5000kg × 1796mm09.10 江苏徐州华峰测控 技术设备厂江苏徐州华峰测控 技术设备厂给煤机配套电机型式及参数电机数量 型号 转速 主 电 1 台/台给煤机 Y0r/min10机 1 台/台给煤机 Y0r/min1 台/台给煤机 Y0r/min 功率 电压 电流 生产厂家电机数量 型号 电机功率 电流 电压 转速 生产厂家3kw 3kw 380V 380V 6.8A 6.8A 安徽宁国市金花 安徽宁国市金花 银电机有限公司 银电机有限公司 清 扫 电 机 1 台/台给煤机 1 台/台给煤机 Y100L1-4 Y100L1-4 2.2KW 2.2KW 5A 5A 380V 380V 1420r/min 1420r/min 安徽宁国市金花 安徽宁国市金花 银电机有限公司 银电机有限公司 设备3kw 380V 6.8A 安徽宁国市金花银电 机有限公司 1 台/台给煤机 Y100L1-4 2.2KW 5A 380V 1420r/min 安徽宁国市金花银电 机有限公司数据 项目 型号 冷渣器数量 单个冷渣器正常运行 排渣量(B-MCR) 电动机功率 物料粒度 物料进口温度 物料出口温度 冷渣器冷却水质要求 1#炉 FW-8 2 台/台炉 0~8 t/h冷渣机2#炉 FW-8 2 台/台炉 0~8 t/h 3#炉 FW-8 2 台/台炉 0~8 t/h 2×2.2KW ≤0~30mm ≤1000℃ ≤80℃ 除盐水、软化水、 工业水 16t/h 0.5Mpa 20~30℃ 30-35% 5.1×1.65×1.9m2×2.2KW 2×2.2KW ≤0~30mm ≤0~30mm ≤1000℃ ≤1000℃ ≤80℃ ≤80℃ 除盐水、软化水、 除盐水、软化水、 工业水 工业水 冷渣器冷却水量、水压、 16t/h 16t/h 水温 0.5Mpa 0.5Mpa 20~30℃ 20~30℃ 正常运行时炉渣占锅炉 30-35% 30-35% 总灰渣量的比例 外形尺寸 5.1×1.65×1.9m 5.1×1.65×1.9m 编号 922 出厂日期 2009 年 9 月 生产厂家 江苏东安特钢机 江苏东安特钢机械 械制造有限公司 制造有限公司江苏东安特钢机械 制造有限公司11 设备 数据 项目 数量 型号 容积流量 排气压力 净重 外形尺寸(长×宽×高) 出厂编号 出厂日期 生产厂家单螺杆空气压缩机3 台炉公用设备 3台 FHOG-D110 19m3/min 0.85Mpa 2780kg ×1780mm 31 2009.10 上海飞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数量 型号 电源 AC 额定处理量 压缩机功率 工作压力 制冷剂 进气温度 进水温度 环境温度 冷却水压力 产品编号 出厂日期 生产厂家 3台 FHLG-20S 380V 22m3/min 4.2HP ≤0.6-1.0Mpa R22 ≤45℃ ≤32℃ ≤38℃ 0.2-0.4Mpa L-II05546 L-II05548 L-II.10 上海飞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设备 数据 项目 数量 型号 额定压力 流量 出厂编号 制造日期 制造厂齿轮油泵(点火油泵)3 台炉公用设备 2台 2CY3/25 2.5Mpa 3m3/h 002 2009 年 成都西南水泵厂12 齿轮油泵配套电机型式及参数数量 工作制 电压 型号 电机电流 功率 转速 绝缘等级 防护等级 出厂编号 出厂日期 重量 生产厂家 2台 SI 380V Y112M-4 8.8A 4KW 1440r/min B IP44 323 2008 年 5 月 45kg 上海闵徽电机制造长设备 数据 项目 型号 数量 容积 设计压力 最高工作压力 设计温度 编号 产品标准 介质 容器净重 制造日期 生产厂家 设备 数据 项目 型号 数量 容积 设计压力 最高工作压力13定期排污扩容器DP-3.5 1台 3.5m3 0.8Mpa 0.4Mpa 175℃ LS-0920 GB150-1998 水、蒸汽 1230kg 2009.10 青岛威龙锅炉辅机有限公司连续排污扩容器LP-1.5 1台 1.5m3 0.75Mpa 0.45Mpa 耐压试验压力 设计温度 介质 产品编号 产品标准 容器净重 制造日期 制造厂家1.0Mpa 200℃ 水、蒸汽 LS-0921 GB150-kg 2009.10 青岛威龙锅炉辅机有限公司第二节汽水品质汽水品质合格标准 序号 项目给水品质: 硬度 溶解氧 1 铁 铜 二氧化硅 油 PH 值(25℃) 炉水品质: 磷酸根 2 PH(25℃) 含盐量 二氧化硅 NA+与 PO4-摩尔比 过热蒸汽品质: 3 含钠量 二氧化硅 电导率表一单位 umol/l ug/l ug/l ug/l 数据 ≤2.0 ≤15 ≤50 ≤10 保证蒸汽中二氧 化硅符合标准 mg/l ≤1.0 8.8-9.2 mg/l mg/l mg/l 5-15 9-11 ≤1000 ≤2.0 2.5-2.8 ug/l ug/l us/cm ≤10 ≤20 ≤0.3 备注14 第三节煤质成分详见下表: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挥发份 灰份 硫 碳 氢 氧 氮 水 高位发热量 kJ/kg (kcol/kg) 低位发热量 kJ/kg (kcol/kg) 灰的熔融性 项目燃料特性表一符号 Vdaf Aar Sar Car Har Oar Nar Mar Qar,gr,p Qar,net,p ST 1322℃。 设计煤种 7.18% 41.25% 1.0% 46.08% 2.1% 2.41% 1.56% 5.4% 1) 1) ℃,平均 校核煤种 4.86% 46.71% 1.2% 40.53% 2.1% 1.86% 0.8% 6.8% 14960 (3579) 14315 (3425) ℃, 平 均 1396℃10注:燃料颗粒:50%平均~1.5mm,最大不大于 8mm。 煤和石灰石耗量表: 按 7000 小时/年计算) ( 项 目 吨/时 吨/日 容量 煤 石灰石 煤 石灰石 1×75 15.6 1.32 343.2 29.04 t/h.炉 3×75 46.8 3.96 .12 t/h.炉 炉渣和飞灰汇总表: (按 7000 小时/年计算) 项 目 吨/时 吨/日 容量 炉渣 飞灰 炉渣 飞灰 1×75 2.41 5.63 53.02 123.86 t/h.炉 3×75 7.24 16.9 159.28 371.8 t/h.炉 表二 万吨/年 煤 石灰石 10.92 32.76 0.924 2.772 表三 万吨/年 炉渣 飞灰 1.687 5.061 3.941 11.82315 第四节热力计算汇总表(额定负荷) : 名称 单位 炉膛 管子规格 烟气进口温 度 烟气出口温 度 工质进口温 度 工质出口温 度 烟气平均速 度 工质平均速 度 传热系数 mm ℃ ℃ ℃ ℃ m/s m/s Kcal/h . ℃.m2热力计算汇总表低温过 热器 φ 32×4 711.252 488.721 276.412 394.662 7.9 43.3149 省煤器 φ 32×4 488.721 220.171 150 247.697 6.68 38.2094 上级空 预器 φ 40× 1.5 220.171 183.214 30 134.926 7.2 18.4683 表一 下级空 预器 φ 40× 1.5 183.214 145.446 30 128.018 7.13 14.5581φ 60×5 / 905 / / / / /高温过热 器 φ 32×4 911.965 711.252 352.451 484.971 7.3 58.967平均温压 热平衡吸热 量℃ Kcal/k g/ 2058392.357 417.851261.28 461.702138.615 536.814113.45 69.08175.8第五节绝热面积汇总表 设备名称 锅筒 集中下降管 下降管分配集箱 饱和蒸汽引出管 空气预热器 水冷壁集箱 减温器 省煤器集箱 吊挂管集箱 汇汽集箱 一次风管绝热面积统计保温材质 氧化铝板 氧化铝板 氧化铝板 氧化铝板 氧化铝板 氧化铝板 氧化铝板 氧化铝板 氧化铝板 氧化铝板 玻璃棉板 表一 绝热层厚度(mm) 160 140 140 140 100 120 180 120 120 160 100管子规格(mm) 介质温度℃ φ
φ 325 275 φ 325 275 φ 108 275 230 φ 219 φ 273 275 φ 426 450 φ 219 173 262 φ 219 277 φ 273 485 14016 二次风管 水冷壁外保温 烟道 主蒸汽管 主蒸汽管φ 219 φ 273 φ 325140 275 200 485 485玻璃棉板 氧化铝板 玻璃棉板 复合硅酸铝 复合硅酸铝100 200 140 150 160第二章锅炉启动前的检查与试验第一节 总 则一、下列操作需由总工程师主持或指定部门主管、专责工程师和值长参加进行: 1、锅炉大小修后的启动; 2、安全门校验; 3、计划检修停炉; 4、设备经过重大改进后的启动或有关新技术的第一次使用; 5、主机甩负荷试验。 二、机组再下列情况下禁止启动或并网: 1、机组跳闸保护有任何一项不正常; 2、主要仪表缺少或不正常,且无其它监视手段。主要为主汽压力及温度表、水位 计、给水流量表、炉膛负压表、床温表及料层差压表等; 3、锅炉安全监控系统 FSSS 不正常。影响机组启停及正常运行时; 4、DCS 控制系统不正常,影响机组操作短时间内不能恢复时; 5、锅炉联锁试验不合格时。 三、锅炉状态的规定: 冷态:锅炉停运时间&24h; 热态:锅炉停运时间&24h。 四、机组启动原则: 机组启动时, 根据汽机要求控制主汽温度, 进入汽机的主蒸汽至少有 50℃的过热度。17 第二节一、燃烧室内的检查: 1、燃烧室内无杂物及工具。锅炉启动前的检查2、风帽应完好无损,风帽小孔无堵塞。 3、放渣管内无杂物,渣管无开裂及明显变形。 4、二次风口及观察孔内应无炉渣及其它异物。 5、炉顶及卫燃带应无明显损坏。 6、测温热电偶应完好,插入炉内约 50mm。 7、所有的测温点无损坏现象。 二、返料器的检查: 1、返料器中无杂物及工具。 2、返料器小风帽无损坏,风帽小孔无堵塞。 3、放渣管无异物,渣管无开裂及明显变形等。 4、观察孔玻璃清晰,观察孔内无炉渣及其它异物。 5、炉顶及卫燃带应无明显损坏。 6、调节风门开闭灵活无卡涩。 三、旋风分离器、水平烟道及尾部烟道的检查: 1、旋风分离器防磨浇料层表面应完整无损,内部无杂物。 2、水平烟道及尾部烟道耐火浇注料层表面应完整无损,内部无杂物。经检查后将 检查门关闭严密。 四、锅炉外部及顶部的检查: 1、各部分炉墙保温及外护板应完整。 2、燃烧室看火门、各烟道人孔门应完好无损,关闭严密。 3、顶部各部应正常,保温层无脱落现象。 4、汽包及过热器的安全阀不得有妨碍其动作的杂物,排汽管和疏水管应畅通。汽 包、过热器就地压力表不得有任何缺陷。 5、各个吹灰设备配套齐全。 6、 膨胀指示器应完整, 指针及刻度正确、 清楚, 在其基准点 “0” 且离板面 3~5mm。 处, 7、管道支架完好,保温完整,各烟风道无裂缝,各风门挡板灵活;各楼梯、走廊、 通道无杂物,脚手架拆除。18 8、盘面整洁,DCS 各种指示与实际对应正确。 9、通讯设备、联系信号、常用工具、润滑油脂齐全完好。 10、有关工作票应已注销,各风门、阀门完好,各部销子牢固,控制良好,动作灵 活,开度指示正确。 11、传动装置的连杆、接头牢固,控制良好。动作灵活,开度指示正确。 五、汽水系统检查: 1、汽水系统各阀门完好,开关方向正确;阀门的门杆不应有弯曲、锈涩现象;标 牌齐全正确;远控机构应当完整、灵活好用,位置指示与实际相符;对电动阀门应当进 行遥控试验,证实其电气和机械部分的动作协调、启闭严密、限位装置(机构)可靠。 2、汽包就地水位计应当显示清晰,照明充足,并配有工作、事故两套电源,水位 计处于投入状态。 3、安全门完好,无妨碍其动作的障碍物,且动作灵活;排汽管、疏水管应畅通。 4、汽水管道保温齐全,各支吊架牢固,汽水管道上临时加装的各种堵板都已拆除, 汽水取样、加药设备及排污设备应完整。 六、燃油系统检查: 1、启动燃烧器安装良好,各油管路和压缩空气管路无泄漏,燃烧器的推进、退出 机构良好。 2、阀门组装完好,开关灵活,远方执行机构灵活无卡涩。 3、油路泄露试验合格。 4、开点火油泵调整好油压备用,油库油量充足。 5、点火装置完整好用。 6、其它系统检查:给煤系统、底灰排渣系统、吹灰系统及除尘除灰系统检查正常, 符合点火开炉要求。 七、给煤系统检查: 1、检查给煤机皮带上及给煤机仓底应无煤。 2、就地启动给煤机,检查给煤机各传动部件、清扫装置及出口闸板门应动作良好。 否则应联系处理。第三节程中须按以下要求进行:转机的试运和联锁保护试验一、经过检修后的转机机械,需进行不少于 30 分钟的试运转,以验证其工作的可靠性。试运转过19 1、转动机械运行时应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2、确认转动机械及其电气设备的检修已完毕,现场检查应符合静态检查的要求。 3、上述检查合格后,对启动 10KV 高压电机的转动机械,现场必须有专职人员监视。 4、转动机械运行符合下列要求: (1)启动后,电流应符合要求。逐渐开启调节门直至全开为止,电流不得超过额定 值,且无大幅度晃动。 (2)运转时,声音应均匀正常,机械的工作介质压力、流量达到额定的要求。无异 声、回转方向正确。 (3)转轴的轴向串动不得超过 2~4mm。 (4)各轴承运行正常,温度上升不得过快或超过下列规定值: 滚动轴承&80℃ 滑动轴承&70℃ 电机轴承&80℃ 电机定子线圈温度&135℃ 轴承无漏油甩油现象,油管畅通,高低油位线清楚,油位正常,油质良好。 (5)检查各处无油污、积灰、积粉、漏油、漏水等现象。 (6)风门、挡板(包括机械限位)及连接机械的安装位置正确,操纵灵活、关闭严 密。 (7)风门、挡板应有就地开度指示装置,并和控制室的开度指示核对一致。 (8)转机振幅不得超过下表数值: 额定转速(r/min) 1500 以上 振幅值(mm) 0.06
750 以下 0.16(9)电机的运行情况应符合《转动机械的运行与维护》中的有关规定。 (10)试验前通知电气人员检查并送上各仪表电源、操作电源、热控电源。全部试验 完毕后,应将试运结果及所发现的问题记录再有关记录本内,并通知电气人员检查并送 上动力电源。 二、大修后的锅炉启动前应做动态联锁试验,其它情况下启动前应做静态联锁试验。 1、联锁条件 (1)引风机停运时,所有风机及给煤机(遥控位)均停运。 (2)一次风机停运,二次风机及给煤机(遥控位)停运。20 (3)运行流化风机跳闸,应联锁启动一次风与流化风联通电动门。 (4)流化风机、二次风机跳闸,不联跳任何风机。 (5)引风机不启动,除流化风机外,其它风机及给煤机(遥控位)均无法启动。 (6)一次风机不启动,二次风机、给煤机(遥控位)均无法启动。 2、联锁试验方法 (1)联系电气人员将各转机开关放置试验位置,联系送上各风门挡板的操作和动 力电源。 (2)具备条件后,依次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流化风机、二次风机,检查给煤 机皮带上无煤后,就地启动给煤机,投入锅炉总联锁。 (3)跳二次风机,不对任何风机产生影响。复位后再次启动二次风机。 (4)跳运行流化风机,则联启一次风与流化风联通电动门,并不对任何风机产生 影响。复位后再次启动流化风机。 (5)跳一次风机,则联跳二次风机、给煤机(遥控位) 。跳闸电机红灯灭,绿灯 闪,报警音响叫,并将所有跳闸开关复位。 (6)启动一次风机。 (7)跳引风机,应联跳所有运行风机及给煤机(遥控位) 。跳闸电机红灯灭,绿 灯闪,报警音响叫,并将所有跳闸开关复位。 (8)联锁试验不合格应联系有关人员处理后,再进行试验,直到合格为止。 (9)联锁试验合格后,应做各转机的事故按钮静态停机试验。试验时跳闸开关的 红灯咩,绿灯闪,报警音响叫。 三、小修后的锅炉,启动前应做 FSSS 主要功能及保护试验。试验前通知电气值班员, 将各转机的电源开关放置试验位置。 1、炉膛吹扫逻辑试验 (1)吹扫逻辑条件要求: A.引风机、一次风机运行,且入炉的一次风量大于临界流化风量; B.燃油总阀关闭; C. 1#、2#点火油门均关闭; D.无 MFT 指令; E.油管路泄试试验合格; F.三台给煤机均停。21 (2)吹扫条件全部满足后,操作员站画面显示“允许吹扫” ,此时可选择开始吹 扫,模拟机组吹扫状态。任一条件不满足,将无法吹扫,吹扫过程需 100s。 (3)吹扫过程中,分项停止有关转机或短接有关电,一次使任一项吹扫条件不 满足,吹扫程序应中断,并发出警报,待吹扫条件恢复后可再次进入吹扫,100s 计时完 成后画面显示“吹扫完成” ,吹扫指令完成同时自动复位 MFT。 2、主燃料跳闸(MFT)动作试验 (1)符合条件后,依次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投给煤机电源,模拟机组正常运行 状态。 (2)分项停止有关转机或短接有关节点,做下列跳闸试验: A、手动紧急停炉; B、引风机停运; C、一次风机停运; D、汽包水位高至跳闸水位; E、汽包水位低至跳闸水位; F、炉内压力高至跳闸压力; G、进炉膛燃料全部丧失; H、一次风量低于临界流化风量; I、DCS 故障; (3)当 MFT 动作后,相应的转机应跳闸,同时切断所有进入炉内的燃料,并停止给 煤机运行。 如正在进行吹灰,则停止吹灰。MFT 动作后跳闸原因的显示,应与跳闸的原因相 同。 四、联锁及保护试验完成后,应将试验结果详细记录再值班记录本内。并联系热工恢复 试验时所投的模拟位和所短接的接点, 联系电气人员将各转机的电源开关放置工作 位置。 五、严禁无故停用转机联锁及热工保护。如需停用时,应先得到总工程师的批准。第四节锅炉上水及水压试验一、锅炉承压部件经检修后,需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 P=5.83Mpa,检修 锅炉承压部件及受热面、汽水管道及阀门严密性。超水压试验应遵循《锅炉监察规 程》有关规定,一般为大修或受热面大面积更换后进行。试验压力为汽包额定工作22 压力的 1.25 倍即 P=7.29 Mpa,由总工或总工指派的专人主持。 二、试验前准备: 1、水压试验必须等锅炉承压部件检修完毕,炉内无人工作,汽包、联箱孔门封闭 严密,汽水管道及阀门附件连接完好,有关堵板拆除完毕,工作票终结。 2、锅炉进行工作压力试验,应有专工、值长及检修有关人员在场。 3、联系热工人员投入各有关表计,汽包就地压力指示与控制室 CRT 所显示的汽包 压力应对照校验准确。并保证通讯联络畅通。 4、联系化学准备充足的除盐水,水质应符合要求。 5、水压试验时,环境温度不低于 5℃。环境温度低于 5℃时,必须有防冻措施。水 压试验水温按锅炉厂规定的数值控制,一般以 30-70℃为宜。 三、操作步骤: 1、检查下列阀门关闭:主汽门及旁路门、加药、连排一次门、省煤器再循环门、汽包 事故放水门、各蒸汽联箱疏水门。 2、开启排汽门及系统内所有空气门,各表计一次门应投入。 3、上水: (1)上水方式: A、给水泵上水。开启给水操作台上疏水门(如高加已运行,应先退高加) ,由省煤 器向锅炉上经水处理合格的水。 B、疏水泵上水。联系化学向疏水箱供充足而合格的水,启动疏水泵从水冷壁下联 箱上水。以上两种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一种,一般应尽量采用疏水泵上水。 (2)上水要求: A、 水温应控制再 70℃范围内。 给水温度与汽包壁温温差、 汽包上下壁温差 (≤40℃) 不得超过规定值。 B、对照压力表及流量表,严格控制进水速度。进水时间:进至气泡水位―50mm 时, 夏季不少于 1 小时;冬季不少于 2 小时。如锅炉内温度较低或给水温度较高,则应适当 延长进水时间。 4、锅炉进水前应对给水管道进行暖管充压。 5、上水前后分别检查和记录对比各部膨胀指示值。 6、待水位进至汽包水位计―100mm 停止进水。 7、上水过程中,应检查汽包、联箱的孔门及各部阀门、法兰时否漏水,如发现漏23 水时应停止进水,待缺陷消除后再进水。 8、冲洗水位计,验证就地水位计与电接点水位计读数一致。 9、如锅炉内原有水,应取样化验,如水质合格,可以直接上水。如水质不合格, 则应放尽存水后重新进水。 10、检查正常后,继续上水至空气门出水后,关闭各空气门及排汽门。 11、 完成上述工作, 确认汽包壁及水温符合要求后, 开启给水管道旁路门进行升压, 严格控制升压速度,每分钟不得大于 0.3Mpa。 12、升压至 0.6Mpa,停止进水,联系检修检查,如没发现缺陷,可继续升压。 13、升至工作压力时,立即停止进水,联系检修人员对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 此期间升压速度不超过 0.5 Mpa/min。 如继续升压至超压试验压力则升压速度不超过 0.2 Mpa/min。 四、水压试验合格标准: 1、停止进水后(进水门不漏的情况下) ,试验压力保持 5 分钟,无显著下降,降压 速度 5 分钟之内不得大于 0.3Mpa。 2、承压部分无漏水及湿润现象。 3、承压部件的管壁不得有水雾。 4、承压部件无残余变形迹象,阀门无泄露现象。 五、降压: 1、开启汽水系统疏水门缓慢降低压力。 2、控制降压速度不得大于 0.3Mpa/min 3、压力降至 0.1~0.2Mpa 时,开启排气门及各空气门。 4、泄压后,开启事故放水门将汽包水位放至锅炉点火水位。 六、水压试验有关注意事项: 1 水压试验时,除应遵循《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有专人监视及控制 压力。 2、水压试验时,非试压人员不得进入试压现场,不得进行与水压试验无关的工作如焊 接、气割等。 3、严禁工作任中站在临时堵头、法兰的两侧和正面。 4、炉内、外表所有检查部位脚手架搭设必须牢固可靠,炉内照明电压不得超过 36V。 5、水压试验后,应由化水人员化验炉水,如合格则仍可使用,否则全部放掉。如炉备24 用时间较长,则应采取相应防腐措施。 6、所有工作结束后,应有专人做试验记录,将试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有关记录本上 做好详细的记录。第三章第一节锅炉机组的启动冷态启动前的准备一、接到锅炉启动命令,班长应通知各专责做好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二、确认锅炉检修工作已全部结束,工作票已全部收回并注销。 三、锅炉各转动机械经试转正常,各项试验和校验工作均已完成并符合要要求。 四、联系燃料向原煤仓上煤。 五、通知化学值班员化验炉水品质,并准备充足的符合水质要求的启动用水。 六、联系电气值班员给锅炉各电气设备送电 七、联系热工人员将各仪表及操作装置、自动装置、程控系统、巡测装置、计算机系统、 工业电视系统、保护系统、报警系统、FSSS、BMS 系统及有关照明投入运行状态。 八、炉膛风、烟道的看火孔、人孔门、检查门均已关闭、且封闭严密。各吹灰器均再退 出位置。 九、锅炉的冷却水系统、吹灰、除渣、轴承冷却水系统、燃料系统、布袋除尘器、空气 预热器、风机、及其附属设备均在良好备用状态。 十、启动前四小时左右,除尘器加热及振打装置应投入。 十一、机炉大联锁、辅机联锁、锅炉保护装置、数据采集、终端电视显示、各种监控系 统等具备投运条件。各保护装置动作正常。 十二、检查确认各风机及辅助设备具备启动条件。 十三、点火前应将布风板上铺一层厚度为 500-800mm 的底料,粒度控制在 0― 8mm。底 料采用锅炉排出的冷渣或溢流渣,底料含碳量〈3%;也可采用黄沙。底料加入后应启动 风机进行平料试验检查和流化试验,四周均衡,不应有明显凹凸的部分。否则应联系处 理。25 十四、启动前,各系统阀门的位置: (1)汽水系统(含疏放水系统) :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阀门名称 电动给水总门 主给水调节门前截止门 主给水电动调节门 主给水调节门后截止门 给水旁路调节门前 截止门 给水旁路电动调节门 给水旁路调节门后 截止门 混合联箱前给水截止门 给水操作台处放水门 省煤器再循环一次门 点火前 开 开 关 开 关 关 关 开 关 开 升压中 开 开 调整 开 视情况 视情况 视情况 开 关 开 并列后 开 开 调整 开 视情况 视情况 视情况 开 关 开 有漏流时 关 给水时 11 省煤器再循环二次门 开 关 关 关,停止 上水时开 12 紧急放水手动门 开 开 开 有漏流时 关 水位高时 开 有漏流时 关 序号 备注13紧急放水电动门关视情况关14减温水调节门前截止门开开开 根据气 温调节 开15减温水电动调节门关关16减温水调节门后截止门开开有漏流时 关2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锅炉出口电动主汽门 锅炉出口主汽旁路门 对空排汽手动门 对空排汽电动门 过热器反冲洗手动门 过热器反冲洗电动门 锅炉定排一次总门 锅炉定排二次总门 锅炉定排放水总门 锅炉定排一次门 锅炉定排二次门 汽包加药门 左侧连排一次门 右侧连排一次门 左侧连排二次门 右侧连排二次门 所有汽水系统取样门关 关 开 关 关 关 关 关 关 关 关 开 开 开 关 关 开调整 关 开 开 关 关 关 关 关 关 关 开 调整 调整 开 开 开开 关 开 关 关 关 关 关 关 关 关 开 开 开 调整 调整 开 其中给水 排污时开 排污时开 排污时开 排污时开 并汽前调 整 暖管时开34锅炉所有疏水门开开关的疏水门 来水后关35 36 37 38 39 40 41 42所有汽水系统取样门 汽包就地水位计汽门 汽包就地水位计水门 汽包就地水位计放水门 省煤器放水门 就地压力表一、二次门 所有表记一次门 汽包空气门开 开 开 关 关 开 开 开27开 开 开 关 关 开 开 开开 开 开 关 关 开 开 关 冲洗时开 上水时开 43水冷套上空气门 疏水母管与锅炉排污母 管联通一、二次门 锅炉排污母管进定排扩 容器总门 锅炉疏水母管进定排扩 容器总门 连排扩容器至定排扩容 器联络门 至引风机工业水总门 至锅炉间工业水总门 至空压机房工业水总门 各设备的工业水进水 门、回水门 冷渣机冷却水进水门 冷渣机冷却水出水门开关关 利用疏水44关关关泵反进水 时开45开开开46开开开 根据要求 开47 48 49 50 51 52 53关 关 关 关 开 开 开调整 开 开 开 开 开 调整调整 开 开 开 开 开 调整(2)风烟燃烧系统: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阀门名称 引风机入口挡板 一次风机入口挡板 一次风机出口挡板 二次风机入口挡板 炉前一次风调节门 炉后一次风调节门 炉左二次风调节门 炉右二次风调节门 给煤机进口煤闸门 点火前 关 关 开 关 开 开 开 开 关28升压中 调整 调整 开并列后 调整 调整 开 启动后调整备注开 开 开 开开 开 开 开 给煤机启动前开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给煤机出口电动闸板门 给煤机密封风门 给煤管送煤风门 给煤管播煤风门 流化风机入口风门 流化风机出口风门 返料器流化风门 一次风与流化风联络门 冷渣机进口手动门 (左右) 事故放渣门(左右) 事故捅渣门(左右) 水冷风室放灰门(左右)关 关 关 关 开 开 开 关 关 关 关 关 开 调整 调整 关 关 关 关 关启动给煤机后自动开 启动给煤机前开 启动给煤机前开 启动给煤机前开 开 开 开 关 开 关 关 关 堵渣时开 捅渣时开 停炉清灰时 开 床温上不来 时开 停炉清灰时 开 备用时开22返料室放灰门(左右)关调整关23返料风室放灰门(左右)关关关(3)点火燃油系统: 序号 阀门名称 齿轮油泵进油总门 1 2 3 齿轮油泵出口门 油枪进油前电磁总阀 油枪进油前电磁总阀前 截止阀 油枪进油前电磁总阀后 截止阀 油枪进油前电磁总阀旁路 截止阀 1#油枪进油电磁阀29点火前 开 开 关 开升压中 开 开 点火时开 开并列后 开 开 关 开备注 点火油泵4开开开 总电磁阀 故障时开5 6关 关关 点火时开关 关 7 8 9 10 11 122#油枪进油电磁阀 1#油枪进油电磁阀后截止阀 2#油枪进油电磁阀后截止阀 回油电动调节门 回油电动调节门前截止阀 回油电动调节门后截止阀 回油电动调节门旁路 截止阀 电磁阀压缩空气吹扫门 油管路压缩空气吹扫门关 关 关 开 开 开点火时开 开 开关 关 关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开 开 开 开 回油调节13关关关门故障时 调整14 15关 关吹扫时开 吹扫时开关 关十五、锅炉启动前的几项试验: (1)漏风试验: 1.1 用负压试验检查锅炉本体、布袋除尘器本体及烟道的严密性,其程序是: 1.1.1 严密关闭各人孔门、检查孔门及窥视孔等。 1.1.2 启动引风机,保持炉膛负压- 50 ~ -100Pa。 1.1.3 用小火把(或煤油灯、蜡烛等)靠近炉墙、烟道及布袋除尘器进行检查,如有漏风 处,则火焰被吸向不严密处,在漏风部位画上记号,试验完毕联系检修人员予以消除。 1.2 用正压法检查空气预热器及风道的严密性,其程序如下: 1.2.1 启动引风机控制炉膛负压- 20 ~ -50 Pa。 1.2.2 关闭所有一次风门、点火风门、播煤风门、密封风门、送煤风门、二次风门及流 化风机出口风门。 1.2.3 检查一、二次风机及流化风机入口档板处于关闭状态。 1.2.4 启动一、二次风机及流化风机,并记录其空载电流值。逐渐开大其入口挡板,直 至全开为止。此时一、二次风机及流化风机电流值应不变,如电流增大,则表示存在漏 风,应进一步查明原因预以消除。 1.2.5 检查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应在烟气侧进行,如有空气喷出,则表示有不严密处,画 上记号,试验完毕后予以消除。 1.2.6 检查风道的严密性,应在炉侧进行,如有空气喷出,则表示有不严密处,画上记 号,试验完毕后予以消除。30 1.2.7 检查风门的严密性,应在炉膛和风室内进行,如有空气喷出,则表示所对应风门 存在不严密,试验完毕后予以消除。 (2) 布风板阻力试验及一次风调节特性试验: 2.1 清除炉膛内及布风板上床料和杂物;清除返料器及物料循环系统内的床料及杂物; 检查风烟系统及本体其它部分满足冷态试验条件。 2.2 确认风机满足启动条件后顺序起动引风机和一次风机。 风机启动后保持一次风机转 速最小,入口档板全关,开启一次风主风门,其它一次风门保持关闭,并保持炉膛负压 为-50~-100Pa。 2.3 逐渐开大一次风机入口档板直到全开。 2.4 从最低转速开始逐渐增加一次风机转速,每增加 5控制输出记录下相应的风机转 速、一次风量、布风板下风室压力。继续增加风机转速直至全速或风机电流达额定值。 2.5 保持风机转速不变, 逐渐关小一次风机入口档板, 每关 5%记录下对应开度下的一次 风量和布风板下风室压力,直到全关一次风机入口档板。试验结束将一次风机转速置于 最小,停运一次风机和引风机。 2.6 利用试验数据分别作出“风量――风室压力” “风量――风机转速”和“风量― 、 档板开度”三条曲线,即得到布风板阻力特性曲线、一次风机转速调节特性曲线和一次 风机入口档板调节特性曲线。 (3)布风均匀性试验: 3.1 在布风板上均匀铺上厚约 450-600mm,粒径为 0~8mm 的炉渣。 3.2 开启引风机和一次风机保持炉膛负压为-50~-100Pa,开启一次风主风门,其它一 次风档板保持关闭。 3.3 缓慢开启一次风机入口调节档板,打开炉膛下部人孔门观察料层开始冒小气泡时, 整个床面是否均匀起泡。继续加大风量直到料层刚好流化起来维持运行 1~2 分钟后停 止一次风机运行,随即停运引风机或全关引风机入口调节档板。从炉膛下部人孔门检查 床面情况。 若起小气泡时整个床面均匀起泡且一次风机停运后床面平整说明布风均匀流 化良好。 否则说明布风不均匀, 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试验结束停运一次风机和引风机。 (4)冷态临界流化风量试验: 4.1 在布风板上铺上厚度约 450-600mm,粒径为 0~8mm 的炉渣。 4.2 按布风均匀性试验的方法启动引风机和一次风机,保持炉膛负压为-50~-100Pa。 缓慢开大一次风机入口调节挡板,每增加 5%记录下对应开度下的布风板下风室压力、31 一次风量。在一次风机入口档板开大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床料的流化情况。当整个床面 刚开始流化起来时,记录下此时的一次风量和布风板下风室压力。继续开大一次风机入 口档板,直到全开。 (注:如果一次风机电流达额定值则不允许继续开大一次风机入口 档板。 )再将一次风机入口档板从 100%关至 0%。每关小 5%记录下对应开度下的布风 板下风室压力、一次风量。试验结束停运一次风机和引风机。 4.3 作出“风室压力―风量”曲线。用此曲线减去“布风板阻力特性曲线”即得到“料 层阻力特性曲线” 。在料层阻力特性曲线上找出临界流化点查出临界流化风量,与床料 刚开始流化时的一次风量对照应相差不远。此风量即为临界流化风量。第二节锅炉点火升温升压一、锅炉机组的启动应得到值长的命令方可进行。 二、确认引风机启动条件满足,操作员工站画面“启动”激活后,按“启动”按钮,启 动引风机运行,微开入口挡板。 三、确认一次风机启动条件满足,操作员站画面“启动激活后,按”启动“按钮,启动 一次风机运行,微开入口挡板(&5%) ,使一次风量大于临界流化风量,使底料处于微流 化状态,同时调整好炉膛负压再―50~―100Pa 之间。 四、开启火检冷却风,投入火检系统运行。 五、检查空压机是否运行正常,确保压缩空气畅通。 六、做油系统泄露试验和油枪雾化试验,确认合格后进行下一步工作。 七、炉膛吹扫和点火准备: 1、确认具备吹扫条件。 2、吹扫条件全部满足后,操作员站炉膛吹扫画面“吹扫允许”激活,此时可选择 “开始吹扫”键被激活,即吹扫正在进行中。 3、100 秒后,显示吹扫完成,吹扫过程中,任一项吹扫条件不满足,显示“吹扫中 断” ,并发出报警,此时要消除中断原因,待吹扫条件恢复后可再次进入吹扫,100 秒计 时重新开始,计时完成后画面显示“吹扫完成” ,吹扫指令完成同时自动复位 MFT。 八、启动油泵,打开油管路各油枪进油门及调整门,调整好回油门,维持油压在 2.0Mpa 左右,打开吹扫管路上电磁阀,用压缩空气吹扫油枪,吹扫时间不少于 30 秒,然后关 闭。吹扫压力为 0.6Mpa。 九、锅炉点火:32 1、在操作员站吹扫锅炉点火画面中检查确认点火条件满足: A、锅炉无爆燃条件 B、油压正常(约 2.0Mpa) ; C、燃油总阀开; D、风量大于临界流化风量; E、汽包水位正常。 2、点火条件全部满足后,此时可进行就地点火操作。 3、先接通高能点火器电源,确认电火花正常工作后,再逐渐开启油管路上阀门, 维持油枪油流量 100Kg/h 左右。此时从看火孔应能观察到立即着火,待火焰稳定后,立 即关闭点火器电源,将点火器导电杆后撤,使火花塞前端缩进耐火材料内。根据需要逐 渐加大油量并同时调整风量。若点火化持续 10 秒钟未能点燃油枪,应立即停油并切断 点火器电源,加大一次风和引风量,通风 5 分钟,防止爆炸。并检查油量和风量是否正 常。点火器断电 5 分钟后点火器通电,再次进行点火操作。 4、如第一支油枪已正常投入,10 分钟后方可投入另外一支油枪运行。 5、启动流化风机,缓慢加大流化风机出口风门、返料器流化风门与流化风机入口 风门开度,冷态下应尽量开满。 十、锅炉升温升压: 1、床料预热后,按照预定的升温曲线,调整油压。床温升温速度不可过快,控制 在 200℃/h 之内。 2、床温上升到 550℃及以上时,启动给煤机。 (1)操作员站给煤系统画面检查确认具备启动条件。 (2)操作员站画面上按“启动”按钮。否则无法启动,查明原因消除后,重新进行。 3、开始阶段以最低给煤量间断给煤,如未着火,应立即停止给煤,并继续升温。 4、根据燃烧情况,逐渐加大一次风量和给煤量升温,让底料流化较好(油压应适 当降低) 。用调节煤量和风量来控制床温上升的速度,待床温升到 800℃后,逐渐减少喷 油量,逐渐过渡到关闭油枪,完全由煤维持燃烧。在油枪投运期间,应始终有运行人员 在现场,密切注意油枪燃烧情况,保证锅炉安全运行。 5、正常后,根据情况逐步调整好返料器流化风、输送风量,两者比例约为 1:3 左 右。 6、在点火、升压过程中,应加强火焰监视,如发生油枪熄灭,应立即停止给煤,33 关闭油枪。保持引风机,一次风机运行 3~5 分钟,进行炉膛吹扫,以抽吸炉内热油烟气, 重新点火。 十一、锅炉升压过程中的操作: 1、升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升压曲线进行,自点火至并炉时间大约在 180 分钟-240 分钟之间,升压过程中各项操作应及时完成。升温速度可控制在 2~ ~3℃/分钟。升压速 度按下列时间进行: 汽压(Mpa) 0 ― 0.5 0.5― 1.0 1.0― 2.0 2.0― 3.0 3.0― 3.9 3.9― 4.2 4.2― 5.3 时间(分) 50-60 30-40 30-35 20-25 15-25 15-25 20-302、锅炉点火初期,过热器中无蒸汽通过时,应控制过热器的进口烟气温度不超过过热 器管材的允许温度。高温过热器 12Cr1MoVG 钢的使用温度不超过 580℃,低温过热器 15CrMoG 钢使用温度不超过 560℃。 3、 点火过程中要保证炉负压控制在-100Pa 左右, 并经常检查各处受热部件的膨胀情况, 各阀门、法兰是否严密。有异常情况,必须查明情况予以消除。 4、升压过程中,应根据需要调节对空排气门的开度,严禁不开对空排气门而进行升压。 5、为了及早建立水循环和排除炉水杂质,应分别在汽包压力 0.3Mpa、1.6 Mpa、2.5Mpa、 时进行定期排污一次。 6、根据气温上升情况,喷水减温器要能随时投运。 7、点火升压期间,省煤器再循环门在锅炉不进水时必须开启。 8、压力升至 0.1Mpa 时,必须进行汽包水位计的对照和冲洗,程序如下: (1)打开放水管,进行汽导管、水导管和水位计的冲洗。 (2)关闭汽阀,进行水导管和放水管的冲洗。 (3)打开汽阀,关闭水阀,进行汽导管和水位计的冲洗。34 (4)打开水阀,缓慢关闭放水阀,如水位很快上升,而后又轻微波动则为正常。如 水位上升缓慢且无波动,则表明有堵塞现象,应重新进行冲洗。 (5)冲洗后,应与另一台汽包水位计对照水位计水位,如指示不正常时,应重新冲 洗。冲洗水位计应缓慢进行,并须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9、压力升至 0.1Mpa 时,依次关闭各空气门。冲洗汽包水位计,并核对其水位计指示是 否符合汽包水位。 10、压力升至 0.15― 0.5Mpa 时,冲洗压力表导管。期间在压力在 0.25~0.35MPa 时, 依次进行水冷壁下集箱定期排污少量放水,同时注意汽包水位。 11、压力升至 0.3Mpa 时,停止升压,热紧各部螺丝。 12、压力升至 0.5Mpa 时,关闭过热器各联箱的疏水门,同时开启锅炉出口电动主汽门 的旁路门及主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门,进行机侧主蒸汽管道暖管。 13、进水时关闭汽包至省煤器再循环管路的截止阀。 14、压力升至 0.8Mpa 时,投入连续排污;对锅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15、汽压升至 2.0MPa,稳定压力,对锅炉机组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停 止升压,待故障消除后继续升压。当汽压在 1.6MPa 时,定排一次。 16、汽压升至 2.5MPa 时,定排一次。 17、压力升至 4.0Mpa 时,冲洗汽包水位计,通知化学化验蒸汽、炉水品质。化验合格 后,继续升压,如需进行安全门校验的,应先进行安全门校验。对锅炉设备进行全面检 查,调整过热蒸汽温度,在主汽压力升至 5.0Mpa 左右时准备并汽。 ***校验步骤: (1)安全门的校验应按照先高后低的原则进行。 (2)解列过热器安全门,进行汽包安全门的校验。当汽包压力达到工作压力时,联 系检修人员准备。得到检修负责人的通知后,派专人负责操作,控制燃烧、调节排汽门 开度来调节汽压,锅炉继续升压至汽包整定压力,校验安全门动作或回座是否正常,是 否符合规定值。 (3)当汽包安全门校验合格后,将压力降至一定压力,投入过热器安全门。继续升 压至过热器安全门整定压力,进行过热器安全门校验工作,当安全门动作或回座正常后 再进行其他工作。 (4)安全门全部校验结束后,由锅炉主操将各安全门起座压力值负责记录在专用登 记簿上。35 (5)安全门的规格及整定压力如下表所示: 名称 汽包工作安全门 汽包控制安全门 过热器安全门 ***注意事项: (1)安全门校验时应有运行、检修专业负责人参加。汽压调节工作,应在锅炉主操指 挥下进行。 (2)就地压力表指示正确,注意相互核对,防止偏差。 (3)校验过程应用排气门控制压力若汽压已到安全门起座定值而安全门仍不起座时, 应立即开大排气门,降低压力,待检修负责人通知后再进行校验工作。 (4)注意防止汽压、汽温、水位超限。 (5)校验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保持燃烧稳定。 A48Y-10 A48Y-10 规格 PN10 DN80 PN10 DN80 工作压力 (Mpa) 整定压力(Mpa) 5.83 5.83 5.3 6.18 6.06 5.5CA48Y-100I PN10 DN80第三节二、并汽应具备下列条件:并汽及接带负荷一、并汽前与邻炉主操取得联系,适当调整气温,保持汽压稳定。1、锅炉所有设备运行正常,燃烧稳定; 2、主蒸汽压力稍低于母管压力 0.2~0.3Mpa; 3、主蒸汽温度在 460℃以上; 4、汽包水位应保持在正常水位以下-50mm 左右; 5、蒸汽品质经化验合格。 三、并汽操作:先打开锅炉出口电动主汽门,加大疏水,然后关闭锅炉出口电动主汽门 的旁路门,待汽温、汽压稳定后再缓慢开启主蒸汽管进主蒸汽母管的并汽门进行并 汽操作, 如果在并汽过程中出现汽轮机进汽温度急剧下降或压力骤降和主蒸汽管道 发生水冲击,此时应立即停止并汽,加强疏水,待回复正常后重新进行并汽操作, 并汽后再次检查对照汽包水位计和汇报就地压力表的指示。 四、并汽后,按汽机要求,缓慢接带负荷,根据负荷情况调整燃烧,逐步关小对空排气 门至全关。 五、保证气温、汽压、水位正常,根据气温上升情况,可随时投入减温器。36 六、带负荷后,待所有工况运行正常,锅炉蒸发量在 53t/h 以上,可将有关手动调到自 动,校验电气及热工信号报警装置声光良好。 七、对锅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校对汽包就地水位计、控制室水位显示表计、电接点 水位计指示的一致性。 八、当锅炉达到 70%负荷及以上时,投入二次风机运行,并根据负荷情况调节一、二次 风挡板开度,使一二次风比例约为 6:4。第四节一、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同上。 二、真空法滑参数:滑参数启动采用真空法滑参数启动, 先要把锅炉与汽轮机之间的主蒸汽管道上包括主汽门和调 速汽门在内的全部阀门都开启,过热器中的积水通过疏水管放干净,再把管道上的空气 门、 疏水门和汽包及过热器上的空气门全部关闭, 然后用盘车装置低速转动汽轮机转子, 再抽真空。这时真空一直可以抽到汽包。当真空达到 40―53kPa 时,锅炉开始点火。锅 炉产生的蒸汽立即送往汽轮机。当主蒸汽管道内的压力呈正压时,开启管道最低点的几 个疏水门进行疏水,同时关闭过热器的疏水。由于汽轮机已用盘车装置带动,故在汽压 还不到 0.1Mpa(表压)时,转子就能由蒸汽驱动而升速。当转速接近临界时,可关小主 蒸汽管道上的一个阀门(如电动主汽门) ,待该阀门前的汽压适当升高后再把它开大, 其目的是使转子能很快的越过临界转速,当汽轮机达到全速时,汽轮机前的汽压还是很 低的(可能只有 0.5―0.6Mpa) 。再升压过程中,逐渐关小疏水门。当汽轮机并列和带初 始负荷(5%―10%的额定负荷)时,新汽温度最好在 280℃左右,此后,按照汽轮机的要 求,锅炉继续增加和升温升压速度,直到正常运行。 三、压力法滑参数启动: 凝汽器抽真空时汽轮机主汽门是关闭的。锅炉点火后产生的蒸汽进行暖管工作。待 汽轮机前汽压升至 0.6Mpa 左右时,才开启主汽门冲转汽轮机。在汽轮机升速过程中, 为使汽压和气温尽量稳定,锅炉不宜进行过大的燃料调整。在汽轮机主汽门全开后,其 余的操作步骤与真空法启动相似。 热态启动时,机炉之间在最初阶段应该隔绝。点火之后锅炉产生的蒸汽对空排汽, 直到蒸汽的过热度大于 50℃并较汽轮机进汽端最热部件的温度还要高时才能冲转。 这时 的汽压应较低些,否则,为了使汽轮机升速不致过快,汽轮机前阀门开度只能很小,这37 样节流引起的温降就较大,而进入汽轮机的温度太低,一方面,可能使原来温度较高的 部件反而被急剧冷却,产生过大的热应力,另一方面,蒸汽中的水分可能分离出来,积 在汽缸下部,因而加大汽缸上下部的温差,这两种情况都会延缓启动过程,而且会损伤 汽轮机。因此,在热态启动中,汽轮机冲转时的蒸汽参数主要决定于汽轮机部件当时的 温度。对锅炉来说应采取措施,如提高锅炉内火焰中心位置、加大炉内过量空气量、排 放饱和蒸汽等,以便锅炉出口气温升高较快,而汽压的提高却不多。 热态启动时,汽轮机从冲转到全速并列的时间一般是很短的,大约 10min 左右。此 后,继续增加负荷,汽压最好能保持基本不变,汽轮机进口汽门能及时全开,整机组进 入滑参数增长负荷。 四、一般情况下采用压力法滑参数启动方法。第五节锅炉热态启动一、压火后的热态启动应根据床温、料层底火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启动。 二、 热态启动前一定要先打开炉门, 检查床料中是否有焦快, 必须先清理干净才能启动, 否则会造成严重后果。 三、启动前,打开人孔门,观察料层底火情况,如上层已烧乏,可加入少量烟煤搅拌均 匀,稍停 3~5 分钟后,方可启动风机。尽快完成锅炉吹扫,避免床温降低太多。 四、如燃用高热值烟煤、炉床温度不低于 750℃时,可以直接启动;如燃用低热值、低 挥发份的煤种、炉床温度不低于 800℃时,可直接启动。启动时,先启动风机,把 一次风量调到临界流化风量, 同时投入给煤机给煤。 此时应密切观察炉内燃烧情况, 如炉内燃烧温度较低可减少一次送风量,但不能影响正常流化,当温度提高后,加 大送风量和给煤量,逐步进入正常燃烧。 五、当床温在 500~700℃之间时,可以先向炉内抛入少量优质的无烟煤或烟煤或木炭, 然后启动风机,且风量由小到大逐步调到临界流化风量,观察炉内的硫化状态和燃 烧情况的同时随时向炉内投入煤,待床温升至 650℃时,可逐渐加大风量,并启动 给煤机给煤。观察燃烧,进行调整,逐步转入正常运行。 六、当床温低于 500℃时,先向炉内投入少量优质的无烟煤或烟煤或木炭,启动风机, 投用油枪加热锅炉,按正常点火的方法进行操作。38 第四章第一节衡相一致。锅炉运行中的监视和调整运行调整的任务及要求一、循环流化床锅炉调整的中心任务:一要流化,二要循环,使锅炉的物料平衡与热平1、保证锅炉蒸发量符合调度要求。 2、保持主蒸汽压力、温度、汽包水位及燃烧稳定、正常,主蒸汽压力和温度尽可 能接近规定参数运行。 3、严格监视床温、床层压差、给煤量、氧量和返料风。 4、保持燃烧良好,汽、水品质合格,不断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 5、控制烟尘排放,符合环保排放标准。 二、运行中的要求: 1、值班人员应定期进行巡回检查,每班不少于 8 次,并根据 CRT 显示和有关数据 进行多方面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解决。 2、保持尾部受热面的清洁,加强各部烟温、烟压以及床温的监视,并按规定及时 进行吹灰工作。 3、经常检查给煤、给石灰石,保证畅通不堵塞,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检测床压以及床压与风箱压力的压差,尽早发现风帽是否堵塞,严防局部结焦。 5、定期检查冷渣器的工作情况,保证排渣畅通。第二节序号 1 2 3 4 负 汽 包 参数 荷 水 位锅炉运行控制的主要参数及限额单位 t/h mm Mpa ℃ 正常范围 75 0±50 5.3±0.055 485 ?10 ?报警值 高限 82.5 +100 -100 +250 -200 低限 跳闸值过热蒸汽压力 过热蒸汽温度39 5 6 7床 料 层 油温 压 差 压℃ Kpa Mpa920±40 7.0~9.0 2.01050750第三节锅炉水位的调整一、正常运行中不允许中断锅炉给水,应均匀连续进水。发现给水压力低于规定值或给 水温度变化较大时,应及时联系汽机要求进行调整。运行中水位应尽量控制在正常水位 线上。 二、锅炉运行或备用时,应保证汽包水位计完整,指示正确,照明良好,清晰可见。汽 包水位报警信号良好。每班核对汽包就地水位与控制室仪表和 CRT 显示值二次,并记录 交班。 三、锅炉给水应根据汽包水位计的指示进行调整。只有在给水自动调整期、两只就地水 位计和电接点水位计正确可靠和水位报警器完全好用的情况下, 方可依据控制室水位计 的指示调整锅炉水位。 四、当给水自动调整器投入运行时,仍须经常监视锅炉水位的变化,保持给水流量变化 平稳,避免调整幅度过大,并经常对照给水流量与蒸汽流量是否相符合。 五、当给水自动调整器失灵或其它原因置“手动”时,应有专人监视和调整汽包水位, 并尽量保持蒸发量稳定,减少本炉的其它操作。 六、按规定每月双日白班冲洗水位计一次。 七、按规定每月 10 日白班进行实际水位报警校验,其操作步骤如下: 1、检查锅炉运行情况正常,保持蒸发量稳定,本炉蒸汽、给水系统无操作,运行 稳定。 2、将给水调整器置“手动”位置. 3、调整给水流量稍大于或小于正常给水量。 4、当汽包水位至±100mm 时,高、低水位报警,声光信号良好。 5、如汽包水位至±110mm 仍不报警时,应将水位调整至正常,待热工消除缺陷后进 行校验。 6、校验结束,调整水位至正常值,然后将给水自动调整器置“自动”位置。40 第四节减温水系统的投运与汽温调整一、过热蒸汽温度的调节,用布置在高、低温过热器之间的喷水减温器来调节过热蒸汽 温度,保证过热蒸汽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二、随着锅炉的升温升压,根据汽温变化情况,如需投入减温水时,则开启减温水管道 上的电动调节门通过控制减温水的流量来控制汽温。 三、本厂锅炉的减温水是来自高压热给水,减温水的温度为 150℃。 四、在运行过程中应尽可能少投入减温水。以主蒸汽温度不超温为投入减温水的原则。 五、为防止汽温变化过快而超温,手动调节给煤机转速时,应缓慢进行。 六、负荷变化、吹灰和其他异常情况时,若减温水投自动时,值班员应加强监视,必要 时切换到手动操作。 七、当高压加热器停用时,要防止主汽超温。 八、运行过程中,过热蒸汽温度随着锅炉负荷、燃料性质、给水温度、炉膛过量空气系 数以及炉膛出口烟温等的变化而有较大的波动。 应针对以上情况加强运行中的监视和调 整,避免锅炉主蒸汽超温或低温。第五节锅炉出力和主汽压的调整一、给煤量、返料量是调节锅炉负荷的最直接手段。返料量不足,就会导致流化床 温度过高,无法加煤,负荷上不去。若因燃料中含灰量高,循环量逐渐增大,床温逐渐 下降,这时应放掉一部分循环灰。 二、当升负荷时,先加一次风后加煤;使料层差压和炉膛差压逐渐增加。由于循环灰量 是靠不断慢慢积累的,因此增负荷速度一般在 2~5%/min 之间。 (加负荷时惰性较大,特 别应注意加煤过多而导致床层超温。 ) 三、减负荷时,先减煤,再减一次风,适当多放些炉渣降低料层差压,若循环灰量很大, 也可以放掉一部分循环灰,以降低炉膛悬浮段差压。减少循环灰量可以实现较快地降负 荷,一般控制在 5~10%/min,在紧急情况下,可达 20%/min。 四、再降负荷时,为保证良好的流化,一次风量绝对不能小于最小流化风量。 五、锅炉汽压信号,通过检测主蒸汽的压力和实际流量两个冲量来产生。根据蒸汽负荷 的变化,锅炉主控调节器通过改变燃料量,对应的风量,使主蒸汽压力稳定在设定值。 六、 外扰时, 汽压与流量变化趋势相同, 锅炉主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自动进行跟踪微调,41 当超过微调,锅炉主控制器动作。 七、 内扰时, 汽压与流量变化趋势相反, 锅炉主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自动进行跟踪微调, 当超过微调时,锅炉主控制器动作。 八、在负荷变化大后自动失灵时,应改为手动调节锅炉主控制器。 九、锅炉负荷增减幅度不宜过大,不应猛增猛减,如负荷变化过大时,应及时汇报值长。第六节返料量及返料温度。 一、密相层温度控制(床温控制) :锅炉燃烧调整燃烧调整,主要是控制以下参数:炉膛密相区料层温度、料层厚度、悬浮段差压,正常运行中床温应在 920±40℃之间变化,如床温低于 720℃时应投入油枪。 控制床温有三种方法: 1、调整一、二次风量: 调节一、二次风量的比例可有效地控制密相区的燃烧强度,从而达到控制床温的目 的。 一、二次风量的调整原则是:一次风调整床料流化、床层温度和料层差压,二次风 控制总风量,约在 70%负荷时开始投入二次风。在一次风量满足床料流化、床层温度和 料层差压需要,而当总风量不足时(以过热器后的氧量为准,正常运行时氧量在 3~5% 左右) ,可逐渐开启二次风门。当达到额定蒸发量后,一、二次风量的比例约为 60%和 40%左右。 最低流化风量时保证锅炉正常运行的下限风量,风量过低就不能保证正常的流化, 时间稍长就可能结焦。故在无论何种情况下,都不得将一次风机压头减小到循环流化床 临界压头以下,以防结焦。 投运石灰石给料系统(手动方式)并且将石灰石给料系统出力调至 10%,若达到主 汽压力和温度额定值投入负荷控制。 2、调整给煤量: 锅炉在稳定运行过程中, 风量一般不调整, 床温波动, 可以通过改变给煤量来调整。 如当煤种改变,应及时调整给煤量,保证入炉热量不变。在运行中,要经常检查给煤情 况,煤粒在 0~10mm 之间。要调整好给煤量,石灰石给料机投“自动”投入 SO2 控制,给 煤量必须均匀,不能忽大忽小。42 3、控制循环灰量: 在循环流化床密相区中约有 50%的燃料被燃烧,释放出其热量,这些热量除一部分 被用来加热燃料和空气外, 其余大部分热量必须被循环物料带走, 才能保持床温的稳定。 如果循环量不足,就会导致流化床温度过高,无法加煤,负荷上不去,也就是说足够的 循环灰量是控制床温过高的有效手段。 若因燃料含灰量高,循环量逐渐增大,床温逐渐下降,这时应放掉一部分循环灰。 二、料层厚度的控制: 循环流化床的料层厚度与料层差压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实际运行中,就是通过控 制料层差压来控制料层厚度。流化床的料层一般为 600~800mm。料层太薄,对锅炉稳定 运行不利,还易结焦;料层太厚,料层阻力太大,风机电耗量大,甚至造成床料流化不 良而结焦。床层差压一般控制在 7.0~9.0KPa,运行中若超过此值,可通过放渣来调整, 放渣的原则是勤放、少放,一次放渣太多,将会影响锅炉的稳定运行、出力和效率。 三、炉膛物料浓度的控制: 炉膛物料浓度决定锅炉的出力,炉膛物料浓度越大,悬浮段差压也随之增大,锅炉 的出力也越大。故可通过控制炉膛物料浓度来控制锅炉的出力,悬浮段差压过大,可通 过循环灰来控制。 四、返料器的调整: 返料风过大,将有大量的风上窜至分离器,从而影响锅炉分离器的效率和出力;返 料风过小,会使物料不能正常输送,造成返料器结焦。通过返料器观察到循环物料大量 下沉,基本上看不到上窜的现象时,证明返料风大小基本合适,可以通过增减流化风挡 板开度及流化风门、输送风门开度大小来控制。 返料温度一般是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加而增加的,当锅炉负荷达到满负荷时,返料温 度与炉膛温度基本相同(一般相差为几十度) 。但在低负荷时,应注意配风,以防止返 料器内二次燃烧而结焦。第七节行系统的排污。锅炉的排污一、为了保持受热面内部清洁,避免炉水发生汽水共腾及蒸汽品质变坏,必须对锅炉进二、连续排污:从循环回路中含盐量浓度最大的部位放出炉水,以维持额定的炉水含盐 量。其开度视化水通知而定。为减少汽水损失,应当充分利用连排扩容器。43 三、定期排污:从锅炉下部联箱排除炉水内的沉淀物,以改善炉水品质。 1、定期排污每个中班进行各个下联箱全面排污一次。另外根据化水要求增加排污次数 量。 炉水及蒸汽品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炉水碱度:1.5~3 微克当量/升 饱和蒸汽含盐量:&20 微克/升 2、定期排污注意事项: (1)锅炉排污时,应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2)定期排污一般在低负荷时进行,两炉不得同时进行排污。 (3)排污前,应与监盘人员做好联系配合工作,严格控制与监视汽包水位及给水压 力,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一般在定期排污前锅炉汽包水位应保持稍微偏高位置。 (4)为了防止水冲击,排污应缓慢进行,如发生管道严重振动,应停止排污。 (5)排污时,先全开一次阀,缓慢开启二次阀。各排污阀全开时间不得超过 30 秒, 不准同时开启两个或更多的排污阀。结束时,先关闭二次阀,再关闭一次阀。排污结束 后, 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各阀门关闭严密始可离开现场。 (6)锅炉燃烧工况不稳定及有其它异常情况时,禁止排污,在排污过程中,如锅炉 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排污(水位高时另外) 。第八节锅炉定期工作一、定期工作的执行必须遵守规程和操作制度的规定。 二、定期工作的执行情况、技术数据以及出现的不正常情况、发现的设备缺陷等内容应 详细记录、并汇报有关领导。 三、锅炉定期工作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项目 锅炉吹灰 就地水位与控制室水位 对照 汽包就地水位计冲洗 就地压力与控制室压力44时间 每日白班及停炉 70%负荷前一次 每班二次 双日白班一次 双日白班一次备注 根据需要进行根据需要增加 对照 5 6 7 8 9 点火油泵切换 汽包水位高、低报警 试验 各转机轴承测振 电动排汽门放汽试验 安全门放汽试验 每月 1 日白班一次 每月 10 日白班一次 每月 1、15 日白班一次 每月 30 日白班一次 每月 30 日白班一次 月底进行 联系检修 根据需要进行第九节一、转动机械及电动主要安全限额 1、转机轴承振幅标准转动机械的运行与维护见第二章“转机试运转”部分 2、滚动轴承振幅不许超过下列值 额定转速(r/min) 振幅(mm)
750 以下 0.123、轴承温度允许值 项目 滚动轴承 滑动轴承 润滑油 冷却水出水 单位 ℃ ℃ ℃ ℃ 最高允许温度 80 70 50 45 允许温升 45 35二、转动设备的运行情况应每 1 小时定期检查,如设备带缺陷运行时,应加强巡回检查 次数或专人巡视检查。 1、运转中的设备应无异声,如发现设备有异声,应设法查明原因,及时汇报主操, 重大设备应汇报值长,应设法采取有效措施,使其恢复正常。 2、转动设备,各轴承温度应在允许范围内,如发现温度升高,应检查油质、油位、 油压及冷却水是否正常。如油量不足,应用同样型号的油加至正常范围,如油质不洁净 (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联系检修) ,应联系检修进行换油。冷却水量小应设法 疏通。45 3、各部振动及串轴应在允许范围内,如振动增大,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如紧固各部及地脚螺丝等,并汇报班长。 4、所有安全保护装置应齐全、完整、牢固,位置不得移动。 5、所有转动机械的润滑油、脂型号应符合制造厂要求,在加油中不得任意更换。 特殊情况下需要改用油种时,须经技术专工同意。 三、电机运行中注意事项 1、电机设备启动时,应先盘动电机设备靠背轮一周,应转动灵活,不允许带负荷 启动电机。 2、运行中电机,应定期检查,电机接地线应良好,电机轴承温度、定子线圈温度 不应超过额定值。外壳温度不得过高。电机无冒烟、无焦味、无火星、无异声,振动在 允许范围内。电机的润滑油温、油压均正常。电机轴承所用润滑油应充足清洁,并定期 冲脂。发现问题应汇报主操、值长,必要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处理。 3、运行中的电机电流应在允许的范围内稳定波动。如电流将超过额定值,应先降 低该电机负荷,使电流在额定值以内,并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并汇报主操、 值长。电流突然顶表,应紧急停机。 4、一般情况下,电机的连续启动,冷态允许两次,每次间隔不得少于 5 分钟。热 态允许一次,如启动后力矩较小,启动后电流至正常时间不超过 2~3 秒的设备,在事故 处理后可多启动一次。第五章锅炉机组的滑参数停炉及保养第一节 停炉前的准备一、接到值长停炉通知后,联系燃料、化学、热工等有关人员,停止向本炉上煤。 二、锅炉大修或长期备用,应将原煤斗内存煤烧完。 三、停炉前对锅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将发现的缺陷记录在有关记录本内,以便停炉后 联系检修处理。 四、检查锅炉燃油系统符合投运要求,试投油枪,使其处于备用状态。 五、停炉前对水冷壁、下联箱进行一次全面定排污,对受热面进行一次全面吹灰,并彻 底除灰一次。46 第二节量的变化。滑参数停炉一、接到值长停炉命令准备减负荷时,应联系有关岗位人员,注意汽压、汽温及蒸汽流二、通过调节锅炉主控的设定值,逐渐减少燃料和风的输入(但一定要保证临界流化风 量) ,减少二次风量直到停止二次风机运行。保持各参数在允许范围内。 三、缓慢降低锅炉负荷,负荷降至 30t/h 时,各自动切换为手动。 四、根据蒸汽温度的变化,适当调整减温水量或关闭减温水阀门。注意汽压的变化,汽 压高时打开对空排气阀。 五、检查各部温度并保持降温速率。 六、缓慢将锅炉负荷降至最小值,以每分钟不大于 10%的速度减少给煤量,直到停止给 煤机运行。但停运给煤机前,一定要将进口插棍煤闸门关严,并将皮带及舱底煤放空。 七、降低负荷时,保持过热蒸汽温度高于饱和温度。 八、根据需要,放掉部分床料后(一般料差应放至 7Kpa 左右) ,缓慢关闭一次风机和引 风机入口挡板,保证炉膛压力在正常值附近。依次停止一次风机、引风机运行,关闭入 口挡板。 九、蒸汽流量至零时,关闭锅炉主汽门(单元机组应得到汽机许可) 。 十、维护汽包水位,当锅炉停止进水后,停止炉内加药,关闭锅炉连续排污门。然后将 汽包水位上至正常水位的+75mm 处停止给水,打开省煤器再循环阀门(省煤器泄露较严 重时不应开启) 。 十一、若停炉时间超过 30 分钟,应将返料器内的循环灰放空,再停运流化风机,并关 闭返料器各风门。第三节、热备用停炉(压火)一、热备用停炉是指锅炉本体以外发生故障或需热备用时,停用不超过 8 小时,且保持 一种可启动的热备用状态。 二、逐步关闭二次风入口挡板,停止二次风机的运行,根据负荷下降情况,适当减少给 煤量及一次风量。负荷降至 30t/h 时,将各自动改为手动。 三、锅炉采取母管制运行的,当负荷降至 15t/h 以下时,与运行炉联系后方可解列。关47 闭母管前的主汽阀,打开疏水门和排汽门。 四、当床温稳定在 900~950℃之间、一次风量稍高于最低流化风量、料层差压控制在 pa 时,停止给煤及一次风机、引风机的运行,同时关闭所有调节风门、人孔 门、观察孔门等,压火操作即告结束。 五、压火后严防各炉内漏风,其目的有二:一是进入冷风可能造成炉内未燃烬的炭燃烧 而结焦,二是冷风进入炉膛后,使炉膛温度下降,缩短压火时间。 六、压火时间在 30 分钟以内,可不放循环灰;否则应将循环灰放掉。 七、若压火时间较长(超过 6 小时) ,风机停止后,应打开人孔门,在静止料层上均匀 撒上一层约 50mm 厚的好煤,并关闭人孔门。 八、压火期间,当床温降至接近 700℃时,应打开人孔门,检查底料燃烧情况,如上层 已烧完,可再加入少量好煤搅拌均匀,稍停 3~5 分钟后,启动风机养火一次。如燃用低 热值燃料时,当床温降至接近 800℃时,应进行养火。 九、保持汽包水位正常,当锅炉停止给水后应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阀。 十、尽可能关闭锅炉汽水系统各疏水门、放水门,维持汽包高压。 (停炉后,若汽压上 涨幅度较大,有可能导致安全门动作时,应打开排气门,压力降低后关闭。 )第四节停炉后的冷却一、停炉后 4~6 小时内,应紧闭炉膛及烟风道各孔门。 二、停炉经 4~6 小时后方可打开炉门逐渐通风,并向炉内进水。上水时,锅炉给水应经 过省煤器,在停止上水时,应打开省煤器再循环阀。 三、停炉经 8~10 小时后,锅炉再放水、上水一次。中途需加速冷却时,可启动引风机, 适当增加放水、上水次数。 四、当锅炉汽压降至 0.2Mpa 以下时,打开汽包过热器各空气门。 五、停炉超过 10―24 小时,当炉水温度不超过 80℃,汽包壁温不超过 100℃时,过热 器后烟温不过 180℃,应将炉水放掉,利用余热烘干炉内余水。 六、特殊情况下,当确实需要锅炉快速冷却时,则允许在关闭主汽门 4~6 小时后,启动 引风机加强通风,并适当增加放水、上水次数。 七、在锅炉汽压尚未降到零时,仍需对锅炉参数进行监视。 八、停炉时间超过七天,应联系有关部门采取合适的炉内保养方式。48 第五节一、过热器反冲洗锅炉的保养1、锅炉大修或小修时,应根据化学有关人员的意见,对过热器管进行反冲洗。冲洗前 应拆除反冲洗管上的堵板。 2、冲洗过热器前阀门开关状态,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开启汽水系统各空气门、向空排汽门,待有水喷出后关闭。 (2)关闭主汽门、加药、连排一次门、省煤器放水门、省煤器再循环门、汽包放水 门、各蒸汽联箱疏水门。 (3)所有下联箱放水门轮流开启取样,投入汽包水位计运行。 (4)冲洗前各岗位做好冲洗准备。 3、冲洗时由反冲洗系统向过热器管道系统供给水,适当控制冲洗水量。水温尽可 能保持在 100℃以下。 4、冲洗过热器的一般程序是: (1)开启过热器出口联箱反冲洗门向锅炉进水,至水位正常。 (2)轮流开启水冷壁下联箱定期排污门,如超过正常水位可开启事故放水门。 (3)通知化学人员取样分析水质,待合格后结束冲洗,关闭过热器反冲洗门及定期 排污门。开启省煤器放水门、汽包放水门及各蒸汽联箱疏水门,放尽积水后关闭。 5、冲洗完毕,恢复反冲洗管子上的堵板。 二、停炉后的防腐 1、停炉时间很长且无检修任务时,则应进行锅炉保养,采取防腐和防冻措施。 2、停炉保养主要指锅炉汽水系统内部为防腐而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常用的保养方法 有下列几种: ***压力保养: 停炉过程终止之前, 使汽水系统内部 (包括过热器) 注满水, 维持余压 0.05~0.1Mpa、 炉水温度在 100℃以上,这样可阻止空气进入,使腐蚀速度大大降低。采用邻炉加热或 本炉定期加热, 维持锅内压力和温度。 这样保养方法适用于停炉时间不超过一周的锅炉。 ***湿法保养: 指在汽水系统内部注满碱性溶液以进行保养得方法。 锅炉停炉后如采用湿法保养,则应放尽炉水,然后关闭各处孔门、阀门,加入软化 水至最低水位线,用专用泵把配制好的碱性保护溶液注入锅内。打开给水阀门向锅炉进49 水,直至汽水系统包括省煤器、过热器全部注满为止,关闭给水阀门,用专用泵使锅炉 进行水循环,使溶液与炉水混合均匀。之后定期用微火烘炉,保持受热面外部干燥。定 期开动专用泵使炉水循环流动,并定期化验水的碱度,如碱度降低则应补加碱液。 碱液的配制比例为:每吨炉水加入氢氧化钠(NaOH)8~10Kg,或每吨炉水加入磷酸 三钠(Na3PO4)20Kg。 湿法保养适用于停炉时间不超过一个月的锅炉。 ***充气保养: 指在锅炉汽水系统内冲入氮气或氨气进行防护的方法。 锅炉停炉后不要放水,使水位保持在最高水位线上,补充水必须是除氧水。然后关闭蒸 汽管道、给水管道上的阀门及排污阀,向汽包内充入氮气和氨气,使充气后的压力维持 在 0.2~0.3Mpa。由于氮能与氧生成氧化氮,使氧不能与金属内壁接触;氨溶于水后使水 显碱性,能有效地防止氧腐蚀。 充气保养效果较好,适用于长期停炉保养。 三、停炉后的防冻 冬季停炉后,为防止冻坏设备,应采取下列措施: 关闭锅炉房的门窗,并加强锅炉房的取暖,维持室内温度在 10℃以上。 2、锅炉的各门孔及挡板应严密关闭。 3、如炉内有水,当炉水温度处于 10℃时应进水和放水,必要时可将炉水放空。 4、锅炉检修或长期备用,应将仪表导管内的积水排尽。第六章第一节一、遇到下列条件之一时,应紧急停炉。故障停炉紧急停炉1、锅炉严重满水。即水位超过汽包水位上部最高可见水位时。 2、锅炉严重缺水。即水位在汽包水位计中消失时。 3、炉管爆裂,不能维持锅炉正常水位时。 4、燃料在燃烧室后的烟道内燃烧,使排烟温度不正常升高至 250℃时。 5、燃烧室严重结焦,不能维持运行时。50 6、所有水位计损坏时。 7、锅炉燃油管道爆破或着火,威胁设备及人身安全时。 8、压力超过安全阀动作压力,而安全阀不动作,同时向空排汽门无法打开时。 9、已符合 MFT 动作条件但 MFT 拒动时。 10、炉墙裂缝且有倒塌危险锅炉钢架横梁烧红时。 二、若因锅炉机组外部故障而需紧急停炉时,应按下列程序操作: 1、当接到紧急停炉的命令后,应立即退出所有自动,停止给煤机的运行。 2、随即停止二次风机的运行,并将风门关闭,待床温下降 1~2℃时,迅速停止一次 风机及引风机的运行。 3、关闭主汽门时,应先打开对空排汽门。 4、根据汽温下降情况,关小减温水或关闭减温水阀门,并保持汽包的正常水位。 5、若停炉时间已超过 30 分钟,应将返料器内的循环灰放空。 6、将返料器的循环灰放空,停运流化风机。 三、若因锅炉内部故障而需紧急停炉时,应按下列程序操作: 1、应立即停止给煤机的运行,停止二次风机并将风机风门关闭。 2、待床温下降至 800℃以下时,停止一次风机及引风机的运行。若因水冷壁、过热 器、省煤器泄露停炉时,引风机应继续运行。 3、注意汽压、水位的变化,保持汽包的正常水位,关闭连续排污阀。根据汽温下 降情况,关小减温水或关闭减温水阀门。 4、汽轮机不用汽时,关闭主汽门。 5、锅炉严重缺水停炉时,严禁向炉内进水,关闭给水总阀门。 6、其它操作按正常停炉的程序进行。 7、关闭返料器流化风,将循环灰全部放掉。若因锅炉严重满水故障处理时,则不 能将循环灰放掉。第二节申请停炉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申请停止锅炉机组运行。 一、水冷壁管,省煤器管,过热器管或联箱泄漏时。 二、锅炉主蒸汽或过热器管壁温度超过允许值,经过多方调整不能恢复正常时。 三、锅炉给水,锅炉或蒸汽品质严重恶化时,经处理无法恢复时。 四、返料器内堵塞无法正常工作,难以维持运行时。51 五、布袋除尘故障,短时间无法恢复时。 六、所有远控水位失灵时。 七、安全门动作后,无法使其回座或回座后泄露严重时。 八、锅炉轻微结焦,积灰,难以维持正常运行时。 九、 主给水管道, 受热面管道以及其他承压部件, 法兰联接处和胀口联接处严重泄漏时。第七章锅炉事故及处理总则第一节一、本规程阐述了锅炉机组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并规定了这些事故的一些处理原则。 如发生本规程内未作阐述的事故时, 应根据仪表指示和锅炉的具体异常象征分析判 断,作出正确处理。 二、处理事故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沉着冷静,判断正确,准确而迅速的处理。 2、尽快消除事故根源,隔离故障点,防止事故蔓延。 3、在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尽可能恢复锅炉正常运行,不使事 故扩大。 4、发挥正常运行设备的最大出力。 5、事故发生在交接班时,应停止进行交接班,由交班人员负责处理事故,接班人 员协助,直至事故处理结束。经值长同意后,方可进行交接班。 6、故障消除后,值班人员及值长应将故障现象,时间和发展过程及采取的措施详细 交班。第二节一、现象锅炉满水1、汽包水位高于正常水位,锅炉水位计指示增大。 2、汽包水位信号报警。 3、给水流量不正常大于蒸汽流量 4、过热蒸汽含盐量增大,汽温下降。 5、当水位超过+250mm 时,MFT 动作 6、严重满水时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法兰处向外冒汽。52 二、原因 1、给水自动失灵,给水调整装置故障。 2、值班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够,调整不及时或误操作。 3、水位表计不正确,造成误判断,误操作。 4、锅炉负荷增加太快,给水压力突然升高。 三、处理 1、当发现水位异常时应,验证水位计指示是否正确,如有怀疑,应与就地水位计对 照。 2、退出给水自动,改为手动运行,关小给水门,减少给水。 3、水位高过 120mm 时,应立即打开事故放水门以降低水位。 4、视气温下降情况,将减温水门关小或关闭,必要时开启过热器和蒸汽管道疏水阀 疏水。 5、当汽包水位超过+250mm 时,MFT 动作,按 MFT 动作处理。 6、严重满水时,且 MFT 未动作,应立即停止锅炉运行。停止进水,继续放水,开启 省煤器再循环门,待水位恢复正常后,停止放水,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锅炉可以重新 启动。第三节一、原因 1、给水自动失灵,给水调整装置故障。锅炉缺水2、值班人员监视不够,调整不及时或误操作。 3、水位指示表不正确,造成值班人员判断错误而操作错误。 4、给水压力下降或给水泵故障而联动备用泵。 5、锅炉排污管,阀门泄露或排污量太大。 6、承压部件爆破。 二、现象 1、汽包水位低信号报警。 2、汽包水位低于正常水位,水位计指示负值增大。 3、过热蒸汽温度升高。 4、给水流量不正常小于蒸汽流量。 (锅炉爆管则相反) 5、当水位低于―200mm 时,MFT 动作53 三、处理 1、当发现水位异常时,验证水位计指示是否正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锅炉排污扩容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