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测定出的水质电导率测定标准c与d的值相差较大时,说明了什么问题

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如图是用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 ) A.B.C.D.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如图是用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  )
A、B、C、D、
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分析:醋酸和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溶液里部分电离,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氨水,氨水先和氯化氢反应生成强电解质氯化铵,氯化氢完全反应后,氨水再和醋酸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铵,根据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与电导率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氯化氢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滴加的弱电解质先和氯化氢反应生成强电解质氯化铵,但溶液体积不断增大,溶液被稀释,所以电导率下降;当氯化氢完全被中和后,一水合氨继续电离与弱电解质醋酸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铵,所以电导率增大;醋酸也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氨水,因为溶液被稀释,电导率有下降趋势,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溶液电导率的变化,明确电导率与离子浓度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电解质的强弱、离子浓度的变化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填“甲”“乙”“丙”).&过程Ⅳ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过程Ⅵ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甲有Fe3+无Fe2+有SO42-乙&&&既有Fe3+又有Fe2+有SO42-丙有Fe3+无Fe2+有Fe2+(4)进行实验过程Ⅴ时,B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查阅资料:Fe2+(aq)+SO32-(aq)?FeSO3(s)(墨绿色)提出假设:FeCl3与&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某同学设计如图2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①溶液E和F分别为、.②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3中红棕色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
科目:高中化学
( I)某学生用胆矾制取氧化铜,并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实验中起催化作用.装置如图,实验步骤如下:①称量a&g胆矾固体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②把步骤①中的溶液和沉淀转移至蒸发皿中,加热至溶液中的沉淀全部变成黑色氧化铜为止;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b&g;④称取一定质量的上述氧化铜固体和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混合均匀后加热,收集反应生成的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各步骤操作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是&(填写前面所述实验步骤的序号).(2)由胆矾制备氧化铜的产率(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百分比)为(3)为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在上述实验①一④后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按实验先后顺序填写字母序号).a.过滤&&&b.烘干&&&&c.溶解&&&&d.洗涤&&e.称量(4)但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还必须另外再设计一个实验才能证明氧化铜在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实验中起催化作用.你认为还应该进行的另一个实验是.(II).实验室需要200mL1mol?L-1的CuSO4溶液,(1)下列有关配制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称取32g无水硫酸铜,加入200mL水,在250mL的容量瓶中配成溶液B.称取50gCuSO4?5H2O,在250mL的容量瓶中配成200mL溶液C.称取40g无水硫酸铜,加入250mL水,在250mL的容量瓶中配成250mL溶液D.称取62.5gCuSO4?5H2O,在250mL的容量瓶中配成250mL溶液(2)请将下列各操作,按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溶解&&B.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刻度线&&C.洗涤所用仪器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D.称量&&E.反复颠倒摇匀&&F.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其操作正确的顺序依次为.(3)选用的主要仪器有:①托盘天平,②药匙,③烧杯,④⑤⑥.(4)回答下列问题①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液体应冷却至室温,否则会使浓度(填“偏高”偏低”“无影响”,下同);②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后要振荡,若不振荡会使浓度;③定容时必须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平,若仰视会使浓度;④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从瓶中吸出部分溶液使剩余溶液刚好达刻度线,会使浓度;⑤使用洁净的容量瓶前,瓶中残留有少量蒸馏水,会使浓度.
科目:高中化学
进入秋冬季节后,郑州市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危害,人们“谈霾色变”.目前郑州市汽车保有量达230万量,汽车尾气的污染是引起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NO和CO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1)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反应生成SO3和NO两种气体:NO2(g)+SO2(g)?SO3(g)+NO(g)将体积比为1:2的NO2、SO2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molSO2的同时生成1molNO(2)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N2(g)+O2(g)=2NO(g)△H>0,汽车启动后,气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假设空气中N2和O2的体积比为4:1,1300℃时,1mol空气在某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NO为8×10-4mo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生成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2CO(g)=C(s)+O2(g)△H>0,该设想能否实现?(填“能”或“不能”),原因是.(4)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5)某科研机构设计传感器检测C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Pt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填“氧化”或“还原”);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科目:高中化学
已知木炭在一定条件下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两种+4价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一氧化氮(NO)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以及反应后的产物中是否有亚硝酸钠(NaNO2),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和连接用的乳胶管已经省略).(1)为了完成该实验,虚线框内还需要连接B~E四套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为a→→→→(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连接好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再滴加浓硝酸,点燃酒精灯,通人氮气的主要目的是.(2)简述使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硝酸的操作:.装置E中观察到的主要实验现象有(3)装置C的作用是.(4)某同学经查阅资料后发现亚硝酸是弱酸,性质不稳定,室温下易分解成一氧化氮.装置D中充分反应后,设计实验证明D中是否有亚硝酸钠生成:(写出检验步骤及现象).(5)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可将I一氧化为I2,该反应常用于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溶液都是中性的B、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类型无关C、NaHCO3溶液显酸性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溶液中c(OH-)>c(H+)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等浓度的NH4HSO4、NH3?H2O、(NH4)2SO4、(NH4)2CO3、(NH4)2Fe(SO4)2的五种溶液,其中(NH4)2Fe(SO4)2溶液中c(NH4+)最大B、NaClO和BaCl2混合溶液:c(Na+)+2c(Ba2+)=c(ClO-)+c(HClO)+c(Cl-)C、25℃下,0.2&mol?L-1&HCl溶液与0.2&mol?L-1&YOH(一元弱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则c(Cl-)=c(Y+)+c(YOH)=0.2&mol?L-1D、常温下,将0.2&mol?L-1某一元碱ROH溶液和0.1&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pH<7,则c(ROH)>c(R+)
科目:高中化学
实验室有一瓶漂白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该漂白粉的成分,现进行如下实验:【原理分析】工业上制取漂白粉是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得,请写出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漂白粉久置会变质,请写出该漂白粉变质的化学方程式:,2HClO2HCl+O2↑.【提出假设】假设1:该漂白粉未变质,含CaCl2、Ca(ClO)2;假设2: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含;假设3: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含CaCl2、CaCO3.【设计实验方案】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是否正确,并填写下表中空格.限选实验试剂:蒸馏水、1mol?L-1盐酸、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NaOH稀溶液.&&&&&&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I:取少量样品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 ,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将导管另一端插入盛有足量&&&&&&&&&&&&& 的试管中&步骤II:&&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硫酸铜溶液B、稀硫酸C、石灰浆D、氢氧化铁胶体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DDC-308+型电导率仪操作规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DDC-308+型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C.M.C值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C.M.C值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交变电磁场中,回路感应电动势与回路材料电导率的关系为:A.电导率越大,感应电动势大 B.电导率越小,感应电动势大C.电导率越大,感应电动势小 D.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电导率无关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