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报论文格式工学版论文什么时候一检索

(々「寻梦」)
(期刊论文)
(《中国商论》)
(论文服务)
第三方登录: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录用经历
期间春节,编辑部、人放假。
日收到初审意见
日复审意见返回
隔日录用。
总共用时三个月,算是神速。
你是啥专业?:hand:
综合性期刊的水平通常确实不如专业性期刊,这个特点是应好好利用!
我写的文章也不错,类似文章投比浙大好的EI也能中,呵呵
还没要求缴纳。大概200每页。
有个问题想请教亲
我前段时间也投了浙大学报
投稿系统显示“外审”了
可怎么没通知我交费啊?
外审回来再交嘛?
你好!我的情况和你的一样!请问你审稿费什么时候交的?文章录用了吗,好中不?
后面几天就邮件让我交钱了,真奇怪,先外审后交钱,我土木方向,你呢。。
真新鲜,费急什么急啊。
(⊙o⊙)…我是机械工程和能源工程方向的!还没有通知我交费呢,刚好两天!嘿嘿(你的审稿结束以后给要的审稿费,还是外审几天后就收了!?我看你的帖子是8月21号的,现在也快一个月了,外审了几个专家,一个审稿意见没回?)
请问是不是满3个外审意见后外审阶段就结束了?
我的外审了四个专家!现在已经有三个返回!但是今天是周日,所以编辑部可能不上班!你的也是外审4个人,回来三个吗?你听谁说满三个就算外审结束了?
我是10月8号外审,10月11号就有2个审完了,14号增加了一个外审,总共4人,至今还没第三专家审完,3个外审是听导师说的,这大学报是不是这样不知道,因为他们的流程介绍写的是2个外审
我的四个外审都结束了呢!但是还看不到意见!估计今天差不多可以知道意见!你是哪个学校的啊,浙大的吗?
我也投了这个杂志,也没有交审稿费,而且最神奇的是已经这个星期又给我加了两个外审专家,已经5个,天啊,这是什么节奏
没听说过。都是送外审,你能请哪个专家快点审?
不是啦,我是说录用之后,加急见刊的问题
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甲18号中鼎大厦A座1层102室 电话:010-您现在的位置是: &
给出open shop复杂调度网络模型,即通过将open shop复杂调度对象描述成复杂网络,并将相关的复杂调度问题描述成对应复杂网络上的节点遍历问题,从而将复杂调度问题纳入复杂网络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几个复杂调度网络场景的一些基本结构特征,发现复杂调度网络具有小世界、模块化等很多现实复杂网络共同具有的特点.前者说明调度对象事件之间具有较强的局部和全局耦合;后者能够为分块解决复杂调度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复杂调度网络中的平均度值和平均聚类系数与调度目标即网络平均遍历时间具有较强的关联,网络平均度值和网络平均遍历时间基本满足对数关系,这为后续设计基于复杂网络特征的调度规则提供启发式信息.给出网络可折叠度的概念,发现复杂调度网络本质上具有较大的网络可折叠度,可以通过折叠复杂调度网络来降低它的复杂度,从而提高后续的分析和算法执行效率. 针对当前常用的局部特征算子,提出广义的局部图像距离函数用于计算图像问的距离.广义局部图像距离函数主要由2部分组成:特征到图像的距离以及图像到图像的距离.其中图像到图像的距离定义为特征到图像距离的线性组合.特征到图像的距离与该特征在图像中的k个最邻近特征距离相关,在不同的约束假设下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该距离函数可以通过求解基于相对约束的二次优化问题进行学习.学习后的距离函数通过Adaboost方法集成为强分类器用于图像分类.广义局部图像距离函数克服了简单线性距离函数下特征统计信息丢失的问题,实验数据证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图像分类的性能. 为了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AGD)中,有效地求解在Jacobi加权L。范数下Bezier曲线约束最佳降多阶逼近问题,推导具有端点约束特征的加权正交基与Bernstein基之间的转换矩阵.利用Bernstein基构造端点约束加权正交基,给出约束加权正交基与Bernstein基的相互转换矩阵,利用该矩阵给出具体的端点约束最佳降多阶矩阵和该降阶逼近的可预报的误差公式,提出在L2、L1、L∞范数下适合于最佳降阶逼近的相应Jacobi基的权函数的选取方案.通过具体实例对逼近算法进行演示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表示简单,易于实现. 在进行高光谱混合像元非线性分解应用中,提出一种非监督的高光谱混合像元非线性分解方法.通过核函数把原始高光谱数据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中,揭示数据之间的高阶性质.通过非线性映射,原始数据在高维特征空间中变得线性可分.在高维特征空间中运用线性的非负矩阵分解(NMF)算法进行光谱解混,挖掘出数据间更多的特征.解混结果以端元相关系数、光谱角距离、光谱信息散度和均方根误差作为质量评价指标.进行模拟数据仿真实验和真实高光谱遥感数据分解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得到的分解结果优于非负矩阵分解算法. 对虚拟机系统故障插入工具所涉及的故障模型、插桩方式、触发机制和监控跟踪等进行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各种虚拟机系统的故障症状,给出虚拟机系统的典型故障模型(包括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发生模型和持续时间等)及实现代码.在研究虚拟机系统架构和故障插入实现原理的基础上,采用软件模拟方法基于Xen系统设计一个故障插入工具——SFIVE,介绍相应的插桩方式、触发机制和监控机制.实验分析表明,SFIVE具有较高的虚拟机系统故障覆盖率,能够激活和监控与大部分虚拟机相关的插桩故障. 为了解决在实际蒸汽动力系统凋度中过程数据缺乏的问题,引入模糊规划方法.针对不精确的过程数据,提出在不确定情况下蒸汽动力系统的调度策略.采用三角模糊数刻厕不精确参数,建立调度问题的模糊模型.采用α满意度法和必然性测度法使模糊模型清晰化,将模糊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问题进行求解.通过模糊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指出对结果影响较大的关键变量.某石化企业的实例研究表明,电力需求的变化对系统影响最大. 针对当前描述agent组织的逻辑无法刻画组织间及组织内部可以判定的并发活动这一问题,提出带有截止期限承诺语义的交互时态承诺逻辑,用于描述基于信任的协作.通过引入承诺,将ATL的合作算子《》扩展为《C:ξ:ω:Ξ》,表示:组织C承诺当条件ξ满足时立刻开始按规划ω执行,保证在Ξ成立之前实现某商定内容.建立交互时态承诺逻辑(ATCL).给出基于行为的迁移系统,以此建模基于带有截至期限条件承诺的agent组织,分别给出ATCL的语法和语义.给出模型检测算法,证明了ATCL的模型检测复杂度为PTIME—complete.以卫星图像服务领域特定场景为例,展示了ATCL的表达能力,为研究agent组织可信协作提供了较好的形式化工具. 针对需求多样化与需求响应速度间的矛盾,提出需求获取过程中的需求反馈导航技术.根据产品设计参数之间的耦合约束规则,构建产品静态潜在矛盾设计结构矩阵(DSM).根据属性间的优先顺序对矩阵进行初始变换,按照变换后的矩阵对需求定制系统进行整体规划.根据客户具体需求对静态潜在设计结构矩阵进行动态变化,实现客户需求定制的全方位过程导航和反馈,从而帮助客户完成需求定制.该方法在电梯产品的需求定制系统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有效降低了产品的需求非标率,提高了客户需求响应效率. 通过分析眼电(EOG)信号可以识别人眼球的运动状态及眨眼情况,进而设计一种新型的人机交互(HCI)系统.眼电信号通常包含一些干扰信息,如漂移、肌电干扰、运动伪迹.为了去除这些干扰信息,提出一种利用数学形态学对眼电信号进行处理的方法;通过阈值检测可以准确识别使用者眼球的运动状态和有意识眨眼.设计一个基于眼电的人机交互系统并通过健康与残疾被试的测试.实验结果显示,眼电信号识别的平均正确率达到96.2%,表明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临床人机交互领域. 针对二维域颗粒集生成,提出一种将传统的颗粒集生成方法——构造法和动态法相结合的新算法,称之为混合法.根据颗粒下落堆积时接触的2种不同目标,分2种情形计算颗粒与目标接触之后的移动方向:当与颗粒接触时,采用纯几何方法计算新方向,即两颗粒接触点切线向下的方向,颗粒按此方向移动近似接近动态法物理规律;当与容器边界接触时,根据弹性碰撞理论计算新方向,颗粒按此方向移动符合动态法物理规律.颗粒下落堆积时的接触检测基于构造法前沿元素.最终生成颗粒集的时间与颗粒数量成线性关系,且耗时短、密度高. 为了研究脉动结构在离散余弦变换(DCT)算法中的应用以及平衡DCT算法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实现中对面积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脉动阵列的DCT结构.研究一维DCT变换的特点,对DCT进行公式变形.充分挖掘DCT算法中可以重复利用的数据,从而减少运算量.针对变形后的算法特点,采用脉动结构进行求解,从而提高并行度,减少运算时间.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的脉动结构,该结构具有更小的面积一时间复杂度(area-time complexity),对DCT长度的限制小,仅要求DCT变换的长度为偶数. 针对微小卫星发射功率低、天线增益小的特点对星载测控应答机提出的高接收灵敏度及高动态范围要求,研究卫星接收机的实现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正交欠采样技术及全数字载波恢复环的可变带宽卫星接收机结构.在全数字载波恢复环的实现中,通过相干自动增益控制(AGC)来控制环路带宽,使得在高信噪比下的环路带宽增大,从而获得更佳的跟踪性能;在低信噪比下,降低环路带宽使得接收机有更高的接收灵敏度.经实验测试可知,在250Hz环路带宽下,接收灵敏度为-144dBm,动态范围达到80dB以上. 针对砂井打设对井周土产生的不同程度扰动,推导基于等应变假设的考虑水平渗透系数沿径向变化的同结控制方程,得到一般解.根据实际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建立5种渗透系数变化模式,在一般解的基础上得到了相应固结解,在现有等应变条件下的砂井地基同结解是本文解特例.计算分析表明,涂抹区渗透系数变化及具体变化模式对砂井地基固结性状均有重要的影响,在相同的可比条件下,模式2对应的同结最快,模式4对应的同结最慢. 对带切角的菱形超高层建筑进行风洞试验,将试验得到的风压时程数据进行时域、幅域信息分析,研究该类体形超高层建筑表面风压的非高斯分布特性.基于在各风向角下风压系数的3阶、4阶矩统计量,对高层建筑各立面风压进行高斯与非高斯分布的分区,发现侧面的前缘气流分离区、背风面以及迎风面切角区域的脉动风压存在显著的非高斯特性.对高斯区和非高斯区设计风压系数的峰值因子取值问题和估算方法进行讨论,发现在实际应用中对非高斯区的峰值因子取值偏小. 针对高压输电塔的断线张力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FEM)进行分析,建立输电塔、输电线以及地面的有限元模型.利用单元生死方法来模拟输电线的突然断裂,采用摩擦和接触来模拟跌落导线与地面的作用,获得输电塔线体系的断线响应和断线张力,并将断线张力结果与规范、文献中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当紧靠断线档的绝缘子摆幅达到最大时,输电线路的各种响应如绝缘子轴力、输电塔的顺线向剪力等几乎同时达到峰值.在只考虑静力作用的情况下,规范的断线张力数据大于有限元计算结果,基于曲线法的数据和计算结果非常接近;若考虑断线的动力冲击作用,则规范和曲线法的数据均比有限元结果小很多. 为了扩大传统厚壁圆筒塑性极限理论的应用范围,基于俞茂宏统一屈服准则和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对由拉压强度相等的线性硬化材料组成的受内压厚壁圆筒进行塑性极限分析,得到考虑尺寸效应的厚壁圆筒统一塑性极限解.该统一解可以适用于各种拉压强度相等的材料,现有相应的传统解均为它的特例.利用得到的统一解,分析圆筒塑性极限荷载的尺寸效应.结果表明,当厚壁圆筒的特征尺寸为μm量级时,塑性极限荷载有显著的尺寸效应.研究厚壁圆筒塑性极限荷载和材料硬化程度的关系,发现塑性极限荷载随着材料的硬化程度增加而增大. 针对填埋场渗滤液入渗量随降雨量、垃圾含水量等因素不断变化这一问题,在扩展的Dupuit假定基础上推导导排系统瞬态水位计算方法.当入渗量恒定时,采用该方法计算的最终结果和稳态计算结果趋于一致.通过与Korfiatis等的室内实验结果比较,该方法是合理和相对准确的.通过参数分析发现,对于排水系统来说,排水距离越长,达到稳定水位所需要的时间越长,适当增加排水系统的坡度可以非常有效地控制水位深度;在渗透系数减小到一定程度后,会导致水位的大幅增加. 为了寻找合理的供水管网二次加氯点,在传统覆盖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部分覆盖思想,通过降低余氯覆盖集的覆盖标准使其中的加氯点具有部分覆盖能力,利用已选加氯点覆盖能力的叠加作用最终实现完全覆盖.建立新型的二次加氯点选址模型,提出“变标准”筛选法以实现对加氯点的优选.将2种模型应用于管网实例,采用贪婪算法结合“变标准”筛选法进行求解.比较2种模型的选址结果表明,完全覆盖模型对覆盖标准的取值较敏感,致使覆盖标准变化时因加氯点数变化过快而容易遗漏可行解;部分覆盖模型表现出较大的弹性,能够给出更全面的选址方案,因此从中选取的最优解更可靠,有利于决策过程的实施. 为了研究聚丙烯纤维和磨细粒化高炉矿渣(GGBFs)在不同应力水平和频率下对混凝土抗弯疲劳性能的影响,将4个配比的聚丙烯纤维和5个配比的矿渣分别掺人混凝土中,当应力水平为0.49、0.59、0.69,频率为20Hz时以及应力水平为0.59,频率为30、40、50、60Hz时测试抗弯疲劳极限强度和疲劳寿命.研究表明:累积抗弯疲劳强度能够更准确地评价混凝土抗弯疲劳性能;聚丙烯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累积抗弯疲劳强度和抗疲劳寿命;矿渣及其水化物使得混凝土结构密实,改善了界面过渡区(ITZ)的结构,可以提高混凝土抗弯疲劳性能;抗弯疲劳性能随着应力水平提高而下降,S-N数学模型可以用于预测20Hz频率动疲劳荷载下的矿渣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工程寿命;在一定的应力水平下,测试频率越高,抗弯疲劳性能越差,f-N数学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变频率动疲劳荷载下的矿渣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工程寿命. 为了研究湿式多片换档离合器带排转矩的形成机理,建立湿式离合器的带排转矩预测模型.根据黏性流体力学中层流理论的Navier-Stokes方程,考虑到分离间隙中冷却润滑油膜的离心惯性作用,推导油膜的径向速度模型.通过对径向速度的仿真分析,揭示离心惯性力会使油膜产生收缩的现象.为了描述这一现象引入等效外径的概念,利用油膜的表面张力作用求出等效外径.将等效外径应用于牛顿内摩擦定律推导新的预测模型,通过试验数据和传统模型验证了新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为了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降低产品研发成本和缩短设计周期,提出动态仿真技术与试验相结合的大客车侧翻耐撞性结构设计方法.以某型大客车为例,建立原始车型的侧翻碰撞有限元模型,按照欧盟ECE R66法规对该车进行动态仿真分析;对原有车型进行侧翻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侧翻碰撞仿真模型进行对标.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在侧翻碰撞过程中,车体变形过大,侵入了乘客生存空间,车身局部结构出现凹陷现象.对车身侧墙和车顶等部位作了多次结构改进,通过仿真分析来确定改进结构的侧翻耐撞性能,改进车顺利通过了ECE R66侧翻试验认证. 为了解决柔性作业车间中小批量工件的分批调度多目标优化问题,构建以制造工期、拖期惩罚、加工成本、批次数量和机器总负荷为目标函数的柔性作业车间多目标调度模型.应用改进的强度Pareto进化算法(SPEA)求解.在该算法中,应用模糊c-均值聚类(FCM)加快外部种群的聚类过程,引入自适应的变异算子来增强解的多样性.采用约束Pareto支配和可变长度的编码策略,一次运行就能够求得Pareto最优解集.利用模糊集合理论得到Pareto解的优先选择序列,并从中选出一个最优解.该方法将工件分割成具有柔性数量的多个批次,使各批次的工艺路线选取及加工顺序得到优化.通过实例仿真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将该方法应用于某机械公司车间调度中,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对空气雾化水煤浆(CWS)喷嘴进行实验研究。提出适合于空气雾化的大容量撞击式水煤浆喷嘴,在实验台上研究结构参数对流量和雾化特性的影响,结合流体力学及雾化理论对喷嘴结构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影响喷嘴流量特性(气浆压力和流量间的相互关系)的主要参数有Y型气孔尺寸、混合室直径、浆孔直径、雾化头出口孔尺寸等,其中浆孔直径的变化显著影响浆压;出口孔径、Y型气孔尺寸的影响大于T型气槽宽度和混合室直径的影响;通过多元参数回归得到喷嘴流量特性的半经验方程;索太尔平均粒径(SMD)测量结果显示,较大的Y型气孔能够强化雾化头的雾化作用,改善雾化性能. 提出微通道热沉几何结构的多参数反问题优化方法,其正向求解器是微通道热沉三维数值模型,反向求解器为简化的共轭梯度法,分析泵功的变化对热沉几何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沉换热面积和热表面热流密度恒定的条件下,随着泵功的增加,相应的最优热沉几何结构参数随之变化,即最优热沉的流道数和流道高宽比增加,流道比降低;泵功的增加使最优热沉的全局热阻降低,但在高泵功下全局热阻的降低幅度远低于在低泵功下的降低幅度. 针对某大型液压系统的油温恒定需求,分析系统发热的数学模型和油液温度变化的滞后特性,提出一套运用比例水阀连续调节板式换热器冷却水量的大型液压系统油温控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比较分析使用常规PID和参数自整定模糊PID算法的油温控制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具有不依赖系统模型、响应快、控制精度高的优点,且易于PLC实现.将模糊PID控制方案应用于实际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能够克服油温的大时滞、非线性变化,使得油液温度有效控制在45±1℃;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均优于常规PID,适合应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的油温控制. 为了解决励磁系统的不确定性影响互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递推设计方法.与传统的Back—stepping设计方法相比,新方法减少了对被控对象的严格要求,所设计的控制器避免了过度参数化和复杂化问题,能够保证闭环系统对不确定参数的自适应性以及对建模误差和有界外部干扰的鲁棒性.采用该方法设计的电力系统新型励磁控制器在华东电网上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有效提高互联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为了解决传统行波型超声波电机转速不高、效率低下且加工要求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锥面结构的行波型超声波电机.锥面电机采用锥面转子代替平面转子,定、转子之间的接触部分从上下平面过渡到内外侧锥面,并通过板簧实现接触面的偏心补偿.介绍适合锥面电机的定子结构,通过对定子内外侧锥角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找到锥面超声波电机最适合的尺寸,采用ANSYS软件仿真发现,优化后的锥面定子最大振幅集中在定、转子接触部分,从而实现能量的高效传播.合理设计板簧尺寸,既补偿了定转子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心现象,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简化了电机加工工序.研制直径为30mm的行波型超声波电机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锥面超声波电机空载转速高达400r/min,堵转力矩达到0.08N·m. 为了降低多重信号分类(MUsIc)法频率估计的计算复杂度,提出基于传播算子的间谐波频率估计方法.通过传播算子可以得到噪声子空间,不需要估计协方差矩阵和进行特征分解,并且不需要间谐波个数的先验知识,基于传播算子MUSIC算法的频率估计性能与MUSIC算法几乎相同.构造复数域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模型来估计谐波和间谐波的幅值和相位.该模型的输入变量和权值仅为实数域自适应线性神经网络的一半,简化了网络结构;采用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对网络进行学习,大大减少了学习次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无需同步采样,能够快速准确地估计间谐波的频率、幅值和相位.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热重(TG)、X线衍射(XRD)、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对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与对苯二甲酸(TA)形成的加合物晶体进行表征,所形成的加合物是1个TA分子与2个NMP分子通过O-H…O的氢键作用形成的结晶体,该晶体在50℃以上不稳定,易受热分解而脱除溶剂.通过计算得出,TA与NMP之间的氢键键能为-87.8KJ/mol,属于较强类型的氢键作用.研究表明,加合结晶可以除去TA固体残渣中97%以上的有色杂质,是一种新型的结晶分离方法. 研究微波强化臭氧(MW/O3)系统下主要影响因素如臭氧投量、微波功率、pH值及温度等对苯酚降解效果和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独的微波辐射下苯酚去除率很小,在复合氧化过程MW/O3工艺中有显著的提高,表明微波对臭氧氧化存在明显的强化作用;在单独微波辐照或者臭氧氧化工艺和MW/O3强化氧化系统中苯酚的降解均符合拟一级动力学关系,其中MW/O3氧化系统苯酚去除的速率常数增强因子可以达到3.6,降解机理类似臭氧氧化苯酚的降解过程,羟基自由基氧化机制为主.通过实验推导出简化的与pH值、臭氧投量、微波功率和反应温度等因素相关的苯酚降解动力学模型。 从水文地质地球化学角度,对桂中坳陷及周缘岩溶地质、温泉水成因和分布以及温泉水循环深度、地层水化学特征等进行分析,探讨桂中坳陷及周缘地区油气保存条件及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桂中坳陷内现今埋深小于800m的浅部地层岩溶发育,受大气水下渗作用强烈,水文交替频繁,地层水普遍为低矿化度水,属自由交替带,油气保存条件普遍差;埋深大于800m的地层,大气水下渗作用逐渐减弱,进入交替阻滞带,油气保存条件逐渐变好,交替停止带可能分布在2000m以下地层.坳陷外围尤其是坳陷东部和东南部,发育中高温温泉,大气水下渗深度在1000m以上,不利于油气保存.桂中坳陷中两部大气水下渗作用对油气保存条件的破坏影响相对较弱. 对山前带地震数据处理方面静校正与共中心点(CMP)浮动基准面技术存在的缺陷以及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的优势进行全面分析.传统的静校正技术在处理山前地震数据方面存在不足,这种不足只有通过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策略才能得到解决,从而彻底地解决山前地震数据的基准面校正问题.基于2个典型的理论数据进行静校正与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的详细测试,证明当面对近地表高程剧烈起伏与横向速度变化非常剧烈的山前带地震数据时,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是最合理与最彻底的解决方案,它可以保证后续的深度成像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 刊名:《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编辑部信息:浙江省杭州市浙大路38号 电话:75 邮箱:.edu.cn 网址:www.journals.zju.edu.cn/eng(试运行网址:eng.zjujour.com)
[自动化技术、电信技术](宣琦[1,2] 吴铁军[1])
(顾弘 赵光宙)
(蔡华辉[1,2] 王国瑾[1])
(厉小润[1] 伍小明[1] 赵辽英[2])
(车建华 何钦铭 陈建海 王备)
(廖祖维[1,2] 宣吉[1] 荣冈[1] 章建栋[3])
(傅朝阳[1,2] 高济[1] 周尤明[1])
(韩海荣 张树有 裘乐淼)
(陈卫东[1,2] 李昕[1,2] 刘俊[1,3] 郝耀耀[1,3] 廖玉玺[1,3] 苏煜[1,2] 张韶岷[1,3] 郑筱祥[1,3])
(方锡武[1,2] 刘振宇[1] 谭建荣[1])
(曹晓阳[1] 潘赟[1] 严晓浪[1] 宦若虹[2])
(张朝杰 金小军 杨伟君 金仲和)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陈国红[1] 谢康和[1] 程永峰[2] 徐妍[1])
(楼文娟 李进晓 沈国辉 黄铭枫)
(沈国辉[1] 孙炳楠[1,2] 叶尹[3] 楼文娟[1])
(高洪伟[1] 何丽莎[1] 张永强[2])
(万晓丽[1] 李育超[1] 柯瀚[1] 陈云敏[1] 梅甫良[2] 应丰[3])
(张燕 张念卿)
(张慧莉 田堪良)
[机械工程、能源工程](张志刚[1] 周晓军[1] 李永军[2] 沈路[1] 杨富春[1])
(余跃[1] 周鸿波[2,4] 童水光[3] 陈新弟[4])
(王云 冯毅雄 谭建荣 高一聪)
(杜聪 黄镇宇 刘建忠 赵子通 李波 周俊虎 岑可法)
(林林 吴睿 张欣欣)
(冯斌 龚国芳 杨华勇)
[电气工程](王康[1] 符杨[2] 辛焕海[1] 王冠楠[1])
(王文浩 郭吉丰 胡锡幸)
(陈国志 陈隆道 蔡忠法)
[化学工程](彭革[1,2] 郭霞[2] 成有为[2] 李希[2])
(赵德明[1,2] 张建庭[2] 金宁人[2] 徐新华[1])
[地质工程](金爱民[1] 尚长健[2] 李梅[1] 朱蓉[1] 楼章华[1])
(杨锴[1] 杨顺军[2] 刘宜文[3])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
主  编:岑可法
地  址:杭州市浙大路38号
邮政编码:310027
电  话:5
电子邮件:
国际标准刊号:issn x
国内统一刊号:cn 33-1245/t
邮发代号:32-40
单  价:12.00
定  价:144.00
金月芽期刊网 20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大学学报论文格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